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江河道整治方案

2024-04-28

九洲江河道整治方案(共2篇)

篇1:九洲江河道整治方案

温泉镇公路河道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主要领导关于“近期要加大对公路、铁路、河道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重要批示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治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村庄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根据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拓展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范围和内容,消除盲点死角,突破薄弱环节,提升公路、河道沿线(简称“两线”)容貌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塑造特色风貌,打造重要节点,确保环境状况明显改观,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体水平。

二、治理范围

镇域范围内的公路、村屯主干道、九洲江河道及支流河道沿线。

三、责任划分及治理内容

(一)公路沿线治理

1.责任划分

按照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划分治理责任。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公路沿线治理工作。主要包括绵遂高速、S205线、射大路、射观路、射盐路、射西路、沱隆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及其旅游干线范围内的治理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牵头负责辖区内公路沿线周边的环境治理工作。

2.治理内容

(1)治理环境卫生秩序。落实专门人员,集中整治公路周边及沿线环境卫生秩序,维护公路沿线容貌秩序和通行功能。

(2)拆除违章搭建,规范标志标牌。依法拆除公路沿线违章搭建的建(构)筑物,规范设置和管理公路沿线的标志标牌(含广告牌)。

(3)塑造风貌特色,提升沿线品位。完成视野范围内公路沿线风貌塑造,重点提升绵遂高速射洪进出口和S205射洪收费站的绿化美化档次,逐步提升公路沿线绿化美化水平。

(4)治理车站“脏、乱、差”,树立行业窗口形象。拆除车站及其周边乱搭乱建,取缔遮阳棚伞,清除卫生死角,规范广告张贴,整治乱摆摊点、坐商不归店以及游商小贩。

(二)河道沿线治理

1.责任划分

按照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划分治理责任。由县水务局牵头负责所管理区域内河道(含河堤)及沿线治理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牵头负责辖区河道及沿线的治理工作。主要区域包括涪江、梓江、沈水河、龙洞河、富丰河等江河。

2.治理内容

(1)清理垃圾,清淘淤泥。对河道及其沿线以及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区域的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淘淤泥,疏通河道,打捞漂浮物。

(2)整治“三乱”,确保行洪安全。依法整治河道及其沿线乱搭乱建、乱倾倒、乱采挖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着力加强对河道堤坝、拦河水闸、涉河桥、水电站等重要水利设施的加固修复,提高河渠的防洪和通行能力。

(3)植绿增绿,美化节点。对河道城镇区域两侧,进行植绿增绿;对渡口、码头和城区重要河段周边进行风貌打造,美化节点。

四、工作步骤

“两线”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从2012年5月3日起至9月30日止,分前期准备、集中整治、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

5月3日至5月10日。各乡镇和县级牵头部门要按照全县统一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二)集中整治阶段

5月11日至9月15日。各乡镇和县级相关责任部门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结合环境治理工作实际,联动协作,密切配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7月上旬完成治理“脏、乱、差”工作任务,加大推进“两线”风貌塑造工作力度。7月中旬迎接省市治理办督导组对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的督查。

(三)巩固提高阶段

9月15日至9月30日。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治理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专项行动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迅速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全县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迅速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在专项行动中加强工作衔接,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联动协作,统筹推进,形成既分工负责,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开辟专栏,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宣传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跟踪报道专项行动工作的动态和治理成果,曝光典型,营造“两线”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督查,严格考核

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工作推进缓慢,整改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实行严格问责。县整治办每月将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月评排位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完善制度,保障常态

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加强常态管理的相关办法,完善相关制度,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工作,确保“两线”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

(七)报送情况,畅通信息

为了掌握情况,畅通信息,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在2012年5月10日前,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报县整治办;2012年7月10日前,将集中治理阶段的进展情况报县整治办;2012年10月1日前将专项行动总结报县整治办。

篇2:九洲江河道整治方案

1 淮河入江水道水土资源存在的基本问题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的干流,承泄淮河上、中游地区15.8万km2约80%左右的洪水,它上起洪泽湖三河闸,经淮安、扬州二市10县(市、区)及安徽省天长市,至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157.2 km,设计行洪流量为12 000 m3/s。入江水道沿程河、湖、滩串并联,地形、地貌、植被较为复杂,上段为新三河、金沟改道段;中段为高邮湖、新民滩、邵伯湖串联,下段由六条河道先分后合汇入夹江后与长江沟通。全河段长157.2km,其中湖滩长度约占1/2,湖泊面积为1 120km2,高邮湖吹程为30~40km,设计洪水位高出里下河地区4~8m,自然障碍多,归江河道不稳定,结合水资源利用,全线建有三河闸、金湖、高邮、归江控制线4个梯级。

