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平衡发展作文

2024-04-11

让知识平衡发展作文(通用11篇)

篇1:让知识平衡发展作文

 

知识与智慧的平衡

 

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条长河,那么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就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的力量;没有它们,便不会有今日的人类。

自运用理性思考以来,科学便一直保有人类智慧的冠冕。从阿基米德到牛顿,从耕种放牧到工业革命,人类不断通过观察、实验与探索扩充着对世界的认知,对自然加以役使和改造。曾经来自天堂最为纯净的光芒,为什么在三棱镜中折射出五彩斑斓?在自诩中央的地球傲视一切,如何看到千百万光年外宇宙边际的熠熠星光?曾经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又是怎样被简单地概括成了小小黑板上的几个基本公式?科学,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同时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看得见的交通,家用电器,网络;看不见的生产力,创新观念,社会进步乃至国家实力……

与科技不同的是,如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等等人文成果往往很难以其实际经济效益来衡量。在历史的浪潮下,是《自由引导人民》或是《革命练习曲》激发了人们奋勇向前,抛头颅洒热血;在庙堂失意荡舟江湖时的一曲《渔歌子》《高山流水》安抚高士孤寂抑郁的心;而当人们用科技衍生的产物相互伤害时,又促发了《西线无战事》《永别了武器》的大声疾呼,更不用说支离破碎血泪交融的《格尔尼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科技或许能够让我们存活,但往往是人文,且只有人文才能够在物质或精神的危机中使人类得到精神上的救赎,让灵魂从生活的繁杂琐碎中解脱,向往着九天之上的纯粹与世界的终极奥义。

从生活中大多数的情况看来,科学和人文似乎是位于感性和理性的两极而不可调和的。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打电话发电邮是如此容易,于是不再有千里寸心的鱼书雁字,液晶屏幕拉近了世界却疏远了家庭,大批量的生产湮没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三春暖意,车轮的奔腾带走了土地的芬芳与行万里路的足迹……然而徒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慨叹无法替代青霉素与杂交水稻的价值,千百年流传的孔孟之道也挡不住近代中国被资本与洋枪火炮轰开的大门。是否在两条路之间,我们只能择其一作为生活下去的道路?

然而真正的结论恰恰相反,在这两极的汇流处,产生了人类文明最灿烂的火花。文艺复兴艺术巨匠的达芬奇同时也是解剖学和机械结构的研究者,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之余也会拉上一曲小提琴;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在人居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方面代表了领域内的学术高度,然而他更是一位探索中国历史文化内涵要义的艺术家。“科学和艺术在建筑上应是统一的,21世纪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也需要艺术的创造。”他所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金陵织造府博物馆等让建筑从技术冰冷的骨架走向审美的丰满与对人文的关怀,让人们能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之间。

从个人层面转向社会,从地理大发现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理性严谨的西方文明与空灵感性的东方文明终于紧紧握住了手。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望闻问切和解剖学结合的新医学,严谨规划与审美需求并存的新建筑,技巧经验和竞技精神相互促进的新体育……可以肯定的是,生活,因着这些改变,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人类的激情与半空中的梦想促发了科学的进步,而科学又被用于为人们的生活与生命价值最大化服务,使人们的生命的发展更加丰满,让人类的认知渗透到时空中那些最为细微而深刻的角落。可见,科学与人文的交合为生活注满了欣欣向荣的正能量。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科技已以其不可阻挡的势头取得了发展的契机与动力,而人文的逐渐流失不可不引以为戒。上文提到的几位“大家”仅仅能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而社会实质性的进步需要能兼通人文与科学的下一代。这就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为青少年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其科学探索精神及人文关怀情感。其次,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如施图林格博士在其故事中提到的那样,眼前的投资永远不能被预知在何时产生回报。多年以后,那个终于发明显微镜的年轻人终于证明了自己,用他“没用的爱好”拯救了更多的生命。而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而被一再牺牲的人居环境和人文关怀,是被PM2。5荼毒的天空和化学污染腐化的江河土地,是因科技而逐渐疏远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流露……因而,我们必须兼顾两种利益,平等地认知它们的存在并加以取舍,以求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科技是高峰上盛开的花朵,人文是深海里涌动的暖流,而为其滋养哺育的,是生活广阔的天地。《全球通史》这样总结道: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保持平衡。历史以其螺旋式上升的往返周期验证着,我们既无法依靠纯粹的科技而生活,又无法完全否定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便捷。好在我们只需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一条最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正如爱因斯坦所警告的那样,人类的未来取决于这种平衡的结果。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也正应为了我们和子孙后代的未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这一平衡并为之奋斗不息。

