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

2024-04-27

【】悲惨世界读后感(通用8篇)

篇1:【】悲惨世界读后感

一阵暖风吹开含苞未放的花蕊,也吹落了那泛黄的枯枝败叶,梧桐更兼细雨,混合着空气中疯狂工作的刺鼻的气味,不由分说地钻进我的身体。望着眼前麻木的人流,以及以人们的灵魂为动力而不停地转动像台巨大发动机的世界,我突然想起刚刚看过的一本书―《悲惨世界》。

这本书以一个名叫冉阿让的人为线索,刻画各阶段人们的生活,最后,在总结出自己的观点:道德,才是那个腐朽的社会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看世界的,所以他并没有富人眼中的豪华与奢侈,也没有穷苦人眼中的极度厌恶,普通却更真实。作者将一个赤裸裸的世界放在我眼前,仿佛有一个苍老而吸引人的声音再说:欢迎光临。

郭敬明说过:“这是像匕首一样锋利的冷漠时代。人们的心脏挖出一个一个洞,然后在被埋进滴答滴答的炸弹。财富迅速地两级分化,活生生把人的灵魂撕成两半。”不要认为这太过夸张和血腥,这便是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人们对社会的种种,早就熟视无睹,早就麻木。所谓的道德,已是旧照片,已是回忆,伴随着他们曾经热情,被丢失在茫茫人海中,不复存在。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执着地坚持着什么,他们被别人嘲笑,被称为“傻子”,我却知道他们所坚持的,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道德。

冬日的清晨是寒风凛冽的,即使夏日的清晨也不乏冷气弥漫,当我们还窝在小小的被子里,做着各式各样梦的时候,有一群人已经早早地开始工作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洁工人。他们忍受着冬日的严寒,夏日的积热,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却没有一个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中有人可能不知道道德是什么,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道德”怎么写,但是正是这种“无知”与默默无闻荣耀地体现了这种道德!

浩瀚的宇宙纵使再大,也需要每一颗微小的星辰去组成,去支撑。我们好像这一颗颗星辰,对于这个巨大的时代,我们渺小的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却怀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和那种骨子里藏不住的热情去拥抱这个社会,不怕嘲笑,不言失败。他们的心中有一股强大的信念支撑他们渺小的灵魂。人,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是的,这个社会纵使如匕首般冷漠锋利,但是总有一些人,在无限膨胀的冷漠中小小地努力着,在麻木的人流中默默的坚持着。

道德,让我们不再卑微,不再渺小。因为道德已像熊熊烈火,燃烧了我们的斗志,点燃了我们的激情。让我们以一个星辰的微光,照亮整个宇宙!

篇2:【】悲惨世界读后感

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悲惨世界》来给这本书命名。是的,如果单从故事人物的现实遭遇来衡量,确实是悲惨了点。但是冉阿让在当时极度黑暗的社会下能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以仁慈、善良、博爱、宽容的精神重新唤回身边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可见冉阿让并不悲惨,他是精神的富有者。

故事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出狱后不被社会所接受,处处受到排斥和歧视,从而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在主教宽厚仁慈的的感化下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他隐姓埋名,凭着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然后出任市长。不管人生境况如何变化,他却始终不忘主教的教诲,为自己考虑的少,为别人考虑的多。他创办学校、招收无家可归的穷人做工、投身慈善事业、帮助身边的每个人,为当地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将是冉阿让之福,也是当地老百姓之福。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冉阿让的身份遭到了警察沙威的怀疑。当他从沙威口中得知有个叫商马第的人被误认为是自己将要开庭受审时,内心虽然备受煎熬,但还是舍弃荣华富贵,坦然面对将要再次坐牢的事实。他的再次越狱也是为了兑现在芳汀面前许下的诺言,要把珂赛特抚养长大。可是在未来漫长的生活中却要在沙威的追踪下东躲西藏,惶惶终日。革命的起义者安灼拉要杀掉沙威时,冉阿让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个差事,并以德报怨,为其松了绑,放了行。不得不说,沙威是个忠于职守的好警察,只是生错了年代。他的跳江自杀,也是在冉阿让善的感召下,做出的一种自我救赎的选择。

