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2024-04-19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精选8篇)

篇1: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悲惨世界》改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在英国公演于1985年。

之后,在世界各大洲都有不断的演出,在近几年,它的影响也波及到亚洲,《悲惨世界》有日文版(其他语种还有法语、西伯来语、匈牙利语、西班

牙语、德语等),而在新加坡、香港、印度以及中国都已经或是将要有它的演出。也因为如此,它被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音乐剧

《悲惨世界》讲述的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下第三阶级为了自己的自

由平等而发起的战争。在现实的残酷下更是营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为

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商万强,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有

着无限关爱的芳婷,为革命事业洒血,对爱情热烈执著的马里斯,等等。

以及一些反面的角色,(酒店老板夫妇和贾维)也都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

力奋斗。

“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为什么不能静下来好好思考下,到底《悲惨世界》给我的思想上留下了什

么?对现在的我又有哪些方面的启示?《悲惨世界》中有亲情、友情、爱

情。我曾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就像冉阿让一样,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不会因为谁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如果这也是考场作文性质的写作,我想会有很大的代价等着我,就像冉阿

让因偷了一片面包而被沙威一直穷追欲将其投进监狱。

在看《悲惨世界》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愤青”。冉

阿让只是犯了一个不能算是错的小错,即使是错,也不至于要一直背负苦役犯的罪责,顽固的沙威却还是誓将他抓获,即使在他痛改前非之后。但是,沉默之后

才会真正发现,这些并不是沙威的错,这是时代的错,是社会的错。生活在任何

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背景,以及它的社会环境留下的印记。

冉阿让有冉阿让的悲哀,沙威也有沙威的无奈,说他们有错,他们都有错,若说他们没错,其实也都没错。沙威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维持他的生活模式而已。

即使是正确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出现了,他就成了所有人都痛斥的对象。这对沙威也是很不公平的待遇。我觉得。

在这样荒唐的时代里,珂赛特无疑是个幸运儿,有芳汀这样爱她,为她付

出的母亲,失去了母亲之后,还有冉阿让这样保护她的父亲。我记得冉阿让把珂

赛特就出来之后,他那份不惜任何代价都要保护她、照顾她,不让任何人伤害她的毅力,让他的整个人生变得完整了。他说,只要有我在,我不会让任何你动你

一根头发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就该有所担当,就像冉阿让对珂赛特的一种责任,也是冉阿让对她妈妈的一个承诺。这成了冉阿让后来生活的重心。

不轻诺,诺必果。冉阿让做到了,但是当下这个提倡和平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呢?冉阿让的人格魅力就是在这样简简单单的对比中熠熠生辉的。

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立体形象又出现在脑海里,一遍一遍重复电影里出现过的画面,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词穷,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感触,文字原来也有如此苍白无力的时候。我没有职业影评者的风范,我没有一般的观后感方式,但是,我宁愿靠我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思想,而不愿遭现成品污染(改编自原文中“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一句)。

我不喜欢相同的文字出现,因为我相信每次文字的组合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过程。就像,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那两句话:“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就像冉阿让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用自己感化周遭的人。

我希望,冉阿让没有离开,或者,还会回来。当然,我也相信,在更多方面,我们都能像冉阿让一样,让自己成为自己,不管是行文还是日常的生活。

因为:冉阿让不再只是一个人,更是一种高尚人格魅力的代名词。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当今时代的冉阿让。

篇2: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因为老师的介绍,我开始认识雨果,因为他的《九三年》,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看他的《悲惨世界》。于是在过去的一个半月,每一天我都将一本《悲惨世界》放在包里,在课堂上,在广播台,在公交车,我一页一页的翻了1760页,感受着这个人世间最像上帝的人的胸怀。

经典名著,在一般人看来,大多枯燥乏味。对我亦是如此。我一直偏爱现当代的言情武侠小说,对大部头顶礼膜拜,看着封面上的作品名和作者名就肃然起敬,沾染一下才气似的稀罕地摸两下,但仅此而已了。我试过翻开其中的一些,然后发现,里面是一整个未知的世界。那些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识就像是在那个世界探索的通关武器,我的无知和不耐让我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引人入胜。而现在,我开始学会沉淀,也渐渐发现,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的伟大不只局限于那一个时代和那一个时代的那一群读者,现在它的光芒依旧闪耀,持续地给我们指引,让我们触动,进而得到启发。

4月20日早晨7点的三水,在小小的宿舍外仿佛在上演3D版的《泰坦尼克号》,狂风大作,雨点迅猛,雷声隆隆,闪电霹雳,透过阳台上布满水雾和一道道泪也似的水痕,我们看见阳台上的衣服在这样恐怖的大背景下无力地挣扎,我想如果它们能出声,喊的一定是“救命”。那牢固的两道门和三扇窗把我们好好地保护起来,我们呆在温暖安全的屋内,冷眼旁观外面的风云变色,变化无常。

对于《悲惨世界》这本书,在未读之前,我原以为自己是这样一种状态。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并沉迷其中时,才发现,我无法冷眼旁观,无法置身事外。当我翻开书页的那一刻起,我已经身处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由自主地思考那个世界,那个世界的人们,现在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人们以及我自己,而且发现感慨良多。第一次,发现名著还可以这样吸引我。

那天的课上,老师说雨果的思想无法和俄罗斯的作家们相比。是,雨果笔下的人,脑子里想的东西好像要简单的多,远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尼科夫那样将思维充塞了自己的整个生命,也不会像托尔斯泰的玛斯洛娃和涅赫柳道夫一样用思想的斗争贯穿整本书,更不会像高尔基,给我的感觉就像奶奶讲老故事。

因为,雨果不是以人世的角度看这个社会,而是以上帝的视角看待这一切。冉阿让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救赎,不仅是自己的灵魂,还有芳汀,还有珂赛特,还有沙威。还有我。雨果笔下的人物心理描写的确不似俄国作家的深刻而又复杂,雨果的人物,心理活动是有个简单的纵向标准的,那就是善和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雨果相信上帝,相信善良,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有如此的胸怀承载这样的博爱精神,所以没有一个人物可以代表完全的雨果的思想。

我沉醉于雨果对故事情节的安排和结构把把握的天才,他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将人物、情节巧妙地穿插组合在一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却不失自然,水到渠成,让人感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对一个新人物的描写从不让人感觉突兀,一路读下来,发现逐渐茅塞顿开。合上书时,哪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看似纷繁复杂的情节已经服服帖帖的在我脑海里存在了。它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瞥见了十九世纪的法国,并对它产生了兴趣。

我惊奇的发现,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人们对身份的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且牢不可破。冉阿让永远是一个苦役犯,人们并没有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人们把偏见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上,即使他成了马德兰市长,建造工厂、医院,为穷人谋福利,那样德高望重的人做了那么有益于社会和人们的事,却在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份后遭众人唾弃。在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后,没有人念及他的功劳,污言脏语像漫天大雨一样铺天盖地,那些受过他恩惠的人都背弃了他,除了那个门房老太太和坚定的修女还牵挂着他,相信他,为他掩饰,为他说谎。呵!多么扭曲的世界啊!

