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2024-04-12

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饶丹梅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今后要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农业政策,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关 键 词〕 农业 结构调整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重大项目办副主任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80%。全市范围内石漠化比较严重,人均耕地不到2亩。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新建项目的上马,耕地越来越少。在六盘水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呢?我认为必须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各县(区)逐步建成了一批以粮食、林木、烤烟、蔬菜、生猪、牛、羊等为主的商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改变了过去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形成了农、林、牧、渔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达42.2%,比2004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进一步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从各地的情况看,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是各地都将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落实,结构调整开始向优质高效、产业化迈进,如各县已基本建成黑山羊、商品猪、肉牛养殖基地。二是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将创名牌作为开拓市场的主要手段,如盘县信友核桃乳、钟山区大桥蔬菜、水城县富硒茶等一些农副产品先后抢占六盘水市场,对周边地区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三是部分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政策,通过财政和信贷资金实行有偿、无偿、贴息等,重点扶持和全面启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四是逐步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支部+协会+农户+基地的市场带动模式等。五是部分农村形成了自己的结构调整特色。如钟山区地处市中心城区,在结构调整上紧紧围绕城市餐桌做文章,大力发展错季蔬菜、大棚蔬菜和养殖业,延长餐桌产业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水城县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二、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1、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存在着重生产轻市场的现象。一方面,农户对结构调整缺乏认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停留在农业内部,而对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深层次问题思考不够,对农业生产发展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服务。

2、生产社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市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尚未健全,很难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省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中介机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由于只顾生产,不注重加工、流通,从而影响了农民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服务体系滞后,致使产销脱节,在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上,科技手段有限,“名特优”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扩大市场份额。

3、农民增收缓慢,农业投入比重减小。农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投入是农业生产投入的主要来源,而农户收入低,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才2348元,其中60%以上还是实物折款,即使农民意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也“不敢调”、“不愿调”,多数农民也只是心动没行动。

4、现行政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首先是价格政策,优质不能优价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由于没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标准和质量检测手段,做不到优质优价,从而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其次是现行的信贷政策。农业结构要调整,势必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随着信贷抵押制度的出台,发展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越来越难贷到资金,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较突出。三是目标考核政策。现行的目标考核政策

不合理,还有意识地将某种产业、产品总量增减作为考核基层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5、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遏制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据2007年统计资料,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14.66%,小学文化程度占45.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9.4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影响了结构调整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

按照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重点搞好特色农业和立体农业;在2010年,力争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5%,农产品的综合商品率从2001年的40%上升到60%,真正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市农业结构调整重点要从农业生产布局上入手,突出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在农林牧渔的特色产品上下功夫,突出畜牧产品;在农产品的加工上努力,突出抓农产品的增值和商品率;在市场开发上努力,突出抓农产品的流通和中介信息,并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六盘水的地理结构及生态环境,决定了六盘水的农业不能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不必强求粮食的自给。经有关专家计算,六盘水粮食种植的边际效益很小,机会成本则很大,过分强调粮食自给,反而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要转变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在巩固粮食生产的同时,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扩大优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同时,引导乡镇企业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村第三产业,壮大经济规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在各类涉农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区域相对集中的办法,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放开搞活农业基础设施产权和经营权,形成滚动发展机制,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信用社和金融部门更应立足于服务农户和企业两个重点,一方面拓展贷款项目,带动农户进行结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乡镇企业扩大规模。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和信息网络,加快农村“信息入乡”网络建设,实现市、县、乡网络联网。建成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业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加快农产品加工、存储、保鲜和运销体系建设,高起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采取公司+农户、支部+协会、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努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

4、加快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是有机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将有一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的生产,这就为农村小城镇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结构调整也需要小城镇带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5、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农业政策,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首先应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使农民按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其次稳定和完善土地政策。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搞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使用权按照市场需求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之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

6、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要积极培养和挖掘农村乡土人才,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应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和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篇2: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内容摘要〕近年,我市各县区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市委政研室调研组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农业产业化 发展 建议

〔作者简介〕六盘水市市委政研室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农业发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后,全市立足实际,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六枝特区以优质稻、优质油菜籽、茶叶等产业为重点;盘县以马铃署、核桃、折耳根等产业为重点;水城县以烤烟、生姜、猕猴桃、茶叶等产业为重点;钟山区则抓住发展城郊农业,形成了蔬菜、奶牛等主导产业。一批专业化较强的乡镇和专业村应运而生,如六枝特区郎岱镇已建成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六枝特区岩脚镇的罗家寨村已建成养鸡专业村,水城县的发那村已建成万亩蔬菜基地,钟山区的大河镇已发展成为成郊蔬菜种植和养殖大镇。

(二)各种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协会作为民间的中介组织,成为组织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一种好形式,具有政府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现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22个,其中:盘县71个,六枝特区72个(60个专业协会、1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钟山区45个,水城县34个。盘江的折耳根协会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发展迅速,到2008年,已建成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全市最大的折耳根集散地。六枝特区岩脚镇的冬瓜协会,面向云南昆明、曲靖、和省内市场,促进了该地冬瓜产品有组织外销。盘县四格乡上坡村的马铃署协会面向省内外市场,促进了该地马铃署产品有组织的销售,使马铃署的销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钟山区的大河蔬菜协会、场坝的个体鲜肉协会等,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基地建设有了一定规模。如六枝特区的制种基地、优质稻基地、蔬菜基地、油菜

籽基地、茶叶基地,盘县的肉牛养殖、核桃基地、马铃署基地、折耳根基地,水城县的生姜基地、蔬菜基地、茶叶基地,钟山区的蔬菜基地、奶牛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建设,体现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重点,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了名牌战略。2008年,盘县的“碧云剑”茶获得了“六盘水市知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和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名优特产品”称号。水城县的红心猕猴桃在省内外已有较大知名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黔宏”牌红心猕猴桃在奥运会推荐果品评比会中被评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品牌价值已初显成效。

(四)龙头企业逐步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3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如省级龙头企业六枝特区种子公司,已形成了“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该公司在省外还有3000多亩的制种基地。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实行生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的产品“山明”姜茶被省科技厅列为星火科技项目计划,并荣获出口产品资格证书,还连续二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其产品“山明”姜茶和“老姜汤”在市场已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及品牌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不能承担“龙头”作用。其原因一是实力较为薄弱,带动能力不强。二是“龙头”与基地两张“皮”,“产”与“加”脱节,没有基地,不顾及农民的利益,“龙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管理粗放。

(二)基地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尚未搭起框架。农户生产经营仍以传统的小农式分散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多大改变,经营方式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无市场竞争能力。二是产品包装、宣传和营销手段落后,没有市场竞争力;三是龙头企业或经纪人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预购数量和价格,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不能为逐鹿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规程。

