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8号)

2024-05-0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8号)(通用4篇)

篇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8号)

【发布单位】财政部、卫生部 【发布文号】财社[2008]8号 【发布日期】2008-01-22 【生效日期】2008-01-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

(财社[2008]8号)

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和《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07]253号)等有关规定,财政部会同卫生部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卫生部

二 00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各统筹地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新农合基金。

第三条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新农合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指通过参合农民个人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筹集的,用于对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进行补偿的专项资金。

第四条第四条 统筹地区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基金实行监督管理,并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负责基金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基金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合理筹集和使用基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落实基金的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

第六条第六条 各统筹地区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账(以下简称“财政专户”),专门管理和核算基金。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不得用于经办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

第七条第七条 经办机构应配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财务会计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应按照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准确反映基金运行情况,监督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财务会计人员发生变更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交接工作。

第二章 基金预算

第八条第八条 基金预算是指经办机构按照新农合制度和管理政策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第九条第九条 基金预算的编制。终了前,经办机构应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编制要求,根据本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影响基金收支的相关因素,编制下基金预算草案。

第十条第十条 基金预算的审批。经办机构编制的基金预算草案,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汇总,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经同级政府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在15日内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批复预算。卫生行政部门应在财政部门批复预算之日起15日内将预算批复经办机构。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基金预算的执行。经办机构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并认真分析基金的收支情况,定期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逐级汇总上报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省级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发现问题立即督促统筹地区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措施解决。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基金预算的调整。遇特殊情况需调整基金预算时,经办机构要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按基金预算编制审批程序报批。

第三章 基金筹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基金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筹集。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财政补助标准和辖区内参合农民人口数安排补助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拨付手续。统筹地区政府应组织参合农民按当地缴费标准缴纳参合费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擅自减免。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基金收入包括: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农民个人缴费收入是指参合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的资金收入。

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是指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代资助对象缴纳的资金收入。

集体扶持收入是指乡(镇)、村等集体经济组织扶持新农合的资金收入。

政府资助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按照规定标准和参合农民人数资助新农合的资金收入。

利息收入是指基金存入银行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新农合的捐赠收入及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收入。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经办机构一般不设立基金收入户(以下简称“收入户”),基金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

不具备直接缴入财政专户条件的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可在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设立收入户,但一个统筹地区至多开设一个收入户。

收入户的主要用途是:暂存尚未缴入财政专户的各项基金收入。

经办机构应按期将收入户存款汇缴财政专户。收入户除向财政专户划转收入外,不得发生其他支付业务。收入户月末无余额。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经办机构在收取农民个人缴费、收到集体经济组织扶持资金后,应向对方开具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基金缴款专用收据。

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后,应向捐赠方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收据。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统筹地区,基金收入分别计入统筹基金和门诊家庭账户基金;实行大病统筹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统筹地区,基金收入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统筹地区应从统筹基金中提取风险基金,规模保持在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0%,主要用于弥补基金非正常超支造成的基金临时周转困难等。风险基金可由基金统筹地区或省级统一管理。

第四章 基金支出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基金支出应按照新农合制度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增加支出项目和随意提高补偿标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统筹地区,基金支出包括统筹基金支出和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支出;实行大病统筹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统筹地区,基金支出全部为统筹基金支出,其中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统筹地区,统筹基金支出包括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和门诊统筹基金支出。

统筹基金支出是指用统筹基金支付的对参合农民医药费用的补偿支出。其中,住院统筹基金支出是指用统筹基金支付的对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的补偿支出,门诊统筹基金支出是指用统筹基金支付的对参合农民门诊和健康体检费用的补偿支出。

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支出是指设立家庭账户的地区,用于参合农民门诊费用、住院自负费用和健康体检的支出。可以结转使用,但不得提取现金。

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银行手续费等工作经费不得在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经办机构可在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设立基金支出户(以下简称“支出户”),但一个统筹地区至多开设一个支出户。

支出户的主要用途是:接收财政专户拨入的基金;支付基金支出款项;暂存该账户的利息收入;划拨该账户资金利息收入到财政专户。

支出户除接收财政专户拨付的基金和该账户的利息收入外,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

支出户除向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垫付医药费用、向参合农民支付补偿费用和向财政专户划拨该账户资金利息外,不得发生其他支出业务。

