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2024-04-23

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精选8篇)

篇1: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自去年7月我市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以来,各地坚持以城镇化为引领,按照“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增收为要”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行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做了大量具有探索性的前期工作,尤其是白庙社区建设推进力度大,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各种群体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承载着越来越繁杂的社会事务。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在新型社区建设中,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构建新型党建模式,如何使党建工作适应并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亟需探索的课题。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社区党建方面,要根据未来合村并居建立社区的总体规划,统筹整合党建资源,优化党组织设置,不断强化社区的服务、凝聚、管理、维稳4大功能,以社区党建来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㈠创新组织设置。按照便于党组织开展活动、便于党员

发挥作用的原则,逐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社区党组织领导体系。多村混合集中安置型社区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可成立党委或党总支,并以动迁村为单位分别成立党支部。社区党委(总支)隶属于镇党委领导,由分管领导兼任党委(总支)书记,动迁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委员。单一集中安置型社区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可建立社区党支部,隶属于所在地村党组织。同时,按照党员从业情况、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成立各类党小组;党员居住相对集中的,可以楼幢、单元为单位成立党小组;党员居住较为分散的,可分片划区成立党小组。

㈡明确职责定位。坚持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农村新型社区党建工作始终。新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决议,讨论决定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整合社区组织资源,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支持社区群众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㈢改进活动方式。混合安置型社区,考虑到党员在安置入住初期,对社区党组织认同感、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可采取“双重管理”模式,在保持党员组织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参与各项活动以新社区党组织为主,但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换届选举、利益分配等方面仍在原来村

不变,待安置型社区逐步转变为城镇社区后,再实行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属地管理”。单一安置型社区虽然党组织仍隶属于所在村,但工作重点要及时转变,由原来的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转变到加速居民融合、加强社区管理、维护社区稳定上来,发挥党员在新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㈠实行分类管理。广泛开展社区党员调查走访工作,建立健全党员信息库,突出党员个体差异、个性特征,实行分类施教、分类管理,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无业党员要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创业教育、就业培训,扶持党员创业就业。对在职党员要实行双向管理,建立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制度,探索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新途径。对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建立专人联系和定期思想汇报制度,确保“流动不流失、离乡不失管”。对征地拆迁过程中“人户分离”的党员,要建立登记联系制度,及时掌握思想动向和党员流向。对新迁入或长期租住在安置社区的外来党员要及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编入相应党小组,对有单位党组织的外来党员要主动加强与所在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共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㈡建立关爱机制。实施党内关爱行动,完善新社区党员关爱、帮扶、激励机制,增强党员认同感、归属感。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定期走访慰问、党内结对帮扶、子女教育救助等帮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党员创业帮扶工作,对有创业意向、有创业能力的党员,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扶持、信息扶持等多种形式,帮助党员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富。深入推进党员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优秀党员人才信息库,采取结对联系、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将党员致富能手、科技骨干、实用人才培养成村社干部、管理人才、本土专家。

㈢创新活动载体。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创设治安巡逻岗、矛盾调解岗等社区管理服务岗位,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考核奖励机制,鼓励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的社区党员认领岗位、履职尽责。积极探索“党支部联片、党小组联幢、党员联户”教育管理模式,组织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主动了解社情民意,着力化解民忧民难,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依托社区老年体协等社会群众组织,注重发挥社区党员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优势,引导和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使所有的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树立起社区责任观念和主人意识。

三、拓展党建工作领域

㈠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利用社区宣传栏、党务公开栏,大力宣传新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引导党员群众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营造政通人和、心齐气顺的发展氛围。注重联系实际,强化教育培训,突出以提高居民素质、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团结、引导合理消费、树立文明风尚为目的,积极推进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文明宣讲、普法教育、法制咨询、科技培训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引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㈡推进文明社区建设。积极整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自愿、就近、小型、多样”的原则,支持和鼓励社区群众自发建立群众文化活动团体,积极开展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转变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逐步适应城镇生活。

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服务,构建以致富信息传递、公益事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邻里互助帮困、民间纠纷调解等为主体的新社区服务体系,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探索建立社区服务站,鼓励创办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为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群众提供劳动用工信息服务,优先推荐或吸纳有专业技能、有服务意愿的党员参与社区安全保卫、水电维修等工作。探索服务外包等社区物业管理形式,切实规范社区物业管理服务行为,逐步解决社区管理服务难题。

四、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㈠加强队伍建设。突出加强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服务能力建设,注重把热爱社区工作、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选聘到社区党组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实地考察、经验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

作,增加新社区党组织新鲜血液。

㈡强化经费保障。把新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困难家庭、五保户等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帮助生活困难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有条件的村级组织可探索土地股份制合作的形式,增加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为新社区党建工作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共建单位帮扶、社会各界捐赠等多种形式,拓展多元化社区管理服务经费筹集渠道,增强新社区党建工作合力。

㈢完善活动阵地。加大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整建制村庄整理的村,要统筹规划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凡新建农村新型社区,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力争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投入使用。同时,要严格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合理设置办公室、活动室、服务室和居民文体活动广场等为民服务场所,优化功能布局,强化综合配套,拓展服务领域,主动承接有关部门服务项目,构建集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㈣健全工作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建工作制度,实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加强与动迁村及其他各类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形成运转有力的综合协调机制。探索建立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民情恳谈、党员承诺、为民服务代理、来信来访接待等制度,形成群众意愿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

