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2023-03-09

第一篇: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收获最大的是阅读了教师版《陶行知名篇精选》!陶行知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每读到精彩之处,总会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晚辈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有意外的收获。当通过一段段短小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公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段话读来似曾相识,这不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吗? 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教学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教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考虑学生的才能兴味,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法,而是让教法随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变动,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真实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教学合一的第三个理由是‚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以为终身卖不尽的。好的先生必定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我边读边不禁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是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良好的班集体应是和谐融洽、有凝聚力的。要想形成这样的班集体,正如陶先生所写的,班主任要有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经历,师生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这能在短时间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班集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爱,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同时,细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去了解他们的喜好,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去揣摩他们的脾气秉性,在共同生活中,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

或催化,或促进,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有号召力的老师。

我努力将陶公的教育精髓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注意把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也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我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学习了新知识外,还学会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公所说的第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标。

‚生活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每天四问‛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也是一切有血性有志气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的宝筏,能把我们的人生渡上更高境界的宝筏。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公精神的本源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011年3月30日

第二篇:陶行知名篇精选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傅伟平

当翻开《陶行知名篇精选》这本书时,陶行知先生那一篇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获得了很多的启迪和感慨。陶行知先生那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谨的治学,爱学生的个人情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的那些让我感触颇多的教育思想,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句实在话,在此之前我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还有些模糊,片面。在认真地读了这本书以后,才让我走近了陶行知先生,对陶行知先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认识陶先生的同时,也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因此,我用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来作为我这篇读后感的题目,同时也作为我今后的教育目标和准则。

在先生的诸多教育思想里,最让我身有感触的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三大部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做”又是这个理论中的精髓。所以说教育必须"做"起来,也就是必须要“动”起来。

在这本书里,陶行知先生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准确的解释。"教学做合一"包含四层意义:一是指教育教学法,即"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二是教学课程论,认为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最终都由"做"决定,课程本身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三是教育教学原则,是贯穿终身和

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四是教育原理,即是说它是对生活或教育固有特性的说明,是一条普遍存在于生活和教育中的规律。而对于“做”的含义,陶行知特意将其中的"做"定义为"在劳力上劳心",而不是简单的蛮干和盲目行动。

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忽视了“做”是教和学的中心。教与学成了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老师的“教”是填鸭式,不管孩子们能否理解都一股脑的灌下去,却忽视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是陶行知所说的“教死书,死教书”。而学生呢?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得不“读死书,死读书”,而最终是“读书死”。这样的教与学所造成的后果是可怕的,陶行知给我们所举的爱迪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作为一名老师,要转变这种“教死书”的教学方式,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更加注重他们的实际能力,要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要在“做”的基础上来教,要让孩子们懂得怎么去学,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懂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无疑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结果当然是学生要被“饿”死。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都是前人的优秀的经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精华部分,我们首先还是要继承这些精髓。所以我们必须要将这些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因为只有在这些知识的积累上,学生才会更好的去“做”,牛顿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吗,我们的学生也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学,这样才能更好

的为将来而“做”。

因此,我们不能将教与学分开,更不能忽视“做”的重要意义而应该在“做”的基础上,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出现更多的“爱迪生”,更多的“牛顿”。

除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在这本书里,还有一点也让我感触很深。就是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那他必然也就不会爱教育事业,也必将会被这个光荣的职业淘汰。可在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很多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一些不好的现象,每当在电视,报刊里看到这样的事件时,心里不由的有些痛楚,我相信陶行知先生看到这样的事情必然也会痛心疾首。那么怎样才能够爱学生呢?我想首先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陶行知先生,以行动为始,创造了他的行动教育理论。他的教育是最质朴,也是最生动的。在这些教育行动、教育理念中最能触及我们心灵深处的是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本源,细细品味,意义深远!

第三篇:《陶行知名篇精选》读书笔记

“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木匠,他哼成了木匠先生。”这是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对我们的一句敬告。实不相瞒,之前对这位先辈有所耳闻但不十分了解,一次偶然机会我通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一书,品读下来感慨万千。陶老的教育理论不仅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绝非是赵括的纸上谈兵。600万字的教育论著,用他所历经的事例阐明了陶行知老人对我国教育法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的楷模。他留给我们的绝对不止是跨世纪的教育理念更是我们教育界无尽的思考。

首先,陶行知先生极具前瞻性的目光令我们无限敬仰,早在1933年3月陶先生在上海大夏大学演讲中就以《创造性的教育》为题阐明了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滞后和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几十年过去“应试”教育始终紧锢着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钱学森老先生在晚年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中国人并不笨,杨振宇、李政道身上流淌的是“龙”的血脉,物理学家高琨生于上海,是位地道的华人同样也得到了诺贝尔奖,追朔根源也没有中国大陆求学经历,唯有莫言才打破了中国学子不曾获取诺贝尔奖的神话传说。的确,中国需要的就是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开拓者。时任总书记的xx对教育工作也做过这样的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平同志也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个不会a b c d 照样干革命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正在步步的深入到学校教育的每节课堂、每个环节、每个角角落落。陶老之梦、中国之梦正在我们这代人的脚下逐步实践着。

其次陶行知先生是“有教无类”思想的先行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是在上海大夏大学演讲中阐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观点,“坏蛋”爱迪生曾被逼迫出校门,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全球的科学家,这要庆幸他有位善于施教的妈妈。牛顿生下来小的像只老鼠,体重仅有三磅,岂料这只小老鼠就是世界文明的科学家,据记他小时候并不聪明,谁也不会看出他就是未来的天才。假

