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

2024-04-29

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通用7篇)

篇1: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

举证时限制度新解

内容提要: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就应当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以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本文通过对举证时限制度基本含义和制度价值的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举证时限制度价值完善构想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举证责任制度已成为改革的核心。1991年颁布的新民事诉讼法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制度,然而民诉法仅规定了举证责任的承担,而对当事人举证的责任期间无法律上的限定。司法实践中,有时当事人持有证据,但庭前不主动向法院提交,而作为“秘密武器”当庭进行突然袭击,致使对方当事人无从准备而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或者在一审中故意不提出而在二审或再审中提出,致使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拖延诉讼,使对方当事人疲于讼累。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使得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有必要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期间加以限制,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与此相呼应,最高人民法院于12月31日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对举证时限问题作了专门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但由于对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自始至终存在较大的争议,《若干规定》确立的举证时限只是司法解释的一种尝试,并不完美,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一、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含义

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1](P136)举证时限制度,与举证责任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举证责任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避免对已不利的裁判,须承担向法院提交证据对其主张加以证明,当主张真伪不明时,因法院不认可该事实的法律效力所承担的不利诉讼结果。完整的举证责任制度,应当包括举证责任的承担、举证期限,举证不能及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等。[2]倘若将举证责任只偏面地理解为举证责任的承担,而允许当事人随时提出证据,个案的证据体系就是不确定的,法院将无法判定事实,亦不能判定当事人未尽举证责任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然而所谓的举证时限制度则包含了举证期限及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从而促使当事人在一定期限范围内提供证据,形成相对稳定的证据体系,有利于法院在此基础上及时判定案件事实,并依法作出较为稳定的合理判决。因此,举证时限制度应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构成界定是否承担不利裁判风险的一个临界点。要完善举证责任制度,就必须设立完备的举证时限制度。

举证时限制度作为一项完整的诉讼制度,期限和后果两个方面的内容必须同时具备,不可或缺,否则其制度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3]举证期限是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当事人提出证明其主张或反驳的相应证据的期间。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尽最大能力向法院提交证据以支持其主张或反驳。原则上举证期限无论是以期日作为界定,还是以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某个阶段作为界定,均应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为了避免法定期限原则性过强的弊端,亦可由法院指定合适的期间,从而为诉讼程序更为有效、公正地运作提供空间。因此,举证期限应当包括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间两种情形。证据失权是举证时限制度的核心,是指当事人逾越举证期限则丧失证明权。由于证明权的实现依赖于证据提出权,[4](P453)因此证据失权又体现为当事人逾期举证而导致的提出证据权利的丧失,并且此种失权状态一直延及其后的所有程序,上诉审不因失权的证据而改判,再审也不因失权的证据而启动。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当事人确有理由的逾期举证,法院可以酌情予以采纳。也就是说,证据失权的效力并非是绝对的,出于诉讼公正的考虑,可以对其加以适当限制,但这种限制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严格的条件。

二、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取向

任何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应有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举证时限制度当然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论证在我国设立举证时限制度的合理性,有必要把它纳入整体诉讼程序中深入分析举证时限的制度价值。

(一)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

程序公正观念是以产生、发达于英国法为美国法所继承的“正当程序”(duepress)思想为背景而形成和展开的。[5](P4)公正是诉讼程序所追求的首要价值,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当事人提起诉讼是为了追求公正的裁判结果,诉讼结果的公正则有赖于程序公正的保障。而程序公正的实现都是通过具体的诉讼实践行为表现出来的。举证责任制度要求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进行证明,其中举证时限制度通过设置提供证据的期限,为当事人双方创设了进行诉讼行为的平等机会,以实现诉讼程序上的平等。也就是说,举证时限制度所提供的这种诉讼机会的平等保障,才是诉讼实体公正的真正基础。举证时限制度还促使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提供证据的责任,从根本上保证了双方能够就对方的请求主张和证据进行充分的准备及辩论,防止了在法庭审理中出现“突然袭击”而使一方处于不利的诉讼境地,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那些故意不提出证据,滥用其权利随时提出新证据来拖延诉讼的行为。另外,举证时限制度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法院的主动调查取证行为,法院确认事实一般只能依据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判定,这也有利于实现诉讼程序公正。

(二)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

诉讼效益反映的是诉讼程序的成本与受益、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二者的比值越小,则效益越高。虽然公正在诉讼领域的意义始终具有根本性,但没有效益的公正不是真正的公正,诉讼效益与诉讼公正应当是辨证的统一体。因此必须在保证诉讼公正的前提下,通过程序优化,尽可能地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争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6](P259)