如果说当初冉阿让对珂赛特的关爱是出于同情怜悯,那么在多年相依为命的生活中,他对珂赛特的感情却已超越了父女之情。他把她看成自己的全部,不能想象没有她的日子将怎么渡过。但珂赛特却和马吕斯相爱了,这让冉阿让再度陷入痛苦之中。经过一番心灵的煎熬,他再一次选择牺牲自己,在心爱的女儿和女儿的幸福之间选择了后者。

篇3:【】悲惨世界读后感

关于《盘王之女》

《盘王之女》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刘健教授1 9 9 8年完成的作品。刘健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正式地说过:他对现实音乐生活中“忽视”原汁民族民间音乐的现象和态度感到“非常的不满意”。他遗憾地看到, 那些本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真实感染力的原汁民族民间音乐 (譬如说瑶歌) , 正在以飞也似的速度离人们远去 (或可说“逝去”) , 正在流行音乐或都市化音乐的强大态势面前节节败退, 以至在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始诞生地, 也鲜有能够喜爱并能传唱它们的青年人了 (1) 。所以刘健教授说他创作到制作这样一张唱片的根本目的, 在于寻找音乐文化传统与当代音乐气质的交汇点, 让听众感受到民族音乐永不消失的魅力 (2) ;这张唱片的主唱是刘健教授在瑶族当地挑选的一位女歌手——盘琴, 她是盘王的第三十八代后裔, 从小就受到祖辈家族音乐的熏陶, 声音纯美, 在整张唱片里歌手都是用瑶族的方言演唱。作曲家把通俗、美声、民族和民歌等不同唱法交织起来, 把民乐、管弦、人声和电声等不同媒体混合起来, 把传统、现代、通俗和专业等不同写法结合起来, 把独唱、重唱、合唱、独奏、重奏和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穿插起来。浓郁而又纯正的民族音乐借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传统的民族音乐与当代的音乐外在看来似乎是矛盾和对立的, 但是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却看到民族音乐的延伸和流行音乐的扩展。由此可见, 音乐并不会因为时间的距离划分出不可逾越的界限, 同样也不会因区域的划分信仰的不同而不可溶和。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很多类似的作品可以证明这些观点。如音例:《莫扎特在埃及》, 如同古典大师和富有独特风味的民间传统音乐的交融;再如音例:《C a l l f o r p l a y e r》在这首作品里我们听到严肃而又神圣的基督教音乐和充满诡秘色彩的伊斯兰教音乐巧妙的交织在一起。

丰富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世界音乐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 是在批判欧洲中心 (包括一切民族中心) 主义的前提下对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的包容。

民族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是以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

音乐文化与民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既是音乐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音乐文化的享有者。民族少不了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也离不开它的创造者和享有者。音乐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客观基础之一。一般说来,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独有的现象与特征。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 并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巨大的潜在资源

2 0世纪以来, 中国音乐家创作了一大批能同全球音乐领域接轨, 而又不失本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优秀作品。如新民主主义时期,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贺渌汀的钢琴曲等等。他们开创了中国新音乐的先河, 让中国音乐在2 0世纪初, 进入了世界音乐文化史的领域中。在这之后, 产生出的中国原创音乐, 更是证实了作曲技法传人中国, 赋予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以新的生命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钢琴协奏曲《黄河》等等。数不胜数的优秀曲目, 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上, 成为世界人眼中的中国音乐。就作品《梁祝》来看, 旋律素材取自于我国浙江地方戏曲越剧的曲牌。单纯的越剧, 熟知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当地听众。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却把这一显为人知的戏曲旋律, 搬上了世界音乐领域的大舞台上, 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 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刘健教授的《盘王之女》同样也是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再现传统民族音乐的一部大胆而成功的力作。从此现象可以说明, 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汇, 去展现本民族的音乐风格与特色, 是与世界音乐领域沟通的最佳途径。

世界民族音乐的危机

虽然世界的民族众多且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各不相同, 但是其音乐文化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却有着很多共同处。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我国现在民族音乐所面临的问题来反映世界民族音乐的危机。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人口与地区分布、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目前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 但从全国总体趋势来看, 其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有的音乐品种已经消失或处于衰微之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多与其相适应的本土生产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她有着自己产生、发展与生存的独特的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包括部分民俗) 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致使原来依附其间的音乐文化迅速消亡或逐渐衰微, 如景颇族的“舂米歌”、土家族的“哭家歌”等等, 连原来广泛而普遍流传的维吾尔族木卡姆、蒙古族长调与侗族大歌在民间的流传已大大减少。原始的劳动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 以往传统劳作中演唱的民间歌曲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 而大多数青年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漠然致使保留下来的民族音乐文化无法传承。

