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2024-04-22

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精选6篇)

篇1: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张锦林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对策研究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

一、农业产业化现状

近年来,我市把草食畜牧、茶叶、蔬(野)菜、马铃薯、经济林果、中药材作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马铃薯基地。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粒,建有原种扩繁生产基地800亩,一、二级良种扩繁基地40000亩,专用薯生产基地2500亩,建成四格乡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项目建设一个。畜牧基地。全市建成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824个,建成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423个,建成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978个,建成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135个,建成饲养量500羽以上的蛋鸡场(户)68个。蔬菜基地。从2008年开始,建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万元,用三年时间新增商品蔬菜基地6万亩。茶叶基地。去冬今春以来,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917万亩。果树基地。全市水果栽培面积5.8万亩,主要有柑桔、桃、梨、苹果、樱桃、李、葡萄、杨梅、猕猴桃、枇杷、草莓、杏、柿等,总产量2.16万吨,产值3100万元。干果类果树面积约14万亩,产量达3113吨,产值4980万元。中药材基地。六盘水市栽培中药材14.8万亩。主要药材种植品种有杜仲、生姜、半夏、板兰根、喜树、天麻、金银花、瓜蒌、川续断、黄柏、鱼腥草、厚朴、银杏、塔拉、黄栀子、红豆杉等。

(二)合作组织建设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全市在农业部门备案登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29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47.8%;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50个,占51.2%,其它合作经济组织3个,占1%。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产总额达1071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85万元,全市入社(会)员人数20896户,带动农户51996户。

(三)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1个,主要涉及食品加工、林特产品加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种养业开发及药业等多个领域。其中1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企业获得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企业。形成资

产总额5.2亿元,固定资产2.68亿元,销售收入2.65亿元,带动农户15.8万户。全市有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的8家,500万元以上的21家,500万元以下的30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本质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产业化工作当作农业现代化的一般性工作看待,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等同看待,认为只要用一般的市场法则进行指导和搞好服务即可,不落实也不制定优惠政策。

(二)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我市重点龙头企业普遍起步慢,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同境外大企业抗衡,在与大企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还没有,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只有3家。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无公害基地农产品认定的只有27万亩,不到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十分之一。

(三)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本身投入能力有限,经验缺乏,加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健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较松散,多为简单的买卖关系,缺乏订单、缺乏约束,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导致企业引导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全市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多为口头协 议、一般协议,很少实行订单生产。

(四)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小。2005年—2010年,市级财政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70万元,年均投入仅34万元。对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如杯水车薪,难以体现财政资金对龙头企业、协会的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与周边市(州、地)相比,我市的财政扶持明显偏少,贵阳市同期投入2.1亿元,即使财力不如我们的毕节地区也是800多万元。

(五)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是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老大难问题。当前,龙头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农业以生俱来的高风险难以达到金融部门和一般商业性担保公司的信贷和担保要求;另一方面,我市的绝大多数重点龙头企业都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规模小,品种单一,固定资产少,根本无法对所需资金进行自我担保。不少市场前景好,带动农户广的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少数还有倒闭的可能。全市39家企业中信用等级无AAA级,部份为A级,大部份无力贷款。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服务意识不强。一是企业用地难。企业建设用地难问题普遍存在。如,钟山区由于市区内城市建设规划原因,境内11家龙头企业当前面临厂房搬迁问题。按照企业建设用地规划,建设规划部门已在区石桥工业区划出建设用地区域供企业建设用地,多数企业已按要求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落实到位,影响企业新厂建设。二是供电不稳定,电费标准高。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单位用电容量不大,但费用标准高,均为工业电价;一些企业生产用电不时发生停电现象,严重影响企业加工生产。例如,水城县天瑞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加工生产期间时有发生停电情况,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时限短的鲜活半成品报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引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目标考核管理力度。建议成立六盘水市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局、市水利局、市科技局、市烟草局、市气象局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马铃薯产业办、蔬菜产业办、茶叶产业办、猕猴桃产业办、畜牧产业办、油茶产业办、核桃产业办、中药材产业办。每个产业办设置为副县级机构,设主任1名,由相关委(局)明确一名副职兼任;设副主任(副县级)1名,负责日常工作,实行“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人马”具体抓实施。

