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

2023-04-09

第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是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按规定缴纳一定的大病补充保险费后,在一个自然内因患大病住院,在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同时,可再享受一定比例医药费用补偿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二)、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应同时参加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2013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资金按每人16元从新农合统筹基金中提取,不再另行收取,实行单独核算。

(三)、参合患者因病住院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自负医药费用1万元元以上(可以个人累计)的正常住院病例纳入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范围。 住院分娩、意外伤害、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慢病除外)病例不纳入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范围 。

(四)、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对个人负担的自负医药费用实行“分段按比例累计补偿”,起付线为1万元,各费用段对应补偿病例如下:

个人负担的自

1-3万元段 3-5万元段 5-10万元段

负医药费用段

补偿比例 45% 50% 55% 以上部分 60% 10万元

(六)、为规范资金管理,确保群众方便、及时享受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待遇,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补偿将依托新农合信息系统,实行与新农合住院统筹补偿同步结算,由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新农合管理中心将定期、及时、合理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垫付资金。

第二篇:盐城市亭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文件

2014年亭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

一、资金分配

1、门诊统筹基金:按参合人口每人108元建立,用于参合农民门诊医药费补偿。其中村级门诊按规定比例实行包干使用、按实结算、超支不补。

2、住院统筹基金:按参合人口每人252元建立,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的补偿。

3、风险基金:按参合人口每人40元建立,用于调整补偿风险和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等医药费补偿。

二、补偿范围

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内药品费,其中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及省增补目录),村级卫生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区级定点以上医疗机构实行《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09修订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09修订版)》和《盐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充药物目录(2011修订版)》,普通病房床位费、诊疗费、常规检查费、治疗费、注射费、护理费、手术费、麻醉费、抢救费、吸氧费。

2、自身不慎导致跌伤、溺水、烫伤、电击、中毒等治疗费用。

3、CT、磁共振、血管造影、X刀、超声刀、伽玛刀、小针刀、癫痫刀、人工肝、脑深部电极置入、射频消融治疗和手术、体外震波碎石、高压氧、光动力、介入治疗、腹腔镜及其它内窥镜手术费,住院手术材料费。

4、需抢救性康复的0-6岁残疾儿童,需适配辅助器具的持证肢体、视力残疾人和0-6岁听力残疾儿童,符合规定部分的康复项目按苏人社

— 1 — 发[2010]479号《江苏省关于将部分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实施办法》文件执行。

三、补偿标准

1、门诊

①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单日处方限额为30元,规定范围内门诊的药品费按50%比例补偿;

参合农民在镇卫生院就诊,门诊单日处方限额40元,规定范围内的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按45%的比例补偿;

参合农民一般门诊补偿每人年限补700元。镇、村门诊医药费补偿实行总额预付。

②镇、村两级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补偿80%。

③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期及以上高血压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肺结核、肺心病、精神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白血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类风湿病、帕金森病、癫痫门诊医药费按60%比例补偿。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期及以上高血压病、慢性活动性肝炎门诊医药费年限补3000元。肺结核、肺心病、精神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白血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类风湿病、帕金森病门诊医药费年限补5000元。

④体外震波碎石发生的医药费按45%的比例补偿。

⑤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含腹膜透析),肿瘤病人放疗、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门诊费用,按同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标准计算。

2、住院

①起付线设定:镇级定点医疗200元/次,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含市三院,下同。)500元/次,市外定点医疗机构600元/次。区人民医院及市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400元/次,内住院达三次以上的,从第四次住院起取消起付线。

②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补偿实行分次单独结算补偿。

— — 2 ③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的补偿标准为:

镇级定点医疗机构85%;市级定点医疗机构3万元以内60%、3万元以上65%;省级定点医疗机构3万元以内55%、3万元以上60%;区人民医院及市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70%;确因病情需要到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外就医的,由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向区合管办出具说明,按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标准进行补偿。农村20类重大疾病根据省、市相关文件执行筛查、审核后按70%补偿;

患者未经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的按同级补偿标准的60%补偿;因自主需要在区合管办办理备案到市外公立医院就医的,按可报费用的30%补偿(不享受保底补偿),未办理转诊或备案私自到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新农合不予补偿。

