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文献总结

2024-05-03

剩余油文献总结(精选5篇)

篇1:剩余油文献总结

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注水开发油田比例最高的国家,大多数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东部油田更为甚之,而且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原油性质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以后地下仍然有60%~70%的油未采出,成为剩余油。目前,勘探程度高,新增储量少,且新增储量中低渗透和稠油储量所占比例大,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逐年增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东部注水开发的许多主力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一方面新增储量日益困难, 勘探程度高,新发现油田规模总体呈变小趋势, 而且新增探明储量中的低渗透与稠油储量所占比例逐年加大, 储量品质变差, 新增及剩余储量可动用性较差;另一方面, 我国注水开发油田“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突出, 即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 还有大量石油不能采出。这种开采程度高采收率低的严峻局面对石油开发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 原油性质差异大, 水驱油过程不均匀, 到了勘探开发的后期, 尤其是在那些勘探程度较高的老油田, 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 仅能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 左右, 这意味着有60%~ 70% 的剩余石油仍然残留在地下成为剩余油, 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估计, 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 , 就相当于增加全世界2 至3 年的石油消费量。因此, 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高石油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研究的主题。我国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 层间、层内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大, 而我国近90% 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由于非均质性严重, 各层吸水量差异大, 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带推进, 使纵向上和平面上水推进不均匀, 造成水驱波及体积小, 注入水过早向油井突进,油水分布犬牙交错, 剩余油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因此, 在开发后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剩余油饱和度为主要内容, 进行精细化、定量化、动态化和预测化的油藏描述。同时, 要把工作重点逐渐转向井间和整个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层间、层内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大,而我国近90%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由于非均质性严重,各层吸水量差异大,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带推进,使纵向上和平面上水推进不均匀,造成水驱波及体积小,注入水过早向油井突进,油水分布犬牙交错,剩余油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因此,在开发后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剩余油饱和度为主要内容,在油藏剩余油描述向精细化、定量化、动态化以及预测化方面加强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油分布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相关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70年代就陆续发表于各种文献和报道。美国于1975年成立了剩余油饱和度委员会。7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在杜玛兹油田专门打了24口评价井来研究水淹后期剩余油的分布情况。M.M.Chang于1988年从宏观上将剩余油饱和度度量分为单井、井间和物质平衡法3种。Schlumberger、Shell公司近年推出的测井数据处理软件、地层评价软件和地层测试数据处理软件,为剩余油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在聚合物驱剩余油研究方面,国外除了应用水驱常规方法外,还主要采用了现代物理模拟、井间电磁测量、井地电位测量、体积CT、数值模拟等方法。(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剩余油分布、提高采收率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石油生产者和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我国在“六五”期间开始剩余油的研究工作,相继开展了油藏、油田、区块、单井等不同地质规模的剩余油空间位置、形态、数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地震技术法、沉积相分析法、测井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我国大庆油田自主研制开发出的剩余油综合描述软件RODS,描述精度可达到80%以上。我国研究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的技术和手段同国外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井间示踪剂、荧光分析法、现代物理模拟、核磁成像技术、随机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技术.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和方法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主要体现在地质和井网动态两方面,对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微观分布、宏观分布和剩余油饱和度求取三个方面来进行。数值模拟方法和地质综合方法是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数值模拟法主要依据生产动态及各油藏参数模拟剩余油的分布,定量地给出剩余油分布的变化特征。地质综合法是在地质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定性(半定量)地预测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形成所起的控制作用,基于此对油藏内的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是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主要方法之一。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1)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剩余油主要存在于3个部位:构造高部位、砂岩边部和断层附近。但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分布模式存在多样化,不同的油田区块、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开发方式,其剩余油的分布模式不同。剩余油的纵向分布与砂体的韵律、开采方式、井网布置和层系划分有关。如果是正韵律注水开采,剩余油一般分布在油层的中上部,且易出现水淹,如果是利用底水能量开采,同样剩余油也会分布在上部,这种方式易出现底水锥进。剩余油横向分布特征主要受沉积岩相、构造部位、开采时间和开采方式的影响。构造高部位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的主要因素是重力作用。(2)分布模式