(二) 审美情趣的改变

文化多元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 外来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 各种姊妹艺术的竞争, 在文化多元峰起的态势中, 民族音乐文化尽管尚能保住一些地盘, 也常活跃在舞台及电视、广播、音像制品及图书读物等大众传媒中, 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高科技与数码时代的到来, 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更新日益加快, 原处于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 (包括外来文化) 的影响和冲击, 加上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致使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有了较大的改变, 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流行音乐和风行的电视娱乐节目所吸引, 民族音乐已很难像以往那样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与听众。

(三) 民族语言的衰退

据人类学家介绍, 目前中国1 2 0种语言的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 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 如赫哲语、满语、塔塔尔语、基诺语及阿昌族中的仙岛语等 (3) 。随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国语的普及, 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民族的语言除了在自己的民族外没有用武之地, 进而选择放弃。学校原本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 现在不少则改为汉语的单语教学,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民族语言的消退趋势。有些濒危语种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 而保存在口头语言中的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 也必将随着语言的消失而消失。

关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许多中外音乐学者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认为:“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 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也就是说, 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

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上, 首先必须重视民族本位意识, 只有了解、掌握了自己的民族音乐, 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才会去关注和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世界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频繁的交流,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文化个性的保留发展, 每种文化价值的关键在于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也不例外, 就其生存、发展而言,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因而民族音乐必须得到很好的保存、继承、丰富和发展, 发挥自己鲜明的个性, 我们音乐工作者必须对优秀的民族音乐的传承负责, 让我们的后人不至于迷失自己, 这是历史的需要。

当然, 传承不等于止步不前, 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在长期与外来音乐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发展起来的, 尤其在2 1世纪, 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是国际音乐发展的必然, 我们的民族音乐要在多元的氛围中“求同存异, ”积极地与之对话交流, 才能在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百花争艳的形势下拥有一席之地, 否则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 因为人类音乐文化的繁荣只能是在各民族音乐多样共存、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任何民族的艺术要发展和创新都必须是在继承自己的传统和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长处来发展自己民族的音乐。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1.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13.

[3]冯茵, 桂杰.中国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N].中国青年报, 2004-2-21.中国音乐 (季刊) 2004年第4期

[4]萧梅, 韩钟恩.音乐文化人类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6]裴雅琴.从音乐传播角度论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3

篇4:《悲惨世界》何以让“世界悲惨”

因为速度太快,情感积淀就太少,人物饱满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原著,因不够支撑情感瞬息间的跌宕变化而最终难以让观众理解每一出场的人物应该带给他们的深刻感受,再加之以光靠速度不足以接踵的不同片场之间的剪辑叠加所带来的强烈视听干扰,以致使普通观者都淡忘了角色想要表达的切实情感,终于随着镜头的飞驰而流逝于导演特定设置的意识流像当中。也就是说因为进程问题引发的抒情不足、由节奏问题而导向的情节相隔,把观众置于游离而模糊的状态之中却不能自行疏通打理地一直走到不知所措的结局(指冉阿让为什么会离开柯赛特而只身衰亡于陋室,影片对此没有做出明确说明或不完全)。这一切都是源于导演对雨果在原作中极力表现的人道主义关怀的消极解释,和对个中主要人物爱情旅程的积极铺陈。那么首先考虑的一点应为题名——“悲惨世界”之“悲”从何而来?即“悲剧”从何体现?最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悲”之体现在宏大而连续的背景

任何故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时代和背景,《悲惨世界》置于法国“拿破仑时代”及其“后时代”,无论记录历史的笔意是延续还是回溯,都将其横亘在“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滑铁卢战役——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六月暴动”的大纪元当中,而倍增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底层人民对政权的反复更迭却还不能实现共和体制,离自己理解的自由仍去甚远的不满足与暴愤。