(三)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缓慢。一是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乡镇农技站一般有20人左右,但懂技术、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只有7至8人,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更缺乏。二是农技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抓本职工作,致使试验、示范全程脱节。三是协调服务不到位。我市的农村各类协会操作不是很规范,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

(四)基础设施投资欠帐较多。如“一山一河”地区乡镇村组的道路、通讯等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至今尚未明显改善,水利设施老化落后,无法满足种果、种菜及其他产业的布局。在资金安排上存在重点不突出、谁跑得多就给谁,照顾情绪、撒胡椒面的现象,以致同类项目在多个地方实施,投放资金零星分散,形不成规模。

(五)农产品加工率低。全市39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基本上存在加工整体比重小,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大部分都处在初级加工和粗加工阶段,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三、对策建议

(一)扶持龙头企业,延长特色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运作,生态化的标准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对一批有前途而现阶段步履维艰的企业,要逐个诊断,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对那些“投产之日就是停产之时”的企业,要组织有关专家分析研究,能救活的尽量救活,救不活的要及时清理各项投入,把资金(贷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扶持龙头企业,一定要用“产业化”的思路操作,抓住基地建设与广大农户的利益连结,实现农民增收;要搞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二)以规模化、专业化为方向,抓好市场建设。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发展大市场,形成大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宏观的市场概念是国内外市场,一方面要抓好大宗的、有质量和品种品牌的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要采取以资金、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广泛吸收各方资金,建设具备规模,突出专业,形成群众的大市场。加大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对外招商引资步伐,积极扶持、培育两三个大型农副产品聚散批发市场,争取使我市真正成为贵州西部地区物资流通中心。

(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农民购销公司、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交给协会去办。大力推行“公司十基地十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对还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基地,要积极引导成立协会,规范运作,促进农民增收。二要着力于培养一支科技推广型、市场服务型和信息传递型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及时为农民提供到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政府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把对农民的科技境况和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落实到位。三要加快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利用网上销售窗口及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名优农产品。四要积极发挥好能人经济带动作用。

(四)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一是用好专项资金,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和信贷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项目的产业化经营。二是用活社会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入农业开发。用活盘活农业资产,用资源换资金。三是争取上级的支持。用好的项目争取资金。四是引进外地资金。关键是建立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库。五是资金使用严格落实“捆绑用、重点投、追踪补”方针,杜绝“感情投资”、撒胡椒面,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

篇3: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1 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产业化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十二五”以来,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推进农业弱市向特色农业市转变, 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六盘水市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结合六盘水农业发展实际, 提出要发挥“凉都”农产品“优质、生态、富硒”的优势, 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 重点发展马铃薯、蔬菜、茶叶、油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烤烟、红豆杉和畜牧业等“十大产业”;二是提出依托“凉都”独特的资源条件, 在“特”字上下功夫, 在“纯天然、无公害、原生态”上做文章, 全力打造“喀斯特原生态精品水果之都”、“乌蒙山高品质富硒茶海”、“凉都珍稀植物红豆杉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四张名片。三是为加快推进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 发展特色农业, 出台了《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实施意见》, “3155”工程即3个100万和5个50万工程。六盘水作出到2018年发展6.67万hm2猕猴桃、6.67万hm2茶叶、6.67万hm2以核桃为主的干果, 3.33万hm2商品蔬菜、3.33万hm2草食畜牧业、3.33万hm2中药材、3.33万hm2刺梨 (含特色经果) 、3.33万hm2红花油茶 (含花卉、苗圃) 的决策部署。

1.2 农业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 根据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 全市共有23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其中省级园区15个 (省级重点园区6个) , 园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建设情况良好。有144家经营主体入驻园区, 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93家, 社员1.69万人。累计建成种植基地3.07万hm2, 完成“三品一标”认证数量38个, 认证面积2.53万hm2;农产品产量20万t。

1.3 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壮大

一是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根据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 至2013年底,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77家, 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3家。二是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2011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府发[2011]30号]文件, 有效推动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稳定发展。2013年底, 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42个,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40个, 共发展社 (会) 员18455户, 带动农户86262户, 涵盖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农副产品、农技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

1.4 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

土地流转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3年底, 如果按照2012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1.31万hm2基数, 以现有农业产业园区建成种植基地3.07万hm2完全为流转土地计算, 全市流转土地占总面积的27.12%, 当然, 这没有包括哪些没有统计在农业产业园区内的其它土地流转部分, 如果加上这部分, 全市流转土地应占总面积的30%以上。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了极大实惠, 促进了农民增收。

2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

2.1.1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

到2013年, 三次产业结构为6.60:57.10:36.30, 但是, 二产比重仍然较大, 三产比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 这与我市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相关, 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缓慢。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 最优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

2.1.2 就业结构不合理。

2012年, 三次产业结构为5.74:58.59:35.67,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63.41:15.89:20.62.也就是说,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63.41%的 (农村) 就业人员只创造5.74%的生产总值, 可见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 由此带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城乡收入差距 (绝对值) 的扩大。

2.2 小城镇建设滞后,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6%, 而六盘水市城镇化率只有35%, 比全国低近18个百分点。并且, 全市103个乡镇办中只有44个建制镇, 镇中心人口上万人的除两个县城外, 只有盘县老县城城关和柏果、老鹰山等少数镇。其余建制镇不足万人。新型城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小城市, 大农村”是六盘水市城乡真实写照, 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 六盘水城市规模偏小, 小城镇建设缓慢, 基础设施落后, 影响对农村的带动、辐射能力和对二三产业的承载能力, 制约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2.3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尽管六盘水市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一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企业年产值小、品牌不响、特色品牌少、发展步伐慢、产业链低端, 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与农民利益联系不紧密, 带动能力还不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在数量上有增长, 但运行不规范, 带动力不强,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进入市场、分析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以创新驱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保障, 创新包括农业经济结构创新、农业产业和生产方式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和组织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发挥六盘水市生物多样性和立体气候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 加强对农业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有机统一, 全力打造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

3.2 以小城镇化建设为载体, 统筹发展城乡第三产业发展

小城镇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 提高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小城镇建设, 要明确产业的布局, 为发展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平台。要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延长发展产业链, 培育和促进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也是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3.3 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 统筹城乡工业发展

农业产业园区是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平台, 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六盘水的实际, 重点做好“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这篇文章。一是着力建成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 提升凉都特色农业竞争力。二是强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全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三是加快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使之真正成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特色农业加工企业, 加快形成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4 建立起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根据国发2号文件将六盘水市定位为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要求,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推进农业弱市向特色农业市转变, 提出了“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发展思路。因此, 就需要建立起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重点是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 农村工业化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农业向二产延生, 实现农业产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同时要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 以促进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发展, 使农业向三产延生, 实现农业产业与农村服务业融合发展, 最终实现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4 结语

喀斯特地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视角看, 要依据该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 建立起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这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二是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 通过培育延长农业产业链, 促进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三是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实现农业与农村服务业融合发展。四是要完善三次产业的城乡布局, 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发展十大产业打造四张名片谱写“凉都”农业新篇章[N].农民日报, 2013-03-13 (04) .