全部补偿支出实行财政专户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地区,可不设支出户。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经办机构应根据财政部门核批的基金预算及分月支出计划,按月填写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用款申请书,并加盖本单位用款专用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审核无误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入支出户,或由财政专户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和不符合用款手续的,财政部门有权责成经办机构予以纠正。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监管,及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医药费用。探索通过采取单病种付费、费用总额预付、预付制与后付制相结合等措施,控制医药费用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 基金结余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基金结余是指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额,包括统筹基金结余(含风险基金)、门诊家庭账户基金结余。

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统筹地区,基金结余包括统筹基金结余和门诊家庭账户基金结余;实行大病统筹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统筹地区,基金结余全部为统筹基金结余。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基金管理应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的25%,其中当年统筹基金结余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的15%(含风险基金)。

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基金当年入不敷出时,按下列顺序解决:

(一)动用统筹基金历年结余中的存款;

(二)按程序申请动用风险基金;

(三)经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资金渠道。

第六章 财政专户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所称的财政专户是指统筹地区财政部门按规定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设立的新农合基金专用计息账户。

统筹地区只能在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开设一个财政专户。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财政专户的主要用途是:接收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收入、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集体扶持收入、政府资助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设立收入户的统筹地区,接收从收入户转来的收入;根据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向支出户划拨基金或直接与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基金结算。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政府资助收入由财政部门从国库直接划入财政专户,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通过农村医疗救助资金财政专户直接划转到基金财政专户。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财政专户发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财政专户,经办机构支出户的利息收入定期转入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凭银行出具的原始凭证记账。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未经过经办机构收入户直接划入财政专户的收入,财政部门要出具财政专户缴款凭证,并附加盖专用印章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交经办机构记账和备查。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从财政专户直接划拨到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支出,应将支付凭证的其中一联或将支付凭证复印件加盖印章后交经办机构记账和备查。

第七章 资产与负债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资产包括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现金、银行存款(含财政专户存款、收入户存款、支出户存款)、暂付款项等。

经办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进行现金的收付和管理。

经办机构应及时办理基金存储手续,按月与开户银行对账,同时,经办机构、财政部门要定期对账,保证账账相符、账款相符。

暂付款项应定期清理,及时结清。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负债包括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暂收款项等。暂收款项应定期清理,及时偿付。因债权人等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偿付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后作为基金的其他收入。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新农合提高统筹级次及其他特殊情况发生时,应当对本级基金进行清算。

基金清算前应对基金的财务情况进行清理。基金清算时按照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支付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参合农民医药费、支付其他应付款项和暂存款项的顺序进行清偿。基金清算后的余额和基金运行中形成的其他资产、未清偿的债务及有关资料一并转入指定的部门或单位。

第八章 基金决算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终了后,经办机构应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表式、时间和要求编制基金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和分析基金的财务收支及管理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编制基金财务报告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手续完备、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经办机构编制的基金财务报告应在规定期限内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并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同级政府批准。批准后的基金财务报告作为基金决算。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应逐级汇总上报本级决算和下一级决算。经办机构的基金财务报告不符合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应予以纠正。

第九章 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告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政专户、收入户和支出户的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向同级政府和基金监督组织报告。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一)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基金;

(二)擅自提高或降低农民个人缴费标准,擅自变更支出项目、调整支出标准;

(三)未按时将基金收入存入财政专户;

(四)未按时足额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付到支出户或办理结算;

(五)未按规定及时足额补偿医药费用;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卫生部门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卫生部备案。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其他机构经办新农合基金业务工作的,由统筹地区财政、卫生部门根据本制度及省级财政、卫生部门制定的实施办法,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并报省级财政、卫生部门备案后施行。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凡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规定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8号)

一、“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新农合”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称, 它是和民生密切相关的一项医疗保障体系。在我国, 它从2003年开始实行之后至今已经有数千个县市区落实了这项制度, 截止到2011年前后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 最近两年几乎已经全面实现新农合制度。这项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给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 还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民生情况。国务院以及党中央也逐渐提升了新农合的筹资水平以及补助标准。国家财政也针对参加新农合的人员的补助最低标准在原有的每年每人40元基础之上予以逐渐提升, 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每年每人补助420元。另外, 从个人缴费角度来看, 农民的个人缴费标准也从每年每人10元渐渐提升到了每年每人150元的标准。综合相关资料, 新农合的基金使用概率大概在55%到90%之间, 新农合的基金使用方向主要是住院补偿、门诊补偿以及大病保险等。