④对部分常见病实行定额结算(计划内正常分娩、剖宫产另由财政补助500元,计算补偿时在医药费总额中扣除),按病种付费病种实际发生医药费用低于规定标准的,在镇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病人按实际发生额的15%与医院进行结算,在区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病人按实际发生额的30%与医院结算,新农合经办机构按病种定额标准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参合病人实际发生医药费用高于定额的,参合病人、新农合经办机构按定额标准和定补金额与医院结算,超出部分由医院自行承担。

⑤住院分娩产妇合并并发症(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发生的医药费,按普通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⑥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含中成药﹚费用补偿按同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标准提高15%进行补偿。

⑦X刀、超声刀、伽玛刀、直线加速、小针刀、癫痫刀、人工肝、脑深部电极置入、射频消融治疗和手术、高压氧、光动力等大型诊疗费用,介入治疗、腹腔镜及其它内窥镜手术费,一般材料费、手术材料费、500元以上的检查费等按60%折算列入补偿范围。

⑧特殊医用材料费用(补片、人工股骨头、心脏瓣膜、心脏起

— 3 — 搏器、人工晶体、钢板、钢钉、克氏针、心脑血管支架等)按60%折算后列入可报基数按规定补偿。特殊材料年限补25000元。

⑨因外伤等引起的系列费用在区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符合补偿规定的医药费用补偿参报金额在1万元以内的补偿45%,1-2万元补偿40%,2万元以上补偿35%;在镇卫生院就诊的外伤住院病人按55%比例进行补偿。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自身不慎引起的外伤,发生的住院医药费用按照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外伤病人全年限补30000元。

⑩经转诊的参合患者(外伤除外)在定点医疗机构当次住院的补偿金额与其总医药费用相比,如达不到35%,按35%结算,即实行保底补偿。

3、未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合的,住院医药费补偿标准按家庭参合人口比例折算。

4、跨住院患者必须连续参保方可享受分段连续补偿。

四、补偿封顶线

参合农民每人每年门诊和住院医药费累计补偿限额为15万元,符合农村重大疾病救治条件的患者,其实际补偿额不受最高封顶线的限制。

五、费用补偿方法

1、参合农民在镇卫生院、村(居)卫生服务站(点)凭合作医疗卡、身份证就诊,门诊医药费经患者签名并留联系方式后实行网上实时补偿。

2、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诊的医药费,凭新农合卡、身份证、网络转诊单实行网上实时结报。

3、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医药费用,凭新农合卡、身份证、出院小结、费用清单和医药费发票由镇合管办负责办理结报。

4、外出打工(长外人员)需按《条例》的要求预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外住院治疗发生的医药费凭就诊医院的出院小结、费用 — — 4 清单、正规发票(原件)和暂住证(打工证明)交由镇合管办办理补偿。

5、参加商业保险而不能提供原始票据的,提供下列手续方可结报:①原始票据和复印件交镇合管办审验后,由镇合管办签字盖章;②参加商业保险的相关证明;③保险部门理赔的相关证明。

6、外伤等病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一律由定点医疗机构甄别,符合条件的予以现场结报,因病情在非现场结报医院就诊的,凭原始票据等交镇合管办办理外伤调查以判别补偿。符合转诊指征的,需进行转诊备案管理。各镇合管办负责对现场结报对象的回顾性调查。

7、农村20类重大疾病患者由镇合管办和定点医疗机构按相关方案进行筛查,患者或家属按告知规范办理相关手续,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进行现场结报。符合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对象,结报时进行医疗救助。

六、不予补偿的范围

1、《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盐城市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充药物目录》及区合管委规定以外的药品费、挂号费、自购药品、健(研)字药品、滋补品、预防性用药、血液制品、护工费、家庭巡诊费、传染病访视费、镶牙、义眼、义肢(苏人社发[2010]479号文件规定内容除外)、义齿、近视眼矫正、正畸治疗、整容美容、减肥、增肥、增高、健康检查、特需服务、各种咨询、心理护理、保健保偿、会诊、救护车、家属陪护、取暖或降温以及自用的设备器械费等。

2、交通事故、服毒、自杀、自残自伤、酗酒、工伤、打架斗殴、吸毒、医疗事故、尸体解剖与防腐处理、医疗鉴定、司法鉴定以及违反法律、法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3、各种牵引带、矫形鞋、拐杖、皮(钢)背甲、腰围、钢头颈、胃托、颈托、护膝带、提睾带、药枕、药垫、气垫床、保健性磁热

