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总结

2024-05-05

文献阅读总结(共8篇)

篇1:文献阅读总结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五、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阅读完一篇文献后,特别是“精读”过的文献,不能一句一字的读完了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这样才能使阅读过的文献对自己写论文真正有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3)该文献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4)该文献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文献可能进行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6)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

篇2:文献阅读总结

1.青藏高原科研文献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研究,王雪梅等,2012年  青藏高原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集中在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演化、资源及其勘探、地质工程等方面;

 祁连山脉、羌塘高原、青海湖、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等是研究热点区域  青藏高原对外界因素的扰动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被称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和“放大器”。 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和全球变化影响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距离交通线路较远的主要山脉、冰川、江河源、湖泊等周边;  北纬32度是青藏高原南北界线

2.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李林等,2012年  综述中提出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侧重统计分析,对于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变化的物理机制尚不明确,且对径流未来可能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略显不足。该文试图从径流量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外在机理上进行再分析和再认识,对径流量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 数据资料:

气象资料——长江源区气象台站1961-2011年逐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等代表长江源区流域气象的资料;、气候变化情景资料来源于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中的全球气候模式加权平均集合数据,选取了数据集中未来大气CO2等温室气体保持中等排放情景(即IPCC第四次报告中所指各种能源的平衡发展的SRESA1B)下的预估结果,利用普通克里金法将预估结果插值到0.06度×0.06度的网格点上; 水文资料——1961-2011年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的逐月流量资料

 计算方法:彭曼公式、线性趋势法、相关分析、波谱分析、逐步回归法  峰型度α值=季节积雪融水量/(高山冰雪融水量+雨水量)

丰枯率β值=汛期径流总量/非汛期径流总量  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归因:

青藏高原加热场、高原季风的变化 加热场变化:由于高原加热场在春季尤其是3月趋强,有利于高原夏季加热场的提前启动和热力作用的加强,从而有利于长江源区雨季的提前和降水量的增多,最终使得长江源区流量增加;

高原季风的变化:高原气温变化与季风强弱变化一致;高原季风强(弱)可导致印度洋输送到高原腹地及东亚、南亚的水汽增多(减少),使其变湿(干);

降水量增多:降水量变化对流量影响的持续性和流量对降水量变化响应的滞后性; 冰川融水增加:长江源区的冰川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北坡和祖尔肯乌拉山西段。利用的卫星遥感观测数据,显示冰川不断退缩,大量冰川融水补给到长江源,使得流量增加;平均最低气温和>=0度的积温作为表征冰川消融量的气候因子;

综合分析:受全球变暖、高原加热场增强和高原季风趋强的影响,长江源区降水量显著增多,冰川迅速退缩,致使流域径流量出现明显增多趋势偏;  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1961-2011年长江源区年平均流量倚气候因子原始序列和标准化序列回归方程,平均流量是因变量,年降水量、年平均最低气温、年蒸散量是自变量;  利用回归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

在2010s和2020s时期,长江源区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1和蒸发量呈微弱增加趋势;

在SRESA1B情境下未来20年长江源区降水量和蒸发量均呈微弱增加趋势,两者对于流量的作用基本可以相互抵消,而流量的增加量可能主要来自冰川融水的增加。

3.长江源区水循环机理探讨,陈进,2013年‘

 长江源地区的冰川季节性融解是自然现象,只要气温高于0度,冰川就开始融化,而低于0度,地表水和降雪就会结冰,形成新的冰川。

 根据近几十年来的监测,长江源气温出现明显上升,冰川面积总体处于退缩趋势,但冰川加速融解对于径流贡献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冰川加速融解主要指多年平均积累情况,时间尺度比径流产生速度慢很多,而且江源地区水面蒸发能力强,大多数融冰水会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中或者下渗,所以,冰川加速融化并不能显著增加河流的径流量。 夏季雨水量明显增多;冬季降雪量减少,冰川及高山雪盖减少

4.1976-2014年爬努河流与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陈杰等,2015年  研究区域:爬努河位于念青唐古拉上西段东南坡,受西南季风带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山脊东南为藏南温暖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其冰川基本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变化制约。