原作中介绍马利尤斯从小由身为保王党人的外祖父带大,深受保皇主义的熏陶,直至作为拿破仑手下军官的父亲逝世后,才逐渐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和发生在父亲身上的法兰西共和及帝国时期的全部历史,并自觉反对封建王朝,拥护共和政体。此时已与外祖父决裂,被赶出家门,其后常在咖啡店与“ABC之友”讨论政治和人权问题。

马利尤斯的这种亲情爱恶与政治思想上的转变,及其外祖父吉诺曼和父亲乔治·彭眉胥两位主要人物的事迹与境况在新版《悲惨世界》中则完全没有演绎,甚至连“父亲,彭眉胥,滑铁卢,男爵”这样的字眼都没有提到,压根就没有这个人物,使得马利尤斯缺少成长的过程——由贵族高层接近贫苦大众,由保皇派转向共和派的行动及心理矛盾上的呈现与突破。人物的丰满人性和独特个性被压抑了很多,这样底下的劳工、贫民就更鲜活不起来,因不暇的易权施制与自己拥护和追求的理想社会不相符合而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并没有让人们看到他们如在原作中表现得那么义愤填膺。

对此法国版电影皆有交代,但战争场面刻画不足,比较潦草。难以让如此激动人心的场景跃动在观众的脑海,换句话说,就是荡不起观众的心潮,观众也认识不到战事的残酷及对此浮生的悲悯情绪。

其二,“悲”之体现在“人道情怀”抒发个体的少数共鸣

雨果在原序中写到“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如果类似有“悲惨世界”胸怀的作家写出的作品得不到更多的共鸣,那么生活才是最大的悲剧,而不仅仅简单是作品。其间的“反差”是能体现这一点的有力证据中最可靠的,用坚实的对比反衬出主人公是如何在顺势背道的常态中逆行前进的。甚至在极端(指沙威)和无端(指马利尤斯与柯赛特)的误解中更显其悲剧力量的遒劲以致观众无法抵抗而自觉卸下冷御的心防,至此痛惜之情袭遍全身,犹如“白地红梅”般愈寒愈艳——命运越是悲壮之极,精神越是崇高之至——沁之何讯,又付之何苦。 直到这里才与作者有了直接且深入的沟通,寓含“怜悯”的人道主义情怀由此共鸣产生,传十传百。但凡伟大的作家、作品悉皆如此。

法国版电影中马利尤斯似与冉阿让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人物关系,但其还是没有深入到对冉阿让的逐步心理变化,以及冉阿让自我觉察到的主人心思进而产生的复杂又饱受痛苦的心理思辨。原作通过“熄灭炉火——摆到门口的扶手椅及重燃的火焰——撤走扶手椅”等一系列逐次连贯的顺时动作,在冉阿让的心中经历了“自解般的安慰——隐约感到的逐客之意及重拾的信心——震惊且没有勇气”的起伏剧烈而煎心极虑的变化,以至于第二天没能再来。注意到:是冉阿让自己没有来的,而不是马利尤斯的直面警告。也恰恰是马利尤斯的幕后操作使得冉阿让不得不自行放弃探看女儿的权利,想要彻底战败一个人就要避其锐气,挫其勇气,不是身体上的消耗,就是精神上的重击,然而马利尤斯做到了。但此法国版影片中,却只以冉阿让佯装旅行而直接拒绝其与柯赛特的相见,并无后续,铁面有余,私情不足。

另外马利尤斯应是在婚后得知的全部真相,在影片中却被安排到了婚礼当天,局促之间未免显有促狭,悲情的延长线又缩短了,与上一镜头衔接太快,无暇顾及思考柯赛特对于冉阿让的意义。况且当时还是以德纳第夫妇滑稽的表演形式来呈现,确有些类似于中国戏曲里的“插科打诨”,喜剧色彩十足,悲感无缝插针。直到最后以冉阿让的颓老之状与芳汀的天使面孔才算搬回主意,只可惜还是有“大团圆”的结局意识存在。

参考文献:

[1][法]雨果 著.郑克鲁 译.《悲惨的世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篇5:《悲惨世界》读后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每当想起《悲惨世界》这本书,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位伟大的主人公——冉阿让。这位主人公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苦役犯,但却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存在在他的身上的一股人性的光辉。

