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上

2024-04-15

生理学复习上(通用6篇)

篇1:生理学复习上

名解(43个):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或称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3.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产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促使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5.完全康复:指病因消除,病状消失,受损组织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

6.不完全康复:是指病理损害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但机体仍遗留不同程度的形态结构变化或功能代谢障碍,只有通过代偿机制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7.脑死亡(brain 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包括大脑皮层功能和脑干各部分功能的丧失,即脑死亡。

1.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伴有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小,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2.脱水热:高渗性脱水严重的病例,尤其是小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3.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指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4.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称为水肿。

5.超极化阻滞:急性低钾血症时,ECF的K浓度急剧降低,[K]i/[K]e↑,静息状态下ICF的K外流增加,使Em负值增大,Em与Et距离加大,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导致兴奋性降低,甚至不能兴奋,称为超极化阻滞。

6.去极化阻滞:急性高钾血症时,ECF的K浓度急剧升高,[K]i/[K]e↓,Em负值减小或几乎接近Et水平,由于Em值过小,肌细胞膜上的快钠通道失活,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而不能兴奋,称为超极化阻滞。

7.反常性酸性尿(paradoxical acidic urine):低血钾症时,ECF的K浓度减少,此时ICF的K外出而ECF的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升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H-Na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而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称反常性酸性尿。

8.反常性碱性尿(paradoxical alkaline urine):高血钾症时,ECF的K浓度升高,此时ECF的K内移而ICF的H外出,引起细胞外液酸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增高,H浓度减低,造成肾小管H-Na交换减弱而K-Na交换加强,尿排K增多而排H减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尿液呈碱性,称反常性碱性尿。

9.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可达原体重的10%,称为隐性水肿。

10.凹陷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水肿,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又称为显性水肿。

1.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AG是一个计算差值。

2.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和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3.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指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值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4.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5.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升高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6.肺性脑病:如果酸中毒持久,或严重失代偿性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发生“CO2麻醉”,病人可出现精神错乱,震颤,谵妄或嗜睡,甚至昏迷,临床上称为肺性脑病。

1.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2.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in blood):为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最大携氧量。

3.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 in blood):为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Hb中的氧和溶解于血浆中的氧量。

4.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Hb,SO2):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氧饱和度,SO2=(血氧含量-溶解氧量)/血液容量×100%。

5.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是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6.P50:为反映Hb与氧亲和力的指标,指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正成为26~27mmHg。7.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即乏氧性缺氧,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8.大气性缺氧(atmospheric hypoxia):吸入气氧分压降低或通风不良矿井、坑道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造成细胞性缺氧,称大气性缺氧。

9.呼吸性缺氧(respiratory hypoxia):肺通气或(和)肺换气功能障碍,引起氧分压和血氧含量不足导致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

10.发绀(cyanosis):当cap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称发绀。

11.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致使携氧能力降低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

12.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因进食大量含硝酸盐的食物后在肠道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入血,导致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患者明显发绀,称为肠源性紫绀。

13.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动力性缺氧。

14.组织性缺氧(histotoxic hypoxia):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

1.发热(fever):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时,就称之为发热。

2.过热(hyperthermia):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引起被动性的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3.内生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之为内生致热源。

1.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由基因调控的主动而有序的细胞死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2.凋亡小体(apoptosis body):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或(和)核碎片,形成的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3.分子警察(molecular policeman):P53蛋白在细胞周期的G1期发挥检查点功能,负责检查染色体DNA是否有损伤,一旦发现有损失的DNA,一方面启动DNA修复机制,进行修复;如果修复失败,则启动细胞凋亡机制。把可能演变为癌的细胞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P53被称为“分子警察”。

问答题(13个):

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或称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如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休克,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症状。

2.高渗性脱水早期为什么不会出现循环衰竭症状?

由于高渗性脱水,ECF丢失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而且由于失水大于失钠,ECF渗透压↑,通过刺激渗透压感受器而刺激中枢,引起口渴感,使饮水增加,起代偿作用;同时刺激刺激了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ADH分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起代偿作用;此外ICF向ECF转移,ECF得到一定补充而ICF减少。因此,高渗性脱水早期不会出现循环衰竭症状

3.血钾浓度迅速轻度升高和显著升高对心肌兴奋性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

急性轻度高血钾时,心肌兴奋性↑。这是由于ECF钾浓度增高后,[K]i/[K]e↓,静息期细胞内钾外流减少,使Em绝对值减小,与Et间的距离缩短而兴奋性增加。

急性重度高血钾时,心肌兴奋性↓。这是由于ECF钾浓度急剧增高后,[K]i/[K]e↓更多,使Em绝对值减小或几乎接近Et水平,Em过小使心肌细胞上快钠通道失活,细胞处于去极化阻滞状态,导致兴奋性降低或不能够兴奋。

4.严重腹泻患者可出现哪些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严重腹泻者可出现:①等渗性脱水:由于严重腹泻导致大量钠离子丢失,而消化道钠离子浓度接近血浆钠离子浓度,多见于早期。②低渗性脱水:这是由于治疗过程中只补充水而不补充钠或电解质平衡液,导致ECF的钠浓度降低严重,且渗透压也降低,导致低渗性脱水。③高渗性脱水:如婴儿腹泻,水样排便,此时失水大于失钠,丢失的是等渗或含钠低的消化液,从而导致高渗性脱水。④低血钾症:由于消化液中含有大量K,其K含量高于血浆K浓度,从而导致低血钾。

5.简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水肿时钠水潴留即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其基本机制是: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广泛肾小球病变、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和入球动脉收缩进一步减少肾血流量,导致GFR↓,从而导致钠水潴留。②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由于ANP分泌减少和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使得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导致钠水潴留。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多和ADH分泌增多,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导致钠水潴留。

6.剧烈呕吐易引起合作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易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机制如下:

①胃液中H丢失而不能中和胰液中的HCO3-,而胰液中的HCO3-入血引起血中[HCO3-]↑;②胃液中的Cl丢失引起低氯性的碱中毒;③失K导致低血钾而导致碱中毒;④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醛固酮分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7.试述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并说明尿液的变化。

低血钾症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同时发生反常性酸性尿。机制是:ECF的K浓度减少,此时ICF的K外出而ECF的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升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H-Na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而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引起反常性酸性尿。

高血钾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发生反常性碱性尿。机制是ECF的K浓度升高,此时ECF的K内移而ICF的H外出,引起细胞外液酸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增高,H浓度减低,造成肾小管H-Na交换减弱而K-Na交换加强,尿排K增多而排H减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尿液呈碱性,称反常性碱性尿。

8.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急性左心衰竭常引起循环性缺氧,若合并肺水肿又可引起低张性缺氧。由于心输出量↓,血流速度↓,组织供血供氧量↓引起循环性缺血。血氧变化特点: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正常,静脉血含氧量↓,动-静脉血含氧量差↑;缺血性缺氧者皮肤苍白,瘀血性缺氧者发绀。

同时急性左心室衰竭引起广泛的肺淤血和肺水肿,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引起低张性缺氧。血氧变化特点:氧分压↓,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发绀。

9.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输出量增加。因HR↑,心肌收缩力↑和静脉回流量↑引起。②肺血管收缩。具有调整肺内血流与通气量的比例而获得较高氧分压的意义。③血管重新分布。皮肤、黏膜、腹腔脏器血管收缩使外周阻力↑,维持Bp,保证器官灌注;心、脑血管扩张,维持机体代谢需要。④组织cap密度增加。Cap密度增加,缩短氧弥散至细胞的距离,增加供氧,尤其是心、脑、骨骼肌的cap增生明显。

10.试述EP引起的发热的基本机制?

