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建设

2024-04-24

科技发展建设(共6篇)

篇1:科技发展建设

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富民强镇为中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产业化,努力把三江打造成为“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实现跨越追赶、三江崛起而不懈努力。

篇2:科技发展建设

作为中国肉制品行业屠宰量最大的企业、国家肉制品领军企业,金锣集团已经未雨绸缪,走在了行业的前面。金锣早于2008年就将产业布局前置,大举进军规模化养殖。先后斥资兴建规模化养殖场,基本形成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金锣拥有十万头以上曾祖代至父母代种猪,建立完善了原种场(祖代场)---二级繁育场(父母代场)---商品场的“宝塔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并且引进国外良种,开展数字化性控实行优生优育。不仅为肉制品加工提供了原料基础,而且为保障供应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金锣不断累积经验、追求进步,积极开发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产业化格局。在加快规模化养殖步伐的过程中,金锣集团还逐渐形成了“自主研发饲料、引进种猪、自繁商品猪”一条龙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集团通过自建大批饲料厂,自主研发饲料,对饲料品质进行全面把控;另一方面还通过进口美国种猪、自繁自养等途径,保证生猪出栏量与口味口感的升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升食品质量”成为全行业深入思考的问题。近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保障畜牧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和治本之策。发展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得广大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广泛认同。

金锣集团作为国家肉制品龙头企业,金锣始终秉承“低碳排放、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方针战略,不仅严格把关上游产业链规模化养殖基地的环保化发展,还将科技环保理念融入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促使企业不断向环保型肉制品企业迈进。

金锣抓住机遇,迅速实现了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在短短的十五年的企业发展中,“金锣”率先提出制定肉制品行业质量标准的倡议,积极推行肉类食品行业的国际化标准,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肉品质量管理体制,成为中国肉类制品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一个中国肉制品行业发展速度最快、数度领中国肉类行业之先河的乡镇企业,书写着中国肉类企业发展史上最炫丽的一笔

篇3:科技发展建设

1 固定接入网络现状和存在问题

1) 网络现状。a.语音、宽带业务提供在接入网层面已初步实现融合, 多媒体业务提供已初露端倪, 基础数据业务处于持续萎缩状态。目前接入网建设方式呈现出PON+DSL和FTTH光纤入户并存状态, 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FTTH已成为主要组网模式, PON+DSL主要用于局部网络扩建。b.在投资结构方面, 光缆线路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 贵金属在接入网络建设、维护中还有少量使用, 主要用于少数农村区域接入网的增补和延伸, 光接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ODN网络已初具雏形。c.从带宽提供能力方面看, 目前网络接入带宽以2M~20M速率为主, 现有接入网络应对带宽需求迅速增长的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d.从技术应用方面看, 宽带接入业务中基于铜缆的DSLAM直连和PON+DSL组网仍占很高比例, 基础网络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

2) 存在问题。a.县以下等部分区域接入带宽不足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特别是上行带宽限制, 不能满足IPTV等多媒体融合业务发展需求, 网络对业务发展、变化的预适应能力仍需提高, 存在一定业务风险。b.网络规模庞大, 业务提供多种技术并存, 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无法实现集中维护管理, 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未来有重复建设的风险。c.在农村等部分区域受业务发展不均衡制约, 低起点、反复多次小规模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使同杆路多条缆线叠加现象严重, 网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大客户接入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指导, 存在部分链形网络结构, 安全性能有待提高。d.网络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光线路终端 (Optical Line Terminal;OLT) 等局端设备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以收敛中继光缆资源。

2 网络转型必要性

受现有接入网络业务架构、技术条件和运营模式等因素制约, 在接入网络宽带化发展的大趋势下, 固网运营商还不能有效掌握宽带价值链的控制点, 没有形成适当的可赢利商业模式。因此, 以科学规划为指导、结合业务发展和新技术应用, 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接入网络进行改造, 将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 完成接入层网络向光网络的全面转型, 是固网运营商在战略转型工作中必须首先完成的重要工作。

