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2024-04-09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通用7篇)

篇1: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8翻译硕士百科知识:维多利亚女王

时代的英国

1、狄更斯——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为幽默连环画配写的故事《匹克威克外传》,讽刺小说《董贝父子》,长篇小说《艰难时世》,历史小说《双城记》,小说《远大前程》(即《孤星血泪》)

2、萨克雷——长篇小说《名利场》,历史小说《亨利•艾斯蒙德》,自传体小说《潘登尼斯》

3、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长篇小说《简•爱》(作家与萨克雷同时代,她十分崇拜他,《简•爱》第二版题辞就是“献给萨克雷”)

4、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艾米丽•勃朗特——长篇小说《呼啸山庄》

5、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妹妹安妮•勃朗特——小说《野岗庄园房客》,记述了三姐妹的家事。

6、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传》《南与北》《露丝》

7、哈代——长篇小说《还乡》《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

8、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现实主义小说家高尔斯华绥——《天涯海角》,《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者》《骑虎》《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之歌》)

9、女作家伏尼契——《牛虻》

10、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童话代表作《快乐王子》,小说《格雷的画像》 11、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愉快的戏剧集》,戏剧杰作《巴巴拉少校》,著名剧本《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伤心之家》《苹果车》

12、毛姆——剧本《腓特烈夫人》,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

13、史蒂文生——传奇小说《宝岛》,《绑架》《卡特琳娜》,短篇故事集《新天方夜谭》,《化身博士》

14、科幻小说家威尔斯——《时间机器》《星际大战》《空中战争》《未来事物的面貌》《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月球上的第一批人》

15、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四签名》《波希米亚丑闻》《五彩带》《红发会》《巴丝克维尔猎犬》„„(福尔摩斯)

16、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现代派作品的经典《尤利西斯》(模仿《奥德修记》)

17、现代派大诗人艾略特(注:十九世纪英国文学里,有两个艾略特,艾略特•G是位女作家,著有《弗洛斯河上的磨房》《织工马南》《米德尔马奇》等小说)艾略特•T•S是个男作家——著名长篇《荒原》,被推为现代派诗歌划时代的里程碑。1948年,诗作《四个四重奏》使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乔伊斯,艾略特,法国的普鲁斯特,奥地利卡夫卡)

篇2: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1.Geoffrey Chaucer 杰弗雷.乔叟 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 2.Thomas More 托马斯.莫尔 Utopia 乌托邦 3.Edmund Spenser 斯宾塞 The Fairy Queen 仙后

4.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夫.马洛 Tamburlaine 铁木尔 / The Jew of Malta 马耳他的犹太人 / Doctor Faustus 浮士德博士

5.Shakespeare 莎士比亚 四大喜剧 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Much Ado About Nothing 《无事生非》、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四大悲剧 Hamlet 《哈姆雷特》、Othello 《奥赛罗》、Kin g Lear《李尔王》 Macbeth 《麦克白》; 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

6.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 Of Study 谈读书 7.John Milton 约翰 弥尔顿 Paradise Lost 失乐园

8.John Bunyan 约翰 班扬 The Pilgrim’s Progress 天路历程 9.John Dryden An Essay of Dramatic Poesy 10.Alexander Pope亚历山大.蒲波

11.Jonathan Swift 江纳森.斯威夫特 Gulliver’s Travels 格列夫游记 12.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 Robinson Crusoe 鲁宾逊漂流记 13.Samuel Richardon 塞缪尔.理查德逊 Pamela 帕美拉

14.Henry Fielding 亨利.费尔丁 The history of Tom Hones, a Foundling 汤姆琼斯

15.Richard B.Sheridan 理查德.谢立丹 The School for Scandal 造谣学校 16.Samuel Johnson 塞缪尔.约翰生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7.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 Songs of Innocence 天真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 经验之歌

18.Oliver Goldsmith 奥列夫.哥尔斯密 The Vicar of Wakefield 威克菲尔德牧师传;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世界公民;She Stoops to Conquer 委曲求全;The Deserted Village 荒村

19.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 苏格兰诗人 A Red Red Rose 一朵红红的玫瑰

20.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 桂冠诗人 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 Lucy Poems 露西组诗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她住在人迹罕至的路边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Tintern Abbey 廷腾寺

21.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柯勒律治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古舟子吟/ 老船夫; kublan Khan 忽必烈汗

22.George Gorden Bryon 拜伦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Don Juan 唐璜

23.Percy Bysshe Shelley 雪莱 Queen Mab 麦布女王 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 Ode to a Skylark 致云雀 Prometheus Unbound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24.John Keats 约翰济慈 Edymion 恩低弥翁 Ode to a Grecian Urn 希腊古瓮颂 Ode to a Nightingale 夜莺颂 To Autumn 秋送

25.Charles Lamb 查尔斯.兰姆 Eassay of Elia 伊利亚文集

26.Walter Scot 司各特 历史小说家 The Minister of the Scottish Border 苏格兰边区歌谣集 The Lady of the Lake 湖上夫人 Ivanhoe 艾凡赫 27.Jane Austin 简.奥斯丁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智与情感 Emma 爱玛 Mansfield Park 曼斯菲尔德公园 Persuasion 劝导 Northanger Abbey 诺桑觉寺

28.Dickens 狄更斯 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 匹克威克外传 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 The Old Curiosity 老古玩店 Dombey and Son 董贝父子 David Copperfiled 大卫.科波菲尔 Hard Times 艰难时事 Martin Chuzzlewit 马丁.朱述尔维特 A Tale of Two Cities 双城记 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

29.Thackeray 萨克雷 Vanity Fair 名利场----A Novel Without a Hero 30.Charlotte Bronte 夏绿蒂.勃朗特 Jane Eyre 简爱 31.Emily Bronte 埃米莉 勃朗特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 32.Anne Bronte 安恩 勃朗特 Agnes Grey 艾格尼斯.格雷 33.Mrs.Gaskell 盖斯凯尔 Mary Barton 玛丽巴顿

34.George Eliot 乔治爱略特 Adam bede 亚当比德 The Mil on the Floss 弗洛斯河上的磨房 Silas Marner 织工马南 Middlemarch 米德尔马契

35.Alfred Tennyson 阿弗瑞德 丁尼生 诗人 The Princess 公主 Idylls of the King 国王之歌 In Memorian H.H 悼念哈拉姆

36.William Norris 威廉 诺里斯 A dream of John Ball 梦见约翰.保尔 News from Nowhere 乌有乡消息

37.Robert Browning 布朗宁(dramatic monologue 戏剧性独白)Men and women 男男女女 The Ring and the Book 指环与书

38.Oscar Wilde 奥斯卡.王尔德 19世纪末英国唯美派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倡导 “art for art’s sake ” 为艺术而艺术 作品: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 道林格雷的画像 An ideal Husband 理想丈夫 A Women of No Important 一个无足轻重的妇女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 快乐王子集

39.Chartist Literature 宪章文学

主要作家 :Ernest Jones 艾内斯特琼斯 Thomas Cooper William James Linton 40.Thomas Hardy 托马斯哈代 性格与环境小说: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丝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远离尘嚣 Jude the Obscure 无名的裘德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还乡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卡斯特桥市长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绿荫下

41.John Galsworthy 约翰高尔斯华绥 a humanist social novelist and reforming dramatist.The Forsyte Saga 福赛世家(三部曲)A modern Comedy 现代喜剧

42.George Bernard Shaw 萧伯纳 剧作家 Mrs.Warren’s Profession 华伦夫人的职业 Widower’s Houses 鳏夫的房产 Man and Superman 人与超人 Major Barbara 巴巴拉少校 The Apple Cart 苹果车 Heartbreak Home 伤心之家 Too True to be God 真相毕露

43.W.B.Yeats 叶慈 / 叶芝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从事喀尔特复兴运动,作品:Responsibilities 责任 The Tower 塔 The Winding Stair 盘旋的楼梯 The Land of Heart’s Desire 理想的国土