发热激活物→产EP细胞→EP→POAH→发热中枢介质→调定点上移→发热

基本机制包括三个环节:①消息传递:激活物→产EP细胞→EP,血液循环中产生的EP作为信使,将致热信号通过BBB、终板血管器(OVLT)或迷走神经传递传到下丘脑体温条件中枢(POAH)。②中枢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接收信息后其中枢神经细胞产生中枢发热介质,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中枢发出冲动,引起调温效应期的发生③效应部分:a.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性增高或寒战,产热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于

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至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11.体温升高是否就是发热,发热与过热的基本区别在哪里?为什么? 体温升高不一定是发热,还可能是过热 病因 发病机制 效应 防治原则

过热

无致热源(体内因素或周围环

发热 有致热源

境温度过高)

调定点无变化或损失效应器调动点上移 障碍

体温可以很高,甚至致命 物理降温

体温可较高,有热限 对抗致热源

12.简述Bcl-2及P53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①Bcl-2为抑制凋亡基因,抑制凋亡机制为: ■直接氧化

■抑制线粒体释放的促凋亡蛋白质 ■抑制促凋亡因子的细胞毒作用 ■抑制凋亡蛋白酶活化 ■维持细胞钙稳定

②P53(抑癌基因)具有促凋亡作用,促凋亡机制:

■ P53通过与Bcl-2基因相互作用,下调Bcl-2的表达。

■ P53诱导细胞凋亡的靶蛋白表达(线粒体和死亡受体介导)。

■ P53诱导线粒体内凋亡的相关蛋白表达,并触发细胞色素C释放和凋亡蛋白酶活化。■ P53诱导死亡受体Fas表达。

■ P53能使死亡受体再定位于细胞膜上。13.细胞凋亡与坏死有哪些不同?

性质

诱导因素 生化特点 DNA电泳 形态变化 炎症反应 凋亡小体 基因调控

坏死

凋亡

病理性,非特异性 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 强烈刺激随机发生 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

被动过程,无新蛋白质合成,主动过程,有新蛋白质合成,不耗能 片状

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

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 无 无

耗能

梯状条带

胞膜和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固缩

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 有 有

篇2:生理学复习上

一、单选题

1. 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B.认知过程和心理特征 C.注意过程和心理特征

D.意志过程和心理特征 2. 心理学是研究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A.行为

B.客观现实

C.心理现象

D.抽象思维 3.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____。

A.客观反映

B.想象

C.记忆

D.主观反映 4. 心理过程包括____。

A.认识过程、行为过程、知觉过程

B.认识过程、感觉过程、知觉过程 C.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记忆过程 5.个性心理是通过____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过程 6.()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组织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7.()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8.____是理论为主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____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____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____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____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____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生理心理学

较心理学

9.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____。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10.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称为____。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跨文化研究

D.定性研究 11.____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特

D.马斯洛 12.()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开始。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3.精神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华生

D.马斯洛 14.___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

___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___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

A.精神动力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15.心理学的认知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____。

A.认知过程

B.行为

C.思维活动

D.潜能 16.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____。A.认知过程

B.行为

C.思维活动

D.潜能

F.比 17.行为主义学派产生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18.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称为____。A.差别感受性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阈限 19.衡量感受器感受性的指标是____。

A.反应时间

B.阈限

C.适宜刺激

D.感受能力 2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____现象。A.反应

B.对比

C.适应

D.刺激 21.()理论认为每一种符号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摸板进行匹配。A.原型匹配理论

B.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C.模板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22.()理论认为对象识别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通过近似匹配的手段进行识别。A.原型匹配理论

B.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C.模板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23.代表一类符号的基本成分的一种抽象形式被称为()A.摸板

B.原型

C.特征

D.板块

24.在认知加工理论中,代表一种用来实现某种特殊功能的简单装置叫做()。A.特征探测器

B.小鬼

C.原型

D.摸板 25.注意是一种()。

A.心理过程

B.感知活动

C.心理状态

D.既是心理过程又是心理状态 26.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

B.稳定注意

C.有意注意

D.定向注意

27.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这反映的是注意的()品质。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稳定性

28.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反映出他们的注意()过度。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稳定性 29.信息的保持时间不超过2秒的记忆称为()。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30.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加以组织,记忆的容量可以扩大到()。A.3±

2B.5±2

C.7±2

D.9±2 31.短时记忆指的是信息保持时间()的记忆。

A.不超过2秒

B.不超过1分钟

C.超过1分钟

D不超过5秒 32.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被称为()。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内隐记忆

D.外显记忆 33.研究记忆的间接测量方式主要的是指()。

A.内隐记忆

B.再现

C.再认

D.遗忘曲线

34.认为遗忘的产生是由于记忆的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种观点称为遗忘的()。A.消退说

B.干扰说

C.抑制说

D.疲劳说 35.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类遗忘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匀速递减

D.快速减少 36.有意识思维也就是(),它强调思维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并采用一定的思维策略。A.综合思维

B.抽象思维

C.分析思维

D.逻辑思维

37.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已有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被称为()。A.有意识思维

B.形象思维

C.分析思维

D.受制思维

38.一个人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看出不同寻常的现象,这反映的是()。A.直觉思维

B.创造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无意识思维 39.()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

A.分析

B.综合C.分类

D.类似 40.问题解决含有准备期、潜伏期、()、验证期四个阶段。A.决策期

B.解决期

C.明朗期

D.试验期 41.以下哪一个不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A.问题呈现的方式

B.定势

C.问题难度

D.动机的作用 42.以下哪一个不是个性倾向性的内容()。A.需要

B.能力

C.态度

D.理想

43.大脑皮层中心()与性格可能有一定关系。A.顶叶

B.额叶

C.颞叶

D.枕叶 44.()和情绪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A.交感神经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

C.植物性神经系统

45.以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46.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47.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信念

B.兴趣

C.性格

D.能力 48.信念属于()。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倾向性

C.心理过程

D.性格 49.以下哪项对于性格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A.性格是对现实态度的个性特征

