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2024-05-14

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共8篇)

篇1: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科学技术的运用、网络系统的开发和现代元素的注入,正在对传统的物业服务产生深刻的革命性影响。很多企业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对行业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现状,应对用工难和成本持续上涨,以及推动物业管理的标准化运作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战略意义“用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让我们的用户生活得更现代。”这是北京华泰龙安物业公司对“科技物业”的解读和追求。通过密切注视和跟进物业领域前沿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企业科技创效力和物业管理服务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在打造“高效率、高科技”的新型物业管理实践中,迈出了惠民强企、助推发展的坚实步伐。、强化物业管理信息化

通过企业的管理平台、建立OA自动化办公,并依托短信平台,进行业主通知紧急事件的相关工作。办公网络化、自动化、无纸化和“移动办公”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办公、办文、办会效率,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华泰龙安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通过纵向与横向对企业各个业务展开,纵向:管理层可通过平台,快速穿越到任意一个区域,对其区域的全方位数据进行全面了解和监控,横向:通过统一的门户、数据

库、外部网站等,实现职能管理系统之间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无缝衔接。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并大幅降低劳动密集程度,企业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标准化物业服务,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稳定质量的目的,不仅带来了企业管控水平的升华,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和培养建立物业信息化人才及创造力

目前大部分物业企业在物业信息化上的发展还比较欠缺,相关的从事人员也较为稀少,积极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对信息人才的培养,逐步培养有企业特色的团队,通过培训、研讨、小组讨论等方式针对现如今的一些难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不断优化改善现有的不合理环节,积极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业企业员工因各方因素导致对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较差,如果企业发展信息化生搬硬套拿来主义,那信息化建设之路很有可能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华泰龙安在信息化发展建设中,选聘培养自己的企业讲师,通过企业内部定期组织信息化相关的培训,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平台,为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为信息化建设之初打下良好基础,使大家在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帮助。

3、发展延伸网络服务信息平台

服务是物业的永恒主题,华泰龙安物业公司利用最新的在线平台技术,结合企业十余年的管理经验,打造网络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打造高效、便捷的业主在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平台集成了在线报修、在线投诉、意见箱、房屋租赁、跳蚤市场等多个物业接口,在系统二次开发中,还与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进行合作,开发了在线缴费平台,为了更好的丰富业主的社区生活,还与最具影响力的Discuz!论坛 进行了双方合作,开发了完全独立的业主在线论坛。这一些列的丰富功能和创新的应用技术,都标志者华泰龙安坚持走通过信息化与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心。

未来,物业服务企业的现代元素将会更加丰富,行业的生命力将更加旺盛,只有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做到紧跟潮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变现状才可以不被发展浪潮所吞噬。

篇2: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工作是港口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港口液体油品装卸和生产方式的复杂多变,也使港口的安全管理具有相应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随着港口事业的突飞猛进,港口液品装卸公司的安全管理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相对于港口生产的大幅攀升,也凸显出安全管理方面的滞后。如何客观的分析港口装卸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应用科学管理方法加以改进,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课题。1制约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1.1以传统安全管理手段为主导致管理模式滞后当前装卸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仍以传统管理手段为主,主要体现在日常管理以传统检查模式为主;发生事故后以调查结果修正体系的“事后处理”模式为主;对人的安全行为以“后发制人”的管理模式为主。以传统的安全管理观念为主导,把安全管理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的运行阶段,而忽视了事先控制、预防为主的科学管理理念。随着港口现代化生产的发展,港口装卸公司必须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向科学化管理转变。1.2安全教育墨守成规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目前,装卸公司的生产人员结构和生产组织构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面对港口生产的新形势,我们只能在原来的技术上革新,在人员文化素质上提高。利用现代的科技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利用高科技的计算机充分发挥信息、通信的科技力量,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和通信科技技术保障,

篇3: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面对新形势, 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 (以下简称佛山中支) 主动适应新变化,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尤其在提升科技管理能力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近期, 在研究如何改变过去科技工作“只注重用信息化推动业务发展而忽视科技管理自身信息化建设”中, 通过借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搭建“科技管理平台”助力广州辖区科技管理的成功经验, 针对目前网络资源“粗放型”管理的落后现状, 以“网络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 佛山中支成功开发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10年5月初在佛山中支辖区正式上线运行, 有效地提升了佛山中支的网络管理水平。

一、系统概况

(一) 系统技术架构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 采用J2EE技术, 用TOMCAT构筑Web服务器, 用MS SQL2000建立系统数据库, 依托佛山中支行务审批系统开发而成。系统可对中支及辖内各支行的网络资源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统筹管理。

(二) 系统主要功能

1. 具有丰富的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IP信息变更申请、IP信息管理、交换机管理、交换机端口管理、VLAN管理、综合布线口查询等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 。系统将所有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的设备名称、IP地址、MAC地址、布线口号、所属科室、使用人、接入的业务系统等均纳入IP信息管理, 任何一项信息变更都必须在行务审批系统中提交IP信息变更申请。