(二)扩大规模,建好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原料基地建设要与培育龙头企业和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运输通信、农业机械等基地设施建设。要在巩固现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的自然、生态资源特点,引导资金、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进行配置,逐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重点发展脱毒马铃薯基地、万头优质肉牛和肉羊基地、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名优茶叶基地、精品干鲜果基地、优质烤烟基地。

(三)积极扶持,加大投入。一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原料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设备改造、贷款贴息、市场建设、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重点支持产权明晰,基础管理规范,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组织企业、协会开展培训、考察、宣传、参加各种省内外展销会、博览会等。三是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立足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实际,切实加大信贷力度,大力支持特色优质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技改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对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其开户行要根据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实际经营效益及发展前景,优先授予一定的信用贷款额度。

(四)发展加工,壮大企业。以发展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以扶持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突出发展以马铃薯、大米、玉米、荞麦为主和以菜籽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以猪、牛、羊、鸡为主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以生姜、辣椒、萝卜为主的蔬菜精深加工,推广净菜上市;突出发展以水果保鲜、储藏、加工和名优茶、有机茶、保健茶开发为主的果茶加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大企业落户我市,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办企业,争当农业产业化龙头。要鼓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它们与农户关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创办龙头企业。要积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农业资源入股,通过多种形式兴办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形式改制扩大规模,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

(五)做好服务,政策优惠。对于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所需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规定,优先规划,优先安排,简化用地审批手续。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凡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麻类、糖类、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项目以及林木和培育和种植,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即直接从事种植、饲养的专业用地,不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场地和生活办公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对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订立的以上几个方面合同、农牧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它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龙头企业加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采取节水措施的,按低限减半征收水资源费。龙头企业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符合农业生产用电规定的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业项目,执行农业生产用电政策。

(六)依靠科技,创建园区。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应用普及的力度,每个重点农业特色产业都要有技术依托单位。构建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形成应用一批、储备一批、研制开发一批的创新发展机制。农业科技体制方面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带职、带薪、带项目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领办龙头企业,承包科技推广和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也可以以资金、技术、管理等形式入股,与企业或农户同担风险,共享成果。围绕我市的特色农业生产,在六枝特区的郎岱、陇脚、木岗,盘县的板桥、保田,水城县的蟠龙、米箩,钟山区的大河等乡镇重点实施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形成一批集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品比试验和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七)加强宣传,改善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我市各龙头企业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产品的信誉度,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注重整合我市马铃薯、茶叶、生姜、苦荞,中草药,蔬菜,银杏,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增加对品牌产品的宣传投入,塑造品牌形象,打响知名品牌。要善于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认

知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编辑:李艾秋

篇2: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我市各县区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市委政研室调研组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农业产业化 发展 建议

〔作者简介〕六盘水市市委政研室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农业发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后,全市立足实际,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六枝特区以优质稻、优质油菜籽、茶叶等产业为重点;盘县以马铃署、核桃、折耳根等产业为重点;水城县以烤烟、生姜、猕猴桃、茶叶等产业为重点;钟山区则抓住发展城郊农业,形成了蔬菜、奶牛等主导产业。一批专业化较强的乡镇和专业村应运而生,如六枝特区郎岱镇已建成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六枝特区岩脚镇的罗家寨村已建成养鸡专业村,水城县的发那村已建成万亩蔬菜基地,钟山区的大河镇已发展成为成郊蔬菜种植和养殖大镇。

(二)各种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协会作为民间的中介组织,成为组织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一种好形式,具有政府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现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22个,其中:盘县71个,六枝特区72个(60个专业协会、1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钟山区45个,水城县34个。盘江的折耳根协会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发展迅速,到2008年,已建成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全市最大的折耳根集散地。六枝特区岩脚镇的冬瓜协会,面向云南昆明、曲靖、和省内市场,促进了该地冬瓜产品有组织外销。盘县四格乡上坡村的马铃署协会面向省内外市场,促进了该地马铃署产品有组织的销售,使马铃署的销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钟山区的大河蔬菜协会、场坝的个体鲜肉协会等,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基地建设有了一定规模。如六枝特区的制种基地、优质稻基地、蔬菜基地、油菜