举证时限制度通过对故意拖延诉讼的规制,有效地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避免了法院重复开庭而扩大的诉讼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审判的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显然符合诉讼效益的要求并能保障其最大限度地实现。[7]首先,举证时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庭后新证据的提出,使法院在稳定的证据集合体的基础上一次开庭集中审理,就能达到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目的,及时审结案件,不但节约了物化成本,而且提高了审判效率,缩短了办案周期,实现了诉讼效益。其次,举证时限制度通过对随时提出证据的限制,使诉讼程序一次性经过,减少了不必要的程序重复,同时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开支和司法资源,客观上提高了法院解决纠纷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诉讼效益。

(三)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维持程序安定

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的运作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8](P2)首先,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置使得当事人的举

证成为诉讼中的一个确定的阶段性行为,由原来反复跳跃于各诉讼阶段造成程序动荡的.不安定因素,变为推进各阶段顺利进行的基础的稳定因素,使程序的有序性得到实现。其次,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裁判既判力的稳定和司法权威的维护。一方面可以使得在某个审级中已经过的诉讼阶段里当事人得诉讼行为和法官的判断因期间得完成而获得不可逆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在现有证据基础上作出得正确裁判甚至已生效并执行完毕的裁判不至于因当事人的延迟举证或偶然发现的新证据而被推翻,从而保障既决裁判的稳定效力,实质上亦是对司法权威的尊重。

(四)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更新诉讼观念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实行的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原则,以追求客观真实作为诉讼的直接目的。但是,基于诉讼程序的公正、效益和安定的价值取向,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客观限制,客观真实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因此,有必要代之以“法律真实”的诉讼观念。法律真实的实质内涵在于,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即存在于法官的内心和主观之上,但它在内容上则是客观的,即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取向上,法律真实正体现了只有通过正当程序才能发现实体真实的理念。[9]法律真实只能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这就使得法官在作出裁判时,必须以证据为基础。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有利于个案证据体系的完成和完善,这恰恰是法律真实理念的真切体现。如果个案中证据体系无法建立,或初步建立即被新的证据摧毁而使法官赖以作出裁判的证据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就无法实现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严重威胁程序的安定性。因此,举证时限制度的创设在更新诉讼观念上也起到积极作用。

(五)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完善诉讼体制

首先,举证时限制度使民事诉讼法上的举证责任制度落到了实处,得到完善。举证时限制度是针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所设定的,若当事人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完不成举证,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这不仅有利于督促当事人积极举证,同时也可使举证责任的败诉风险切实得以实现。另外,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法院的调查取证,进一步完善了诉讼机制。

其次,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必然要求诸如证据交换制度等相关的配套制度和保障制度,同时也要将一定时限内的证据提出置于相应的程序和阶段中。参照法、德和日本等国家的立法例,这实质上是一种审前准备程序。也就是说,设立举证时限制度必然要将审前准备程序纳入民事诉讼法体系中,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和促进民事诉讼体制的完善。

三、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规定与完善

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举证时限制度,且司法实践中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并不排斥限时举证。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期限的规定,也隐含着举证时限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6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当事人提交证据的合理期限,可视为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雏形。《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84条亦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完成举证。然而这些规定虽明确了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举证,但并未涉及逾期举证的失权效果。《若干规定》则在民诉法规定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对民诉法第75条关于人民法院指定期间的进一步解释,明确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通过对民诉法第125条和第179条关于“新的证据”的解释,明确了举证期间的例外情况,可谓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举证时限制度。当然,这还只是司法解释的一次尝试,举证时限制度还有待通过立法来进一步完善。

《若干规定》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可以说,这就明确规定了举证时限和证据失权制度,必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举证时限的确定问题,《若干规定》第33条规定了法院指定和当事人协定两种方式,即人民法院送达案件举证通知书时指明举证期限或者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而确定举证期限。显然,本规定并未把举证期限限定在诉讼程序的某个阶段,而是交由人民法院指定(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或当事人协定。按照司法解释的原意,人民法院首先应为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同时亦鼓励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10](P192)至于证据失权制度,第34条的规定亦体现了强化当事人诉讼契约的观念,即原则上排除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但经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同时,针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第3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可以说这是为了体现诉讼公正,而对第34条作的有益补充。另外,为了确保举证时限的履行,《若干规定》第37条至40条规定了证据交换制度,并且明确规定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