系统以终端设备因变更提出IP信息变更申请为驱动, 触动系统中相关联信息的变更修改。IP信息变更申请按审批流程逐级审批, 流程到达网管员时, 网管员指导相关人员进行IP信息的实际变更和修改系统中相关信息。系统只给网管员授予IP信息管理、VLAN管理、交换机端口管理和交换机管理的权限, 同时采用事务流的形式, 由终端设备发起变更申请, 从而保证了IP地址、网络布线口、交换机端口等网络资源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 也保证了IP信息实际情况与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一致性。

2. 具有方便实用的综合查询功能

(1) 根据IP地址, 可查询其所属VLAN信息以及该VLAN划分地址段内已经分配使用的IP地址。

(2) 根据IP地址, 可查询到使用该地址的设备名称、使用人、所在科室、接入的业务系统和所连接的网络布线口号。

(3) 可查询当前交换机上哪些端口是空闲的, 也可查询某占用的端口对应跳线的网络布线口号和使用该口的计算机名称、使用人等, 从而在人员调动、科室搬迁时, 使网络布线口分配和交换机端口配置等工作变得简单快捷。

(4) 可查询分配给某科室的所有IP地址及对应计算机名称、使用人、接入业务等。

(5) 可查询交换机的编号、型号、摆放位置、管理IP、接入楼层说明等。

(6) 提供网络布线口位置视图, 可清晰地查看各楼层各房间内网络布线口的分布情况。

二、应用效果

(一) 实现了对网络历史数据和资料的重新梳理与核对, 完善了网络资源档案

由于人员变动、系统推广、设备升级等, 均会导致网络硬件、通信策略、安全策略、IP地址等网络资源频繁变更, 为确保网络资源管理清晰有序, 需要文档资料与实际配置保持严格一致。为此, 在系统上线前, 佛山中支科技科组织力量, 完成了对中支辖区32台网络交换机, 90个业务与办公VLAN, 1 000多个布线端口, 900多台在线连接各类终端设备的IP信息、网络端口等资料的核实与遗漏资料的录入工作, 进一步完善了网络资源档案。

(二) 实现了网络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提升了网络管理水平与安全防护能力

由于网络是央行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平台, 因此系统设计目标不是将管理“手工化”向“电子化”的简单过渡, 而是依据网络管理制度和实际操作, 通过对网络设备资源、配置文档及运行维护记录按制度要求的电子化处理, 对维护操作过程按照岗位权限的流程化处理, 从而实现网络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有效提高了中支辖区的网络管理管理水平与安全防护能力。

(三) 丰富了网络管理手段, 提高了科技工作效率

结合实践经验开发的系统, 具有丰富的功能, 如系统提供交换机的位置及端口使用、VLAN划分、IP地址分配使用、办公楼层网络布线分布情况、计算机设备网络配置连接情况等方便实用的综合查询功能, 简化了网络管理工作。在人员调动、科室搬迁等网络变更时, 管理人员可直接利用系统信息做好网络跳线和交换机端口分配配置, 节省了以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需要反复实地核实的时间开销, 避免了调配网络布线口数量多时因混乱而出现配置错误, 工作效率较以往明显提高。

(四) 对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科技兴行”成为共识的今天, 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 科技创新带动业务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 如何将这种成果应用到科技管理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佛山中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正是这种思路的尝试和体现, 是利用电子信息化系统提高网络资源管理效能, 从而促进科技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是为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由过去“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精细型”管理转变而进行的有效探索, 对佛山中支往后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篇4:全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水平

本次培训,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由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承办。邀请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兼创新基金赵玉海主任、高新处唐凤泉处长、知识产权局乔德喜司长和胡佐超秘书长、科技计划司徐芃处长、创新基金李莉博士、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大海教授、广州融科创业张冬弟总经理、新加坡开锐咨询中国区执行董事劳莘先生分别作专题培训。

一、打造专业化的孵化器管理队伍任重道远

从1987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孵化器以来,经历16年的摸索发展,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同时也遭遇到不少问题,如:资金瓶颈、法律障碍、人才短缺等等。

有专家指出,今后5到1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处于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关键历史时期,既面临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激烈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使其经济保持长久的活力: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二是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担当着培育中小科技创业企业的重任,其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仅影响了孵化器的长足发展,也影响了在孵企业的健康成长。

当前,影响孵化器进一步发展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缺少专业化的孵化器管理队伍。为此,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知识产权局在“第二期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任培训班”上,结合孵化器主任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适度安排学习进程,将教学与互动式交流穿插进行。

二、创新基金·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共助孵化器

本次孵化器主任培训班围绕初创科技企业的资金筹措、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育和孵化器的运作管理三个方面来展开。

1、资金筹措篇——政府科技基金与风险投资

对初创的科技型企业来说,资金筹措是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现阶段,摆在我国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资金来源大致有创业者自筹(包括向亲友借贷)、政府的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由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往往不能满足银行贷款的一般条件,因此,政府的资助和风险资本成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早期资金支持的组成部分。