B.行为方式中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特点 C.性格受社会的影响

D.性格是多变的 50.以下哪项不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A.对别人、对集体社会态度的性格特征

B.对生活态度的特征 C.对劳动和工作态度的特征

D.对自己态度的特征 51.情绪对人的身心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即形成()。A.稳定的情绪

B.情感

C.心境

D.性格情绪

52.有些人善于发现问题,有些人对问题熟视无睹,这是()的表现。A.性格的理智特征

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态度特征 53.以下哪一项是快乐原则()。A.本我B.自我C.超我 54.()是心理能的储存地。A.本我B.自我C.超我 55.()是人格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A.本我B.自我C.超我 56.()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A.本我B.自我C.超我

57.个性发展阶段理论是()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荣格

D.阿德勒 58.解决基本信任能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A.能力

B.意志

C.爱

D.希望 59.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60.()把人分成“狂”、“狷”和“中行”三种类型。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61.()认为里比多的流动方向决定人格类型。A.谢尔顿

B.荣格

C.威特金

D.霍兰德 62.()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

A.个人特质

B.表面特质

C.共同特质

D.根源特质 63.()认为内外向和情绪性是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纬度。A.艾森克

B.埃里克森

C.卡特尔

D.奥尔波特 64.罗夏墨迹测验属于()。

A.投射测验

B.自陈测验

C.能力测验

D.智力测验 65.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是()。

A.聚合思维

B.直觉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66.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多元智力理论

67.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发现法

B.头脑风暴法

C.掌握法

D.先行组织者 68.MMPI人格测验共有()个临床量表。A.15

B.26

C.10

D.32 69.智力年龄的概念由()提出,后经由()修正,并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A.推孟,比纳

B.比纳,西蒙

C.比纳,推孟

D.比纳,韦克斯勒

70.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71.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72.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7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7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75.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76.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77.如果以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表述心理过程,则其中()相当于信息的识别。A.感觉

B.记忆

C.注意

D.知觉 78.信息传达到(),才会产生清晰的感觉经验。

A.感觉神经元

B.网络结构

C.感觉投射中枢

D.神经中枢 79.()是信息进入心理活动的主要入口。

A.神经中枢

B.感觉投射中枢

C.神经传导通路

D.感受器

二、多选题

1.心理学分为()。

A.理论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F.社会心理学 2.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教育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F.社会心理学 3.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

A.教育心理学

B.咨询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消费心理学

E.法律心理学

F.社会心理学

4.以下哪些理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心理学学科性质

B.心理学方法论

C.身心问题

D.学习心理机制

E.心理生理基础

F.心理起源问题 5.()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人的社会属性 6.()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7.观察法可分为()。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8.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A.观察时间尽可能长

B.有明确的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 D.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手段

E.每次观察时间不宜过长 9.实验法分为()。

A.实验室实验法

B.情景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10.自然实验法的要点是()。

A.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

C.主动获取所需信息

11.调查法可分为()。

A.一般调查与特殊调查

B.一般调查与专题调查

C.事实调查与征询意见调查

D.结构调查与非结构调查 12.调查法的缺点是()。

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调查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B.封闭性问题限制被调查者选择答案的范围 C.被调查者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所需信息 D.问题的措词很不容易确定

13.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技术和手段。

A.实验和研究设计法

B.抽样法

C.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

D.逻辑思维推理法 14.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心理学的独立

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出版《生理心理学》一书

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15.弗洛伊德后期理论包括()。

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E.人格理论 16.弗洛伊德认为具有两极的本能是()。

A.发展本能

B.生本能

C.死本能

D.安全本能

17.在20世纪20年代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派是()。A.精神动力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8.行为主义在心理发展中的贡献主要是()。

A.引入了客观和精确的研究方法

B.清除了长久以来唯心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不良影响

C.机械还原论的痕迹

19.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密切相关。A.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B.生物技术

C.计算机技术 20.用来解释符号识别的理论主要有()。A.原型匹配理论

B.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C.模型匹配理论

D.特征分析理论

21.属于“群魔殿”系统的小鬼是()。

A.映象小鬼

B.特征小鬼

C.分析小鬼

D.决策小鬼 22.对符号信息的加工方式有()。

A.自下而上的加工

B.平行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两极加工 23.影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因素有()。A.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的指导

B.符号的结构特征

C.过去经验与期望

D.上下文的含义背景 24.注意主要有()心理活动的功能。A.保持

B.选择

C.监督

D.调节 25.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

A.刺激本身的特点

B.有意志努力

C.人的需要

D.人的情感 26.以下()是与注意有关的信息加工方式。

A.特征分析加工

B.控制加工

C.多水平加工

D.自动加工 27.词语逻辑记忆是以()为记忆内容的。

A.抽象思维活动

B.技巧

C.语言符号

D.表象

28.在长时记忆系统中所存在的信息编码储存形式主要有()。A.表象编码

B.逻辑编码

C.形式编码

D.语义骗马 29.下面()是以表象方式编码的。

A.情绪记忆

B.运动记忆

C.语词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30.以下()现象反映了遗忘在量上的规律。

A.前摄抑制

B.遗忘曲线

C.倒摄抑制

D.系列位置效应 31.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效果受()等因素的影响。

A.学习时间的安排

B.材料内容的相似程度

C.学习情景

D.学习的巩固程度 32.遗忘中质的规律表现为遗忘的()。

A.位置效应

B.选择性

C.重构性

D.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3.衡量创造能力的指标有()。

A.原创性

B.流畅性

C.特异性

D.灵活性 34.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

A.尝试错误

B.顿悟

C.类比问题

D.启发式方法 35.兴趣的品质包括()。

A.广阔性

B.持久性

C.针对性

D.倾向性

E.趣味性 36.理想包括()成分。

A.职业理想

B.生活理想

C.社会政治理想

D.道德理想 37.神经过程()的人知觉广度大。A.强

B.弱

C.灵活

D.不灵活 38.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

A.自觉性

B.持久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E.坚定性 39.荣格认为人格分为()。

A.意识

B.前意识

C.个人潜意识

D.集体潜意识 40.特质分为()。

A.个人特质

B.集体特质

C.共同特质

D.特异特质 41.根据被试反应,投射测验主要分为()。A.表达法

B.选排法

C.构造法

D.分割法

E.完成法

F.联想法

42.在主题统觉测验中,分析被试心理需要时,应注意心理需要在不同故事中的()。A.出现频率

B.表现程度

C.和某图画的独特关系

D.时间长短 43.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方面。A.强度

B.持久性

C.速度

D.灵活性

44.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把人分为()类型。

A.性腺型

B.甲状腺型

C.肾上腺型

D.脑下垂体型 45.西方心理学中,一般认为智力是()。A.个体学习的能力

B.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C.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D.个体抽象思维能力 46.发展的主要内涵是()。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是无规律的变化 47.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A.连续性和阶段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E.波动性 48.心理发展主要有哪些方面()。