二、当前新农合当中存在的弊病

在新农合制度当中, 资金的来源比较广泛, 而且渠道也比较多, 资金的性质相对复杂, 资金的运作形式也相对比较特殊, 涉及到我国10亿多的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操作先后次序来说, 新农合财务管理能够分解成基金的筹集、使用以及结余这样三个阶段, 如下所述:

1. 基金筹集

对新农合制度而言, 筹集基金是保证整个制度能够良好运行的保障, 针对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 新农合制度主要基金来源包括政府、集体以及个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很多农村居民在文化程度上相对比较低, 通常不是非常了解医疗保险的目的, 认为是浪费钱。加之对政府的信誉缺失, 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及水平的不信任, 致使对政策的支持力不够, 因此不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筹集资金的工作当中, 使地区筹资总额比较少, 阻碍新农合的推广。

其二, 部分地方政府有比较显著的资金困难存在, 因此将中央财政针对新农合制度下发的拨款挪到其他方面使用, 造成新农合基金财政补贴严重不足, 或者是资金到位花费了较长的时间, 严重阻碍新农合运作。

其三, 资金收缴方式相对单一。传统的镇村干部上门收费模式, 工作难度大, 筹资成本高, 并且容易出现捆绑收费和搭车收费问题, 给违规操作埋下了隐患, 非常可能出现截留和挪用合作医疗基金的现象。

2. 基金使用

新农合制度是自2003年前后才在我国开始运转的, 其发展时间非常短, 管理机构还没有得到完善, 其中部分工作人员原来并不是进行基金管理的, 造成很多工作落实情况不佳, 财务管理的水平也比较低。另外, 基金使用的过程当中也存在较多“水分”, 且透明度比较低,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新农合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受到不良影响。

3. 基金分配

实际工作当中, 新农合制度的基金可能会发生结余的情况, 这通常是因基金分配存在不足之处所造成的。因为部分地区的政府强调收支平衡, 并不积极地报销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 有的政府部门还故意提升报销的门槛, 使农民群众在报销的时候需要经过重重考验和繁琐的手续, 导致新农合无法起到自身的效果。

4. 建设信息化程度较低

我国新农合制度属于全国性制度, 它的受益面是我国农村地区的普通居民, 其覆盖面非常广阔, 因此基金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也必须要适当地提升。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 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发展相对落后, 建设信息化的水平也相对比较低, 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相对来说比较差, 运用和管理基金也比较不方便。部分地区尽管已经配备计算机以及相对应的软件, 不过操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导致无法正确使用, 形成资源浪费的不良情况。

三、改进措施

“新农合”制度是社会公共性产品, 它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原则, 并且认真地贯彻落实十七大以及三中全会的指导精神, 始终把以人为本观念作为基本发展统领, 将制度完善作为主线, 将统筹协调作为原则, 强化管理的措施对服务进行优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进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

1. 完善基金的筹资过程

其一, 需要先提升政府部门对于新农合制度的财政投入力度, 借助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 尽快拉动农村居民更积极地投保。

其二, 需要扩大宣传的规模和力度, 使农村居民了解到新农合的意义以及积极影响, 适当地向其介绍新农合政策和具体的报销方式, 在保证农村居民权益基础之上, 提升筹资的整体水平。

其三, 改变传统筹资模式, 需要将传统的镇村干部到农户家中主动收费模式改成委托第三方机构代收, 降低人力成本的基础之上, 提升缴费的整体效率, 切实有效地提升资金统筹的基数。

2. 改进基金的使用和分配方式

其一, 制定新农合相关制度对医院工作进行规范, 必须要保证受到新农合保障的患者能够接受合理的治疗, 同时需要出台有效的惩处制度, 针对一些违规乱纪的行为及时处理。

其二, 新农合财务管理机构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使用, 如今新农合的覆盖范围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也有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其中, 但是不同地区的居民情况都不一样, 因此对每个地区进行资金运用和分配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必须要针对具体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需要全面地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情况、农民就医情况等, 尽可能包含更多的人群, 使农民群众能够充分地享受到新农合制度的保障。在对基金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 可以采取分段补贴这一形式, 针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适当降低补贴的比例, 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适当地提升比例。

3. 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愈发广泛的实际应用, 人们对于数据进行处理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自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新农合制度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加强, 也有助于其基金财务的综合管理效率的提升。由于最近这些年新农合制度所覆盖的范围变得愈发广泛, 覆盖的农民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 单凭人力是无法对数据进行准确且高效的处理和资金的分配的, 因此提升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能够显著地提升资金安全保障的力度。

四、结语

实行全面的新农合制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对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缓解, 确保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是否能够完全地发挥出其效果, 最关键的内容之一是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所以需要对现有基金财务管理的体系进行适当的完善, 并逐渐降低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 充分发挥出农村居民的积极性, 使基金管理能够得到不断的创新, 确保农村居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徐南.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探索[J].农业经济, 2011, (10) :63-65.