科技部计划司的徐芃处长、科技部创新基金中心审理部李莉博士分别介绍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状况,介绍我国各种科技拨款的分布情况,并且为孵化器主任们详细地说明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及其申报程序和方法,解答学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科技部火炬中心兼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赵玉海主任以全局的视角给孵化器主任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课。

赵主任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极为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是资金短缺却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国外的情况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工业化国家政府的重要政策措施。因此,我国政府也应给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特殊的扶持。

赵玉海主任介绍了工业化国家政府扶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四种主要做法,即无偿资助、政府贷款或贷款担保、股权投资(或称政府的风险投资)、绩效提成融资(Royalty Financing),其中重点介绍了OECD国家政府的风险投资,具体方式主要有政府投资于私营的风险投资公司、政府建立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两种。前者的例子有美国SBIC(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小企业管理局认定小企业投资公司,政府按2-3倍进行匹配,作为优先股享有本金和利息(按政府债券利率)的优先偿还权,政府只拿利润的10%,不参与管理和投资决策。后者的例子有芬兰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于1994年建立,100%的政府所有,以“基金的基金”方式运作,即投资于私人资本占多数股权的风险投资基金。

而后,经过对中美创业投资状况的对比研究,赵主任提出对政府创投功能的全新审视,认为其运作机制应该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手段;应该具备政策导向,应该传导政府的意图;市场手段要按市场规律进行投资,但区别于商业性风险投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本期培训班还把长期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风险投资的广州融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冬弟先生请来,他为大家带来了自己对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相融合的独特见解。

在分析了企业孵化器的收入结构之后,他预测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房产经营仍将是企业孵化器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大多数的孵化器应该首先做好房产经营。

然而,根据企业孵化器涉足风险投资的历史,张先生又找出了不少成功的案例,甚至“比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的业绩要好”。他解释说企业孵化器是一个“多项业务的组合体”,“一旦企业孵化器通过投资之外的其他业务实现了现金流的平衡,它便可以安然接受完全没有流动性的股权资产增值,有耐心地等待可以变现的时机到来。”因此,为了做大做强孵化器、完善孵化器的功能以及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他建议一些有条件的孵化器应该进行风险投资。

2、实战篇——孵化器的运作管理

在这次培训班上,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处唐凤泉处长对国内孵化器的发展现状作了总结:截止2002年,包括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创业园、综合以及各类专业技术孵化器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共是436家。他指出:要能称得上是科技企业孵化器,通常需要由以下7个要素组成:(1)、可以出租的场地;(2)、公共设施;(3)、种子资金;(4)、咨询及援助;(5)、政策环境;(6)、创业文化;(7)、技术支持。

在过去的10多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91年的43家发展到2002年的436家,孵化场地面积从6万多平方米到776万多平方米,孵化企业数量从500家到23373家,孵化企业总收入从93年的10.8亿元到2001年的405亿元,累计毕业企业从94年的190家到2002年的6927家,孵化器基金总额从92年的1.2亿到2002年的10.9亿,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孵化器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以下4个问题:(1)、物业化问题,单纯地以房屋出租为主,忽视了对创业企业的孵化服务支持;(2)、孵化主体与创业主体不明确;(3)、政府对孵化器的干预过多,限制孵化器的自主权;(4)、孵化器的管理者变动频繁,任期短,在服务管理上偏向短期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带来了诸多业界人士对相关问题的争论,例如:孵化器究竟是非盈利还是盈利;孵化的是项目还是企业;孵化器的面积多大才是好;孵化器经理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孵化器需要多少资源;孵化器是管理还是服务等等。

由于各地发展孵化器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持条件相差巨大,唐凤泉处长归纳了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趋势:(1)、多样化;(2)、多元化;(3)、网络化;(4)、专业化;(5)、国际化;(6)、集群化。同时指明了到2005年的发展目标:数量上达到500家,70%以上完成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一支职业化的管理队伍,累计毕业企业8000家以上。

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孙大海副主任作了“如何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本地快速发展”的专题交流,他结合自身担任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的实际情况,现身说法,将厦门创业园建设发展的“秘笈”和盘托出,他提出了创业园建设要从六个方面入手:要建设一个高档次的创业基地;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服务队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软环境;要打响孵化器的品牌;要自始至终重视创业文化的建设;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

孙大海博士分析了在各种投资主体中,高新区新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比较好,指出了孵化器发展的共性问题,如:入孵企业融资困难、对企业的孵化服务尚不到位、对创业文化的建设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致使入孵企业出现反经济信用的行为。同时他也指出:全国400多家孵化器,个性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对以下观念的认识:孵化场地规模是否越大约好?孵化器是否成为房地产出租经营公司?在孵企业是否越多越好?负责人更换频繁,是否利于孵化器地政策稳定和长远发展。