[2]中共六盘水市委,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N].六盘水日报, 2014-01-08.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篇4: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 结构调整之态

麒麟区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中,实施了“数字乡村”、“百千万”、“十农十化”等工程,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麒麟区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4.92亿元,同比增66.98亿元,其中种植业实现收入8.73亿元,林业实现收入1.08亿元,牧业实现收入23亿元,渔业实现收入1.8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收入268.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收入14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34元,比上年增1687元。蔬菜、蚕桑、烤烟等九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生产规模化、区域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商品化,市场经营一体化。

2 结构调整之难

2.1 支柱产业散乱杂 除烤烟、粮食外,7大主导产业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完全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者说只能算是部分主导产业相对突出、其他产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

2.2 农产品深加工滞后 基本上主导产业缺乏深加工,蔬菜、蚕桑产品只是处于初级加工,向市场出售的都是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价格波动大,容易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2.3 农业科技人员不适宜 目前农业部门与乡镇在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上不顺,存在管人管事脱节问题;科技推广经费不足,良种良法普及率低,科技措施落实不力,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经济作物产业健康发展。

2.4 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3 结构调整之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牵涉到资源、资金、市场、人才、技术等诸多因素,必须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论证、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确保成功。

一要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品。一是稳步发展优质葡萄。着力抓好葡萄基地建设的提升,在种植管理中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期、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二是大力培育地方名特优蔬菜品种。三是突出提高花卉苗木产业生产。四是积极探索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适合我区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强化科技储备能力。培育一批产业化优势区域,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一批优势品牌。

二要加大现代农业发展力度。围绕中低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一是大手笔、大气魄超前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规划发展的宏伟蓝图。二是基地园田化;三是设施现代化。大力推广蔬菜、花卉大棚种植,提高大棚调温和控温能力。安装喷滴灌和物理、生物防治器具,提高基地抗灾减灾能力;四是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加大与科研院所对接力度,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科技的实践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加强现代农业加工、储运配套集成技术推广运用,引导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施武装好现代农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加大高效农业发展力度。着力强化重点科技推广落实,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大经济作物复种、套种、立体种植、测土配方、果实套袋、省力化蚕台、自动升温补湿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单位面积效益,增加附加值。二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重点加大对低产桑园、低产果园品种改良和肥土改良力度,提高产品商品数量和质量。三是加大良种繁育。四是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收入。根据中央“三农”相关政策,着力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打破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采用租赁形式,应用“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运行机制,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实现种植和务工双赢。五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基地发展庄园经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四要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速冻蔬菜、供港蔬菜、魔芋、蚕茧、优质梨、优质葡萄、韭菜花、园艺花卉苗木等优势产品,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一是大力推进基地及产品认证力度,在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6万亩、无公害产品18个,无公害梨1.37万亩产品3个,绿色食品0.53万亩梨,产品2个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和产品认证,在有条件的乡镇力争每个乡镇认证基地和产品1-2个。二要加强经济作物生产、加工及销售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商品率和安全水平。三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获取品牌效益。在巩固保护好现有品牌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外宣传,围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来创品牌。进一步创新科技,转变经营方式,加大商标注册力度,改进包装,增加花色品种,在目前云珍牌速冻蔬菜、富力牌魔芋粉、阿诗玛牌韭菜花、红美珠葡萄和翠峰山牌梨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基础上,着力培育韭菜花、速冻蔬菜、供港蔬菜、蚕茧、大蒜、花椒、优质葡萄(梨)、花卉八大经济作物亮点品牌。

4 结语

篇5:对石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石泉是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国民产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县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了一些探索性的路子,逐步确立了蚕桑、畜牧两项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一是全县桑园面积达7万亩,常年发种量15万张,畜牧业生猪饲养量达49.2万头;二是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蚕桑、生猪产业目标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已形成,畜牧业也通过专业市场、中介组织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也雏形初现。三是在结构调整中,农民来自粮食的收入趋于下降,畜牧业与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结构调整真正让农民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摸得着”中学本领,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收。2010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9063万元,按参考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5%,比“十一五”末期达到6.1亿元,净增加1.8亿元,年均增长7.6%,比“十一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7.2%左右高0.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45929万元,较上年增长7.2%。比“十一五”末期达到3.9亿元,净增加0.69亿元,年均增长7.3%,比“十一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7.2%左右高0.1个百分点。

二、我县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尚未破除

一是安于现状不愿调。一些人小农经济意识较强,习惯了“吃一点、卖一点、贮一点”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有些人满足“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缺乏高速调整的主动性。二是怕担风险不敢调。怕种不好,没有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经验,怕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担心普遍种植造成价格下跌。三是按部就班不愿调。面对滚滚而来的结构调整大潮,一些人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心思严重,一味求稳、求准、不愿接受一丁点风险,满足于微调、慢调,具体表现在品种选择上,只选择自己熟悉,会种、会养的品种,在调整进度上,看左右、随大流,没有一个时间表,调到几时算几时。产生上述思想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习惯势力影响较大,思想不解放,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机遇意识不强,对“结构调整”这一新生事物不易接受。

2、宣传教育不到位

一是广大农民甚至个别乡、村干部对种植业、养殖业、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大调、快调、多调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非调不可,不调不行的大趋势认识不清,对结构调整的内涵搞不清。结构调整是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全面调整,是根据当地实际,按照宜农则农,宜牧且牧、宜林则林的原则调整,而不是种多种少的调整。

3、农业产业化进程迟缓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县所处地理位置,引资融资能力较弱,因而现有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的有力拉动,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转化,产业化进程迟缓。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二是产业化经营体制不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连结不紧密。三是主导产业只注重规模未充分挖掘本自然优势,主导产业无自身特色。四是品牌意识不强,虽有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但都没有经过专业机构认证,更无叫得响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创新意识不强,新兴产业挖掘力度不足,市场敏锐性不够,总是跟着别人跑,抢站不了市场先机。六是主要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加蚕桑、黄姜等),科技含量低,初级产品多,高附值产品少;大路品种多,优质新品少,产品结构质量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难以参于国内市场竞争。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根据我县的地理环境、传统习惯、自然资源、国内外市场多种因素分析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为: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力把蚕桑、生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扶持壮大主导产为业的龙头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围绕绿色农业开展开发特色产品。三是积极探索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衔接机制,促使一体化经营健康发展。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1、抓调研、宣传,切实转变观念

全面摸清,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今年以来我县狠抓农业工作调研、宣传。一是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县直涉农部门一把手赴常州、寿光考察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认识到自身不足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深入农村调研,县级每一名领导都有联系乡、村,使我们对本县县情有了更深刻认识。三是狠抓宣传,我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网络等形式宣传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突出其重要性,使广大干部群众意识到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的共识在全社会逐步形成。