篇2: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王亮

加快村改社区转型步伐,构建和谐社区,不仅要从村改社区实际出发,在发展经济、富裕居民上狠下功夫,而且要更加注重借鉴和运用城市基层管理经验,在强化村改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多做文章。积极探索村改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为促进村改社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我省的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首先,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在对农村社区、村改社区的认知方面,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准备不足,思想观念仍停留在旧框框中,认为农村社区党组织就是村党支部的简单翻牌,在职责定位、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个别基层干部担心个人权力丧失,既得利益受到威胁,对合村建社区有抵触情绪,全社会重视社区党建工作的氛围尚未形成。其次,在成立农村社区、村改社区后,党务工作者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是从村干部过渡而来,一些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不高、合力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干部,由于能力所限,工作起来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工作成效不明显,导致农村社区、村改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班子成员难产生。党务干部素质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传统农村党建的思维定势,难以实现从农村党建领域向农村社区党建领域的跨越。二是党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首先,农村社区运行不顺畅。由于对农村社区的基本条件、操作程序、转居后的运作模式等研究不够,无论是在管理体制、管理程序、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还是服务对象、服务形式等方面,都与原来的村委会没有大的区别。另外,农村社区成立晚,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相关责任机制,导致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支持力度不到位。开展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社区党组织独立解决问题难度较大,须依赖于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领导的支持,但上级对农村社区党建的支持和帮助相对较少。其次,驻区单位协调机制不健全。由于农

村社区与驻区单位没有隶属关系,并且绝大部分驻区政府部门在行政级别上高于社区级别,对企事业单位更没有管理职能,驻区单位即使参与社区党建工作,但较多的仍停留在参加理论研讨这一层。因为对驻区单位没有完整的协调制约机制,无法形成社区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合力。最后,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虽然在全市实行了农村社区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但还不同程度存在定位不清、目标不明、考核不严,重考评过程、轻结果运用等问题,造成了社区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二、构建和谐社区的新型党建工作模式,要借鉴和运用城市基层管理以及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突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功能,需要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功能

1.强化组织堡垒,加强队伍建设

一要科学设置社区党组织。应按照农村社区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的要求,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二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要重视对农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农村社区干部队伍的教育要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社区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致富技能的培训,帮助社区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三要强化社区干部管理力度。要加强农村社区党员的分类管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自治组织、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同时,应建立农村社区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公布于众,让群众来监督、评判干部。要制定考核奖罚办法,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让能者上、庸者下。

2.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经济基础

一是实行农村社区党组织帮带化。把经济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行“支部+协会(公司)”、“协会(公司)带农户”党建工作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同时,应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采取由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领办、群众自愿联合的办法,创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以大户带小户、党员带群众的方式,把农村社区内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组织起来,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人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实现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是实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按照办公区域、服务区域、活动区域等类别,整合办公室、文体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社区党校等活动阵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形象标识,统一配置设备,充分满足社区党组织活动需要。同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民事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把活动场所建成服务科学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有效平台。三是实行农村社区经费保障多元化。各级党委要将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返回为辅、社会各方支持为补充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3.整合各方资源,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激励机制。立足实际,大力宣传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群众对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认同感,使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参与社区自治成为自觉行动。要加强典型宣传,表彰先进。逐步建立农村社区干部的工资及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招录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时,拿出一定名额从农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注重选拔优秀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挂职担任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副职,优先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一步提高其政治地位。

二是建立健全共建共驻机制。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共建、工作共担,加强农村社区内党组织的相互协作,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内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社区服务联动、管理联抓、治安联防、卫生联管、环境联治,形成共建共驻的良好氛围。同时,农村社区与驻地单位应建立协调、双向交流互动机制,社区为驻地单位开展社会化服务,驻地单位为社区提供场地、设施、资金、人才等资源。可在县(市、区)、镇(街道)、社区三个层面上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通报制度等,围绕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等方面的工作,定期沟通情况,解决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既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又积极支持社区各种组织依法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健全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大力推进社区党务、政务公开,积极探索完善以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区组织互动合作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

篇3: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按照帕森斯 (T.Parsons) 的社会行动理论, 农村社区建设可被视为一种目的合理性行动。遵循“实践社会学” (孙立平语) 的主张, 系统检视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历程可以发现, 当下农村社区建设暗含了国家现代化治理、社区自身发展和地方政府社区建设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统合的目的。三个目的缺一不可, 实现某个单一的目的, 并不能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历史使命。农村社区建设整合三重目的于一身, 形成了一个嵌套型结构, 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制衡状态。进入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内部细分来看, 三重目的的实践行动可被化约为治理转型、社区发展与建设策略这三项关键议题。

1 治理转型

广义而言, 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建国以前、土改及合作化后的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阶段。其中, 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国家为实现现代化的治理目标, 寻求对农村社会更好的治理效果, 探索实施了三次重大的治理转型。