3 接入网建设基本策略

1) 接入层网络演进要以向ODN网络转型为根本推动力, 以业务发展指导、带动网络的更新改造, 提高网络建设的整体性和预见性, 积极稳妥地推进光接入网发展。2) 接入网络改造建设要服从统一规划, 要特别强调网络规划的导向作用, 规划编制要具有前瞻性, 重点明确、适度超前, 同时考虑大客户接入部分, 将“光纤化推进”作为网络建设的核心内容, 保证网络结构、接入带宽和技术性能能够满足未来3~5年业务发展需求。3) 加快光纤化改造区域客户迁移, 提升PON网络资源实占率;严格控制现有FTTB扩容规模, 新建及改造工程主要采用FTTH薄覆盖模式组网。4) 以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为契机, 加快推进行政村光纤覆盖;通过OLT节点向网络边缘下沉等方式优化网络布局, 有计划、分步骤地释放、收敛网络资源。5) 充分保护既有投资, 综合利用现网资源, 采用光纤、电缆等多种方式, 逐步实现无缝覆盖。

4 接入网建设总体原则

1) 业务、技术驱动为根本出发点。2) 整体规划、指导战略保持一致。3) 近期、远期目标相兼顾。4) 充分发挥既有资源效益。5) 坚持网络的平滑演进。6) 保持网络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先进性。7) 不断推进网络融合。

5 接入网建设思路

接入网建设必须遵循“细分区域、突出重点、适度超前, 资源优化并重”的原则, 坚持多种资源并举, 改造和新建有机结合, 以FTTH为主要模式, 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全面推进光纤化接入发展。

1) 坚定不移, 继续深入推进现有铜缆接入网的光纤化改造。自2008年以来, 经过连续几年的规模改造、提速, 主市区、县城和部分经济发达乡镇的铜缆接入网光纤化改造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工作应从市场前景分析、客户信息收集、业务需求预测入手, 综合考虑网上设备运行状况, 制定明确的阶段目标,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效益优先, 以FTTH为主, FTTB为辅, 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地区的光纤化改造建设, 持续压缩铜缆接入业务比重, 积极推动光接入网络向下延伸覆盖;并在运行维护、工程建设实践中积极摸索、探讨, 逐步解决客户迁移、资源整合、效益提升等实际问题, 最终达到以改造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建设完善的根本目的。2) 抢抓先机, 在接入网新建工程中全面采用FTTH组网。FTTH以其网络结构简单、组网快捷、业务透明等优势正在成为新进运营商打破垄断、快速进行用户渗透的重要手段。主导运营商在这场技术、投资乃至市场的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统筹规划、全盘考虑, 打消关于“目标市场、客户迁移、网络资源过渡”等重重疑问和顾虑, 正确面对引导消费行为、发掘潜在市场、再造业务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 加快实施FTTH组网建设, 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客户密集区域提前谋划布局, 创造条件、择机而动, 随时启动既定目标市场, 积极推动ODN网络的全局部署, 面向网络融合实现平滑演进, 全力抢占光纤到户这一产业制高点。3) 着眼全局, 在网络整体规划中综合考虑大客户接入。考虑到大客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接入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 建议采用PON技术实现大客户解决方案, 不仅可以提供大客户专网作为一个整体的速率保证, 而且在管理维护、对业务多样性的适应、扩容灵活性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能够一站式解决客户的综合业务需求, 特别在接入客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优势就更加突出。但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 工程建设必须立足于全局, 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实施, 不能仅以满足单个项目需求为目的, 造成网络结构、层次的混乱。

6 结语

篇4:建设首都科技发展的战略智库

闫傲霜,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负责市科委全面工作。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辐射技术专业硕士毕业,理学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药学系辐射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搭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平台

记者:北京市的科研院所并不少,为什么还要单独成立首科院?