研究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可以更好地确定剩余油的富集部位,有的放矢地采取挖潜措施。不同的研究单位和个人划分的模式不尽相同,总结归纳如下。前苏联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划分为滞留带中的剩余油、毛管力束缚的残余油、岩石表面的残余油、低渗层和绕流带的剩余油、未钻透镜体剩余油和断层遮挡形成的剩余油。胜利油田根据河流相分为6种模式:水洗区剩余油、弱水洗区剩余油、未动用的薄油层、开发造成的剩余油、微型圈闭内的剩余油和断块外延棱形剩余油。韩大匡院士根据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条件将其分为8种类型。俞启泰教授根据剩余油存在的地区将其分为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等6种,同时确定出了注水油藏未波及剩余油的3大富集区:①注水高粘正韵律油层顶部未波及剩余油;②边角影响未波及剩余油;③层系内由于各小层物性差异开采不均衡形成的未波及剩余油。由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受地质和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油田或区块、不同的开发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各油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分剩余油的分布模式,采取相应的挖潜措施。

剩余油研究方法

俞启泰把剩余油研究分为4个级别:微规模、小规模、大规模和宏观规模。冉启佑将剩余油的研究方法总结为:取心方法、开发地质学方法、测井解释、地震、油藏工程、数值模拟、流线模型、生产测井、测试分析和检查井资料分析等9种。微观规模研究微规模油藏描述包括颗粒的研究、孔隙尺寸的分布、孔壁的粗糙度、充填的结构、孔喉的粘土衬、孔隙类型、矿物学、胶结影响以及在扫描电镜和薄片中可以识别的其它特点。目的主要是研究剩余油在孔隙内部的分布、数量和性质。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扫描电镜、薄片、光刻微物理模型、原油性质分析。微观规模分布研究就是从微观、小尺度或小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谢俊等的研究认为,目前研究剩余油微观分布主要采用微观物理模拟、物理化学性质及组分分析、孔隙结构及微观驱替机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高博禹等人的研究给出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技术主要有含油薄片技术、岩心仿真模型驱替法、理想仿真模型驱替试验方法和随机网络模拟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微观物理模拟和计算机数值模拟2种。微观物理模拟就是借助显微镜的放大、录像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储层流体的微观渗流过程,从而揭示储层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和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特征。物理模拟的实验条件与实际油藏的地质条件不能完全吻合,达不到真实的油藏条件,加之受到实验人员的技术和经验的限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误差。油藏数值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油藏的物理性质及流体的流动规律。该方法虽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如储层参数、动态数据的求取以及模拟人员的经验,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参数提取的精度,力求将误差降为最小。

这一部分研究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计算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2)三维地震方法

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将这项技术用于4个特高含水区块后,1994年新钻调整井45口,平均单井日产原油27.8t,是老井产量的倍;平均含水18,比老井降低50%;当年产油nxol气。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文献介绍了用三维地震技术监测各种驱替方法的驱替前缘及饱和度变化的方法和实例;文献进一步提出用三维、三分量技术更加准确地研究油层的地层性质、流体性质以及饱和度的方法。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和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方面:①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接指导生产,这已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普遍使用;②进行不同地质条件、不同驱动方式油层内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我国早在1980年就应用这种技术,揭示了微旋回性对水驱油层饱和度分布的定量影响(4)动态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法。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的调整措施,特别是单井调整措施,往往迅速见效,因而在我国应用十分普遍。早在1965年,由玉门石油管理局采油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合作研制了一套小层动态分析方法,对我国第一个注水油藏—老君庙油田L层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取得很大成功。国外研究者对动态分析方法也十分重视,例如前苏联就提出了称之为水动力学的方法,用于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文献介绍了用不稳定试井资料制作油层饱和度图的方法。(5)沉积相方法