我在这个扭曲而悲惨的世界看见了向善的灵魂。没有天生的大善人,我感觉到冉阿让的内心挣扎,在受人尊敬的马德兰市长和受人唾弃的苦役犯冉阿让间作出选择,或者说,在后者那加上问心无愧和灵魂超脱八个字,我看见他并不是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出发前有犹豫和挣扎,但已做好不再回来的准备,途中几次退缩,他愿意把马车坏了作为一个上帝的指示,并已经说服自己已经赎完罪,可以心安理得。他的心中甚至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丝丝怨恨和不满,希望给他找来马车找来的小男孩不存在,希望那一趟邮车晚点,希望赶不上那次庭审,希望去到时已经尘埃落定,但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他的肉体不觉劳累,他的良心趋他前行。驱使他勇敢地推开从办公室直达庭审现场的大门,坦白一切。他的挣扎是常情,他不是圣人,却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而最先感动我的山的灵魂是米里哀主教。我惊讶于那样完美的一个人,他在灵魂上似乎是没有瑕疵,他给人同情,导人向善。他生活清贫,把自己的绝大多数的钱用于救助穷人和不幸的人,甚至还去“劫富济贫”;他不辞劳苦,步行至偏远地区给穷人带来福音;他语言幽默,言行一致,对穷人多加照顾,却对富人和当权者不假辞色,直言不讳;他坦坦荡荡,夜不闭户,甚至用仁爱和无畏感动了克拉瓦特的劫匪并取回了圣器法衣;他尊重与他立场观点不一致的国民公会议员,他是一个保皇派却为一个差点投票赞成国王死亡的人以临终祝福。而对于冉阿让这样的苦役犯,他像对待其他穷人和不幸的人那样给予他同情信任和宽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冉阿让完成从苦役犯到马德兰市长的转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篇3: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关于《盘王之女》

《盘王之女》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刘健教授1 9 9 8年完成的作品。刘健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正式地说过:他对现实音乐生活中“忽视”原汁民族民间音乐的现象和态度感到“非常的不满意”。他遗憾地看到, 那些本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真实感染力的原汁民族民间音乐 (譬如说瑶歌) , 正在以飞也似的速度离人们远去 (或可说“逝去”) , 正在流行音乐或都市化音乐的强大态势面前节节败退, 以至在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始诞生地, 也鲜有能够喜爱并能传唱它们的青年人了 (1) 。所以刘健教授说他创作到制作这样一张唱片的根本目的, 在于寻找音乐文化传统与当代音乐气质的交汇点, 让听众感受到民族音乐永不消失的魅力 (2) ;这张唱片的主唱是刘健教授在瑶族当地挑选的一位女歌手——盘琴, 她是盘王的第三十八代后裔, 从小就受到祖辈家族音乐的熏陶, 声音纯美, 在整张唱片里歌手都是用瑶族的方言演唱。作曲家把通俗、美声、民族和民歌等不同唱法交织起来, 把民乐、管弦、人声和电声等不同媒体混合起来, 把传统、现代、通俗和专业等不同写法结合起来, 把独唱、重唱、合唱、独奏、重奏和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穿插起来。浓郁而又纯正的民族音乐借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传统的民族音乐与当代的音乐外在看来似乎是矛盾和对立的, 但是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却看到民族音乐的延伸和流行音乐的扩展。由此可见, 音乐并不会因为时间的距离划分出不可逾越的界限, 同样也不会因区域的划分信仰的不同而不可溶和。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很多类似的作品可以证明这些观点。如音例:《莫扎特在埃及》, 如同古典大师和富有独特风味的民间传统音乐的交融;再如音例:《C a l l f o r p l a y e r》在这首作品里我们听到严肃而又神圣的基督教音乐和充满诡秘色彩的伊斯兰教音乐巧妙的交织在一起。

丰富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世界音乐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 是在批判欧洲中心 (包括一切民族中心) 主义的前提下对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的包容。

民族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是以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

音乐文化与民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既是音乐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音乐文化的享有者。民族少不了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也离不开它的创造者和享有者。音乐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客观基础之一。一般说来,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独有的现象与特征。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 并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巨大的潜在资源

2 0世纪以来, 中国音乐家创作了一大批能同全球音乐领域接轨, 而又不失本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优秀作品。如新民主主义时期,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贺渌汀的钢琴曲等等。他们开创了中国新音乐的先河, 让中国音乐在2 0世纪初, 进入了世界音乐文化史的领域中。在这之后, 产生出的中国原创音乐, 更是证实了作曲技法传人中国, 赋予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以新的生命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钢琴协奏曲《黄河》等等。数不胜数的优秀曲目, 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上, 成为世界人眼中的中国音乐。就作品《梁祝》来看, 旋律素材取自于我国浙江地方戏曲越剧的曲牌。单纯的越剧, 熟知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当地听众。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却把这一显为人知的戏曲旋律, 搬上了世界音乐领域的大舞台上, 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 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刘健教授的《盘王之女》同样也是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再现传统民族音乐的一部大胆而成功的力作。从此现象可以说明, 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汇, 去展现本民族的音乐风格与特色, 是与世界音乐领域沟通的最佳途径。

世界民族音乐的危机

虽然世界的民族众多且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各不相同, 但是其音乐文化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却有着很多共同处。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我国现在民族音乐所面临的问题来反映世界民族音乐的危机。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人口与地区分布、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目前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 但从全国总体趋势来看, 其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有的音乐品种已经消失或处于衰微之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多与其相适应的本土生产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她有着自己产生、发展与生存的独特的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包括部分民俗) 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致使原来依附其间的音乐文化迅速消亡或逐渐衰微, 如景颇族的“舂米歌”、土家族的“哭家歌”等等, 连原来广泛而普遍流传的维吾尔族木卡姆、蒙古族长调与侗族大歌在民间的流传已大大减少。原始的劳动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 以往传统劳作中演唱的民间歌曲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 而大多数青年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漠然致使保留下来的民族音乐文化无法传承。