他因饥饿和贫穷而伸手去偷了一个面包。不幸的是,他被抓住了,并且在监狱里度过了十九年。这使他痛恨这个社会,总想着要报复社会。就在冉阿让变成一个暴躁、凶狠的“人”时,善良而又仁慈的卞福汝主教用他那仁爱之心,宽容之怀感化了这个可怜的人。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并且还好心的叮嘱冉阿让要好好生活。这使得这个苦役犯彻底悔悟,不再受自己的贪欲的控制,弃暗投明,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尽管冉阿让是一个苦役犯,但其实他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只因为那在牢中的日子,封印了他那内心的善良,使得他变的残暴不仁。当他曾经是一个市长,并且拥有许多财富时,并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用这些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他不想再让别人重蹈他的覆辙。这是一个平民市长,这个苦役犯通过几年的努力变成了一个受人拥戴的市长。这完全取决于他对人民的爱戴与帮助。当有一位老人被压在车子底下时,他也没有摆出市长的架子做事不管,而是自己亲手拯救了这位老人的生命。当得知有另外一个冉阿让被捕入狱准备上法庭接受审讯时,他的内心也开始不安起来。他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让,但如果他自己去认罪的话,那么他肯定要被捕入狱,并且再也不可能当上市长。可是他没有苟且偷生,而是到了法庭当众承认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让。他放弃了荣华富贵,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与地位,放弃了自己自由的美好时光,而拯救了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这样伟大而又高尚的节操其实一个普普通通的苦役犯所拥有的。

我每每想到冉阿让这样的做法时,心中总有些不解。明明有机会能趁机脱罪,过着自己市长的生活,可是却不把握机会,反而自己去认罪。但是我知道,即使这样苟且偷生,也会激起他心中的不安,相信就算他自己不谴责自己,想到卞福汝主教,心中也会有着一丝不安。他这样的做法才能让他自己能够接受,让自己看的起自己。想到这,我便理解了冉阿让这样的做法。可是我还是很难想象一个苦役犯能有这样伟大的节操,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篇6:悲惨世界读后感

----交通071张灵敏071471 “在文学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青少年的罗兰保存一期《堂吉诃德》画报,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画:苍苍白发罩着光环,他正抚弄着竖琴,为苦难的民众引吭高歌。《悲惨世界》的作者留下的这副形象,也许是大众更乐意接受的。

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从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悲惨世界》的卷首上印着一句话:“只要这土地上有着无知和悲惨,像本书一样性质的书就不无裨益。”雨果的文学热情,与那些隐匿于自己个人的生活世界中,玩弄着近乎独语的、令人费解的语言文字的所谓现代作家的“高雅矜贵”的气派绝然无缘。20世纪被唤做“战争的世纪”,持续不断的悲惨与杀戮,不正是因为失去了照亮全人类的“人性之光”吗?在这个意义上,我相信雨果是值得一读再读、长读不衰的作家。

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即使是在19世纪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可与之比美。对于它厚实的艺术容积,也许只有借助巨大的森林、辽阔的海洋这一类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概念。《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 悲惨世界》问世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它在时间之流的大海上傲然挺立,它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艺术胜地,而且将永远是人类文学史中一块不朽的胜地。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订、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已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鄙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是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嘱咐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这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篇7:《悲惨世界》读后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开始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的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低劣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无论如何掩盖不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实。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的人„„雨果想告诉我们的是:要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否则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因为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另一种则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心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冉阿让那颗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使他在监牢里度过了黑暗的19年。出狱后,他受到人们的歧视,没有人理会他,就这样,冉阿让已经绝望了,但是奇迹出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

看完书后,我感受到雨果在通过作品揭示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在雨果的笔下,他一直期盼着用“博爱”、“仁慈”、“善良”和“饶恕”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

冉阿让虽然后来用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想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孽,但是,当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一个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们的眼中,他还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可是冉阿让并不介意,仍然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他还是凄惨的死去了,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地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

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怀不轨,,那你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别人的猜疑和冷落。要勇于奉献,,要以帮助他人为乐趣,要热情待人,这样,你才会受欢迎。

冉阿让是博爱的。

每个人都有爱,但有的人只爱自己,有的人爱自己的亲人,还有的人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冉阿让的爱却是给世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人;到处访贫问苦。对于穷人而言,他就像一把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身。

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事情就是他对芳汀与珂赛特母女的关爱。为了实现芳汀临死前能见自己亲生女儿一面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而这一次越狱,对他来说则是终身苦役犯的代价)。虽然最后芳汀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死去了,可他却始终坚持不渝地完成他对芳汀---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诺言„„

最终他救出了珂赛特。并用毕生的精力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着。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对那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呢?因为他已经把这个世上所有贫苦、可怜的人都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以“父亲”的名义与责任感去照顾每一个“子女”。这种爱才是至高无上的,这才是博爱!