爬努冰川(5O270C0044)位于爬努河流域的西部,总长度8.4km,面积12.92km2,冰储量为1.33km3,平均厚度103m。与其他冰川的源头连接在一起,发源于念峰西段的山脊上,顺着谷底向下发育,属于典型的山谷冰川。

 遥感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遥感影像采用的是Level 1T级数据产品,该产品经过系统辐射校正和地面控制点几何校正,并利用DEM数据进行了地形校正,已有相关研究证明,该数据具有相当高的精度;

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云服务数据平台; 气象数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站

 数据处理方法:冰川边界提取方法有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光谱角制图和比值阈值法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的是简洁有效的比值阈值法并结合目视解译来提取冰川边界。 气温和降水与冰川进退的关系最为密切,气温决定冰川的消融,降水决定冰川的积累。 降水是引起冰川退缩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该时段降水的增加部分弥补了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冰川消融。 根据高晓清的观点,在温度变化不大于0.5度时,降水变化对冰川变化可以起较大作用;在温度变化大于0.5度时,则冰川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不再发挥主要作用。

5.1988-2013年布加岗日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王聪强,2016  研究意义:本文采用段时间间隔的遥感影响对布加岗日地区1988年、1994年、1999年、2006年、2013年的冰川现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揭示研究区冰川变化的影响因子及其对短时段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南北坡冰川变化差异的原因。 研究区域概况:布加岗日地区位于唐古拉山脉东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那曲地区与昌都地区交界处偏北的索县与丁青县境内。海拔分布在3874~6319m,山峰区分布比较集中且海拔较高,有16座6000m以上的高峰,是山岳冰川发育的集中区。布加岗日地区属于半湿润的高原季风区,该区盛行东南风或西南风,东南地区和偏南地区水汽压值高于偏北地区,且该区域位于我国相对湿度分界线以西,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暖湿化”趋势。

布加岗日地区冰川位于北纬31.6度~32度,东经94.5度~95度之间,其山脉呈现东西走向趋势,山脉主山脊以北(即北坡)冰川面积大于南坡的冰川且发育的冰川规模较小,北坡冰川分布于4551~6317m高于南坡,南坡冰川分布于4180~6319m,但北坡冰川分布相对集中,其平均海拔低于南坡。据第一次冰川编目研究表明,布加岗日地区发育有124条现代冰川,属于亚大陆性冰川,其冰川融水是怒江的重要补给来源。 数据资料:

遥感数据为Landsat TM/ETM+/OLI,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

DEM数据来源于地球遥感观测数据分析中心ERSDAC,即ASRER GDEM数据,分辨率30m。

由于布加岗日地区冰川处于高海拔地区,没有气象站点,该研究选择距离研究区域最近的海拔在4500m以上的五道梁、沱沱河、安多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来反映布加岗日气候变化情况。 研究方法:

冰川提取方法采用前人验证过的解译精度较高的比值阈值法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冰储量计算公式

6.1990-2015年唐古拉山中段冰川变化遥感监测,王聪强等,2016年

 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完整,缺少对青藏高原中部的研究,尤其是对唐古拉冰川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格拉丹东、大小冬克玛底等小地区,存在许多空白区域,同时由于区域内没有气象站,研究大多采用附近其他气象站的数据或简单的数据平均值替代,未能很好反映该区气候状况及其变化与冰川变化的关系。 本文选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杂多县和西藏自治区安多县、聂荣县的唐古拉山中段与区,利用空间克里金插值研究唐古拉山中段及附近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能较好反映研究区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对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唐古拉山中段冰川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本文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偏东的唐古拉山脉中段,北纬32度07分~33度35分,东经91度52分~93度45分之间。包括大小冬克玛底、将美尔山、东至西藏自治区聂荣县北部唐古拉山峰区。研究区域海拔分布在4282~6100m,地势西高东低,山脉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据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该区发育有冰川574条,多分布在5000m以上的山峰上,冰川面积达612.41km2,其中有大陆性冰川的典型代表冬克玛底冰川,其冰川面积14.63km2,末端海拔5275m,还有分布于怒江正源将美尔山的冰川区,唐古拉山中部冰川融水是怒江、长江的重要补给水源。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 冰川边界提取方法和冰储量计算方法