籽基地、茶叶基地,盘县的肉牛养殖、核桃基地、马铃署基地、折耳根基地,水城县的生姜基地、蔬菜基地、茶叶基地,钟山区的蔬菜基地、奶牛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建设,体现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重点,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了名牌战略。2008年,盘县的“碧云剑”茶获得了“六盘水市知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和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名优特产品”称号。水城县的红心猕猴桃在省内外已有较大知名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黔宏”牌红心猕猴桃在奥运会推荐果品评比会中被评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品牌价值已初显成效。

(四)龙头企业逐步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3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如省级龙头企业六枝特区种子公司,已形成了“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该公司在省外还有3000多亩的制种基地。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实行生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的产品“山明”姜茶被省科技厅列为星火科技项目计划,并荣获出口产品资格证书,还连续二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其产品“山明”姜茶和“老姜汤”在市场已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及品牌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不能承担“龙头”作用。其原因一是实力较为薄弱,带动能力不强。二是“龙头”与基地两张“皮”,“产”与“加”脱节,没有基地,不顾及农民的利益,“龙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管理粗放。

(二)基地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尚未搭起框架。农户生产经营仍以传统的小农式分散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多大改变,经营方式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无市场竞争能力。二是产品包装、宣传和营销手段落后,没有市场竞争力;三是龙头企业或经纪人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预购数量和价格,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不能为逐鹿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规程。

(三)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缓慢。一是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乡镇农技站一般有20人左右,但懂技术、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只有7至8人,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更缺乏。二是农技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抓本职工作,致使试验、示范全程脱节。三是协调服务不到位。我市的农村各类协会操作不是很规范,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

(四)基础设施投资欠帐较多。如“一山一河”地区乡镇村组的道路、通讯等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至今尚未明显改善,水利设施老化落后,无法满足种果、种菜及其他产业的布局。在资金安排上存在重点不突出、谁跑得多就给谁,照顾情绪、撒胡椒面的现象,以致同类项目在多个地方实施,投放资金零星分散,形不成规模。

(五)农产品加工率低。全市39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基本上存在加工整体比重小,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大部分都处在初级加工和粗加工阶段,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三、对策建议

(一)扶持龙头企业,延长特色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运作,生态化的标准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对一批有前途而现阶段步履维艰的企业,要逐个诊断,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对那些“投产之日就是停产之时”的企业,要组织有关专家分析研究,能救活的尽量救活,救不活的要及时清理各项投入,把资金(贷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扶持龙头企业,一定要用“产业化”的思路操作,抓住基地建设与广大农户的利益连结,实现农民增收;要搞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二)以规模化、专业化为方向,抓好市场建设。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发展大市场,形成大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宏观的市场概念是国内外市场,一方面要抓好大宗的、有质量和品种品牌的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要采取以资金、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广泛吸收各方资金,建设具备规模,突出专业,形成群众的大市场。加大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对外招商引资步伐,积极扶持、培育两三个大型农副产品聚散批发市场,争取使我市真正成为贵州西部地区物资流通中心。

(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农民购销公司、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交给协会去办。大力推行“公司十基地十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对还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基地,要积极引导成立协会,规范运作,促进农民增收。二要着力于培养一支科技推广型、市场服务型和信息传递型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及时为农民提供到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政府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把对农民的科技境况和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落实到位。三要加快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利用网上销售窗口及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名优农产品。四要积极发挥好能人经济带动作用。

(四)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一是用好专项资金,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和信贷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项目的产业化经营。二是用活社会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入农业开发。用活盘活农业资产,用资源换资金。三是争取上级的支持。用好的项目争取资金。四是引进外地资金。关键是建立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库。五是资金使用严格落实“捆绑用、重点投、追踪补”方针,杜绝“感情投资”、撒胡椒面,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