闫傲霜:北京筹备成立首科院的时间是在2009年。2009年3月份,我被任命为北京市科委主任。当年,市人大常委会在2009年审议市政府关于推动高新技术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情况的报告时指出,建议市政府进一步突出首都概念,在更高的层次上探索研究建立由北京市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首都科技创新组织和协调机制。自2010年开始,北京市科委就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建立首都科技创新协调机构,谋划拟先期建设一个政策咨询机构,提出了由北京市与中央单位联合共建首科院的筹建方案。汇报后,市人大常委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并提出指导意见。

北京市的科研院所很多,有国家各部委所属的,也有市属的,成立首科院的初衷是想通过成立高层次的科技发展协调机构,制定科技发展宏观战略和规划,围绕“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搭建首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平台,探索服务和利用首都科技智力资源的体制机制,为率先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促进首都科学发展提供研究决策支撑。

“小核心”撬动“大网络”

记者:首科院的组织架构、运行和管理机制是怎样的?

闫傲霜:首科院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共建单位”)共同发起建立,采取“小核心”撬动“大网络”的“联盟式”开放组织方式,建立“开放、竞争、流动、协作”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首科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是首科院的决策指导机构,共建单位为理事长单位。名誉理事长为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特邀顾问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理事长由理事长单位相关领导同志轮流担任,每届任期5年,首任理事长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担任。理事会设秘书处,秘书长由我担任。首科院院长由理事会聘任,每届任期5年,可以连任,首任院长由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晓西教授担任,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提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研究方向建议。依托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首科院的日常运行工作。

首科院成立一年来,在市人大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紧密合作,积极推动首科院在战略规划、政府咨询等方面开展工作,尤其是近来在深化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组织机制与模式

记者:首科院成立1年了,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闫傲霜: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首科院积极探索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组织机制与模式,特别是开展的以下几项工作是我们认为比较成功的探索。

一是坚持需求引领,共同凝练课题。这次课题的设置注重顶层设计,立足首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对接梳理研究需求,开放式设立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主要分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两大系列,其中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系列聚焦首都自主创新战略、科技体制改革等宏观问题,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系列聚焦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和一部分中观层面的技术路径。真正到的微观层面,主要由参与的行业、产业,包括研究单位的主体进行深化和细化,但是在我们凝练课题的过程中,还是从战略和产业定位和布局的角度研究问题。

二是坚持专家特长,共同组织研究。在我们一系列建议项目出来之后,实际上各个专家团队结合自身的特长和自身的兴趣,包括能够调动的资源,共同组织新的课题组。这个课题组完全抛开了所属部门和单位的概念,不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像制片人和演员、导演的关系,这时候选择专家和承担课题的时候,是从制片人的角度选的,他们也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了承接哪一类的课题,承接什么课题。这个团队组织的时候,由领衔的专家在社会方面广泛的组织人员,这些内容政府部门根本不干预,这样注重他们独立研究,特别是立足领衔专家特长选择研究课题,并结合稳定支持、择优委托和定向征集等多种组织实施手段,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深入研究。

三是坚持政府导向,共同产生成果。注重研究质量,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是为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能够提供政策的依据。特别是,希望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转化成相关部门工作的政策、措施,也希望能够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大量参与,创新指数研究过程中我们几十个部门都参与了,做了很细致的交流。

另外,在凝聚整合首都智力研究资源方面,首科院积极探索通过"小核心"撬动"大网络"的联盟式战略研究的途径,特别是搭建成为与国家级研究咨询机构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首科院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中央在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市有关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和市属高校院所的联系沟通,同时,积极推动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与首科院的工作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加强调查研究的工作合力。

发布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指数

记者:在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北京市科委举行了首科院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和《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2》新闻发布会,请介绍一下一年来首科院取得的研究成果。

闫傲霜:一年来,首科院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体系架构,以此为基础,重点开展了3个方面的专题研究:一是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二是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一是首次发布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