 空间插值:kriging、spline、IDW等插值方法对气温降水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区域空间插值

近25a唐古拉山中段冰川的加快退缩主要是由气温上升引起的

7.DHSVM模型在宝库河流域的径流模拟适用性分析,郝振纯等,2012年,水电能源科学  研究意义:本文将无冰川消融模块的DHSVM模型应用于无冰川分布的青藏高原冻土流域——宝库河流域,模拟流域水文物理过程,评价DHSVM模型、拓展模型在复杂地域上的适用性奠定了基础,也为青藏高原广大无资料区域的水文模拟、预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模型在该流域的成功建立,可有效模拟流域过去并预测将来的水文过程,为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当前城市化进程变化、有效管理流域水资源提供参考。

 DHSVM模型对叶面积指数和最小气体阻抗参数及侧向饱和导水率、衰减系数、土壤孔隙度和土壤蓄水能力等四个土壤参数比较敏感,改变这几个参数都会对模拟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 本文通过对N-S效率系数、相对误差、相关系数的评价指标来判定模型是否适用于研究流域;根据评价结果,DHSVM模型的模拟结果基本体现了宝库河流域的月径流变化过程,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模拟流量过程和实测过程保持着高度一致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比较理想,从而验证了DHSVM模型的现有模块在高寒地区的模拟能力。 从精度等级上看,模型模拟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将对土壤温湿度、土壤水势、地下水位等指标进行野外观测,用于校正模型,补充完善对土壤冻融过程的模拟,提升DHSVM对冻土流域的模拟能力。

8.MODIS/Terra遥感雪盖数据在青藏高原河源区的应用,郝振纯等,2012年

 对于时间序列的变化主要采用非参数的M-K趋势分析法来进行检测,M-K方法是用来评估气候要素时间序列估计的趋势方法,以适用范围广、人为性少、定量化程度高而著称,因此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

9.利用不同插值方法对青藏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分析,何由等,2015年

10.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y in a typical glacier region—A case study in Hailuo Creek watershed of Mt.Gongga in China, GuoFeng Zhu et al., 2016

11.VIC模型在三江源地区产汇流模拟中的应用,张磊磊等,2013年,水电能源科学

 本文是基于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VIC模型,以纳什效率系数、相关系数及相对误差作为评判标准,对三江源地区产汇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该模型对寒区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为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研究区域: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流域面积31.4万km2。

篇3:阅读能力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评估,学生阅读

引言

早期, 在顾明远编订的《教育大辞典》中, 认为阅读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借助视觉器官了解文字符号表达的内容, 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特征[1]。这也成为了较为普遍且大众的定义。与之相类似的, 温鸿博就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概念指出, 阅读能力是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及其经验, 重新建构阅读材料意义的能力[2]。

一、阅读能力相关研究

当下学者们开始尝试以分解阅读能力的因素来进行解释, 呈现出了不同的偏向。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观点, 一种观点强调阅读过程的步骤, 关注阅读活动中大脑处理文本时基本的先后顺序, 如邝怀熙将阅读能力分解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吸收能力[3];武永明结合了心理学原理, 提出阅读能力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4];威廉·E·诺里斯将阅读能力分为认识和理解的速度、认词汇和理解、句子结构和理解、段落结构和段落理解及选文的全部理解五个因素。比较三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发现, 在分解的阅读能力因素中, 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关系, 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呈现出一种由初级阅读能力逐渐发展到高级阅读能力的过程。尤其威廉·E·诺里斯更具特色, 从阅读中的字、词、句、段、篇角度切入。另一种观点强调大脑心理功能, 关注阅读活动中大脑所需发挥作用的功能区, 刘福增作为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 他根据人的大脑将其分为感知、贮存、理解想象和判断推理四大功能区域, 对应提出阅读能力为感知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6]。此观点从脑科学角度研究阅读能力, 虽具新颖, 但因过度关注大脑正式参与阅读活动中脑区域的分工, 而忽视了在阅读活动全程中大脑是否做好了参与阅读的心理准备和主体意愿。第三种观点强调阅读的额外变量, 关注阅读活动中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夏正江将阅读能力分解为本体性阅读能力和相关性阅读能力两部分。其中本体性阅读能力包括知识性阅读能力、理解性阅读能力、探索性阅读能力三部分, 与第一种观点所强调的阅读步骤性相一致。相关性阅读能力包括自动化阅读能力、朗读与默读能力、浏览检索能力、查阅工具书能力、摘录制作卡片的能力、写内容提要的能力和读书笔记的能力, 此处便关注到了在阅读活动之外的, 影响阅读效果的额外变量[5]。