篇2:让知识平衡发展作文

两年前,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放弃在港大继续研读,退学回乡复读。这件事从现实利益角度上是大错特错,但就一个人的理想与渴求方面讲并无错误。正因为这其中的矛盾,故我认为这件事以及刘丁宁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在理想与现实中如何取舍。

可是理想与现实,古往今来都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汇的可能。就连古时都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之说。两者之中只能留其一,这也导致现在势利的那些人大多数选择现实,而放弃梦想。但我认为若只注重现实的话,人们就只是像提线木偶般被命运所操纵,没有自己的思想。

诚然,选择现实会给大量的物质利益,让人们可以丰衣足食,享受一般人无法想象到的高贵生活。可在我看来他们固然活着,但实际上已经死了。并非是生理上的活,而是思想上的。生物学家普遍认为,人类与近亲大猩猩最大的差别是在于我们能够去理性的思考问题,并从中选择出对我们而言最有利的`一项。然而我认为,人类比大猩猩强的地方,便是我们拥有理想。大猩猩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并且可以教导自己的后代去学习如何使用,这已经是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理性思考的最大体现,可是人类能够创造出汉字,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渴望;人类创造出飞机,是因为人类对飞翔的渴望。正是由于理想的存在,人类才能走到今天。所以,人不应该舍弃理想而只关注现实。

不过,我们也不应该过度的关注理想,而忽略了现实。纵然,理想可以改变我们腐朽的想法,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但这也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古人无法创造飞机,而我们现在却做到了,为什么?还不是我们拥有了古人所没有的科技装备以及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虽然有些世俗,但也充分体现了人应该在现实的基础上去追求理想,而不是谈空话。

过于现实不可以,过于理想也不成。那么就不能单一的去取舍,而是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平衡。从这一点来看,刘丁宁也是在两者之间力图去寻找其中的平衡点,只是有些比较偏向理想而已。如果是我,我会压抑自己的不适以及对北大的情结,先完成四年学业再去尝试向北大申请读研究生也没有问题。而就这方面而言,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终于的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篇3:合作让知识发光团队让集体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团队精神;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得以首次亮相的功臣应当归于美国的罗伯特·斯莱文,它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且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推广. 而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基于共同的任务和目标,结成具有明确分工关系的协作群体,以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作为近十几年来世界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改革,自从80年代进入我国教育领域后,逐渐成为各门学科所钟爱的对象. 多伊奇在合作型目标结构中指出,只有当团体或组织的目标得到实现,个体的目标才能达成,如果团队或组织没有达成预期的成果,个体也无法获得发展. 他从动机的角度为我们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而皮亚杰学派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合作学习更能发展个体的认知水平,更能趋近个体的最近发展区. 可见,尽管各个理论学派在合作学习上有不同的主张,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都高度阐述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初中生已经悄然离开了童年,他们正经历一个更加猛烈的时期,青春期热情好动以及渴望得到表现和展示个性的性格特征,为他们参与合作学习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 而初中数学已经慢慢脱离小学阶段的直观化形象,逻辑性、抽象性、探究性等成为这一阶段数学学习的主要特征,这样的数学知识结构,决定了初中生必须时常加强小组间的合作和交流,以探寻并真正领悟数学的真正内涵. 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将成为笔者讨论的重点.