2、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优化区域化布局,必须因地制宜,才能促使农业规模化生产,在这方面县政府已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先后出台了《蚕桑产业化实施意见》、《畜牧产业化实施意见》,印发了高效农业示范带《实施规划》、《实施方案》,使结构调整科学合理、有序进行,促使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根据我县情况在中高山重点发展畜牧业,在浅丘山区重点发展蚕桑,在川道重点发展优质粮、蚕桑。二是请省、市有关农业、气象、水文等专家对我县农业生产资源进一步合理规划,做到宜桑则桑、宜粮宜粮、宜牧则牧、宜蔬则蔬。三是规划突出主导产业,扶持后续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抓好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主导产业产品是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一是根据我县实际,确立了畜牧、蚕桑三项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建设上我们首选项目应为畜牧业,其次是蚕桑、设施农业等。二是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后续产业既要有地方特色;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又要有市场前瞻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我们现已开发出的蚕桑系列产品。三是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有品牌意识,力争使我县的一些产业产品尽快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农产品。

4、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带,突出辐射带动功能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选准项目、重点突破、依靠科技、示范带动”的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聚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投入,加快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积极开拓大中城市市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全力打造“绿色”品牌,促进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全面提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发展步骤,重点在池河、城关、银龙、饶峰四乡镇19个村建设三大基地、两大园区,即万亩蚕桑基地、5万头畜牧基地和设施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示范园,使该区域内的产业经济效益在较短时期内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300元,对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创新科技推广体制,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我们在业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否定报备制,责任追究制、干部职工绩效考评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技推广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石泉县农技推广责任制,农技推广管理职责、基层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聘用制度,培训制度及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等多项制度,通过加强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建章立制管理人,考评绩效激励人,严格监督约束人,树立依靠制度管事,塑造全县农业系统技术指导员敬岗爱业,奋发有为的良好工作形象,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起基层农技推广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6、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基础地位

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强农民和龙头企业的“造血”功能。一是继续坚持金融扶持、财政倾斜、部门帮扶、科技投入的政策,把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在实处。二是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把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农村教育培训作为支持重点,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实现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无公害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增强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通过对贷款的用途、方向限制、扶持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引导其产业化发展,弥补其产业化经营的资金不足。四是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率、效益,增加农业部门科技推广经费,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

7、发展生态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6: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1。1 区域布局效应 针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让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更加具有合理性、实用性,这样才能为农业经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业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包含农业区域产业机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必然会影响到农业经济机构,只有对农业区域结构实现合理的调整,才能使其农业区域经济结构真正得到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规模的不断优化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结合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2 产业要素转移效益 农业经济结构一旦发生变动,必然会产生很多的现象,例如:一些部门与产业在资金、资源、人力等方面会出现收缩的现象;而与此同时,一些部门与产业会出现扩张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引起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转移,而生产要素的主要转移对象通常四收益效率比较好,生产效率比较高的部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源的转移过后必然能呈现经济总量上升的趋势。我国农业经济中种植业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农业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50%以上的比例,相对于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等所占的比例就很少。基于生产率这个角度开分析,我国四大农业部门中种植业在在生产率方面比较低,所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种植业的比重逐渐下滑,与此同时其他的比重存在稳步上升的趋势。

1。3 生产化的效应 对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其实是对农业生产进行优化,针对目前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让农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现象是产业结构不断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趋势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力主要是人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农业机械化时代,因此,目前的农业更加多样化,而且生产方式与生产活动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篇7: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胡志军

〔内容摘要〕 本文就我市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并通过对主要产业的测算,勾勒出了我市产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研究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产业结构是地区产业之间关联的动态反映,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作为资源转换器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调整态势不同,具有的经济整体效益也不同。就某一地区而言,产业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则决定着这一地区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健康、较快增长。

一、六盘水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六盘水市经过数十年建设,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生产总值由“三线建设”时期的4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3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34:42:24调整为7:59:34,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步增强的良好态势。但从六盘水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水平来看,经济结构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

(一)产业结构单一

传统支柱产业煤炭、电力、钢铁和建材占据全市经济主导地位,2007年四大行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54.89%,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60%。四大行业都是属于资源初级消耗型,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大,一旦政策出现变动,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

(二)产业关联度不强,产业链短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支柱产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高技术、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少;产品技术档次,深加工类型少,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整体市场竞争力弱。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工业企业分布零散,行业间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差,成本高,资源浪费大,产品链和市场链薄弱。

(三)优势产业和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为经济总量的7%,工业增加值161亿元,为经济总量的53%,作为农业人口比例逾70%的城市,城乡二元结构越显突出。

二、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及重点产业发展

(一)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工业化不同阶段市场条件和资源条件变化的要求,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新旧交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于市场、是否符合本地资源优势发挥。所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符合市场导向,发挥优势资源,实现效益富民。按照这个原则,就不必过多在意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调整的重点就不不必在重轻还是轻重工业上过多讨论先后顺序,而应当重点放在分产业、分行业的项目选择上。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将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提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推进阶段、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从发展状况和指标来看,我市处于由传统经济进入现代化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起飞阶段,要实现经济的持久发展,必须确立增长型的主导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以替代目前单一性的资源型支柱产业结构型式。从我市资源禀赋和以及产业的净产值率、技术进步速度对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产业关联系数(推动系数加带动系数)、需求收入弹性等指标综合考虑,能源原材料工业仍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六盘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围绕煤炭、煤炭衍生产品、冶金等几个优势产业门类延长产业链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地方经济总量的积累,以此推进“以工补农”和“以二(产)带三(产)”;加快推进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关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业,促进产业门类的多样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增大产品和装备工业的科技贡献率,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使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六盘水市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以上产业调整的思路,重点是要确定主导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板块。根据我市实际,应在三次产业门类中重点实施“六八五”产业发展战略,即:一产发展草食畜牧、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富硒茶、烤烟和中药材六大产业;二产发展原煤、电力、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机械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八类产业;三产发展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旅游文化休闲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五类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腿,基础条件薄弱,产值低,既有先天的缺陷,也有后天的不足。但从我市农业发展状况来看,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紧紧围绕“转变、提升”,做好农业这篇文章,一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转变传统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富硒茶、烤烟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立体种植、盆栽花卉、休闲观光等新形态农业,大幅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积极发展草食畜牧,通过品种改良、规模化养殖,大力提高肉、奶产量。二是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再次增值。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扩大种养殖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发展成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1、畜牧业:草食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我市具备气候、草地、饲料等优势资源,在发展生猪、羊、肉牛方面具有较好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户,鼓励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业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支持和引导各类饲料生产厂、屠宰加工厂、畜禽饲养场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扶植畜产品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加快产业化进程。力争在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肉类总产量达到18.64万吨,产值约20亿元;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肉类总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约40亿元。