1.1 水土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

淮河入江水道主要由3处蓄水体(高邮湖、邵伯湖、三河)及7处主要滩地组成,其中蓄水体面积约1 086 km2,滩地面积约1.19万hm2。

淮河入江水道的滩地土地资源按形成原因划分可分为3类:一是天然河道形成的边滩、心滩,这主要集中在上段三河段,约2 866.67 hm2;二是人工改道河段,将原来耕地改变为行洪滩地,约3 600 hm2;三是湖泊尾端高滩,主要位于高邮湖、邵伯湖尾部,约5 800 hm2。按滩地利用状况划分也可分为3类:一是滩面高程处于常水位变幅区,或桃汛即下水,滩地不具备利用条件,处于天然状态,日常年生长柴草为主,对行洪危害最大,约2 453.33 hm2;二是滩面高于常水位,且处于河段河槽具有一定的排桃汛的能力,具备低标准保麦条件,实行以耕代清,即种一季麦子,以耕代清抑制柴草生长,约3 173.33 hm2;三是滩地较高且成片,一般桃汛不上滩,具备一水一麦的条件,群众可以长期正常生产,约1 866.67 hm2。七处滩地状况分述如下。

1.1.1 观音滩

观音滩位于三河闸下约5 km处,东西长2 km左右,宽约600~800 m,面积约212.33 hm2,主要由3个滩地组成,滩面高程为7.8~8.6 m,略高于常水位。目前,滩上主要生长柴草,少数高滩有农民零星种植。

1.1.2 三河北滩

三河段主泓偏南,北面普遍存在边滩,自小金庄至石港,长约30 km,宽度为500~1 000 m,一般统称为三河北滩,面积约2 005.73 hm2,滩面高程为8.0~10 m。其中,小金庄至渔池涧约20 km范围内约1 333.33 hm2,滩面高程大都在9.0~10.0m,为农民常年种植麦季的农田,并有保麦子埝,实行一水一麦耕作,有较高的保麦标准。渔池涧至石港,滩面较低,一般在8.0~8.5 m,面积约666.67 hm2,大多为生长柴草的滩地,少量略高地实行以耕代清,低标准保麦。

1.1.3 大墩岭

大墩岭位于金湖东西漫水闸前约1 km处,长约4 km,面积约203.13hm2,滩面高程为7.8~8.5m,基本在常水位上下。滩上柴草茂密,行洪时阻水十分明显,近期少量高滩有零星种植。

1.1.4 衡阳滩

衡阳滩顺水流向分布于三河中,由杨家滩、中青滩、殷家滩、王家滩、东小滩及位于汪木排河口门处的窖塘滩、廖家滩等组成,长约8 km,滩地面积约422.93 hm2,其中位于河道中心面积约256.27 hm2,位于汪木排河口门处约166.67 hm2,现状顶高程为9.0~9.8 m,高于三河常水位约1m。原来也是茂密夺树和柴草,20世纪80年代后,实行以耕代清,由政府投人一些农业机械进行耕翻,发动周边地区农民种植一季麦子。

1.1.5 改道段

改道段原为农田,1969年人江水道整治时改道成为行洪道。滩地长约16 km,宽约2.5 km,滩地面积约3 600 hm2,滩面高程为7.0~6.0 m,局部高地接近9.0 m。由于改道段东西偏泓泓道断面过小,平槽泄量仅为500 m3/s左右,桃汛泄洪都要上滩。除局部少数高滩具备以耕代清条件外,大部分滩地都不具备条件,长期杂草丛生,对行洪也有很大影响。

1.1.6 新民滩

新民滩位于高邮湖与邵伯湖之间,南北长约9 km,东西宽5~7 km,滩面高程为5~6m,原来主要是柴草地,且长势茂密,对人江水道行洪影响很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以耕代清,由于滩地有7条港汊可以过流,一般小于2 500 m3/s流量时可以控制不上滩,除尾滩和低洼滩地外,目前以耕待清面积约2 333.33 hm2,具备低标准保麦条件,以耕代清模式得以维持。

