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六盘水考察学习报告

2024-04-16

赴六盘水考察学习报告(精选6篇)

篇1:赴六盘水考察学习报告

贵州六盘水市领导赴江苏集群考察洽谈智慧城市

6月25日下午,在江苏集群信息产业集团绿地总部,贵州省六盘水市投资促进局上海招商分局副局长刘昆一行来宁,与江苏集群集团旗下的江苏集群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甜、江苏集群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事业五部副总经理吴杰、事业五部产品经理马鹏飞和事业五部项目经理张嘉山等领导,共同就智慧城市等事宜进行洽谈。

黄总等公司领导对来访的六盘水市领导表示欢迎,并代表江苏集群信息产业集团介绍了集团发展情况和“5+1”业务格局,并阐释了软件公司主营的智慧城市领域的方案构思、设计、项目案例等情况。他说,江苏集群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实力雄厚的“中国智慧城市价值网络服务商”,可为智慧城市打造各大平台体系,包括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快速整合平台、综合运行平台、城市仪表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社会管理平台及城市管理平台等。他还强调,江苏集群软件除BT、BOT、PPP模式外,如今还创立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合作智慧城市,以总包形式承建智慧城市,目前已经获得很多地方政府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刘昆局长一行对江苏集群的优秀业绩和发展规模颔首肯定,他们说,江苏集群是实力雄厚的IT企业,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频频获奖,正是其实力的彰显。此次,能亲赴江苏集群总部考察洽谈非常高兴,希望有机会能与江苏集群这样实力强大的企业进行合作。

他们还向接待的集团领导介绍了六盘水市的相关情况。六盘水市,别称“中国凉都”,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早划定的特区。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还是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有中国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并先后获得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多项荣誉。

6月26日,软件公司事业五部副总经理吴杰陪同刘昆局长一行参观了集团雨花国际外包服务中心、滨江中信电产业园、中关村研发基地。当日下午又赶赴徐州参观了江苏集群集团位于徐州的云计算中心和江苏集群同徐州市政府共建的徐州产业园。

考察洽谈结束后,刘昆局长一行表示,江苏集群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和中国软件创新行业10强,希望未来能依托江苏集群雄厚的信息技术实力,力促双方在智慧城市等项目方面的合作,并以该项目为纽带,全面带动和提升六盘水市的智慧城市发展的步伐。

篇2:赴六盘水考察学习报告

xx年7月28日至8月2日,我随XX市教育考察团到江苏省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分校、xx实验中学考察,先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

1.xx市xx中学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后六中学很重视常规管理,他们认为,做好常规就是奇迹。他们提出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就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xx中学靠的是规范科学的管理,靠的是坚持低耗高效的原则,抓严细节是xx初级中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早读管理。他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管理。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学校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常规考核中,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学校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

2.xx县xx中学的“讲学稿”,书写了教学的神奇。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改革缘于学校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一度被确定为撤并学校。不改革,不进行校本教研就不会有xx中学的发展。起,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

二、讲学稿的具体做法

作为“xx经验”的核心之一,“讲学稿”指的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的结晶。讲学稿的具体做法是:

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正反面),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讲学稿”发给学生后,一般教师要收回两次,第一次是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第二次是检查当堂训练情况,并结合课后或周六培优补差的时间进行辅导,实现日日清、周周清。

“xx经验”的核心之二是捆绑式考核,其主要构想是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师徒教师(同集备组的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捆绑式考核的基本作用是使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来提高“讲学稿”质量并共同使用“讲学稿”。

东庐经验的核心之三是“考教合一”。因为“讲学稿”是集预习、课堂笔记和练习为一体的文本,如何保证学生按照规定使用、保管好“讲学稿”十分重要,因此东庐中学除了日常管理教育和习惯的养成以外(新生入学前2周开始训练使用讲学稿),另一重要手段是“考教合一”,即单元测验、阶段考查等考试题目多出自“讲学稿”,年级越低,比重越大,7年级80-90%,8年级70-80%。