篇3: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1 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产业化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十二五”以来,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推进农业弱市向特色农业市转变, 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六盘水市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结合六盘水农业发展实际, 提出要发挥“凉都”农产品“优质、生态、富硒”的优势, 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 重点发展马铃薯、蔬菜、茶叶、油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烤烟、红豆杉和畜牧业等“十大产业”;二是提出依托“凉都”独特的资源条件, 在“特”字上下功夫, 在“纯天然、无公害、原生态”上做文章, 全力打造“喀斯特原生态精品水果之都”、“乌蒙山高品质富硒茶海”、“凉都珍稀植物红豆杉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四张名片。三是为加快推进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 发展特色农业, 出台了《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实施意见》, “3155”工程即3个100万和5个50万工程。六盘水作出到2018年发展6.67万hm2猕猴桃、6.67万hm2茶叶、6.67万hm2以核桃为主的干果, 3.33万hm2商品蔬菜、3.33万hm2草食畜牧业、3.33万hm2中药材、3.33万hm2刺梨 (含特色经果) 、3.33万hm2红花油茶 (含花卉、苗圃) 的决策部署。

1.2 农业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 根据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 全市共有23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其中省级园区15个 (省级重点园区6个) , 园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建设情况良好。有144家经营主体入驻园区, 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93家, 社员1.69万人。累计建成种植基地3.07万hm2, 完成“三品一标”认证数量38个, 认证面积2.53万hm2;农产品产量20万t。

1.3 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壮大

一是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根据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 至2013年底,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77家, 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3家。二是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2011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府发[2011]30号]文件, 有效推动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稳定发展。2013年底, 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42个,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40个, 共发展社 (会) 员18455户, 带动农户86262户, 涵盖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农副产品、农技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

1.4 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

土地流转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3年底, 如果按照2012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1.31万hm2基数, 以现有农业产业园区建成种植基地3.07万hm2完全为流转土地计算, 全市流转土地占总面积的27.12%, 当然, 这没有包括哪些没有统计在农业产业园区内的其它土地流转部分, 如果加上这部分, 全市流转土地应占总面积的30%以上。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了极大实惠, 促进了农民增收。

2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

2.1.1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

到2013年, 三次产业结构为6.60:57.10:36.30, 但是, 二产比重仍然较大, 三产比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 这与我市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相关, 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缓慢。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 最优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

2.1.2 就业结构不合理。

2012年, 三次产业结构为5.74:58.59:35.67,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63.41:15.89:20.62.也就是说,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63.41%的 (农村) 就业人员只创造5.74%的生产总值, 可见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 由此带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城乡收入差距 (绝对值) 的扩大。

2.2 小城镇建设滞后,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6%, 而六盘水市城镇化率只有35%, 比全国低近18个百分点。并且, 全市103个乡镇办中只有44个建制镇, 镇中心人口上万人的除两个县城外, 只有盘县老县城城关和柏果、老鹰山等少数镇。其余建制镇不足万人。新型城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小城市, 大农村”是六盘水市城乡真实写照, 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 六盘水城市规模偏小, 小城镇建设缓慢, 基础设施落后, 影响对农村的带动、辐射能力和对二三产业的承载能力, 制约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2.3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尽管六盘水市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一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企业年产值小、品牌不响、特色品牌少、发展步伐慢、产业链低端, 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与农民利益联系不紧密, 带动能力还不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在数量上有增长, 但运行不规范, 带动力不强,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进入市场、分析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以创新驱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保障, 创新包括农业经济结构创新、农业产业和生产方式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和组织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发挥六盘水市生物多样性和立体气候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 加强对农业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有机统一, 全力打造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

3.2 以小城镇化建设为载体, 统筹发展城乡第三产业发展

小城镇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 提高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小城镇建设, 要明确产业的布局, 为发展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平台。要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延长发展产业链, 培育和促进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也是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3.3 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 统筹城乡工业发展