A.认知

B.语言

C.情绪

D.社会性

E.个性 49.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

A.经济节省

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一致性效应

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0.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

A.投入较大

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会有被试流失

D.时代变迁效应 5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52.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成熟

B.经验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53.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

A.语音

B.语法

C.语句

D.语义

E.字形 54.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

A.牙牙语阶段

B.单词语阶段

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

D.完整句阶段

55.语言能够影响人的()。

A.人际交往

B.认知

C.自我调节行为

D.社会化 56.自我意识包括以下阶段()。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57.发展往往对个体行为的()方面产生影响。A.效率

B.复杂程度

C.适应性

D.组织性 58.皮亚杰认为人的动作可以分为两类()。

A.主体动作

B.个别动作

C.外显动作

D.动作系统或认知格式 59.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结构有()组成.A.语言知识

B.主体经验

C.逻辑—数学知识

D.关于客体的知识 60.认知结构的元素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A.动作

B.逻辑

C.语言

D.运算 61.皮亚杰理论主要由()组成 A.双项建构论

B.逻辑决定论

C.结构—建构论

D.认知发生论 62.作为主体的“我”包括()。

A.关于自我价值的评价

B.关于自身力量的感觉

C.自我独特性

D.自我稳定性 63.斯腾伯格认为应从()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智力。A.经验

B.成分

C.实践

D.情景

6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主要有()的特征。A.认知上自我中心

B.“半逻辑”水平

C.表象性思维

D.符号特征的大发展 65.下面()不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

A.感觉

B.情绪

C.记忆

D.思维

E.个性

F.知觉

G.行为 66.阈下刺激对后继刺激的加工可能()。

A.有易化作用

B.不起作用

C.阻碍作用

D.不一定起作用 67.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内省法 68.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的趋势。A.综合化

B.本土化

C.实用化

D.跨学科 69.()是科学的三大特征。

A.客观性

B.深刻性

C.可验证性

D.系统性

70.实验法是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规律。A.自变量

B.无关变量

C.客观变量

D.因变量 71,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

A.孕育阶段

B.转折阶段

C.确立阶段

D.成熟阶段 7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伦理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73.精神动力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主要包括()。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74.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75.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

A.本我B.自我C.忘我D.超我 7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指向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7.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A.神经系统的特点

B.后天的训练

C.兴趣

D.记忆力 78.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可以分为()。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79.感受器的重要功能是()。

A.加工信息

B.收集信号

C.能量转换

D.识别信号 80.()是知觉组织的重要表现形式。

A.注意

B.守恒

C.区分图形与背景

D.识别信息 81.自动加工的加工方式是()。

A.依赖大量注意资源

B.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

C.应用灵活

D.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82.思维按运行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A.受制思维

B.动作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聚敛性思维 83.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A.直接的B.概括的C.具体的D.间接的 84.思维按赖以进行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A.受制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8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动机

B.定势

C.功能固着

D.问题呈现的方式 86.人们用来调节觉醒水平的手段有()。A.体育运动

B.睡觉

C.吃饭

D.逛街 8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

A.能力

B.信念

C.气质

D.性格 88.下面()是影响阈值变化的因素。

A.时间

B.刺激性质

C.神经系统状态

D.情绪 89.性格的结构可以分为()。

A.现实态度特征

B.能力特征

C.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 90.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生物性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社会实践 91.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将人格分为()。A.内向型

B.理智型

C.外向型

D.情绪型 92.气质的类型有()。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93.心理测验的信度可以分为()。

A.再测信度

B.关联信度

C.等值信度

D.分半信度 94.知觉加工主要包括()。

A.整合感觉信息

B.加工信息的组成部分

C.赋予加工对象以意义

D.对信息进行选择 95.儿童依恋的类型大致有()。

A.安全依恋

B.焦虑—回避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焦虑—不安型依恋 9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可分为()。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逻辑运算阶段

三、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4.生活中明知“可望而不可及”,却难以走出情感困扰,反映了情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6.理论心理学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7.应用心理学在广度上对心理学在各社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8.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不属于社会科学。

9.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性质。10.辩证唯物主义和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1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发展。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13.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14.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可借助仪器。

15.通过对个案研究,来把握总体情况,是调查法。

16.调查法就是任意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论总体的情况。17.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支援者。

18.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抽样情况代表总体情况。19.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历,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

20.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斯多德起有奠基作用。21.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应用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诞生。22.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23.精神分析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24.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25.感觉登录的信息往往具有守恒性。26.知觉的对象包括图形和背景。

27.在“群魔殿”模型中,前一类小鬼的活动取决于后一类小鬼的活动。

28.认知小鬼的任务是发现映象小鬼传来的原始映象具有归自己监视的特征,则作出反应。29.在“群魔殿”系统中,每一种小鬼的活动都可以独立进行,而不受其他小鬼活动的影响。30.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要比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效率高得多。

31.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中,环境真正控制着加工过程,使加工的结果更精确。32.必须借助经验和知识的帮助才可以完成对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

33.无论使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还是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几乎都可以识别所有符号。34.注意选择使得只有一小部分事件被感知而进入大脑。35.注意是人的一种独立的基本心理过程。36.注意总和特定的心理活动同时存在。37.注意这种心理资源是很有限的。

38.如果没有了注意,人就不可能有效地适应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失去了方向。39.有意注意就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40.无意注意的引发与人自身的状态无关。

41.刺激物与周围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有意注意。42.刺激物的强度变化和相对运动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43.与个人状态有关的刺激通常较易引起有意注意。44.老师提高嗓门说话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有意注意。45.有意注意中强调必须主动地服从一定的活动任务。46.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47.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可以使人自由地选择、维持、转移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方向。48.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一样,都是先天的,但在后天可以逐渐发展。49.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之一是注意的广度。

50.注意的稳定性是先天就具有的,意志努力和训练对于提高稳定性没有作用。51.一旦走神,能马上通过自主调节回到原来的活动,说明注意转移的品质较好。52.注意品质与一个人的后天训练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先天素质。

53.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互转换的灵活性越高,说明注意的稳定性品质越差,注意转移品质越好。54.声音、节奏、色彩等感官刺激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能维持注意。

55.注意力越能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越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和质量。56.注意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必须以儿童的承受力为前提。57.由于与物种生存有关,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究愿望是一种先天具备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后天的培养。58.要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必须要学会如何保护对事物的兴趣。

59.个体在从事多项任务时,可能会出现注意资源的短缺,但不是每一个个体都会有这种情况的,这与个体本身特点有很大关系。

60.自动加工必然会受资源量的限制。

61.自动加工虽然可以节约注意资源,但却不能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62.控制加工既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作业,又可以随时应对环境变化。