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以至层理等微沉积相类型不同,在注水开发后都会形成特定的剩余油分布特点。河道沉积是我国陆相沉积油田中最普遍的一种沉积类型,又可分为河床相、过渡相、河漫相。油层注水后,注入水首先沿河床相主流线底部高渗透部位急剧突进,使剩余油分布在河床相上部中低渗透部位和河漫相中。因此河床相的生产井水淹后,封堵出水层或转注,将有利于剩余油的开采,改善开发效果。我国许多油田都采用了这套方法并见到成效。(6)检查井、观察井研究方法 利用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和大直径取心方法,在水淹油层取心,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这种常用的方法在我国已大量使用。利用取心资料的试验果,可以用于多方面的研究,例如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油层饱和度评价,为水淹层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提供基础资料,为研究注水后油层参数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剩余油的微观研究提供实物等。这种岩心的剩余油研究虽属于“小规模”范畴,但由于它的价值巨大而倍受重视。通过观察井研究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和底水油藏油水界面的变化,是一种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在油田开发特别是底水驱油藏的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底水驱的碳酸盐岩油田—任丘油田共设油水界面观察井8口,在研究水淹区采出程度、岩块渗吸作用、水驱波及体积等方面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数据,使任丘油田的数模生产动态拟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准确度。

影响因素

剩余油分布主要受静态储层(地质的)和动态注采状况(开发的)双重因素影响。储层因素是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注采状况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外部因素。地质因素主要由储层的非均质性决定,如储层砂体的孔隙结构、渗流系数、存储系数、矿物成分、韵律类型、润湿性、沉积相,等等。注采状况指层系的组合与划分、井网布置、射孔方案、注采强度以及开发方式、开采时间等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

(1)断层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a、断层边角部位剩余油富集。苏北盆地多为小断块油藏,断层发育,且多为多油水系统,靠近断层的构造高部位控制井少,注水波及小,因此为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场所。

b、小断层遮挡作用形成剩余油富集。对于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低级序小断层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小断层的遮挡,在其两盘可能有剩余油富集。我们可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精细地层对比、微构造以及动态矛盾来识别低级序小断层(2)微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微型构造是在圈闭构造背景上油层顶面(底面)细微的起伏变化,主要为正向构造、负向构造及斜面构造。微型构造影响剩余油分布的理论依据是油层倾角及油水重力分异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使水线推进的速度趋于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油水按重力分异,在构造高部位就留存较多的剩余油。如果微型构造的高部位没有井控制,就会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微型构造的局部起伏形态及幅度大小直接影响剩余油的分布。

(3)储层非均质控制剩余油分布。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剩余油的形成是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油过程控制作用的综合体现。研究表明,决定石油采收率的基本地质因素是储层的非均质性。非均质性可以分为平面、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

a、平面非均质影响,储层边缘相带物性差,水驱效果较差,剩余油富集。不同的沉积微相形成的沉积砂体具有不同的渗流物性,因此可以说沉积微相控制着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它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如主河道等高渗流区,受注水波及程度高,采出程度也高,次河道及河道间等相对低渗流区剩余油富集。

b、层内非均质性影响,正韵律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地层沉积韵律控制着储层垂向渗透率的变化。油层一般是由几个沉积单元叠加而成的多段、多韵律沉积,受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当高渗部位位于砂体下部时,注入水沿少量高渗层突进,水驱纵向波及系数小,在油层顶部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岩心分析资料表明:在正韵律油层水驱过程中,底部高渗透部位水淹严重,向上水淹程度逐渐减轻,从而在多个沉积单元叠加的油层剖面上表现出多段水淹的特征。

c、层间非均质性影响,开发层系内相对低渗透层剩余油富集。层间非均质性形成剩余油的机理与层内非均质性形成剩余油的机理相似。由于层间渗透率的差异,开发层系内物性好的油层多采多注,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层推进,低渗透层水驱效果差,从而造成低渗透层储量动用差,剩余油富集。(4)厚油层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厚油层中由于夹层的阻隔作用,形成夹层顶部遮挡型和上下隔层夹持型剩余油类型。在层内发育有连续稳定的岩性或物性夹层的情况下,在紧靠夹层的下部或夹层之间物性相对较差的区域形成一定剩余油分布,由于隔夹层的存在造成油井多段水淹核。开发因素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采井网、生产压差等。