使我们给孩子自由行动:“我相信千百孩子之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说那就是没有不长庄稼的土地,只有不会中的的庄稼人,那么让我们来说,那就是没有不会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学习的老师。请看陶老在中华总协会上是怎样看待他的每个小儿童

吧!“我是小盘古,我不怕吃苦。我要开辟新天地,看我手中双斧。”“我是小孙文,我有革命精神。我要打倒帝国主义,像个球儿打滚。”“我是小牛顿,让人说我笨。我要用我的头脑,向大自然追问。陶老先生还追问我们:“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只有这样才能飞进儿童世界里,看到他们的想法和追求,才能保护儿童的天性,留给孩子天真的想象和幻想,我十分赞成电视台举办的《我爱发明》栏目,它的设立为广大青少年搭起了创造发明的平台,吹响了现代中国教育前进的号角,更是陶行知老先生更想看到的一天。曾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没有读过陶行知一书,在中国不配做教师,的确如此。我若不是读过《陶行知名篇精选》一书,我可真的不懂在家里要怎样和自己的宝宝嬉戏、在学校里和小朋友们快乐地游戏,天真、活泼又不太懂事的状态上哪里去找呀?和朋友迈步郊外又怎样变成青春妙龄、激情四射的健康青年?陶老书中朴实无华的教导,质朴易懂的举例旁证,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明白了,有人曾说过的一段肺腑话语:你的双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呀!

三是“创造儿童的乐园,敲碎儿童的地狱”正是当今儿童教育健康发展的标志。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再次回忆和品位陶老的有些话语,是预见?是先卜?还是巧合?所有的答案均是否定的。我们在感受震撼惊诧的同时,更应该是一种思考和学习。不妨再来看一下20世纪时陶行知的理念与今天教学改革的一次对比。陶老“提出十条具体建议”是:解除儿童的恐怖;打破重男轻女之风;提倡儿童卫生;拯救文化饥荒;培养人才幼苗;提倡儿童娱乐;开展托儿所运动;建立儿童工学团;培养合理之教师父母;拯救战区儿童。而今幼儿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废掉电视台恐怖片段播出,人人享受义务教育,加强园所所有卫生管理机制制度化;注重个性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寓教娱乐;各地办起

高质量、高品位的幼儿园区;加强幼师培训,持证上岗;全球性的灾区人道性救援,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如此相似,那绝非偶然,是陶行知先生高鹜见临,远见卓识的历史见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部分儿童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投入不断加大,什么学习班也报名参加,什么“好”东西也让孩子去吃,我想陶行知先生若看到你如此必切,也未必能高兴起来。因此它是尊重规律而善于利用教育规律的教育家,不妨在这里我借用陶老的一段话送给望子成龙心切,正在揠苗助长的父母和老师们,兴许对大家会有无限的启迪:“我们对于儿童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着这条路线进行,才能使儿童脱离苦海进入乐园。”

品读了陶行知先生的名篇之后,我犹如鱼儿渴望大海、雏鹰向往蓝天、孤舟期待回到久违的港湾般。一种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的情怀油然而生。试想,似乎一个世纪前的教育理念,依旧指导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可见它的科学性、规律性、人文性绝非寻常!我将不遗余力地沿着陶老为祖国教育指明的方向,脚踏实地为当地的幼儿教育演好“孙悟空”,儿童喜欢的的儿童。

第四篇:读《陶行知名篇精选》—— “教学合一”有感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

“教学合一”有感

王丽

阅读《陶行知名篇精选》一书,先生讲教师要“教人求真”、“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生活即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我才真正感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伟大,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欠缺的东西太多了。陶行知先生学贯中西并开辟了一条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这在世界上引起了各方教育家的关注,先生被誉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可谓当之无愧! 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所研究和试验的教育问题实在是还有其意义和价值的,为我们的教学改革点亮一盏明灯。

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 “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先生讲“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要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 ,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负责学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负学的责任。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又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再不根据学生的情况,一味的填鸭式的教,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学生睡觉、玩手机也就不稀奇了。俗话说的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职学生虽然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可以把课本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情境,比如学习领域课程和教学一体化课程,不追求完整而系统的理论知识,重在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先生讲“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先生说的正回答了中职学校许多教师苦恼的问题,学生要不想学学不会,要不能学会不想学。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应当前学生的教学方法,可以减少那些晦涩难懂、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比如校本教材就是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的,在知识的内容、难度和结构上都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和接受程度;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而是要求我们要更费力气的研究学生和教法。还可以减慢授课速度,改变授课方式方法,例如我发现学生虽然自觉性不高但是集体荣誉感很强,就把学生分成两组,将两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于成绩较好的给一些小奖品,发现这样的效果很好,有些“差学生”也开始翻起书来。

先生讲“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这正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学生不觉得枯燥,教师自己也就厌烦了,这一点在一些老教师身上更是反应明显。因此教师要关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新发展,经常下厂实习、参观,更新自己的知识,时常研究学问,找到新理,不仅对学生有利,对教师本人也是一件畅快的事。

读过陶行知的人都赞同先生的话,可是先生的理论又有多少被我们运用于实际呢,现如今“应试教育”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可更似老鼠一般越打越多,生命力及其旺盛,我们在称赞先生的同时也在和先生的思想背道而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学校教学改革做贡献。

王丽

2012.9.26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人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上一篇:通信专业就业调研报告下一篇:谈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