综上所诉, 在阅读能力的概念界定上, 当下学者们倾向于以分解阅读能力因素来进行解释, 虽各学者切入的角度有所不同, 但分解的因素却均呈现出一种从低级到高级递进的态势。可以说在阅读能力中, 认、读、识记、理解、分析、评价及创造能力为各观点所共同赞成的基本要素。

二、阅读能力评估的研究现状

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基本依据。因此, 要对阅读能力进行评估, 首先得明确对阅读能力进行评价的依据。温鸿博认为语文阅读能力评价就是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作为依据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以具体行为指标进行描述的, 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但是这样的叙述过于笼统, 仅根据课程标准的描述来实施评估, 其操作性和科学性不强。目前学者们对阅读能力的评估开始强调两步走。从两个方面结合进行, 一方面正如上所言的以笼统的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为准, 对阅读的外在行为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侧重心理测量学的角度, 就阅读能力本身包含的因素展开问卷测量。

阅读能力评估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式, 又是检验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行为评估方面, 单良[8]的《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评估的实验与研究》论文中明确提出以学生的具体行为调查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观点, 根据课堂观察及访谈来设计学生的行为量表, 如你在课前是否预习。但这种近似自评型的量表客观性较低。在心理测量方面, 莫雷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水平量表的编制报告》、《初中三年级语文阅读水平量表的编制报告》等一系列论文中提到将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划分为了理解性阅读、保持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运用性阅读与快速阅读五个方面[7], 以此编制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语文阅读水平量表。量表信效度、区分度良好, 客观性较高, 适用范围较广。另外PLRLS的阅读能力评估仍然是实行两步走, 是基于阅读能力的理解过程、阅读目的、阅读行为和态度三个方面展开的。不过前者强调通过阅读的找寻明确资料、直接推断、解释篇章及发表意见、仔细阅读这四个过程, 测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后者则为问卷调查, 主要强调阅读过程之外的如家庭、学校背景。

上面所阐释的对阅读能力评估的现状显示, 对阅读能力的评估越来越强调量性, 关注评估的客观性。将心理测量学纳入到评估系统中来对阅读能力评估的深入化、客观化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对于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与评估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研究现状中, 我们能发现仍有部分问题有待完善, 一是一系列完整、具体、量化的阅读能力教学目标;二是一套阅读能力构成要素的成熟理论;三是提高评估中用以描述阅读能力的书面语言的准确度;四是评估卷的试用范围的扩大。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温鸿博, 莫雷.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系统建构[J].基础教育课程, 2005 (03) .

[3]田秀菊.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研究[D].山西大学, 2003.

[4]武永明.阅读能力结构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 1990 (09) .

[5]李英杰.小学生阅读能力学业水平评价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6]单良.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评估的实验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篇4:浅谈专业文献阅读课程

鉴于专业文献阅读的重要意义,我们配合2009年郑州大学本科生教学计划修订,为考古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了“阅读与写作”课程。其目的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辅助专业主干课学习,通过若干专题文献的阅读,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基本研究方法和一些较为前沿的理论问题。二是通过阅读和读书笔记撰写,了解专业文献的撰写方法和基本格式,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三是通过共同的阅读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接受较为集中的专业熏陶,从而更顺利地跨入专业之门。