冉阿让拥有一颗高尚的灵魂。

在这个世上,凡是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高尚的灵魂,而冉阿让,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压在车下,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他的胸口上,此时,除非有谁去把车子从下面撑起来,否则无法把他救出来。那么,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正在被通缉的苦役犯----冉阿让,才有那么大的力量。当时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就在旁边,可他要是去救的话,就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犹豫几分钟的话,那位老人就会被压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还是冒着可能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老人。

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知道后,他再一次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况且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市长”。而那位老人只不过是个年过半百、毫无用处的人而已。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竟公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为此他放弃了自己已经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那已经呆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竟是一颗如此善良、无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伤害,他竟然一次次地铤而走险,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啊!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冉阿让拥有一颗高尚的灵魂!

当然,我也隐约地感到一层悲剧成分: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伟大,在与命运、与社会丑恶现象的搏斗中,总显得有点孤立、单薄。不过,我认为就是这种差距悬殊的对抗,才更突现出主人公冉阿让的英雄本色。

有一句话说的不错:时代造就英雄。我们从小也学过董存瑞、雷峰等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可当今社会,难道就不需要英雄了吗?答案当然是:人类社会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他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老师、家长总教导我们:我们是新世纪的人才和栋梁!而此话的言下之意则是:若干年后,世界的美好与和平就要靠我们去创造、维护了。

可在我看来,我们这代人还是相当自私、利己、冷漠、麻木的!什么青少年入室杀死八旬老太;什么骑车撞伤他人后逃之夭夭;什么看见伤者却见死不救„„都已经屡见不鲜了。而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整个社会都应该反省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社会将变得更美好,世界将变得更和平!但愿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篇8:【】悲惨世界读后感

《悲惨世界》塑造了一个圣人———米里哀主教的形象, 他就是仁爱与宽容的化身。书中第一卷的标题是:一个正直的人。雨果对米里哀的描写, 把读者深深打动了。从迪涅的主教院———这座华丽的大厦足以看出一个“主教”的身份, 在当时的法国是非常高贵的。但米里哀却将这华丽的府邸改为医院, 自己则住破旧的医院, 这是一种极强的震撼;从他的家园分配单、车马费及巡逻津贴分配单中则看出身为主教的米里哀, 并不致力于宣扬封建迷信, 而是提倡仁爱、善行、互助, 他对人满怀慈悲, 哪怕是对像过街老鼠一般的苦役犯也是如此。

一、仁爱的魅力

冉阿让本是一个贫困的园林工人, 失业的他因不忍看姐姐的7个孩子挨饿而偷了块面包, 结果却被判5年苦役, 服刑期间, 因4次越狱被监禁服刑19年。冉阿让出狱后, 由于苦役犯的身份处处碰壁, 却在米里哀主教家受到热情的款待, 在他偷了主教的银器被抓回来时, 米里哀不仅袒护了他, 还送了他一对银烛台, 并称呼他为“我的兄弟”, 使冉阿让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从此隐姓埋名、改头换面, 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正如冉阿让在法庭上所说得那样:“在入狱之前, 我是乡下一个很不聪明的穷人, 一个很笨的人, 牢狱改变了我, 我从前笨, 后来凶;我从前是块木头, 后来成了引火的干柴。再到后来, 宽容和仁爱救了我, 正如从前严酷断送了我一样。”是米里哀把冉阿让的灵魂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赎出来的, 对于冉阿让这不仅是一种转变, 更是一种再生。

在《悲惨世界·序言》里, 雨果用三个当代社会的迫切问题表达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贫穷使男子潦倒, 饥饿使妇女堕落, 黑暗使儿童羸弱”, 这三个问题无疑暴露了在那个“富人的天堂, 穷人的地狱”般的资本主义社会里,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黑暗中, 而米里哀主教的出现, 则犹如这黑暗社会中的一束光明圣火。