建国之前, 广大农村地区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影响, 采用“县—保甲—士绅、宗族大户—村民”的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上官民不分, 社会管理较为混乱, 社区发展比较落后。建国伊始, 国家积贫积弱。为确保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早日实现, 对农村社区采取了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并开始采用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了一系列恢复农村社会秩序的权力机关。严格的社会管理制度, 巩固了国家政权, 产生了农村地区的第一次繁荣, 但也带来了农村地区社会流动固化、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等负面影响。国家在这一时期建立的“自上而下”具有浓重理想主义色彩的严格管理制度, 可被视为国家对农村治理的第一次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的基层政权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末端, 负责农村地区社会管理, 农村内部则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受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进一步解放了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农村社区内部, 从过去的大锅饭状态, 逐步向集体、个体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状态过度。土地制度则采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实施家庭分散集体统一的集体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时期确立的“乡政村治”模式, 可被视为国家对农村治理的第二次转型。

当前, 农村社区建设是对国家“乡政村治”模式的继承与发展。在山东省的社区建设实践中, 地方政府出于城镇化的治理需求, 社区内部既保留了“村民自治”这一维系原有村庄政治秩序的组织架构, 又化零为整, 增加了统领各村的社区“党建组织架构”, 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 并通过社区服务中心, 向辖区所有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通过制度性创新, 建立起了基层政权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联, 并利用社区建设、服务提供和社区秩序维持等一系列具体而微的治理实践, 调和了传统村治模式“上不管国家指令, 下不顾人民利益”的结构性矛盾, 既避免了基层政府凌驾于村庄之上的“悬浮型”状态, 又避免了基层政府为跑项目而国家、村庄两头受气的“协调型”状态, 实现了对农村社会的“技术型治理”。围绕农村社区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社区制的治理方式, 可被视为国家对农村治理的第三次转型。

社区制与前两次转型的不同之处在于, 并未全盘否定“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 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调整, 推动农村地区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就农村新型社区与行政村的关系来看, 各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总体上还在行政村建设的范畴内运行, 没有并列于行政村建设之外, 更没有取代行政村和村民自治, 而是通过暂时采用村民自治与社区治理“双规运行”的方式, 将其转化、吸收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受历史条件限定, 当下村民自治制度还是必须存在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大大拓展并赋予原有的行政村建设、村民自治以新领域、新内涵、新形态, 为打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二元结构提供了可能, 同时满足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两大战略需求, 标志着国家对农村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 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 也是实现农村地区持续繁荣的内在要求。国家的社会治理与政府的建设策略, 只有与社区本身的发展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那么,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的当下, 农村社区发展遵循着怎样的内在机制, 便成为该议题的关切所在。

按照联合国的界定, 社区发展是指依靠人民自己和政府的努力, 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 并把这些社区整合进国家生活, 使其全力以赴地对全国进步做出贡献的过程。社区发展由两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所组成:人民尽可能依靠自己的首创精神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政府鼓励首创、自助和互助, 并富有成效地提供技术的和政策支持服务。

从实际来看, 山东省农村社区可被概括为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两种方式。内源式发展强调对社区内部潜力的激发, 依靠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 通过当地农民的民主参与, 达成发展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 这是一种由内及外的发展需求所引导的模式, 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一般情况下, 山东省靠村庄内部产业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社区都属于此种类型, 例如潍坊市寿光蔬菜种植业、各地城郊乡村休闲业带动型的社区。外源式发展则是依赖外部条件 (如外部政策引导、市场拉力等) 而建立的模式。山东省部分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外部企业入驻等建立起来的农村新型社区, 多属于此种类型。

从长远来看, 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 农村地区完整的社区制架构尚未完全成形。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下, 当前社区发展动力主要由5个方面构成, 并形成了一种特殊机制, 即:政府力量先期介入, 成为主导;产业化、城镇化有效带动, 成为核心动力;市民参与从内部助力, 成为核心诉求;NGO组织提供外来支持, 成为有效补充。在具体实践中, 各种动力排列组合、相互作用, 形塑了不同的社区形态, 但大致遵循着这一动力机制。随着农村新型社区深入推进实施, 各种利益关系发生变化, 也推动社区发展走向深入。

3 建设策略

受资源、资金、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 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社区凤毛麟角, 更多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 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桥梁, 在社区建设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 在农村地区推行社区建设, 还存在规划不科学、管理水平低、社会保障差、社会融合难等多项问题, 需要政府采取正确的建设策略加以克服。因此, 政府所采取的社区建设策略, 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效果。总结近年来山东省实践经验,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策略上, 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优化布局, 充分发挥空间区位优势

以县域为单位, 按照政府驻地周边优先布局、产业园区周边优先布局、交通干线周边优先布局、基础设施较完善区域优先布局的原则, 充分考虑农民耕作半径, 合理确定社区人口规模, 实现农村新型社区的优化布局。对城边村、城中村等依托城镇聚集而成的社区, 注重发挥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资源优势, 充分挖掘土地升值潜力, 凸显规模聚集效应, 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对传统型村落发展而来的农村新型社区,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习俗相同, 便于建设”的原则, 就地就近进行合村并点, 尽快形成改造合力, 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对一些地处偏远、尚不具备社区建设条件的农村地区, 考虑到当地经济条件以及农业生产生活需要, 社区建设应适度推进。