(二) 审美情趣的改变

文化多元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 外来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 各种姊妹艺术的竞争, 在文化多元峰起的态势中, 民族音乐文化尽管尚能保住一些地盘, 也常活跃在舞台及电视、广播、音像制品及图书读物等大众传媒中, 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高科技与数码时代的到来, 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更新日益加快, 原处于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 (包括外来文化) 的影响和冲击, 加上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致使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有了较大的改变, 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流行音乐和风行的电视娱乐节目所吸引, 民族音乐已很难像以往那样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与听众。

(三) 民族语言的衰退

据人类学家介绍, 目前中国1 2 0种语言的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 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 如赫哲语、满语、塔塔尔语、基诺语及阿昌族中的仙岛语等 (3) 。随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国语的普及, 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民族的语言除了在自己的民族外没有用武之地, 进而选择放弃。学校原本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 现在不少则改为汉语的单语教学,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民族语言的消退趋势。有些濒危语种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 而保存在口头语言中的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 也必将随着语言的消失而消失。

关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许多中外音乐学者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认为:“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 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也就是说, 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

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上, 首先必须重视民族本位意识, 只有了解、掌握了自己的民族音乐, 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才会去关注和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世界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频繁的交流,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文化个性的保留发展, 每种文化价值的关键在于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也不例外, 就其生存、发展而言,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因而民族音乐必须得到很好的保存、继承、丰富和发展, 发挥自己鲜明的个性, 我们音乐工作者必须对优秀的民族音乐的传承负责, 让我们的后人不至于迷失自己, 这是历史的需要。

当然, 传承不等于止步不前, 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在长期与外来音乐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发展起来的, 尤其在2 1世纪, 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是国际音乐发展的必然, 我们的民族音乐要在多元的氛围中“求同存异, ”积极地与之对话交流, 才能在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百花争艳的形势下拥有一席之地, 否则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 因为人类音乐文化的繁荣只能是在各民族音乐多样共存、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任何民族的艺术要发展和创新都必须是在继承自己的传统和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长处来发展自己民族的音乐。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1.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13.

[3]冯茵, 桂杰.中国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N].中国青年报, 2004-2-21.中国音乐 (季刊) 2004年第4期

[4]萧梅, 韩钟恩.音乐文化人类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6]裴雅琴.从音乐传播角度论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3

篇4:世界音乐,音乐的世界

这样的分类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好奇:这些音乐有可能存在共同点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从技术和理论方面来讲,它们的共同点远比预想的多。这些音乐中的大部分都具有程式性,而且绝大多数都建立在有规则的即兴基础之上:而长久没有即兴演奏的欧洲音乐显得独树一帜,即兴的对立面(即记在乐谱上的音乐)反而使得欧洲作曲家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有一种武断的殖民主义普遍存在于西方人的意识中,那就是非欧洲音乐统统都是民间音乐或“世界音乐”。事实上,“世界音乐”这个词本身就缺少逻辑意涵。暂且不论所有的古典音乐都植根于民间这个客观的事实,单就这些“世界音乐”的复杂性而言,有多少欧洲音乐家可以像土耳其音乐家那样自如地将一个全音符分成九分音呢?又有多少欧洲音乐家能够拥有像泰国音乐家那般过耳不忘的音乐记忆力呢?

世界在发展,这些传统音乐中的某一些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阿富汗地区,塔利班政府对古典音乐家采取放逐政策,如今马里的音乐家也面临着相似的命运;战争使得阿勒颇(Aleppo)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座曾经可爱的叙利亚城市近千年来都是安达卢西亚音乐的家园。所有的有机体都需要养分存活,是时候去发掘了一下……

泰国

泰国音乐家的常规演奏是一场场惊人的记忆力和脑力盛宴,没有记谱,这些异常复杂的音乐全凭大脑创作和记忆。泰国音乐是合奏形式,最常见的组合有皮法特(Piphat),包括有音高的打击乐器、一件木管乐器、鼓和镲。听众听到的并非一个单一的旋律,而是彼此重叠交织的旋律线。每条旋律线的速度也各不相同,这形成了一种复调的织体,初听的人通常会觉得吵闹甚至感到头晕目眩。尽管如今的泰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西化,但泰国的古典音乐家却相当保守,拒绝任何曲目或者技术上的变化。他们对木琴和铜锣组的调律就沿用了祖先使用了几百年的古旧做法:把一种铅和蜡的混合物涂在木琴的键盘上或者锣的表面,通过调节这种混合物的薄厚程度来进行调律。

爪哇,印度尼西亚

按照神话的说法,甘美兰音乐最初是由上帝创造的一系列符号,一直以古老的皇家宫廷为主要演奏场所,现在它已经成为整个印度尼西亚的音乐“通用语”。甘美兰(Gamelan,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是“敲击”或者“触摸”)是一件由很多双手演奏的乐器,每双手都有自己的个性以及一个仪式的名称。甘美兰有很多种形式,爪哇是其中占主流的一种:一套爪哇甘美兰包括很多件强弱不同的钢片木琴和竹制木琴、一支笛子、一件Spike-fiddle以及一位演唱者。这些乐器各不相同的音律体系组合在一起十分复杂,连演奏者都很难解释清楚;他们的节奏体系同样复杂,节奏之多变就像汽车的变速箱。德彪西、梅西安、布里顿等西方作曲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了甘美兰音乐的元素,这使得这种音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的巨大魅力在于不同组乐器之间形成物理上的互频,声音有一点震动,带来闪烁的音色。

日本

日本最古老的音乐形式雅乐(gagaku)以及两件主要的乐器尺八(shakuhachi flute,五孔笛子)和六足筝(koto)都是从中国舶来的。日本人运用这两种乐器以及其他舶来的乐器创造了两种本土化的戏剧形式:能剧(noh)和歌舞伎(kabuki)。能剧起源于十四世纪,是一种舞蹈和戏剧的美妙融合;歌舞伎是一种流行的大众音乐,是能剧之外发展起来的娱乐表演。禅宗哲学(zen philosophy)是大部分日本音乐的基础,特别是尺八,一度由头戴斗笠的“太虚僧侣”在全国云游,以进入“梵我合一,自解自悟”的状态。日本筝作为日本知识分子的乐器已有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其特有的经典曲目。日本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辅以一些微分音装饰。不在标准音高上的声响模仿一切超越尘世的恐惧感,正是它所要表现的主题。