针对北京市实际情况和首都特点,探索和建立了一套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建立比较指标体系。纵向比较指标体系由3个层次的指标构成,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等4个一级指标,创新人才、研发经费、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14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主要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历史分析,连续监测北京2005-2010年科技创新发展数据,根据历史趋势分析法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横向比较指标体系由两个层次指标构成,包括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收益等3个一级指标和科技公司指数、政府公共治理指数、跨国公司联系度和人均GDP等13个二级指标,主要采用对标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和评估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二是编辑出版《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2》。

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汇编形成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2》,从2012年起每年定期发布,内容涵盖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北京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理念、进程和绩效,力求打造“首都科技创新工作全景图、规划图和组织图”。

三是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发现和筛选优秀研究成果,以内参形式报国务院和北京市领导审阅。其中《北京如何由科教中心成为创新中心》、《平台建设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中关村创新示范区调查》分别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相关刊物采用。

建设首都科技发展的“智库”

记者:接下来,首科院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闫傲霜:今后,首科院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及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即将发布实施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研究提出重大创新选题、全球产业竞争趋势研判、首都科技优势与产业发展领域研判,及时总结提炼,形成系列调研报告,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进一步探索首都科技资源整合利用的机制与模式。充分发挥首科院“高端智囊”作用,紧密联系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共建单位和32家理事单位,继续深化战略与战术层面的研究,瞄准首都发展、产业发展、政府管理等重大问题,切实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深化首科院与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联动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重大课题需求,深入开展全市调研和专题调研工作,提供决策咨询。争取与国际高端智囊机构建立联系,加强合作,如:经合组织(OECD)、瑞士洛桑研究院等,从全球化的视野审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在完善首科院“战略咨询机构”的机制与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首都科技创新协调机构”,统筹协调首都重大创新战略问题。

篇5: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报告

□ 杨崎筠

为了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发展,全面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县关于发展农业科技的精神,提升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县委的要求和指示,我和县政协一些委员,于今年7月份开展了为期15天的关于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的专题调研。在听取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老区等涉农部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我们深入16个乡镇、16个村、13个专业户、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现场观察等方式,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强劲

近年来,绥德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业科技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各部门依托项目,争取资金,增加科技投入;全县的各级农技单位、农技人员转变方式,拓宽渠道,推广实用技术,传递科技信息,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占有率,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植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有序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县上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围绕“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形成品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兴县富民”这一目标,将全县现代特色农业规划为“一带两园三区四产”布局,推动全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苹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年产值8亿元,全县红枣面积达到14万亩,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全县畜牧业年产值达3.1亿元;马铃薯和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6万亩和10万亩左右,年产值分别达到1.8亿元和0.5亿元。区域内的千亩山旱地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261公斤,创全市山旱地最高纪录,千亩高产示范谷子平均亩产达到368.7公斤,单产创全国最高纪录;全县以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达到2万亩,年产值达到1.14亿元。其中日光温室1600棚,棚均产值1.5万元,年产值0.24亿,大拱棚、小弓棚1.8万亩,年产值0.9亿元。我县的棚室芝麻蜜甜瓜,创造了全市五项纪录:创全市上市时间最早、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设施面积最大、品质最佳等五项全市第一;百亩川地花生,平均产量606.52公斤,创全国百亩单产最高纪录。同时县上也加大了农业加工的集群化、品牌化、流通化建设。全县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有近3500名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了661个农业信息化行政村,实现农业信息全县100%覆盖,新建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31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9个,农业产业化企业总资产达到了11872万元,年商品销售收入11197万元,注册了“兰花花”、“绥德汉”等一大批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提升了农业科技占有率,农业优质品种的占有率由过去的68%提高到现在的75%,提高了7个百分点。

