如何评价集体备课

2024-04-23

如何评价集体备课(共8篇)

篇1:如何评价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检查评价办法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合作,而且要求教师也必须合作。集体备课是加强教师合作的最佳方式,是集思广益解决教学工作疑难问题、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我、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教师负担的一个出路。为使我校集体备课走上高效、实效的健康发展道路,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标准:

1、“四定五统一”。由学科负责人组织,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语数外三科由学校统一安排地点。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进度、统一教法、统一练习题、统一作业、统一传输导学案讨论稿。

2、主备人“七说”。备课组按照教材顺序,给据分工备课情况,排定主备人顺序,主备人作为该节课的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时应先后做到:

说认定目标:说出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三维目标”及达标方法,并说出认定方法。

说教学资源:说出根据目标涉及的教材和其它的课程资源及整合方法。说教学方法:说出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设计怎样的教学方法:

说教学手段:说出完成本节课采用哪些教学手段,包括实验、电教、调查、辩论及评价激励措施等。

说教学过程:说出根据本学科制定的基本教学流程,如何设计教学流程,这些流程对学习目标的实现起到的作用。(在“导”和“学”上重点说明)。

说问题设计:说出问题设计及用意。

说题目设计:说出练习题、达标题、拓展提高提、作业题及设计意图、训练方式、评价矫正措施。

3、集体讨论要做到积极发言,做好记录,达成统一。针对主备人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一人为主做好点评,其他成员做好补充。点评讨论时做到肯定成绩,查找不足,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比较完善的实效性较强的导学案。

4、做好记录:讨论时要制定记录人做好讨论记录,其他成员要在导学案讨论稿上做好随笔。

二、检查考核

1、集体备课前,网上察看和查阅主备人导学案。

2、集体备课时,由学科负责人做好情况记录和考核,收集集体备课记录,业务校长做好全面检查。

3、集体备课时如果有事须履行请假手续(向学科领导请假,同时还要向组长请假),请假一次扣1分,否则不参加每次扣责任人2分。

4、集体备课时组长务必把下周备课分工及时公布到集体备课安排表上,否则每次扣组长2分。

5、集体备课要集中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进行,学科分管领导检查,不按要求进行的每次扣组长4分,并限期进行备课。

6、分工备课完不成者,不准进行集体备课,直接责任人每人扣2分。

7、按学校要求及时向指定地点上传集体备课结果,少传一节扣组长2分。环节有一个地方不符合要求扣组长1分。

8、每两周对集体备课检查情况进行集中通报,及时改进工作。

9、集体备课情况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

篇2:如何评价集体备课

1.检查评价的方法,可概括为“一查、二审、三看”:

⑴ “一查”就是查活动开展情况。检查评价要认真查阅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主备教师的发言材料,了解主备教师是否吃透教材、整体设计是否科学、课程开发是否充分,了解教师们争议的焦点何在,课程理念存在什么碰撞和分歧,为教务处在宏观上整体调控、指导各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提供第一手资料。如果条件允许,检查评价小组最好能根据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安排,深入到备课活动中去了解他们的备课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⑵ “二审”就是审阅年级组(教研组)集体形成的“共性教案”、教师通过增、删、改、补形成的“个性教案”。“共性教案”主要审阅教学环节是否衔接、起合是否自然,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可行,教学策略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材处理是否科学、能否实现“增值”;“个性教案”主要审阅教师的增、删、改、补是否符合班级学情,是否张扬个性,教学反思是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是否思有所得。

⑶ “三看”就是看教案是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整合了三维目标、是否体现创新精神。

① 是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是我们检查评价教案关注的焦点之一。一切教案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体现“生本”思想,任何游离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教案都必须修正。所以,无论是目标定位、教材取舍,或者是环节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看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这一行为主体,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② 是否整合三维目标是我们在检查评价教案时所关注的又一焦点。我们要求教师的教案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使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换句话说,教案必须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而且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所展示出的整个过程必须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渗透和培养。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所展示出的过程与方法中,重点检查是教师僵化机械的传授,还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相关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趋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③ 教案是否体现创新精神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看教师的课程思想是否体现创新精神,是否在继承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个性空间,是否在资源引进、学科整合、策略选择等方面体现创造性;二是看教师是否积极开发了课程资源中的潜在创新因素,是否最大限度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创新精神的培养。