63.自动加工的学习训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要比控制加工的训练好得多。64.语词逻辑记忆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记忆形式。

65.任何记忆系统中信息保持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达终生。

66.有意记忆是一种有意志努力参与的记忆,与无意记忆相对应。67.儿童的无意记忆能力要比有意记忆能力强得多。

68.意义记忆即逻辑记忆,它强调对记忆内容意义的理解。

69.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与记忆材料的难易有很大关系,而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与两种记忆活动关系甚微。

70.随着年领的增长,有意记忆将逐步完全替代机械记忆。71.外显记忆是一种以外显行为为记忆内容的记忆。

72.再认和再现是通过被测试者在作业中的表现,来间接了解被测者是否识记了学习过的材料的外显记忆形式。

73.再认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回忆识记过的内容,而再现则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74.信息从感觉记忆到短时记忆系统,始终保留着原有的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75.感觉记忆系统所能储存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特点,并不受感觉器的生理特性等因素的影响。76.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的滞留是在无意识水平下进行的。

77.滞留的瞬时记忆系统中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78.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对于信息加工的效率至关重要,所以短时记忆系统的容量要比感觉记忆系统的容量大得多。

79.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必须要受到注意才可能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80.短时记忆只有通过不断地复述才可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81.长时记忆系统中也包括与短时记忆系统中直接进来的与个人兴趣有关的或是伴随着强烈情绪体验的信息。

82.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很有限。

83.干扰说认为遗忘了信息并未消失,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提取时发生了困难,是可以恢复的。84.消退说主张虽然信息随时间流逝而悄悄消退,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是可以恢复的。

85.抑制说和干扰说一样,都认为遗忘的信息仍然存在,只是发生了提取困难,但干扰说认为提取困难的原因在于受到了其他动机驱使的干扰。86.抑制说强调遗忘是主动的压抑造成的。

87.遗忘的重构性主要是指人对经验的组织编码,使信息远离了原来的形态。

88.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发展很慢,后来逐渐加快,到一定时候,则几乎不再进一步发展。

89.一般情况下,系列首尾的材料要比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遗忘得多。

90.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直接的反映,它对事物的属性进行直接加工反映。91.人了解通过思维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共同特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92.思维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

93.以思维进行的载体来看,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

94.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采用动作思维,而非语言逻辑思维。

95.无意识思维也就是直觉思维,它在借助一定的语词逻辑思维的基础上,领悟问题的实质。96.分类前必须要有分类标准,以便将符合标准的事物归类。

97.尝试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通常见于难度不大的问题解决。98.顿悟与其他问题解决方式一样,是有效的解决问题手段。99.类比法的关键是提取表面看起来相关的信息。

100.启发式的核心是从目标出发向起始状态接近的反推法。101.能否寻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往往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102.如果问题表述的方式与解决的途径间的关系不明显,会阻碍问题的解决。103.解决问题关键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排除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104.定势总是使人用老眼光看新问题,使思维受到限制,缺乏灵活性。105.功能固着往往会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

106.动机越强,越能够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107.中等程度的情绪兴奋水平有利于在百米赛跑中赛出好成绩。108.考试时不能紧张,要保持比较低的兴奋水平。109.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110.动机直接引起人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带有指向性。111.理想总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现实的直接反映。

112.信念是知、情、意三者的结合,是洞察事物的出发点,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113.伦理道德、科学真理等可以成为信念的内容,但对美的评价不能。114.世界观是个人行为举止所谓最高调节器。115.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不可少的。116.智力就是指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117.一般能力是指大多数人都具有的能力,特殊能力指少数人所具有的特异功能。118.性格指在一个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119.对性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初是学校。

120.母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决定。

121.一定的社会实践需要一定的人格特征,也培养着一定的人格特征。122.性格所对应的是一般对象,而态度所对应的是特定对象。123.果断性是以周密考虑和勇气为前提的。

124.我们可以单独地将性格的意志品质独立于信念和世界观等来进行研究、讨论。125.自我是由先天的基本欲望所组成,受本我的支配。

126.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自我和超我都是从中分化出来的。127.特质使人体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具有一致性。

128.重测信度的时间间隔一般在一个月,作用比较准确。

129.气质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但不能预先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智力水平。

130.无论是单一的能力,还是多种能力的结合,只要能达到高发展水平,我们就称其为天才。131.能力和知识同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但它们的发展并不同步。132.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133.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134.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13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136.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137.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139.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140.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41.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142.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143.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能力称为元认知。144.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145.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146.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147.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148.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149.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150.人总是先发展感知能力,然后才发展运动、情绪、社会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个顺序不可超越。

151.由于个体心理发展进程与整个人类心理发展进程存在着异构关系,所以通过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去推知文明进程是不可行的。

152.在发展进程中关键期的研究主要应关注关键期经验的剥夺对人的影响以及力图找到治愈负面影响的方法和途径。

153.心理发展的研究注重的是一个完整个体的心理发展,而非割裂的感知觉、思维、认知等的发展。154.认识只取决于联系具有某种先天素质的主体和客体经验的动作,这是加涅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155.对个别动作产生的物理经验加以抽象就形成了关于客体的知识。

156.主体通过顺化作用,将刺激整合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认知结构保持稳定和发生量变。157.皮亚杰所指的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针对形式运算阶段而言的。158.在出生至2岁这段时期内,儿童的认知发展具体表现为“客体永久性”的获得。159.儿童在信息加工时具备了选择的能力,这反映了儿童元认知的发展。160.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解决问题的技能越来越概括化。

161.儿童迁移技能的发展也属于儿童解决技能的发展的重要方面。

162.单词句阶段,儿童的单词句往往和动作、表情紧密结合,意义和词性都比较明确。163.大多数儿童在2岁左右产生第一个被理解的词。164.3到6个月是婴儿依恋的表现阶段。

165.无论生理上成熟与否,只有认知机能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产生依恋。

166.一般情况下,先学会辨认照片上静止的自我形象,儿童才会识别与自己活动保持一致性的“我”。167.在儿童早期,反思能力的发展促进了作为主体的我的发生、发展。168.阈限越高,说明感受器的感受性越好。169.信息通过知觉阶段的整合,才能被识别。

170.网状结构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像特异性传导通路一样是一一对应的。17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172.心理学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反映。173.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是主观唯心论。

174.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175.实验法中会引起变化的因素称为因变量。

176.个案研究法是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来进行研究,不可以将群体作为单位。177.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意识经历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答案的方法。178.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古老的心理学专著。179.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779年。

180.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181.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张以正常人、健康人为研究对象。182.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183.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184.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但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5.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取决于刺激本身的特点和人自身的状态。186.自动加工可以节约注意资源,但不能提高加工速度。187.感受器专门负责识别信息。