(二)以科技推广为目的,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全面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搭建了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民、科技与经济、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过去的57%提高到现在的65%,促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在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方面,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加强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动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几年来引进推广各类农林牧新品种158个,其中,粮食作物52个,果树8个,红枣24个,瓜菜38个、畜禽37个,推广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平均增产幅度10—30%,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病、优质、增产的效果。以马铃薯为例,主要引进紫花白品种,全县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占到全县马铃薯总面积的90%以上,平均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右右,比传统的老品种每亩增产在300公斤以上。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全县共试验示范各类科技项目20多项。其中,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旱作农业等关键技术和新技术6项;示范推广红枣高接换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丰产园科学施肥、红枣加工贮藏技术等6项;建立猪人工授精站l个;示范推广小拱棚种植技术3项;示范推广苹果整行修剪、套袋等科学管理技术4项;在设施蔬菜方面,推广了工厂化蔬菜育苗技术、有机型无土栽培技术,使大棚里的芝麻蜜甜瓜亩产达10万元以上;日光温室高温消毒土壤改良技术,使根结线虫防治率达到了95%。新建省级科技示范园两个,市级1个,县级16个,建立科技示范点58个、科技示范户130个、示范村35个。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几年来,我县共组织申报省市科技创新项目4个,实施技改项目8项,自主研发和引进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4个,从2008年开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大大地提升了我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的推动力,展示了我县农业科技的对外新形象。

(三)以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增强现代特色农业的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贡献率明显增加,科技的覆盖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了48%和80%,基本建立起政府公益性职能服务和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格局。一是拓宽科技推广网络。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服务。鼓励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积极向会员及广大群众开展技术服务,促进科技由点向面的辐射推广。鼓励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如绥德县农业科技协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推广种养技术,相继与4300多个农户直接开展了生产合作,建立基地28个、种植芝麻密甜瓜0.3万亩。二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整合农业、科技、劳动、人事、扶贫、农民素质教育办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建立了全县统一的农民素质教育科技培训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农民科技培训“十二五规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共培训农民13912人次。三是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整合县乡科技人才。县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水利、畜牧、农业、农机等单位常年选派技术人员50人深入16个乡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累计培育科技致富典型96个。同时积极加强村级科技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和利用好农村土专家、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231人,农村土专家2103人。

二、我县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尖锐突出

我县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推广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农业科技推广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二差三缺失”。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能力较差

我县在农业科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树立起了很多典型,创造了二项全国纪录、八项省市纪录,但是都没有全面推广。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投入加大,比较效益低;二是农产品价格低,销售不畅,且劳动强度和风险性大,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存在着干部的短期行为和偏悖的政绩观,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县、乡干部多数愿意搞基础工程建设,既有利于突显政绩,又有利于改变农村现状,还能赢得群众的口碑。而农技推广难度系数大、周期长、加之自然灾害、市场经济等作用,有时会给农业科技推广带来风险,影响了干部的推广热情。另外干部考核中未将农业科技的推广列入其中,况且农业科技推广是个软指标,难以制定考核标准。从农技干部的角度来看,我县没有出台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把工资待遇、职称和个人提拔与农技推广的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再加上农技人员待遇低微,严重影响了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差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大力投资,才能保证各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有效供给。按国家规定,每年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0.5-1.0%,也就是说我县年投入要在1600万元以上。可事实上,我县由于财政困难,每年三项经费的投入资金不足20万元,根本无法安排农业科技项目,其它涉农部门项目资金也很有限。即便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上,县上也在宏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三大“缺”:缺规划、缺整合、缺连续。相当一部分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统筹,加上投入很分散,不连续,造成“统筹性”不够、“集中性”不足,“连续性”不强。从微观上看,我县的农业科技投入资金主要依靠项目,而我县项目管理又十分乏力,使项目上本来十分紧缺的资金没有用在点子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集雨窖项目,近年来全县投入6000多万元,分别由老区、水利、林业、农业、农发等部门实施,但是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只能看不能用,大大地浪费了资金。再如红枣加工,今年我县大部分进行了旧式烤炉改造,旧式烤炉改造了,工艺还是落后的,加工产品质量仍然很差,如果重点投资,建一些新式烤炉,则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经济效益会成倍增长。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缺失