冉阿让是这种仁爱与宽容思想的继承者。受到感化的冉阿让改名为马德兰, 在蒙特猗城开设工厂, 救济贫困, 被推选为市长。芳汀是他工厂中的一名女工, 被无情的爱人抛弃后, 把私生女珂赛特寄养在德纳第家中, 这件事被揭发后, 她被解雇了。但德纳第夫妇却一次又一次以小珂赛特为由对她进行敲诈, 芳汀被迫出卖了自己的头发、牙齿, 最后沦为娼妇。芳汀的命运是悲惨的。伟大的母爱并不能换来这个社会的丝毫同情。而冉阿让是唯一被芳汀的这种母爱深深打动的人。他即使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 依然不忘实现芳汀的愿望。在蒙特猗城, 警官沙威一直怀疑马德兰就是他看管过的犯人冉阿让。一次他逮到一个贼, 被认为就是冉阿让, 马德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就是真正的冉阿让, 解救了那个无辜的流浪汉, 于是沙威把他送进了监狱, 但冉阿让为了完成芳汀的遗愿再次越狱, 救出受虐待的珂赛特, 带着她隐姓埋名, 东躲西藏, 并且承担起抚养珂赛特的义务, 让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仁爱”似乎是人的天性, 但如果像德纳第夫妇那样连这种天性都泯灭了的话, 就真的连禽兽都不如了。冉阿让对于珂赛特的爱便是由仁爱开始的。当冉阿让看到弱小的珂赛特在德纳第家所受到的虐待时, 他心中所产生的同情并不仅仅是他答应了芳汀要照顾珂赛特的那份诺言, 而是一种天生的仁爱, 让他不忍看到这样小的孩子连要个娃娃都是一种奢念、一种幻想。所以, 他不顾德纳第夫妇的勒索也要把珂赛特带走。或许他无法给她很好的生活, 但至少不会再让珂赛特受苦。由此他也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他对小珂赛特的爱也就由“仁爱”升华为“父爱”, 而冉阿让的幸福也因此变得简单———只要他的小珂赛特幸福他就幸福了。所以当他告诉马吕斯自己真实的身份时, 其实他是没有必要这样做的, 但是为了让珂赛特后顾无忧, 他宁愿失去她, 也要成全她的幸福, 这种爱给这个灰蒙蒙、冷冰冰的悲惨世界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即便是乱世, 即使是病态的社会, 爱也依然温暖。

二、宽容的力量

是那个法律在处罚方面所犯的错误比犯人在犯罪方面所犯的错误还大的不合理的社会, 是在那个一切为了富人剥削穷人的法律下, 冉阿让因不忍见姐姐的7个孩子挨饿而偷了一块面包, 结果却忍受了19年之久的牢狱之苦, 成为了苦役犯, 也成了“引火的干柴”。但是通过米里哀主教的感化, “宽容”也成了他高尚的品德之一。

沙威在小说中是法律的化身, 他身上只有两种感情:一是尊敬官府, 二是仇视反叛。他对有一官半职的人有一种盲目的尊敬和信任, 而认为偷盗、杀人和一切罪行都是反叛的不同形式, 加以鄙视和厌恶。他尽忠职守, 铁石心肠, 对发现了的目标穷追到底, 犹如一只警犬。不要说冉阿让, 就是“自己的父亲越狱, 他也会逮捕;自己的母亲潜逃, 他也会告发”。所以, 每当冉阿让要打开光明之窗时, 沙威都一次次地将它关闭。在蒙特猗城当市长时, 沙威将他送入监狱;当冉阿让带着珂赛特隐姓埋名生活时唯一要躲的人, 就是沙威。但是当沙威被起义者抓住, 冉阿让也争取到了处决他的机会时, 他却毅然地将他放走了。这一举动深深地撼动了沙威, 他没有被芳汀那伟大的母爱所感动, 没有为冉阿让悲惨的命运生出一丝怜悯, 但这一时刻, 他以为生命的大门即将关上时, 冉阿让却宽容了他, 为他将生命之门开启。所以, 当沙威放走了背着身负重伤的马吕斯的冉阿让时, 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沙威与冉阿让, 天敌一般的两个人, 一个是统治阶级的鹰犬, 尽忠职守, 一个是如过街老鼠的苦役犯。两个人都受制于法律, 但现在两个人都在法律之上。这大概就是情大于法。冉阿让, 一个神圣的苦役犯, 他的宽容感动了冷血的沙威。当沙威感到自己对于他的钦佩之时, 当自己的尊敬油然而生的时候, 他认为这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侵入了他的心。冉阿让的温和、仁慈、乐于助人、以德报怨, 对仇恨加以宽恕, 以怜悯替代复仇的近于天使般的心灵, 让沙威惶惑了, 面对法律, 面对责任, 面对冉阿让的宽容与高尚, 他的痛苦是无法解脱的, 于是, 沙威选择了毁灭自己。