鉴于教学目的和授课对象,我们在专业文献的选择上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覆盖面广。综合考古学的传统研究和新的动向,我们将阅读文献分为考古学文化、地层学与类型学、文化研究与器物研究、聚落考古、墓葬研究、风俗习惯与宗教观念、美术考古、田野考古报告等8个专题,基本涵盖了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兼顾前沿和经典。我们在各专题下设立核心文献和扩展文献,其中核心文献以新近学术论文为主,代表了该专业领域新近的研究动向和前沿;扩展文献则是包括早期经典文献在内的第二层次文献,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更深入地学习。三是以研究案例为主,兼顾理论文献,并适当增加趣味专题。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大家阅读原初的研究文献,故而文献选择侧重于具体的研究案例,力图从具体研究案例中学习,增进对相关理论方法的了解。但是考虑到青年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理论兴趣,且好奇心强,对于有新意的研究有强烈的兴趣,我们在文献选择中亦兼顾了纯理论文献及有趣的专题文献,如对考古学文化、聚落考古、性别考古的理论探讨文献,以及有关拔牙习俗、古代妆饰、茶具酒具的文献。

本课程采取了课前阅读、课上讨论和课后撰写读书报告三结合的形式,可分三个步骤:一是课前阅读。由教师印制阅读资料,提前一周分发给学生。为了使阅读有针对性,还须拟定若干问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这些问题也是课堂讨论的提纲。为避免讨论流于空泛,所拟问题应紧扣材料,侧重论文的论证过程,围绕诸如论文的论据类别、论据的组织方式、论证逻辑、结论是否准确可靠等问题提出。二是课上讨论。作为讨论课,若要使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则分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每组人数应控制在4~6人。上课时,每组推举一人做主题发言,其余人可做补充发言。主题发言期间,其他同学若有问题,可随时提问,由发言的同学进行解答。三是课后撰写读书报告。每次讨论课后,教师安排大家根据讨论内容撰写读书报告,要求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地写作。读书报告的内容除对阅读材料作客观准确的总结外,应围绕若干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发。尤其鼓励围绕专题进一步查找、阅读其他文献,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经过两年教学,“阅读与写作”课程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识到,开设文献研读课不但要求教师有更广阔的视野、阅读面和鉴别力,还应该有灵活主持、耐心倾听、准确总结的技巧和能力,并且还要为课堂设计、批改读书报告付出更多的精力。

“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说:“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专业文献的研读过程是对专业研究的观摩和学习。通过文献研读、课堂讨论和读书报告的撰写,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对专业学术工作的深切感悟。具体的专业知识往往会忘记,但阅读的体验及从中获得的感悟将伴随一生。

篇5:阅读的一些文献总结

2.《马鞍山市道路清扫对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影响的调查研究》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第25页

3.《北京地区PM10质量浓度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第4期,2011年7月

4.《北京市和广州市三种典型交通道路空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特征》2010年

5.《北京市某区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现况研究》2010年

6.《大庆市PM10污染预测的研究》2008年 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

7.《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2009年

8.《上海宝山地区大气 PM 2.5 污染特征分析》2010年

9.《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住宅区 PM 2.5 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2012年

10.《太原市采暖期前后交通路口 PM2.5 污染状况分析》 2012年

11.《影响泰安市PM10浓度的气象条件分析》2008年兰州大学 硕士论文

12.《长沙市颗粒物PM10浓度统计学分布特性与预测》2010年硕士论文,中南大学 13.2004年

篇6:文献阅读心得

文献阅读心得

首先要明白自己现阶段打算做或正在做的研究领域,这个必须要明确,因为这是自己阅读文献的前提。有了这个具体的目标,阅读文献才会有一个大致方向,不然收效不大,因为茫茫书海,没有一个大致的具体的研读文献的方向,就跟大海里迷失了自己一样,很难走到彼岸。确定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去检索大量的文献,尽量多读外文文献。国外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很严谨的。当然,如果刚开始接触某个领域,那么先通过阅读中文文献熟悉该领域,然后再阅读外文文献也是个很有效的路径。由于检索的文献太多,不可能全部下载下来,个人认为最好的途径是:先找出研究领域的一篇重要文献,对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仔细排查,然后顺藤摸瓜,会找出许多该领域相关的重点文献,有助于自己系统的,集中的阅读文献,加深印象,迸出火花。检索文献之后。就要对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系统的梳理。“做好笔记,写好心得”是阅读文献的最佳手段。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重点句子标记下来,并且对文献进行详细总结,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最后得到的结果、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存在的问题等。为下次看别人的文章和自己写文章提供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是在占有资料和文献的同时,要借鉴他人的强处,进一步进行研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看的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因此,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水平还未达到,自己还需努力。