中国

古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乐器,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作为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四种雅艺之首,古琴有其独特的地位,据说孔子就是一位杰出的古琴演奏家。古琴演奏是一种高度智慧的体现,与自然界紧密相连,追寻“宇宙的声音”。如今,正统的演奏家依然遵循古老的技法,声音摹仿流水、鸟鸣以及哭泣。

和古琴相比,作为中国本土“歌剧”的京剧现在却相对小众。京剧的黄金时代在清朝的慈禧皇太后年间(1835-1908),慈禧在颐和园专门为京剧表演建立了复式舞台。西方观众通过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对京剧有了一些了解。这是一种综合了唱、念、做、打以及扮相的程式化舞台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唱腔看似容易,其实背后隐藏的是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十分严格的舞台艺术以及纷繁复杂的板式声腔。

北印度

西塔琴(Sitar)大师拉维·香卡(Ravi Shankar)向全世界展示了兴都斯坦的拉格(Raga)音乐的形式之美:开始的阿拉谱(Alap)慢板乐章引领听众进入主拉格的情绪中,接下来是固定节奏的耳(Jor)乐章,之后是如焰火般绚丽多姿的即兴乐段,由排山倒海之势的西塔琴进入达到高潮。从技术上来讲,拉格既不是音阶也不是旋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在梵语中,“拉格”意为热情(Passion),这既表明表演者通过即兴达到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神圣本源的概念,在音乐家之外施加良性的控制。蒙古人的入侵导致十六世纪显赫王国的建立,因此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的音乐带有蒙古入侵者的印记,无论是乐器,还是音阶、调式与表演风格,这些都给印度音乐带来了丰富的音色与效果。

nlc202309090952

南印度

卡纳塔克(Karnatak)音乐与北方受伊斯兰教影响的音乐不同。在印度南方,占据主流地位的宗教是印度教。因此,南印度音乐的根基在寺庙,而且曲目主要以有“圣三一”之称的三位作曲家的作品为主:提雅卡拉伽(Thyagaraja)、萨马·沙斯特里(Syama Shastri)和蒂克施塔(Dikshitar)。这三位作曲家都出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泰米尔纳德邦。他们创作柯里提(kriti)——一种类似于赞美诗的歌曲,这种音乐的传承主要依赖于一代代信徒的口传心授,仅有少量的残缺乐谱遗存。卡纳塔克音乐的织体与印度斯坦音乐非常不同,声乐的音色更加柔和,旋律更加精致,有更多装饰音,倚音和颤音也是旋律线的一部分。

马里-冈比亚

这种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十三世纪的马里帝国,其传统被曼丁哥人(西非黑人)完好地保存至今,现在已传播至六个邻国。它的核心是叫作“加里”(Jali)的职业歌手。加里担负着很多部落职能,如街头公告员、口述历史者、道德宣讲者等,他(如今也有女性从事这项工作)的音乐遵循固定的程式,比如音乐结构、分拍和表演,其中最基本的模式是一种乐器配合重复的声乐乐段。主要乐器包括Balafon(一种非洲木琴)、Ngoni(一种琉特琴)以及Kora(一种竖琴),这些乐器的音色都独特而迷人。

安达卢西亚

安达卢西亚音乐的发展得益于阿拉伯人、柏柏尔人(Berbers,北非人)、犹太人以及摩尔西班牙的基督教徒之间的文化碰撞。如今,它已经在北非和黎凡特(Levant,地中海东部地区)广为流传。安达卢西亚音乐最典型的歌曲形式叫作“muwashshah”,其最初的形式是一名歌手自弹自唱琉特琴,主题是人和神之间的爱,其宗教基础是(伊斯兰教的)苏非派禁欲神秘主义。如今,由一整套复杂的旋律范式构成的组曲成为了其主要的音乐形式。很多团体演奏这种音乐是希望重现宗教宽容的氛围,这正与其本源契合。

东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古典音乐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年前,伊斯兰宫廷充当了音乐学院的功能,在汲取了古希腊美学和理论的学者的督导下训练歌唱者和乐器演奏者。音乐被看作是一种数学的科学,采用由十七个音构成的音阶,因此阿拉伯音乐具有很多西方音律体系中不存在的“额外”音符,这使得它听起来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不过,当今的阿拉伯音乐以琉特琴、齐特琴(Zither)、笛子和Spike-fiddle构成的乐器组合为主,其历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叶。土耳其音乐对阿拉伯音乐有重大影响,但它的发祥地却是开罗,最典型的形式是木卡姆(Arabic Maqam)。埃及歌唱家、音乐家乌姆·库勒苏姆(Umm Kulthum)在死后四十年仍然是阿拉伯世界最受尊敬的音乐家,她的音乐同时受到社会精英阶层以及普罗大众的喜爱。

土耳其

如同阿拉伯木卡姆一样,土耳其木卡姆(Makam)也有一套谜一样的规则和传统:每个全音分成九个微分音,音乐家通过长期的模仿和观察学成。尽管这种音乐是为王公贵族带来娱乐的,但其历史悠久而丰富。它不是复调,音乐建立在即兴的变奏基础之上,美妙而精细。其主要乐器乌德(Oud)、笛子、齐特琴和Spike-fiddle都与人声的音域近似。