雨果认为:单凭刑罚惩治人民的资产阶级法律是低级的法律, 是渺小、虚弱、行不通的, 而“上帝的仁爱, 才是最完美的法律, 他以此来对抗造成社会压迫的资产阶级法律。因此, 以万能的仁爱来感化人心, 消除罪恶”。沙威的转变就是“低级法律”在“高级法律”面前的低头服输。

三、心灵的世界

心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旗手的雨果认为, 小说创作重要的不是如何编故事, 而是怎样深入地挖掘人的心灵。他曾说:“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色, 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色, 那便是内心的活动。”

冉阿让为生活所迫, 由一个贫困的下岗工人到一个处处遭人冷落、白眼的苦役犯, 他的脾气开始暴躁, 他开始变得凶狠。而米里哀的出现照亮了他的心灵, 也照亮了整个“悲惨世界”。冉阿让成为了米里哀仁爱与宽容之心的延续, 他原谅沙威对他的迫害, 他让沙威明白了什么才是“高级的法律”, 他即使要越狱逃跑, 也要完成对芳汀的承诺, 以一个父亲的心态照顾、抚养珂赛特。面对马吕斯得知他是苦役犯的态度, 他并没有愤恨, 也没有说出自己救了他的事实, 而是默默地离开, 只求珂赛特可以幸福。

也许仁爱与宽容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崇高, 但是二者的结合却足以让病态的社会好转起来。如果德纳第夫妇有那么一点同情心, 芳汀就不会被迫卖掉牙齿、头发, 最后沦为娼妓;如果沙威能被芳汀的母爱动容一下, 放走冉阿让, 或许芳汀就可以再看自己的女儿一眼;如果这个社会能公平一点, 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浪儿, 不会有“阿尔科拉桥下燕子们”这种华丽却痛心的称呼。

怀有“仁爱”与“宽容”之心, 是有回报的。就像古语所说“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在《悲惨世界》中有很多戏剧性的情节安排说明了这一点:当冉阿让与珂赛特被警察追捕而跳进修道院时, 刚好碰到当年被冉阿让救过一命的割风老人, 因此冉阿让不仅有了安全的落脚地, 还有了能让珂赛特受到良好教育的地方;米里哀主教一个人去匪窟, 不仅安然无事, 还带回了一箱价值连城的宝贝。这些浪漫主义的离奇情节, 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

虽然我们现在并不处于乱世之中, 离战争与硝烟也遥远, 但是“仁爱”与“宽容”不仅是病态社会的“药方”, 而且是我们净化心灵的一剂良药。或许我们无法做到米里哀主教的那种高尚, 也无法经历冉阿让如史诗般的一生, 但是在忙碌生活中, 偶尔驻足审视一下自己, 不让最美好的天性悄然消逝, 不像沙威那样过于执拗, 也不像马吕斯用固定的思维想象, 结果却徒留后悔, 要让我们心中的“天使”驻留。

摘要:仁爱与宽容是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表现出的重要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主人公冉阿让的生活经历为主轴, 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与事件的分析, 得出了教育应从人的心灵开始, 而心灵则需以仁爱与宽容来感化。只有用心净化黑暗的社会, 才能让受苦的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仁爱,宽容,雨果,《悲惨世界》

参考文献

[1]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沈毅编著.外国文学名著撷英.中国戏剧出版社.

上一篇:观地球科学博物馆有感下一篇:“火红五月,热血青春”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