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当地快速发展的策略中他提到:孵化器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机制、制定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确定清晰的发展思路、设法引起社会重视、争取当地主要领导的支持、和本地职能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针对目前国内的创业热潮,孙大海博士特别解析了:如何帮助创业者设立企业、咨询者是否适合创业、如何引导入孵企业创业成功、初创企业的误区、如何对待不规范经营行为等几个问题。另外,他特别强调了创业文化建设对入孵企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孵化器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1、一些孵化器管理运营单位目前还只是浅层次的物业式服务,由于体制、经费、管理者水平等因素,尚没有重视企业文化对孵化器整体发展的重要性;2、一些企业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不讲商业道德、坑蒙拐骗、信用危机、搞恶性竞争、拜金主义、偷税骗税,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以及政府扶持资金支持等——“反经济信用行为”。

孙大海博士对园区创业文化内涵进行了总结:艰苦创业的硅谷式创业文化+孵化器的真诚服务文化+入驻企业与孵化器管理单位的相互理解+中外文化、理念的融合+孵化器的政府背景+诚信。这些内涵在厦门创业园被提炼成24个字:“激情孵化梦想,创新成就未来,智慧孕育财富,诚信缔造伟业”。

最后介绍了厦门创业园在推动创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作法,探索在孵企业如何与孵化器共同成长,最终形成孵化器、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多赢的局面。

在这次培训班上,来自新加坡开锐咨询的中国区执行董事劳莘先生以全新的理念、新颖的视觉向学员传授了如何建立高敬业度的组织及其相应的管理。

他通过生动的案例,精彩的试验,首先纠正了我们日常管理中的误区:胡萝卜+大棒=激励,紧接着他点明了什么是正确的绩效考核,为何许多企业通常会出现越考越差的绩效,在一个企业中,只有敬业的员工才会对绩效改善起到推动作用。

他提出:1、企业必须要有价值观:即行动的准则,是非的标准,这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信号灯;

2、企业要有远景,要为员工描绘一个激动人心的梦想,让每一个员工知晓,并能为之而努力;

3、让员工了解企业存在的使命;

4、进行正确的绩效评估,应当明确褒奖的是某个值得大家效仿的行为和精神,而不是笼统的个人,这样才能从明确的表扬或批评中,形成正确的绩效考核。

3、持续发展篇——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交流司乔德喜司长是个博学的长者,他的谈吐透露出一种学者的睿智。他从DVD、彩电行业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谈起,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指出知识产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对于孵化器内的科技型企业而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发展的生命线”。在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挑战时,他特别提到美欧日正在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给我国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压力,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把知识产权融入到地区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立足创新,重视原创性和标准技术的发明,提高地区和企业整体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位知识产权专家是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胡佐超秘书长,他的演讲重点阐述了专利制度与WTO规则之间的关系。在比较国内外专利工作的发展状况后,他指出我国存在向国外申请专利数量少、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少、国内有关的法规和行政规章有不一致之处等问题,然后针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如专利与创新、专利与知识经济、专利与产品的技术标准、专利与技术合同、专利与资产评估、专利与创业等关系的处理。

三、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家庭

各孵化器主任在风景如画、蜚声海外的厦门大学内,度过了为期一周、紧张而又充实的校园生活。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学习的课程结构合理,内容务实:既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孵化器的发展,又从微观的角度剖析了孵化器在具体运作中的注意事项;既点明了孵化器如何协助在孵企业申请国家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恰倒好处的提出科技创业企业要适时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篇5: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信息科技的依赖程度显著增强,同时,银行机构对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不足,管理相对薄弱,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出现,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信息科技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相对薄弱已成为银行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整体情况

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第八届科技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各银行在科技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策略、及流程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对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了清醒的认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的高度重视。

2008年7月,银监会颁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问责方案》,明确各银行的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逐级签订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责任书。2009年,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从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信息科技运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外包、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方面,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成为各银行机构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银监会还将银行的信息系统纳入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大力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对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11年,银监会成立了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专门研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重大问题,加大对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的力度。人民银行通过召开信息安全相关会议、进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发布信息安全风险提示等形式,督促各银行机构做好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2011年12月,人民银行召开第八届科技工作座谈会,专题研讨了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问题。

国内各大银行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力度。工商银行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纳入了全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管理,内容涉及科技治理、生产运行、应用研发、信息安全等四个方面;成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把审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列为主要职能之一,董事会及全行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年审核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报告。农业银行大力推进以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了面向软件开发、运行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基础架构管理、IT治理等五大领域的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工作。建设银行构建了‘三个层面,三道防线’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了双线汇报、双重考核机制,大力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和IT审计工作。交通银行成立了信息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IT专职信息安全员队伍,建立了信息科技风险的检查、评估、监测、报告机制。

二、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风险防控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一是组织机构建设取得突破。总行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并制订了《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了职责和工作流程。信息化建设委员会由行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行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负责制定和审议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审议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和事项。信息化建设委员会下设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审查小组,委托业务和技术专家审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审议项目立项、实施、上线、运维、需求变更等重要事项。各省级分行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委员会),负责领导本级行信息化建设工作。这是我行科技治理上的一次飞跃,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二是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一是总行按照‚管理、运维、研发‛分离的原则,分别设立信息技术部(后更名为信息科技部)和营运中心,建成了软件研发和灾备中心,并进行了科学分工,从管理体制上防范了信息科技风险。二是实行“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外包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机制,通过多条腿走路的方式,我行信息系统建设快速跟上了业务发展和强化管理的步伐。三是探索重要信息系统的常态化升级模式,对核心系统加强需求整合,今后将逐步形成稳定的持续优化、常态化升级和问题解决模式。