44.T.S.Eliot 爱略特 二十世纪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诗作: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J阿尔弗雷的.普鲁夫洛克的情书

The Waste Land 荒原 The Hollow Man 空心人 Ash-Wednesday 圣灰星期三 Four Quarters 四部四重奏 剧作: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大教堂谋杀案 Sweeney Agonistes 力士斯威尼 The Cocktail Party 鸡尾酒会 The Confidential Clerk 机要秘书 评论集: The Sacred Wood 圣林 Homage to John Dryden 向约翰.德莱顿致敬

45.Henry James 亨利詹姆斯 international theme / psychological realism 作品:The Portrait of a Lady 贵妇人的画像; The Wings of the Dove 鸽翼; The Ambassadors 大使;The Golden Bowl 金碗 Daisy Miller 黛西米勒 46.D.H.Laurence 劳伦斯 Son and Lovers 儿子与情人 ; The Rainbow 彩虹; Women in Love 恋爱中的女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47.Joseph Conrad 约瑟夫康拉德 Lord Jim 吉姆老爷 The Heart of Darkness 黑暗的心

48.E.M.Forster 福斯特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天使不敢践踏的地方;A passage to India 印度之行 The longest Journey 最漫长的旅程 A Room with a View 可以远眺的房间

49.James Joyce 詹姆斯 乔伊斯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Ulysses 尤里西斯 Finnegans Wake 芬尼根的觉醒

50.Virginia Woolf 维吉尼亚沃尔芙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 Bloomsbury Group 作品:Mrs.Dalloway 达洛维夫人 To the Lighthouse 到灯塔去 The Waves 海浪 51.Kinsley Amis 金斯莱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gry Young Man 作品:Luck Jim 幸运的吉姆

篇3: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1 生态女性主义简介

在1974 年, 法国著名学者埃奥博尼第一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个观点, 她说受到压迫的妇女和自然的关系是有与生俱来的关联, 广大妇女必须组织一次生态的运动, 重新认识和自然的关联。生态女性主义对男权社会做出了非常激烈的批判, 目的就是要强化和重视女性文化的重要性, 这样才会真正的解放女性和认识自然。

勃朗特的文学作品《呼啸山庄》创作的时间就是在英国维多利亚统治时期, 当时的生态女性主义这个观点并没有出现, 不过关于妇女的解放运动却已经有了很大的前奏。对于女性生态主义的研究方向是文学和女性, 文学作品也是关注到受到压迫的这个庞大的群体。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用文学的力量去呼唤广大的女性对命运所进行的勇敢的尝试。

2 解读女性的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蕴 (以《呼啸山庄》为例)

2.1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没有主宰性质的

人类的自我中心论者常常是把人类当作宇宙万物的主宰, 鼓吹只有人的需求是最关键的, 所以全部的活动都要以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康德, 康德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目的的思想存在。法国思想家笛卡尔在康德之后也提出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比其他的动物要优先。但是随着世界环境持续的恶化, 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已经警醒了人们, 人们也对环境的保护进行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逐渐有人开始关注到人和自然的的关系是紧紧相连和互利互惠的。生态女性主义宣传爱护和关心, 它强调的是女性和男性还有自然都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2.2 自然给了人们心灵寄托

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宣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无主宰的关系, 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的相处,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把自然当作是给予人心灵寄托的来源。勃朗特是一位在文学素养上极高的作家, 同时她还是有着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的作家, 勃朗特使用了非常多的生动的笔触表现了自然和人的关系, 和谐共处。在书中凯瑟琳为了希思克利夫出走变得非常悲痛的时候, 作者是以暴风骤雨的态势表达了他的悲伤痛恨。当林顿失去妻子悲痛万分的时候, 作者非常自然的以空旷的荒野对他进行了安慰, 将他的灵魂也细细的抚慰。凯瑟琳还有希斯克利夫是荒原的弟弟妹妹, 因为受到辛德雷野蛮的虐待, 他们最大的乐趣是早上走到荒原中去待一天。在凯瑟琳的内心里, 天堂和呼啸山庄的样子是一样的, 因此她非常的渴望回到那个荒原, 因为在荒原她即使是哭也是高兴的。

作者对凯瑟琳的内心进行了寄托外, 也安慰了希斯克利夫的内心。当希斯克利夫遭到了辛德雷的侮辱, 他非常的伤心, 第二天带着怨气去了荒原。经过了回归自然, 希斯克利夫得到了彻底的疗伤, 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凯瑟琳死后, 林顿非常的伤心, 不但辞了自己的工作, 从此也变得非常沉默。在勃朗特笔下的《呼啸山庄》里, 类似像心灵和自然有机结合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数。像一位作家在1850 年为再版的《呼啸山庄》写序写的一样, 她说《呼啸山庄》充满了很浓的村里气味, 就是因为它的作者自己就是一个土生土长, 在荒原中长大的孩子。所以, 《呼啸山庄》逐渐变成了朴素的、反人类中心的道德观, 把人和自然的无主宰性意识表达的恰到好处。

2.3 自然是女性重要的朋友

女性与自然的关联在生态的女性主义来说是亲近的, 因为女性是孕育生命的物种, 生产是人高级生命发展的本源, 生生不息与自然的生态循环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可以说, 女性和自然是有着特殊的周期存在。所以自然是人类的伙伴, 尤其是女性最要好的朋友。

《呼啸山庄》里, 勃朗特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女性与自然在男权世界遇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凯瑟琳嫁到山庄以后, 希斯克利夫对林顿家非常的怨恨。希斯克利夫说希望可以将她家的所有人全部吊死, 我们可以看到, 伊莎贝拉是非常的不幸。这样的不幸最终是在希斯克利夫的阴谋中和伊莎贝拉的单纯里跃升到了顶峰, 伊莎贝拉决定和希斯克利夫结婚, 永远的在一起。有谁可以知道, 希斯克利夫却一直的侮辱她, 伊莎贝拉说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怪物。这个时期有一个狗出现, 在她不能下咽呼啸山庄简陋食物的时候获得了它一点帮助。当恩肖回来, 为难她和勒秀儿的时候, 伊莎贝拉走掉了, 勒秀儿没有走开, 伊莎贝拉也显不出对勒秀儿的同情。

总之, 勃朗特在《呼啸山庄》里表现的是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女性和自然需要互相的依存, 一起来反抗男权社会的控制, 这些新鲜的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进步的。

2.4 想和现实应该是和谐共存的

经过了对《呼啸山庄》里的人物形象的详细解析, 我们可以看到勃朗特想要对大家表现的是一个人和自然, 男性和女性自由和谐的状态, 对现实还有理想的追求。正因为这样, 这个故事的结尾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终于找到了幸福家园, 哈里顿还有小凯瑟琳最终实现平等的爱情, 呼啸山庄与眉山庄才获得了和谐关系的建立。我们可以说, 勃朗特在《呼啸山庄》里非常深刻的表现了一个理想状态的男性、女性还有自然的关系的建立想法。尤其是哈里顿还有凯瑟琳的相爱, 不管是在哪个方面来看, 都是深深的体现了爱情的真善美。从哈里顿与凯瑟琳构建的爱的家园可以看到, 它是人和自然还有和文明的良好结合, 他们从呼啸山庄搬到眉山庄这件事情上更可以看到非常深刻的含义: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和善良的人类性格进行了良好的结合, 这就是文明的大力体现。人类的文明只有平稳的扎根在非常自然的土地, 和谐的共处, 一起发展, 这个社会才可以有勃勃的生机。

3 结语

在20 世纪70 年代定义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的联合生态学和政治的一种社会运动, 它是向男权社会发起的非常激烈的一次进攻。尽管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是特别早, 不过这并不影响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在解放运动还有生态运动中生态意蕴的表达和诉求。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非常有生态意蕴的文学作品, 它用很多鲜活的女性形象, 生动的表现了大部分的女性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反男权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在这些人物形象中, 像是屈服悲惨而又勇敢的逃离男性掌握的伊莎贝拉, 桀骜不驯、拥有独立性格的凯瑟琳, 还有聪明乖巧、勇于探究真理的小凯瑟琳,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男性、女性还有自然关系的建立。到现在为止, 生态问题还有女性的歧视现象在很多国家依然存在, 所以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里的生态意蕴, 用它的成果来推进生态女性主义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就变得非常重要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6) :183.