2、马铃薯:加大推广良种良法和标准化生产,加强脱毒原(良)种薯生产基地、菜用商品薯生产基地、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建设,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基地。到2010年,马铃薯产量达230万吨以上,加工率达25%,综合商品率30%以上;到2020年,马铃薯产量达400万吨以上,产品加工率达35%,综合商品率50%以上。

3、无公害蔬菜: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以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与周边地区形成错季生产,一方面满足当地需求,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拓周边市场。着重发展西红柿、黄瓜、白菜、莴苣、瓜类、豆类等新鲜即食蔬菜,同时积极抓好辣椒、山野菜、磨芋、生姜、花椒等特色系列产品的种植,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原料。到2010年,蔬菜种植达到25万亩,产量50万吨,其中生姜种植面积达7万亩,产量13万吨。到2020年,蔬菜产量达到80万吨。

4、烤烟:做好烤烟生产规划,配套烟水、烟路、智能化密集型烤房等工程建设,配置烟机设施,提高烤烟种植机械化程度,提高烟叶质量,推动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方面实现“三步走”,即2009年力争产量达到30万担,2010年达到50万担,产值达3.5亿元,跨入重点烤烟种植地区行列;到2020年达到80万担的烤烟基地,烤烟产值达到5.6亿元以上。

5、富硒茶产业:合理调整茶叶产业布局,加强茶园培育管理,以名优绿茶为主,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把茶叶产业建设成为绿色优势产业。重点抓好无公害茶、有机茶认证及QS认证、茶叶标准化建设及茶叶加工、茶园基地建设;配套加工设施,提高加工技术;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现有茶叶加工企业,实施“富硒”品质战略,打造国内知名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在抢占本地市场绝对份额的基础上,拓展沿海茶叶产区(如浙江)、北方茶叶产销区(如天津、大连)和西南地区的销售渠道,巩固扩大的市场份额。到2010年,茶叶产量达260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占40%,茶叶产值超过1亿元;到2020年,茶叶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超过2亿元。

6、中药材: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无公害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杜仲、喜树、鱼腥草、半夏、黄柏、厚朴、天麻、金银花等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中药材。完善中药材营销和加工体系,依托贵州神奇、益佰制药、贵州汉方等制药龙头企业,力争成为其原料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本地中药材制药产业。

第二产业: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我市立市之本、兴市之道。一是要提高现有我市能源原材料工业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改变我市现有工业产业初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现状;二是紧紧围绕煤炭、电力、钢铁和建材四个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形成新的八大工业支柱产业。三是发挥这八个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这八个主导产业的壮大,衍生出其它新兴加工业,促进我市工业门类多元化。

1、原煤:煤炭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尽管我市还处于资源型城市成长期,但煤炭资源枯竭的危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我市原煤产业一定要采取集约开采利用,加快扩大原煤本地加工能力,发挥更大效益。一是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型开采。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煤矿产能和数量,对煤矿资源实行有序开采,提高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做大煤矿规模开采能力,对布局、产量不合理以及生产工艺落后的煤矿,要加快关闭整合和技改进度,重点建设30万吨以上矿井和1000万吨以上矿区。二是提高原煤加工能力,延长煤炭资源产业链,大力挖掘煤炭产品附加值。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具有洗选加工、焦化、瓦斯发电等综合能力以及“煤—电”联合、“煤—化工”联合的大型煤炭综合企业,提高原煤本地加工率。到2010年,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要达到7000万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70%左右,煤炭平均回采率提高到50%以上,产值约350亿元,增加值160亿元。力争2020年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13000万吨,煤炭平均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实现产值超过800亿元,增加值约360亿元左右,70%实现就地精深加工。

2、电力:发展电力产业,是将我市基本建成西南地区重要能源基地的主要举措,是我市发展成为西南重化工基地的必要能源支持。发展电力要充分考虑国内、西南、珠三角这样的大区域、大环境内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及国家对贵州地区能源建设政策。“十一五”期间,电力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国家政策对贵州建设大型坑口火电给予政策支持,其装机容量将实现较大的跨越,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由现有的约5600MW发展到8000MW左右,其中以大型坑口火电为主约占88%、水电约占6%、风能、瓦斯及其他发电约占6%,发电量将逾570亿kWh,电力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左右,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2011年~2020年,预计全国电力需求将会出现阶段性饱和,因此我市在发展电力方面应采取稳健措施。在适当发展火电的基础上,电力发展重点应放在小型水电和风力发电上面,力争到2020年,全市装机容量达到12000MW,其中火电约占85%,水电和风电约占15%,发电量超过850亿kWh,电力产值约200亿元,实现增加值约100亿元。在基本满足周边地区对电能需求的的同时,应加强我市电能的就地消耗能力,大力发展各类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大型能耗工业,增强电力就地调济能力,实现电力产业链的就地再延伸。

3、煤化工:六盘水发展煤化工具有别地无可比拟的煤炭、煤层气和丰富的水资源等组合优势,将煤炭资源开发与新型煤化工多联产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是扩大本市煤炭消费量、拉动煤炭以及后续生产,促进本市化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举措。通过推进“六大煤化工基地”建设,引进先进煤化工技术,重点发展大型煤焦化以及后续深加工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以大型焦化为核心,年消耗2500万吨原煤,实现1200万吨大型机焦生产能力以及50万吨煤焦油和相应焦炉气深加工能力,生产包括焦炭、甲醇、苯等25类产品,力争产值达到300亿元,增加值90亿元。到2020年,实现新增1600万吨原煤、16.2亿立方米煤层气深加工能力,在焦化产业的基础上,完善焦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丰富焦炉气后续加工生产醋酸乙烯等以及煤焦油深加工体系,生产低碳烯烃轩项目,逐步发展PVC、聚氯乙烯、复合功能肥料、二甲醚等下游产业,力争产值达到600亿元,增加值240亿元。

4、钢铁:在现有3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到1000万吨以上,其中水钢扩建为500万吨,引进首钢500万吨钢生产线,产品由现在的线材向板材、钢结构发展,由普通钢向合金钢、特种钢发展。到2010年钢产量力争达到400万吨,产值240亿元,增加值56亿元左右;到2020年钢产量达1000万吨,产值650亿元以上,增加值超过160亿元。