由于举证时限制度本身与所谓新的证据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举证时限制度体现了程序的不可逆性,与此相反,允许新的证据的提出就必然引起程序的反复性和不安定性,恰恰是对程序不可逆性的背叛,直接弱化了举证时限制度对程序的固定作用。为了平衡这一矛盾,《若干规定》第41条、第44条对民诉法第125条与第179条关于“新的证据”的规定作了限制性解释,以限制新的证据出现的情形,并通过第46条关于由于新的证据的提出造成损失的承担的规定对当事人施加压力,以督促当事人遵守举证时限的规定。但是,关于新的证据的规定,在性质上应当也只能是举证时限制度的例外情形,而这种例外在实际效果上形成了对举证时限制度的限制。因此,《若干规定》所确立的举证时限制度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相对化的举证时限制度。[11]

通观《若干规定》关于举证时限制度及相应的证据交换制度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若干规定》只是在我国现有法的范围内,对举证时限作了规范,是对现行法的解释,虽没有突破现有法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但却是民事证据制度上的一次创举。同时基于民诉法的约束及司法现状的要求,对一些问题的规定并不彻底。笔者认为在今后修改民诉法时,可考虑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立法应当明确规定举证时限的终点。举证时限终点是举证时限制度中最为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关系到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实现。目前关于举证时限的终点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定于一审法庭辩论终结之时;[12](P93)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将其定为法庭开庭审理之期日。[3]笔者认为,随着包括证据交换制度在内的一系列证据规则体系的设置和功能完善的审前程序的建立,我国宜参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作法,将举证时限的终点明确规定在旨在明确争点和证据的审前程序终结之际。同时,也应当允许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指定合理的举证期限或由当事人协定举证期限,但无论是法院指定还是当事人协定都应当服从于法定的举证时限终点,即都应限定在审前程序终结之前。

第二、立法应确立严格意义上证据失权的法律效果。作为举证时限制度的核心,证据失权是指逾越举证期限而提出的证据丧失相应的证明效力。虽然世界上大多

数国家的举证时限制度都有例外规定,即允许特殊情况下提出新的证据,但这些例外规定都有相当严格的条件。一般都是在当事人确有客观原因不能在举证时限内提出证据,可能严重影响裁判公正的前提下才允许提出新的证据,并且大都是限定在裁判生效之前的一审或二审中。《若干规定》虽然对新的证据作了限制性解释,减少了新的证据出现的情形,但其范围还相当广泛。有必要从立法上进一步严格新的证据的提出条件,排除那些非因客观原因逾期提出证据的法律效力,从而确立严格意义上的证据失权制度。

参考文献:

[1]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姚远:建立和完善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J)中国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陈桂明,张锋: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初探(J)政法论坛,(3)

[4]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A)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江平: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7]邓莉:举证时限制度与证据随时提出制度之价值比较(J)湖南法学,(3)

[8]陈桂明: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9]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0]黄松有: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1]孙辙:新的证据和相对化的举证时限制度(J)人民司法,2002(5)

[12]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郑铭勋(1979-),男,河南开封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02级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

(原载《权利话语-中国法律专题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7月版)

篇2: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

举证时限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崭新制度,它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得以确立,共涉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的18个条款。从法理的角度研究这项制度,对于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举证期限的种类

举证期限是举证时限制度的核心和其得以建立的基础,当事人的一切举证行为及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即举证时限制度的功能,皆与举证期限相关。因此,研究举证时限制度必须首先重视对举证期限的研究,而分类研究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方法。我们立足《证据规定》,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举证期限作出如下分类:

1.狭义的.举证期限与广义的举证期限。这是从举证期限证据范围的角度所做的一种划分。“举证期限”一词在《证据规定》中是针对非新证据而言的,对新证据的提出时间,《证据规定》并未明确使用它,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证据的提出不受期限限制。因此,如果将仅针对非新证据的举证期限称为狭义的举证期限,那么将既针对非新证据,又针对新证据的举证期限即可称为广义的举证期限。而且通常情况下,我们应从广义上来理解举证期限,这样有利于全面把握不同的证据形态及其在诉讼中所受时间限制的区别。