[2]赵媛媛, 李建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角度解说——生态女性主义思潮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22 (06) :297.

[3]胡志红.生态女性主义:激进环境哲学冲突、对话、合作的学术场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34.

[4]沈红.论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34-36.

[5]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 等,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7.

[6]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7]董小川.英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篇4: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然而,无论从早期摄影技术的开创到当代摄影理论的推动和发展,英国摄影对世界摄影史的贡献都不是一两本著作可以概括完全的。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知识在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增进,英国摄影的优秀传统和理论资源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他们从英国摄影历史长河中吸取经验和养分,再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融入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

作为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项目之一,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的《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则将第一次集中向中国观众展示来自英国的,38位著名摄影师和艺术家的400多幅作品。该展览由品项制作,于5月9日至7月5日之间亮相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随后将巡至位于上海红坊艺术园区的民生现代博物馆,开幕时间为7月12日。

探索英国社会的影像密码

作为策展人,英国摄影美术馆(ThePhotographers' Gallery)馆长的布莱特·罗杰斯(Brett Rogers)在前言中开门见山,“《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介绍了一些重要人物的作品,他们通过纪实摄影实践的多棱镜,为这一媒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英国摄影的重要传统之一,纪实摄影的实践的观看的方式在过去50多年来不断变化;从文化政治到日常生活,纪实摄影的题材也不断推陈出新。正是透过纪实摄影的实践,《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展示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摄影师和艺术家跨越了流派的作品,反映了他们在英国乃至国际舞台上摄影日益获得的地位。

《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通过对过去50年来不断变化的英国民族特性、态度和活动来探索其多元的社会,而隐藏于主题之中的“英国性”,则为观众体会英国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参考。英国性(Britishness)指的是作为英国人的状态或素质,或象征的英国特色……抑或用于解释英国文化的表达——如生活习惯、行为或符号——一个与英国共同的,熟悉或容易识别的标志性品质。从老牌英国时尚摄影师特伦斯·多诺万(Terence Donovan)镜头下的“摇滚伦敦”时代,到当今世界时尚摄影界大明星蒂姆·沃克(Tim Walker)影像中的英国元素,展览中精彩的肖像和时尚作品准确地记录了英国大众文化时代性的变迁。而作为“英国性”最具典型的特征之一,社会阶级体系则成为英国摄影师们持续的观察对象和探讨话题。从托尼·雷-琼斯(TonyRay-Jones)早年考察英国阶级制度的纪实作品到帕特里克·瓦尔德(Patrick Ward)致力于刻画嘻戏中的英国人,再到马丁·帕尔(Martin Parr)作品中对英国阶级的敏锐地捕捉,英国物质文化的阶级标志和阶级身份认同的焦虑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了展览作品当中。

《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所带来的摄影作品涉及不同形式的英国主题,以“工作、休憩与玩乐”作为线索,展览则为观众理解这些影响和英国摄影师所关注的主题提供了参考背景。表现工作和工作者的生活是英国摄影师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撒切尔时代中期的英国办公室文化则成为摄影师安娜·福克斯(Anna Fox)的关注对象,《工作站:伦敦办公室生活》(Workstations)完成于1989年,作品尖锐地刻画了新兴劳动力肤浅且过渡的文化,也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托比·格兰维尔(Toby Glanville)的《实际寿命》(Actual Life)沿用了德国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的类型学的拍摄手法,他将工人置于画面中央,邀请观众在21世纪重新思考传统贸易和手工艺的重要性。

正如评论家露西·苏特( Lucy Soutter)所言:“随着国家经济在战后逐渐复苏,个人不再以职业和出生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是自己所选择的兴趣爱好、珍藏的东西、时装的选择和亚文化。这些途径让人们从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转而用不同的方式来想象自己。身份部分地成了选择的问题,英国人满腔热情地参与到选择中。战后,英国在欣然接受青年文化、音乐和时尚方面紧随美国之后。摄影不仅记录了这些潮流,而且帮助塑造了潮流。”

休闲和玩乐的主题融合了英国娱乐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在英国社会学家凯特·福克斯(Kate Fox)的分析中,她概括英国人的三种不同玩乐方式,分别是私人和家庭追求,比如园艺和业余爱好;公共社交活动,比如酒吧、俱乐部、运动和棋类:反社会的追求和消遣,比如喝得烂醉,打架。在英国摄影师的镜头中,英国50年来各个阶级的休闲和娱乐规则被层层解码。从酒吧到俱乐部,从市场到公园,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居住在利物浦的街头摄影托马斯·伍德(Tom Wood)便捕捉下数以万计来自当地百姓的街头影像。《生活的成本》(Cost ofLiving)是马丁·帕尔在1986年到1989年之间拍摄的一系列关于英国新兴有产阶级消费文化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幽默的彩色照片延续帕尔在《最后的休养地》中对英国阶级性的拿捏,并生动地描述了那个时代英国人在家居、服装和食物等方面的消费行为。

无论是选择传统的新闻摄影的拍摄形式,还是具有时代性的肖像和时尚创作,抑或是纯艺术表达,有关英国的多元文化、消费主义、政治抗议、后工业化、民族传统、阶级制度以及日常生活的主题都在展览更广泛的内容中浮现出来,成为中国观众探索英国社会的影像密码。而《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则是通过按年代顺序的编排,集中展现了英国摄影在过去50多年间的发展和变革。

1960年以来的的英国摄影

英国摄影在从二战结束到60年代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空窗期,伴随着持续的经济衰退,很多有抱负的摄影师们统统选择去巴黎或是美国寻求发展,然而,繁荣的摇滚文化和时尚业却为本地的摄影师创造了难得的机会。60年代末的伦敦,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持续蔓延;正值全盛期的摩斯一族(Mods)风头正起,将奇想乐队(The Kinks)和谁人(The Who)奉为最爱的摩斯族们重新塑造了代表摇滚文化的审美价值,为伦敦时尚中心的坎那比街注入了音乐的活力;那些梳着脏辫,穿着卡其迷彩服的雷鬼乐迷占据了西伦敦拉德布罗克·格鲁夫(Ladbroke Grove)地下音乐的半壁江山。无疑,大众文化的繁荣成就了60年代英国商业和时尚摄影的高峰,观众在展览中不单单能看到特伦斯·多诺万(TerenceDonovan)、塞西尔·比顿(Cecil Beaton)和琳达·麦卡特尼(Linda McCartney)摄影作品中的时尚名流和社会名流,更能够体会英国摇滚乐对整个英国时尚业,以及大众文化和生活的影响。

在托尼·雷-琼斯出现之前,英国真正使用传统黑白摄影的纪实摄影师少之又少,从美国留学归来,将英国纪实摄影视为沙漠的托尼·雷-琼斯带着他的笔记本和相机,开始了他在英格兰纪实摄影的旅程。雷-琼斯的摄影题材多取材于英国人在海滨的度假场景及北方市镇的民俗节庆,而非传统纪实摄影中所关注的政治事件或社会问题。以其轻松古怪地反映英国社会风景的影像以及他的开拓精神。虽然因年早逝,雷-琼斯却成为英国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对英国纪实摄影产生了着深远的影响。