4、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所考察的四所学校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教育改革从根源上说,是教育制度上的改革。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1、确定正确先进的`办学思想,树立科学实效的教学理念。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先进的理念到底有多少扎根于我们的教师心里,并化为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觉行为,今后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

2、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抓好常规管理,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常规是学校师生参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好的前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学校实际,切实抓好学校的常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做出特色。

3、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今后,我们继续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我们应紧紧抓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个核心,始终坚持把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衡量课堂模式改革的标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目标教学”“先学后教”“教学案”“两类结构教学法”等思想和模式,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

篇3:赴六盘水考察学习报告

一、“三大工程”打造西青区实验小学精彩教师团队

西青区实验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特色鲜明, 学校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精彩教师团队。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全面实施园丁工程

园丁工程面向全体教师, 每学期都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员性培训。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抓师德。首先, 学校通过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伦理道德、心理健康、师德典型事迹, 教师的依法治教意识、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得到了有效提高。其次, 聘请天津市德育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为教师做师德系列讲座和教师的形象与修养的指导, 并结合科学发展观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学校以“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为宗旨, 开展了丰富多彩且实效性明显的系列师德活动。如在学生、家长中开展“你 (您) 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的问卷调查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 在教师中征集教师禁语和教育艺术语言, 对评选出的禁语和艺术语言统一打印, 在办公室张贴;先后进行师德大家谈“如何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演讲比赛;评选校园师德标兵, 通过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奉献精神, 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称赞。

二抓业务。首先是抓好开学前的培训, 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教师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 通读教材及教学参考, 明确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再由教师承包单元, 写出本单元的教材分析, 召开教材分析会。如本学期, 实验小学在开学前请天津市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敏勤所长为全校教师进行“利用知识树说教材”的专题讲座, 教师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使教材分析会真正落到了实处。学校引领教师读好“三种书”:即饭碗书———教材和教参;继续教育用书———课标、教学期刊、教学杂志及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学信息;营养书———文学类、自然常识类、社会科学类书籍, 增强教学底蕴。其次是充分利用全体教师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如上学期围绕“课堂文化建设”这一主题, 进行了《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分析》、《改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多角度课堂观察》等培训。使教师在“学”中“思”, “思”后“做”。第三是采取“请进来零距离指导, 走出去开阔眼界”的富脑形式, 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市区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学, 教师将学到的理论结合教学实际展开讨论与交流。

2. 重点实施青年教师“643”成长工程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 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实验小学实施“643”成长工程。

6即“六个一”活动:每天写一篇钢笔字、每周听一节课、每周写一篇教学日记、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每月上传一篇教学博文、每学期做一节研究课的六个一活动 (每学期不变, 每项都有专人负责) 。

4即“四项比赛”:说教材比赛, 教学理念及教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钢笔字、粉笔字比赛 (每学期比赛主题不固定, 如还有精彩课堂教学比赛、学术论坛等) 。

3即“三个集子”:编辑《教学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学案例集》三本集子 (每学期不变) 。

3. 有计划地实施名师工程

名师是名校的基础, 根据学校各学科实际情况, 将45岁以下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市区校级265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召开专题会议, 制定培养方案, 提出具体要求:每月一篇教学杂志读后感、每学期做一节示范课、每学期至少主持一次大学科组主题教研、每学期对校级以上课进行指导、创建个人博客。学校还为骨干教师订阅了相关学科的杂志, 鼓励教师接受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倡导多读书、多实践、多研究、多观摩、多交流、多积累、多反思、多总结、多创新、多出成果, 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名师队伍。

二、“绿色生命教育”全面构建杨柳青一中“绿色生态校园”

1. 绿色人文管理激发教师的职业激情

首先, 绿色人文管理弘扬工作主题, 即“主动学习, 深入研究, 共同发展”。

学习从“读书”开始。朱永新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 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 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 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于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活动蓬勃展开。从学校每月送书, 到教师主动借书、买书, 再到师生相互传书, 共同参加读书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 撰写教育随笔, 分享阅读收获, 记录幸福轨迹, 读书活动在杨柳青一中蔚然成风。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 “读书伴我成长”成为师生共同的心声。