2.一般证据举证期限与新证据举证期限。这是以当事人所举证据的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划分。《证据规定》对新证据做了较系统的规定,除新证据之外的证据,我们称之为一般证据,与此相应,举证期限自然被分为如上两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证据举证期限是当事人协商经法院认可或法院直接指定的结果,且在当事人申请并经法院准许的情况下,有被延长的可能,它的长度通常是明确的,较易为当事人和法院把握;新证据举证期限通常不是当事人、法院分别或共同在主观上所能确定的,如果说它有起点,那么应是指一般证据举证期限届满或延期届满时,至于它的终点,依《证据规定》,是由开庭时间(适用于一、二审)或申请再审的时间(适用于再审)决定的,其中开庭时间由法院确定,只是在个别情况,法院会考虑当事人诉讼中的一些具体请求来确定,这样也就在无形中加入了当事人影响新证据举证期限的因素。尽管如此,相比而言,在新证据举证期限下,当事人不仅无权申请延长举证期限,且通常无法过早知悉法院开庭时间,其举证压力较大,但这有利于促其积极地去发现新证据,提出新证据。

3.一审举证期限、二审举证期限与再审举证期限。这是以举证期限所发生的审判阶段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在适用对象上,一审举证期限既适用于一般证据,也适用于新证据,而二审、再审举证期限则仅适用于新证据;在当事人举证自由度上,它们存在宽松与严格的区别,一审举证期限内,当事人既享有在一般证据举证期限内及其延期内举证的自由,又享有在发现新证据时举证的自由,而二审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则仅享有对二审新证据的举证权利,至于再审举证期限内,当事人享有的也是对所谓新证据的举证权利,但与二审举证期限不同的是,在此阶段其举证必须于申请再审时提出,而不是在所谓的开庭前、开庭审理时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

4.协商举证期限、指定举证期限与法定举证期限。这是按举证期限的产生方式所做的划分。协商举证期限并非是当事人完全自由意志的结果,它虽经当事人协商,但尚需法院的认可,且其仅适用于一般证据。指定举证期限是由法院单方确定的,它主要适用于一般证据,只是在个别情况下(二审不需开庭时新证据的提出)适用于新证据。法定举证期限是相对上述两种举证期限而言的,其依据是《证据规定》的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仅适用于新证据。从根本上讲,它不是法院指定的(开庭时间),就是当事人确定的(申请再审时间),但鉴于这种期限毕竟与前两种有所不同,姑且称其为法定举证期间。

除上述四种划分外,举证期限还可依是否可延长,分为可延长的举证期限与不可延长的举证期限;依适用程序的不同,分为普通程序中的举证期限与简易程序中的举证期限。凡此种种的分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努力把握举证期限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其所赖以存在的条件,以便当事人及法官积极恰当地行使(履行)与举证相关的权利(义务)。

二、举证时限制度的功能

举证时限制度的功能是在举证期限的基础上,借助当事人的举证行为及法院的审理行为释放出来的。我们将其归结为如下三点:

1.确立举证诚信及效率原则。《证据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四条就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法律效果予以明确,即对当事人而言,凡在举证期限内

篇3: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

举证时限, 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期限。举证时限制度是民事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时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证据, 逾期提出证据的, 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将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即如果当事人逾期举证, 将导致证据失权的法律效果。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看出, 法律规定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证据失权, 即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 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的, 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二是证据不失权, 但是要对逾期提供证据者采取一定的措施, 即采纳该证据, 但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中设置了举证时限制度, 明确规定了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时限和证据失效的问题, 明确了举证时限届满后, 如果当事人所提交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 法院将不予采纳;《举证时限通知》对法院如何指定举证期限作了进一步规定。举证时限制度规定了提供证据的期间, 给予了民事双方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机会。当事人在约定或法院指定的时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 且不存在延长举证期限或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的情形时, 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其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举证时限制度是公正与效率双重价值的选择。首先公正与效率相互包含, 相互依存:举证时限要求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证据, 可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其次二者相互促进:举证时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当事人运用“诉讼技巧”作证据突袭, 有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避免了当事人因程序不公正而申请再审, 提高了诉讼效率。对举证时限制度中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取向的选择,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定位是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

(一) 追求司法公正的第一价值

诉讼公正是保证实体公正实现的最重要手段。举证时限制度的规定, 逾期提供的证据如符合《证据规定》中有关新证据的要求则就可以被采用, 这样就避免了严格执行逾期提供证据必须失权而致使一些有助于发现案件真实的关键证据无法被采用, 导致出现本应胜诉的当事人败诉的不公正现象。举证时限制度真正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因此, 在对公正与效率价值进行选择时, 应将公正作为优先选择和实现的价值。