[2]董音茵.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 :20-21.

篇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8号)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

一、加强基金筹集管理,降低筹集成本

在我国新农合制度刚刚开始实施的阶段,存在多种不同的基金收缴方式,如主动收缴、上门收缴等等,这给基金制度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使收缴成本有所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收缴方式进行统一。可采取协议委托的方式对基金进行收缴,这种收缴方式是目前较为稳妥的实现方式之一,相对以往的收缴方式而言,其具有收缴效率高、收缴成本低等优越性,并且该收缴方式是从应发给农民的资金中直接进行扣除,这样能够防止少数农民拒缴的现象发生;其次,应降低资金筹集成本。根据规模经济论的观点,参合率越高,平均筹资成本就越低。然而,按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参合率成正比,这是影响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应当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有所了解,借此来提高参合率,以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再次,应对筹资截留现行予以严厉打击,避免资金挤占和挪用行为等情况的发生,一经发现截留现象,必须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基金分配与使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完整

强化新农合基金分配与使用管理是提高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首先,科学合理确定基金支付范围。为了确保新农合基金能够切实解决农民医疗难题,基金管理机构应在全面考虑区域经济水平、农民消费水平以其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基金起付标准、封顶标准与补偿比例,力求扩大基金收益面,维护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包括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报销操作规程、合理用药、科学诊疗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还要在调查分析市场药品种类、患病农民就医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新农合医疗基本诊疗目录和药品目录。相关部门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对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违纪行为,若发现过度医疗问题必须予以严肃处理;再次,为进一步健全基金的分配及使用管理,各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借此来实现经办与医疗两大机构之间的联网,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快捷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基金的使用上应注意信息的公开性,使农民能够了解到基金的实际用途,这样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参合率和认可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农合。此外,应尽可能缩短基金结报周期,并对医疗补偿金予以及时给付,以此来体现出新农合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三、完善基金结余管理,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在基金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要想使其达到绝对平衡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首先应针对基金结余高低不一的问题,对基金收支预算管理予以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制度,提高基金的总体利用率;其次,为避免各别地区基金结余过高以及少数地区收支不相抵的情况发生,应建立并完善新农合基金预警指标体系,并对预警区域和预警值进行合理设置,若是超出这一范围应随时进行报警提示。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应做好基金结余的保值和增值。这项工作是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必须履行的责任。在确保基金合理支付这一基础上,盈利性和安全性是结余基金投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投资风险低、回报高的项目,如高速公路等。同时也可对社保基金的一些投资渠道加以借鉴。另外,基金管理部门应当与金融机构进行必要地沟通,在不违反有关原则的前提下,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借此来保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四、构建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保证基金高效运行

构建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是实现基金收支与使用透明化、高效化管理的必要措施。首先,基金管理机构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成立独立于基金高层管理部门之外的基金理事会,负责对管理部门实施监督评价,以及对管理机构重大决策的制定进行监督或审批;其次,构建新农合基金外部监管体系,由财政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基金监督委员会、社会公众等组成外部监督体系,明确各机构或部门的监管职责,对基金筹集、使用、分配、结余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基金健康高效运行;再次,重视审计工作,积极落实报告制度,以审计为基础强化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力度。协同发挥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根据不同审计类型的审计侧重点不同来及时发现和纠正基金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以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傅继英: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0(14).

[2]石 晶: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财务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4).

篇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8号)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财务管理 对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概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和扶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及政府等多方集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的基金筹集方式以个人缴费以及集体扶持、政府资助为主。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着力点在于切实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此外,我国人口总数约70%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新农合的实行和成功将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

然而,现阶段我国新农合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要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必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提高基金的安全性水平、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基金的使用风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农民解决切身问题。

二、新农合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金筹集能力不足

新农合的基金筹集是推动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金筹集方式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政府、集体和个人是三大最主要的基金来源。基金的筹集流程主要是先由农民个人进行自愿参保,缴纳参保费,然后各级地方财政根据参保情况依次配套,向中央财政提出申请补助资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大突出问题,那就是基金筹集能力不足。具体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新农合医疗保障模式知之甚少,对于先交钱的参保模式不能理解,导致部分地区农民参保率不高,基金的筹集遇到困难,难以发挥医疗保障体系整体的基金保障作用,同时增加了基金风险,给基金的财务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