1.1.7 邵伯湖滩

邵伯湖自新民滩南站至六闸长约19km,其中在下端约7km的范围内有以东西兴圩、花园墩、同心圩、芦家咀滩地为主的46个滩,总面积约1 200 hm2,滩面高程为4.5~5.5 m,基本上都在邵伯湖正常蓄水位上下,滩上芦柴丛生,由于一遇行洪水即上滩,不具备以耕代清条件,目前还有少量围网养殖。

1.2 人水矛盾的现实表现

1.2.1 滩地是影响入江水道行洪能力的主要因素

入江水道长期以来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12 000 m3/s标准,2003年行洪期间,三河闸最大日平均流量为8 890 m3/s,而上段金湖水位达11.97 m,距设计行洪12 000 m3/s设计水位仅差0.17 m,中段高邮水位达9.52 m,超过了设计水位和历史最高水位(设计水位为9.50 m,历史最高水位为9.46m),除去区间水的影响,上、中两段行洪能力与设计相比,要减少2000~2 500m3/s。经过分析,阻水河段突出表现在改道段,新民滩和邵伯湖滩群,实际验证的糙率较设计糙率要大得多,改道段高25%,新民滩高15%,邵伯湖滩高50%,而以泓道行洪为主的三河段和归江河道的情况要好得多,三河段略高一些,归江河道则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滩地段河道状况是影响入江水道行洪能力的关键因素。

1.2.2 保麦又多秋,滩地管理矛盾尖锐

一水一麦模式主要是洪泽县的三河北滩和新民滩的新老庄台之间的滩地,保麦都达到5年一遇以上的标准。三河北滩主要依靠顺水流方向的保麦子埝挡水,不得设置横向隔埂。一方面遭遇较大桃汛或秋汛,农作物将绝收,对于以滩地为责任田的农民群众生活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该滩地也有种秋现象,除汛期遭遇洪水几率较高,无法有较好的收成,秋作对行洪也有阻碍作用。新民滩新老庄台之间滩地是1991年大水后新筑湖滨保安圩形成的,当时湖滨乡有8 000多人,历史上都是以高邮湖、新民滩渔、草资源为生,这些天然资源锐减,对这些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当时规划对新老庄台之间的滩地实行一水一麦模式,总面积约533.33 hm2,由于西滩行洪断面很大,只要不是大流量行洪,滩地就不会受淹,保麦标准很高。目前,种秋现象也很普遍。入江水道中这2个部分滩地一水一麦的滩地总面积近2 000hm2,群众对这种生产的依存度很大。防洪管理、洪水风险与群众生产、生活矛盾依然存在。

1.2.3 以耕代清积极有效,连续失收增糙伤农

以耕代清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入江水道滩地芦柴密布,形成严重的阻水障碍的情况,由政府出资,购买耕作机械,清除芦柴,进行耕翻,发动群众粗放型种植麦子,以达到清除芦柴,降低滩地行洪糙率的目的。实践证明,以耕代清有效地抑制了柴草生长,降低了行洪糙率,同时增加了沿线群众的收益,也为地方管理部门提供了部分维护管理费用,效果是很好的。但以耕代清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就是达到一定的保麦标准,应在3~5年一遇以上才能持续运行。一是要求滩地高程相对高一些;二是河段泓道具备一定的过流能力,一般要能在行洪2 000m3/s左右不上滩才行。目前,入江水道能坚持实行,主要在上段金湖的衡阳滩和中段新民滩的较高滩地,总面积近2 666.67 hm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连续失收影响群众垦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粗放式管理,缺少农田基本设施,农民收入不高,农作物产量不高,生产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1.2.4 无序开发,管理缺失,严重影响泄洪

除上述2种模式以外,入江水道仍有相当一部分滩地处于天然状态,芦柴、杂草丛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且也是行洪的主要障碍,还有一部分无序开发,围网养殖,也有零星种植。主要集中在观音滩、大墩岭、改道段、新民滩南、北两端临湖低滩和邵伯湖滩群。总面积为5 333.33~6 000 hm2,占全部滩地的一半左右。其中,观音滩、大墩岭各有200 hm2左右,改道段有近3 333.33 hm2,新民滩约666.67 hm2,邵伯湖滩约1 200 hm2。