与战后英国社会纪实摄影的萌芽阶段不同,成长于上世纪70年代的摄影师们不再满足于在舒适的海滨休养地拍摄那些度假的游客,他们将曰光转移到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中也更多地带有政治性焦点。帕特里克·瓦尔德的作品延续了雷一琼斯对英国阶级性的观察;而出生于牙买加的摄影师万利·布尔克(Vanley Burke)于60年代中期移民伯明翰,他的影像记录了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之外,还包括了伯明翰西印度群岛移民社区中的公共事件;哈利·雅各布斯(HarryJacobs)的《肖像》(Portrait)作品则通过一系列拍摄英籍非洲裔移民的肖像照片,探讨英国黑人阶级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符号。与此同时,在70年代中期刚刚从曼彻斯特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的马丁·帕尔,毅然选择来到英国北部约克郡的小镇赫布登布里奇,从此开始了他社会纪实摄影师的生涯。从早先的黑白作品《我行我素的英国人》到彩色《最后的休养地》(Last Resort),马丁·帕尔迅速成长为英国当代摄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最后的休养地》系列,更代表了英国和欧洲摄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彩色而非黑白的纪实摄影。

1979年,撒切尔就任保守党领袖,正式进驻唐宁街10号就任英国首相,在往后的11年间为英国打上“撒切尔时代”的印记。撒切尔时代不单单对英国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大大地改变了英国社会生活、文化和艺术的气候。毫无疑问的是,英国摄影在这一阶段发生了迅猛的发展,摄影师们在传承了英国社会纪实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撒切尔时代的重要作品,也折射出艺术家对摄影这一媒介有了更深层理解,其选取的主题也反映出更为复杂的现实社会。

英国摄影师德雷克·瑞杰斯(DerekRidgers)以描绘伦敦的音乐、电影和俱乐部/街头文化的作品而闻名,在他跨越整个80年代所拍摄的作品《伦敦青年》(LondonYouth)中,瑞杰斯用肖像组照的方式,展现了伦敦年轻男女们区别于大众社会的妆扮风格:从光头党到Mods一族再到朋克党,《伦敦青年》无疑成为了英国亚文化的一个缩影。凯伦·克诺尔(Karen Knorr)出生于法兰克福中产阶级家庭,70年代中期来到英国,在那里接受了完整的摄影学位教育。克诺尔的《绅士》(Gentlemen)拍摄于伦敦圣雅各俱乐部,考察了马岛战争期间英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保守价值观。克诺尔的作品提出了与纪实摄影的一种批判性的、戏谑的对话,采用了不同的视觉和文本策略,探索她所选择的主题,从家庭和生活方式,到动物及其在博物馆语境下的呈现。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成为英国摄影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摄影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气势登上世界当代艺术的舞台。取代传统的记录并反映客观事实的纪实摄影,这个时期,许多英国摄影师都纷纷采用观念艺术的创作手法,通过对影像的建构,摆拍来传达自己对于特定问题领域的个人观念。英国摄影评论人大卫·康帕尼(David Campany)在一篇名为《影像不列颠》的文章中总结到:“无论在圈里还是国外,当代的观众都需要观看大量的图像。矛盾的是,观念摄影师的形象改造和疏离竟然是纪实摄影生存的关键,尤其是在艺术摄影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展览,从传统的纪实摄影到自我反省,再到准人类学的转变显得昭然若揭。从贾森·埃文斯(Jason Evans)到奈杰尔·沙弗兰(Nigel Shafran),再到汤姆·亨特(Tom Hunter),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 Tubke),莎拉·皮克林(Sarah Pickering),大卫·斯佩罗(DavidSpero),克莱尔·斯坦德(Clare Strand),其实几乎所有的年轻摄影师都是两个父母的后代。一个是传统的纪实摄影。另一个便是观念艺术。”

作为此次展览的90及20世纪初的两部分里,英国摄影美术馆特别选取了上述众多摄影艺术家的作品,意在为观众带来有关当代英国摄影的多重解读。来自威尔士的摄影师贾森·埃文斯作品风格多变,此次展览的《Strictly》正是来自他与设计师西蒙·福克斯顿合作拍摄的,装扮成“乡村绅士”一样的年轻黑人系列。作品看似是时尚街拍,实际上却反映出艺术家对移民和多元文化颠覆英国传统着装风格的思考。同样出生于60年代末的奈杰尔·沙弗兰曾经是一名时尚摄影师,他在90年代进入艺术摄影的创作领域,其代表作品《超市收银台》(SupermarketCheckout)是一组在超市中完成的静物影像系列,他以观念的拍摄方式将消费者的形象与商品分离,营造出一种空无的氛围,为观众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

于此同时,汤姆·亨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展览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时常将纪实摄影和摆拍相结合,此次参展的《哈克尼的生与死》(Lifeand Death in Hackney)系列,正是艺术家通过借鉴西方古典绘画中的寓言和神话故事,创作出一系列既维持了摄影所代表的纪实,同时融合艺术的传统的作品。大卫·斯佩罗曾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摄影,他所创作的《教堂》(Churches)系列看似只是不同建筑肖像的并置,而事实上,这些看似不同功能的场所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兴福音派基督徒改造成了礼拜堂,作品映射出英国社会的多元文化、宗教和社会问题。而同样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克莱尔·斯坦德,在她于1997年完成的名为《辣妹》(The Spice Girls)中,斯坦德请来长相平平,甚至有点丑的女孩在红色丝绒窗帘前摆拍,体现出她对大众审美和明星文化的回应。

正如夏洛特·科顿对当代摄影的概括:“摄影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饱含多样性的表现领域。事实证明,所谓当代摄影,指的并不是摄影家用一个人的全部精力去完成的物质性项目,而是一种问题提出、经历、传达的手段,是一种集体共同分享快乐的媒体。摄影、印刷、传播的数码化已经得到普及,摄影表现的领域也确确实实得到了拓展。”在《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的最后一部分中,策展人挑选了近些年来活跃在英国摄影圈的年轻摄影师,以及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在展示英国当代摄影在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的多样性的同时,更强调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无限魅力。

由马克·内维尔(Mark Neville)所带来《后格拉斯哥》(PostGlasgow),正是他本人在格拉斯哥港口参加驻地艺术家计划后创作的作品,内维尔用摄影书的形式刻画了苏格兰后工业衰落中市镇的艰辛,并将其作为免费的礼物送给社区的所有成员。西蒙·罗伯茨(Simon Roberts)的影像涉及我们同风景的关系以及身份与归属的概念,在拍摄代表作品《我们英国人》(We English)系列中,他运用大画幅以较高的位置取景,使人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个人和群体与风景之间的关系,与历史上绘画的视觉语言相呼应。与此同时,摄影师斯宾塞·墨菲(SpencerMurphy)在承接委托杂志拍摄任务之外,亦投入大量时间从事艺术作品的创作,正是凭借日常积累一系列叙事肖像作品,他在2013年获得泰勒·韦辛肖像摄影奖总冠军。而此次展览更为中国观众带来威尼斯旅英艺术家洛伦佐·维托利(Lorenzo Vitturi)雕塑感十足的《解剖多尔斯顿》(DalstonAnatomy),以伦敦移民和多元文化聚集区多尔斯顿作为背景,维托利借用来自非洲甚至全世界的元素,戏谑地回应自己本地环境的丰富色彩和文化。

英国摄影美术馆

时至今日,摄影早已不再是小心翼翼装裱在白卡纸后面的一张张照片,摄影艺术家们信心满满地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把他们的作品挂在纪念碑式的架上作品旁,摄影艺术也终于走进了艺术和商业的国际大舞台。伴随左右的,还有一批专业策展人、摄影理论学者、摄影作者以及艺术媒体人、摄影出版机构、画廊主的共同努力。然而,英国当代摄影走到今日并不是一蹴而就,作为世界上第一所由公共赞助的摄影美术馆,英国摄影美术馆从建立至今,对推动英国摄影历史和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0年代末,艺术策展人苏·戴维斯(SueDavies)强烈的意识到,虽然英国的美术馆已经开始接受摄影展览,不过对于日益强大的摄影师力最,这个国家还没有一个美术馆能够专注于收藏,展览和推广摄影。正如她对回忆中那样:“我曾经于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任职,在《光谱:摄影的多样性》(Spectrum: the Diversity ofPhotography)展览之后,摄影师纷纷来到艺术中心要求在这里展出他们的作品。但是ICA已经不会对更多的摄影作品感兴趣了,同时伦敦也没有更多的商业画廊可以为摄影师提供场地。那时,皇家摄影协会充斥了职业摄影师的作品。虽然霍尔本区有一家柯达画廊,却也是针对摄影爱好者,展示猫猫狗狗的照片。甚至连国家肖像美术馆也很少有摄影的展览。我意识到,我要自己去创建些什么。”