伊朗

伊朗古典音乐是以波斯音乐为基础的伊斯兰音乐的重要分支,历史悠长而辉煌。几个世纪以来,伊朗社会历经残酷波动,统治者喜怒无常,阿亚图拉(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的尊称)的严苛政律(如女性不能为男性观众演出)迫使很多音乐家流亡他乡。伊朗的音乐会直到二十世纪才面向公众,之前的波斯古典音乐会一直都是私人活动。最重要的伊朗古典乐器是Spike-fiddle),其清脆跳跃的音效充满了神秘的美感,以及塔鼓(Tar),其鼓体由桑树的树干制成,鼓膜由晒干处理过的山羊皮拉张制成,具有十分出色的共鸣效果。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在以上所有这些音乐中,最神秘的要数沙甚马贡(shashmaqom)了。这种音乐植根于三个世界上最神秘的中东城市:布哈拉(Bukhar)、撒马尔罕(Samarqand)以及西瓦(Khiva)。尽管如今这种音乐只面向内行及乡村传统主义者进行表演,但这并不妨碍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政府把其当作自己的“国乐”。这种音乐深植于中部阿拉伯的“音乐科学”(Sience of Music),以波斯史诗颂唱为主,其黄金年代在十六世纪丝绸之路上的宫廷。如今,这种朴素的音乐范式散见于十九世纪亚洲中部的城邦音乐中,随着苏维埃对它的西化几乎要灭绝了,如今才开始慢慢地复兴起来。

篇5:音乐剧《悲惨世界》观后感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授课教师:王传兴

年月日

音乐剧《悲惨世界》观后感

曾经看过雨果的《悲惨世界》,最近又看了《悲惨世界》的歌剧。我相信,一遍又一遍地读过《悲惨世界》的人,会理解这部书直击了人们灵魂最脆弱的地方,淋漓尽致,让人无法释怀,更无法逃避所有必须直面的主题。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在序曲中,耳边总是“mi”“la”(固定唱法)/“do”“fa”(首调唱法)两个音不断的四度跳进。旋律虽简单,却能立即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你会听到串铃的声音,它就象牛马身上的铃铛,也暗示着此时的人民正受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这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拉马克将军的死讯传开后,学生领袖恩佐拉带领众人唱的“你可听到人民的歌声”充满着昂扬的斗志,激荡人心,让人听后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且旋律朗朗上口,过耳难忘。而后面的一首“只待明天”也是一首很有气势的大合唱,与前一首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唱在最激烈的1832街垒战前夕,曲中交织着多个主题:像芳婷的“我曾有梦”的主题,此时由珂塞特、马吕斯、爱波宁唱出,分别表达出珂塞特与马吕斯分别前的恋恋不舍及爱波宁对马吕斯的爱慕之心;德纳第夫妇“房间主人”的主题暴露了他们想在战争中大发一笔横财的小人嘴脸;而冉阿让、沙威、起义学生和穷苦百姓各自的主题也都交织在“one day more”的大主题下,表达了各个阶层、立场的人对于这场战斗寄予的期望。这首曲子虽然主题众多,但却是多而不乱、层次清晰,且曲调朗朗上口,让人过耳不忘。

看《悲》剧,主选菜单的背景音乐就是它,你会一下子就被这气势磅礴的大合唱镇住了,还会楞了好久的神儿!“你可听到人民的歌声”和“只待明天”是全剧中我最喜爱的两首大合唱,每次听它们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如同信徒唱赞美诗一样,满怀崇敬之情地跟着高歌,最后总是会眼中不知不觉地噙了激动的泪水......在众多的唱段中,我最钟爱的唱段之一便是爱波宁与马吕斯的二重唱“一场小雨”。德纳第夫妇的女儿爱波宁暗恋着学生马吕斯,而马吕斯已有心上人珂塞特,他只把爱波宁当作好朋友。爱波宁为爱而追随他参加了街垒战,不幸在为保护马吕斯时而中弹牺牲。临死前她靠在爱人的怀里,同唱了这首凄美无比、令人鼻酸的“一场小雨”。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能在心爱的人怀里死去已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了。但最后一句还没唱完,爱波宁就闭上了眼睛......记得那次和同寝室来旁听的同学一起看《悲惨世界》他对我说:“唉,我太难受了,这个太感人了,我听得直揪心......”这首歌的确很感人,以至于我曾有过这样的念头:爱波宁太可怜了!雨果怎么这样“残忍”要让她死掉呢?干脆就让她和马吕斯在一起算了!不过越是悲剧才越能打动人!不过我好像是因为喜欢这两个演员才喜欢上这首歌的。当然全剧感人的场面不仅只表现在革命的激情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和道义也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

像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我曾有梦,人们都很和善,生活充满希望......但梦中的我不是生活在这地狱里,现在的生活粉碎了我的梦);而当芳婷即将死

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

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全新的音乐并不很多,而且旋律很简单。而正是因此,才更显出作曲家超凡的创作才能,用很少的素材就能将雨果笔下的鸿篇巨著诠释地如此细腻深刻。

我当初看小说的时候,最喜欢的是那些起义的学生。虽然现在的我,也许对浪漫主义的革命有所保留,但这些为了理想而牺牲的学生们,毕竟还是值得敬仰和怀念的。他们为的是明天的幸福生活(很可能是别人的),流的却是自己的血。所以个人最喜欢的段落还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在纪念音乐会的最后,来自不同国家的十七位“冉阿让”出场,用各自的语言演唱这首“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觉得颇有新意。

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悲》剧这样,把音乐的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

在《悲》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篇6:关于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1

“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的一切不幸”这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虽然我们的爱没有冉阿让那样伟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平凡的爱也是随处可见的。还记得当你沮丧不已时那温暖的怀抱;当你激动万分时那热情的击掌;当你愤怒难堪时那理解的目光;当你骄傲自满时那严厉的皱眉…还记得那温暖的语言,友善的微笑,温柔的目光和那轻柔的拍抚…

社会需要爱,世界需要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爱、善良、和睦、光明

比草原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爱。

每个人都有爱。但有的人只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冉阿让的爱却是给世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曾经的他是个被人嫌弃鄙夷,凶残孤独,心中没有爱的逃亡者,而后来的他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都空了;曾经的他是恶魔的化身,而后来的他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人;到处访贫问苦。对于穷人而言,他就像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身。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凶暴的人弃恶从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对那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呢?我想这个答案很肯定--爱。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2

最近看来一部好看的电影,名字叫做《悲惨世界》,我想很多同学也曾看过这部电影,也一定跟我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电影中的许多画面都常常在眼前浮现,令人久久不能平静!对于电影的感受,我有很多想要说的,在这里和大家一一分享一下。

电影里开创性地添加了一个新的唱段在Valjean救出小Cosette后在马车里的那一曲suddenly(这个词在雨果的法语原著中以brusquement反复出现),这个音乐剧中没有的唱段很好地刻画了Valjean突然变成了一位父亲的心情变化,填补了音乐剧里Valjean面对小Cosette的感情空白。而休叔在和小Cosette对话时满眼的慈爱,也预示了他未来那些年对于这个女孩的责任。