188.每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几乎可以遍及所有范围。

189.感受器只有把物理、化学能量转换成生物能量才能被大脑所识别。190.感觉剥夺研究说明感觉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191.守恒是知觉组织的重要形式。

192.知觉加工主要包括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赋予加工对象意义。

193.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内容造成的干扰性遗忘叫倒摄抑制。194.遗忘对于人类来说是完全消极的。195.动机越强烈,问题解决的效率将越高。

196.顿悟具有可控性,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197.性格是很稳定的,无法改变。

198.信度不高的心理量表,效度肯定不会高。

199.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200.马斯洛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201.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性。202.所谓“我行我素”是指缺乏自觉性的人。

203.能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204.能力和知识是可以等同的两个概念。

205.潜在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在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才能变成实际能力。206.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207.心理发展具有可逆性和平衡性。

208.影响一个人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学因素。209.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格式”就是指认知格式。210.害怕和焦虑是两种几乎一样的情绪状态。

211.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进入了“心理断乳期”。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C 5.D 6.C 7.B 8.ACBEFD 9.A 10.B 11.C 12.B 13.B 14.ABC 15.A 16.B 17.B 18.C 19.B 20.C 21.C 22.A 23.B 24.B 25.C 26.C 27.C 28.C 29.A 30.C 31.B 32.C 33.A 34.A 35.A 36.C 37.D 38.B 39.C 40.C 41.C 42.B 43.B 44.C 45.D 46.C 47.D 48.B 49.D 50.B 51.C 52.A 53.A 54.A 55.C 56.B 57.B 58.D 59.D 60.B 61.B 62.D 63.A 64.A 65.C 66.C 67.A 68.C 69.C 70.A 71.B 72.D 73.C 74.C 75.C 76.B 77.D 78.C 79.D

二、1.AD 2.BCDEF 3.ABCDE 4.ABCF 5.ABC 6.AC 7.ABCE 8.BCDE 9.AC 10.AB 11.BCD 12.BCD 13.ACD 14.ABD 15.DE 16.BC 17.AB 18.AB 19.AC 20.ABCD 21.ABD 22.AC 23.ACD 24.ABCD 25.ACD 26.BD 27.AC 28.AD 29.ABD 30.ABCD 31.ABD 32.BC 33.ABD 34.ABCD 35.ABD 36.ABCD 37.AC 38.ACDE 39.ACD 40.AC 41.ABCEF 42.ABCD 43.ACD 44.ABCD 45.ABCD 46.ABCD 47.ABCD 48.ABCDE 49.CD 50.ACD 51.ABC 52.ABC 53.ABD 54.ABCD 55.ABCD 56.ABCD 57.ABCD 58.BD 59.CD 60.AD 61.BCD 62.BCD 63.ABD 64.ABCD 65.BEG 66.AC 67.ABCD 68.ABCD 69.ACD 70.AD 71.AC 72.ABCD 73.ABC

74.ABC 75.ABD 76.ACD 77.ABC 78.ACD 79.BC 80.BC 81.BD 82.CD 83.BD 84.BCD 85.ABCD 86.ABD 87.ACD 88.ABCD 89.ACD 90.ABCD 91.AC 92.ABCD 93.ACD 94.AC 95.ABC 96.ABCD

篇3:生理学复习上

关键词:分层导学,职业教育,解剖生理学,复习有效性

通过近年来的福建省高职招考医药卫生类专业基础知识试卷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本概念不清、试卷阅读理解能力弱、文字表达能力差。针对上述问题,在高职招考复习阶段必须始终围绕两个方面来开展复习工作:一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星、分散的解剖生理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二是,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基本素质,以适应高职招考的知识点广、题量多考试。由于每个职业中专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分层导学,做到因材施教。下面就结合本人几年来高职招考复习中的教学经验,浅谈运用分层导学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1转变观念,让学生乐于求学

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观念:有个成功的企业家曾经对他的员工说过:“我的事业是你们的,而你们的生活是我的”。这也与我们学校倡导的共业平台是一致的。职业学校引导学生怎么样的生活,学生就会为职业学校创造什么样的荣誉。我把它引用到我的教学中来了,它就是“我们学校教学业绩是学生给的,而学生的成绩和大学梦是我们促成的。若能把它铭记于心并付出实践中,学生的成绩必定不会差,我们的教学业绩也就不想而知了。

2分层导学,让复习有效进行

医学类高职招考的专业内容是解剖生理学,它和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不太一样,内容单一,但有广度与深度。而职业中专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要做好复习有必要做好分层次的安排。

2.1素材分层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知识点描述有差别,所以,复习过程中,老师更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各专业的课本为依托,夯实基础,巩固双基。把散落在课本中的各知识点再逐一梳理清楚、按《考试大纲》的考试说明统一要求。把教材内容分为I级、II级和III级。也就是把教材分层次:I级为理解掌握;II级为了解;III级为不做要求。如解剖学的呼吸系统:I级有: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理解呼吸道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特点。掌握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掌握肋膈隐窝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II级有:了解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了解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III级有:以下教材的知识点不作考试要求:鼻的结构;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的微细结构;纵膈。I级内容就要加强复习,多学多练,要求学生理解记忆;II级内容要求学生明白知识点和III级内容不要求复习。

2.2学生分层

按平常成绩划分出等级:冲刺本科学生、备考护理和助产大专学生和备考其他医学大专学生。把学习基础好、自控力强,有强烈求知欲、学习主动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并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定为冲刺本科学生,对他们的练习、提问、辅导等方面要求严格,适当时候让他们做“小老师”、“小组长”,这不仅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也觉得新鲜有趣,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把有一定学习基础,自控能力差,有求知欲但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定为备考护理和助产大专学生和备考其他医学大专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潜力很大,只是没有挖掘出来而已,若老师能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多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多提问,多抽查。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把学习基础,习惯差,智力发展不太好的定为备考其他医学大专学生。对这部分学生适当提问简单的问题,多表扬,多鼓励,多关心,常帮助等多种渠道,使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不断看到自已的进步,一定会快速提高的。

2.3学习活动分层

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运动系统》一课复习中,我将有关复习内容制作成一个自主学习的学案提前印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在上课时,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首先通过自学完成学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决定学习的进度。如果遇到了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咨询、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层指导。通过分层设置目标,组织学生主动探究,既关注了个性差异,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课堂气氛浓烈,学生活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4备课分层

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和《考试大纲》,了解问题的本质,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让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练习的选择也要有分层次,要结合前面提到的I级与II级进行有目的的筛选。

3教学多层次,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我们都知道,学校食堂的伙食办得再好。但是吃久了自然就觉得不好吃了,我想学习也是如此,不能平淡平叙,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3.1在课堂中采用互动教学,老师可提问学生,学生可提问学生,学生也可随时提问老师。

3.2实验是解剖生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有条件就做实验,没有条件就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实验视频在多媒体播放,然后让学生观查评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3与学生商量如何上课,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4善于创造质疑和诱思机会,有时故意讲错,观察学生的反映。

4提高教师自己的层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师要跟上时代,不断充实自己,要了解学生,知道这个年代的学生他们关注的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在想什么?他们在玩什么?90后的学生大都离不开网络,他们的网络语言很丰富,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坑爹、有木有、卖萌、HOLD住、犯二、簈丝、帅锅等等。有一次一学生犯错,被我批的狗血淋头,气势汹汹的差点要反抗了,我突然来了句你这簈丝真是的,结果全班大笑,他也笑了。师生的关系融洽了。还有他们都玩微信,微博,玩自拍,你若会一点点,他们就会觉得这个老师很潮,自然也没什么代沟了。这些都是亲其师所必备的。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喜欢上你了,当他们喜欢上你时,不喜欢你的课才怪呢!