农业产业园区是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平台, 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六盘水的实际, 重点做好“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这篇文章。一是着力建成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 提升凉都特色农业竞争力。二是强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全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三是加快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使之真正成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特色农业加工企业, 加快形成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4 建立起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根据国发2号文件将六盘水市定位为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要求,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推进农业弱市向特色农业市转变, 提出了“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发展思路。因此, 就需要建立起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重点是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 农村工业化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农业向二产延生, 实现农业产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同时要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 以促进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发展, 使农业向三产延生, 实现农业产业与农村服务业融合发展, 最终实现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4 结语

喀斯特地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视角看, 要依据该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 建立起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这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二是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 通过培育延长农业产业链, 促进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三是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实现农业与农村服务业融合发展。四是要完善三次产业的城乡布局, 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发展十大产业打造四张名片谱写“凉都”农业新篇章[N].农民日报, 2013-03-13 (04) .

[2]中共六盘水市委,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N].六盘水日报, 2014-01-08.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篇4: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发展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几年来,本市政府一直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经营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政府在人才、技术及资金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形成了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从本区域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最为普遍,形成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3年3月底,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3049家,比2007年新增2850家;入社农户27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14%;合作社辐射带动非社员农户达到56万户,出资总额超过57.8亿元。合作社产业分布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水产等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并从简单的信息服务向农资供应、统防统治服务延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随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形成的小偃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探讨出以专业种植合作社为主体的示范模式将被大力推行,这种规模化的合作社经营体制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但仍还面临着组织制度不健全、政府引导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政策扶持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一)组织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普遍薄弱,尤其是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入社社员的再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揮。同时合作社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制定的章程形同虚设,建立的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严重存在“内部控权”的问题。有些专业合作社只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少。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

(二)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带动效应不明显

大多数合作社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且从业人员为10人下,由于它们大多规模偏小,自身资金实力不强,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初加工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在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少涉足,总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参与竞争力弱,很难适应目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政府扶持不到位,融资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政府受财力所限,在资金扶持、信息、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补贴对象上,偏重于补贴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能够得够政策补贴的只占20%左右,其他80%规模较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另谋融资渠道。但由于合作社整体质量和社会信誉差,银行不愿意贷款,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上档次、上规模。

(四)人才和技术缺乏、科技含量低

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足5%,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大部分没有专业人才,虽然都是种植多年的种植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和新科技知识。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针对研目前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从专业合作社自身和外部环境方面加以改进。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章程,做到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需加快出台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运行机制,指导专业合作社建立一套现代企业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加强内部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各项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强化内部管理,增加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二)拓展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要想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带动作用,相关政府部门需在农资供应、农机具使用、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方面作好保障服务,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力度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动效应。同时,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硬件设施的配套,通过政府引导,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含量,为专业合作社作大作提供物质保证。

(三)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化解资金瓶颈

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扶持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的意识,在财政、税收、信贷、产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在财政补贴使用中,杜绝造假现象,加强财政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同时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评级制度,合理确定信用评级标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难的问题,改革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其融资瓶颈,不断促进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人才和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强化对社员的教育培训,树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全面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各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综合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对其进行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促使改变过去传统的种养殖方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利民,崔学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3期.

[2]权炳钧.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选择[J]青海金融,2009年5期.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461)。

篇5: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肖石通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日趋繁荣,今后还需要加强基础建设,形成文化产业链。

〔关 键 词〕 文化产业 发展 研究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0年代初,以“以文补文”、“多业助文”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文化产业开始在我市萌芽,同时培育了“文化人”市场经济意识;二是到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我市文化产业也逐步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文化市场呈现早期作坊式的发展;三是到20世纪末,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中正式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2000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后,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文化产业的载体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强,质量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群众文化有了新的进展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初步改变了文化部门独家办文化的观念,走出了一条“群众文群众办”的工作路子,形成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实施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文化先进企业、“蒲公英计划”、“2131工程”成效显著,2000年至2004年底给农民放电影共6000多场,乡(镇)文化站工作运行正常。