于是,在苏·戴维斯和所有赞助人的共同努力下,英国摄影美术馆于1971年成立,原址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路附近的大纽波特街(Great Newport Street),是英国首家专门针对摄影的独立美术馆。它的建立不仅仅满足了当时英国职业/摄影爱好者对观看优秀摄影艺术作品的需要,更持续影响了随后数代摄影人,成为推动英国本土摄影发展的关键力最。美术馆曾经展出过国际上摄影界重要人物的作品,包括早期欧洲摄影大师,如雅克-亨利·拉蒂格(Jacques-Henri Lartique)、安德烈·科特兹(AndreKertesz)、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以及活跃在当代摄影市场上的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以及于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等人。

与此同时,英国摄影美术馆在培养当代英国摄影师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马丁·帕尔和柯伦·戴尔(Corinne Day),还有一批批从英国大学、艺术院校走出的摄影艺术家们。2009年,美术馆迁址到伦敦牛津街一侧的拉米利斯大街16-18号,经过18个月的重建,2012年再次向公众开放。英国摄影美术馆过去40年来取得的成功,帮助确立了摄影是一种公认的艺术形式,让新观众熟悉了摄影,捍卫了它在英国视觉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正是第一次,英国摄影50年来的代表作品被英国摄影美术馆和品项集中带到中国的观众面前,为国内观众体会英国社会的变迁,以及摄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然而,在传达机构使命的同时,作为一家由美术馆馆长担任策展的回顾展,展览在挑选艺术家时难免反映出策展人特有的兴趣以及机构的审美。另外,由于展览性质和规模的限制,展览很难将英国摄影史中的关键人物和重要派别完全涵盖其中。英国当代摄影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如约翰·戴维斯(Tohn Davies)、克里斯·基利普(ChrisKillip)、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布赖恩·格里芬(Brain Griffin),以及彼得·弗雷泽(Peter Fraser)等人统统不在名单之中。而作为80年代具有跨时代性的新彩色纪实摄影派(New British ColourDocumentarists)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也被分在不同的年代中展览。另外,作为如此大型的英国摄影回顾展,画册中仅收纳了一篇由露西·苏特(艺术史学者,批评家)所撰写的的论文,不免在学术性和完整性上略显单薄。

篇5:英国作家 弗农. L.的名言

经验是一位先行测试然后才授课严厉的教师。(英国作家 弗农. l.)

相关内容

经典作家的经典名句

Aleandre Dumas Pére大仲马(法国作家)

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名言

法国作家比西-拉比旦

英国剧作家肖伯纳名言

经典作者作家的励志名言警句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语录

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名言

作家亦舒经典名言

篇6: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关键词: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学,同性恋文学,酷儿理论

一、引言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不断相互交流与影响, 同性恋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性恋文学承载着社会亚文化, 具有独特的游离于传统文学的社会文化根源。同性恋文学虽然近年来才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加以重视, 但这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 自二十世纪初起, 英国的同性恋文学已成为英国文学的一块独特领地, 在E.M.福斯特、D.H.劳伦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著名英国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

二、同性恋在二十世纪初三位英国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通过半自传体小说《莫瑞斯》记叙了同性恋者莫瑞斯的恋情的曲折经历, 小说主人公莫瑞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首先失去了他家的园丁———小男孩乔治, 莫瑞斯感到非常痛苦, 不过他努力使自己从这段阴影中走出来。当他在剑桥大学求学时, 他与同学克莱夫保持着强烈的感情长达三年, 之后克莱夫突然放弃了这段倍受社会歧视的感情, 并采取了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做法———与安妮结婚。被克莱夫抛弃后, 莫瑞斯身心疲惫、伤心绝望, 他甚至试图从精神病医生那里寻求治疗同性恋的仙丹妙药, 企图强迫自己改变性取向。这种精神崩溃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莫瑞斯结识克莱夫家的猎场看守者阿列克。阿列克唤醒了莫瑞斯渴望爱与被爱的内心, 实现和满足了他对男性的欲求。他们彼此相爱, 并通过努力将感情超越了阶级、社会关系和金钱, 最终找到了共同的归宿:隐居丛林, 永不分离。

另一位英国同性恋文学的早期探索者D.H.劳伦斯以敏锐的眼光, 别具特色地透过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关系, 表现当代人的生存现状。由于D.H.劳伦斯在描写两性关系时, 不仅展现了精神层面上的情感, 而且将笔触伸向了探讨性爱描写的层面, 因此他的长篇小说《虹》曾被英国当局列为禁书。《虹》以英国小说中史无前例的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 通过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 描述三代人寻求建立自然和谐的性关系的可能性。小说中的第三代, 即厄秀拉这一代, 她对于性关系的体验, 是对一种不同于父辈的新型关系的探索。小说的第十二章有关于厄秀拉与女教师英格之间互相爱慕的一段描写, 这段同性的情感发生在厄秀拉与工程兵少尉斯克里本斯基相识接触之后。劳伦斯非常坦然地展现了女性同性之间的性吸引力, 并认为同性的爱同样能够创造生命活力, 他细腻生动地展现了同性性吸引所带来的强烈的力量:“当她们一块儿在教室时, 彼此都感到对方的存在, 几乎忘了周围的一切。每当厄秀拉在场时, 威妮弗瑞德·英格教起书来格外带劲;而厄秀拉一见到英格小姐走进教室, 也似乎获得了新生。” (1) D.H.劳伦斯之所以将厄秀拉的异性恋和同性恋交叉描写, 是为了展现少女的多情, 表现人的内心对性和感情的复杂性。

D.H.劳伦斯的另一部经典巨作《恋爱中的女人》在情节上是《虹》的续篇, 这部小说展现了男督学鲁伯特·伯金与女教师厄秀拉、矿主杰拉尔德与女艺术家古娟两对夫妇间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建立永恒和谐关系的历程。《恋爱中的女人》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情节是杰拉尔德与伯金之间的两情默契, 小说中的这一同性关系的原型正是D.H.劳伦斯自身的经历。在创作《恋爱中的女人》期间, 劳伦斯与农夫威廉·亨利·赫金保持过一段超越友谊的感情, 他们在田野里漫步, 在谷仓中长谈, 就连劳伦斯在外出时, 也不忘给赫金写信。直到劳伦斯的妻子的介入, 这段恋情才得以告终。

在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中, 同性之间的感情比异性感情更加水乳交融。其成名作《达洛卫夫人》的情节仅仅描写这位议员夫人于1919年夏季在伦敦一天的活动:从清晨离家去为即将举行的宴会买花, 直到子夜晚宴席散为止。尽管故事只有十二个小时, 但是人物的思维跨越了三十多年, 达洛卫夫人回忆了人生前后三十多年的生活。达洛卫夫人结婚以后由于丈夫公务繁忙, 常被冷落独自在家, 夜深人静时, 她想起了少女时期与女伴萨利的一段同性恋情。达洛卫夫人并没有从婚姻生活中得到完美的两性关系, 她认为“她对萨利的感情又纯洁又忠诚, 不同于对男子的感情。毫无私心, 而且, 还有一种只能存在于女人之间, 尤其是刚成年的女子之间的特性”。 (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另一部小说《到灯塔去》获得法国1927—1928年费米娜奖。这部作品体现了女作家对于女性存在的历史及现状的独特反思。小说中的拉姆齐夫人与莉丽的感情颇值得关注, 追求自己独特个性的独身女子莉丽被已为人妻、为人母的传统社会女性拉姆齐夫人的品格所吸引, 并对其展开追求。在莉丽眼中, 拉姆齐夫人不仅有着女神般美丽的外表, 更有高贵的令人敬畏的气质。她们彼此欣赏爱慕, 并用美妙的心灵的默契维系着二者的关系。