5、有色金属冶炼:我市电能资源丰富,除本市用电之外,大部分通过贵州电网统筹调剂输往两广、重庆、云南和湖南,例如2005年全市发电量为88亿kWh,但本市用电总量为46亿kWh,外输电力达到总发电量的近50%。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旨在承接富余电能就地消化,实现我市电力工业产业链延伸,促进我市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0年,有色金属冶炼业产值达140亿元左右,增加值超过42亿元;到2020年,有色金属冶炼业产值超过314亿元,增加值约100亿元。其中,电解铝:以双牌铝业为扩能重点,扩大电解铝生产规模,由现有的电解铝锭产品延伸到铝板、铝材、铝箔、型材等,由初级铝产品向建筑材料、包装容器、电子、电气业、机械制造业等用铝发展。到2010年初级铝生产规模达到35万吨,年耗电能49亿KWh,实现产值约80亿元,增加值约25亿元;2020年原铝生产规模达60万吨,其中深加工铝量不低于50万吨,产值达133亿元,增加值约40亿元。电解锌:整合规模以上炼锌企业,提高锌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提高技术装备,以湿法电解锌技术为主,到2010年电解锌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其中深加工锌量不低于5万吨,年消耗电能12亿KWh,产值达15亿元,实现增加值5亿元;到2020年电解锌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实现80%含锌废料回收,再生锌产量达4万吨/年,黄铜、压铸锌合金和镀锌用锌合金年产量分别达到8万吨、5万吨和15万吨,锌产业产值达70亿元,增加值达21亿元。铁合金:以六枝特区为中心布局,发展以硅铁、硅锰合金、中低碳锰铁、工业硅为主的铁合金产品,为水钢等企业提供所需铁合金产品,并为电解铝、电解锌产业链的延伸创造条件。以此为基础,延伸发展铁合金下游产品,扩大精深加工度,综合利用铁合金废渣发展铸石项目,调整工业硅产能,发展下游产品,扩大化学级工业硅产能,以及废渣高附加值利用。到2010年,硅锰合金、硅铁、中低碳锰铁和工业硅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年、10万吨/年、10万吨/年和20万吨/年,年消耗电能42亿KWh,新增产值约44亿元,增加值约12亿元;到2020年,新增0.5万吨多晶硅生产项目和8.5万吨有机硅项目,全市铁合金总产值达68亿元左右,工业硅及深加工产品总产值达到43亿元,铁合金及工业硅加工项目增加值约达30亿元。

6、建材:加大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废钢渣等工业废料再生利用,加速淘汰和改造传统建材产品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扩大建材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推进建材制品的技术进步。2007年我市大约有近400万吨的粉煤灰、900万吨煤矸石、40万吨废钢渣产生,并且随着下一步煤炭开采、火力发电、钢铁冶炼的规模扩大,到2010年预计将有约650万吨粉煤灰、1600万吨煤矸石、50万吨废钢渣和超过100万吨脱硫石膏的工业副产品产生,到2020年,预计将有超过900万吨粉煤灰、2600万吨煤矸石、100万吨废钢渣和200万吨脱硫石膏的工业副产品产生,这将为我市发展和扩大建材业提供最基础的原料支持。力争到2010年,建材产值达50亿元以上,增加值12亿元,工业废料回收使用率达到40%;到2020年建材业产值达到70亿元,增加值18亿元,工业废料回收使用率达到65%。要着重发展三个产业,一是水泥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特种水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在“十一五”期间,淘汰现有机立窑、回转炉等落后生产工艺和小规模生产企业,通过改造和新建达到8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实现产值40亿元左右,增加值10亿元左右。到2020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扩大到1000万吨左右,占据周边区域市场70%左右份额。实现产值50亿元左右,增加值13亿元左右。二是墙体建筑材料,对现有的制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水平,淘汰3000万块/年以下生产规模的烧结砖企业,加速开发页岩粉煤灰和煤矸石为原料的空心制品,积极开发以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石膏块、板以及纤微瓦、复合板材等墙体材料。到2010年,墙体材料生产规模达到5亿块左右(折标砖),到2020年生产规模达到8亿块左右(折标砖)。三是化学建材及其制品,如塑料门窗、管道、内外墙涂料、地面材料等新产品及其配套配件。

7、机械装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市发展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关联产业,境内的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和首都钢铁集团可提供原材料供应,并且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其发展潜力巨大。要加快现有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联合重组、改组改制、技改扩能,提高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形成主导产品突出、分工合理、各有侧重的联合机械制造及设备加工基地。至2010年,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增加值6亿元左右。其中: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系列化电机车2万吨/年、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护、井巷支护、带式输送机、刮板机、矿车、铲车、卷扬机、电机、化工设备及其他金属制品等10万吨/年,丁基胶塞5亿只/年。到2020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科技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增加值15亿元左右。一是对六盘水煤矿机械厂技改扩能,主要生产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系列化电机车、单体液压支柱、井巷支护拱圈(包括铲车、卷扬机等);二是水矿集团机械制造分公司技改扩能,主要生产液压支护,各类带式输送机、刮板机、矿车、绞车、机电、水泵、扒斗装岩机等;三是六枝工矿宏狮机械制造公司技改扩能,主要生产各种带式输送机、液压支护、各种刮板机、各种矿车、减速箱等;四是加快盘县红果化工设备制造厂布局,主要生产煤化工的各种化工设备制造。

8、轻工业:以红山石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加工制造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啤酒、农产品加工等食品工业,稳步发展制药、皮革工业,有序发展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等行业。啤酒业:依托“山城”品牌,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本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占有份额,力争在2010年达到10万吨生产规模,到2020年达到30万吨生产规模,成为“山城”啤酒主要生产基地。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发展口味纯正、淡爽(醇厚)的高档啤酒;开发不同类型、不同风味特点和使用不同修饰技术的啤酒,使品种更加多样化,改进产品包装,向多样化和小型化发展。发展听装酒,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马铃薯加工业:在提高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上下功夫,重点抓好马铃薯全粉及综合利用、淀粉及综合利用、鲜薯分选与包装、油炸薯片及综合利用等深加工项目。通过新建和对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实现大型机械淀粉和薯片加工,到2010年实现马铃薯淀粉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薯片生产能力达到7000吨;到2020年达到20万吨,薯片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皮革制造业: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到2010年,预期我市猪、牛、羊出栏数为142万头、19万头和37.5万只,年产生牛皮17万张、羊皮21万张,加上周边毕节地区和兴义地区产量,预计皮革总产量达到70万张以上,为皮革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原料条件。皮革制造业需要的畜皮、电力和人力三类主要资源得到有效供给,将为承接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皮革制造业转移提供接纳空间。通过规划专业园区,聚集产业,引入国内外知名皮革制造品牌,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关联度、集中度和竞争力。到2010年,力争我市皮革制造和深加工规模达40万张以上,到2020年达到100万张以上。中药材加工业:大力发展本地中药材深加工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规模。规划建设医药工业园区,引导制药项目向园区聚集。新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对我市现有的大华制药、宏奇制药进行改建扩建,扩大本地深加工规模。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建设中药材专业贸易市场和六盘水中药材网络化信息平台,为生产者、经营者和加工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为该产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产业: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也可以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是城市中最具富民潜质的产业,应当大力发展。发展我市服务业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生活服务业,一手抓商务服务业。一是发展生活服务业,打造休闲“凉都”。生活服务业的各产业,围绕人们的吃、住、行展开。依托凉爽的气候资源,以旅游作为休闲活动的主线,完善城市观光休闲服务项目,让休闲成为城市的氛围,为外来者和本市人、老人小孩和青年人等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人,满足不同的休闲需求。二是发展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聚合具备知识型产业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即具有附加值高、低有形资产投入的特点。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积极发展现代信息咨询中介、会展服务等其它服务业,围绕企业的融资、管理、销售、宣传等活动,提供全套的商务服务,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打造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商务中心。围绕以上内容,可将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旅游文化休闲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五个产业列为为我市服务业重点发展内容。

