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

2024-04-26

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通用3篇)

篇1: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

王健林的“首富成功学”: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 第一财经日报-李蕾 2014年04月26日 “哈佛耶鲁不如敢闯敢干”,“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从哈佛大学的演讲台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台,王健林一再重复这样的句子。

最新的2014年华人富豪榜显示,他仍是大陆首富。“王健林成功学”里,“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排名第一,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和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26年前,34岁的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健林接手了万达集团的前身——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这份闯劲为今天的万达商业帝国拉开了序幕。

他说自己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外国,怎么敢想就怎么敢做,“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可能什么事都不行”。

光有胆量还不够,还要有坚持精神。王健林说,所有的创新都面临失败,都会有完善的过程,很多人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失败就放弃了,只有执着地坚持最终才能成功。

在王健林看来,中国现在缺生产资料等很多要素,但最缺的是企业家。而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他显得忧心忡忡:“不到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分之一。而美国大学生有30%多,全世界平均百分之十几。这么低的创业率怎么可能出企业家?怎么可能成就梦想?”

王健林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地迈出创业第一步,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你如果去试了,也许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但不试成功的机会是零”。

而王健林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年轻人创业。他是中国最早成立创业基金的,最初与人合作,后来又单独设立了万达创业基金,每年支持100位大学生创业。

最欣赏的企业家

王健林和马云豪赌1亿元的赌局太过广为人知,以至于当王健林在回答“最欣赏的企业家”这一问题提到柳传志和马云的名字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有些惊讶。

王健林对柳传志的评价颇高,这些评价大多关乎品格,例如“老柳是真正有企业家领袖的范儿,正派、公正,而且对朋友有错误就敢于直言”。他强调:“这是很难得的,很多人只说恭维话。所以(柳传志)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王健林也有足够的理由欣赏马云,正如他所说,后者“创新,思想活跃,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且在年轻人当中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楷模”。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加上一句,“对实体经济既是挑战也是一种冲击”。

没有永远的朋友,但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去年年底,王健林迈出了和马云合作的第一步,让万达影院入驻支付宝。此刻再谈到当日的对赌,王健林有些轻描淡写:“那其实是一种玩笑”。

国外的企业家中,王健林最推崇的是比尔·盖茨。他称盖茨为“社会企业家”,并将之视为企业家的最高境界。但在资产的传承上,王健林表示自己虽然会仿照盖茨的做法,但还是会保有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不会只给孩子留100万美元,“我的想法还是会留一些,可能会留个10%吧,其他的做基金,我们正在申请”。

文化帝国

王健林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阿凡达》,这是他最欣赏的一部电影。《阿凡达》长达14年的拍摄时长、近5亿美元的预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出现推动了IMAX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在此之前全球IMAX的银幕数量不到200块,其后的这几年时间全世界已经接近一万块了”。

王健林寥寥数语将万达“文化帝国”的梦想清晰地勾勒出来。根据王健林的介绍,2020年万达的目标是资产要做到一万亿元人民币,而这艘超级航母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是不动产、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

文化产业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块版图。

“我不敢说(万达)在技术方面有这么大的成就,但我们希望万达用自己的行动、用成功的一些东西来推广中国文化,希望在世界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逐渐听到中国的声音。”王健林说。

目前,万达正在青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产业基地,另外其还拥有自己的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国际电影节以及数量位居全球之首的电影终端。

王健林说,2020年之前,6~7年甚至5~6年内,万达一定会成为全球前几名的文化帝国之一。

“特别是电影产业方面,我们拥有全世界唯一性和独特性的优势,但如何使

优势变为将来的竞争力,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篇2:创新胆子大敢闯敢试

全国高校毕业人数达727万,比去年增加近30万,但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有效就业岗位一时难有大的增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鼓励创业无疑是一剂“良方”。这既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正确抉择,也需要把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好,并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转载一篇“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的文章――下活大学生创业这盘棋。

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剂“良方”。今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达727万,比去年增加近30万,可有效就业岗位受经济增速放缓、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影响,一时难有大的增长。但若把创业这盘“棋”下活,形势就会有所改观。大学生通过创业,自己找到“饭碗”不说,平均还能带动4人到5人就业。现在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2%左右,如果再提高两个百分点,实际上就“凭空”多生出了140余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岗位是适合大学生的。   创业也是大学生展现才华、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就是大学生创业的典范,这位仍在校的博士生带领10多名同学,怀揣“让世界聆听声音”的梦想走上创业之旅,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智能语音公司。类似的“样本”有许多。近两年,高等院校还涌现出了一批出于爱好、专长而走上创业路的“创客”,将兴趣、书本上的知识与实干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自身价值,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了“体面”工作,但后来还是主动选择了“下海”创业。为什么如此?其原因就在于创业具有巨大的魅力,它让一切梦想皆有可能。

篇3:信息化也要敢闯敢试

信息通信产业更是对深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着直接的感知——从华为、中兴通讯、腾讯、金蝶、深信服到华强北路的电子市场。

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却不足26.8岁。这样一家充满朝气、在很大程度上靠“技术活”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代表着中国最新锐的互联网势力。

10年前的华为,同样是一群初出校园的年轻人,以不舍昼夜的华为“垫子文化”,快速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能力,不仅迫使外来电信设备在中国降价,更使自身抓住中国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大潮,迅速壮大,并走向海外。

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壮大,从来就不乏敢试敢闯的故事。中国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于1964年的哈军工。当时设计开发人员,也是一批刚刚大学本科毕业、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平均年龄大约也是在26岁左右。

敢闯敢试,是年轻人的天然属性。但敢闯敢试的精神和思维,绝不应也不会止于年轻人。相比之下,这样的实例,更多地出现在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者当中。囿于不同行业的特点及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是否敢闯敢试,往往成为其信息化能否破局的试金石。

近日,我拜访了刚刚履新的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饶克勤。在近两小时的长谈中,我首次了解到,2003年,“非典”爆发后,按照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指示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迅速建设一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但是,根据当时的传染病法,很多突发疫情属于保密范畴,采取的是几十年不变的逐级上报的流程。一个病情从发现到上报到中央,往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为应对肆虐的非典之类的疫情,如果仍然因循守旧,则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思路,就必然依然遵循旧的流程、遵循旧的章制,信息系统本身的高效率和透明化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在此情况下,时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力排众议,抵御住强大的压力,坚持按照疫情直报中央的思路进行设计建设,并且很快建成使用。饶克勤的压力还不仅来自系统设计思路,还包括网络建设方案。当时,还有人坚持这个疫情直报网络要建设一个专网,理由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营。而饶克勤以自己中午休息时在新浪聊天室的经验告诉他们,一个网络聊天室同时成千上万的人在线,都可以保障稳定,一套疫情直报系统更可以借助公网运行。饶克勤考虑的不仅是安全运营,同时更考虑到经济、节省、高效。“难道一个乡镇卫生院,你也要拉一根光纤过去吗?”就因为他举了聊天室的例子,结果一时好多人在背后议论,说将疫情直报系统建设视同“聊天”。但近6年来的实际运行成果表明,这套系统对于期间历次重大疫情的监测上报、支持中央决策,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巨大作用。

上一篇:关于集中开展文物收藏单位安全检查情况总结下一篇:故宫博物院练习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