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2024-04-22

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精选6篇)

篇1: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教学中‘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理念的渗透”

一、问题提出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课标实验稿”为基础,指出了美术课程所要具备的四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以及注重创新精神。其中,“面向全体学生”乃是2011年版“课标”理念中最为突出和重点强调的一条。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表明,它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国民文化教育,而非专业的技术教育。因此,这对学校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和教学方式应用“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提出了独特要求。

此外,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强调了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而非仅仅局限于普通的“制作”。强调多种“媒材”而非“材料”。从“媒介”的角度进行教学思考(如图形表现、视频处理、多种材料的复合与转换等)。这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体验视觉传达与表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描绘”与“塑造”的过程。

二、研究理论依据

依据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近几年计划按照美术学科的四大学习领域,逐个领域进行研究突破,深入细化。其中“设计·应用”领域内容宽泛,强调了“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富有创意。就是把再简单不过的东西或想法不断延伸给予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最重要的是需要融入“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创意”。

根据“课标”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的要求,以及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考,提出“美术教学中‘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理念的渗透”这一课题设想,有以下几点思考: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强化设计与工艺之间的差异;“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功能角度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是对“物以致用”设计思想的具体执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介”,强调学生在进行设计行为之前的构想、预见和选择过程。

我们借此研究课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从而拓宽师生的想象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教师进行自己的教学构想的同时,也拓宽了教学专业之路。

三、研究对象

小课题研究实验基地学校香坊二小的全体学生,教师专业社群成员所教授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内容:

1、挖掘本土资源,设置主题活动。

2、凭借适形创作,实现教学相长。方法:

1、经验总结法

2、个案追踪法

3、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原则与措施 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措施:

1、加强与教师社群成员们的合作研究;

2、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并作汇报讲座,课题组成员每个人活动一次,创造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3、课题组成员开通个人博客,QQ空间,微信平台,并督促随时更新。

4、聘请省版画基地主任刘德才先生,哈尔滨画院版画创作室主任兼院长助理王惠亮先生作为本课题组成员引领专家,解决藏书票创作技法难题。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3年2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教学环境特点围绕主课题自拟小课题。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

3、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013年3月——2013年12月

1、通过组织进行个案分析以及课题组成员相互研究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教学。

2、组织课题组相关成员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并商讨改进方法;探讨、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3、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性小结,并不断修正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4年1月

1、分析、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研究资料。

2、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

3、编辑整理教学设计,师生作品集汇编

七、完成情况:

(一)挖掘本土资源,设置主题活动。xx学校开发《趣味剪纸》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教研组在美术校本课程《趣味剪纸》的教学活动中,将“兴趣=趣味+鼓励+参与+创造+发展”带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剪纸的艺术魅力,唤起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基本素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将剪纸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是一年级的启蒙阶段,由王黎明老师负责。她引导学生先初步认识剪纸,从手撕纸开始教学,逐步使用剪刀,从直线曲线的剪法再到学生熟悉的用品和水果蔬菜的单色剪纸,引导学生先认识剪纸符号、了解剪纸的基本制作。

第二阶段是二、三年级的发展阶段,由李艳老师负责。从二年级开始从单色剪纸逐步过渡到套色剪纸。多年来,李艳老师潜民钻研民间剪纸艺术,精于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简单的工具、易得的材料就能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套色剪纸是在事先剪刻好的单色剪纸主稿(一般为阳刻)上再套上各色纸块衬托而成的一种剪纸。它色彩丰富,艺术效果突出,很受学生的喜爱。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提高手工制作技能和观察能力。通过感受彩色剪纸的美,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表现、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是四、五年级的巩固阶段,由李静老师负责。这一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意识渐强,但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针对这一学情对原有的剪纸知识进行巩固,学习的内容、工具、材料要有一定的变化,不能过于复杂,又要有新意,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作品从四年级的传统图案抓髻娃娃过渡到吉祥图案的染色剪纸。根据生情,将染纸的工具进行了创新,利用学生手里的彩笔和油画棒来为作品上色。