优化小组配置,合理搭配利于合

作开展

合作学习并不是单一个体的主观活动,皮亚杰学派已经为我们论述并验证了这一点,即当整体达成预期目标后,个体才能实现自身的目标和发展,而整体或团体要达到一个完整的目标,就必须依靠各个个体主观意志以及个性的完全参与和作用,在整合个体能力和素质形成完整合力时,才能完成既定的组织或教学目标,而这种通力合作最鲜明的模式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然而,并不是任意组合起来的小组都有能力或有潜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是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设置,主要要考虑小组成员的数量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补组合和结构优化.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更加关注组员间的优化组合以及组别间的能力差异控制,尽量让每一个数学学习小组都具有互补性,且所有小组间的差异达到最小化.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中“认识三角形(一)”时,教师为了组织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和体验,认识和理解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设置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即教师给出四根长短不一的小棒,长度分别为25 cm、10 cm、12 cm和15 cm,要求学生动手摆放并讨论具体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能摆出三角形. 这是一个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和组合时,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搭配,每组6到8人,上课时根据自己的组合情况按圆桌方式进行就座,而教师则在学生组合后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和原则是组间差异控制以及组内优化组合. 其次,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在木棒摆放中的个性,并保证每一个小组都能有效开展探究活动.

善用组内讨论、头脑风暴,引发

知识发散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探索和发现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之一,而且数学的抽象性和程序性决定了个体无法通过自身的凭空遐想和操作习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学生需要经过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在统一观点和意见的前提下帮助所有学生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因此,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开展应当给予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组内渗透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平等且富有意义的讨论,教师则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配合角色,不对学生也不要求其他学生对发言者的发言进行评价,让讨论结果在学生的激烈辩论中自然生成,不掺杂教师的任何意志和思想.

例如,仍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中“认识三角形(一)”为例,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让学生尽情地说,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留余地”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直接按照教室座位的组别划分小组,并以每一个小组为一个单位进行编号,如甲、乙、丙、丁等,再对这3到5个小组实施头脑风暴. 教师作为记录员,将每一个小组的摆法和意见写在每一个小组所属的栏目下,只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允许学生对他人的回答进行评价,但可以有所补充. 待限制发言的时间结束后,教师进行统计,将意见一致的条目保留下来,意见不一致的再次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以此类推,直至获得所有的共同答案为止.

利用小组竞争、求胜欲望,推动

思维发展

如果说小学生是一匹好强好奇的小马,那么,初中生便是一头激情四射且争强好胜的狮子. 初中生已经去掉了童年的代名词,小学那份单纯和稚嫩已经随着青春期的悄然到来而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青春期所彰显的好胜、好强且渴望得到表现和赞赏的心理特征. 因此,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初中生这个独特的年龄特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竞争学习,让所有学生都因为数学探究合作竞争的存在而兴趣大增、热情似火.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中“三角形的内角和(1)”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小组间讨论、合作并操作,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最多、最有效.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优化组合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和分工后,立即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并将这场合作探究过程升级为一场“有奖竞争赛”,最终,最快、最准确又最多的小组将获得“金奖”,教师给予每人一定的奖励,并为小组颁发奖状,其他的小组也获得不等的奖励,且都能拿到激励性的奖状. 这样一来,尽管奖品并不是很丰富,但教师以一种有奖竞争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向上和好胜的心理诉求,所以他们必然会积极凝聚在一起,发挥出自己最有力的智慧和能力,为这张“证明活动”增强无限活力.

整合合作成果,智慧共享,促进

集体成长

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开展基本都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理念和要求,不管是小组组合还是小组合作过程的组织监控和引导,都能基本做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践行,但由于课堂时间把握分寸不足以及小组合作过程控制能力较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成果总结环节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忽略,不是由教师自己总结,便是随意邀请几个学生进行代表发言而已,严重降低了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因此,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开展的最后一个环节一定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整合和汇集每一个小组以及每一个成员的意见和成果,在共享中实现共荣发展.

例如,仍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中“三角形的内角和(1)”为例,当学生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学习之后,教师必须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小组代言人发表小组意见汇总,在每一个小组都进行汇报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所有小组间共同的想法进行强化,对于想法不同但本质一样的情况进行解释和汇总,而针对不同的想法,教师则应当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证明,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如学生会提出“选择其中一个顶点作一条与顶点对应边相互平行的直线”来证明,这种想法可能会因为三个顶点的不同而出现三种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填充和解释说明,并将这三种情况归结为一种统一的想法或意见.