1922年,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当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贵族女作家维塔·萨克维尔—怀斯特相遇, 并坠入情网。当维塔·萨克维尔—怀斯特离家出走时, 伍尔夫而备感思念, 为了表达思念之情, 伍尔夫便以她为原型, 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长, 最动人的情书”的传奇小说《奥兰多》, 献给维塔, 并且在这本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献给———V·萨克维尔—怀斯特。奥兰多的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 终于1928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 奥兰多及其化身跨越了四百年。除了转化的时代, 奥兰多的身份也在不断变化着, 他先为男性, 沉睡数日之后, 变成女性, 这种变化显示作者对男女性别的固定提出了挑战。弗吉尼亚在小说中写道:“尽管性别不同了, 他和她还是 (在一个身体上) 融合了。在每一个人身上, 性别总在两极间摇摆。” (3)

虽然二十世纪初的同性恋文学经常处于边缘并遭排挤, 但它确实在当时的英国作家作品中具有较多的表现, 相关内容实际上是十分丰富和重要的。它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视角切入去审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重新发掘被禁锢的美, 了解同性者遭受曲解和排挤的痛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形成和发展的酷儿理论对传统的同性恋文化进行了挑战, 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同性恋现象在文学中的表现, 并重新建构新的生活方式, 为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做出重大贡献。

三、酷儿理论探析

“酷儿”由英文 (queer) 音译而来, 有“怪异的、行为古怪的”之意, 长期以来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 当中不无恶意。正是由于常态文化对同性恋的仇视心态, 二十世纪初许多英国作家有关同性恋题材的作品遭到众多的非议, 当时最受争议的作家当属D.H.劳伦斯, 其作品饱含超越时代的现代意识, 他自己也说他的作品是给五十年后的读者看的。美国学者威廉·B·特纳在《酷儿理论系谱学》中指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摇滚乐和妇女运动兴起, 嬉皮士和反叛者形象凸显, 同性恋组织出现, 使得当时社会的脱轨和性的脱轨相联系;到了六十年代, 性反叛成为社会变革的中心。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 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加深, 逐步证实了当年D.H.劳伦斯的预言。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 随着酷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酷儿”一词很快超越了仅仅对同性恋的关注, 成为一种质疑和挑战性与性别的两分模式。李银河认为, 酷儿理论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理论, 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 它来自历史、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酷儿理论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 “酷儿”们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正如E.M.福斯特笔下的莫瑞斯, 他曾经彷徨于主流文化的边缘, 为自己的“不正常”而自我憎恨, 并试图摧毁原有的关于“性”和“性别”的意识。直到最后他遇见阿列克, 两人坠入情网, 找到生命与爱情的真谛, 莫瑞斯才重新认识人生, 使性欲摆脱了性别身份的禁锢, 他们自我流放到主流社会以外的自然, 隐居于一片原始的绿林之中, 从此开心地生活着。

性和性别观念, 其基础在于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倾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 性欲的表达是由社会性别身份决定的, 而社会性别身份又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朱迪斯·巴特勒提出的“性别表演理论”则认为, 人们的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的行为都不是来自某种固定身份, 而是像演员一样, 是一种不断变换的表演, 这一表演就是“社会性别”关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表演。在《性别麻烦》一书中, 巴特勒认为, 性别是表演出来的, 与性吻合的性别是循规蹈矩的表演, 错位于性的性别 (以及和欲望相关的性相) 是离经叛道 (或者说是更有创意) 的表演, 然而, 都只是表演和表象而已, 没有什么原点和实质。因此, 无论是《虹》中的厄秀拉或是《达洛卫夫人》中的达洛卫夫人这样的女性形象, 还是《恋爱中的女人》中杰拉尔德与伯金的男性形象, 他们各自或有着异性恋人, 或有着稳定的家庭, 但依然与别的同性产生感情, 而他们与同性之间的感情与各自与异性的感情互不干扰, 换言之, 他们的性倾向具有不稳定性, 这是由于被不同的“社会性别”所吸引, 根据“性别表演理论”, 社会性别不是天生的性身份的表现, 而是通过表演性的重复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酷儿理论试图解构性别的两分性, 认为性别并不是非此即彼, 并希望性别身份能够摆脱性别类型的结构框架。酷儿理论反对对固有的身份进行分类, 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就是超性别这一概念的提出。超性别是指男女两性的界限不清, 如异装和易性。笔者认为, 超性别在文学上的最重要体现之一在于雌雄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如同天方夜谭般的《奥兰多》蕴涵着深刻的对两性身份的思考。在作品中, 奥兰多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性, 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 他奇迹般地变成女性, “尽管性别不同了, 他和她还是 (在一个身体上) 融合了”。 (3) 变性后的奥兰多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 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与一流的文人接触过程中, 她的性倾向与其原始的生理性别不符。运用酷儿理论可以阐释为:在心理上是异性恋的, 而在生理上却是同性恋的。超性别理论的提出揭示了人的性倾向———如同社会性别一样———会随着时间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连续性。

酷儿理论与传统的同性恋文化相悖, 它不仅要挑战异性恋的霸权主义, 更要颠覆以往的同性恋传统观念, 它不仅要求争取对非异性恋的正面的评价, 还要保护人们选择非异性恋的权利。李银河指出, 身份是表演性的, 是由互动关系和角色变换创造出来的, 酷儿理论批判的是传统同性恋理论在身份问题上的排他性。酷儿理论追求民主和个性, 相信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分类将最终归于消亡, 性别和性倾向的问题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四、结语

同性恋现象古已有之, 同性恋文学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消失。英国小说家在二十世纪初创作了众多作品表现非异性恋这一主题, 表达了他们对同性恋现象的思考和评价, 而如何消除非异性恋者与主流社会的对立局面, 如何追求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生活方式是同性恋文学的写作者和当代文学评论家所真正探寻的话题。酷儿理论的贡献在于帮助人们摆脱传统的束缚与偏见, 用新的理论促使人们重新建构新的生活方式, 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缺陷, 酷儿理论也有其无法掩藏的漏洞。酷儿理论过于强调颠覆, 容易引起关于酷儿理论内部的争议, 如何用酷儿理论这一批判性的理论来阐释酷儿理论本身, 以便更好地为文学评论提供有力的基石,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William B.Turner.A Genealogy of Queer Theory[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D.H.劳伦斯著.马志刚, 齐元涛译.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3]D.H.劳伦斯著.黑马译.恋爱中的女人[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4]E.M.福斯特著.文洁若译.莫瑞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5]蔡芳, 谢葆辉.从《奥兰多》感悟伍尔夫小说创作的文脉:双性同体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年第12期, 总第201期.