第四阶段是六、七年级的提高阶段,由王迎春老师负责。由于新成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传承小学部校本课程的优质资源,初中的美术课加强了剪纸的技巧训练,丰富剪纸艺术的形象和内涵,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剪纸的题材更加的广泛和自由,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作有主题的剪纸作品,如:关注家乡的冰雪文化、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特别是将现代的剪纸元素融入剪纸学习中,使剪纸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时尚的气息。

好的美术教学应该是贴近人,关爱人的;新成学校的趣味剪纸课程在繁简疏密、去粗取精、恰当连接、巧妙美观、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中使形象简括鲜明,不断地启发学生全方位的想像、感受、判断等意识,用美术自身的独特价值去构建创新的基础,去和谐多彩的人生。

(二)凭借适形创作,实现教学相长。

在小学美术课当中有许多适合学生用的工具材料,如乡土材料、生活用品、废旧物品,还有文具店出售的一些漂亮纸张和手工用品等。通过这些工具材料的运用,并结合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对于“美术教学中‘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理念的渗透”一题课题组老师总结出以下两点:

一是从学生工具材料的运用程度划分:由易到难的过程;由简到繁的过程。二是怎样逐步提高学生“适形设计,物以致用”的能力:

除了这些,学生还可以用纸浆,蛋壳等很多他们身边熟悉的,喜欢的物品和材料去创作。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等待我们用眼睛、用爱心去发现、去体会,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材质带来的不一样的情感。只要我们找到教材的突破口,顺应学生的心理,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能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美术课堂,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运用技能。

八、下一阶段活动设想:

继续深入研究小课题内容,带领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尝试,丰富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作意识”的培养的同时让学生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和“功能性”,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用作品“美化”环境与生活,而是像课标指出的去“改善”环境与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在美术教学中,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应用性”和“审美性”。

再有,就是争取与基层学校领导多交流沟通,为美术教师开方便之门,多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学用具的资金投入上也希望基层学校领导能多加以支持。

篇2: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我们也对合作探究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如何在新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充实完善合作探究课堂教育教学与活动内容体系,继续为合作探究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实践。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的小组合作探究,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合作探究”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合作探究”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的效益。作为教师我想到了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合作研究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合作探究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课堂。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就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就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合作研究美术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合作研究”,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在课堂生活中拓展良好的学习空间,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2、在教师素质发展的方面拓展良性空间。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快乐。

2、研究目标:

合作研究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小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一)、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3、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4、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认为,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二)、把握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合作研究课堂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想象和创造,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1、体现师生的互动性和生生的互动性

合作研究美术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题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力量去认识世界。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意义建构和迁移运用,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真正愉快地进行学习。

3、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合作研究课堂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二)、相互交流,形成共识

(三)、构建教师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合作研究课堂”的运行效果。为了实验顺利进行,我们将以学校30%的骨干教师为龙头,以点带面,使和谐课堂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里,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建立动态的和谐课堂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应体现动态,生存、丰富,可以有多种评估形式,可以体现学生个性、可体现教师个性。而且每种形式都应该给学生、老师很大的发挥余地。评估过程应凸现人文和谐。以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个体发展的合作。

五、课堂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方案的实施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来完善课题,提高课题的应用实效。以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来确定本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六、研究成果

过去的课堂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角,不论是在课堂时间占有上,还是对知识的把握上,都由教师一人操纵。学生只是被动、无奈地接受。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不合作的师生关系,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健康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几分钟,自己则站在讲台上,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管下面的学生是在讨论,还是在说空话,最后自己作一下总结就算完事。体现不出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美术科学的教学中,更适合开展“探究、创新教学”。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观察和创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

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要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

天池小学

陈康华

篇3: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一、宁波校外美术培训的现状调査

(一) 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 宁波的三个主城区的校外美术培训机构, 主流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有官方背景的青少年宫、文化馆、美术馆等, 虽然数量少, 但班级多规模大。如接受调查的宁波市青少年宫, 毎年有4000少儿参加美术培训, 江东宫约1000人, 美术馆700人。上述机构因有政府支撑, 长期从事教学, 课程开设规范, 已经在少儿和家长中拥有广泛的影响, 所以无须广告, 生源滚滚。但受长期的传统教学影响, 教师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 学生的发言权少。