篇7:高文文献阅读(推荐)

之一:由来思想源头(关于学习)——起源以及早期发展军队的培训教材分析开发(教育倾向工程学观点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教学作为系统(行为主义米勒的任务分析方法论)——斯金纳的程序化教学运动(刺激反应强化)(他的开发课程方法是形成性评价的要素)——形成行为主义目标的普及(《如何为程序教学准备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分类学》)——标准参照测试运动(根据一个详细说明的行为领域去评估个人的状况)——形成性评价(使用前测试教学资源)——加涅的贡献(学习结果分类、教学事件与智慧技能的层级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基于行为主义的早期教学设计的系统模式 运用系统方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与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1、运用系统方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

1975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开发出“培训的系统方法”SAT和“教学系统开发”ISD共同特点是包括分析、设计、开发、执行、评估五个基本要素(ISD面向行为目标和标准参照测试的运用)以下是认知主义的促进作用:

2、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开始重视关注学习者个别差异的需要评估和分析,以及有关认知策略、动机激励和信息呈现策略的研究 ISD范式的形成与教学设计研究的转向

基于计算机的教学CBI(教学设计开发的缘由: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转向,将他们的注意力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转向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ISD这种模式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分析、设计、开发、执行和评估)——ADDIE模型的形成(过于线性化,过于僵化、过于拘束,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费时)——教学设计研究的转向(学习者头脑中内容的组织对于教学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认知取向的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研究者们去建构和开发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之二:作为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与教学设计罗伦德:提出新的设计观,突出创造性、注意理性和直觉平衡、强调归纳和演绎统一、重视对话。确定教学设计视为设计的一种。

(二)不同取向的教学设计观

1、理性的教学设计观

重点:理性,突出设计过程的可预测性,强调遵循规则的程序的重要性

2、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强调教学设计过程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理性和创造性一体

理性和创造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形成反应设计本质特点并凸显教学设计特点的新的教学设计观一、二、基于泛技术观的教学设计泛技术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学习为本 运用多种媒体。最新教育理念并设计开发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模型 作为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

理论)和处方性理论(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学新的关系——双向影响。

(二)从联系科学到系统科学

硬系统科学:最优化

软系统科学:全局性、联系性、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复杂性

(三)综合系统设计

:综合系统设计意味着特定系统水平上的互动与协调,不同系统水平上的互相依赖以及设计的内在一致性。巴纳易把系统设计看做是创造未来的新的智力技术,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综合系统设计三维框架。将教学系统设计提升到教育系统设计

之三:专业化道路

作者认为,梅贝尔在强调教学设计专业化、研究深化的同时又将教学系统封闭起来,并加以简化、局部化

(一)作为联系科学的教学设1.联系科学的提出: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单方面影响2.描述性理论(学习宽阔而包容的多元化路线基于智力背景反思的教学系统设计:不应该简单地用一种理论去排斥另一种理论。新颖的建构性的学习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一致性、共同性和连贯性

篇8:文献阅读总结

1 医学英文文献的特点

要培养学生医学英文文献阅读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医学文献的特点。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 由于医学本身的严谨性, 语言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和特点, 又由于医学研究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结构上也有其典型性和特性。

1.1 医学英文文献的语言特点

首先, 由于医学文献是为了反映医学科学事实, 论述医学原理, 医学成果和技术, 所以语言上要简明、准确、规范, 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快捷地传达科学事实。其次, 由于医学文献同时也反应了医学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念, 因此在句法和篇章上要章法严密, 层次分明, 逻辑性强, 要尽可能客观地反应科学成果, 传达医学研究者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句式上多使用陈述句, 句子偏长, 多完全句, 少省略句;时态上多用现在时态, 尤其是一般现在时, 且倾向于使用动词的非限定形式;语态上被动语态居多。