(二) 片面追求效率的弊端

诉讼程序和结果都必须公正, 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正义。如果片面追求诉讼效率价值, 就会削弱诉讼的公正性, 其不良后果非常严重。不公正的高效率审判, 必然会增加当事人的诉累, 提高国家的司法成本和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最终还是会降低诉讼效率。同时, 败诉的当事人也因为不认同诉讼的公正性而质疑法院的公正形象、破坏法律的权威。在这种现实状况下, 选择效率优先, 兼顾公正, 会让诉讼当事人觉得我国司法仅追求诉讼的尽快完结, 而忽略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这样将不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因此, 对于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定位, 必须首先考虑举证时限制度的公正性而不是效率性。尽管采用逾期提供的证据会使对方当事人为应对新证据增加更多的费用, 但是这些费用的增加避免了司法专横、任意裁量等造成的更大经济损失。公正的程序从根本上说是高效的, 所以我国的民事诉讼变革必须坚持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故而作为民事诉讼变革中的重要内容, 举证时限制度也应坚持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

三、对举证时限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 建立举证时限多元化的法律后果

在司法实践当中, 举证时限制度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却没有赋予当事人相应的调查取证的权利。我国只规定了证据失权, 这种既严苛又单一的立法规定难以与复杂的司法实践相适应。所以在立法上我国应该选择弱化现行的证据失权制度, 并且建立多元化的法律后果, 可以借鉴外国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提供或交换证据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除了证据失权外还有多种, 如说明义务的负担、强制提供证据资料、要求负担诉讼费用和给予法律制裁等。

(二) 对逾期提交的证据灵活处理

《证据规定》对《民诉法》中“新的证据”做了限制性解释, 允许在举证时限届满后提出并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使用, 从而将其作为证据失权的一种例外。但是成为“新的证据”的门槛较高, 而且法官无法根据法律的规定判断逾期提出的证据是否属于《证据规定》中“新的证据”, 从而导致许多逾期提出的重要证据无法采用。对此, 法律应该赋予法官灵活处理逾期提交证据的权利, 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的举证权利, 准许逾期提出证据的对方当事人作出应对措施。

摘要: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内容, 当事人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 既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审理和确认, 也有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在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实现程序正义、提高诉讼效率具有很大意义。公正与效率是举证时限制度中的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两者的关系既冲突又统一。发现二者的平衡点, 坚持“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的原则, 对现行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之处提出符合价值选择的建议, 使举证时限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举证时限制度,公正,效率

参考文献

[1]廖永安.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篇4:对完善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举证;时限制度;当事人;诉讼

舉证时限是一种限制当事人证据提出权的时效制度。[1]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理念和现行制度规定的影响,举证时限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他国家关于诉讼程序制度、证据制度的完善、发展,为我国确立举证时限制度提供了参考的依据。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学习借鉴,在中国的民族文化、道德基础上,要学会从他国的法律思想文化中汲取为我所用的养分,将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法律规范技术和逻辑思维结构,借鉴到我国的法律发展过程中,是十分有益的。

一、提升举证时限的立法层次

我国现行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予以确立的,这是与《民事诉讼法》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相矛盾的。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的范畴。但司法解释应当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和框架内进行,否则,超出范围的内容,就会被人们认定为越权解释。低阶位法实际上取代了高阶位法发挥作用,这无疑有损于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使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着正当性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我国制定证据法或修订《民事诉讼法》时从立法上确立举证时限,提升举证时限的立法层次。

二、应当建立完备的审前准备程序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并不是笼而统之地指在开庭审理前当事人和法官的所有诉讼行为。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管理或指挥下,为开庭审理整理争点和证据的审前准备诉讼行为阶段。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1.通过庭前交换证据,有利于争点的整理。2.通过庭前交换证据,使得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和据以佐证的证据有一定了解,结合己方的诉讼主张、所掌握的证据,可以对诉讼的前景作初步的预测和判断。3.促使当事人积极全面地收集证据,杜绝证据突袭现象的发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至第119条的规定,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送达起诉状和答辩状副本;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和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义务;全面了解案情、调查必要的证据;通知必要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等等。这些条文,第一,仅仅从法院从事审判工作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当事人在准备阶段的主体地位。第二,准备程序整理争点和证据这一核心任务没有明确规定。第三,准备活动对庭审缺乏拘束力,因为《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可见,我国在身前准备程序上还是存在缺陷,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一)应当建立强制答辩制度

我国传统理论一般认为,答辩是被告的一种权利,不是一种强行义务,不答辩不会造成答辩失权,因此,在我国举证期间确定之前无法确定当事人的争点,双方当事人均不能很好地形成举证思路,只有尽一切可能去搜集证据,显然会浪费司法资源;同时,在对方不答辩的情况下,不知道对方的答辩意见,在搜集证据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部分证据造成遗漏,这样又会造成程序不公。