2.检查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 检查评价的目的在于使集体备课这一形式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因此要求全体教师全程参与。让不同级段、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师相互检查,便于大家取长补短。

⑵ 检查评价不搞形式。检查有明确的目标,评价有量化的标准,检查评价的结果形成“教案检查反馈卡”教务处存档。

⑶ 检查评价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对教师个人的检查结果(“主备教师”发言材料、教师的“个性教案”),记入教师学期常规教学业务档案,作为学期教学奖发放、评优评先的标准之一;对年级组(教研组)的检查结果(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组内的“共性教案”),记入年级组(教研组)教研活动业务档案,作为评选优秀年级组(教研组)和年级组(教研组)组长的依据之一。

篇3:小议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关键词: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统一,先周备课

最近几年, 集体备课已经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语文课程, 它可以集中众教师的智慧, 实现资源共享, 达到教学设计最大程度优化, 从而实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 我们该如何做好集体备课呢?

一、每次集体备课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积极准备材料并做好记录

集体备课最忌一曝十寒, 轰轰烈烈一阵子便抛之脑后。为确保集体备课长久、有效地进行, 备课组要在每学期开学之初, 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执行表, 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备课的内容、主备人、记录人等内容。

二、主备人在备课前要查阅详实的资料, 为完成备课打下基础

保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主备在备课前要反复阅读课文, 从文章题材出发, 查阅各种资料, 为备好集体备课说课稿做准备。主备教师一定要抓住备课的核心问题准备备课材料, 既要防止过分挖掘课本, 又要防止完全脱离课本, 要让备课工作落到实处。

三、集体备课要实行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

集体备课既要体现出分工, 又要体现出合作。要以主备教师为中心, 讨论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渗透点等。备课组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 做好补充完善工作,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使得集体备课工作展开的扎实而有效。

四、集体备课一定要体现“集体”二字

集体备课中, 一定要体现“集体”二字, 致力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备重点、难点;备作业练习。并做到:研究难点突破, 研究教法学法, 研究考查方法。使得备课环节完善而明确。

五、集体备课要达到“统一”的目的

集体备课是针对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提出, 目的是帮助青年教师快成长, 促进老教师吸收先进理念。因此, 在备课中要做到:统一教学目标, 统一教学进度, 统一备课内容, 统一测试内容。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取长补短, 实现资源共享。

六、搞好先周备课, 使集体备课发挥实效

由于集体备课过程中, 教师互相接纳对方的观念和建议, 对每个人来说都补充进来一定的新内容。这就要求一定要先周备课, 给教师留下修改教案和理解、消化的时间, 保证授课过程顺利进行。

七、备课组长制定出本组工作安排表, 统筹安排, 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4:如何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

一、管理机制上从学校方面,严格纪律,提出具体要求,纳入考核范围

1.学校规定3年以下教龄的老师,自己选定师傅(最好是同科目),师徒之间要互相听课、交流。课前课后要相互交流,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本身也是促进集体备课的一种措施。通过听课交流,有利于把老教师的驾驭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与年轻教师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通过集体备课把最新、最近、最鲜活的东西拿出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学校规定,每个年级带同一门课的老师都是一个备课小组,每周固定的业务备课至少要有一次,每个备课小组都有集体备课的固定时间和地点,校领导不定期参加;每个备课小组都有指定负责人并要求两周一次,且要求有明确记录,并把它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要求教师一课一教案,课后要有反思,对于这方面学校除了每学期定期检查外,还不定期检查,着重检查课后反思情况,教师必须每人订一本专业杂志,以促进集体备课。