三是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行建立了应用系统风险提示和重大问题报告制度、系统维护月度工作报告和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办法、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总行中心突发事件技术应急处理预案、综合业务系统应用软件运行维护工作规程、软件合作开发跟踪与控制管理办法和省级分行软件研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 范,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安全优先的原则,对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是基础建设和技术保障不断加强。一是建成了同业领先的‚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有效保障了业务连续性。二是实施了省级分行、二级分行机房规范化建设,部署了总行数据中心集中监控系统、省级分行和二级分行机房预警监控系统,部署了生产网、办公网、外联网防病毒系统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以上措施,从基础设施、设备、网络等方面有效防范了信息科技风险。三是开展了信息安全检查,每年对各级行进行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并督促整改,提高了全行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四是实施了解决一代支付系统单点故障项目,并为省级分行更换了支付系统前臵机,从而实现了省级分行前臵机与总行支付系统主机、总行支付系统主机与综合业务系统主机连接均为双机热备模式,解决了我行支付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策略;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不能满足需要,信息科技风险防范职能还需强化;制度规范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没有达到全覆盖,尤其缺少完善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风险防范的技术手段还不完善,某些环节需要加强;缺少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专家级人才。

三、加强和改进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建议

总体思路是:提高认识,树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理念;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推进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风险管理,突出抓好重点环节的风险管控;重视队伍建设,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一)提高认识,树立理念

过去,信息科技风险的重要性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逐渐被认识的,因此,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被动滞后,水平不高。今后,随着银行业应用系统的横向整合和数据的纵向大集中,小的疏漏和失误往往会产生‚蝴蝶效应‛,诱发重特大信息安全事故,因此,要坚持科技发展和风险管理并重的原则,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全局高度,做到科学筹划、总体布局、注重细节;将信息风险控制前移,把风险管控贯穿于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将技术防范为主的被动信息安全工作,转变为以预防为主的主动信息科技风险管控;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不是单一的技术工作,不止是信息科技和营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全行性的工作,各级行和各部门‚一把手‛应对信息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业务、信息科技、营运、风险、审计、法律合规等部门应共同推进、共担风险,树立安全优先、稳中求进的理念。

(二)完善组织体系,强化职能

虽然我行已经建立起信息科技治理的组织机构,但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中没有突出强调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只是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审查小组的职责中要求专家组对项目实施的业务和技术风险进行审查,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风险审查是在立项阶段,此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方案,业务和技术风险审查被进一步弱 化。总行风险管理部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成立了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但在指导意见中,只提到了IT风险(‚指我行在业务经营中,运用IT技术有缺失所产生的风险‛),而信息科技风险是指在运用信息科技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显然范围更为宽泛,也更符合我行的实际。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中也没有突出强调。

为了突出和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能,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总行可在信息化建设委员会下设立信息科技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制定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策略、规划,协调信息科技、营运、风险、内审、法律等部门的风险防控工作,组织和领导重大信息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工作,每年审阅并向银监会报送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报告。总行信息科技部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处,负责信息科技风险防控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督促落实审议通过的事项,起草信息安全相关制度、规范,制定应急预案、技术方案,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监测、检查、评估、报告和整改,负责重大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处臵的具体工作。各级分行、支行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岗位,履行相应的职能。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可听取信息科技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关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专题报告,并将其纳入我行全面风险管理总结报告中,同时对信息科技风险防控领导小组的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部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岗位,负责信息科技审计制度和流程的实施,制订和执行信息科技审计计划,对信息科技整个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等进行审计,对审计报告 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法律合规部加强信息科技工作中有关法律和合规性审查,防范法律风险。

(三)完善制度体系,狠抓落实

建立完备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就是制定一整套覆盖信息科技工作全流程、涉及信息科技工作各方面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以此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达到防控信息科技风险的目的。

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包括纵向三个层次和横向九个方面的制度规范。三个层次是指规划策略层、管理制度层和操作规程层。九个方面是指科技治理、基础建设、软件研发、系统运维、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人员管理和应急管理。规划策略是由总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的,关于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总体思路、目标、计划、要求和实施策略,与我行业务发展规划和信息科技总体规划保持一致。管理制度是相关部门(业务部门、信息科技部、营运中心、风险管理部、内部审计部等)为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制定的各项制度,是规划策略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操作规程是针对具体系统、岗位和角色制定的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是管理制度的细化。