其次, 绿色人文管理形成了“三种职业常态”, 即“学习研究”常态化, “创优课堂”常态化, “精细管理”常态化。学校坚信“天天都是发展之时, 人人都是发展之人, 处处都是发展之地。”

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天手里要有一本书”, 从《名师成长》到《有效教学》, 从《给教师的建议》到《杜郎口旋风》, 2008年到2011年, 为了浓厚“学习研究”氛围, 学校为每个教师购买了30余本教育类书籍, 几乎每月一本书。学校现在的每一天, 至少都有一个学科组在搞全体教研, 每一天都有干部和教师在下班听课, 每一天各办公室都有评课, 都有讨论。

学校每学期要开展各种课型观摩比赛, 如“亮相课”“研究课”“示范课”“精品课”“特色风采课”等百花齐放, 由于安排紧凑、系列明确, 使得每一天的“家常课”都得到熏染, 有滋有味, 新意不断。2011年春天, 学校还创造性地开设了“课改大讲堂”教学研讨特色空间, 每周都有一名教师展示教学改革新成果, 每周都有校际间“同课异构”双向研讨, 每周都有至少一位学科知名专家做精彩的现场点评, 随着课改大讲堂活动的逐渐深入, 学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朝着专家型教师发展。

学校管理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 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 人人都管理, 处处有管理, 事事见管理, 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学校每年给教职工体检, 每月举行生日聚会, 给每位教职工送生日礼物, 每月送给教职员工一本书, 组织教职工每天进行阳光体育锻炼, “元旦”举行教职工大型艺术年会, 慰问班主任家属, 组织全体班主任、高三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节日看望退休教师, 救助生病、住院教职工。这些举措使全体教职工感到在学校生活的快乐、幸福。目前学校已呈现出蓬勃向上, 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每天都有变化, 每天都有创新, 学校的生机活力形成发展的合力。

2. 绿色生态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每个生命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从开发心理潜能入手, 发掘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就能唤醒、激发、孕育生命成长的力量。这是设计绿色生态课堂的指导思想。

遵循绿色生命教育理念, 学校提出“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为了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功”的教育思想。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四五四”生态化课堂。“四五四”的主要内容为:有效教学课前“四问”、有效教学课堂五个环节、有效教学评价四个特征。课前“四问”指: (1) 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2) 我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 (3) 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4) 我怎么知道教学达到了我的要求, 有多少学生达到了要求?有效教学课堂实施五个环节指: (1) 衔接导入 (2) 情境体验 (3) 互动交流 (4) 反馈总结 (5) 拓展实践。有效教学评价四个特征指: (1) 生命特征 (2) 开放特征 (3) 反思特征 (4) 流畅特征。

3. 绿色情感德育绽放学生的生命光彩

学校德育立足于学生成长需求, 努力让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走进心灵深处。情感体验德育模式包括集体体验、自我体验、换位体验、模拟体验、角色体验、劳动体验、生活体验、道德体验、审美体验、挫折体验、成功体验11项教育内容, 形成了高一年级“生活德育”、高二年级“叙事德育”、高三年级“生涯教育”的教育层级。通过触动和感动心灵、开启和走进心灵、强化和激励心灵、感化和引导心灵, 让学生主动“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承担生命”, 让绚烂如花的青春生命美丽绽放、健康成长。各项活动精心策划、有效实施、精雕细节, 保证教育效果。丰富、开放的“社团部落”激发学生生活的激情与乐趣。“阳光使者”心理社团是学生健康生活的有效帮手, “龙吟斋”美术社团描绘学校文化建设的美景, “柳青春韵”艺术社团张扬“90后”年轻人健康、个性的风采, “阳光体育”社团的专项活动活跃了校园生活, “新晴朗”校刊编辑组用阳光的情感与另类的笔墨架起师生、亲子和同学间沟通的桥梁。