二、组内一些具体做法与想法

我们通常可分为课前与课后两个环节:

课前,首先要确定集体备课的课题,在思考、准备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统一课题的重、难点,对于具体的教学设计避免思维抄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所带学生的情况,设计出符合新课改要求及自身个性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把各自的教学设计拿出来通过讨论、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完善,但不能失去自我。

课后,通过课后记,把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拿出来共同交流,再进一步去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总结经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每一个教师都带好几个班,在课堂上出现问题后马上记录下来与同科老师商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一堂课上完后课后都要有一个课后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平时必须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否则只能是一种形式。所以为了达到集体备课的时效性,一方面,在订阅专业杂志方面,每位老师订的专业杂志通过商量都要订成不同的,有利于获得更广泛的信息材料,这样有利于集体备课过程中有话可说;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发现与其教学相关的信息材料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共同交流使用,一年下来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有利于针对某一课题选取更精确的材料。我们认为值得保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材料,比如是漫画,我们拿记号笔把它记录在胶片上,作为组内保存资料,可随时拿来选用。

2.《文摘周报》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也不完全重合。狼在划分地盘时给大家开设了一个公共区域,这给他们提供了种群之间交配的可能,而不相交的部分,又使他们保持自己的个性。如果活动圈完全重合,狼群间将可能发生厮杀,活动圈分离隔绝,则引起种群退化。实际上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存在类似的原理。

这就要求在集体备课中,要保持一个最佳距离——交叉圆理论,提示人与人交往、交流的艺术。人与人之间应是两个相交,但不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有的特点。教师间的集体备课也是如此,不能追求“亲密无间”,而应是亲密有间。完全的重合即成了阴影,就会丧失自我个性的东西,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一般不会使用同一个教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方案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以体现自我的教学个性,使共性和个性统一。

所以,有利于扬众人之长,避个人之短,汇集体智慧于一身,每个人都有所收益,应该说是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的一条捷径,值得每位教师做好。

篇5:如何评价集体备课

一、授课时间:5月 22日至__5月_27日 第15周

二、课时内容:(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第三章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备注

第二课时

第三章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课时

第三章 复习

三、分析:

篇6: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存在的误区

当前,集体备课倍受青睐,并已成为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我旗推行“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刚刚起步的今天,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避免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更是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教材自我成长的有效之路。然而,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一些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误入歧途„„

1、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备课组为了应付检查,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缺少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有形无实。

2、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自我解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育“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不加选择,“捡到篮里就是菜”,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窃为集体所有,美其名曰“集体备课”。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拿来”了他人的成果,甚至压根儿就没有自己教师参与的成份,有名无份,作假现象更为严重。

3、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凡“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4、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无独有偶,在教学检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上课是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听课教师不觉有点纳闷,为什么几节课如出一辙呢?原来这是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这不得不让人疑窦顿生,难道集体备课就得机械照搬,“如出一辙”,甚至不能“越雷池”半步,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吗?

二、加强与改善集体备课的思考 第一、必须再认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而这一切都必须是以本校、本班学情为背景的。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亦可以是唇枪舌战的辨析。集体备课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否则,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情。“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教师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为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第二、重新把握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其表现有:

1、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

2、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

3、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4、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5、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因此,集体备课和侧重内容为:

①备教材。把握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各章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研究教学难点;做好“用教材”教的研究与设计。

②备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

③备教学资源。训练和练习(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搜集、共享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学网站、教学课件,自制课件与教具学具等。第三、确立集体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为了加强集体备课的规范化管理,必须总结制定出集体备课制度,内容包括:固定时间、地点、人员:固定各次备课内容:安排人员(轮流)整理;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及时反馈改进;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等。

第四、评价备课过程,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评价时,我们重在评过程,看教师是否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探究并结合学情“匠心独运”地应用于教学实际,使制度和人性化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我们还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在评课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人人都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第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集体备课的程序大致有三种形式。

方式一: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个案—课堂跟踪—课后交流。方式二:集体研讨—分工备课—集体完善—形成个案—交流反思。方式三:熟悉教材,提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