(三)文艺创作屡出成果

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辅导培训工作,2000至2004年共组织各种活动57次,参加人次6万人次,辅导培训6000余人次,发表作品(省级以上)96件,获省级以上奖78个。其中《奔向未来》、《文化园是我家》分别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第二届蒲公英金奖和创作银奖;2003年3月《迎亲歌》获第四届老年合唱比赛金奖,同年8月,再获第二届“西部民歌、民歌手大赛”金奖;在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市创作的曲艺《伞下情》获入围奖,摄影品《天下粮仓》获优秀奖,董成获“优秀农民画家”称号,徐承波获“提名农民画家”奖。市文工团组织的山莺合唱团,2000年在广东获“中山火炬杯”中国合唱节优秀奖,2004年又在无锡市获“第六届中国合唱节”合唱比赛银奖;2002年成功举办了张植星个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2004年初,市文工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科技厅授予1998年至200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四)文化基础设施及文化网络逐步完善

全市各县、特区、区文化馆、图书馆基本建成,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逐步进行。初步形成了以市文化馆为中心、乡文化活动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纽带、农村文化中心户为基础的四级群众文化网络,随着文化基础设施的健全,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居民文化品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五)文化市场日趋繁荣,管理逐步规范化

我市娱乐业、音像制品出租零售业、图书销售业、印刷业发展较为迅速,虽然总户数增加不多,但规模扩大了、档次提高了,现全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99家,文化艺术培训23家,电影放映2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电子游戏厅50家,茶室、咖啡屋、酒吧50家,老年活动娱乐室72家,台球室28家,保龄球馆1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286家,网络文化经营户128户,印刷业36家,书报刊发行169家。截止2004年,解决就业人员4000余人,为国家创税250万元。基本形成了门类较齐、布局较合理及投资、经营主体和消费多元化的文体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法制化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坚持常规

管理与突击检查相结合、行政稽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行业增加,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2004年全市公共图书馆3个,总藏书量2.32万册。文物机构5个,参观者达7.6万人次。音像业、文化旅游业、计算机网络等行业从无到有,已形成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网络体系,2004年我市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中演出机构为2个,影视业2家,艺术培训业23个,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我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7.81%。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83%。

(七)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市档案事业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档案工作在全市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不断深入。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重视的力度在加大。三是档案部门的工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市、县各级档案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馆藏档案不断丰富。五是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六防措施,安全保管条件得到改善。六是档案编研工作有新成果,完成了《六盘水重大事故实录》、《六盘水重点工程简介》的编辑和印刷出书工作。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尚处在早期自发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幅度不大,形不成有一定影响力、辐射力的规模。

(一)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

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虽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仍显得总量较小,产业门类之间的有机联系少,几乎没有像样的文化产业链,更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群体,为此,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编低,发展还很不充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观念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具体表现在一些单位或个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明晰、观念陈旧,难以用大文化的观念对文化建设进行产业化运作,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不同程序地扮演着“办文化”的角色,且各自为政。文化市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不利于规模化发展和大市场运作。文化管理的体制不顺,投资管理机制不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宏观管理政出多门,产业链条人为割断,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以来,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的存在,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还不太完善,文化产业单位,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一些经营性的文化单位习惯吃“政策饭”。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的格局没有彻底改变,文化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制约着文化资源的流动与整合,使得文化生产和服务基本游离于市场之外。

(三)人才不足,缺乏智力支持

我市急需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队伍。2004年全市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983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0.37%,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3%至6%。我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这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熟度、结构、从业人员及市场准入条件都有着必然联系。

(四)文化产品结构单

一、消费渠道狭窄

尽管这几年文化市场有所发展,社会文化活动有所增加,但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市文化技术含量低,文化产品品种不够丰富,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特别是在高雅艺术领域,市场机制引入不多,消费群众尚未真正培育壮大。

三、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必须以创新理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培养和引进人才,健全和夯实文化产业基础,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稳步高效发展,实现我市文化产业由初级向高级的跨越。

(一)提高认识,创新发展方式

大力宣传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推进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及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文化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对具有不同属性的文化事业,在发展方式上同样应有所不同。对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和保障力度,对诸如电影、广播电视、咨询业、旅游业等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勇于解决思想,拓宽思路,重点走社会办产业的路子,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摸清家底,科学规划