第二类:经教育部门注册的办学机构, 或在工商、民政局注册的一些美术、设计公司开设的培训机构。从宁波市教育局网站上能查到的校外美术教育培训机构全市大概有74家, 其中老三区17家, 还有些培训机构在区教育局网站公布。有工商执照的数量更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考证确认, 估计大约一百家左右。这些机构学校规模一般在50~100人左右, 是少儿培训的主力, 因数量较多又有政府的一定监督, 家长比较放心, 同时, 这些众多的机构分布在居民的生活区周围, 孩子上学就近, 家长接送方便。在办学过程中, 这些机构比较侧重考虑家长的呼声, 课程调整灵活, 由此而成为学生居住地附近的第二课堂。这些培训机构的领军人物多为美术院校毕业生, 在办学过程中, 已经积累了较为系统的少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他们在美术教师中具有较好的人脉, 往往聘请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教师执教。

第三类:未在政府部门注册, 往往租借居民小区内或自家房屋进行教学活动, 相对规模较小、教学点分散、教学过程随意。他们不仅办学门槛低, 而且常常自生自灭。因为隐藏性强, 很难确定具体数量。这些培训点的50%左右, 是由中、小、幼的美术教师自行办班, 据我们不完全的调查统计, 全市两千名左右中小幼美术教师办了一千个左右的培训班。这些教师一是因为学校不重视美术, 在评级、评职称等方面倾向于主科教师, 他们认为自己的心理和经济上都受到打击, 于是墙内损失墙外补, 近水楼台先得月, 身边就有崇拜自己的学生, 生源不成问题, 肥水不外流, 不仅在经济上有收益, 而且培养出优秀学生, 自己的名声也由此鹊起。这样的培训班个性特别鲜明, 教师积极性高。至于其他的50%, 形式是多姿多态, 培训广告和培训实际不相符合, 课程设置随意马虎, 没有合格的师资力量, 甚至在收取报名费后销声匿迹等等, 不在少数。

上述三类培训机构各有占1/3的少儿参加学习, 各有特点, 堪称门类众多良莠不齐, 在办学过程中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可否认, 各类培训机构曾经不同程度地培养出优秀的美术工作者, 出过优异的少儿美术作品, 但也毋庸讳言, 各种弊病时有可见。

(二) 对家长的调查分析

之所以存在如此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 肯定存在为数不少的生源。在经济上和学习兴趣上难以完全自己做主的少年儿童, 背后肯定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推手, 就是家长。

第一, 参加校外培训的家长对美术既外行又重视。调查显示, 33%的家长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 58%的家长不大了解, 基本不了解的占6%。他们希望孩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就即美术作品的评价上:想象力丰富占81%, 画面逼真占39%。但他们不惜精力、时间、费用、陪“太子”读书, 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第二, 家长的培训期望 (多项选择) :67%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自己动手, 主动参与的能力。59%的家长希望培养敢想的勇气和想象的能力。40%的家长希望培养观察能力。40%的家长希望培养自我感悟和自我发展能力。选择培养模仿能力的占12%, 说明家长不希望孩子依样画葫芦, 但也有部分家长的期望超越了美术培训的功能。也有些家长爱面子爱攀比, 把获奖和考级作为校外美术辅导的主要目的, 甚至有家长过早地对孩子拔苗助长, 一味要求向大师看齐, 认为起点越高孩子进步越大。

第三, 家长对培训课程的选择:学习的课程基本上由家长选择。家长最喜欢的课程依次为 (多项选择) :儿童画占61%、卡通画占39%;以下的排序为色彩、素描、书法、简笔画、纸艺、中国画、沙画、泥塑、线描、摄影、版画、布艺、多媒体画。在家长的心目中, 少儿画儿童画是天经地义的事。选第三位色彩的少于26%。选摄影、版画的不超过8%左右。