(1)注采井网不完善。井网因素主要表现为井网及注采系统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对油层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最重要的是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及其与地质因素的配置关系。对于砂体分布不稳定的油层,由于砂体发育不稳定,或规模小现有井网对油层控制程度低,造成注采不完善,或是有注无采,或是有采无注,从而形成剩余油。另外,宽度小于目前的注采井距的砂体形成的“漏网”部分非主力层、井网控制差、储量未很好动用以及被井钻遇而未采或无井控制的油层,都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重要部位。

(2)生产压差不合理。生产压差过小满足不了补充地层能量及产能的需求,生产压差过大导致注入水平面上沿主流线突进,纵向上单层突进,结果油井暴性水淹,水驱动用程度不高、驱油效率低,剩余油富集。

剩余油主要研究技术

(1)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它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知道,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 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手段, 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任务在于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 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待征、油藏流体性质和分布, 乃至建立油藏地质模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油藏描述技术的综合性、定量化和广泛使用计算机手段是该项技术最突出的特色, 它涉及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从科研和生产实践来看, 油藏描述是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综合应用多种信息, 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手段, 对油气藏进行综合研究和描述。它是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油藏工程等资料, 研究全油田的构造面貌、储集层的几何形态和岩性岩相、储层微观特征、流体性质和分布规律, 定量描述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 计算油气地质储量,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 进行油藏评价, 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 从而实现对全油田油气藏进行静态和动态的详细描述。

从长期的科研实践来看, 特别是对那些复杂的油气藏, 要正确揭示地下油藏的规律, 必须利用多种手段和多种信息, 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才能做好油藏的综合研究和描述, 达到预期的目的。故油藏描述的方法和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广, 概括起来说, 可分为油藏描述的地质技术、油藏描述的地震技术、油藏描述的测井技术和油藏描述的计算机技术等4 个方面。上述4 个方面的技术目的是相同的,即对油藏进行整体或局部、宏观或微观、静态或动态的研究, 去揭示复杂油藏的地质问题。由于各个技术属于不同的学科, 所应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信息各不相同, 所以, 它们揭示油藏问题的侧面也是不同的。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至今已日趋完善, 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的油藏描述, 标志着油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已得到我国东西部油田的广泛应用。其中, 储层描述技术、储层岩石物理相技术、河流相砂岩储层建模及测井约束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微构造研究技术、沉积微相定量描述技术、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剩余油描述及潜力评价技术等已迅速得到发展, 并在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整装、断块和低渗透等油藏进行调整挖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研究至今, 已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确定、油田开采中生产措施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方面, 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欠缺的主要研究手段。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有了很大的改进, 越来越接近油田开发和生产的实际情况,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随着在油田开发和生产中的不断应用, 并根据油藏工程研究和油藏工程师的需求, 不断向高层次和多学科结合发展。

近年来,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 数值模型的自动化建模技术、精细建模与模拟计算中时间步精确控制技术、模拟参数场的交互更新技术以及工艺措施拟合的数字化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3)动、静态描述相结合技术

国内过去开展的油藏描述侧重于静态描述。它主要利用原状地层参数, 建立概念模型和静态模型。而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则必须开展动、静态相结合的精细油藏描述, 在研究工作中充分利用动、静态资料, 考虑储层及流体参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动、静态相结合的油藏描述要求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进行一体化研究, 在油层描述和油井动态分析基础上, 研究宏观剩余油分布。(4)多学科结合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藏油水关系十分复杂, 剩余油分布研究难度很大, 仅凭单一学科预测剩余油分布存在很大局限性, 只有应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才有可能准确地预测剩余油分布。多学科综合研究要求最大限度地采用综合信息, 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不同专业的专家共享一个数据库, 以统一的地质模型为媒介, 以预测剩余油分布为目的, 紧密配合, 协同攻关。要求每一学科从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侧面为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 而且允许各学科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评价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对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的结果是否一致。(5)系统分析技术

在油田生产开发中, 可以将油田看作一个大系统, 在此系统中, 油水井生产动态是系统内各种因素作用的宏观表现;构造因素、沉积相、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及开采中的水驱状况则是控制系统变化规律的微观因素。微观因素发生变化, 必然会在井的宏观动态上反映出来, 反之井的生产动态发生变化时, 则反映系统内的微观因素发生了变化。要解决非均质砂岩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的油田改造难题,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 从油藏描述和沉积要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着手, 建立包括油藏地质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水驱历史拟合—油藏精细综合描述—剩余油的四维分布(时空分布关系)—适宜的调整措施—3 次采油等在内的配套技术, 才能正确认识油藏的生产潜力, 提高油藏采收率。