篇4:环境的发展与平衡作文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可以说有重大的建树。即使像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的引领和政府的指导,企业致力于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成就喜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对于具有劳动力廉价优势的我们来说,更是达到了飞速的程度。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自是题中之义,这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的生态呢?告急,告急,十万火急!众所周知,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选择的项目大多科技含量低,污染比较严重。西南某地不是出现全村人都因环境污染而患上致命毒症的现象了吗?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大气质量下降、饮用水严重污染、噪音噪光成害、温室效应引灾等信息,我们怎能不怀疑这种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呢?

有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真的吗?难道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就这么冲突尖锐,不可协调吗?恐怕未必。不久前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报的一则新闻作出了很好的回答。这则新闻说,江苏常熟市是全国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之一,碎布废纤维历来都是污染物,现在他们借助高科技,将这些废物制成各种汽车软垫,而且这些软垫还可以进入循环性的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举三得。由此看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协调发展与平衡的好路子呢?常熟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真正树立以人为

本的发展理念,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发展体系。将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发展的可持续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兼顾方案,一边实践,一边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趋于完善。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就很可借鉴。他们的城市像花园,旅游业的发展也与自然环境的有力保护相一致。试想,你那儿污染严重,谁还会去旅游呢?

其实,问题本来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经济?还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空气质量、水质量、环境质量、生物的多样化,都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关。如果徒有高楼大厦、宝马香车,连一杯干净水都没得喝,还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身心健康、愉快,生态不平衡能够做到吗?因此,如果一时没有条件,我们宁可暂时不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暂时牺牲一点物质利益,待到科技水平提高后,总会有发展机会的,因为资源没有糟蹋嘛。反之,如果只图一时的经济的“数量化发展”,而毁了生态平衡,那既得不偿失,也无可补救。将自己发展的路子堵死了,这是最大的失策。

篇5:让知识平衡发展作文

寻找平衡在路上。那或许是有人向你伸出求助之手时,你递给他的一枚含着爱的余温的硬币;或许是一位盲人无法走到马路对面去而陷入窘境时,你伸出传承爱的双手,然后扶他走过一段短短的路程;或许是有人正要坐在正布满灰尘的公共坐椅上时,你阻止了他,然后递上一张洁白的纸巾。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透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平衡。

寻找平衡在行动中。那或许是你去郊外野炊时,将生活垃圾随身带走;或许是去餐饮店就餐时,少使用一个塑料饭盒;或许是你无意中发现一只小鸟在窗口无力地拍打着翅膀时,为它疗伤,然后将它放归自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露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寻找平衡在行动中。那或许是你去图书馆是,保护好每一本书,当发现书有破损时,将它带回家补好,默默地为图书馆作一次护书员;或许是在超市购买水果时,正确选择,当发现自己不需要水果时能够及时的返回“水果坊”,并将它及时倒回原处,而不是随意地藏在某个角落;或许是在使用公用电话时,能轻轻地说,而不是乱吼乱叫,大声呼喊,影响他人。一眼一情,一言一行,透露着人与社会的平衡。

篇6:高中化学平衡的知识点

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篇7:让知识平衡发展作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图分类号:F 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88-01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一个跨千年史册的巨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了工业文明,跨入信息时代,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已经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要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围绕着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引擎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党中央早已审时度势,做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选择,为发展知识经济指明了方向。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上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它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其特点是资源利用智力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利用产业化、高科技产业支柱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发展虚拟化。可以说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能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带来更好的际遇。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历经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某些国家发展的样板。然而,近年来却有减缓的趋势,国内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似乎遇有“瓶颈”,增长缓慢,后续乏力。为此,党中央又一次站在了时代前沿,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我认为地方党委政府要想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总要求,尤为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让知识经济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国内有些地方产能过剩,内需乏力,投资与消费失调,经济减速,而地方党委政府却束手无策,发展经济的动力或能力不足。有的地方好大喜功,不讲实际,投资规模过大,消费总量不足,出现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有的地方长期依赖能源、矿产资源以粗放增长的方式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却不能另辟蹊径,另谋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轻则踌躇不前,重则倒退。当然这其中不乏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有的地方官员换将过快,导致上任的官员尚未熟悉经济情况,尚无任何作为,就调离了工作岗位,相反有的地方官员则过慢,由于长期得不到升迁,心灰意冷,哪还有心思发展经济?能平安着陆就不错了。