第四, 对培训机构的选择 (多项选择) :在理念上, 家长选择美术培训机构最看重教师的教学方法, 占69%, 先进的教学占58%, 教师耐心占33%, 离家近占18%, 画室环境占14%。在实际的机构选择中, 考虑离家近的私人办学机构的占50%, 选择美术馆的占34%, 选择少年宫的占32%, 选择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进行家教的只有4%。由此可见, 离家近的办学机构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五, 对培训方式的选择:有61%家长喜欢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作品, 59%的家长赞成互动式教育, 没有一位家长希望学生完全跟着老师走的教学方式。这对现有的许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 对培训结果的评价: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唯有画得“像”、制作得“像”才是成熟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评价非常随意, 甚至有家长一看到自己不满意的画, 就会责怪孩子, 不但干扰了孩子的思维, 还导致孩子情绪低落, 久而久之, 不但遏制了孩子内心的创作欲望, 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三) 主体意识缺失

当前, 参加美术培训的学生, 年龄普遍低下, 其中3~5岁的占21%, 5~7岁的幼儿占37%, 7~9岁占14%, 9~12岁的少儿占26%, 12岁以上只有2%。

虽然家长非常热衷, 但非常喜欢美术的孩子只有31%, 比较喜欢美术的将近50%, 一般的占19%。

而在学习过程中, 作为少儿美术培训的主体, 大部分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年龄幼小, 兴趣尚未定型, 意志力远远不如成人, 头脑中更无社会功利性, 他们幼稚、单纯, 缺少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学习内容以及对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教师等等方面的选择上, 主体地位基本上全部剥夺, 只能简单地接受、认可, 甚至逆来顺受无所作为, 没有勇气、不敢想、不敢说、不敢绘画或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这些现象可以归结于家长的强势, 但与课堂上教师的不良教学方式也有明显的关联。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不止一次碰到小孩说她 (他) 不喜欢学“画”, 是家长硬叫她 (他) 来的, 也不止一次看到孩子哭着跑出教室。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完全丧失。

(四) 对师资的调查分析

第一, 师资比例及缘由:从事校外美术培训的专职师资仅占20%, 兼职教师占80%。为数甚多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有美术院校专业背景, 因为大学扩招, 每年有大量毕业生面临求业压力, 纷纷挤入中、小学等有事业编制的岗位。但当前的许多中小学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 致使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大材小用, 并在学校里感到升职、评职中对美术这门副科的轻视, 也有部分教师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就去了各类培训机构兼职。同时, 一些培训机构对教师资格审定的马虎潦草, 致使一些不具备美术教学资格的人混迹其中。

第二, 对校外美术教师应有素质的认识 (多项选择) 。在众多的培训教师中, 有90%回答是责任心、敬业精神、热爱教育、耐心、爱心。有80%回答是教学经验、美术功底、专业技能。由此可见极大部分教师的见解甚为正确。

第三, 教师流动性大。兼职教师数量多, 但流动性增大, 师资力量难以稳定, 更难以组织他们进行培训提高:没有牵头部门, 没有培训经费, 教师没有参加培训的时间, 而且即使培训, 也无法保证他们不外流。

第四, 缺乏双专业背景。大部分兼职教师具有美术专业背景, 但缺乏少儿教育背景。教师是个双专业的职业, 由于大部分教师毕业于美院, 虽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但仍然存在错位现象: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书而进行幼儿美术培训, 原先就不甚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更难以应付年幼孩子:没有掌握低龄儿童的心理特点, 对学生了解不够, 交流不畅, 特别对性格内向的孩子, 直到家长找上门反映, 教师才知道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尤其是教师对少儿美术创作的规律把握不够, 有时候抑制了学生创作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堂上满堂灌、追求学生共性而个性培养缺失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第五, 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往往跟随学生, 随家长的喜好进行教学。大多数家长的参与度很高, 但对美术却是门外汉, 而众多家长的希望又各不相同, 有的甚至认为花了钱就可以指手画脚, 结果导致系统的教学计划流失。还有的老师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 过分强调技能训练, 使学生剑走偏锋, 至于沉溺于美术知识和技能, 忽视欣赏等审美能力的培养, 更是随处可见。