篇2:剩余油文献总结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近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平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近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平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平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 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篇3:剩余油文献总结

1 临床应用

1.1 抢救急危重症患者

颈外静脉距离心脏最近, 粗、直、弹性好, 循环短, 血流速度快, 每分钟最快可以达到97m L, 适用于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在颈外静脉置入留置针在抢救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心脏骤停、多发伤等急诊患者时, 使收缩压恢复至26.4k Pa的时间, 颈外静脉组明显少于四肢静脉组, 只需要不到12min。穿刺成功后, 颈外静脉的留置时间远远长于四肢静脉组, 甚至可以超过常规留置针留置的最大时间7d。因此我们认为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建立输液通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据我院不完全统计, 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 使用颈外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的穿刺成功率为96.72%, 而四肢静脉的穿刺成功率仅为86.21%。且在后续患者的转运及治疗中也发现, 使用颈外静脉的静脉留置针的抢救成功率更高。在对100例休克患者的手术过程中, 利用颈外静脉补充液体同时进行外周静脉压的测量, 可以做到快速补充血容量, 使药物以最快的速度的达到治疗效果, 还能间接知晓患者的CVP, 为临床的输血、输液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1.2 应用于化疗患者

研究人员对静脉使用奥沙利柏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患者采取上肢静脉和颈外静脉分别留置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对比显示, 上肢静脉组为57%, 颈外静脉组静脉炎发病率仅为3.0%。由于颈外静脉的流速快且血流量大, 药物进入体内, 被迅速稀释。且颈外静脉紧邻上腔静脉, 使化疗药物直接进入深静脉, 所以化疗药物在颈外静脉输注引发的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四肢静脉的发生率, 只有其1/7。因此选择经颈外静脉进行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使疗程的顺利进行。研究人员在消化道肿瘤的患者中进行颈内静脉置管与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治疗对比中发现, 颈内静脉置管组的1次穿刺成功率较颈外静脉的成功率小21%, 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接近其5倍。而留置针的费用仅为置管费用的1/6~1/5, 更易被患者接受。

1.3 用于留取血液标本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可以输液和反复采血, 可避免常规的反复穿刺静脉采血, 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1) 输液前:常规抽血后接输液装置直接可以输液。 (2) 输液中:资料显示停止输液半小时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m L, 后回抽2m L血液弃去, 再采集血标本, 其结果与常规采血一致。 (3) 封管期间:相关资料显示, 检查凝血功能等标本时, 应停止输液4h后并回抽3m L以上的弃液, 方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1.4 应用于短期肠外营养

研究人员在对90例老年患者的观察中发现, 以颈外静脉为实验组, 四肢静脉为对照组, 作为营养途径, 最终显示实验组渗漏、静脉炎、感染阳性率、每日穿刺次数, 均小于对照组, 留置时间则长于对照组。因此如果老年患者需要进行少于2周的短期营养支持, 最好的外周途径是颈外静脉留置针。

2 穿刺方法

2.1 常规方法

去枕平卧, 将患者头偏向对侧, 肩下垫软枕, 将穿刺部位充分暴露, 并轻轻按压颈静脉三角处, 充盈颈外静脉, 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的上1/3处的颈外静脉外缘处为穿刺点[4], 操作者一手绷紧上方皮肤, 另一手持穿刺针, 与皮肤呈45°角进针, 见回血后一边退出针芯一边送入套管, 确定通畅后固定[5]。