(二)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太“重”,第三产业比例太“轻”。有的地方前者占六七成,后者只占三四成,特别是第一产业就业量占劳动力总量50%,第三产业就业量仅占劳动总量不足30%,这更能说明第一产业比例太重,第三产业太轻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三、让知识经济真正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一)发展知识经济,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各级党委政府对经济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领导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勇气和担当,把经济发展作为为官之道的头等大事。带头学习相关经济发展理论知识,时刻关注经济发展动向,积极调研探索并付诸实施。坚决不当“混日子官”、“平安官”、“渡金官”和“养老官”,净搞些“贴金形象工程”,年终岁尾,没有实绩,只管弄些大话、空话、套话满篇的论道,罗列些毫无意义的数据来彰显业绩,蒙混过关。要建立碌碌无为也追责制度。让那些混日子的官员不但得不到升迁,还要被追责。

(二)发展知识经济,应建立用人不当也是罪的制度。所谓用人不当,就是指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偏用。有的领导是典型的“近视”。特别是知识经济方面,不管胜任与否,只提拔任用身边的红人,对一线的知识经济专业工作人员视而不见,就是见了也不认识。还有突击提拔、不合程序提拔、越级提拔、带病提拔、犯错后再任用提拔、群众异议提拔等等。这些都要查一查,看看内中有无腐败、是否官宦子弟,有无官官相互照顾等。如若上梁不正,如何保证下梁不歪?又如何保证经济发展?还有要坚持用好“轮岗”,“对调”制度。一个官员一旦在工作岗位上呆久了,不可避免地失去创业的激情,也不可避免地会积累些人脉资源,尤其是“一把手”,最好不要超过三四年,特别是那些年龄到限,升迁无望、无所作为、群众举报的,要坚决及时撤换,防止出现“贪腐官”。另外,官员升迁任用最好“异地”任用,防止因其长期经营的“官脉”、“人脉”、“商脉”一条龙下来,导致大范围的腐败。这对经济发展很致命。

(三)发展知识经济,还需真正落实“科教兴国”国策。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力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专业知识人才,只有深挖他们的潜力,才能实现与知识经济的真正对接。

1.“任用得当”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发展知识经济,我们应打破常规,唯才是用,根据所专,用其所长,而现今的状况却不大乐观,有些经济专业知识人才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不对口,工作中现学现用,熟悉的不让去做,不熟悉的有力使不上,空有一腔热血,却郁郁不得志。

2.加大对各类经济专业人才的培训,并压以重担,使其有所担当。当今,经济专业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加大对各类人才的知识培训,才能使倒他们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掌握最新的经济科技动态,才能更好地出谋献策,创造出更新的成果。再者,人们做事总要有些动力,而动力的来源往往是外部的压力,大凡成功之人,通常都是一些善于把压力转为动力的人,这方面汉武帝、李嘉诚就是很好的例子。

四、结论

总之,现阶段,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把科技创新应用于农业、工业经济中去,把他们转化为知识经济,提高科技水平,再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提振内需,我想知识经济一定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林深 《论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011

[2]朱晓青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4

篇8:知识让人生更美丽作文

爱读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记得九岁那年,我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大哥出差去巢湖,回来时给我买了一本书,《唐宋诗词选》,我爱不释手,一有空闲就捧着书读,就从那时候知道了李白杜甫。自认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的韵味从小就熏陶了我,在坎坷的生涯,心灵里也总能溢出甘甜的清泉,那是对生活美好的祈盼。

住在孝肃街老屋里的那段日子,我在上小学,每到放暑假,我整天都呆在好友的书摊上,他和我是邻居,大我几岁,已经不上学了。摆书摊卖茶水,为家里挣钱。在店铺的旁边,放一张竹床,上面摆满了连环画。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精美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从那时起就永驻在我脑海里。

足智多谋的孔明,桃园结义的豪杰,都是我少年时期的偶像。每到夏夜,在老屋天井旁乘凉,害怕从黑漆漆的墙外跑来狐仙,总不敢闭眼睡觉。聊斋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想看又害怕的书。许多古典名著就这样深深植入我的心田。

读书丰富了平淡的生活,书中的故事美丽、优雅、有趣,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交织起来象一天云锦,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有时仿佛自己也置身其间。最难忘时期,一个下放知青,将从家里带来的数十本世界各著,寄放在我姨母家。

