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2024-04-17

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精选4篇)

篇1: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国家的建设培育更多的健康的人才。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 1

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其次要尊重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

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第三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篇2: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面对当今的中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缺乏对我国近代史,现代史的了解,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谁穿的好,谁吃的好,谁更有钱……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消极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培养青少年学生艰苦学习,勤奋向上的作风,树立艰苦创业的理想,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主要承担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状况反映了未来社会的概貌。我们要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全面发展,因此,就必须向他们宣传延安精神。使他们懂得只有德才兼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创业,才能接班,才能担当历史重任德道理。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教好书,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书本知识,掌握书本理论使毫无疑问德,重要德是,要使他们形成一种正确德人生观,发扬艰苦奋斗,学会艰苦奋斗,养成艰苦奋斗的学风,从而树立起艰苦奋斗的志向,只有这样,他们长大走入社会,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一个渴望有重大建树的人。

弘扬延安精神的目的,对学生,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上不怕艰苦,在学习上不怕困难的意志,树立艰苦奋斗的理想,对教师,是为了更好的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延安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细心了解学生的行为,心理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在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强化教育工作,要通过班会、课外兴趣活动、黑板报、专栏以及各种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自觉学习第二积极性,使学生由怕学、怨学转化为想学、好学。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和生活中来。

我们必须用延安精神武装头脑、振奋头脑,并做到以下方面: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是对学生思想与行为表现的观察和分析,研究是对学生各种行为表现内在联系和动因的`琢磨,其中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和研究班集体。

二、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既是教育学生最起码的基础条件,又是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爱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的瑰宝。关心学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行为,只有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才谈得上教育学生,也才可能教育好学生。对此,我的做法是:1、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充分保护学生得人格和尊严。2、对学生诲人不倦、耐心地进行启发、诱导,毫无保留地把知识,智慧和能力献给学生。3、热爱全班得每一个学生,把爱的甘露洒向每个学生得心田,包括后进生、调皮学生和曾失过足的学生。4、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曾经有过,我们班上一名住校生,感冒几天不仅不好,身上又感染皮毒,二家里经济又比较困难,于是我便多次带他去医院治疗,并替他垫付医药费,我的帮助深深地感动了他,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最后这个学生奋发努力,考取了师范学校,对此,我对我的一切付出从心里感到愉快。此外,为解出部分学生为担心生活费丢失而影响学习的负担,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规律、记录,让他们有计划的使用,对部分困难学生,在生活费一时男一就位时,帮助其垫支,融洽了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5、严格要求管理每一个学生,每周日晚到周六都安排班委值日,把当天的好人好事或者不良行为如实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好人好事及时给予鼓励,对不良行为及时制止,把不好的行为习惯制止在萌芽阶段。

篇3:要教好书首先是育好人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来看, 育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全面了解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 就得先了解学生,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学习及生活等情况, 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了解学生要做到全面, 包括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才能特长、性格特征、家庭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分析。在了解学生时, 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调皮”生身上, 重视对全班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主要手段是观察与谈话, 谈话时要尊重学生的家庭隐私。通过了解学生, 重要的是亲近他们, 同他们打成一片, 既做学生的老师, 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使他们听从老师的教诲。

初一学生进校时, 我用一周时间记住学生姓名、家庭住址、家庭基本情况。当时, 我了解到我班一名调皮学生, 父母离异, 父亲常打他。他说:“在家得不到一点温暖。”于是我告诉班主任要多关爱他。后来这个学生表现很好, 成为班上的体育健将, 毕业也考上了高等院校。

二、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 就是要发扬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使后进赶先进, 先进更先进, 不断缩小后进面, 扩大先进面。

一些学生学习不努力、纪律涣散, 对这部分学生我首先是摸清他们的情况, 分析原因, 针对性进行教育, 并从他们心灵上和行为上发现闪光的东西, 从而使他们树立起改错的信心, 涌起一定程度改正错误的希望。

对个别差生的教育要坚持不懈, 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工作, 做到“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对产生反复的后进生, 要尊重、信赖、坚定信心不急躁、问题严重不放弃, 屡教不改不灰心, 问题没解决不撒手。

三、调动多方力量教育影响学生

为形成教育合力, 形成教育影响的一致, 必须依靠班主任、各科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互相配合。我在对学生实施的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 要争取班主任支持, 与各科教师一道, 互通情况共同研究, 统一调整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主动参加班委会, 并对班级管理提出合理建议。网络上有好的教育题材, 主动与班主任提出组织学生观看。另外积极与家长沟通, 利用家长会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 走访学生家庭切忌“告状”。特别是走访差生的家长, 重点是商量教育方法, 绝不能带有厌恶学生和埋怨家长的情绪, 使家长与老师感情融洽。从而彼此配合, 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

四、关心爱护学生, 感化学生

篇4:教知识更要教智慧

在一些学校, 教育的主要内容被“潜规则”地约定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 学生头脑中塞得最多的是来自教师“剁碎”的知识。教师们往往期待学生在得到这些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知识后, 能在各自的头脑中“水到渠成”地形成一个整体。而最可悲的事实是, 接受了“堆积如山”知识的学生能做的只剩下死死地记住公式或是几道僵硬的题目。

法国大学的一个研究成果中有这样一段话:“什么是知识?是孤零零的呢, 还是在一个网络中间和其他知识建立起了联系?这是衡量知识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们平时看到的、想到的、触摸到的知识大多是有形的, 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却是无形的, 但在知识的海洋里, 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加不可缺少。智慧的秘密可能恰恰在于知识各要素之间关系的那种妙不可言的契合。

智慧指向创造, 是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做出决定, 它是自由的;知识是对某种已经存在的或已经决定过的事情的了解和知道, 它是没有自由的。智慧基于知识, 而最终目的不是停留于知识;知识对智慧所起的作用, 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知识面窄, 结构不合理, 缺乏更新能力, 则智慧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而过分依赖知识, 会限制和阻碍智慧的发展。

因此, 我们要重新建构教育的目的:超越知识与智慧的鸿沟, 不在“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中挣扎, 把知识和智慧作为教育的两个纬度或层面, 以知识的积累作为基础, 让学生在与知识的对话中学会思维, 发展知识所蕴涵的智慧。转识成智、化智成德——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上一篇:水头一中201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评卷安排下一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