总之,教育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如何做得更好,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教学、教研中总结和摸索,好的教学模式也只有适应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笔者认为这就给分层导学科学、综合分层提供了可能和依据,分层导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上,而综合分层是更进一步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异,使“好”同学发现自己也有知识缺陷,“差”同学也能发现有自己可以进一步发展;并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分层实施教学,因人施教,鼓励学生勇攀自己的“高枝”。综合分层导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适合自己学习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篇4:生理学复习上

【关键词】生长素 生理作用 两重性

一、教学分析

通过复习上一节《生长素的发现》,学生已经从三个方面整体把握了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复习目标是让学生能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

二、教学流程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图一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植物不同器官的关系

1.1比较曲线A、B、C对应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强化规律,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根>芽>茎。

1.2三条曲线均呈现规律:生长素浓度较低时,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生长素浓度较高时,对植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1.3曲线A’、B’、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根、芽、茎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横坐标以上各点,生长素对各个器官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横坐标以下各点,则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1.4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生长素浓度大于最适浓度范围的生理意义,两个方面:横坐标以上各点是促进作用减弱,而横坐标以下各点是抑制作用。

1.5理解并强化记忆图中六个点A、B、C、A’、B’、C’的生理学意义。近几年高考题中图像题尤其热门,要引导学生能够准确的将图中所捕获的信息转化成文字的能力,并能够由此进行知识的迁移。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1两重性的定义:一般的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结合图一,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会应用。

2.2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

2.2.1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图二

2.2.1.1生长素浓度分析:结合图一,对芽来说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0,10-8Mol/L),侧芽受抑制,则生长素浓度浓度应大于10-4 Mol/L,强调侧芽的生长受抑制,不是促进作用减弱。

2.2.1.2产生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得顶芽的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顶芽的生长,而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越多,抑制作用越强。

2.2.1.3应用:解除顶端优势:如教材中提到的棉花摘心,番茄生长的打顶,可以促进侧枝发育,获得更多的果实。

2.2.2根的向地性:

图三

2.2.2.1生长素浓度分析:结合图三,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其A、B称为远地侧,A’、B’称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B’>B,A’>A,并且B’>B>A’>A。

2.2.2.2产生原因:受重力因素的影响,植物的根尖、芽尖部位可以发生横向运输,让学生体会生长素在根尖、芽尖等部位在受到单一刺激时(如水平放置的植物重力因素的影响,受单侧光的影响等),发生的运输方式。因此植物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A’点浓度高,抑制生长,其余各点生长素对植物均为促进作用。

(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生长素类似物:

1.1定义:与生长素生理作用相似的化合物(强调不是植物体本身产生的 ,而是人工合成的,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1.2常见的种类:NAA、2,4-D等

1.3应用:

1.3.1获得无子果实:

无子番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去雄的雌蕊柱头上,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性状不能遗传。

无籽西瓜:原理为染色体变异,由于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性状是可以遗传的。让学生严格区分原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变化、是否可以遗传。

1.3.2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1.3.3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1.3.4促进结实

1.3.5高浓度的生长素作为除草剂

2.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1实验材料的要求——枝条:

2.1.1带有一定的幼芽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1.2带有较多的叶片,其蒸腾作用较强,体内水分失水过多,不利于生根。

2.2处理枝条的方法:

2.2.1 浸泡法:把枝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

2.2.2沾蘸法:把枝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

2.3实验中的变量

自变量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因变量扦插枝条生根的数目

无关变量枝条的长度、枝条长势情况,处理时的温度等

(三)练习题

1.分析这部分知识在近四年高考中的走势:

2007年至2010年,考察必修三的知识内容逐年递增,2007年这部分内容共占24分,2008年占25分,2009年占32分,2010年32分,近两年考察植物生命活动考题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重点内容,让学生重视复习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2.让学生开阔视野,列出几个典型的高考题

⑴2010年第30题(9分)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請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来源:]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 ,从图乙中可查到与 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 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 。请预测 与 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

此题考察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这个实验给学生和教师一个意外,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领学生复习时,更要注重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训练,只有在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命题出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才能达成知识迁移的这一目标。

(2)2008年28题(7分)

在用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枝条生根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枝条生根情况不一,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和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

此题源于本节课中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题意拟定相关的研究课题,本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的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中对探究实验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教材中的实验,并让学生总结各个实验中的变量和设计实验题目。

(四)课堂小结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3.练习高考试题

4.归纳总结提升规律

篇5:病理生理学复习

答: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的永久性的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断标准:①自主呼吸停止

②不可逆性的深度昏迷

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消失 ⑤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2患儿腹泻3天,每天泻出水样便共10余次,这种情况会导致哪些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答:高渗性脱水:水样便钠浓度较低,失水大于失钠,加之不显汗失水和婴儿对失水敏感等共同导致高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肠液中富含K+,Ca+ Mg2+,有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肠液呈碱性,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NaHCO3),从而使血浆【HCO3-】降低,发生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

④低渗性脱水:如果发病的三天中,只补充水而未补充盐可发生低渗性脱水。大量滴注葡萄糖液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腹胀?