在对我市文化产业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战略、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因此,必须反复论证科学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战略、目标任务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特色优势,广泛吸纳各地、各部门优秀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坚持高起点原则,与必要的政策导向、政策鼓励、财政支持、法规管理、市场培育相结合。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的培育、文化产业的丰富、文化服务的繁荣、文化消费的便利以及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等。

(三)部门配合,整体推进

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关心支持文化建设,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化政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各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经常宣传报道各地文化建设的新动向、新举措和先进典型,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四)完善政策、营造环境

一是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制定包括用地、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先搞活,再规范。改革文化市场准入限制,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企业注册资标准,先放开搞活,再规范治理,做到来得了、留得住、盘得活;三是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良性发展。允许其他经济成分进入,鼓励竞争,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对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给予贷款、税收的扶持,着力培育、扶持、壮大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四是推进管理创新,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通过政务公开、政府承诺、行政限时服务、治乱减负、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等,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形成有效的行政运行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五)扩大开放,加大投入

扩大对外开放,改革投融资体制,多方筹资,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市文化产业投资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文化产业,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必须从单纯的政府投入,转向以政府引导,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一是继续探索政府资金引导,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文化产业发展新的机制,在目前市场机制和民间投资正常增长的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仍要增加一定的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政府可适当增加财政预算资金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鼓励引导资金,更多地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三是对文化产业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可采取贴息的办法,积极向文化产业项目发放贷款,促其尽快成长;四是借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大文化产业利用社会资本和外资的力度。

(六)搞活市场,引导消费

要大力拓展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市场的拓展,要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挖掘题材,拓宽思路,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的计划经济模式,文化、文物、旅游、交通、城建联手,统筹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发展受益。增加文化产品对市场的供给,引导消费。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能满足不同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篇6: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霍仲英朱 江

〔内容摘要〕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市建市以来房地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社会了解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和积极为我市房地产业建言献策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 键 词〕 房地产 发展 回顾

〔作者简介〕 霍仲英 六盘水电视台朱江 六盘水市房产管理局

六盘水市的房地产业是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发展历程相适应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经历了由计划经济的实物分房向市场经济货币化分房转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需求日益的增强,房地产业作为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新兴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循序渐进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制度

以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为标准,我市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2年的实物分配阶段、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的有偿分配阶段和1999年7月以来的货币分配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特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共同致力于住房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如下:

(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实物分房阶段。(1978年-1992年9月)。我市建立于1978年,建市之初,住房建设工作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为3.8平方米,住房分配制度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实物分房制度,全部房屋由国家(单位)统建、统分,充分体现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分配特征。

(二)符合转型期特征经济体制特征的有偿分房阶段(1992年10月-1999年6月)。1992年,根据《贵州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法规要求,我市成立了六盘水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当年10月1日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针对我市经济落后、职工收入偏低、购买力不足、承受能力低、人均住房面积较少、住房环境相对较差、成套率低等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六盘水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公有住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六盘水市解决居住困难户住房实施办法》、《六盘水市公有住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等16项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通过提高租金、稳步出售公有住房部分产权、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按成本价补交房款出售住房全产权、鼓励职工集资、合作建房、房地产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符合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出售住房。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出售住房71193套,面积572.28万平方米,为货币化分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的货币化分房阶段(1999年7月以来)。一是于1999年6月30日停止了我市住房实物分配工作,本着按劳分配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资产职工分头算帐,过去将来两相衔接,存量按工龄补偿,增量分步理入工资,租售价格统筹调整,多种支付并存过渡的总体要求,于7月1日在全市全面实行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模式,对各单位所收取的住房款项和住房租金由产权单位统一存入建行房地产信贷部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共兑现离休干部住房存量补贴103万元,已基本完成市直离休干部存量补贴的兑现工作,正积极着手启动兑现市直单位剩余人员存量补贴工作。二是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工作,鼓励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积极活跃住房二级市场,于2004年对已出售的房改住房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共办理房改房上市准入证6150户,收取土地收益金3100万元。

二、持续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2000年以前,我市商品房开发投资力度相对较小,全市房开企业仅有20余家,每年商品房开发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蓬勃发展,尽管受消费者预期心理、房地产经营企业投机心理、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下降、需求不