其中有《战争与和平》、《茶花女》《莫伯桑短篇小说选》、《钢铁是怎样炼成》。我有幸读到那些书,知道了托尔斯泰、高尔基、大仲马、奥斯特洛夫斯基。时常告诫自己,“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坎坷的人生之途,经历岁月的沧桑,书才是我前进的动力。读书使人明智,那涓涓溪流浸润着我渴望求知的心田。在平凡中品味多彩的人生。

读书成瘾,爱书成癖。七十年代有一次,在汽车站里等车,看见几麻袋旧书,正准备装车运走,是农村一个鞭炮厂收购回去做炮竹的,我从中发现几本线装书,《绘图千家诗注释》《李太白诗选》等。

虽然旧得已经发黄,但我却如获至宝,恳请那位农村大伯将线装书卖给我,幸好那位大伯不明究里,以为只是几本旧纸片,不经意的让我拿走了。否则那几本书早已付之一炬了。我视书籍为瑰宝,人不一定要拥有多少财富,能有几本值得一看的书,也是很幸福的啊!

在漫长谋生的路途中,我常常在繁忙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为的是读一点书,在我的行囊里总有这样几本书,《鲁迅小说》、《两地书》、《朝花夕拾》。穿越了多少时空,在我仰望流云时,闰土、祥林嫂、阿Q、孔乙己他们在鲁镇,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咸丰酒店,一个个在眼前闪烁,演义着感人故事。在我漂泊打工的日子,在我下岗困顿无助的时候,从来就没有退缩,总是坚强面对人生的厄运,象暴风雨中海燕,面对狂风暴雨和那凶涌的海浪总会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篇9:如何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

20多岁的李小姐抱怨道,她在一家港资企业作销售经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双休日很少能不加班。

“我前年结婚,每月车贷房贷要还,现在儿子刚一岁,奶粉、尿布、衣服、玩具、托儿费开销一大堆,生活和工作两副担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都盼望退休了!”30出头的张先生是一家IT企业的部门经理,同事开玩笑说他已经是“五子登科”,听到这些,他却一脸的无奈。

“我招聘的员工都比较优秀,平时的培训工作也很到位,我们公司的薪酬待遇更是业内最高的,为什么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还是不行,离职率还这么高呢?”40多岁的王女士是一家投资银行的人力资源主管,自认为本职工作做得很充分了,但是对离职员工“工作与生活无法平衡”的反馈,她百思不得其解。

鱼和熊掌:老难题有了新内涵

所谓“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要是指职业人士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支配,或者说是关于优先次序和价值观的问题。有学者还提出了和IQ、EQ并行的TQ(Time?Quotient:时商)的观点。

大家对卓别林30年代的一出电影《摩登时代》一定不陌生,他扮演的工人,整天和冷酷无情的机器竞赛,分秒必争,工作呆板重复、枯燥无味。电影里有血有肉的人和冰冷刻板的机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就是典型的泰勒思想的科学管理理论,今天看来,这当然并不“科学”。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职业人士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重新日渐凸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问题,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也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据调查显示:

(1)65%的中国人抱怨自己工作生活失衡。此外,韩国是最“失衡”的国家,高达92%,而情况最好的是荷兰人,有57%的荷兰人认为自己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

(2)26-35岁的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群体,他们占据了中国工作和生活失衡人群的33%以上。而在这群人中又以男性最为突出,高达67%的26-35岁男性反映自己难以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同时,18-25岁的年轻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平衡问题也令人堪忧,她们当中有70%左右认为工作与生活的失衡。

(3)35%的中国人被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困扰,认为“照顾他人”是难以平衡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原因。这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让人们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

(4)中国的女性将“工作和生活平衡”评为工作满意度第1的重要方面,而男性则将之排到第4位,但是他们普遍对自己的现状表示不满。

其实,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交易:所得和所失进行的交易。因为平衡意味着选择和取舍,并承担相应的后果。那么,究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重要?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重要?上述调查表明,很多人为了保持“平衡”而筋疲力尽,却仍旧不得要领。怎样才能在心里放一个跷跷板,保持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富翁呢?