制度体系建设需要把握几个环节,一是制度调研。学习国内外同业的先进经验及做法,结合我行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借鉴;对我行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并根据我行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和科技风险防控要求,提出制度增加、修改、废止建议。二是制度制定。制度起草前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集思广益,把先进的经验和理念融入 到制度中;注重制度架构设计,避免制度缺失和重叠;严格制度评审和颁布,保证制度的权威性。三是制度执行。进行制度的宣传和必要的培训,使相关人员和部门知道有章可依,增强照章办事的意识;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狠抓落实,采取奖惩等措施增强执行力。四是制度完善。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制度中的漏洞和缺陷,采取有效措施(如:发布补充规定、相关说明等)进行修补;当制度的具体内容已不符合现实情况时,应重新修订;针对新上线的系统或新增的工作内容,都要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或应急预案加以管理。

(四)完善技术保障体系,抓好重点环节。

信息科技工作本身就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涉及信息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都离不开专业技术的保障。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就是要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注重技术创新性研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行在软件研发、机房建设、网络建设、灾备系统建设、运行监控等方面均采用了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风险防范的水平,但在应急管理、风险评估、审计监督环节上还有待加强。

一是应急管理。我行目前的应急管理工作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应急处臵预案不完善、不全面,没有涵盖所有系统,有些内容一直没有经过应急演练验证。随着我行应 用系统的不断增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应及时配套出台,应急预案要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明确应急领导机构、人员、职责、设备、流程、要求等内容要素,要特别注重加强与我行业务部门以及消防、通信、电力行业部门的沟通配合,善于利用日常系统维护、调试、改造以及新系统上线等机会相机进行跨部门、跨机构甚至跨区域的实战演练,在应急演练中不断改进应急预案。

二是风险评估。我行每年都要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安全防控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安全检查只限于局部,风险隐患依然难以摸清,全面风险评估工作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全面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查找我行信息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确定风险等级及整改措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燃。首先要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评估的计划、方法和手段,其次对系统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全流程,对机房、网络、设备、供应商等多个方面,对性能和容量规划、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操作性、产品及服务等全方位评估,梳理出风险点,最后评价风险点对业务的潜在影响,对风险点进行排序,并确定风险防范措施及所需资源的优先级别(包括人力、财力、外包供应商、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

三是审计监督。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研发、系统运维中的风险控制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安全检查、风险评估和监测是第二道防线,那么信息科技审计就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信息科技审计就是审计部门或机构对信息安全控制 措施是否完备所做的鉴证过程,可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内部审计部实施,内容包括制定、实施和调整审计计划,检查和评估信息系统和内控机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落实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认为必要的特殊事项进行信息科技专项审计。内部审计范围和频率应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信息科技应用情况,以及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结果而决定,至少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外部审计是指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的信息科技审计。信息科技审计监督,是独立于信息系统本身、信息系统开发、运维和使用之外的一项工作,客观公正,对防范信息科技风险具有极大的意义。

(五)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6: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2018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专题一: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

一、总体思路

依据国家科技部关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和省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目标要求,落实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1516”建设任务,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按照“现代、高效、富民”的总体要求,以吸引首都高技术、产品就地就近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快构建“首都研发、示范带转化”的创新协作模式。在实施重点上,以示范带内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农业智能化高水平管理平台建设、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为重点,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引导首都科技成果向科技示范带转移转化,提高首都高技术、产品输出额占有率,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全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样板。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环首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指南代码5000201)针对科技示范带农业协同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园区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精准对接,共建星创天地、成果转移转化等协同创新创业平台,提升科技示范带科技创新能力。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借助平台建设引进示范2-3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预期性指标】搭建起基础设施完备、协同创新机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产学研结合、京冀协同的创新创业平台。

优先主题二:区域特色产业高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指南代码5000202)

针对科技示范带高端蔬菜、有机林果、精致养殖、特色健康、营养食品、休闲观光等6大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支持企业与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集成示范配套适用技术,形成技术成果包,为农产品安全高效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围绕六大特色产业,集成1套以上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技术规范或标准,形成1个以上“技术成果包”,并参与技术对接活动,推广应用。【预期性指标】建立示范基地,取得明显的示范带动效果。

优先主题三: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指南代码5000203)

围绕高端蔬菜、有机林果、精致养殖、特色健康、营养食品、休闲观光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农业企业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机制,针对产业关键环节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带动产业升级,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业价值链。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通过项目实施,企业建立起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形成研发团队,建有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有稳定的合作关系。【预期性指标】备案为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农业知名品牌。

优先主题四:科技示范带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与示范(指南代码5000204)

针对科技示范带内智能信息化管理水平弱、低的问题,重点支持首都“互联网+农业”在科技示范带建设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应用,推进平台建设管理、产品生产销售、技术协作服务等的信息化,为科技示范带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对接首都“互联网+农业”高新技术管理服务,建起一个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预期性指标】实现与“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三、项目安排

根据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2018目标和任务,针对科技示范带建设需求,拟安排支持25项左右。

四、申报要求

申报范围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建设14个县的农业科技园区,具体要求如下:

1.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2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1项。具体指标(承德5项、张家口4项、廊坊10个、保定3个)。

2.以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需要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联合申报。

3.优先主题四支持科技示范带内农业科技园区与信息技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联合申报。

4.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2年。

五、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工作推动类)及相关证明材料。

六、受理与咨询电话

网上申报受理时间为2017年7月7日--8月1日。纸件材料(一式两份)受理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2日,受理地点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138房间)。