3.2 科学规划, 实现农村新型社区有序发展

因地制宜, 统筹布局, 尽快出台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规划。规划要促进农民居住区内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的合理分区和社区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 考虑好居住区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问题;要体现农村特点和地域特色, 加强对历史和人文资源的保护, 保留现有地貌特色;要集约利用土地, 实现空间向镇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规划符合率。

3.3 完善管理,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大规模集中建设任务的初步完成, 也是农村社区精细化管理的开始。强化物业管理、社区综合治理、基层组织管理创新, 探索农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新形式、新途径, 实现并进一步发展村民自治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在增强农村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坚持公共服务先行, 促进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 构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3.4 改善环境, 推动社区内外加快融合

一是构筑和谐宜居的社区内部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 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让农民享受到方便、优质的服务。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 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促进规范参与社区事物。营造创新型社区文化, 促使农民对新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实现社区内部文化融合。二是优化社区发展外部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社区产业,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实现社区与产业良好互动, 为社区发展打造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加强社区制度建设, 理顺乡镇 (街道) 基层政府与社区治理之间关系,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 为社区环境改善提供制度保障。

4 总结与讨论

治理转型、社区发展和建设策略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三项关键议题。三项议题勾连起了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三方主体, 内涵丰富。从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嵌套型结构出发, 就不难理解各方侧重的关注点。国家的关注点在于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治理现代化, 社区的关注点在于利用多方力量实现自身长远发展, 地方政府的关注点则在于采取正确的建设策略实现国家治理与社区发展的双重目标。概而言之, 农村社区建设是通过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实现国家治理转型与社区发展目标共赢的过程。

三项关键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更好认识农村社区建设。宏观层面, 农村社区建设是国家在基层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并因此担当起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中观层面, 各级地方政府为完成国家既定任务、实现对辖区的“善治”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则必须采用正确的建设策略。微观层面, 社区本身要遵循社区发展内在规律, 整合利用各方力量, 保障居民社区生活满意与幸福, 实现长远发展。

三项关键议题暗含了发展这一主线, 理论增长空间来自于三个层面:第一, 国家对农村治理转型将做出怎样的回应;第二, 农村社区发展动力怎样演化;第三, 具体建设实践怎样随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2]李勇华.农村“社区”与“行政村”辨析[J].探索, 2015 (3) .

[3]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 2006 (3) .

篇4: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而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此问题更为严重和迫切。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并以每年平均3.12%的速度递增。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机构养老发育不足及其养老服务供给的不适应性,使得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前的养老机构更是难以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为此,本文通过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探索,并借鉴已有养老模式的经验,对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合理构想。

一、什么是居家养老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养老模式的“第三种选择”,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因此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该从国情出发,独具特色:将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符合我国农村现阶段国情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二、对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呈现二元化形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大城市,这样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就难以为继。同时受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家庭结构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子女个数减少。个别子女所面临的巨大的生活负担使得他们外出谋生,破坏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二)政府对养老的大力支持

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充实了家庭经济,提高了老年人的购买能力。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给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增强了老年人的消费信心,从而使他们愿意为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而投入更多的资金。

(三)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西方的养老模式经历了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变迁,后又呈现从“院落回归家庭”的趋势,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这给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西方的机构养老模式相比而言,我国的居家养老避免了因居住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所带来的高额费用,使老年人居住在家里安度晚年。这样既符合传统孝道,又有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三、居家养老的社会意义

(一) 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二)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总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目前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对养老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四、对我国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我们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然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居家养老为辅助,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健康愉快地安享晚年。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全社会营造出家庭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为居家养老提供精神土壤。

(二)把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目前,要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就要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我们可以以农村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从而把农村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养老,促进农村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紧密结合,共同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三)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努力建设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同时还可以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四)逐步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为了使农村居家养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需求,实现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我们可以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五、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用创新性思维,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祁峰.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2]谷永跃,唐晓英.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大庆社会科学,2010,(6).

篇5: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对三郎镇天国新村的调查与思考

冯龙庆 苏茂林 武素迁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农村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是我市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在这个重大的系统工程中,如何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的建设受灾群众安置区和安置区的有效管理是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干部群众三年来的不懈努力,三郎镇天国新村在震后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建成了村容整洁、楼房林立、管理有序、灾民满意的新型农村安置区,成为我市农村灾后重建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安置区建设突破了原有自然形成的农民住居格局和村社管理模式,现存的农村行政管理理论范式和实践经验都将失去现实性,新的农民安置区呼唤着新的村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天国新村的治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以总结鲜活的经验、探索问题的根源、思考继续前进的路径,将有益于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工作的现实需求,对今后我市新农村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一、三郎镇天国新村概况

崇州市三郎镇天国新村坐落于原三郎镇天国村,是我市灾后重建的农民永久性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460亩、306682m2,建筑面积约200亩、133455m2,道路公共设施沟渠占地约110亩、73177m2,绿化面积约150亩,人均绿化面积约24m2。该新村共安置三郎镇七个村和一个社区部分农户,共计1200多户、4300多人。新村现有居住户行政分属于全镇七村一社区,其中原天国村农民只有74户(共计274人)入住。农民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数入住相应户型的房屋,形成邻居不同村、隔壁不同社,集中居住、行政分属的“杂居”新村社区。同时当地青壮年农民多外出务工,留守本地的是“386199部队”(38指代妇女,61指代儿童,99指代老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基本上没有能力参与新村社区自主管理。如何让这个大社区有效运行,管理好、维护好受灾农民新居,如何让受灾农民在此安居乐业是三郎镇党委、政府所面临的新挑战。自去年入住后,广大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不菲的成绩。