第六、在推行“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操作步骤是:(1)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作好发言准备。

(2)讨论阶段(核心环节):

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学案。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学案的设计意图。②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对学案进行增删。(3)完善阶段:

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无论采取那种方式进行集体备课,都应重在实效上下功夫。教师的教案,必须是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必须是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必须体现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学校应将集体备课作为视导检查信教学常规落实的重点,认真进行量化考核。集体备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潜心学习,因此学校学习型集体的建设是加强集体备课的关键。

集体备课制度

一、全校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二、集体备课应做到“三定”(定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各年级同一学科同一类班级应做到“四统一”(统一标高、进度、作业量、质量考核标准)。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共同解决教法、教材疑难,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三、实行主备课人制度。每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由一位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在备课会上,就下一周授课内容提出设想,其他教师提出建议,然后形成具体教案。

四、每位教师要重视二次备课这个环节。在上课之前,对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五、要做到超前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活动时,要对上周授课情况进行小结,应特别注意对“课后分析”的交流。

六、每次备课(教研)活动,组长要考勤签名,每月将备课记录交教导处检查。

七、主要任务:

① 了解、检查并交流上周教与学的进度情况,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的撰写情况。② 了解、交流或通报上周教学案使用和作业批改情况。

③ 安排好教研公开课,组织好听评课活动,交流听课学习情况。

④ 对照教学计划,商量并确定下一周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和主要活动。⑤ 重点讨论本次备课内容,共同修订好教学案一体化资料。⑥ 相关练习、作业的安排与处理办法。

⑦ 推荐或学习有关报刊上的教改文章,周知教研活动、课程改革、考试方面的重要信息。⑧ 优秀论文、典型案例、摘抄等交流展览。

八、具体要求:

每次活动,必须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家都能准时参加备课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以免分心,影响备课效果。②

上周内容的通报、交流必须建立在活动之前的抽查、了解、掌握第一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并能每次突出一至两个重点内容,尽量准备个案和大家一起剖析。③

主备人要将自己的教学案一体化资料,周知大家,然后有主备人主讲,大家讨论,修改、调整、增删,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情况。

④不定期安排不同层次班级的老师介绍自己教学或者学生学习的情况,总结成功做法,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推荐报刊文章等。

就本周主要教研活动的开展、时间、任务量等作出安排并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头。⑥

相关资料的选择,题目的增删;练习与测试的批改、记分、讲评、补救措施等做到明确清楚,资料使用的检查办法也要落实好。

九、备课流程:

回顾检查通报——教学案一体化——作业练习或检测安排及要求——本周相关教研活动——填写备课活动表格并上交。

篇7: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但是,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中没有讨论交流的热烈场面,敷衍了事,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思路互相抄袭。我认为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交流性。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2.同级性。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限于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

3.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同时,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

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教研室集体研究、讨论该教师讲课内容,帮助该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常规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来集中教师课堂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群体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从根本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避免了教师闭门造车,个人独闯而见效不大的现象发生,整合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务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集体备课事先要确定主备人,主备人须超前一周按课时准备好说课提纲,提纲必需含有教学目标、教与学过程设计以及课课程内容。同时,备课组的其他成员也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弱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并且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材的难点、重点、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情感目标),集体备课时,结合主备人说课内容,备课组成员研讨教与学的最优化方法,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切合教学实际的个性化教案。集体备课事先拟定好各人主备内容,主备人应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知识结构,选择合理的认知方式,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教案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集体备课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三、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教师要有整体意识,第一次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计划,甚至有可能的话,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4、反思意识;教师应重视通过教学行为研究来提高自身水平。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常常包含: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思,这是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众多在教学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进行评判性反思、分析、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材料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续教学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1、先划出范围内容,然后每人要初备,然后讨论交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2、交流探讨。探讨教材中哪些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讲到什么位置。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