这些问题决不仅仅是员工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产出”是指引导和帮助员工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能够提高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投入”是指为员工创造“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条件,是一种非物质激励,是人力资源的“全面薪酬”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人力资源经理如何才能使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使企业适时适量地支付这项“隐性薪酬”呢?

跷跷板的平衡艺术:工作向左,生活向右

■招聘员工时,必须注意要与岗位所需的业务能力、志向兴趣相匹配

人力资源经理如果招聘到一位不合适的员工,即使该员工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也无法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必然会造成工作或生活失衡;此外,时间和精力分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表象问题,兴趣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经理招聘时,还要和应聘者充分沟通,看是否符合他的志向兴趣,否则对员工和企业都将造成遗憾。

■开展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更新旧的思想,切实接受“工作和生活相平衡”的观念。

中国传统观念是只强调工作,忽视生活。过去,社会树立的榜样都是热爱工作而没有个人生活的人,比如陈景润,甚至是为了工作而牺牲生命的人,比如焦裕禄。很多普通人也抱着“为了其他所有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但这样对本人而言,毫无乐趣,也最终影响了长期的成效。还有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牺牲青春和健康追求名利与金钱,而年老的时候,又企图用名利与金钱来留住生命和健康,

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忠孝(可泛指生活)不能两全”的古训,而更多地提倡“拿得起,放得下”的睿智。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员工,接受一些观念。

■开展培训活动,辅导员工学习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技巧

(1)让员工学会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员工个人和企业之间,目标和利益是不尽一致的。应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事先规划好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和生活各自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思考,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把握大局、迷失方向;反之,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就会从容不迫,随时正确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最终目标,使得工作与生活的达到动态平衡。

(2)让员工认清真正需要完成的核心工作

告诉员工,其实上级只考核员工的业绩,工作时间长短并不在考核指标之列。如果业绩足够好,就能赢得上级的认可,好的业绩自然可以“兑换”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花费很长时间完成工作,则反而降低在上级心目中的评价。

(3)让员工学会专时专用,提高工作效率

告诫员工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足够投入,培养时效观念,以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从此任务转换到彼任务的过渡时间;同时告诉员工不要以加班为荣,上班时专时专用,业务时间只关注生活。

(4)让管理人员学会正确地分配工作,以及向下级授权

培训管理人员,在向下级分配工作、交代任务时,应该明确其性质、责任人、内容、期限、效果以及考核指标,最好做到完全量化。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相对模糊的,其结果很可能不仅达不到工作效果,还同时浪费自己和下级的时间,造成效率低下、无谓加班;同时管理人员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要信任下属,学会正确授权,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

(5)让员工学会向不合理的工作分派说“不”

应该让员工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份内工作,哪些工作并属于自己的岗位说明书包含的职责范围,这一点很重要。从组织结构设计、流程管理方面讲,这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杜绝上级、同级、下级之间职责不清、责任不清;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讲,这涉及到科学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定岗定编,规范对工作业绩的绩效管理,而且这是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必备的基础能力。

■关心员工的身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有1200名知名企业家英年早逝,包括青岛啤酒总裁彭作义、贵州习酒总经理陈星国、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方宏、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的确是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们往往也要求员工向自己看齐。

然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熬夜加班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这对绩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部应该鼓励计划性工作,不提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或通宵熬夜工作;管理人员自己不玩命工作,也不鼓励员工这样做。

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你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已经在不平衡状态中了:惧怕每天早上上班;不少的工作时间是在装模作样;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上没有任何创新思路;工作压力过大,没有时间休闲放松;一想到办公室,就感到厌恶;很久没有因为工作成果而兴奋了等等。

实际上,员工健健康康,企业才能平平安安。但是,人力资源部不能只停留在报销医药费、定期体检等传统做法上,而应该主动对员工进行更为广泛地健康投资。

■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有不少员工自认为是“大忙人”,常把家庭生活和孩子交给别人代管,将需要花时间、精力、情感的问题用钱打发,还美其名曰“社会化分工”。比如给家人买贵重礼品、送出国旅行,以为这样可以弥补平时的忽略。但是,其实这不仅无益的,而且有害,因为这些无法弥补,只是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形式化、简单化了。