第六, 对自身美术专业素养的担忧:每天面对着孩子, 担心自己的美术品味会越来越低, 于是, 应付性地备课上课, 难以保证学质量。也由于分心, 对本职岗位和自己的美术水平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宁波校外美术培训的对应策略

众多办学机构和办学资质的错位, 家长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错位, 教师所学专业和教学对象的错位, 导致宁波市少儿美术培训红红火火现象背后的混乱, 甚至某些机构的质量低下, 不适合进行少儿美术培训。

(一) 整顿办学机构

第一, 建立机构认证制度。政府教育部门要建立机构认证制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无论校内校外的教育机构, 都将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少儿培训是个非常严肃的事, 关系到年幼一代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所以, 不是稍有技能的人便能够组织进行的。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明确办学的资质, 避免办学机构良莠不齐的现象出现。

第二, 建立信息发布渠道。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应、便捷的信息发布渠道, 让家长能方便地查询他们所希望了解的相关校外美术培训的信息, 我们在调查中有意识地查询, 尚且难以查询确切的、全面的信息, 家长查询的难度可想而知, 查询过程中鱼目混珠、挂一漏万的现象必定在所难免。

第三, 确定教学标准。虽然校外教学有别于校内教学, 而艺术教学在众多的学科教学中最为灵活多样。但任何教学必定有它的内在规律,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也不能无缘无故、随心所欲地超越。故此, 应该制定的明确的标准, 使教师的指导有所依据, 使家长的评介有客观标准, 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 并看到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的实现, 品尝到辛勤学习后的喜悦。

(二) 加强师资培训

尽管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很强, 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培训的难度也比较大, 但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

第一, 审定教师资格。尽管校外教学的教师资质认定不如校内教师严格, 但必要的资质认定, 千万不能放松。不但要坚持教师的双专业要求, 而且必须坚持专业不能错位的原则, 如学习和从事工业美术的人员基本上不能参加幼儿美术教学。

第二, 加强教育专业培训。年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心理非常稚嫩, 而且幼年的经历对他们今后一辈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 对即使具有资格证书的教师, 还是需要加强教育专业培训。可以为他们选择经典的课本, 让他们有效地掌握幼儿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美术课程、美育等等专业知识, 掌握师生互动的方法。同时, 让这些教师们意识到, 美学不等于美育, 美术培训不能局限于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传授, 而应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 加强美术专业培训。家长对培训机构看重的并不是硬件设施, 而是课程设置。教师要不断研究新教材, 接受新思想, 吸纳新知识, 运用新方法, 在实践中勤思辨, 激发教学灵感, 对教学中的闪光点及时总结。从调查中可以看得出家长的目的还是比较健康的, 那么我们一定要研究什么样的课程是有利于少儿的健康成长, 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能把家长的愿望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变为现实。关于这方面我建议大家读一下 (美国) 贝蒂·艾德华著的《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这本书, 书中写道:“如果想变得真正有创造力, 我们必须摒弃那些我们通常使用的思维模式, 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词汇性语言 (左脑) 不适合在进行某些创造性工作时使用, 词语有时会干扰思考。”“创造力是指用新的方法, 以新的角度来看你在平常被我们想当然事物的能力。这与我们绘画的过程不谋而合, 因此我们就借用美术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书中解释了为什么绘画有利于创造力、想象力的开发和如何有效地通过美术活动把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激发出来。

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之前, 学生对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感觉往往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 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多样化、有目的地安排技能和技巧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的课程。从横向和纵向来解释和剖析不同创造程度和创新空间的教育方向, 因材施教地挖掘学生潜质, 使学生通过趣味横生的课程, 迅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 逐渐养成多向思维方式, 从而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创造和谐民主的和谐教育环境, 使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大胆评价和倾听别人的习惯,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思维, 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 使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情趣, 使之勤于学, 善于学, 乐于学, 从而达到塑造其美好心灵的目的。

杨景芝老师说过:“儿童不需要教他怎么画, 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教师始终要保持科学趋同、艺术存异的观念, 孩子个性、兴趣、追求和思想等方向的差别造成了美术作品形式的丰富多彩, 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 不能以自己的审美作为参照, 成为自己的复制品,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 主要提出肯定点和不足, 等级不必分得太清, 主要是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 有更高的追求方向。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 使孩子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在绘画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 引导家长的期望