+答:大量输入葡萄糖液可导致细胞内糖原合成增加,K大量进入细胞内而导致低钾血症,由于低钾血症使肠道平滑肌松弛,表现为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表现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心电图的变化: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Q-T(或Q-U)间期延长;严重低钾血症时还可见P波增高、P-Q间期延长和QRS波群增宽。

高钾血症心电图的变化:T波狭窄高耸,Q-T间期轻度缩短。P波压低、增宽或消失;P-R间期延长;R波降低;QRS综合波增宽。

5反复呕吐可导致何种酸碱紊乱?为什么?对机体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经常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原因:

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l丢失,血浆中HCO3-得不到H+中和,被会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O3-浓度升高;

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丢失,血钾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内K+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 cl-丢失:剧烈呕吐,胃液大量丢失,血Cl-降低,造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引起缺氯性碱中毒;

④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O3-的重吸收。发绀是怎样产生的?哪些缺氧有明显发绀?哪些缺氧不发生发绀? 答:发绀是由于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达到5g%(50g/L)时暗红色的还原血红蛋白可使皮肤和黏膜成青紫色的现象。主要见于乏氧性和循环性缺氧.血液性和组织性缺氧不发生发绀。7 列表说明各类缺氧血气变化的特点有何不同? 休克各期微循环变化主要特点及机制 答:(1)微循环缺血期:

特点:此期微循环血液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全身小血管持续收缩痉挛,口径明显变小。微循环灌流量的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变化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质增多。(2)微循环淤血期:

特点:此期微循环血液流速显著减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黏度增大,血液“泥化”瘀滞,微循环淤血,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缺氧更为严重。微循环灌流量的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

变化机制:组织细胞长时间缺氧,导致酸中毒、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和白细胞粘附。(3)微循环衰竭期:

特点:此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中可有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甚至可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变化机制:长期严重的酸中毒、大量一氧化氮和局部代谢产物的释放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血管平滑肌的损伤等,均可使微循环衰竭,导致微血管麻痹性扩张或DIC的形成。为什么治疗休克必须纠正酸中毒? 答:休克患者因机体缺血缺氧,糖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故都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肌收缩力并降低微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微循环淤血,有效血容量减少;另外,酸中毒会增强凝血功能,诱发DIC。因此治疗休克必须同时纠正酸中毒。什么是DIC?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特征有哪些?

答:弥散性血管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分期: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此期患者可能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此期出血十分明显 为什么休克早期血压不降低?论述期机制

答:休克早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可使: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

通过自身输血、自身输液作用及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强,使回心血量增加; 外周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升高; 从而使血压基本维持正常。缺血再灌注时黄嘌呤氧化酶(XO)增多,为什么会导致自由基增多,其机制如何? 答:①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自由基

②激活的白细胞经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自由基

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单电子还原生成氧自由基增多 ④体内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

13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什么?其表现形式有哪些?简述其发生机制。答: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常见的形式有:劳力性呼吸苦难

其机制为:①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

②心率加快,心室舒张期缩短,左室充盈减少,肺淤血加重; ③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使患者感到呼吸费力;

④缺氧致呼吸运动反射性增强。什么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发生机制?

答: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早期的典型表现。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感气闷、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可伴有咳嗽或泡沫样痰,发作较轻者在坐起后有所缓解,经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严重者可持续发作,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发展为急性肺水肿。机制:

①患者入睡后由端坐位改为平卧位,下半身静脉回流增多,水肿液吸收入血液循环也增多,加重肺淤血

②入睡后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小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

③熟睡后中枢对传入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只有当肺淤血程度较为严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方能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呼吸困难而惊醒。什么是端坐呼吸?简述其发生机制?

答:患者在静息时已出现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故需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称端坐呼吸。

机制:①端坐位时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使肺淤血和水肿减轻

②膈肌下移,胸腔溶量增大,肺活量增加,通气改善

③端坐位可减少下肢水肿液的吸收,使血容量减低,减轻肺淤血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哪些其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答: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17 肺性脑病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答: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加之因肺部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更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而引起肺性脑病。为什么严重肝病患者在碱中毒情况下,易发生肝性脑病

答:游离氨与离子状态铵两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与酸碱度变化有关 肠道离子型铵转变成分子氨而吸收入血

使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氨,以铵盐的形式排出减少,以游离铵的形式弥散入血增多

使血液中离子型铵转变成分子铵,后者由易于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和脑细胞膜,使脑细胞内氨浓度升高。故碱中毒易诱发肝性脑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发生机制 答:并发症:高钾血症、尿毒症

发病机制:

①尿量减少:少尿排钾减少

②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释出K+增多

③酸中毒:使细胞内钾外移增多

篇6: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

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死亡的标志—脑死亡。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小于3.5mmol/L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过多的体液在体腔内积聚又称为积水。

缺氧:各种原因引起机体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使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应激: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体内外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休克:休克是机体在各种强烈的致病原因作用下发生的组织微循环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伤的急性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是缺血所致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一现象称IRI。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或临床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指外呼吸功能障碍,以至机体在海平面上,静息状态吸入空气的条件下,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并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又称肝性昏迷。

急性肾衰: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至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试分析酸碱紊乱与血钾变化的相应关系

答: 酸中毒:H+进入细胞与K+交换,使血K+升高

碱中毒:H+离开细胞与K+交换,使血K+降低

大约每0.1单位的PH变动引起0.6mmol/l的血浆钾变动 试述发绀与缺氧的关系

1、乏氧性缺氧:在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人,发绀与缺氧同时存在时,可根据发绀的程度大致估计缺氧的程度,但血红蛋白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不一致,发绀是缺氧患者的表现,但缺氧患者不一定出现发绀。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2、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患者可无发绀表现,但根据引发缺氧的原因不同,皮肤黏膜颜色改变不同。CO中毒—樱桃红、高铁血红蛋白症—咖啡色、贫血—苍白。

3、循环性缺氧:缺血性缺氧时,组织器官苍白,淤血性缺氧时,组织从血液中摄取的含量则多,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易出现发绀。缺血——苍白、淤血——发绀

4、组织性缺氧—鲜红色:因细胞利用氧障碍,毛细血管中的Hbo2升高,患者皮肤黏膜可呈鲜红色或者玫瑰红色

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微循环缺血期)

答:

1、回心血量↑ :(1)自身输血: 肌性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

(2)自身输液: Cap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增加

2、心输出量↑(心源性休克除外):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心肌收缩力↑

3、血液重新分布:保持生命重要器官心、脑供血

4、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与心肌收缩性减慢是如何发生的

答: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试述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答: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其发病机制:酸中毒和缺氧 对脑血管的作用: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间质水肿、脑细胞水肿、脑血管DIC—脑疝。

对脑细胞的作用:脑电波变慢、y—氨基丁酸增多、磷脂酶激活—脑功能抑制脑细胞损伤。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影响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

单纯性酸碱品衡紊乱的类型:代酸、呼酸、代碱、呼碱

缺氧的类型:乏氧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目前认为常见重要的发热激活物有哪些:

微生物、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类固醇

目前已经发现的EP有(内生致热源):

白细胞介素-1(I L-1)、肿瘤坏死因子(T N F)、干扰素(I F N)、白细胞介素-6(I 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 I P-1)

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有:

缺血时间的长短、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对氧需求程度以及电解质浓度

DIC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哪几大表现: 出血、气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心力衰竭是临床的三大主征:肺循环淤血、体循环淤血、心输出量不足

左心衰时能出现哪几种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肝心脑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

上一篇:2015小学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下一篇:聚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