2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结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本期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以恢复行洪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根据滩地现状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作出一些考虑,提出加强防洪管理和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工程方案,以下分段简述。

2.1 观音滩

由于处于三河闸出流的扩散口,切滩面积约42.53 hm2,切至高程6.5 m,于常水位以下1~1.5 m,弃土于北侧滩面,弃土面积约19.07 hm2,高程至12.3 m左右,基本平设计洪水位。

2.2 大墩岭

采取就地堆土堆至未切除滩地上,切滩面积约120.53hm2,切至高程6.0 m,堆土至高程12.0 m,形成平洪水位滩地约82.53 hm2。

2.3 改道段东西偏泓拓浚

拓浚东西偏泓底宽至150 m,底高程为3.0 m,弃土于堤后和西安高地。两泓拓浚后平槽泄量可达1 600 m3/s,使整个改道段滩地基本具备了以耕代清的条件。

2.4 新民滩切滩

切除新港以西、杨庄河以东、控制线两侧滩地,形成一个宽约2.5 km的行洪大通道,切滩面积约933.33 hm2,切滩底高程高邮湖侧4.5 m,邵伯湖侧3.5 m,弃土至邵伯湖张公渡死水区和运河西堤高邮二桥以北高邮湖侧傍堤,形成高于设计洪水位的滩地分别约120.8 hm2、72 hm2。

2.5 邵伯湖切滩

对邵伯湖滩群进行全面整治,行洪主通道以内滩地全部切除,总切滩面积约946.67 hm2,切滩高程至湖底高程为3.2 m,弃土堆于边滩和死水区形成高出洪水位滩地约452.467万hm2。

本次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共切滩地约2 466.67 hm2,除新民滩有部分滩地属于以耕代清滩地,其余均属阻水严重、且无收益的天然滩地,而堆土形成高出设计洪水水位的滩面约733.33 hm2,同时改道段东西偏泓拓浚提高了该段平槽泄量,其大部分滩地将具备以耕代清的条件,大幅度改变了入江水道的滩地状况。

3 淮河入江水道结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整治方案研究

3.1 结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整治方案

本期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以恢复、巩固行洪能力为主要目标,涉及滩地整治的只是入江水道所有滩地中的一部分,尚有不少滩地可以开发利用,在满足入江水道沿程设计洪水位的前提下,根据主要滩地区域地理特点提出结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整治方案,以下分段简述。

3.1.1 观音滩

观音滩剩余面积约169.8 hm2,可以切除大部约118.73hm2,弃土仍堆于小弯段死水区滩地上。为便于陆上机械施工,切滩高程仍控制为6.5 m,位于常水位以下1~1.5 m,堆土总面积为55.27 hm2,顶高程为14.5 m,高于设计洪水位。

3.1.2 三河北滩

洪泽县境内的三河北滩切滩底高程至6.5 m,金湖县境内的三河北滩切滩底高程至6.0 m,切滩面积约1 600 hm2,弃土置于三河北堤河内侧。洪泽县境内形成堆土区平均顶高程为13.5 m (高于设计洪水位),平均堆宽290 m,金湖县境内形成堆土区平均顶高程为13.0 m (高于设计洪水位),平均堆宽230 m,共形成高于洪水位滩地约866.67 hm2。

3.1.3 衡阳滩

现状总面积约422.93 hm2,零散分布在三河段中部地带,切除主要滩地约312 hm2,切滩底高程为6.2 m,弃土置于三河南堤金湖与盱眙交界处弯道滩地上,堆土顶高程为13.0 m,弃土区面积约179.33 hm2。

3.1.4 改道段

改道段拟作全面改造,大规模缩小堤距,按照行洪要求,重新设计河道断面,同时铲除老堤,拆建全部护坡。经计算,满足行洪条件需开挖泓道底宽约892 m,底高程为3.0 m,弃土于河道两侧,堆土高程为14.0 m,高于地面7 m左右,形成弃土区面积约600 hm2,铲除原有堤防,还原土地约2 426.67 hm2,同时新建漫水闸、船闸,以及东、西堤护坡工程。