目前,我县农业技术体系有严重缺失。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农技推广站可以说是网破线断人散,机构改革使乡镇在编的农技人员围着行政工作转,造成农科人员职能错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县上的农技推广单位没有推广经费,技术设备和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科技所必需的培训设施、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残缺不全,现有的科技人员不能外出学习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技人员很难真正“沉下身子”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活动。三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短缺,出现了断层现象,近十年来,农业系统没有分进一个专业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县种苗管理站在编人员26名,技术人员仅4名;县种子站,在编人员27名,有专业技术人员4名,50岁以上的占到50%,40岁以上占到了100%,40岁以下的没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

(四)农业科技推广对象的缺失

作为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大县,近年来,我县劳务产业开发不断深化,劳务输出逐渐由短期性转移方式向长期性转移方式转变,务工人员就业岗位类型增多,劳务输出的效益和质量都有了很大进步。全县661个行政村,其中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262个,二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51个,三分之二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11个,分别占39.6%、22.8%和16.8%。全县农户数为8.04万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有3.19万户,占39.7%,足已可见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劳力和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留在农村经营土地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出现了较多的“空心村”,这种现象在我县极为普遍,如定仙焉镇井焉村有110多人,现在只留7人。我县劳力外出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的效益太差,二是农村撤并学校对举家外出有很大影响,三是农村的就业难、成家难,生产、生活、生存的质量低、环境差,年轻人凭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安家落户,离开农村。

(五)农业科技经营载体的缺失

我县农村技术推广、经营、生产、融资四个体系存在着严重缺失,虽然注册了103家专业合作组织和31家龙头企业,但是发挥作用的占不到总量的5%。在服务方式上,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主要还是在产品的销售上为农户提供服务,或者是简单的技术指导和物资采购等服务,没有起到连接农业科技研发单位和农户之间桥梁的作用。

三、推进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和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1、要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围绕我县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出台农业科技的整体规划、扶持措施、宏观决策、项目的确定、资金的整合、技术的支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相关政策,确保农业科技科学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2、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在投入方面,政府一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连续支持,板块推进,提高农业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决不能撒胡淑面;二要紧紧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科学界定农业科技的投资范围,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长期和连续投资决不能盲目和跟风;三要管理好项目,我县财力十分紧张,农业科技的投入基本依靠项目支撑,因此要出台政策,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项目,同时在项目申报时,县上要按规划,宏观把握,为实施好项目作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时,县上也要优化环境,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围绕农业科技,着力加强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加强市场流通设施建设,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生产、流通与消费对接,强化贮藏库建设,延伸我县主导产业产后链条。

(二)建立农业科技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必须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1、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县政府要建立专项基金,专款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推广经费,保障农技培训和推广经费不紧缺,同时要清理占有农技推广人员编制却没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空出编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农技推广队伍。

2、要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县农广校、农机校、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着力培养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市场营销能力。另一方面,县上要给政策给项目,让现有的土专家直接参与和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以此引导和鼓励现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3、县上每年应召开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农技人员披红戴花,给予重奖,对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又成绩突出者,也要做出奖励规定,晋级晋职。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贡献的“土专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都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农业科技者的工作热情。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推广体系建设上,要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在农业科技干部服务方式上,要逐步变过去的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要鼓励、支持我县的农技人员下乡搞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领办农业科技产业、创办经济实体。对从事上述活动的农技人员,单位要保证工资,所得效益或公私分成、或全部归承包者;对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的,县上应给予一定的风险保证金。通过制定激励政策、设立奖励基金,量化补贴奖励标准,鼓励农技人员,走出机关,到农户、到田间地头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向产业化一线流动。

在农业科技推广路径上,要以我县的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示范园的建设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一批农业科技的主推项目和主推技术,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乡村级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好“万、千、百”工程(万亩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千亩主导产业丰产示范建设,百亩科技攻关试验田建设),集聚科技要素,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上,目前省农业厅推广的是“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平利模式,省科技厅推广的是“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的大荔模式。我县要结合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技单位有人才,缺经费,技术进村入户难;民营企业有资金,想服务,缺技术支撑;农技人员有技术,缺平台,深入实际难;农民群众想致富,缺技术,产业效益提升难”这四大农技推广难题,逐步探索一个以政府推广组织为主体,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适合我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四)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体系