三个月的学习、考察, 让我们看到了天津教育理想的境界, 也看到了海南教育真实的距离。因为有了距离, 我们才会不断去追求;因为有了理想, 我们才会不断去奋斗。只有不断追求和奋斗, 我们专业发展的道路才能渐行渐远……

篇4:赴六盘水考察学习报告

一、基本情况

按照部署和安排,研究班在德国期间,共计完成了32个单元的培训任务。我们系统学习了德国社会和经济体系概况,德国的教育体制概况及其法律背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政府、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作用,职业培训教师的培养,德国品牌声誉和高技能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高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企业与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模式等,专题讲座共64个课时;研究班一行先后访问了柏林州政府教育、青年与科技部,柏林职业教育新科目鉴定机构(ASIIN),杜塞尔多夫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等3个政府部门,以及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杜塞尔多夫-勒沃库森工商会等2个行业协会;先后实地考察了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柏林经济和法律应用技术大学、Martin Wagner职业学校、德国铁路(DB)培训学院、柏林工程应用科技大学、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等6所学校,以及德国技术信息、工业电子和能源管理能力培养中心,柏林手工业协会的培训中心,德国供暖空调手工业联合会(SHK)柏林分会培训中心等3个培训中心;同时,研究班学员还与德国的官方代表及职业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在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班做到了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管理严格,学习扎实,圆满完成了学习考察任务。

二、主要收获

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世界公认的成功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和“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两个培训主体,即企业和职业学校;两种教学内容,在企业主要是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两种教材,即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两种实施方式,企业遵循联邦职教所制定的培训条例来组织培训,职业学校则遵循所在州文教部颁布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两类教师,即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在德国学习考察期间,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1.深刻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在德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德国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占40~50%。德国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作为立国富民的“秘密武器”。在德国,从总理到一般百姓,无不重视职业教育,能工巧匠备受尊重。据了解,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都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2.熟悉了德国的教育,特别是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政府视职业教育为一种类型教育,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灵活开放、层次分明和针对性强的特征,被称为“有多个入口和出口,没有死胡同”,充分发挥了沟通初级教育、高等教育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德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类学校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就业导向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另一类是“立交桥”式的专科高中,职业或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类学校也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典型的应用型高校——专科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另一类是典型的职业型高校——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是“双元制”模式在高教领域的延伸。德国的各类教育之间可灵活互通,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都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

3.了解了德国政府、行会和企业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

德国的政府、企业与行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工作。一是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负责建立和规范职业教育的法律框架,授权给行业协会、企业、工会和政府机构,将职业教育纳入到中等义务教育范畴,在公立职业学校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等。二是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到受教育者的培训,从职业培训岗位数目到培训计划直至培训的物质设备的配备等,基本上都由企业负责,企业直接决定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三是行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监督、管理和协调作用。行会负责为教育企业提供咨询,为教育企业的教师提供培训,对企业和企业教师进行评估、认证,监督企业开展教育,为企业招收受教育者提供支持,组织中期考试和最终考试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调解受教育者与企业间的纠纷等。

4.认识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德国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为成功的国家。德国的主要行会机构有300多家,各个行会基本都设立了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本协会辖区范围内与职业教育有关的重大事项,以此建立了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德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是通过“双元制”模式实现的:企业依据教育合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基于工作的实践训练,并支付给学生生活津贴;职业学校依据《义务教育法》,为学生免费提供与职业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教学;州政府为公立职业学校提供财政支持。

5.体会到了专业化教师队伍在推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德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与其拥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师遴选、入职、晋升、培养、培训制度,对教师的学历和资历、专职与兼职、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等方面都作了严格规定。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德国很重视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应聘教师经过两年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免交社会保险。

6.认识到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了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相当完善,在立法体制方面有《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劳动促进法》《手工业条例》;在为学徒工提供合法培训条件方面有《青年劳动保护法》;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有《企业基本法》和《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在职业资格考试方面有《培训员资格条例》等。德国通过实施严格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各阶层和学校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局面。二是建立了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德国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教育经费由公共财政和企业共同资助。三是建立了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类行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职业培训的考试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共涉及国家承认的376个职业培训工种。四是建立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实践训练制度。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操作实践技能,30%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