3、研讨出统一的授课目标、知识点、、解题方法、深度、难度„„

4、可在书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写,由主备人围绕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依据,其他人补充、完善。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不,可以相互争执。

首先,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每次活动时,由各年级学科的备课组长确定好下周的活动安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

概括说来,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

(一)初备。

(二)集体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个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第二个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保证交流的深入,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

(三)形成教案。

(四)个性设计与反思。我们总结了以往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不够深入;二是形成教案后,会照本宣科,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反思和自我实践的反思。因此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学校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教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

一、备教学理念

二、备教学重、难点

三、备学习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

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

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

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

集体备课时,我们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将到什么位置。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千万不能让学生指责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

四、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应“学得”与“习得”并存。我们应探讨两个问题:

1、作业的量。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相对固定,也应有所变化。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建立有效的集体备课的运行机制,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内容。集体备课是中小学校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同学科同年级教师间进行合作探究、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

篇8:如何实现历史学科集体备课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合作式学习, 不仅适用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同样适用于教师的备课过程。教师间要形成合作探究、研讨共进的学习氛围, 发挥“集体作战”的团队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在备课期间,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起到优化教师资源、提高教师授课能力的作用。

集体备课的步骤:

一、制订集体备课计划

这是集体备课的第一步, 主要是集体备课的准备和启动阶段。由备课组长制订集体备课的计划、集体备课的具体时间、地点, 以及为各教师分派备课的内容以及相关的“主备人”。

二、个人自备和大家讨论相结合

主备人除了要了解教材, 反复阅读教师用书, 以及相关的资料外, 还要提出建设性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

其他老师也要自学教材和教师用书, 以备集体备课时, 讨论和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 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主备教师要出示完整的教案、学生学案、学习方法、课堂模式等, 具体地说, 就是主备人要做到“七说”:说课标要求、说目标、说教材、说教学过程、说教法、说学生、说重难点。并要讲解学习目标制订的依据, 重难点设计的意图, 学习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课堂模式实施的可能性。其他教师, 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 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支持赞同, 或提出探讨, 或反对, 都要列出相关的理由。主备人根据大家共性的意见对教案做出合理的修改, 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教案”。集体教案打印出来, 任课教师, 人手一份。

三、个人教案实现各自的教学特色

任课教师拿到集体教案后, 就定下了教案和教学过程的大方案、大方向。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班级性格等, 逐一审核教案的环节, 看那些符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那些不符合。对于不符合的部分,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合理修改。比如, 集体教案设置《戊戌变法》的学习方法可能是学生讨论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影响、意义, 以及学生对此事件的看法。我结合自己班级学生比较活泼的特点, 就改变成演课本剧, 让维新派和顽固派进行大论战。学生通过对饰演角色的思想、观点的了解, 来更详尽地了解那段历史。通过辩论, 学生也了解了事件的历史意义, 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四、集体备课的五个统一

集体备课无论怎修改, 要做到五个统一:

1. 统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大方向, 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 不允许随便地删减。但允许老师合理增加。

2. 统一重难点。

重点是考点或重要的史实, 难点是学生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 是大家反复研讨定下来的, 不允许随意修改。但突破方式可以自主掌握。

3. 统一课时和分配进度。这是年级组的统筹安排, 和学校的整体工作环节一致, 不能随意更改。

4. 统一布置作业和三维训练。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年轻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制订的, 防止教师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而删减作业时, 把重要的知识点检测删去。如果实行分层教学, 是可以适当按难易程度删减的。

5. 统一单元测试。

这是为了方便学校和年级组的工作制订的统一试卷。但教师在对学生的考评中, 可以根据学生程度, 适当确定解答题目。

五、教学反思指导教案的修改

每次上完课后, 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 几个任课教师要再次研讨这个教案的得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一个教案是否优秀教案, 不在于你的理念有多新, 你的课堂环节设置有多新颖, 而在于你是否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来设置教学, 以期教案的设置和学生的学习达到和谐、共鸣, 取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

上一篇:x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下一篇:前锋中心学校2017学年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