对于一部从头唱到尾的电影来说,我们无法忽略演员的音乐表现力。当年托尼奖颁奖礼上休叔和Neil Patrick Harris一起又唱又跳anythingyou cando的时候让人惊叹休叔的能歌善舞,oscar的主持秀也证明了他的舞台才能。不过仅仅停留在主持水准的唱功能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撑起所有男主角的唱段,毕竟Valjean这么经典的角色已经有太多的音乐剧大师演绎过了,超越并非易事。休叔最后交出的答卷令人满意但是却并非完美,例如那首争议颇多的bringhim home.看过25周年版LesMiz的人应该都记得,那一版的encore曲中有各个时期音乐剧中的Valjean大合唱,大合唱的第一个选段就是技巧要求极高的bring himhome.当时每一个Valjean都表现出了千回百转的音色,而那种开始祈祷然后悲悯最后赴死般的情绪,却在电影里被休叔全部处理成了从头到尾都是缺少层次感,甚至让人感觉是一直都吊着嗓子的平铺直叙。既然老版Valjean和休叔演了对手戏,不知道这位老前辈会给休叔的演唱怎么样的评价。我想一定是很高的评价吧!

《悲惨世界》值得观看!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3

我曾梦想生活的模样,可我现在身处地狱,与曾经的梦想判若云泥

题记

《悲惨世界》电影由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186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改编,故事围绕一名获释的罪犯冉阿让展开,着重描写他寻求救赎的过程。十九世纪的法国,对于下层人民来说,无疑是悲惨的。而《悲惨世界》电影用浓重的色调和悲恸的歌声完美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悲惨世界:偏僻小城、黑暗监狱、严肃的法庭、阴暗的教堂、巴黎悲惨的贫民窑浓重的色彩刺激着我的视觉,这一幅震慑人心的悲惨画卷是令人难忘的。

主人公冉阿让只因偷了一块面包给饥饿无比的外甥被判5年的苦役。假释后,那张如影随形的黄色身份证和冉阿让这个名字就如深深烙印在身体上的隐形印记,使他的生活举步维艰。他的骨气使他站起来了,他不再是冉阿让,他成为了马德兰,用他的善良与才智,一步步走上更高的台阶,他成为了巴黎市的市长总而言之,作者通过冉阿让的形象反映了穷苦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和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但整部影片令我最难忘的人,并不是冉阿让,而是同样悲惨,茕茕孑立的芳汀。她是伟大的,是坚强的,是圣洁的。她原是冉阿让工厂里的一名女工,拥有令人羡慕的美丽头发和洁白的牙齿。她的一生是悲惨的,她的命运的惨绝人寰的。她淡淡地唱出的那首《IDreamdaDream》引发我无数遐想。或许芳汀也曾拥有那些美好的时光,在那一个树影婆娑的盛夏,人们和善温柔,她的美好在她的身旁。在那个落了叶的秋天,她的美好离开了她。之后,她被抛弃、被嘲笑、被讨厌、被怨恨,但她还一直在心里保留着希望,她的心脏还不甘心放弃跳动,纵使梦想幻灭,纵使坠落深渊,她还依然咬牙坚持,为了她深爱的女儿珂赛特。她是折翼的天使,她是神圣的仙女。饰演芳汀的演员安妮海瑟薇悲怆的面部表情,将那个梦想破灭的失意女子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悲惨的世界绝情地扼杀了芳汀的梦想,使她身处地狱,与她的梦想判若云泥。芳汀曾有梦,有梦的人是快乐的,但生活在那样一个颠倒黑白的世界中,必须认清现实。而梦想的实现,如同笑话一般。整首歌最后一段,使我们看到犹如地狱般的社会,撕碎了芳汀所有梦想。这是芳汀无声的控诉,又何尝不是她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我也曾遐想过,若我生活在那样一个悲惨的世界里,也许我会早已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每天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也许我不会有梦想,更不会为了那份美好得不真实的梦想而坚持。因为梦想会被那个世界撕碎,那个世界会让你的梦想蒙羞。我甚至不敢想象。我们的世界,有温暖的人情,有公平的社会,也许它是芳汀梦想的生活的模样;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没有苦役。我们能拥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些美丽的梦想不会被现实扼杀。我们能够有梦。

生活在如今美好世界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我们也需要仁慈、善良、勇敢坚强。只有这些,才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美好,每一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4

《悲惨世界》是一部雨果写的名着,被改编成了电影,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奖。放暑假时,我看了这部电影,哭了两次,感到这部电影拍的很好,反映了许多人性的自私。

影片的开头,那些囚犯们用嘶哑的声音唱着“低头、低头不要看他们的眼睛……”站在高台顶上的官僚,手里拿着鞭子,看着底下的囚犯。看到这里,我在想他们究竟犯了什么大罪,就受这么苦的牢刑。囚犯24601就要出狱时,她抬着很重的旗杆到了官僚面前,官僚对他说:“你永远不会忘记我--沙威,囚犯24601,你将永远背负着罪恶感。”囚犯说:“我有名字,我叫冉阿让。”他用沙哑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他在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当冉阿让逃出后,一位善良的神父救了他,但他却偷了珍贵的银器,被警察抓走了。神父却说,这是送给他的,这让他很感动,下定决心要悔改。几年之后,他当上了市长,并受人尊敬。当他在厂里检查时,看到让他害怕的人——沙威。他开始掩饰他的曾经,当一个女人要寻求他的帮助时,他却转身离开。之后,他找到那个女人,却发现她为自己的女儿的生活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得知女人的名字叫芳汀。芳汀死后,我哭了,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愿意放弃一切,黑暗的世界里,母爱的光芒照亮了一切,温暖了人心。

在几年后的逃亡,冉阿让带着芳汀的女儿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但是,马上就要开始“法国大革命”了,芳汀的女儿爱上了一位战士,就在开战后,沙威扮成党员混进去了,却被小战士发现了,沙威被绑了。当冉阿让去救女儿的爱人时,却将沙威放了,沙威很惊讶。在战场上,那个小战士为了抢到弹药被敌人杀了,这次我又哭了。小兵说过:“小兵也能派上大用场。”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正义,都被杀害了。而沙威也反思了,认为真正的正义不是像他那样,自己和冉阿让为什么有那么大差距,他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无法挽回了,便跳河了,而在另一个世界,没有黑暗,一切都是正义的光明的。