2.2 改良方法

(1) 预先在留置针上连接抽吸有5m 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 置患者仰卧, 头偏向对侧45°, 以锁骨上缘中点为压迫点, 颈外静脉中点为穿刺点, 操作者一手持针, 以30°~40°角穿刺, 边进针边回抽, 见回血后放低角度平行进针1~2cm, 撤出针芯前再回抽1次, 确定在血管内后, 固定留置针覆盖穿刺点[6,7]。由于这种方法穿刺点相对较低, 内套管不易受压变弯, 留置时间延长。 (2) 留置针预先连接输液针头, 排气成功后取患者平卧或仰卧头部垫软枕, 以颈外静脉中上段为穿刺点, 嘱患者最大呼气后屏气, 暴露颈外静脉。操作者一手持针, 一手示指、拇指固定皮肤, 以30°~45°角进针。患者用力呼气后有回血则证实穿刺成功, 也可用抽回血证实。采取这种穿刺方式后输液速度头部活动、不受体位的影响, 患者舒适度增加, 留置时间延长, 更适用于颈部细长者。

3 封管

3.1 封管的方法

3.1.1 注射器封管

(1) 正压封管:临床试验证实边推注边退针可使套管针内保持正压。此方法只需在推注封管液的同时关闭留置针开关, 后拔出针头, 就能正压封管。值得注意的就是留置针的开关一定要靠近延长管的起始端才使血管内血液回流至套管针内, 才能避免凝血堵管。 (2) 缓慢推注法:研究人员在对120例封管患者中进行封管效果观察中发现, 缓慢静脉注射封管成功率为95%, 而快速静脉注射封管成功率仅为53.3%。 (3) 脉冲式封管:封管时快速的推一下、停一下, 使封管液在导管内形成漩涡, 可将留置针内残留在管壁的药液冲洗干净, 血液回流时也因肝素液的作用而不易凝固, 从而减少堵管。

3.1.2 可来福接头封管

可来福接头在与输液器分离时, 产生瞬间正压, 将软管内药液向前推进, 抑制血液回流, 减少堵管率, 增加留置时间。

3.2 封管液的选择

稀释的肝素液是临床的常规封管液。研究人员用每毫升含肝素50U的生理盐水2m L封管35例, 得出结果为留置为3~7d, 无明显生理生化变化, 无出血倾向发生, 说明使用稀释的肝素盐水封管是安全的。而仅用生理盐水封管的165例患者的堵管率为48.0%, 用每毫升125U的肝素钠3~5m L封管, 仅有18.9%的堵管率, 应此认为稀释肝素钠作为液更佳。

但是无论是生理盐水或是肝素盐水封管均有可引起出血性患者的出血或肝素过敏。研究人员对用肝素盐水为脑出血的患者封管后, 再出血率为5.26%, 而使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盐水作为封液管后无再出血现象, 取得满意效果。且生理盐水价格便宜, 对血管的刺激性小, 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4 并发症的护理

4.1 静脉炎

由于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 而颈外静脉管径较粗, 血流量大且离心脏较近, 药液能被迅速被稀释、吸收, 较少刺激血管, 故静脉炎的发生率低。

4.2 液体渗漏

药物的浓度、渗透压、酸碱度、均影响药液外渗。若进针角度不够、外套管送入血管不到位或套管接触大面积血管壁、患者颈部活动过度等均亦可导致药液渗漏。药液一旦渗漏局部可出现红肿、胀痛, 甚至组织坏死, 更严重的可以压迫气管, 影响呼吸。为避免严重差错发生, 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导管, 加强巡视观察,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避免过度活动。

4.3 皮下血肿

操作时穿刺针穿破血管, 导致皮下血肿。因此, 熟练穿刺技术, 掌握进针角度,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才可减少血肿形成。

4.4 导管堵塞

通常发生在输入大分子, 高浓度的静脉高营养液后未正确冲封管, 或者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因此, 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正确的封管液, 采用正确的封管方式封管, 避免导管堵塞。

参考文献

[1]张梅清, 吴耀建, 林巧玲.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 2007, 35 (2) :276-277.

[2]刘丽, 梁桂芳, 薛芬.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21) :14-15.

[3]吴丹云, 杜暖华, 李绪惠.颈外静脉输液和测压在休克患者术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5, 12 (35) :76.

[4]王金兰.奥沙利铂在不同部位静脉给药的副作用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6, 2 (2) :41-42.

[5]卢玉贞, 吴患文, 刘和菊.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5) :16-17.

[6]辛莉莉, 王力, 仲蓓, 等.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的影[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0) :784-785.