按照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目标,推进经营主体和技术推广主体相结合的步伐,发展我县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样化技术需求。一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县上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服务。二是提高现有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一批适合于我县农产品加工的重大关键技术,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三是县政府在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招标中,应允许各类农业科技经营组织享有平等权力,公平竞争,参与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竞标,打破行政事业单位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利于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

篇6: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新要求

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准确把握并解决这些课题,就会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今天,2O世纪已经揖别,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处理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学问题。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伦理学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忧虑甚至恐惧。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指出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进步不平衡,后者远远滞后,前者毫无约束地被加以发展和滥用,从而产生致命的危险。因此,探讨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伦理建设就是建设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规范和准则。其目的是以像法律调节人们的行为而使人们有法可依一样,在以伦理调节人们的行为时也同样“有法可依”。伦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说来,它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主体建设。

一、现代科技发展对理论建设的新要求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道德的哲学思考。但是最初的伦理学调节的只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把人类看做是惟一值得道德尊重的物种,它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尺度,去对待其他事物。即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道德现象的反思日益加深,道德调节的范围始终囿于人伦之理。这里把这种只关怀人伦之理的伦理学称为传统伦理学。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伦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人类的道德关心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所以,我们把现代科技文明下,以保持地球和人类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由传统伦理学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与人以外的其他物种和自然界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的伦理学,称为现代伦理学。由传统伦理学走向现代伦理学,是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现代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在传统伦理学中,伦理规范体系主要涉及的大多是人与人之间的或人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关系,我们称之为近距离伦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主体司直接的近距离伦理关系随之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出现了延伸。在时间上,未来世代的权利和当代人的责任已经成为反思科技与未来的重大命题;在空间上,为了克服全球问题,一方面,人们正在寻求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希图构建一种普遍性伦理,另一方面,人们日渐意识到,人不仅仅对人自身有义务,而且对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和大自然也有保护的义务。-Es]94如人类在2O世纪9O年代制定的《2l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今后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保护和人道主义思想;“国际和平年”、“生态年”等的提出,使人类能同时按照统一的道德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传统伦理学侧重于规范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和元伦理学的研究。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使伦理学不能停留在哲学层面的“高山之巅”,而应该通过新的道德规范向应用层面发展,以解决各个领域的具体问题。伦理学向应用层次的拓展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于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应用伦理学方兴未艾,为人类的道德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旨和目标。如:生态伦理学提出了尊重生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和要求;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对新技术的使用进行社会控制的要求;核伦理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计算机伦理学要求人类重新思考计算机技术的本质和人类的价值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21世纪新兴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与高科技相关的应用伦理学还会不断产生。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的研究的转向,既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伦理学的前途和发展。

第三。现代伦理学的研究是立足于西方伦理学、东方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2O世纪是一个既对传统伦理观念进行全面的批判反省、又空前地呼唤价值重构和伦理现代化建设的世纪。2O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冲撞和科学技术向人类提出的许多使人目不暇接的道德问题,催生、孕育了众多异彩纷呈的伦理思潮。现代伦理学正是吸收了西方伦理思想、东方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

其中东方伦理特别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是现代伦理学的基础。而西方伦理的众多流派如功利主义、道义论和混合义务论为现代伦理学提供了规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则继承和发展了西方伦理思想的精华,“它依据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及其演变的规律,它精确地把握了人类伦理文化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以无产阶级道德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体系,它坚持个人同社会和谐发展的集体主义原则,主张超越传统功利论与道义论的对立,建立一种功利与道义并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新型道德观。”而现代伦理学正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指导,针对现实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提出的新的伦理观点。

上一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下一篇:钢城四中2014届高三二月调考历史学科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