7.感受到了德国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德国人严谨认真、遵守纪律、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成就了“德国制造”的高品质。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德国很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时,企业不仅注重技能的培养,还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学校既对学生进行技能和理论教育,也开展职业意识和素养教育,并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

三、几点建议

鉴于中德不同的工业背景和文化土壤,我们学习借鉴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不能不经选择地移植,而是应取其精华。结合这次学习考察的体会和我省职业教育的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1.把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对教育工作的呼唤和期盼,更是助推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特别是对我们河南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省来说,职业教育更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真正解决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强省转变,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经济强省转变的迫切需要。因此,应当把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2.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举措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模式。借鉴德国的经验,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健全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等工作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建议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企业办学的利益补偿机制。同时,建议省政府出台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激励政策,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奖励制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三是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行业组织应履行发布行业人才需求的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3.加快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议加快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应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调整布局等得力措施,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使中职学校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二是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三是加快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现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内部贯通。

4.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议建立健全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严格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5.加快推进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建议加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力度,并将其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并在经费投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要调整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招生计划。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要制订有效措施,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

6.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议修订《河南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制订《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二是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各级财政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增长,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三是加快推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四是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7.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是建议加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境)外的先进经验,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二是支持职业院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举办职业教育机构和实施办学项目。三是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开展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培训。聘请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到我省任教。

篇5:赴香港学习考察报告

有幸能够成为省银行协会组织的银行业高管人员及业务骨干赴香港培训考察团的一员。此行目的非常明确,学习香港银行业服务管理先进经验,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虽然时间较短,感觉来去匆匆,但此次培训专题讲授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学习考察之旅。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学习考察时间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里,我们在香港银行业协会培训教室里学习了香港银行优质服务文化的建立与管理、香港银行服务本质与特点、银行卡业务管理知识,专家教授实例讲解让我这个虽在银行却不从事业务工作的外行人增进了对银行业务和服务工作的了解和掌握;在对香港汇丰银行、富邦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实地考察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香港银行业服务,增进了对服务理念、服务文化和服务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在奔驰的旅途上,我们认真聆听导游对香港历史文化的讲解;甚至在闲暇匆忙的购物中,我们也切身体会着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冲击。通过3天的学习考察,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香港这座国际大都市和世界金融中心的魅力,提高了对银行服务工作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通过培训学习和考察,使我对香港银行业经营管理特别是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

1、服务文化已经形成。所谓的服务文化既包含了服务理念,也包含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纵观香港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等领军银行,其服务已然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内涵、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不用领导去强调,不用部门去检查,不用客户去监督,员工为客户的服务都是热心真诚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服务文化的形成,是长期服务管理的结果。他们每天都通过放广播、读早训、看短片等形式,对员工的服务意识进行加强,使员工时刻铭记自己的服务职责。这种服务文化的养成,使员工的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本能,服务就显现为业务技能和内在修养的展露。

2、金融产品种类繁多。香港大部分银行的服务水平高还体现在能够为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上。在香港几乎所有的银行的营业大厅看不到叫号机,看不到一米线,看不到为客户提供的座椅。起初,我主观地认为香港银行业服务很不到位,没有为客户着想。但当我明白等候办业务的客户是被银行业务人员分散引开,并向客户推荐新的业务品种时,我深为香港银行业的这种服务意识所折服。这种做法,不仅使办理业务的客户错开了时间差,感觉到员工服务的热情,还能进一步推广新业务,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我想

金融品种繁多也大概因此吧!