(二)基金分配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新农合的推行起步较晚,对于新农合制度推行时间尚短,因此在许多地方都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基金的管理机构组建上存在较大不足。部分地区工作人员是由其他地区会计单位调配而来,因此存在对新农合的基金财务管理方面不熟悉,业务上不熟练的现象。加上对这些人员的岗前培训不足,导致在上岗后对新工作无所适从,工作难以开展,致使财务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运营失效,水平低下。

(三)缺少基金监督控制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部分地区新农合基金管理中存在基金使用没有得到严格的控制,缺少必要的的监督控制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等现象,导致基金使用粗放、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资金超支等问题。新农合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地方结报点的监督没有严格把关,定时定点检查,对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大,基金的监督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基金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例如基金使用情况不透明、基金使用过度、基金虚假使用、基金大量结余等情况,给基金贪污和腐败行为的滋生留下了空间。这种不够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管理和分配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的结果表现。部分地区新农合的推广过程中出现基金大量结余或超支、恶意克扣医疗保障基金、利用新农合医疗保障的报销漏洞谋取私利等等不良现象,极大了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造成了对新农合政策不信任感的蔓延,影响了新农合的开展。

除此之外,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由于缺乏适度的绩效考评和奖罚制度,导致工作人员整体的工作效率下降,管理成本增加,基金的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基金财务风险增加。因此,完善的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是尤为必要的。

三、解决新农合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相应的对策

(一)提高基金筹集能力,加大宣传力度

改进基金筹集方式,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基金的投入,增加中央财政的资金投入,形成“国家先投入,农民后加入”的基金筹集模式。营造新农合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信任度,提高基金筹集能力。同时还要简化缴费方式,降低收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职员下乡动态调查,开展创新性活动,并由各地官员配合宣传,尽量落实每家每户都知晓新农合制度体系,让农民真正意识到切身利益的重要性,主动参保。告知农民应当如何进行参保以及就医看病后如何报销流程,一方面是农民对新农合有一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基金筹集、使用和结余的工作量。

(二)完善基金分配和使用机制

因地制宜是基金分配的原则,因此,在进行基金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地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农民消费习惯、区域经济水平、农民贫富差距等各方面因素,适当的调整医疗补助资金,向贫困山区及特困人群倾斜,减轻患病农民医疗费用,使农民体验到新农合的保障作用,解决农民医疗费用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农民“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的现象出现。在基金结余管理上,基金使用一般要求收支平衡,预防支出与收入比例过大,完全的收支平衡是不现实的,但是针对超支等情况的处理准备也是必须的。

完善基金分配和使用机制,适当扩大工作经费的下拨,防止日常工作费用挤占基金使用。新农合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律,真正做到基金专项使用。严格会计科目的使用,完善会计核算,防止出现资金浪费和腐败现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制定统一的基金使用范围和使用标准,防止出现随意扩大适用范围,导致基金流失和浪费的情况。

(三)加强基金财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在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中,财会人才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医院不仅要把人才培养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目标,严格对财会人员的招聘,加强对其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还要建立和完善财会人员管理测评机制。没有科学合理的测评机制,就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因此,新农合制定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个人工作质量的测评,在科学合理的测评考核制度下,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基金财务管理质量。

(四)完善基金监督控制和绩效考核体系

根据基金的不同使用方向来制定合理合适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在事前要对基金的使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在事中要对基金的使用进行规范性合理性分析,防止出现贪污、挪用等行为,在事后要对新农合项目的开展进行绩效考评奖惩,同时做到考评标准合理,考评过程公正,考评结果公开,奖惩制度合理,奖惩力度适当,奖惩目的明确。

四、结束语

现阶段,新农合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现实情况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提高基金筹集能力,完善基金监督控制和绩效考核体系等,提高新农合医疗基金管理水平。

參考文献:

[1] 张曙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刍议——3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分析[J]. 商业经济. 2011(12)

[2] 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J]. 四川劳动保障. 2011(05)

[3] 单大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选择[J]. 经济论坛. 2009(18)

[4]范秀玲,牛淑艳,陈军,陈乃婷. 对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建议[J]. 西部财会. 2008(06)

[5]王晓洁,王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 经济与管理. 2008(03)

上一篇:法制教育发言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