举证时限制度是在诉讼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诉讼权利的基础上建立的,任何影响相对方诉权行使的作为或不作为,均属于受限制、受约束的。被告答辩从相对方应享有的诉权角度看,应视为被告的一项诉讼义务。既然是一项义务,就应该对其履行期限作出规定,否则就会影响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享有。如果允许被告随意答辩,就无法限制其提交证据的行为,其结果势必影响对原告诉讼请求变更的限制。诉讼请求不固定,举证时限制度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应当建立强制答辩制度,即在诉讼法中规定,相对方对对方的诉讼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辩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否则,视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和请求的认可,且发生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建立充实当事人收集证据手段的制度

《证据规定》规定了证据失权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再加上我国并未实行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方法都远远不够,即使有律师代理,其取证过程中也常常受阻,对于当事人和代理人收集证据,法律仅仅只作了原则的规定,对具体收集证据的方式、手段及其保障制度也并无任何立法规定。因此,建立充实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三)完善证据交换制度

首先,应明确不论是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还是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只要期限未满,都不能用证据交换日来终结该期限,除非双方当事人均同意提前进行交换。其次,在坚持法定举证期限的设置前提下,将证据交换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再次,证据交换的对象应仅限于举证期限内各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而不应对超过举证期限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交换,而且证据交换的时间应在举证时限届满之后。

因此,为保证庭审解决纠纷正当高效的进行,应当建立合理的审前程序作为庭审程序之前的过滤机制。通过该程序,审判人员可以全面掌握当事人的诉请理由和抗辩观点,明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举证方式和范围, 推动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不断转换;对新出现的有价值的争议,要根据案情重新确定举证期限。上述审前程序若能得到贯彻落实,逾期举证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0.

[作者简介]金喆翀,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篇5: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

一、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的好坏依赖于举证时限制度的实现, 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从时限上加以限制, 才不会导致举证责任的肆意和泛滥。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可见法律为当事人设定了及时提供证据的义务。如果当事人违反了及时提供证据的义务, 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所谓的及时, 似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法院依据法律的规定为当事人提供证据指定了明确的期限的, 当事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为及时;其二, 法院没有指定具体的举证期限的, 当事人应根据诉讼的状况, 诚实而不拖延地提出相应的证据即为及时。[1]

二、举证期限

(一) 举证期限的确定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 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可见举证期限的确定是法院的职权。与《证据规定》相比较, 新民事诉讼法未赋予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时限的权利, 因为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 双方当事人均从自身利益考量, 协商确定操作性很差, 很难及时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新民事诉讼法就直接规定了举证期限由法院确定。由于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 审理阶段不同, 案情本身也存在着变化的可能, 所以统一规定举证期限的长短并不合适, 应当由审理案件的法官根据案件的审理情况来确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当事人享有程序选择权, 如果当事人就举证期限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 法院应当予以考虑。

(二) 举证期限的延长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 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 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审查判断延长的理由是否真实、合理, 然后作出是否准予延长的决定。在《证据规定》中, 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 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新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举证的最短期限, 但是规定了法院在指定举证期限的时候, 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收集证据的难易程度, 从宽处理。

三、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

在《证据规定》中, 当事人逾期举证的, 法院将不予以质证, 但是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新民事诉讼法对此作出了重大的修改, 法院对于当事人不如期举证的, 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制裁措施:一是不予采纳逾期提交的证据;二是对逾期提交的证据予以采纳, 同时要对当事人处以训诫或者罚款。新民事诉讼法对逾期举证法律后果的多元化规定改变了《证据规定》的单一后果模式, 使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形选择适用。[2]对逾期举证法律后果的多元化规定, 是审判实践需求的产物, 不仅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 而且更有助于实体公正的实现。新民事诉讼法对逾期举证相关内容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 所以在审判实践中, 就需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来作出评判。法官需要评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逾期举证的理由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 法院对逾期举证的当事人, 要求其说明不能如期举证的理由, 当事人拒不说明理由的或者所说的理由不成立的, 法院才对其适用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如何判断当事人逾期举证存在合理理由, 法官应当从宽认定, 因为该项证明并不涉及到案件事实的认定, 所以对当事人要求的证明标准应该适当降低, 当事人只需要证明其主观上不存在逾期举证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即可认定理由成立。

(二) 逾期举证法律后果的选择

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包括两种:一是证据失效;二是证据有效但要给予训诫或者罚款。对逾期举证的当事人适用何种法律后果, 法官应当综合考虑当事人取证的难易程度、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以及当事人主观上过错的程度等因素来进行评判。对于那些取得较困难、证明力大且当事人逾期提交主观上并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证据, 法官不易评判证据完全失效, 从实现案件实体公正的角度出发, 对该逾期提交的证据予以采纳, 同时要给予当事人训诫或者罚款的处罚, 以此来警示当事人要及时提交证据。