[6]弗吉尼亚·伍尔夫著.林燕译.奥兰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7]弗吉尼亚·伍尔夫著.孙梁, 苏美译.达洛卫夫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8]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瞿世镜译.到灯塔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篇7: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本·奥克里(Ben Okri,1959-)出生于尼日利亚的米纳市(Minna),其家族属于当地的乌尔赫博部落(Urhobo)。父亲希尔瓦·奥克里在尼日利亚的铁路部门供职,家庭生活比较殷实。1960年,在尼日利亚政府宣布独立、正式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希尔瓦奥克里前往英国攻读法律学位。一年后,本·奥克里随母亲来到英国,进入伦敦一所小学上学。这段时光是奥克里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但是1966年他不得不随母亲回到尼日利亚,转入当地学校学习,成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1972年他从中学毕业时,还不足14岁,当时没有一所大学愿意接收他。他只能在家自学,也开始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1976年父亲学成归来,在尼日利亚港口城市拉各斯(Lagos)的贫民窟地区开办法律事务所,为穷人争取权利。本·奥克里也从中切身体会到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真实素材。

父亲从伦敦带回很多书籍,其中既有诸如狄更斯、马克·吐温及亚里士多德等经典作家的作品,也有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书籍。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本·奥克里的想象力,也坚定了他在中学毕业后萌生的当作家的想法。在这期间,他陆续写了一些短篇小说、诗歌及社会评论性文章,题材基本·上都和贫民窟生活有关,这也是他后来创作的小说中一直关注的话题。

1978年本·奥克里被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录取,攻读哲学与文学。在求学期间,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说《花与影》(Flowers and Shadows)和第二部小说《内部景观》(The Landscapes Within)。但由于这两部小说的反响不大,本·奥克里开始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创作。1986年和1988年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相继面世:《圣殿中的意外事件》(Incidents at the Shrine)和《新晚钟之星》(Stars of the New Curfew),斩获多项大奖。随后他于1991年出版的小说《饥饿之路》(The Famished Road)荣获当年的布克奖(Booker Prize),还获得1993年安第歌法托尔国际文学奖和1994意大利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自此之后,评论界将本·奥克里列入最伟大的非洲作家行列,可以与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1934-)及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1930-)等作家齐名。

本·奥克里虽然出生于尼日利亚的中产阶级家庭,但他从创作之初就以贫民生活为中心,用文学形式表达他对尼日利亚社会现状的关注。在一次访谈中,他从艺术角度解释自己长期抒写社会底层生活的原因:“贫民窟是让我感觉自在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人们的生活是透明的……那里有一种神奇的生命律动,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想象。如果你变得和他们一样地贫穷,你所能够拥有的就只剩下对幻想的信念。”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促成了他对贫民窟生活的兴趣。本·奥克里与另一位当代英国族裔作家卡里尔·菲利普斯(Caryl Phillips,1958-)一样,也将文学视为表达个人政见的平台。他借助于文学作品,抨击尼日利亚社会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与党派之间的权力纷争,为弱势群体疾呼呐喊,揭示在后殖民语境下西方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冲突,探讨如何能使不同文化共存,保存文化的多样性。

如果一部作品的政治色彩过浓,很容易使其沦落为政治说教型的小册子,但是本·奥克里的作品虽然政治性强,艺术性却未受到丝毫影响。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本·奥克里是一个实验型的先锋派作家。他几乎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力求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他能驾轻就熟地将西方文学的传统与非洲口头文学的传统融合在一起,既借用现代和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又传承当地民间传说,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作品所体现出的“文化混杂性”。

本·奥克里的代表作“阿扎罗三部曲”(《饥饿之路》《魔幻之歌》与《无尽的财富》及)《震慑诸神》等都属于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具有如加西亚·马尔克斯与萨尔曼·拉什迪作品中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氛围。谈及转向魔幻现实主义的原因,本·奥克里解释说:“我渐渐地发现,作家如要真实地反映尼日利亚,他就不可能摆脱暴力感的纠结。如果作家能够冷静下来,那纯粹是谎言。尼日利亚的各种形式的关系都是暴力性的。这是事实,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各种其他原因。”(注:1850-1960年间英国对尼日利亚实行殖民统治,疯狂掠夺其自然资源,暴力镇压尼日利亚人民的反抗,使尼日利亚长期处于混乱的局面。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由于各党派之间的利益纷争与部族之间的冲突,犯罪行为与暴力事件频发,造成了国内局势的紧张状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1967-1970年间的尼日利亚内战。)现实主义手段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尼日利亚的状况,只有将现实与虚幻的形式并用,才能全面而深刻地再现尼日利亚社会的混乱而动荡不安的生活。

与此同时,本·奥克里一直部认为在西方媒介的宣传中,非洲国家已经被定格在一个僵化的形象中:那里就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只盛产战争、贫困与野蛮。所以他希望用非洲的约鲁巴及其他部族的传说为他的作品增添奇幻色彩,能够让读者跳出对非洲的固定思维,看到一个痛苦与希望、落后与神秘共存的非洲。

巅峰之作《饥饿之路》

《饥饿之路》是“阿扎罗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直至今日仍被视为本·奥克里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在小说的开篇,本·奥克里就用诗意的语言、《圣经》式的叙事手段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幽灵世界:

天地之初有一条河。河变成了一条路,路又生出枝杈伸向了全世界。因为路曾经是一条河,所以它总是处在饥渴的状态中。

在太初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未出世的幽灵。我们可以变成各种模样。很多幽灵都是鸟的身形。我们的世界没有边界。只有无尽的盛宴、嬉戏和忧伤。我们尽情地吃是因为我们既向往美丽的永恒又对它有所畏惧。我们放纵地嬉戏是因为我们自由的灵魂。我们毫无顾忌地忧伤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幽灵刚刚从那个生者的世界回来。他们返回时都是伤心欲绝,因为他们在那个世界留下了难以割舍的爱,还有无法救赎的痛苦,也因为那个世界有太多令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们还没有开始学习理解就又被拉回到原初的世界。

nlc202309041034

我们中没有一个幽灵向往生者的世界。我们讨厌生存的艰辛、无法实现的渴望、被世人供为神明的不公、错综纠结的爱、父母的无知、在生死间挣扎的事实,还有生者置身于宇宙所赐予的那些朴素而美妙的景物中,却全然无动于衷。人类的良心丧失,让我们害怕,他们出生时就紧闭双目犹如盲人,很少有人会学习睁开眼睛去看。

幽灵的世界无忧无虑,而生者的世界却充满了荆棘与痛苦,所以幽灵儿童们约定一旦他们投胎转世,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夭折而得以与幽灵伙伴们团聚。违背誓言的幽灵儿童会不断受到来自幽灵世界的骚扰,直到他们回到冥界。于是在人世间,母亲们一次次怀孕,却又一次次承受丧子的锥心之痛。这些在生死两界往返轮回的幽灵儿童们在当地传说中被称为“阿比库”(Abiku)。阿扎罗就是这样一个经过无数次投胎,又无数次夭折的“阿比库”。不过这次他决定要撕毁与伙伴们的盟约,在人间真正地走完一生。让他留恋尘世的原因有很多:

也许是因为我已经厌倦了来来往往的状态。永远处于两界的边缘让我觉得可怕。也许是因为我想品味这个世界,感受它,承受它的痛苦,认识它,爱它,为它做些有价值的贡献,在尘世中体会我灵魂中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永恒。但是有时候,我想那是因为一张面庞让我决定留下来。那个即将成为我母亲的女人,她的脸上布满了伤痕,我要让她快乐。

因为阿扎罗没有履行他在投胎前的誓言,所以幽灵世界的伙伴们便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制造多起事件让他濒临死亡。有一次,他已被装进棺材,家人在为他举行葬礼,阿扎罗的灵魂被伙伴们带回了幽灵世界。出于对母亲的依恋,他苦苦地哀求他们放他回去,最后还是冥界的国王被他的坚持所打动,让他还魂。自此之后,人们给他取名拉扎罗,因为他就像《圣经》中的拉撒路(Lazarus)一样能够起死回生。为了避免他被其他人讥笑,母亲将他的名字改为阿扎罗。

阿扎罗一家住在贫民窟中,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只靠母亲在市场上销售小商品与父亲做苦力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有时候他们也不得不忍饥挨饿,阿扎罗只能在父母给他讲的故事中暂时忘记饥饿。生活的艰辛甚至让一向能忍辱负重的母亲一度产生轻生念头。阿扎罗为此伤心不已,他为了母亲而选择留在这个世界,而她却想离开他。母亲只好安慰他,说自己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生命。他也就此知道了母亲对他和父亲的不舍,是因为爱才支撑着全家生活的希望。所以在阿扎罗每次受到幽灵世界的骚扰、就要被那些多头鬼怪带走时,父母都心力交瘁地用尽各种办法将他留住。有一次,阿扎罗因为受到父亲的责骂而三天没有进食,他已经打算回到幽灵世界了。就在他的灵魂即将渡过生死两界的界河时,他听到父亲在用传统的歌舞形式唤醒他:

我的儿子,我唯一的儿子,你的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我也一样。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不能给你什么,除了爱。你在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为你祈祷。我们需要你。你出生时,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几年过去了,这微笑越来越模糊,但依旧保持着它的神秘。难道你没有体会到我们的感受吗?每一刻,当我在修理厂背起那些重物时我的脑袋都会疼得要爆裂,但是我的心里充满了阳光,那是对你怀有的美好梦想。这样的生活让你看到即使是忧伤也会变得甜蜜。我们的生活就像是一首悲伤的乐曲。所以,你怎么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呢?你知道我们的痛苦吗?你知道吗,因为你的缘故我们才能忍受这痛苦……此时此刻,你的母亲正在漆黑的夜中对着风、对着路、对着那些隐藏起来的天使们呼喊,寻找接近你灵魂的途径。这样的生活难道不能打动你吗?