看完后,心中仍想着其中的情节,让人回味。伟大的母爱,扞卫自己的尊严,为正义而战,这一切都在黑暗的世界里变得伟大。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5

暑假,我看了法国大作家雨果写的著作《悲惨世界》.这本书描写了主人公的坎坷人生路.让我明白了爱的伟大.主人公冉阿让是一位坐过十九年牢的人,当他来到离土伦50千米的一个小镇.因为有前科,所以没有人留下他.最后当他走进一扇敞开的大门--米里哀主教的家.主教不但让他吃的好,还让他住的好.谁知他贼性不改,偷了米里哀主教家的银碟子.当他被宪兵抓住后,米里哀主教不但不告他,还把银烛台送给他.看到这儿,我对米里哀主教的做法很不解,为什么他不要回银盘子,还送银烛台?后来我从米里哀主教对冉阿让说的一句话明白了.“冉阿让先生,您再也不是坏人了,我已洗净了您的灵魂,献在主的面前.”冉阿让听后,发誓一定要做一位好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冉阿让从恶棍德纳第家,救出了苦难中的珂赛特,让她过上美好生活.并救助了珂赛特喜欢的小伙马吕斯.给予他们幸福的生活.在现今社会上,如武汉市离休干部江诗信今年70岁,2020年矢志不移,倾尽家财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并带动社会力量帮助山区贫困孩子走进校门,被人誉为“希望老人”。江诗信身高1.7米,而体重不到50公斤。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之所以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因为帮助山区失学的孩子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是爱心让他多次战胜了死神.人们都为他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爱心助学行列。有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大中小学学生,也有采访过江诗信的新闻记者。2020年来,有184个单位和两千多名“爱心使者”志愿加入到江诗信爱心助学的行列,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只有7岁。他们与江诗信一道,先后将2164名失学儿童送进学堂,现已有39名受助者跨进了大学校门。”他说: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人间,请我的妻子儿女不要悲伤,不要怀念,只希望能完成我未尽的事业,让贫困的孩子如我在世一样得到救援。

主教无私的爱改变了冉阿让的人生, 江诗信善良无私的爱照亮了失学儿童人生路.他们的爱都让我感动.那么母爱又是什么样的呢?

篇7: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是一本讲述电影配乐的书

里面记叙了当今世界数位

电影配乐大师们(安哲罗普洛斯的御用搭档爱莲妮卡兰德普,基耶斯特洛夫斯基的御用搭档兹比格涅夫普莱斯纳,20世纪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菲利普格拉斯,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久石让等等)的配乐作品简介以及作者们对于大师们的访谈记录

是一本简明易懂轻快活泼的书

(我的是这个封面港版的和这个是不一样的~)

内里简约大气不简单

首先,由于是我港作者所著所以~

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影片的的译名~

(哈哈)这个是老问题了~

这些名字中,例如译做《黑潮》的《MLCOlM x》以及

译做《我要嫁得好》.的《alabama,sweet home》

根据英文名还能知道是什么,新书《必要的静默:世界电影音乐创作谈》读后感。还有一些就基本猜不出来了.比如:

《相爱有如何》.《不做亏心事》.《标杀令》.《三人有三个梦想》.其中最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莫过于以下

这个系列(其实我觉得在这个系列的翻译对决上.比之内地的务实精准我港译者的想象力和本土和谐化更值得我们敬佩了~其中有两片仅凭英文我都知道是什么了,但是这霸气的感觉。过去的一切都弱爆了。)

它们是:

《独行侠决斗地狱门》

《万里狂沙万里愁》

《龙虎大贼斗千军》

《独行侠连环夺命枪》

《独行侠江湖伏霸》

//////////

呃,公布正确答案,以上提到的影片内地译名依次是:

《丛林热》(jungle fever,1991)

《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1989)

《杀死比尔》(kill to bill,2003)

《奇境》(wonderland,1999)

(牛气干云的来了!)没错它们就是.《善恶丑》/《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1966)

《西部往事》(once upon atime in the west,1968)

《革命怪客》(a fistful of dynamite,1971)

《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1966)

《黄昏双镖客》(for afew dollars more,1965)

不过在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译名方面,我港与内地的译名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或许是由于安氏的电影名字普遍简洁朴素而剧情也紧扣着片名所要表达的主题,所以~不存在被歧义的可能~)

书中也提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大师艾里奥.莫里康纳

提到莫里康纳当然必须严重的提出《Cinema paradiso》

(不过《星光伴我心》这个名字我确实不太喜欢

还是内地译的《天堂电影院》更得我心~)

我特地摘了本书中一段评述《天堂电影院》结尾处配乐(ps:也就是我自己截的本文的BGM)的文字:

当汤纳度的光影配合着莫里康内父子的音乐,观众(乐迷)都为此心醉了,读后感《新书《必要的静默:世界电影音乐创作谈》读后感》。

大部分看过此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却电影的结局:剧中主人公沙瓦托在私人放映室里观看童年时长辈与玩伴艾弗列特给他遗下的黑白片子剪辑片断时--幕又一幕来自老电影的缱绻缠绵,只见沙瓦特眼眶闪着泪光,悲从中来,此时,画外音扬起,缓缓地,又压低,抒情地,曲子叫love theme for nata。开始时是熟稔不过的弦乐乐音,主旋律就是这样被拉上一遍又一遍,起初像极漂浮的云彩,轻盈曼妙,慢慢地,又逐步加入细致光亮的管音乐,先是单簧管,是它吹出了一段平静生活的开展,诉说一个平淡却又难忘的童年;然后,是长笛,同样的旋律,充满华丽诗意,为生命注入另一番色彩;而后,不同管乐配器合奏,如同生命盛年发光发热。整段乐曲如此容易就沁人心肺,易听又耐听,及至曲子尾声,以“减法”艺术,笔锋转变过来,只余下一把小提琴的主导演奏,为曲子画上完满句号。这是一首足以勾起无止境前尘往事的曲子:成长的酸甜苦辣、不复返的率性童年、初恋的迷思、逝去的友情岁月、刹那的喜乐浮华、关于生命的遗憾与孤独、重重的爱很愁绪,仿佛都囊括其中。那是多层次的生命之旅,在莫里康内父子细腻的音符里。生命如流水账在此赤裸裸的展现