不同的法律后果, 其构成条件亦不同, 所以就需要法官进行准确的判断。证据失效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后果, 对其条件的设定应当更加严格, 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 我国认定证据失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构成条件:

1. 当事人不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如期举证, 并且对于为什么会逾期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和理由。

2. 当事人故意不如期提交证据或者对逾期提交证据存在重大过失。

3. 法院对举证的期限、范围等相关内容已经向当事人作出充分的说明。

摘要:为了提高诉讼效率, 防止当事人恶意拖延诉讼,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 要求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新民事诉讼法下的举证时限制度是对之前《证据规定》中举证时限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其内容主要包括举证期限的确定以及逾期举证法律后果的适用这两个方面。制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法官充分的发挥其自由裁量权来进行评判, 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实现程序和实体的双重公正。

关键词:新民事诉讼法,举证时限,自由裁量

参考文献

[1]熊跃敏.传承与超越:举证时限制度的新发展[N].003版.检察日报, 2012-10-15.

篇6:浅析我国现行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关键词:举证时限;证据规定;不足与完善

一、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

(一)民事举证时限的内涵

《证据规定》的第 34 条,体现了我国关于民事举证时限的制度的现行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资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举证,但对于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举证时限制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时间,而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有关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也存在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是向法院还是向对方当事人举证,在举证内容应当是证据材料还是证据,以及超越举证时限的法律后果。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举证时限制度视为举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认为举证时限是包括在举证责任的概念中,是举证责任在时间上的要求,把举证责任与举证时限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想正确理解举证时限制度的内涵,就要弄清举证时限与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

(二) 民事举证时限的意义

从市场经济的效益本质出发,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必须遵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设立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可以实现法院以最低的审判成本达到司法公正、当事人以最少的诉讼投入实现自身权利的目的。概括而言,举证时限制度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1、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有利于保证当事人平等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行使其诉讼权利的平等待遇。

2、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建立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符合程序效益的要求并能够保障其最大限度地实现。

3、有利于完善诉讼制度。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是完善证据责任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 对我国现行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评价

(一)我国现行的民事举证时限规定

1、《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一、二款规定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逾期举证有两种情形:一是在举证时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时,将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二是逾期提交证据材料时,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由此可见,逾期举证,不尽会丧失证据的提出权,也会丧失相应的证明权。

2、《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五条规定了重新或另行指定举证时限的情形。主要有两种情形适用:一是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二是一方当事人提出了新的证据。因这两种情形的出现而重新指定新举证时限符合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平等这一基本诉讼法原则。

3、《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三款规定了举证时限且人民法院对其享有最终决定权。

4、《证据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的条件。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且申请时间须在举证时限届满前七日内。

5、《证据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证据交换制度。主要有两种情形适用证据交换:一是应当组织交换的情形,即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二是除此之外的,经当事人申请的案件。对这两种情形,在交换时间的确定上,人民法院享有最终决定权。

上述内容表明,《证据规定》在规定举证的期限的同时也规定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实际上为举证时限制度架设了一个大体框架,而人民法院在这一框架中享有很多决定性的权利。

(二)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不足

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不足体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当事人的举证时限制度。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7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一时不能提交证据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其在合理期限内提交。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确有困难的,应在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虽然此条为当事人规定了举证期间,但是未涉及逾期后证据是否还可以被采纳、是否还具有证据证明效力。这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如,难以质证,从而影响证据的真实性;证据采取突袭性,违背了诉讼的公正性;这也会造成诉讼拖延,影响诉讼的效率。

三、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尚需完善的内容

结合部分国家对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一)当事人因其过失逾期举证的, 可以向法院申请免除证据失权的后果, 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属于轻微过失的, 应当阻断证据失权效果的发生; 对于重大过失, 如果该证据可能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 缺乏该证据将可能使相关事实真伪不清, 会严重危及诉讼公正的, 应当免除证据失权后果的发生。

(二)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不能收集到的证据, 因后来情况的变化又收集到该证据的, 只要当事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种情形, 则应不发生证据失权的后果。

(三)应当明确区分被告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和被告提交证据的期限, 被告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应先于被告提交证据的期限, 设置类似美国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和“证据开示程序”的庭前准备程序, 这样才能让双方当事人有针对性地、充分地举证。