3.1.5 新民滩

新民滩以满足行洪要求为前提提出切滩改造方案。新民滩现状自运河西堤至湖西大堤东西宽约7 km,方案一拟于距运河西堤约2.7 km处开始切滩,至湖西大堤全部切除,切滩高程高邮湖侧4.5 m,邵伯湖侧3.5 m,略高于现状湖底高程,弃土平摊于保安圩堤至切滩线的滩面上,堆高2 m左右,切滩总面积约2 090.67 hm2,形成土地约2 272.67 hm2。方案二拟将切滩线西移300 m,切滩高程再降0.5 m,略低于附近湖底高程,切滩总面积约1 798 hm2,形成土地约2 561.67 hm2。此外,为了防洪安全,增加块石护坡工程。

3.2 费用分析

仅分析切滩工程所需直接费用和防洪补偿费用部分,不含平整和开垦等方面的费用。

3.2.1 观音滩

挖掘机配自卸汽车施工,平均运距为3.0~4.0 km,总费用约7 000万元。

3.2.2 三河北滩

挖掘机配自卸汽车施工,平均运距为1.0~2.0 km,总费用约8.2亿元。

3.2.3 衡阳滩

挖掘机配自卸汽车施工,平均运距为5 km左右,总费用约2.6亿元。

3.2.4 改道段

土方工程可以采用铲运机、挖掘机配自卸汽车施工,平均运距为2 km,费用约9.86亿元,金湖漫水控制线改建费用约5.0亿元,护坡工程费用约3.0亿元,水系调整费用约2.0亿元,老堤平毁费用约2.0亿元。总费用约21.56亿元。

3.2.5 新民滩

新民滩需要新筑堤防和护坡工程,暂时不考虑兴建控制线漫水闸,堤防填筑与护坡投资约1.8亿元,方案一土方工程投资约11.0亿元,方案二土方工程投资约14.0亿元。

3.3 分析意见

3.3.1 三河段

从土地利用的成本分析来看,三河段的滩地纯属切滩堆土,成本较高,且洪泽县境内三河北滩有1 333.33 hm2左右现状地势较高的滩地,现状实行一水一麦利用方式,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必要性不大。而淮河入江水道本期工程整治后,三河段行洪能力达到设计标准,暂也不需要整治,今后可以结合三河越闸工程进一步研究切滩整治方案。

3.3.2 改道段

就开挖深泓方案来看,改道段造地的成本并不高,涉及筑堤、建筑物改造增加的投资较大,但总体上投资不算太高,相当于目前征地标准的费用,而且形成的约600 hm2高地未计入在内,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江苏省类似宽浅式束水漫滩行洪河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3.3.3 新民滩

新民滩造地成本最低,而且改造后解决了行洪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有利于管理,行洪能力也能得以保证。同时,提高了这一区域河湖串联的安全行洪能力,如果结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并与“两湖”规划目标匹配,这一区域将有可能建成生态与经济结合的生态经济区。

4 小结

本期淮河入江水道整治通过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精心设计,可挖泓、扩泓、切滩、贴堤并在堤内堆土至设计洪水位之上以增加土地,不仅有利于提高现有河道的土地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土地供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水下”或季节性水下土地变为“水上”土地,通过挖泓土方调配,使原本在堤内水下的土地抬升至设计洪水位以上,具备农耕条件;二是予以复垦,改善“水上”土地水、肥条件,使其达到基本农田要求;三是利用河道疏浚的土方资源,加高低洼滩地、低洼农田、废塘、废浜,从而增加季节性可耕地;四是经过切滩、浚深,使常水位以上滩地变成常水位以下湿地、莲藕经济作物田等。增加出来的土地既可以通过改良作为耕地使用,还可以直接列入“储备”,用于“置换”,进入“占补平衡”。

参考文献

[1]钟开伟,邹燕.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阻洪障碍及对策[J].江苏水利,2004(9):30-30.

[2]李平.沙颍河水质污染联防对于淮河治理的作用与存在问题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9):43-44.

[3]毛世民,许浒.淮河治理与河湖江海的关系[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8):63-66.

[4]姜辉,陈昌才,朱青.淮河治理规划中河湖洼地利用的思考[J].江淮水利科技,2008(3):5-6,8.

上一篇:红枣萝卜汤的做法下一篇:拉贝日记观后感1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