第一, 自己的期望不能等同孩子的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 都有自己的切身体验, 也不可避免地留下自己的遗憾。“孩子是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延续”, 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立足于这样的境界精心构思孩子的前途, 设计孩子的生活, 完全无可厚非。但孩子不是自己的简单复制品, 孩子所处的生活年代与上一辈明显不同, 社会对他们提出了新的需要和新的目标。而且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有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所以, 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喜好、意愿强加给孩子, 更不能以自己的利弊得失来决定孩子今后的成长轨迹。家长应该多观察、了解孩子, 多与孩子沟通, 尊重孩子的意愿, 善于引导孩子, 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第二, 了解美术知识正确引导孩子。从人的绘画能力发展规律来看, 必存在从涂鸦期到意象期再到具象期的变化, 每一段必有一个呈现的过程, 我们不能按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少儿某一发展时期的作品, 更不能违反这一进化过程, 干扰他们的平稳过渡。调查中我们问了个很简单的问题:“儿童画和简笔画的区别?”结果很多家长分不清。简笔画最初的作用是为了教师在上课时更好的说明文字的抽象意义而配的图示, 因教师不是专业美术人才, 又不可能花大量精力掌握绘画技能, 只能由专业人员对美术形象进行一定的简化规范, 以方便教师作为基本功进行掌握应用。这与儿童在绘画能力发展中某阶段根据自己所见所想所呈现的作品完全是两码事。我们觉得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永远不要离开生活作画, 可以说对着同一个客观对象, 100个孩子很难做到画出一模一样的作品, 这最起码已经具有了独创性。雷德里克.弗兰克:“我之所以去画中国人所谓的“万事万物”是为了能够对这些事物观摩更加深入, 甚至更加刻骨铭心, 从而达到全知全觉的境界, 绘画是一种修行, 画让我不断对这个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孩子最可贵的是天真, 充满好奇的童心, 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大多是从兴趣出发, 在他们那看似天真幼稚的想象和随心所欲的作品中, 往往蕴藏着对大自然美的独特认识, 我们一定要珍视它, 小心翼翼地呵护它, 用科学的教育方向引导到更缤纷的艺术世界, 使孩子在认识美、感受美、流连于五彩缤纷的美术世界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洗礼和境界的升华, 摈弃世俗和丑恶。

(四) 培养主体意识

第一, 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年幼的儿童,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失主体意识, 把学习看做外部强加的任务, 是为了谁而必须完成的事情。主体意识就本意而言, 就是本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表现在少年儿童美术培训中, 简单地讲, 就是认识到学习美术是自己的事情, 通过自己的努力, 掌握美术的知识技能, 让自己拥有感受美、赏识美和创造美的本领, 进而为人生健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幸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支持应心存感慨。家长让自己参加培训仅仅是培养自己美术学习的主体感的起步, 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与交流、激励等等方式, 让年幼的孩子认识到自己所学习的美术是有价值的, 自信自己有能力把它学好, 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把它学好, 而且明确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而不是责怪。

第二, 激发美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既然家长让自己迈入校外美术培训的门槛, 也就是因为那里有个启发艺术多元化的环境, 能给予自己多种接触和体验的机遇, 辅助自己准确寻觅、捕捉各种美点和亮点, 使自己逐渐摆脱观摩、理解与表现的脱节现象, 以线描、素描、色彩、中国画、手工制作等各种课程互相穿插, 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并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在质素, 进而投身于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美的发现与探究, 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健全人格。

第三, 鼓励孩子创造。孩子的创造有别于成人, 不是创造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事物, 而是创造他们未见未闻的事物。孩子的天性极其宝贵, 他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动、大胆、无拘无束、天真烂漫, 绝非成年人能够想象和达到。并且这些宝贵的思维痕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转瞬即逝, 如不趁年幼时捕捉, 甚至会终生遗恨。面对这些家长和老师看来的“涂鸦”和“莽撞”, 应该倾听他们的介绍、解释并予以赞赏, 引导他们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 校外美术培训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牢牢把握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审美能力, 激发对美的爱好和追求,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条主线, 始终坚持办班有特点, 教学有特色, 学生有特长。