阿扎罗听到了,也感受到了,他在恍惚的意识中看到一个女人在不顾一切地和幽灵搏斗。父母的爱又一次将他呼唤回来,一家人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贫民窟的人们面临的问题并非只是贫困,他们的人身安全也因为尼日利亚的政治斗争而受到威胁。殖民统治即将结束,但独立前的尼日利亚却陷入一种后殖民意识中,政府要推行西方式民主,大力引进西方技术与文化。于是富人党与穷人党分别来到贫民窟做竞选演说,拉拢选票。富人党发放救济奶粉贿赂穷人,造成食用奶粉者个个生病。虽然后来人们纷纷指责富人党,但阿扎罗的父亲很快发现,公开表示支持穷人党的却只有他_人了。一家人不断受到恐吓,邻居们开始疏远他们。不久,因父亲在房门前做拳击训练,人们才又再次聚集在他的周围,观看他与假想中的敌人对打。

为了生计,父亲决定重操旧业,做拳击手。他日以继夜地练习,技艺越发精湛,赢得了“黑虎”的绰号。有一次他竟然打败了三年前去世的著名拳击手“黄美洲虎”的幽灵。父亲的声名招来很多挑战者,围观的人们将对决的战场变为赌场。有时父亲也会遭遇强大的对手,甚至还会有不怀好意的巫师对父亲施展魔法,削弱他的拳技。每逢此刻,阿扎罗总能识破,和他的小伙伴阿德一起挫败巫师的阴谋。虽然父亲在比赛过后都会伤痕累累,但却为全家换回一笔不小的收入。胜利的喜悦与收入上的改观让父亲突发奇想,他要自己组建政党。他吸收了很多乞丐做他的追随者。但周围邻居却将他的政治蓝图视为胡言乱语。父亲企图与已经加入富人党的酒馆老板科托夫人联盟,也遭到拒绝。他组织乞丐们做些有益的事,可是结果总是适得其反,乞丐们将事情弄得更糟,招致人们更多的不满。就在阿扎罗一家的生活又一次陷入困境时,一个白衣挑战者出现了。父亲觉得挣钱的机会到了。然而这次比赛的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在阿扎罗和阿德的协助下,父亲虽然打中白衣人的要害,撕开了他的衣服,但人们发现白衣人的身形却如同一个怪物。父亲最终击败了挑战者,但自己也为此差点送命。他昏睡了三天三夜,才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

在恍惚的意识中,父亲似乎重温了人类的灾难史与尼日利亚的历史,也预见到这个国家今后的命运。而在这三天中,科托夫人因与富人党的勾结,生意蒸蒸日上,影响力也在不断膨胀。党派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却都对乞丐们的乞求视而不见。父亲在醒来后,告诉母亲和阿扎罗,他在梦中见到了自己的祖先,也见到了故去的父亲,他们让他懂得了很多哲理。其中一条就是:“我应该敞开大门。敞开心灵。我的生活必须是开放式的。我们的路必须是敞开的。开启的路上才不会有饥饿。”

nlc202309041034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本·奥克里通过对父亲的梦境的描写及“路”的预言,阐明自己对尼日利亚社会及政治问题的关切,表达他对尼日利亚未来的信心。“路”的意象贯穿了整部作品,从太初世界由河演变成的路,到最后先辈们告诉人们要将路敞开,还有中间父亲给阿扎罗讲述的关于“路王”的约鲁巴的传说。相传“路王”最初是森林中R可怕的猛兽,由于人类的活动,森林的面积在缩小,猛兽找不到足够的动物喂饱自己,于是它就变成世间的路。走在路上的人们要给它供奉祭品,否则它就将路人吃掉。“路王”的胃硕大无朋,需要越来越多的祭品。后来饥荒与干旱降临,“路王”就用尸体和行人做祭品。人们派代表团带祭品前去与它交涉,不料它将先后派来的两个代表团都吃掉了。于是全世界的长老与国王们一起商议将“路王”杀死。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了各式各样的毒品,做成美味的食物,献给“路王”。同样,“路王”将毒品与代表团全部吃下。只有一个成员因为懂得隐身术而侥幸逃生。他说,后来“路王”的胃剧烈疼痛,连周围的树木、岩石和沙子都吃遍,也不能填饱它的胃,最后只得吃自己的身体,只剩下它的胃。大雨过后,它的胃也不见了。再后来发生的就是,“路王”变成了世界上所有的路。它依然总是处于饥饿状态,这也就是世上总有那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

“永远饥饿的路”在小说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尼日利亚混乱而贫困的社会现实的写照,另一方面它传达了尼日利亚对变革的渴求(书中有时用“Hungry”一词代替“Famished”,“Hungry”既表示“饥饿”也表示“渴望”),唯有变革才能让尼日利亚社会摆脱贫困,不同部族与信仰才能和平共存。先辈们让人们将路敞开,其寓意在于,尼日利亚应该摆脱旧有思想的束缚,寻求变通的有效途径:既不要像狭隘的民族主义那样将问题的一切根源归咎于欧洲的殖民掠夺,也不要像富人党那样一味地迎合西方势力、照搬西方的社会政治模式,因为尼日利亚的问题有其外部原因,也有其自身原因,人们应该学习辩证地分析问题,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饥饿之路》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幽灵儿童的形象。灵魂可以无数次地轮回,象征着“虽然非洲大地历经殖民统治与后殖民的侵袭,但是顽强不息的非洲精神常在”。正如阿扎罗的小伙伴阿德在临死前所预言的那样:“我们的国家就像幽灵儿童一样,可以不断地轮回。有一天,它会决定留下来。它会变得强大。”阿扎罗的父亲从昏迷中苏醒后,也向他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可以重新幻想这个世界,并让梦想成真。人类自己就是神,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的儿子,我们的饥饿可以改变世界,让它变得更美好,更甜蜜。”

本·奥克里凭借《饥饿之路》一书在年仅32岁时便荣获1991年的布克奖,当年的评委们都感叹于本·奥克里出色的叙事能力,可以将虚幻与现实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但也有些评论家认为,本·奥克里需要一位优秀的编辑,帮助他压缩一下细节上的赘述。因为《饥饿之路》长达500页,洋洋洒洒50万字,对已经习惯快餐文化的当代读者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或者人们可以用“瑕不掩瑜”来形容《饥饿之路》。评论家菲利普·本·霍华德在《泰晤士报》上高度赞扬本·奥克里的语言:“本·奥克里是个真正的诗人,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关于尼日利亚的奇妙世界。”亨利·刘易斯·盖茨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这部作品的发表意义非常重大,它将非洲的后现代小说向前推进了一步,正如阿切贝先生的小说开启了这一传统,又或者如《百年孤独》对于拉美后现代小说的重要性一样。”

上一篇:山东大学生命学院历年党课复习资料——党课结业考试复习题下一篇:工程技术部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