— 5 — 治疗、医疗气功治疗、中药蒸汽浴、上门诊疗服务增收的门诊费和婴儿保温箱费。

4、性病、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计划生育诊疗项目、遗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

5、镇痛泵、输液泵、血液加温器、疤痕贴、各种肽激光、氯激光、缝皮机、缝合器、各种过滤器、血浆分离器、植入除颤器等。

6、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

7、未经认定的外地商业医疗机构和各级疗养院的医药费用。

8、外出打工人员在市外就诊的门诊医药费。

9、未列入补偿范围的其它费用。

10、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统筹者、工厂企业或单位参保者。

七、转诊

严格实行分级诊疗、逐级转诊制度,着力推进“横向联合、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凡乡镇定点医疗机构能够诊治的疾病,一律在乡镇范围内诊治,严格遵循上转指征,除急危重症、传染病人,符合转诊条件的患者均应办理转诊手续:

1、采取差别化补偿的办法鼓励群众优先在区内镇卫生院、示范乡镇卫生院就医,镇卫生院之间要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实施横向联合与请会诊制度。参合农民因病情需要,符合转诊条件的由镇卫生院出具双向转诊单,实施预约就医、全程联系服务,各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要为参合农民开设“绿色通道”。

2、突发疾病或危重病人需急诊抢救的,可在就近医疗机构就诊治疗,诊疗结束后凭急诊、抢救证明,补办转诊手续后按标准补偿。

3、参合农民在本区镇卫生院、区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中医住院治疗,不需办理转诊手续。因病情需要转市内其他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由镇卫生院出具双向转诊网络审核单。在二级及以下 — — 6 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因病情需要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需经治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到区合管办或区人民医院办理网络转诊。

4、因病情需要转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由市级经治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经区合管办办理预约就医和网络转诊。

5、对网络转诊到省级定点医疗机构,确因病情需要转省级定点外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的,由省级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向区合管办备案。

6、进行异地就医备案登记的患者在费用发生前应告知镇合管办,需到备案医疗机构外就医的,须通知镇合管办办理转诊备案。有条件到定点医疗机构的,应联系办理网络转诊手续。

7、自身不慎导致的外伤等病人(补偿范围第2条)有条件转诊的,需按转诊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八、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内药品使用率达到以下标准

镇级定点医疗机构95%,市级定点医疗机构80%,区人民医院及市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90%。可报费用占比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超出部分药品费按同级医疗机构补偿标准折算金额由医疗单位承担。

九、本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十、本方案由区合管办负责解释

抄送:市卫生局。

盐城市亭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2013年12月31日印发

— 7 —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细则

一:新农合补肋对象: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符合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孕产妇。

二: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标准:

(一):平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55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3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300元。

(二):剖宫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100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7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600元。

(三):不管平产或剖宫产财政定额补助300元。

(四):病理产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和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须赴上级医院抢救治疗并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的,仍按新农合原来规定的有关补偿标准进行补助。

三: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程序:

(一):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凭县住院分娩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发的<<双峰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凭证>>的第四联到所在定点医院新农合补偿兑付窗口办理补助手续, 还需提供的其他补偿兑付资料按新农合补助的要求不变。

(二)在县外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回所属乡镇卫生院办理补偿兑付手续, 未达到本地补助标准的, 据实给予补助, 超过标准的, 平产分娩每例由财 需提供的补偿兑付资料按原来的要求不变。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

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愿参保”为原则。虽然人均10元的缴费标准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青壮年人群患大病风险较小,参与积极性较低,风险较大的高危人群则倾向于参加,这样逆向选择极容易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在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标准将是维持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唯一选择,但是费率的提高必定使农民的参合率下降,导致新农合基金最终崩溃。同时,“只报销大病”容易诱发农民将“小病当成大病医”的道德风险,造成医疗支出的急速上升。此外,和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农村约有37.7%的病人发病后并未及时就医,很多农民的大病都是由于耽误对小病的治疗而形成的。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

二、相同的人均缴费标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有失公平。在新农合开展初期,制定统一的缴费标准是操作起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往往愿意参合,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只需缴纳10元就可获得部分“大病”医疗保障,回报率较高。而对于很多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群体,10元参合费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缴纳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因而参与积极性较低。结果就是——富裕的农民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贫困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这显然违背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初衷。