3、中间业务多。香港金融衍生产品、支付结算手段、代理业务市场十分活跃。几乎所有的商铺、超市、饭店和旅店,都有POS机终端,只要你持有银联卡,不用拿现金就可以放心地消费了。香港的自助银行更是遍布各地,客户不论是提款还是消费都是极其方便的。

三、几点启示

据说清同治年间,在江苏做按察使的郴州人陈士杰,请人将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苏州昆曲传到了郴州,后来结合湖南话的特点,郴州的苏昆曲逐渐变成了湘昆曲,如今已成为楚湘大地上艺术瑰宝。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觉到我省银行服务虽有发展,但与香港还在本质上的差距。对此,我们应弘扬苏昆曲变成湘昆曲的精神,加快推进理念转变、机制创新、战略转型。

1、增强敬业精神,引进精细管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如何应对新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最重要的是银行领导层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领自己的团队迈出跨跃式发展的步伐。我们应按照星级服务的标准规范礼仪,要将服务工作重点逐步向深层次过渡。环境卫生和仪容仪表是应不用再要求就应该自觉达到的标准,我们应该将服务工作重点引向员工的素质养成上,要通过晨训、晨操、晨音等方式方法来加强员工的服务行为、服务用语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内在修养,使我们员工的服务自然、得体、大方。

2、做好典型引领服务。要开展“微笑服务明星、服务标兵”等评选活动,并要组织标兵代表演讲团,到各银行进行巡回演讲,将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流传开来,实现一枝独秀向满园皆春转变,实现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快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的服务不单是嘴上说的,要有特定的服务载体。中间业务既是我们经营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更多地向客户展示我们服务的重要平台。只有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才能在更好地保证我们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让我们银行成为客户可信赖、可依靠的朋友。也只有这样的银行同客户之间关系,才能更快地促进我们经营的发展。

篇6:赴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于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是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7个区和5个县级市,全市人口630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总量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飚升,发展速度飞快。现有外企超过万家,世界五百强中有118家到苏州投资,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前十名。5个县级市都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部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除障碍、引领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

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

二是文化带动助推发展。文化已成为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经济状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坚定做优做强文化产业的信念,积极利用苏州“文化高地”的优势,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苏州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苏州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局,以文化古城为基础、为主体,打造新区、园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园区对古城的反哺。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仅从这点就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上的力度和效果。苏州也非常注重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张扬,近年来苏州兴起太湖文化论坛,为苏州太湖确立了“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推动太湖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太湖生态文明与区域内经济、文化、旅游等的互动互融,全面提升太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建设性地推动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三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苏州视环境为形象与财富,视环境为经济资源与生产力。一方面,加强硬环境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相继高标准成立了昆山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吴江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同时,加大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苏州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区和园

区的环境面貌,打造了秀美的园林式东方古城。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发挥“以一带

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通过职能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一站式”、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办事效能;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倡导“办事高效,信守承诺,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人性化服务、契约型服务等举措吸引外商投资。篇二:赴广州南方报业、广州电视台、深圳卫视及凤凰卫视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整合传播中心 庄云 2011年11月28日—12月2日,跟随新闻频道考察组一行到广州电视台、深圳广电集团、南方报业集团、凤凰卫视等媒体进行考察学习。主要考察学习四家媒体的新闻运作情况、在深圳广电集团与经营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谈。本报告重点汇报深圳广电集团学习交流的情况。个人认为尽管深圳与荆州地域经济环境相差甚远,但是深圳广电集团值得我们专程再去学习交流。主要原因是:

1、深广电的地面频道做的不错;

2、深广电的全媒体营销、新媒体化战略以及全国首个一站式全媒体广告运营模型与荆视探索的方向不谋而合;深广电还将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加强研究全媒体整合营销模式,为科学量化全媒体广告效果评估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行业标准发展。

3、深广电走出去战略与荆视“垄上传媒集团”走出去战略有探讨合作相互学习的空间;

4、深圳广电集团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与荆视发展网络电视有合作的空间。

此次接待我们交流经营工作的人员是负责是国内广告部的副主任夏小燕女士,夏小燕女士是荆州人,1995年因丈夫被录用为公务员来到深圳,先在深圳有线台工作,后合并到深圳广电集团做电视栏目,2009年进入经营部门工作。由于工作分工的局限,这次交流的主要以电视广告经营为主,而全媒体经营和走出去战略等课题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因此建议李台组织相关人员针对这两个课题再次走访深圳广电集团。