参考文献

[1][美]贝蒂.艾德华, 著.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M].张索娃, 译.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2]杨景芝.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

篇4: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及必要性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2、目前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课型)不被重视。我区现使用人美版教材每册美术19课,专题欣赏只有1-2节课。市区级赛课活动中,容易出課堂效果的往往是实作课,许多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只看学生的绘画作品……于是,美术课程偶被挪作他用,各级赛课的“指挥棒”导向,学校的评价标准,让许多教师放弃上欣赏课。

(2)欣赏课教材与学生认知脱节。我区现用人美版美术教材,每册一般在开始和结尾各安排一节专题欣赏课,但这些课程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脱节。出现知识性、专业性上浮,趣味性偏低的局面,课程一旦游离于学生感知之外,欣赏难以直抵心灵,触动共鸣。长期下去,学生与老师都会丧失教学兴趣。

(3)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欣赏课发展的不均衡关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尽管,我校的美术教师均为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欣赏课教学关乎这个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知识、理论结构、表达方式等综合人文素养。对于综合性强的欣赏课教学,大家都感到难以驾驭。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2、小学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同时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收集整理适合各年段的欣赏媒材。

2、探索小学各年段适合学生欣赏的美术内容,形成专题欣赏课。利用平时的教学,养成随堂欣赏的习惯。

3、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了解一位名家或欣赏一幅名画。

4、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水品。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与生活的认识及应用。

6、使欣赏课程专题化,常态化,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欣赏课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我校各年段的学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感兴趣的美术学习内容。

2、文献检索法:查阅资料,了解欣赏课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3、实验法:将我校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年段进行实践探索及研究。

4、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的课例进行研讨、分析。

(三)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1)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3)讨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及开题报告;(4)尝试研究。

2、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2月)

(1)调整课题实施计划;(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总结反思。

3、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文字与光盘资料。

三、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通过两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收获。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掌握了欣赏作品的方法,提高了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研究之前,一件作品让学生评述,他一般都只会说色彩鲜艳、非常有趣、好看或不好看等简单、表面的评价词。这是由于学生对作品缺乏深入感知,作品内涵没有深入挖掘。通过欣赏教学后,学生逐渐明白,鉴赏一幅作品,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一般欣赏一个作品,先要看整体——看局部——看神态,进行初步感知;接着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因——了解作品技法来自何种流派,进行深入了解、理性理解;最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生活感受,思维作者意图及作品思想、价值意义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陶冶了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的人。

2、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欣赏评价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篇5: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金山镇北厂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呼声愈来愈高,而与其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近来来,上至中央教育决策部门,下至美术教育界及基层单位,都在为完善评价机制而努力,理论界已经有一定量的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建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为了实 现这一评价目的,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我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因此评价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努力创新。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本课题构建了多元评价的研究,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并给其他课程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的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观要由竟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经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评价观是教育观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通过尝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2、研究的目标

(1)建构多元化评价的操作方式方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实验对象 北厂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内容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抑,逐渐失结果记下来,而是要叫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也就是

说,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时,各方面素质的评价。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情况的评价。

2、实践能力:对基本技法、工具学习的评价方法。

3、新精神(个性的展现):对乐于想象、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方面的评价。

4、完善情感(人格的完善):对掌握自己的情感、适时释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美术可以使用画笔来展现学生的各种想法及心理活动,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5、合作能力:对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具备责任性的评价。

6、应用能力:对运用所学知识、所完成的美术作品,如何美化生活的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多元性的评价内容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评价观,它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

(三)研究的步骤

1、实验方案确定 2013.9——2013.10

2、实验实施阶段 2013.10——2014.4

3、实验的总结与评价 2014.5——2014.7

(四)研究的过程

1、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

为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及他们习惯的学习方法,在确定课题后,确定主题后让学生自主创造。

2、多元的评价的评价方式:

a.实作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b.过程评价,c.卷宗评价(个人卷宗、班级卷宗),d.合作能力的评价,e.展示与交流。