1.2 医学英文文献的结构特点

医学文献章法严密, 逻辑性强, 旨在清楚明晰地阐述医学理论或是医学成果, 因此其组织结构有一定的讲究。Kevin N.Nwogu将一篇典型的医学学术论文的图示结构归纳如下: (1) 提供研究的背景资料; (2) 回顾相关的研究史; (3) 提出新的研究目标; (4) 叙述数据采集步骤; (5) 叙述实验步骤; (6) 叙述数据分析思路; (7) 指出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观察结果; (8) 指出不一致的观察结果; (9) 强调整体的研究成果; (10) 说明具体的成果项; (11) 得出研究结论。Nwogu提取这11语步结构式的依据是基于论文作者想要实现的11步交际功能。他在对比分析了多篇语料后指出2、3、4、5、7、9、10、11语步为此类体裁的基本语步, 1、6、8为附加语步, 附加语步指作者根据研究的实际操作情况考虑需要或不需要说明的部分[1]。

2 支架理论在医学英文文献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理论基于认知心理学派的认知学习论, 支架 (scaffold) 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引入到语言教学中的, 其本意是建筑工地上所使用的脚手架, 这些辅助物会随着建筑物的修建会逐渐撤离。而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也正如大楼的修建, 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依赖父母、教师、同伴、环境等辅助物, 帮助其完成语言习得的某些任务。支架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掌握、构建和内化所学知识, 并随着学生知识构建的逐渐深化, 支架也会逐渐撤离, 从而把学习的主导性还给学生,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笔者是语言教学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将科普性质的医学文献阅读作为知识扩展的内容之一, 并运用支架教学的五个步骤, 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1 搭建支架

支架的搭建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有较为充分的了解, 并且要分析学生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 围绕学习的主题, 根据“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支架的搭建要掌握适切度, 支架过于显性和频繁, 教师则会又回到以前的支配和主导整个课堂的角色。支架的搭建还要唤醒学生的相关知识。选材可以选择学生已经在专业课上学过的题材, 以内容为依托为支架, 容易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然后以问题作为支架引出话题, 如以肺结核为内容, 话题引出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 通过全班学生的brainstorming来激活学生的知识。问题不能太泛, 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uberculosis?”这样的问题, 学生回答起来会比较零散。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体问题作为支架来帮助学生搭建起关于肺结核的知识回顾的结构, 如“What is tuberculosis?”“What are the causes of tuberculosis?”“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tuberculosis?”“How to treat tuberculosis?”“How about the self-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这部分的回答根据学生的专业词汇掌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用英文还是中文回答, 但是即便是中文, 这部分支架的搭建也能激活学生已学的医学知识, 为之后的环节做铺垫。

2.2 进入情境

进入情境指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或是介绍背景知识, 创设教学情境。在文献阅读的初级阶段, 即尚未进入专业文献阅读阶段, 教师可以选择和话题相关的视频作为引导,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医学专业知识的铺垫, 再辅之视频的引导, 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情境。视频的内容以“语言输入假说”的“i+1”的形式作为语言输入, 这样的输入为略高于学生目前语言水平的二语的输入,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或者是信息的理解上, 从而产生语言的习得。此时, 教师进一步搭建支架, 同样采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 让学生回顾视频中和主题相关的表达法, 并将视频中出现的表达法展示出来。

在文献阅读的高级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专业文献进入情境, 按照医学文献的特点分析其语言特点、结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导读标题, 摘要,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和参考文献几大基本结构时, 带领学生梳理文章。首先可以列出一系列的文献标题, 让学生快速浏览标题, 从标题分析和预测文献所属领域和重点, 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来进行初筛。然后, 筛选几篇文献的摘要进行重点分析, 让学生快速地找出主要目的, 内容, 方法和结果, 以确定是否继续阅读该文章。之后再根据Kevin N.Nwogu的语步, 带领学生进行快速阅读, 找出具体的方法, 结果, 分析, 讨论, 创新之处。最后总结阅读的时候应该带着目的和问题来读, 在阅读文献之前, 必须明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要能够控制你的阅读, 你要清楚你需要从阅读的每部分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2]。而且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文献阅读可以是和作者一起进行研究的过程[3]。在阅读完之后要思考如果可以和作者一起研究那又应该怎样进行,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才能抓住文献中的重要信息, 并且能够整理出自己的思路, 开拓创新。