咨询电话:0311-85881518 专题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等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立足园区技术高新化、产业链条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技术集成示范、产品产业升级为重点,推动技术、人才、资本、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提升园区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示范带动的能力,扩大园区品牌效应,推进国家级园区创品牌、增优势,老牌园区上规模、增特色,新建园区提档次、增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示范。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高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指南代码5000205)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重点支持新建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集成示范配套适用技术,为新建园区提档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集成1套技术规范或标准,形成1个技术成果包,并参与技术对接活动,推广应用。【预期性指标】建立示范基地,取得明显的示范带动效果。

优先主题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指南代码5000206)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平台少问题,重点支持老牌农业科技园区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紧密结合,创建成果转化平台、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园区科技创新条件。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借助平台引进2-3项科技项目。【预期性指标】应搭建起基础设施完备、运行机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优先主题三: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指南代码5000207)

针对我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和产品生产信息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重点支持“互联网+”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应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支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和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发展。

绩效目标:【约束性指标】搭建1个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园信息化平台,并实现其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和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控制。【预期性指标】实现与“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三、项目安排

专项项目安排总数为30项左右。

四、申报要求

1.2017年新认定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各市推荐数量为认定数量的50%。

2.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可申报2项。

3.以科技园区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需要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4.优先主题三支持园区与信息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申报。

5.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内的农业科技园区不参与申报。

6.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2年。

五、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工作推动类)及相关证明材料。

六、受理与咨询电话

网上申报受理时间为2017年7月7日--8月1日。纸件材料(一式两份)受理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2日,受理地点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138房间)。

篇7: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税收征管质量各项指标的高低,是检验税收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税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税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客观需要。近两年来,我们在省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依托信息化支持,走出了一条利

用税收科技手段,构建考核网络,实现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科技化的新路子。

一、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的基本做法

征管质量考核科技化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以广域网为载体,对税收征管进行全面、直观、动态、规范的评价考核,以其指导税收征收。

(一)加大投入,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前提。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的前提必须实现税收信息化。近两年来我们加快了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三压一保”(即压缩办公费、招待费、会议费支出)的办法,共投入48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确保了信息化建设资金需要。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pc服务器19台,各类pc机320多台,各类路由器34台,交换机15台,各类打印机177台;建成局域网6个,上网运行工作站258台;4个县(区)局在2002年底之前全部建成广域网,并在今年7月份又按省局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共联通广域网节点30个。

(二)应用征管软件,实现计算机管户是基础。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通过计算机实现,考核的数据来源于计算机,产生于计算机。如果不能实现计算机管户,没有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2002年开始就全部推广应用了全省统一征管软件ahtax2000。以计算机考核,如果还有纳税户游离于计算机管理之外,考核结果肯定是不全面、不真实。因此,要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就必须将所有纳税户纳入计算机管理。针对我市农村分局多,纳税户小而分散的好范文版权所有实际情况,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农村税收征管的“税银一体化”软件。该软件主要是将省局征管软件ahtax2000下的相关数据传到各农村信用社微机上,再由信用社在unix系统下开票征收税款,并将征收后的数据信息回传到ahtax2000软件中。到2003年底,全市16个农村分局与68个乡镇信用社开通了“税银一体化”,使所有农村的纳税户都实现了计算机开票、计算机管理。目前,全市实现计算机管户达29385户,基本与实际应税户相对应。

(三)加强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是关键。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税收信息化工作的根本,要实现科技化征管质量考核,就必须整个提高地税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近两年来,我们加大了计算机应用的培训力度,2002至2003年,全市计算机培训人次就达963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共有670天/14人次。2002年,市局统一选派了7名税干到师专计算机专业学习两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地税系统共有263人获得各类计算机证书,占全市地税系统总人数的64.5%,其中:……风景区分局达100%,青阳县局达96%。

(四)熟练操作,灵活运用ahtax2000进行考核是手段。在运用计算机考核征管质量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对利用省局统一征管软件来考核征管质量有了显著成效。目前已能够上机考核“六率,’中包括申报率、滞纳金加收率、入库率、处罚率、欠税增减率在内的“五率”。如申报率可以利用“征收管理”模块的“申报率管理”菜单进行计算和查询;滞纳金加收率可以利用“征收管理”模块的“申报率管理”菜单中的“申报情况清册”子菜单查逾期申报情况,再结合“清册查询”菜单中的“税款查询”子菜单,计算滞纳金加收率;入库率可以利用“征收管理”模块的“清册查询”菜单中的“税款查询”子菜单,分别查询开票和入库税款数量进行计算;处罚率查询操作与滞纳金加收率基本相同;欠税增减率可以利用“会统管理”模块的“报表查询”菜单查询不同时期的欠税报表,进行计算。

篇8:科技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区

1 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1.1 科技创新和普及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途径

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来实现, 这就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 用科学技术去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 才能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 科技进步能提高农民以下方面的素质:一是掌握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二是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 把市场化的理念与自己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三是掌握现代化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四是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 有组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对创新科技有极大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培育新型农民是科技部门的重要任务。