足、房价攀升等现象,但随着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日益趋于规范和平稳,开发力度总体上仍不断加大,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物业服务业务进一步拓展,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总体上正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壮大。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迅速发展到134家,物管企业55家、房屋中介企业12家。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态势。2000-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51.84亿元,其中:2000年为0.49亿元,2001年为1.59亿元,2002年为3.36亿元,2003年为5.03亿元,2004年为4.32亿元(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6.6亿元,2006年为11.88亿元,2007年为16.2亿。除2004年外,各年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至2007年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占全市固投130亿的12%,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二)商品房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一是商品房施工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2000-2007年,全市施工商品房总面积1100.30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为6.79万平方米,2001年为33.97万平方米,2002年为89.71万平方米,2003年为130.98万平方米,2004年为122.43万平方米,2005年为11.41万平方米,2006年为270.22万平方米,2007年为434.77万平方米。2000年至2003年持续增长,2005年至2006年呈下降趋势,至2007年迅速回升达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商品房竣工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07年全市工竣工商品房总面积186.18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为2.42万平方米,2001年为6.98万平方米,2002年为17.69万平方米,2003年为49.20万平方米,2004年为37.54万平方米,2005年为18.54万平方米,2006年为17.74万平方米,2007年为36.07万平方米。2000至2003年持续增加,并于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于2004年开始回落,而2007年则又迅速回升至近3年最高水平。

三是商品房销(预)售势态良好。2000-2007年,全市共销(预)售商品房总面积259.66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总金额38.87亿元。其中:2000年为2.54万平方米,0.28亿元;2001年为6.05万平方米,0.55亿元;2002年为14.16万平方米,1.17亿元;2003年为41.68万平方米,3.81亿元;2004年为30.82万平方米,2.59亿元;2005年为17.9万平方米,2.33亿元;2006年为54.66万平方米,8.92亿元;2007年为91.85万平方米,19.22亿元。2000年至2003年,我市商品房销(预)售总面积和总金额均呈不断增长态势,2004年至2005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以后两年持续增长,至2007年两项指标均达到历年最高年水平。

(三)房产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工作成绩明显。我市房屋权属管理工作起步于198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日趋规范,成绩逐步显现,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至2007年底全市管理的产权产籍档案已达 132600卷,档案管理水平达科技事业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标准。

(四)物业服务管理业务逐步拓展。我市物业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再到逐步规范的过程。截至目前,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共有55家,接管物业总面积已达500余万平方米,累计归集住宅共用部位设备设施维修基金2037万余元,共举办物业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三届。

(五)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我市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于2001年全面启动以来已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几年来,共制定和出台了各项地方性文件、法规和管理制度30余;共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102份,批准拆迁房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2000余户,涉及拆迁补偿资金近3亿元;共组织当事人调解40次,下达行政裁决12份,申请法院强制拆迁1宗;共解决长达2-8年的拆迁遗留案件20宗,接待信访咨询150余件次。

三、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是党和政府注重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是缓解住房市场化过程所带来房地产市场内部供求矛盾、结构矛盾的重要手段。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作被写入了

政府工作报告,纳入2008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市人民政府对各县、特区、区政府的目标考核范畴,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和组织保证。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组织修建的职工集资建房为主的方式进行建设。几年来,全市共完成安居工程开发建设投资4.3亿元,面积61.89万平方米、5898套;共有98家单位通过合作建房的方式建设合作建房51万平方米、4204套。

(三)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工作逐步深入。我市廉租住房建设工作启动于2004年4月,工作开展之初,主要是采取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方式,对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也称“双困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以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根据国务院和贵州省关于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相关精神,制定出台了我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和廉租住房保障规划(2007—2011年),明确提出了至2008年底前,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好应保尽保;至“十一五”末,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工作目标。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向符合条件的1663户发放廉租补贴108.61万元,实物配租家庭686户,享受租金核减家庭376户,共引导大企业建设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争取到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812万元,有力促进了工作深入开展。

上一篇:2022年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下一篇:汉子危机作文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