二、天国新村模式的主要做法

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对象之间必须同向运动和发展。三郎镇受灾农民入住天国新村安置点后,打破了原有行政村固定的行政区划和范围,形成类似城市社区的农村新型社区。从散居到聚居,原有乡亲邻里社会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实践、新对象促使原有村社治理模式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天国新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一)成立机构,组建天国新村安置点管委会

机构设置是有效管理的前提,由于新村安置农民分属不同的村社,行政隶属一时难以重组,原有村级行政机构分散于各村原址,为保证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具体负责天国新村社区管理,在正式入住之前,三郎镇党委、政府出资,组建“天国新村安置点管委会”专职负责社区管理。管委会由主任、副主任,物业管理员、治保巡逻员、保洁员组成,成员大多数是原天国村灾民临时安置点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管理经验。主任、副主任统筹协调社区主要事宜。物业管理员三人,一名内勤负责接待群众的来人来访和意见反馈,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向上级汇报,及时安排处置住户遇到的生活问题和安全隐患;一名水电工,负责解决社区内居民水电问题;一名外勤人员,主要协助其他两名工作人员做好物业方面的其他工作。另外,保洁员11人,主要负责社区内坏境卫生工作;治保巡逻队员6人负责社区内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维护工作。

(二)化整为零,实施分区组团管理

天国新村是一个开放式的灾民安置点,入住农户多,人员复杂,仅管委会的力量还无力实现全覆盖管理。为了营造一个“整洁、安全、乐活”的小区生产生活环境,管委会充分征求住户意见,在现居住地实行“分区组团”管理。以区内干道为界划将整个社区分为A、B、C、D四个区,每个区以“组团”的方式进行管理。每个组团区选举产生一名负责人(区长),负责协助管委会引导住户积极参与组团内和社区公共区域的安全、卫生事宜;每个组团区内以相对集中的楼栋组成小院,选举产生一名负责人(院长),负责协助区长引导住户积极参与组团内和社区公共区域的安全、卫生事宜。管委会依托区组团,形成层级合理、责任明确的全覆盖统筹管理机制,实现整个新村有序管理。

(三)多种形式,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管理会成立以来,采取多种形式对小区住户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社区共建共享的意识。利用巡逻员、保洁员与群众频繁接触、相互比较熟悉的优势,在茶余饭后、红白喜事、健身娱乐等非正式场合,加强对农民社区管理意识的宣传和引导,让他们积极支持、配合并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通过组织文艺活动方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管委会成员)与居民之间的联系,进而改善居民与管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宣传社区管理的政策和条例规范;充分调动妇女力量,以“三新”活动为契机,“门前五包”为载体,通过评选“清洁之家”、“文明之家”、“清洁小区(院)”、“文明小区(院)”等活动,营造住户居室整洁、社区环境优雅的小区。发动老年人组成老年巡调队,发挥其威望高、闲暇时间比较多的优势,巡视督查小区环境卫生秩序、治安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形成社区管理的有效力量;发动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具备服务能力的热心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协助管委会做好社区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并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通过评优奖优,对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较为突出的保洁员、巡逻员、组团和居民个人进行奖励,激励和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天国新村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管委会与村(社区)责、权、利难以协调统一

天国新村是由三郎镇七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的部分灾民,只按户型、打乱原籍集中安置形成的。灾民的行政区划归属未改变,土地也没有随着村民的搬迁而随之流转,新村居民在行政、经济上仍隶属原行政村,心理归属也倾向于原行政村。管委会和原有行政村行政机构的职能没有进行有效整合,两套班子分别服务于同一对象,同一对象居、籍不同辖区,管理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有效对应,管理服务工作无法有效指向其对象。管委会与原有行政村两委职责交错、分工不明确,责、权、利难以协调统一,导致管委会缺乏有力的管理权限、社会管理服务境地窘迫尴尬。

(二)社区自治管理短期内难以实现

天国新村内的入住居民都是5.12地震的灾民,由于经济条件差,才选择统规统建住房,享受国家补贴安置,承担意识薄弱、能力不足,短期内难以适应物业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社区内稍有文化、技能的青壮劳力又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而难以承担起现代社区的管理重担;此外,社区机制尚未建立理顺,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主管理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只能由政府临时成立的管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管理的过渡模式来实现社区暂时管理。

(三)管理成本较高,政府负担过重

目前,天国新村管委会成员共21人,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劳务补助计算,仅此一项支出,每年就将近30万;公共设施维护、办公经费支出和管理费用,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至少需要10多万元。这对一个自身没有集体经济资产、缺乏“造血”功能,不成建制、没有长期保障资金投入的社区来说,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更不利于社区管理的持续发展。