1.2 科技创新和普及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

从全国情况看, “十五”期间, 通过国家“863”、“973”、科技攻关等一系列科技计划的重点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竞争力不断提升, 表现为:一是农业高技术研发取得了新的突破, 加快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步伐。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培育出一大批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 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转基因植物种植国家。二是粮食安全科技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五”期间, 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的实施, 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共性关键技术, 使示范区粮食单产增加10%以上, 累计增加粮食2 043万t, 为确保近年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农业重大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大幅度提升, 为种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多年的攻关, 我国己基本上控制了各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暴发成灾, 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2 500万t/a以上。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 为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五是农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 共转化应用动植物新品种1 623个, 新品种应用覆盖率超过95%,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从太原市情况看, “十五”期间, 开展星火科技培训50万人次, 实施农村技术承包项目449项, 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709项, 10支农业科技服务流动专家大院小分队、867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 近千个行政村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1.3 科技创新和普及是改善农村环境和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手段

科技创新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在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中起着协调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 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能够使系统整体优化, 建立起持续的资源再循环系统, 达到整个农村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科技创新在推进农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农业, 农村沼气建设, 推进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发展节地、节水、节能、节电和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1.4 科技创新和普及是促进农村新产业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能够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培育新的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推动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推进农业与工业的结合, 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相融合, 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例如, 近年来工厂化农业、农产品物流与会展业、景观与温室工程、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都得益于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持。

1.5 科技创新和普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科技创新和普及能促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扩大农民就业, 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当中所提出的“生活宽裕”这一目标的前提。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 000元。据此推算,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须达到6.8%, 而近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递增不到4%, 中西部地区更低。因此, 促进农民增收形势严峻。据有些省市统计, 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 受过农业科技培训的比未培训的平均收入高出30%;在外出务工农民中, 受过培训的比未受培训者不但就业机会多, 且月平均工资高出200元。可见,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民增收, 满足生活宽裕的希望所在。

1.6 科技创新和普及是推动农村和谐进步的基础

科技创新和普及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还能够对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 改善社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农村住宅建设中的高耗能和高污染, 提高农民医疗水平, 改善农村饮用水和电力设施, 优化新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农村的和谐进步只有建立在科技创新和普及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实现。

2 以科技创新提升太原市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在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指导下, 太原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迅速进展, 全市各区县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制定了规划和发展目标。但是, 与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相比, 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明确, 传统农业观念比较重, 缺乏创新思路, 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 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来提升太原市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从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来看, 制定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确定各区县的重点产业方向, 落实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科技项目, 建设一支科技人员与农村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农村科技队伍是提升太原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主要对策。

2.1 制定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太原市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一个指导思想, 五项政策措施”。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在“六个新”上面:树立新观念、发展新产业、打造新环境、探索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创造新生活。五项政策措施包括制定科技示范政策, 引领农民应用科学技术;制定科技投入政策, 加大科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制定科技奖励政策, 推动科技深入农村;制定科技产业政策, 促进科技与创新产业结合;制定科技合作政策, 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技术。

2.2 确定各区县的重点产业方向

以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为指导, 结合各个区县在太原市整体发展中不同的功能定位所进行的产业选择, 是太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例如, 娄烦县产业选择方向是:重点选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林果业, 结合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控制发展采矿业;晋源区产业选择方向是:重点选择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要是有机蔬菜种植、特色农产品生产, 结合发展旅游业;小店区产业选择方向是: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要是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种植业, 结合发展食品加工业、都市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外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落户;万柏林区产业选择方向是:重点选择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 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迎泽区产业选择方向是:都市现代服务业、商业, 结合城中村的改造发展物流业、仓储业;杏花岭区产业选择方向是: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要是特色果品业, 结合发展仓储物流业, 控制发展建筑材料业;尖草坪区产业选择方向是:都市现代服务业、商业、运输业, 结合发展有机蔬菜种植、食品加工业;古交市产业选择方向是:煤炭和石材加工业, 但要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 发展运输业和商业;阳曲县产业选择方向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要是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小杂粮、奶牛养殖、园林产品, 控制发展建筑材料业;清徐县产业选择方向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要是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水产品, 奶牛养殖业, 结合发展运输、仓储业, 控制发展煤化工业、金属加工业、引进发展无污染的轻型加工工业。

2.3 落实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科技项目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科技项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 二是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都市型现代服务业方面。

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包括:都市型设施园艺栽培模式创新与配套装备研究;设施农业温室节能技术与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太原市特色干鲜水果与小杂粮的深加工及防腐保鲜生物技术;特色红枣果树优良品种的研究与推广;围绕山西道地、特色中药材资源及传统名牌中成药的中药研究及开发;优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研究;特种食品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相关技术研究。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都市型现代服务业方面包括:农村节能新型民居的设计;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面向农村的统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农产品配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4 建设一支科技人员与农村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农村科技队伍

上一篇:普通心理学 记忆下一篇:日常工作安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