四、研究成果

教师积极总结提升,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一年来,共有6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

王建萍,2009年5月26日,论文《师生情感的升华——作文评语》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幼儿学习数学“五法”初探》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09年12月,论文《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朗读教学要注意层次性》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建萍,2009年12月,论文《孩子,妈妈是这样爱你》发表在省级刊物《云南教工》上。

五、研究的体会与后续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体会

1、负责实验的老师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课题研究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在实验过程中的量化测试、资料积累等方面都做得比较欠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多向兄弟学校老师、教科所领导虚心请教,自己多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探索。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起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没有把课题研究的具体职责落实到人,没能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因而常感到力不从心,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成果。

3、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村学生家长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也给课题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后续研究的设想

篇6:小学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当前教育改革之最迫切的,是从各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科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以美术课程为中心不断地与周边其它学科相互交融,特别注重综合性和人文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然而以往美术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所以进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特点及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要始终把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珠潜能与智力作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展,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潜能和创新精神,不管是模式的构建,操作程序的设计,还是具体的干预措施,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决不为课题而作脱离学生发展实际的形式上的研究。

2、主体性原则

新的操作模式或操作方法的形式与有效的运作,都有赖课题研究的操作者——教师与研究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行动研究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作为实验变量与实验过程,并强调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参与实验操作中的创造性,以促进理性化的研究构想转化为有血有肉的教育实践。

3、过程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的解决为一个循环,是从研究到实施的一个连续过程,需要科学地“走一步,看一步”。在研究过程中,使课题的研究与行动在实际过程中完全相互交织起来,在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优化。

4、可推广性原则

研究过程中的新的认识,操作经验以及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评价都要考虑到教学实际的需要,要有典型意义而已其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我们注重操作模式的构建和行动研究,更注得过程的优化,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总结、交流、推广。

“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摘自----《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广大一线美术教师展开了如何将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在此之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有语:“生活即教育。”让课本不再脱离生活实际,是我们广大教师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现国内外踊现了许多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研究的特点

1、整体性与全面性

本课题是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研究工作以课题领导小组为核心,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发挥学校各方面活动的整体效度,达成集中实施实现整体推进的目标。

2、系统性与自主性

本课题以美术生活化教学为研究主题,自成体系,所有研究工作都将围绕研究主题展开。实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任教学科,学生基础等方面的不同,确定研究方法,使研究工作能在分工明确但相对宽松的情景下自主而有序地展开。

(三)、基本思路

1、在生活体验中把握新课标的脉搏

新课程中要求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竖立自信,张扬个性。

2、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体现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新课标也要求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3、关注生态式艺术教育带来的生机

生态式教育关心人的整体人格的形成,主张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强调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用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来指导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显然也是一个我们值得关心的话题。生态式美育实施的主要方法是感受和体验:体验和感悟人生,体验和感悟生活,体验和感悟美的真谛,最终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所以说“感受生命、关爱生命、表现生命”应当是对儿童实施生态式美术教育的主旋律。自孩子一出生,就创设条件,让他们在充满爱的艺术氛围中成长。让孩子感受人间的关爱,感悟大自然的秩序,感受生命中的美,形成整体性的完美人格。

实验将利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多种教育互动,形成一种互生互补和相互支持的有机生态式艺术教育组合,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感觉,人文素养和创造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高级生态智慧。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

本课题旨在对新课程理念下学校美术教学生活化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采取联合开发的形式,探索小学美术生活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模式,教学结构和实施途径,力图促使学生在生态伦理观、心理健康、艺术素养、实用技艺、自然、生态、人文学科等方面综合基础上有所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明、乐学、求美、创新”品质的人。同时通过研究,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形成学校特色。

主要内容:

(一)、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校本课程开发途径的研究。

(二)、学生在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中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研究。

(四)、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及课程纲要、教材的编写研究。

(五)、通过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学校特色研究。

(六)、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课程在实施中教学结构的研究。

(七)、关注生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教学中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大要素的优化组合。

四、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施方法

上一篇:2018通化特岗教师面试: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提问下一篇:有备无患的解释及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