四、对天国新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村社区建制,按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新村社区管理组织,健全社区自治管理机制。要实现天国新村的顺畅、统一管理,宜将新村1200多户居民按照产改后自由迁徙原则,从原有行政村中剥离出来,政经分离、人户统一,实行属地管理,建立新的社区行政区划,由社区组织进行管理服务。

(二)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培育社区自治能力

社区自治是社区管理的必然趋势,建立相关机构和制度是实现高效、有序、科学、可持续社区管理服务的必要条件。天国新村管委会在临时过渡管理基础上,要尽快做好“渡”的基础准备,学习总结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关系,引导居民实现自主管理。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等,党组织、居民委员会、议事会、经济组织、小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及各类社会组织,各施其职、各行其事;对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和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务,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意愿,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完善新型农村社区事务公示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化解新村管理运行困难。要实现天国新村管理服务的可持续运行,需要社会公共服务资金的必要投入作为基础保障。在新社区未成建制、没有专项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前,可与居民原属村社协商,按一定比例合理转移部分村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新村管理基金,贴补新村运行,减轻政府负担。

(四)加快培育新村集体经济,增强新村造血功能,解决社区管理的后顾之忧。新村管理服务的可持续,除了政府的投入输血作为启动基础,关键在于自身要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因此,社区管理组织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产业发展,增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协调并移交部分蜀兴公司所属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主要为预留商铺)经营权给社区,由管委会按市场机制招引社会资金建立公共服务机构,盘活社区资源;利用自身的150余亩绿化地,联合绿化企业进行苗木地经营,既免费解决了小区的绿化、省去了管理费用,同时还可从土地出租中获得一定收益补充小区建设管理资金;兴办新型农村社区经营实体,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提供超市、农贸、家政、配送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结合山区实际,引导社区居民发展旅游、经济作物种植产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方式,为实现社区自治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五)市场化运作,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由政府投入转变为业主自主管理,减轻政府负担。通过宣传引导新村居民加强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感,树立“自治共管”理念,形成“共建共享”氛围,自觉参与并承担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及其费用;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动与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事业,建立包括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法律服务、就业服务、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服务机构的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党员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倡导崇尚科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邻里和睦、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篇6: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当前是新型农村社区飞速发展时期,社区绿化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笔者对城区周围多个农村新型社区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经分析论证,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社区树种选择与绿化建设模式。内乡县城郊周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内乡县地处豫西南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气候湿润温暖,雨水充沛,适宜生活。近年来,城区周围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迅速,现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6个,在建20个,计划开工建设的有40多个,多数已将造林绿化纳入社区重要建设组成部分。由于当地社区绿化水平低、起步晚,存在诸多不协调、不配套问题,亟需调整与改进。新型社区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2.1政策落实不到位,投入不足国家对社区绿化建设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但由于地方运作速度慢,挪用情况严重,常造成政策落实不到位,投入资金不足。

2.2树种选择不合理、生长不良

盲目追求美化效果,选择树种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尤其是选植南方树种,往往因冬季寒冷或土壤酸碱性不适,造成树木生长不良。

2.3树种配置不合理,景观效果较差

部分社区为减少投入、缩短工期,选择树种少,结构单一,配置不合理,造成形式呆板,缺少明显层次感与艺术感,达不到“绿、美、舒”的要求,景观效果较差。建设模式

3.1本土植物与引进品种相结合

以栽植适生本土植物为主,适量引进外地品种,合理搭配,以实现社区绿化“多样、活泼、美观”。3.2经济型和观赏型相结合

杨树、核桃、柿子、葡萄等是社区大量栽植的经济树种,品种单调、形式呆板,景观效果差。可以将女贞、玉兰、香樟、紫薇等观赏性树种与用材树、果树搭配种植,以实现“花园式社区”,提升绿化档次。

3.3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

对园区内部分建筑物实施垂直绿化,近地面种植小灌木和草本花草,园区内外道路两侧和亭台周围以种植中小乔木为主,实现“上、中、下”平面化和立体化相结合的绿化建设模式,提高绿化质量。

3.4抗病虫害树种和易感树种相结合

社区绿化要充分考虑病虫害因素,选择非病虫害寄主植物或抗病虫害树种,与易感树种进行混交栽植,已达到控制病虫害危害的目的。绿化树种选择

4.1园区周围道路两侧绿化树种选择

以绿化景观树种为主,栽3-4行行道树,内侧选择灌木和小乔木,中间种植中型乔木树种,外侧种植高大型绿化树种,形成由低到高、观花、观叶舒适宜人的种植形式。可选树种:雪松、桧柏、洒金柏、紫玉兰、香樟、大叶女贞、桂花、紫薇、大叶黄杨、金叶女贞、月季等。

4.2园区内部绿化树种植物选择

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选择丰富多彩、姿态优美、抗性强、易植、易成活、易修剪、易管理树种植物,营造舒适宜人、轻松活泼的休闲环境。可选植物:月季、桂花、栀子花、含笑、雪松、玉兰、碧桃、樱花、紫薇、红叶李、红花橙木、女贞、黄金柿、枇杷、葡萄、野麦冬等。4.3园区建筑物垂直绿化树种选择