以下汇报信息以现场交流、电话沟通和网络搜索共同构成。

深圳广电集团基本情况深圳广电集团是2004年挂牌成立,由深圳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台、深圳电影制片厂、深圳市广播电视传输中心等单位整合而成,目前,旗下拥有6个地面频道、1个卫视频道、2个参考频(公司化运作的频道)道和3个广播频率,同时还拥有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的垄断经营权。设立有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产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移动视讯有限公司、深广传媒有限公司等32家控股企业,2010年集团经营收入超过30亿元,广告创收居全国广电媒体第7。

集团设广告管理中心,电视广告经营由卫视广告部、广播广告部、国际部、国内广告部等部门组成。集团地面频道和广播频率牢牢占据深圳地区收拾、收听市场50%以上的份额,2011年预计中心实现经营收入20个亿,较去年增长近30%,其中70%来自地面频道,其中过亿的频道有4个,分别是都市频道5个亿,粤语频道2个亿,财经频道、影视频道分别过

亿。财经频道、体育频道分别由社会公司运作。

全媒体资源布局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把握“全媒体”发展这条核心主线,提出“新媒体化战略”,打造包含广播、电视、平面、户外、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体系和产业体系。2011年深圳广电集团已完成对深圳公交移动电视、深圳地铁移动电视(其公交、地铁线2012年实现三网联播)、广场led大屏幕以及《市民周报》等广告媒体资源的整合;初步完成了网络视频产业的布局,牵头组建了城视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并整合了“中国时刻”网络、cmmb手持电视等,实现了对电视、广播、平面、户外、网络等全媒体资源的整合。2011年11月15日深圳广电集团在上海举办了“2012深圳广电集团全媒体营销高峰论坛暨全国首个一站式全媒体广告运营新闻发布会”。

走出去战略 深圳广电集团有一个“走出去办公室”,该部门负责在全国范围内以合作、代理等形式进行频道合作运营或广告代理等。目标是通过跨地域广电合作与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双方从地方性媒体向全国性媒体的转型,共同做强做大广播电视。2008年,深圳广电集团联手太原电视台,合办问题频道,在宣传管理、节目制作、队伍建设、广告经营等方面全面合作。太原电视台文体频道全面引入深圳广电集团的可续管理机制,深圳广电向太原问题频道开放其丰富优质的节目资源和广告经营资源,并共同策划大型活动,通过深圳卫视在国内及港澳、东南亚和欧美等地的优势,打造太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城市形象。2012年预期 2012年深圳广电集团广告创收增幅为25%,略低于2011年,其中卫视增幅不低于50%,地面电视增幅不低于15%,广播增幅不低于30%,多媒体平台创收额不低于2亿元。广告刊例各平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卫视涨幅最大,达到40%,地面电视平均涨幅为15%,广播平均涨幅为20%,多媒体平台涨幅0—35%。地面频道将推出旺季加收政策,对都市频道、公共频道4月、9月、12月的广告价格实行10%加收。另外推出全媒体整合营销联动政策,制定有《全媒体整合营销套播方案》和《新客户全媒体整合营销优惠方案》。在原有传统广播电视营销产品基础上结合多种媒体特性为市场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更符合客户需求的跨媒体组合产品,以充分发挥媒体融合所产生的新能量。同时对卫视、地面、广播三个广告部的经营职能将增加多媒体平台业务的经营职责。

构架及管理特点

一、全媒体平台的营销主体是统一的,就是集团的广告管理中心,这是集团营销模式的一次变革,所经营的资源由单一媒体转为全媒体平台,为客户提供的产品相应从单一媒体转

为跨媒体组合,通过一站式全媒体体整合营销平台,可以更好地解决媒体碎片化时代的客户多样需求。

二、频道与广告管理中心一荣俱荣。当我们问及频道与广告管理中心在营销如何配合时,我们得到的答案是,频道非常配合广告管理中心的工作,因为频道广告创收任务完不完得成直接影响到频道的考核。深圳广电对频道的考核分为市场份额25%、导向25%、创收25%、创新15%、成本控制10%。以都市频道为例,频道广告任务为5亿元,那么频道要想办法配合协助广告管理中心来完成,比如提高节目收拾率,策划实施活动等。