三、农民自愿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农民自愿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大都达到70%以上,但是这些试点一般都

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较强,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强了宣传投入力度,有些地方为了高参合率甚至出现在强制参合的现象。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以欠发达的江西赣州为例,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参合农户是在干部到家中说服后才交的,20%的农户只是盲目地“别人交,我也交”。在已参合的农户中,70%的人不了解参合知识,绝大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和意义一知半解,普遍对缴纳的10元参加的新农合抱有较高期望值,希望能马上得到回报,然而现实状况(大病统筹)又使农户积极性受挫,参合率自然不高。

四、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由于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甚少,自愿参保积极性很低,为了保证较高的参合率,很多工作人员不得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说服工作,大部分的参合额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谈出来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农民居住非常分散,交通不便,更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导致高筹资成本的重要原因。赣州市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合作医疗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讲解工作,办事效率自然就低。据了解,60%的农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意,进一步挫败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管理模式、银行(信用社)管理模式和保险公司参与模式三种。大部分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小而全”的独立管理模式,即各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并配合一整套软、硬件措施。这样做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它造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不能兼容的局面,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浪费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部分地区采用了在银行(信用社)设置基金帐户,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虽然这样充分利用了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络,在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银行(信用社)的介入只是部分的,介入层次也很低,并不能真正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少部分地区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业参与有利于控制新农合的运行风险,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医疗机构的管控力度偏弱,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还不够,而且引入保险公司又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户的协调难度。

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病的一种制度。虽然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但二者各有一套独立的筹资渠道、主管部门和工作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福利彩票的销售和社会捐助等,新农合资金则是由中央、地方和农户个人各负担1/3。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依靠各地民政部门建立的管理机构,而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政府指导建立的单独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经办、监管机构。总之,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是完全割裂运行的,二者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导致财政支出的巨大浪费。

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并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以安徽省16个“新农合”试点县为例,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比乡外就医多报销20%的医疗费用,但由于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太低,60%的农户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据四川省卫生厅统计,四川全省乡镇卫生院中无专业学历的医务人员占40%,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农村医疗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新农合”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八、农村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不完善。目前,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基本上限于公立卫生系统,

并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时也没有引入竞争机构,这就保护了落后的公立卫生机构,不利于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调查显示,很多医院被新农合选为定点医疗单位后,次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从报销中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抵销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患双方共同欺骗新农合组织,骗取医疗补助的现象。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

二、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规范和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应提高筹资标准,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目前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试点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住院统筹加家庭账户的统筹补偿方案。有些地方增加了健康体检,门诊大额补偿,慢性病、地方病和住院分娩补偿等,扩大了受益面;有些地方利用医疗救助和基金结余进行二次补偿,提高了受益水平。还有许多地方探索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从机制上探索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水平。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也直接关系到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一些调整。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能超出基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因为盲目担心基金透支,未经科学测算,人为地缩小受益面,降低受益水平。要科学研究、合理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既要避免结余过多,也要切实防止基金透支,在此基础上调整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

五、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卫生部要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各地区要不断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审核报付作为基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予以改进,切实做到方便参合农民。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先付费后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由医疗机构垫付费用,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农合经办机构兑付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方便参合农民,也便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有利于精简经办机构的人员。同时,要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即时审核报付办法,提高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基本诊疗和药品目录以及收费项目和价格,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采取单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预付、医药费用清单制、加强结算审核和补偿报销情况公示等,有效监管收费行为,切实控制医药费用。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零售价格和进药渠道。

七、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要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

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实行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红十字会开展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又进一步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扶贫开发,“降消”项目,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和地方病等方面的防治政策,都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不知道你住院没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有一定限制的,如果你是直接去外地住院看病的话,住院24小时之内必须在当地的新农合报销处立案。这是必须的流程,而且出院时要填写一份身份确认单,还有你住院的时的医药费明细单,国家规定不是所有的药物都纳入医保范围的,不过在医院拿的药大部分是可以报销的,而且现在的报销的金额接近40%。自己买的医疗器械是不给报销的。其他的一些手续估计都知道的,什么身份证户口本之类的。上面我提到的那两条是人们很容易忽视的,但是又很重要的。祝你好运

首先确定的是必须是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才可以报销。如果在定点医院治疗,你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购买合作医疗的发票以及医疗证可以在医院直接办理即时报销。非常方便。

上一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下一篇:新学期班级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