1、商贸流通业。结合我市城市规划、重点城镇发展的思路,以各市、县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市为基础,以多元化的流通组织和规范化、规模化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为纽带,选择重点行业率先突破,抓紧建设依托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以“钢材、建材、矿产品、绿色食品、文化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日用百货商品、凉都粮油物流网、物流金融、机电产品”等为主导的物流园区和商业网络。加快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推进连锁、超市、专卖、便民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逐步形成商业布局较合理、服务功能较齐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以“万村千乡”工程为主要载体,重点支持农村市场、物流基地建设。

2、房地产业: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仅新增人口计算,按照六盘水市规划,到2010年城镇化率为35%,城镇人口为112万人,从2008年起年均新增城镇人口约7万人,以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计算,到2010年将新增住房面积525万平方米,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折算为建筑业增加值约为13亿元。规划2020年城镇化率为48.5%,城镇人口为170万人,2010-2020年需新增城镇人口58万,年均增长5.8万人,以小康标准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需新增加住房面积1740万平方米,按固定资产投资折算为建筑业增加值约为43亿元。

3、旅游文化休闲业。紧紧围绕“中国·凉都”品牌的打造,突出城市个性,完善服务功能,发掘夜郎文化。以休闲度假产品为重点,以娱乐、康体、探险等特色为突破口,以农业、工业旅游作补充,以市区为中心,沿北盘江大峡谷实现梯级推进,构建以北盘江峡谷园区,碧云洞溶洞群园区;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盘县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落、金盆天生桥景区、韭菜坪黔之颠景区、阿勒河景区“两大园区、五大特色景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抓好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加快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城郊度假休闲,实现立体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链。加快星级宾馆、交通运输业等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与周边主要景区的联系,共同做好旅游产业的推介与宣传,不断开拓客源市场,推销我市的旅游特色。到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22亿元;到2020年,旅游收入达到82亿元。

4、社区服务业。以社区为依托,加快对现有社区服务体系的整合,完善便民、健民、安民、乐民等功能,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维修服务、接送服务、幼儿和养老服务、保健服务,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专业公司和连锁家政服务公司,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产业化。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导、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

5、金融保险业。工业资本的扩张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撑,新型制造业更需要金融资本的扶植。要以构造现代金融资本为轴心,全力打造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多功能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以市区为中心、以四大商业银行和中国人保等为龙头、以多类资金以及股份制金融机构为依托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地方信用体系,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做强城市商业银行,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探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的途径,培育金融产业集群。

以上19个产业为我市三次产业主体框架,通过抓好这19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将引导其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兴产业的诞生,逐步完善我市产业结构内容。根据以上粗略测算,假如原煤、电力、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和机械装备制造业7个产业能达到预期生产规模,在2010年和2020年仅这7项产业增加值就超过400亿元和800亿元,我市GDP亦将超过800亿元和2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20亿元和300亿元,对于加强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将有充足的财力以保证实施。

三、关于促进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加强功能园区规划,促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产业集群,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做好我市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区规划建设,通过园区实施外引内联,形成关联企业的集聚,完善产业链的形成,促进各项资源的耦合,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二)以项目为结构调整的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要加快实施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业大项目,以煤电化气项目为重点,拉长我市主导产业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创新项目建设机制。要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加强对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的科学的项目研发、生成体系,不断提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产业素质、优化经济结构的项目,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项目生成机制,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

(三)采取有效措施,软化瓶颈产业约束

对六盘水这样的资源型、欠发达地域而言,其经济发展存在着多种约束因素。比如产业演进所需技术、资金与人才短缺的约束、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限制的约束等。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自身实力优势,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起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利用资源优势的聚集作用,通过多元化融资手段、有效的利益驱动和积极的政策引导,打破资金、技术等障碍。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和投资支持,比如积极争取省将我市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环保化新上符合我市市情的产业,使之稳定、有序发展。

(四)通过社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篇8: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当前环县农业产业的现状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丘陵沟壑区, 山大沟深, 地形复杂, 山、川、塬兼有, 梁、峁、谷相间。全县大部分地区属环江流域, 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多风干燥, 旱、雹、风、冻、虫五灾俱全, 十年九旱。总土地面积9236平方公里, 总人口35.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占93%。境内海拔高度在1200米~2089米之间, 年均降水量400毫米以下, 且由南向北递减, 年平均日照时间2600小时。属西北旱地农作物种植区, 盛产小麦、玉米、油料、黄豆及荞麦、小米、燕麦等特色小杂粮, 小杂粮产量居全省之首, 是“中国小杂粮之乡”。全县羊只饲养量居全省第二, 是西北羊绒、羊毛、皮张和各种肉食品的主产地之一。

环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之一,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土壤贫乏, 靠天养农, 机械化进展缓慢, 农业耕作还依畜力为主, 有人戏称环县农业生产现状为“种了一料子, 收了一抱子, 打了一帽子”。艰苦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促使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延至今日, 已成为全省41个国家扶贫困县和20个干旱县之一。

为了应对干旱的气候条件, 环县干部群众不断探索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 增强农业抗灾保丰能力;以建设“杂粮特县”为目标, 建立杂粮规模化基地;严格落实封山禁牧政策, 发展草畜产业, 实现草畜大县的目标。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凸显出的问题

㈠地膜增粮难脱增产不增效的困境地膜种粮是抗旱增粮的最有效办法。近几年来, 环县县委政府不断探索研究, 精心部署, 全县上下大力推广地膜种粮。2009年全膜双垄沟播种植60.3万亩, 2010年推广到100万亩。为使大旱之年粮食不减产, 每年的地膜供应高达3000多万元。这种抗旱增效的办法有效地缓解了因干旱少雨造成的农业损失。但是, 这种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的做法使环县的地膜种粮效益从总体上来看没有得到大的变化。随着政府大力扶持而增产的效应, 也必将随政府的扶持力度减弱而缩水。

㈡舍饲圈养还一时不能从传统的放牧方式中“脱胎”出来封山禁牧是保护林木林地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举措,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工程。环县近几年通过走舍饲圈养的路子大力发展草畜产业, 从而达到了封山禁牧和产业富民的双重效果。当前大面积违规放牧现象虽已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但山后、偏远地区羊群随意进山、啃踏林地、破坏植被的问题仍得不到根本解决。虽然政府花大气力出台政策措施, 并派专职人员走乡进村严查落实, 但效果甚微。广大农民还不懂得实行封山禁牧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生态利益, 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放牧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中一时还不能被规模养殖代替。