三、频道是产品生产部门,是经营之本,只有做出好的产品、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才能卖得出好的价钱。这是深圳广电人的理念,不仅仅推动节目创优提升,更推动经营往前走。

四、各个频道分别设置有与广告管理中心对接的活动执行部门,频道综合部,负责频道推广、经营协调、包装等工作。频道实施的活动,前期频道有执行人员介入与广告管理中心人员一起与客户洽谈,商议合作形式。有客户赞助进入的,频道与广告管理中心会签订活动执行协议,频道要按协议严格执行。

五、活动采用立项制度,能招到商的活动就做,没有的就不做。集团层面的大型推广活动提前制定招商计划,频道活动立项报预算,成本控制在招商额的70%左右。

考察带来的思考

2、针对适应行业出台全媒体整合营销套播方案,全媒体格局下的荆视经营新格局如何推广?

3、是否可以与深圳广电集团“走出去战略小组”合作,通过其引入4a广告资源?

4、深圳广电的全媒体营销战略在2011年定型,在2012年全面实践,我们是否可以联动深圳广电,邀请媒介360、广告人、媒介等业内杂志和观察人士,将深圳广电和荆州广电作为全媒体营销的范本进行跟踪和研究,在业内扩大荆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2012年加大精彩频道的升级改版力度,将精彩频道作为全媒体营销的试点,从广告产品全媒体化设计、台网互动、推广互融、优势互补上下大功夫,沉下心来做深做透。台里在资源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激励?

end2011年12月9日篇三:考察报告1315 苏州拙政园园林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12月15日-12月24日 考察地点: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上海南京路、南京、成都

考察内容:园林景观

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

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

说到园林,大家一定会想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年冬季有幸随团赴杭州、上海、南京、成都、苏州等地进行园林专业的考察,作为一名工作在西北地区普通的园林工作者来说赴南方进行园林景观考察是一次非常好的提高自生专业素养的机会,同时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当地城市园林建设打好基础。在此次考察进程中主要参观考察了苏州、杭州的古典式中国园林景观以及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城市园林建设和模式,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园林景观主要包括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在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景的造景手法,通过漏窗,可以观看到外面的长廊美景。漏景即通过花墙、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漏景不仅从漏窗、花墙取景,还可通过漏屏风、漏隔扇、树枝、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拙政园中漏景手法的运用,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

(三)建筑空间分析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四)造园手法分析

我觉得造园是一门艺术,如主景与配景、借景、对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藏景、点景、移景等它不仅涉及到建筑、土木工程、花木种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文学修养和绘画艺术等内在素质。立意是构筑园林的第一主旨,在相地合宜的情况下,把建筑、花木、池沼、冈埠等进行艺术地构筑配置,这样才能做到步移景换,人在画中。中部景观如一幅青绿山水图轴,图中透出优逸清淡的秀美情调。图中建筑、花木、池沼、冈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构图艺术性极强。小巧玲珑,清秀淡雅,简单说来就是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

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所以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苏州拙政园和杭州西湖以及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同时也使作为一名北方城市园林工作者有了巨大的落差感。由于地域和环境的局限性,使得新疆园林建设和南方园林在设计、建造、包括苗木栽植及选种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这不仅使得水景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太高。植物配植方面,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但在北方松、杨、柳、槐、榆、白蜡等乔木类是用得较多的树种,其中以榆树和白蜡应用最多,因为耐寒性强,能过冬。灌木类有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大部分是不能过冬的,现代公园中,许多冬青类篱式灌木常作为界边材料和冬季景物。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气候资源显然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总的来说园林建设在南北方会有各方面的差异,但是许多南方的园林景观建设的一些好的模式和做法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的,比如说上海南京路、和外滩的一些花架组合,都是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城市园林建设当中的很好模式,但是园林造景不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还要考虑到气候、环境以及苗木品种选择等诸多因素,不管是

上一篇:鉴证业务下一篇:E5副科级领导职务竞争上岗笔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