2.3 独立探索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的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进行“同化”的过程, 但是当已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的时候, 则会发生“顺应”, 即对已有知识结构进行改变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合和新知识结构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调动所有的知识和策略来对文章进行预测和猜测, 不断的进行猜测、预测、验证预测、修正预测、调整预测。在文献阅读的初期, 教师用高亮色标出学生可能不认识但是可能根据语境猜出来的词或短语或者是重要信息, 这就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支架, 这样的支架会让学生关注高亮词并能训练他们捕捉上下文信息的能力。在文献阅读的高级阶段,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主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文献查找筛选, 跟着导读时的步骤进行选取和梳理文献, 并尝试为主读文献做准备, 找出问题, 进行查阅, 补充背景信息等。

2.4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 即学生将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的思维结果进行共享。在分组的时候, 教师应该将班上的同学按照不同水平进行搭配, 每个小组应该有一个思维活跃、组织能力较强、积极主动的学生, 同时也应该有一个医学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 还应该搭档一个英语功底扎实的学生。这样的组合, 既可以充分调动小组的积极性, 又可以利用英语和医学知识来解决组内的问题。英语教师在医学专业知识上有明显的弱势, 但是可以通过学生的协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负责文献的一个部分, 然后将该部分的关键信息或是问题进行共享, 如有问题, 则依靠集体智慧, 共同攻克。

2.5 效果评价

效果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估———以知识理解为目标的评估以及以技能提高为目标的评估。针对这两方面, 一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检验学生是否抓住了关键信息。二可以以说和写的形式来进行, 因为学生对知识是否内化的最终检查方式为语言的输出, 这样才能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所学内容。大多数学生由于领悟不到同行写作过程中的心理认知特征, 把握不到内容结构的建构模式, 也分辨不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造成了解读的困难[4]。因此根据前文论述的语步来对说和写的形式进行评估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先通过组内的互评, 再组内推荐, 最后由教师选出各组最优秀的陈述或是写作进行示范,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对优秀的陈述或是写作进行点评和修改, 以达到将技能和知识融合的目的。

3 在医学英文文献阅读中运用支架教学的优势

3.1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在传统的医学文献阅读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医学英语基础有限, 教师不得不对专业词汇、语法、句法进行讲解和翻译, 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进行学习。而在支架教学法中教师却起到了多重作用, 既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 也是学生的启发者、合作者、帮助者和鼓励者。正如支架的作用, 通过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 通过课前回顾、视频展示、文献导读、独立探索、同伴协作一步步搭建脚手架, 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到任务的解决过程中, 并随着学生新的知识结构的建构可以逐渐撤出支架, 将主动性还给学生,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3.2 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支架教学不仅仅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强调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支架的存在不仅存在师生之间, 也存在同伴之间。因此课堂小组的组建也要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 以达到自信心的建立、积极气氛的营造、合理有效的帮助。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课堂, 也不再是某个学生的课堂, 而是集体参与, 积极向上的课堂。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将支架教学法融入到医学文献的阅读中, 首先教师通过导读搭建支架, 然后让学生根据主题自己筛选感兴趣的文献, 并通过协作的方式进行主读, 且抱着和作者一起进行研究的心态来进行阅读,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 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潜能。

4 结语

在把支架理论应用到医学文献阅读的教学中, 教师搭建合理的支架, 把握好支架搭建的适切度, 引入情境、独立探索, 把课堂的主导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 并通过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展开合作, 适度引导, 循序渐进地搭建支架并适时撤出,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摘要:医学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项技能。本文首先分析了医学英文文献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 然后结合笔者教学的实践, 跟随支架教学的五大步骤: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最后总结运用支架教学法在医学文献阅读教学中的优点, 即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学生潜能。

关键词:支架理论,医学文献阅读,最近发展区

参考文献

[1]Nwogu, K.N.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tructure and Fun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7, 2 (16) :119-138.

[2]张航向.医学文献阅读技巧[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 :72.

[3]戴艳阳.浅议专业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8) :213.

上一篇:城镇人员平均就业工资下一篇:驻村干部考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