--以上摘录完毕(以下.是我自己的)--

就像最著名的默片过气女星诺玛.戴蒙思(《日落大道》)说过的一样

“这就是我的人生,永远如此。只有我们和摄影机,还有黑暗中的观众”

黑暗中的托托,变回了那个与伙伴挤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的小托托

满满一整个荧幕的爱情是艾略奥特送给已经迷失在大大世界海洋里面的小小托托的礼物

然而缠绵的不仅仅是荧幕中的爱情

也是作为永远的观众和造梦者的托托与荧幕的缠绵了半个多世纪的爱情

因为电影,关乎信仰,关乎追逐

当你找回第一次迷恋时候的感觉,一切逐渐苍白的就会活过来

艾略奥特,谢谢你

带给了托托一个更好的世界

啊,看得好想买这本书啊~

说起来不太喜欢香港的译名

话说莫里康纳是我第一个记得名字的电影作曲家诶

很早下了他的一曲配乐,后来电脑重装就丢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的配乐就没有再下

篇8: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一) 唱词特点

1. 歌曲唱词的通俗性与简洁性特点。音乐剧《悲惨世界》以它宏大激荡的风格和感人至深的情节吸引了不同时代的无数观众, 人们通常因其恢弘的结构框架称之为史诗般的歌剧, 其实这个概括虽然准确描绘了该剧的主题风格, 却没有突出该剧十分简洁精炼准确生动的歌词以及改革的通俗化形式。音乐剧《悲惨世界》正是以它的通俗性赢得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因其简洁性使该剧的丰富内涵得到更大程度的表现。

2. 歌曲唱词的诗性和音乐性特点。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词表现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的节奏感。可以说该剧的创作就是在完成一部韵律优美的诗歌艺术, 将诗歌创作手法的精髓完美保留至歌剧之中。

3. 歌曲唱词的文学性和哲学性特点。音乐剧《悲惨世界》是基于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先生的原著改编, 《悲惨世界》小说体现了作家生活的时代情境以及作家寄予生命、社会、道德等多重价值的想象, 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 是一部思想史作。它通过音乐的发现形式与戏剧的冲突方式深植于数代观众的通俗美学经验之中[1]。

(二) 旋律特点

1. 歌曲旋律的结构特点。音乐剧《悲惨世界》旋律的结构特点是通过动机反应主体的不断重复表现。该剧通过音乐主题的交叉演绎表现出主人公内心动机的矛盾冲突, 独唱与合唱等多种唱法的交替渲染了戏剧冲突氛围, 突出了苦难性的歌剧主题。

2. 歌曲旋律的创作特点。音乐剧《悲惨世界》在创作上面并没有加入过多的节奏变化和音域拓展, 节奏质朴流畅, 真挚感人。

3. 歌曲旋律的风格特点。音乐剧《悲惨世界》的风格特点十分鲜明, 在整部歌剧的演绎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旋律的转折性很强, 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在悲情时的苍凉凄美, 在豪迈时的激荡明快, 在温馨时的婉约和美, 在夸张时的诙谐讽刺, 这些旋律风格上的转折自然流畅, 极大丰富了歌剧的感受性和情感调动作用。

二、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演出风格

(一) “我曾有梦”的演出风格

1. 情感表达。该曲目主要反映了主人公方汀内心挣扎的过程。在演出时应通过低沉的语气、中等的音量和亮暗交合的音色表现出方汀内心的绝望与痛苦, 突出方汀回想少时美好爱情的柔和以及她面对残酷现实时表现出的悲观和伤感, 但是仍然要传达出方汀内心深处的一丝希冀[2]。

2. 演唱处理。在演唱时, 应该首先注意结合整部歌剧的风格表现出简洁流畅的特点, 采用古典唱法中的庄严典丽之感, 声音清亮具有穿透灵魂力, 通过清晰的语音传达出复杂多变的内心情绪, 实现与观众的共鸣。另外, 在情绪变化转折时应控制气息, 保持流畅平稳, 使声音发出时感到自然真实。

(二) “繁星”的演出风格

1. 情感表达。“繁星”一目应以语调的改变突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 表现出主人公沙威在繁星下起誓时的坚定, 通过振奋人心的语调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同时应该注重因素的变化, 在不同的情感氛围里通过尖锐与柔和、饱满和干涩、明亮与黯淡的因素反差实现歌剧的情绪传达。

2. 演唱处理。在演唱时应该注意旋律的连续性, 每一个部分唱完都应该注意下一部分的衔接, 气息应该保持流畅, 对每一句歌词的发音都要清晰明亮, 具有一气呵成之感。在结尾部分的高潮处要特别注意, 所有发音部位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实现复杂轻蹙的表现。

(三) “带他回家”的演出风格

这一目要注意融情入声, 情感通过声音的传达一定要准确到位, 声调饱满激昂, 突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另外要字字清晰, 吐字与旋律的结合相当重要。音色的控制要突出圆润统一, 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所发声音集中在鼻腔、头腔的最高位置[3]。

(四) “人去楼空”的演出风格

这一目仍然要保持好吐字与音节相结合的方法, 控制音色的连贯统一, 保持高位置的共鸣, 通过综合的唱法技巧有控制的宣泄主人的丰富情感, 要做到情中有序, 收放自如。

(五) “只待明天”与最后一目的演出风格

“只待明天”通过重唱来表达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与内在矛盾, 多人物的同时登场为最后一目的合唱增强了表现力, 合唱和重唱部分应传达出主人公情感的剧烈和坚决, 推动歌剧进入高潮, 情感在此应为最饱满最真挚状态。最后注意结尾时的情感控制, 通过和谐的音色与声调表达出宁静与启示。

摘要:音乐剧《悲惨世界》作为史诗派音乐剧史创作的先河作品,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全世界亿万观众的心。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其音乐创作的成功, 而声乐在该剧音乐中又占有主要位置。

关键词:音乐剧,悲惨世界,演唱

参考文献

[1]孙黄澍.音乐剧独唱唱段的研究思考——以《悲惨世界》中的经典唱段Bring Him Home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02) :63-65.

[2]郑欣闻笛.戏剧指引的音乐剧声腔观念——以音乐剧《悲惨世界》声腔特点为例[J].当代戏剧, 2015, (02) :26-28.

上一篇:风字的诗句下一篇:道德国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