篇4:文献总结

组织绩效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从组织的微观层面来看,在个体层面分析绩效水平,主要从个体特征、个体能力和个体的学习程度三方面对各项文献进行总结归纳。

一、个体特征

个体是组织组成的最小单位,组织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组织成员的个人努力。个体的需要产生个体的行为而组织是让个体得到需要的基础场所,个体在这个场所展现自己,付出自己的努力,为组织做出自己的贡献。个体行为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活动,从而影响着组织绩效。

由个体特征因素方面看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1、性格因素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性格已不仅仅是影响绩效的因素,它更可以直接影响每个人的命运。性格是长期习惯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所以了解个体的性格,根据其性格的优缺点合理安排工作;根据团队性格的特点合理配伍团队构成;根据性格特质选择良好的合作者,这些都会使得个体及组织绩效得到一个较好的发展。

2、动机因素

动机观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组织影响)来解释个体的行为。因此,动机观特别重视从个体层面研究人的各种需要,以及确定这些需要的主次顺序或结构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动机观对绩效研究侧重于个体行为,并把绩效看作是个体能力和动力的函数,并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个体是形成组织绩效的关键,组织绩效实质是个体绩效的综合体,因而绩效管理离不开个体因素的影响。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映证明行为的产生是需要诱因的。在组织中的个体的工作动机不仅仅是物质条件那么简单。动机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人甚至认为个体绩效=能力+动机,可见动机在个体绩效提高方面的作用。

一个组织的动机实践就是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激励体系,围绕所要鼓励和倡导的主题开展工作。在一个组织中要了解每个个体的动机,尤其是工作的动机。现今不少企业都在制定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持久的动机支持体系。

3、价值观因素

每个人均会有自己不同的价值取向,大体有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

型、政治型、宗教型。价值观就会指导思维产生行为。价值观是会随着时间及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调整个体价值观的取向对整个组织绩效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价值观的培养就是一个同化的过程,使每个在组织中的个体都有组织的烙印。

4、态度因素

个体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工作态度。而个体工作态度的不

同会直接导致组织绩效的高低。需要意识到只有员工的满意,才有客户的满意,才有组织的满意。增加个体对组织的归属认同忠诚和投入,是组织绩效提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5、压力因素

压力是个体对某一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重要情景的情绪与生活反应。每个生

活在现实社会的个体,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工作与生活不是孤立的,工作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性与影响力都是十分明显的。压力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同样也是正负参半。要懂得趋利避害。

二、能力因素

一个企业的经营与价值,主要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创造出来的综合效用。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1954)所言:在所有资源中,唯有人力资源才能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要因也在于“人才”本身所拥有与具备的各项才能。Morf(1986)也提出绩效会等同于才能再加上工作环境,而绩效是会受到个人和其工作环境而产生一种互动的函数。Ducker(1977)也认为管理才能发展为组织所具有的功能或活动,其旨在促进企业的健全,生存与成长,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激励主管成为明日经理人,发挥潜力,以提高组织效能。虽然拥有好的人力资源,企业不一定就会成功;相对来说Ducker提出在二十一世纪,将会是

一个以知识工作者主导的产业,而一个成功的企业,势必一定拥有着具有专业知识与真正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才。换言之,员工的才能是会影响组织绩效的优或劣。

因此,能力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无须质疑的是能力的大小

对绩效的提高的确起到关键作用,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工作中“能力”的定义为一个人身体致使与工作任务的匹配性。通过这个定义可知:“匹配”才是“能力”是否对工作绩效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这就需要个体管理能力的要求。所谓管理能力,就是一个人为了有效达成卓越的工作绩效,所需具备的能力项目及行为表现。综合管理能力的人格特质研究法(TraitApproach)和功能研究法(FunctionalApproach)研究成果,管理能力应由人格特质(Personality)和管理技能(ManagementSkill/Ability)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发展、成就能力、激励能力(Ghiselli,1971),管理技能包括概念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行政能力、专业能力(Sandwith,1993)。Arch,Daniel,&Rando(1999)则指出部门主管在规划、分配的技能将影响部门员工的专业技能、管理预算及形象,进而对部门的获利与顾客满意产生影响。因此能力表现与工作绩效具有正面的因果关系,而部门主管在团队中扮演的是领导者的角色与职务,因此,须具备应有的管理能力,以带领或导致卓越的绩效表现。