对园区内部分建筑物可以进行垂直绿化,以改善室内温湿度条件和视角效果。可选择树种有爬山虎、攀援葡萄、蕨类植物等。

4.4园区外侧绿化树种选择

依据外侧空地面积,将经济型与生态观赏型相结合,营造核桃、柿子、葡萄、桃、梨等果园,提高经济收益,维护生活环境,外侧营造新品种杨树、柳树、银杏、槐树等,以达到防风防沙,改善小区气候的作用。结语

篇7: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社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了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一期工程,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做好社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绘制社区发展蓝图。年初按照上级要求,**社区积极行动,委托了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编制社区建设详细规划,规划部门多次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多次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规划做到了结合社区实际,有特色,设计标准高,现在规划设计已初步完成。

二、启动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年初,社区完成了新型社区建设的选址工作,先址位于**加油站北,规划经二路东侧,规划占地59.8亩,拟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区15栋楼,建设后可安置群众508户。办理了相关手续,委托设计部门进行楼房设计,设计符合规划要求,外观统一美观大方。一期居民集中居住区一栋17层住宅楼已于今年5月份正式开工,现主体工程已完成。

三、发展各项社区事业,保障群众权益。

今年以来,社区联合劳动部门多次开展社区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对群众进行食用菌烟叶种植,家禽养殖等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达300余人次,大力提高了群众的职业技能,也扩展了群众的就业渠道。社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居民医疗、养老、低、保粮种补贴等惠民政策,今的社区居民医保养老参保率均达98%以上。对于困难群众做到应保尽保,不让一户群众因为贫因吃不上饭,想法设法解决困难群众和生活问题。

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成效。

按照上级要求,**社区成立了新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了一名三委干部牵头做好此项工作,从组织领导上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社区不仅自身加大投入,还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今年以来共争取整合各类资金达150万元,大大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不足之处与下步打算。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信息宣传抓的不够,工作干的多,总结的少,一下步我们一定改进工作,重点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各项配套建设,做好社区管理,争取使群众早日能够入住新房,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