(四) 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包括扩大当事人、第三人提交文书的范围, 加重当事人陈述义务, 完善证据保全制度, 强化证人作证的义务, 完善律师调查证据制度等。(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參考文献:

[1]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年版

[2]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张卫平:《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汤维建:《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年版

篇7:举证时限制度再思考

【关键词】举证时限制度立法目的;立法进程

一、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目的

(一)举证时限制度的含义。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效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举证时限制度包括两方面要素,一是期限,即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举证义务;二是后果,即当事人若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举证义务,则应相应地承担一定的不利后果。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要促使当事人积极履行举证义务,提高庭审效率。

(二)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目的。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促使当事人积极举证,提高诉讼效率。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容易给当事人带来懈怠心理,不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搜集所有可能证据。当事人若享有证据随时提出的权利,则会导致多次开庭进行事实审查,使得案件的审理过程无限拖沓。举证时限制度就是要限定一定的举证期限,超过该期限则证据失效,以此来督促当事人积极迅速地举证,提高庭审效率。(2)防止证据突袭。部分当事人明明已经搜集到相关证据,但出于主观恶意心理,想要通过证据突袭使得对方当事人措手不及,从而增大胜诉几率。举证时限制度为逾期举证的当事人规定了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会对其施加严厉的证据失权的制裁,,故而有效地防止了这一现象的出现。(3)有助于法院简洁准确地确定案件争点。若当事人可随时提出新证据,则案件争点会随着新证据的发现而产生变化。争点不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则必然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保障所有证据在一定期限内提出,审理前就能确定争议焦点,从而达到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

二、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进程

(一)证据随时提出主义阶段。91年《民事诉讼法》对于举证时限制度未做相关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随时提交证据。我国对举证时限制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未能融入世界司法大潮中。随后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中初步涉及证据提出期限,其中第76条规定人民法院应指定当事人于合理期限内提交证据,当事人无法在指定期限内履行举证义务的可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二)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阶段。为解决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导致的诉讼迟延、庭审效率低下和证据突袭等问题,2002年施行的《证据规定》开创性地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这在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根据《证据规定》,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举证期限、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即证据失权,以及证据失权的例外情形(新证据)。除此之外,《证据规定》设置了举证时限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如证据交换制度等。从理论上看,证据随时提出主义造成的浪费司法资源,片面追求实体公正而忽略程序公正等弊端,随着《证据规定》的施行都可以得到解决。但是,《证据规定》出台以来,举证时限制度在实施过程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证据失权和实体公正之间的矛盾导致各级法院在适用证据失权时顾虑重重,举证时限制度的实施在实践中遭遇了巨大阻力。针对举证时限制度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举证时限通知》)。该规定专门针对各种具体情况下的举证期限确定问题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并对新证据相关规定进行了完善。另外,2008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监解释》)虽然是针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专门解释,但是其中的第10条规定了作为再审理由的新的证据的具体情形,第39条规定了因提出新的证据而使再审改判时,对方当事人有权请求相应的补偿和赔偿,所以这两条也成为了举证时限制度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证时限通知》着眼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举证时限问题,使得特殊情形下举证时限的设立更具合理性,尽可能避免证据失权带来的不利后果。《举证时限通知》对《证据规定》的细化和发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分了一审与二审的举证期限,《举证时限通知》第一条和第八条分别就一审程序的举证时限和二审程序的举证时限做出不同期限限制;(2)根据诉讼中出现的特定程序性事由而重新设定举证时限,《举证时限通知》第2条、第3条、第5条、第7条分别规定了由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法院驳回管辖权异议、增加涉诉当事人、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和提出反诉后,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3)明确了新证据的判定标准,即新证据的考量有两个重要因素,分别为该证据在庭审前是否已存在和当事人主观是否存在逾期恶意。《举证时限通知》将当事人主观恶意作为判定新证据的重要依据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行为与责任的关系,也缓解了过分严苛的证据失权制度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审监解释》中关于对新证据的认定可概括为三种:(1)审前已存在但审后才被发现的证据;(2)审前已发现但无法取得的证据;(3)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当事人已提供但未得到质证的证据,只要足以推翻原判决,均可纳入新证据。

(三)举证时限制度的成熟阶段。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出台,明确了举证时限的确定方式,改进了当事人逾期提出证据的法律后果。该法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对举证时限制度正式作出规定,相当大程度上衡平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维护了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权利。相对于《证据规定》的严格证据失权,新民诉缓和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提高诉讼效率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案件的客观事实,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上一篇:Oracle常用命令――方便你我他下一篇:初一上学期期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