三、学习因素

学习因素可以主要分为吸收与整合两方面。个体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建立在个体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Cohen & Levinthal(1990)认为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个体的吸收能力越强 ,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掌握能力也就越高 ,就越能辨别外界有用信息的价值 ,进而吸收与应用知识于创新之中。同时 , 个体的吸收能力有利于丰富组织的知识资源 ,促进组织知识存量的增加 ,这就为知识取得后的整合利用创造了条件。尽管知识吸收能力对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 ,但知识本身并不必然产生价值。若是纯粹地大量积累知识 ,却无法把这些知识整合为有机的知识体系 ,实现知识中所蕴涵的价值 ,则会造成知识的浪费。因此 , Grand &Nayyar(1994)提出了整合能力以弥补吸收能力的不足。整合能力是基于企业内部机会持续重新定义产品组合的能力。陈力与鲁若愚(2003)也认为 ,知识整合不仅可以很好地利用专业分工的模式而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 ,还可以利用共同学习的方式来增强研发能力 ,并通过持续的整合和创新 ,塑造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 ,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都是个体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而组

织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反映在组织绩效提高上。

Cohen & Levinthal(1990)最早提出不同的组织同化与复制外界新知识的能

力,称之为吸收能力(Abs orp tive Capaci2ty)。吸收能力特别强调企业对外部创新机会的认知、掌握与运用开发。个人层次的吸收能力为个人接触的相关知识及不同的背景领域,但是个人层次的吸收能力存在着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现象:个人先前的知识会影响未来获取与累积后续知识的能力。

新知识必须通过整合后融入现有知识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 ,知识整合就是

将个别知识系统化 ,或是将集合起来的知识内化到组织成员的心智系统中。个体欲强化本身的能力 ,除积极吸收外界信息外 ,还要有整合知识的能力 ,但这种整合能力主要取决于组织是否有效搜集信息以及是否有效地在组织内各部门间扩散信息。Grant(1996)指出 ,在知识整合过程中 ,所拥有的相关知识存量越多 ,就越能将知识以共同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而促成知识的整合应用。因此组织绩效的高低还受到个人学习的吸收和整合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组织绩效微观影响因素研究评述蒲德祥1990.22、W.E.Deming,Out of the Crisis.Cambrige,MA: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63、组织行为学-论个体群体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杨晗2008.12.94、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梁建(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王重鸣(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2001第9卷第二期175页

5、浅谈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董正刚2007.2市场周刊·理论研究96页

6、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陈捷1998第5页

7、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简兆权,吴隆增,黄静

2001.781-97页

8、管理能力、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赵伟军 刘莉《 经济师》0 0 8 年第3 期193页

9、团队间知识分享对知识资本及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左惟 李丽199891页

10、智力资本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金峻岭 硕士擘位论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5.

篇5:—文献总结

一、前言部分

温湿度是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的参数,用新型的智能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主要实现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度湿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运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为显示和报警电路提供信号,实现对温湿度的控制报警。报警系统根据设定报警的上下限值实现报警功能,显示部分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所测温湿度值。

二、主题部分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米以上,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则。连接方便,特殊封装形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而提供。产品为 4 针单排引脚封装。DATA 用于微处理器与DHT11之间的通讯和同步,采用单总线数据格式,一次通讯时间4ms左右,用户MCU发送一次开始信号后,DHT11从低功耗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等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发送响应信号,送出40bit的数据,并触发一次信号采集,用户可选择读取部分数据.从模式下,DHT11接收到开始信号触发一次温湿度采集,如果没有接收到主机发送开始信号,DHT11不会主动进行温湿度采集.采集数据后转换到低速模式。

三、总结部分

对于国内外对温湿度检测的研究,从复杂模拟量检测到现在的数字智能化检测越发的成熟,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对于温湿度研究,检测系统向着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发展为体积小、操作简单、量程宽、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等诸多优点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文献

《新概念C51单片机》郭天祥著2006电子工业出版社 DHT11中文说明书

DHT11温湿度传感器51单片机在LCD1602显示程序

上一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请假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