㈢特色产业在落后的基础设施面前显得逊色环县南北跨距约127公里, 特殊的地域特点使得南北作物种植略有差异, 南主种小麦、黄豆, 北主种洋芋、葵花、燕麦、荞麦等, 是名副其实的“杂粮特县”。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过于落后, 加之受天气制约, 雨水分布不均匀, 农业产量过低, 使得该产业特色难以发挥。粗放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起市场经济的冲击, 落后的基础设施已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加之信息闭塞, 技术落后, 交通不便, 使大量特色产业处于困境, 失去优势, 增加了成本, 降低了效益。如2010年环县的葵花因发生锈病造成了“前半年一片绿, 后半年一片黑”的景象, 使葵花产业陷入被动。

㈣“大扶贫”群众承载力有限近年来, 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蜂拥而至, 环县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问题。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输出, 且留守人口中多为老人小孩, 从而造成劳动力严重缺乏, 加之贫困人口家庭经济拮据, 完成扶贫计划就不堪重负, 受时间和计划制约有一小部分贫困户被迫放弃指标, 项目落空。同时扶贫加自筹的模式又让一小部分贫困户陷入债务危机。政策的局限使部分的扶贫开发项目高调投入低效退出, 不能解决人民最迫切需要。贫富出现两极分化, 跟上政策的贫困户生活越来越好, 最终能脱贫致富, 绝对贫困户一步跟不上以后就步步赶不上, 生活越来越困难。

㈤农民的“两栖”功能冲淡了对农业的长效投入部分农民由于农业产出不景气, 从而对农业生产失去了信心, 产生了“种与不种一个样”的懈怠心理,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 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 既想外出打工, 又不想放弃农业生产。农民的这种“两栖”功能的并存, 冲淡了对农业生产的长效投入,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㈥信息闭塞, 市场发育不健全, 群众的市场观念淡薄, 参与市场的主动性差信息在经济发达地区, 已作为一种促进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品来开发利用。但是环县这样的贫困县区, 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 科技信息的运用相当少, 大多数群众小农意识作祟, 市场观念、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差, 在科技、新信息的推广运用上缺乏主动性, 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市场打不开局面, 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破解难题,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想

㈠千方百计加大投入, 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县的县情实际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在项目投入上, 要集中财力, 把有效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发挥整体效益。要坚决杜绝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撒胡椒面”, 事事想办, 却一事也办不成, 浪费国家财力的行为。“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只有进一步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才能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 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 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产条件。

就环县而言,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河流沟渠和水库治理, 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解决农业用水是环县农业发展的出路, 利用扬黄工程入环县的大好机遇, 在环江流域大力倡导节灌措施。其它水系、坝系可以多建提灌设施, 减小干旱影响, 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走出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抓实封山育林、人工造林, 加快荒山绿化, 控制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三是要以农村的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广播、电视和农产品初加工、市场设施等建设为重点,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切实改造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 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㈡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政策的强势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对庆阳老区的发展非常关心。近几年, 温家宝总理就庆阳问题先后作过多次重要批示, 特别是针对环县无电村通电、人饮场窖建设、扶贫绒山羊养殖作了重要批示。总理的批示, 就是给我们的最大关心, 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就是给我们的特殊政策。温总理“要把革命老区庆阳作为扶贫重点地区”的重要批示, 把支持庆阳老区发展提高到国家层面, 标志着国家对庆阳的扶持由单纯扶持一个产业、一个项目的扶贫开发转到关注革命老区的全面发展。为此, 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和西部开发、革命老区开发等一系列大好机遇, 摸清县情, 统筹安排, 合理规划, 及时列项上报, 争取挤进国家和省的盘子, 努力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㈢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处理好“外出务工”与“留守务农”之间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环县也曾把劳务输出作为强县富民的一大战略来抓, 但这种劳务输转直接造成了环县农村健壮劳动力的紧缺。因此, 政府应从全局入手, 健全劳务输出机制, 在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 还要使得一部分劳动力留守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建立劳动力供求机制, 从而达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动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㈣搞好区域规划,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环县的地域特色和南北不同的气候特点, 结合各乡镇的水利、耕地、交通、通讯、传统特色等基础条件, 因地制宜,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规划地分工,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按照县南地膜玉米加小麦、县北小杂粮的思路, 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调整结构, 合理布局, 形成产业、产品结构优化, 创出区域特色。一是建立马铃薯、荞麦、葵花、黄豆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区和若干农业示范点;二是采取企地联动的方式,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不断发展壮大小杂粮产业, 引进优良品种, 扩大种植面积, 打造品牌;三是借助2010年老促会在庆阳北三县实施绒山羊养殖扶贫项目, 在土地比较狭窄的乡镇大力发展饲养业, 调引良种绒山羊, 建造标准化养殖小区, 扶持规模养羊示范户, 推行每户种40亩草, 养40只绒山羊, 建一座标准化暖棚, 修一处玉米秸秆青储窖的发展模式;四是要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重点在土地比较宽阔的川区、塬区建设大型高产优质粮食基地, 优质饲草作物生产基地;五是利用环县羊羔肉的知名品牌, 打造环县羊羔肉产业。六是借助在县南五乡落实薄皮核桃种植试点工作, 调动群众积极性, 大力栽植, 以点带面, 全面发展。

㈤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利用企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有关部门应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扎扎实实为企业办实事, 使龙头企业实现基地经营。依靠龙头企业推进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 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事业自建的办法, 谁建谁受益, 鼓励龙头企业科技支撑, 提高企业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培养、创立特色品牌。通过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 形成一批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

㈥政府引导, 大力尝试土地规模流转土地规模流转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从而走上了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为此, 可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 尝试并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促进和保护农村企业家的生存和成长。同时支持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 可以考虑对种粮的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采取某些特殊的支持措施。

㈦健全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以“农业富民、工业强县”为思路, 树立“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 健全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 让工业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环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煤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全省第二位, 石油的储量也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对发展工业具备了相当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引进外部资金、技术人才, 抓紧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克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利用工业园区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 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

㈧夯实教育基础, 注重科技支撑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知识和人才的竞争, 有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知识群众,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县教育发展滞后, 人口文化素质低, 思想意识保守落后,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 必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抓实素质教育、“普九”和职业技术教育, 真正树立“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和思想意识, 才能真正建设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动力, 要大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农科课题运用研究, 加速科技知识向生产力转化, 要充分发挥农函大、农技校的作用, 培养农业技术致富能手,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增强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 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这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环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还存在地膜种粮增产不增效、舍饲圈养难弃传统放牧方式、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等问题。环县的县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以农业经济为主导, 因此, 发展农业必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 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政策的强势支持, 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处理好“外出务工”与“留守务农”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利用企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上一篇:参观博物馆有感800字精彩下一篇:初中一年级英语作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