篇8: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河南省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 并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 初步建成350个, 形成了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美化也日益受到重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各地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情况, 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布局和模式, 对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河南省概况河南省地处中原, 总面积16.7万km2, 北有太行山, 西有伏牛山, 南有桐柏山、大别山4大山脉环绕,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平原, 平原面积占55.7%, 山区丘岭面积占44.3%, 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4大流域。河南属北亚地带与暖温带过渡型气候, 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四季分明, 雨量充足, 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是全国第1农业大省。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拥有4大古都, 文物古迹众多。河南是全国人口第1大省, 现有常住人口9 405万人, 城镇的人口3 651万人, 占38.8%, 乡村的人口5 754万人, 占61.2%。河南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生产总值全国第5位, 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规划思路和原则2.1生态优先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建设, 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 建立以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为主体, 以环村防护林带绿化为屏障, 以公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骨架, 以节点绿化为镶嵌的“一区一环二带多点”的生态网络体系。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美化, 在植物的选择上, 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 点缀特色园林植物为辅的原则, 运用不同种类、不同色彩、不同观赏特性的园林树种, 以丰富的园林造景手法, 构建具有乡土特色的园林景观, 充分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在绿化布局中, 以人为本, 合理布局, 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生产、民俗文化的需要, 达到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2.2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要切合本地实际情况, 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气候条件, 尽可能的应用乡土树种, 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景观。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要立足于展现田园风光, 在保持村庄的现有风貌的基础上加以绿化, 展现新农村千姿百态的优美景色。2.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 要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既要为农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也要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新农村的绿化建设要结合实际情况, 找出有本土特色的优势项目, 统筹布局, 政府引导, 带动农民的增产增收。2.4保护乡土文化的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文化逐渐向乡村渗透, 乡土文化日益衰落。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宝贵财富,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要以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为前提。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中, 不仅要保护好现有古树大树、文物古迹, 还要体现当地人文历史、乡土文化特色。新农村的建设不是城市的翻版, 更不是千村万村同一道风景, 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彰显传统文化、人居和谐, 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3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布局及绿化重点新型农村社区绿地参照城市绿地分类系统, 结合农村绿地实际情况, 将新型农村社区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 (见表1) 。表1新农村社区的绿地分类类别功能适用范围综合公园为乡村居民服务, 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远郊村庄和基层村不适宜设置社区公园为居住范围类的居民服务, 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绿地中心村镇适合设置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 有游憩功能的绿地有文物古迹和当地特色产业的适宜设置公园绿地小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一般村庄都必须设置生产绿地为生产服务的农田用地和果园、茶园、苗圃地等有生产需要的都要设置防护绿地对村庄进行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必须设置居住绿地居住绿地中除社区公园的绿地必须设置附属绿地单位绿地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等单位绿化用地必须设置道路绿地道路用地内的绿地必须设置3.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社区居住人口的数量和离中心城市的远近等因素, 建设符合新农村文化和游憩需要的综合性绿地。新农村乡村公园不宜搞大规模、高档次的形象工程, 应以绿化为主, 少量的铺装硬化, 搭配园林小品, 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植物的选择上, 以乡土树种为主, 以乔灌草相结合, 以自然、自由的园林手法, 体现具有乡土风情的园林景观。3.2生产绿地包括经济林、绿化苗木和工业林等。生产绿地以经济效益为主, 兼具生态效益。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 主要有灵宝的苹果园, 信阳的茶叶园, 新郑的大枣基地, 潢川的苗木花卉基地, 焦作的中药材基地和速生杨基地等。生产绿地的建设, 一要突出当地特色, 二要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在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为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3防护绿地加强农田林网和河流沟渠防护林建设, 提高生态防护功能, 丰富乡村外围景观。在植物的选择上, 避免单一树种, 尽量做到以几种乡土树种为主, 乔灌草合理搭配, 形成多功能的立体防护林群落。重点突出防护林节点绿化, 应用丰富多彩的植物造景, 配以园林小品、园路等, 营造朴实、自然、和谐的节点景观, 使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相结合。3.4附属绿地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公用绿地、庭院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是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中的核心, 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绿地在规划上, 以改善居住环境, 体现乡村文化特色, 满足居民娱乐、休闲、健身的需要。在植物配置上, 选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 以乔木为主, 花灌木点缀其中, 营造鸟语花香、景色各异的田园环境。庭院绿地适宜种植花卉、果树和园林植物, 一种或多种组合。庭院绿地要结合实际, 建成风格独特、一村一景的园林景观, 避免单调、呆板的高度统一。在保证大的框架格局、整体风格一致的情况, 住户可根据个人喜爱在局部自由种植。道路绿化根据需要, 可选择一板二带型、二板三带型和三板四带型, 本着节约土地、节约成本, 选择经济型的建设规模。道路绿化避免选择严重落花、落果、有飞絮的树种, 尽量选择抗污性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本地树种, 以乔灌为主, 以保证道路安全为前提, 建成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绿色长廊。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 适合道路绿化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法桐、臭椿、国槐、雪松、大叶女贞、红叶李、樱花、紫薇、黄杨、月季等。4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模式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地形地貌可划分为平原村庄、丘陵村庄和山区村庄3类;根据所处位置可划分为近郊和远郊型两类;根据功能可划分为居住保健型、自然生态型、产业经济型和休闲观光型四类。结合河南省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 把我省的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划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4.1“居住—生态环保”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地区, 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绿化要以加强生态保护, 防止污染, 改善居住环境为主。在植物的选择上, 应多选用乡土树种大乔木, 如杨树、国槐、柳树、法桐、大叶女贞等, 搭配紫荆、金叶女贞、月季、黄杨等花灌木, 高低错落, 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景观。“居住—生态环保”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中部平原地区, 绿化重点在于加强现有路网、水网、农田防护林的绿化, 增加乡村聚落公园和公用绿地的建设, 做好新建社区周边的绿化。4.2“休闲—乡村旅游”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丘陵和山区, 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绿化要以加强生态建设, 丰富园林景观, 营造不同氛围的乡村景观为主。在植物的选择上, 尽可能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 选择地域性强的本土树种, 营造各具特色的乡土景观。比如豫南信阳地区, 山清水秀, 植被丰富, 宜选择垂柳、广玉兰、大叶女贞等乔木, 搭配栀子、棕榈、桂花等花灌木, 营造花香怡人的江南水乡意境, 促进农家乐的发展, 开发休闲乡村旅游。“休闲—乡村旅游”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豫西豫南山区, 绿化重点在于突出本土特色, 打造自然、优美的田园景色。4.3“采摘—特色经济林”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丘陵地区, 以采摘、休闲为主要功能。引导农户对特色经济林的种植, 进行品种优化, 扩大种植规模, 改善周边环境, 突出农耕文化。绿化上以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林为主, 以园林花木为辅的原则, 突出乡土气息。例如闻名全国的河荫石榴产自荥阳, 因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石榴个大、籽软、味甜, 成熟季节, 吸引大批市民前往采摘、游玩。“采摘—特色经济林”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近郊的平原、丘陵地区, 绿化重点在于打造本土特色经济林, 改善生态环境, 提供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环境。4.4“观光—产业经济”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丘陵和山区, 以特色产业观光为主要功能。绿化以产业经济林发展为主, 以丰富园林景观为辅, 营造自然、优美、突出产业经济林的田园风光。例如河南的“花木之乡“鄢陵, 种植大面积的观赏植物, 常年郁郁葱葱, 四季鲜花盛开, 淳朴的乡土景观加上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 是不可多得的适宜于观赏、休闲的好去处。“观光—产业经济”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有特色产业经济种植的地区, 特色经济带动观光、休闲, 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提供了良性循环。4.5“环保—工业园”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地区, 以工作功能为主。绿化的重点在于保护生态, 防止工业园污染, 创造一个优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 以具有抗污染、降噪防尘、净化空气的乔木为主, 以花灌木为辅, 以乔灌草相结合, 营造多层次立体防护园林景观。适合工业园区种植的植物有臭椿、刺槐、合欢、垂柳、紫穗槐、侧柏、夹竹桃、桂花、木槿、冬青等。例如巩义的竹林镇, 全镇有制药、耐材、电子、化工企业82家,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 不断推动园林生态建设, 绿化覆盖率达到84%。“环保—工业园”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工业园集中的地区, 在发展乡镇经济的同时, 提高生态防护和环境保护, 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绿色、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 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突出特色,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王团荣)

上一篇:家长会班主任发言材料-高一五班下一篇:古玩瓷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