但是,要让缺少很忙的员工工作生活两肩挑,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人力资源部可以适当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再借鉴一下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1)花旗集团的“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儿童看护计划,设置了儿童智力、情绪、医疗等课程,每天为1500多名儿童提供服务。

(2)微软在员工子女的幼儿园中安放了摄像设备,员工可以在线看到孩子;男性员工也有一个月的“产假”,以便照顾妻子和婴儿。

综上所述,均衡的生活和工作能为雇主和雇员带来双赢局面。因为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外部客户满意”,必须首先使得企业的“内部客户”――员工满意。企业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和缺勤率,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最终使得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出。研究表明,在维持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舍得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公司回报更多。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员工更专注的态度、更高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忠诚度。

压力与未来有关,摆脱压力的办法是活在当下

更好地工作需要避开心情“黑暗”的时间段

两个实用有效的创造力自信的培养策略

篇10:物理必修一力的平衡知识点

1、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③平衡条件的推论:

(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ⅱ)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

(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

(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学好物理有哪些窍门

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点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篇11:让设计来平衡阅读

因着《质数的孤独》《灰故事》《字体传奇》《迪奥传奇花园》《米兰·昆德拉全集》等书的设计,设计师杨林青的设计风格愈加受到关注。他的设计风格,更多的时候并不趋于感性,而是在视觉信息的传达、纸本阅读体验的优化方面尤为注重,他将所有的巧思清晰地隐于一种逻辑架构上,有着其他设计师少有的一种理性,所以,当杨林青遇到《离线》,那一份设计力表现得更为显然。

书香:在《离线》之前,《1024》开始你就跟李婷他们合作了。当初他们是怎么找到你的?其实你很少接这样的案子。

杨林青:李婷他们一开始看到张悦然主编的《鲤》,觉得那种阅读感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来找到我聊一下。我一听《1024》的选题,非常吸引我。

为什么吸引我?因为国内设计师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图书设计参与的非常多,但是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比如科技类这种比较抽象、理性的书,都不够好。而且,为什么设计师不愿意参与这方面的设计呢?我想可能跟“感觉”有关系。大家更愿意去做跟“感觉”接近的东西,而跟理性的东西不一定能够马上建立起感觉;对这种东西有感觉的人,有可能在视觉上又无法做到一种理性的平衡。而我发现国外,比如日本的优秀设计师是在参与这类设计的,而且在参与的时候不是给这个内容带来形式,设计有时候是在弥补内容的不足,或者是在为内容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国内这方面比较少。另外,我对这种科技类的题材有兴趣,我以前做的多数是文化艺术类的书,就想去尝试这样的领域,可以让我突破以往的工作范围。

书香:其实你的设计一直有很理性的特质,所以做《离线》的设计是不是比做其他书更畅快?

杨林青:不一样。也不是说其他书就会限制我。我做工作室到今年四月份就是八年了,我觉得近几年开始都会有这种感觉,我有足够的经验了,别人对我也有一定的认同,这时候我做很多工作都要比以前要畅快一些。其实做其他书对我来说也很畅快,《1024》和《离线》在专业上反而把我推到了一个新的程度。

书香:可是感觉做其他的书你会很克制。

杨林青:这个我也克制啊。比如《离线》有成本上的限制,基本上就用了80g的纯质纸,因为他们创业很不容易。按道理来说,科技书应该在纸张的呈现上更酷一点。同时在设计上,对我来说也是需要节制的,我要不断地去想怎么弥补印制的限制,在视觉上更加能吸引人。但不是想做炫,而是在把内容转换成图表的时候,或者在表达出文本表达不出的逻辑的基础上把形式做得相当酷,这样就可以反过来弥补所说的限制。其实这是一个平衡的关系。

如果真的做得很过瘾的话,我觉得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应该等《离线》成长起来,有更多人接受,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的时候,他们在成本上有一定投入,这个书可以做得更好,那时候才是更好的时候。

书香:那从《1024》到《离线》,内容的本质是相同的,但从设计师的角度,你会不会比编辑更用力地做一些改变?

杨林青:是有这个想法的,毕竟是两本不同的杂志书。

当时我们做《1024》的时候的确下了很狠的工夫(当然没有想到只做了一期)。但当时很多属于《1024》非常好的东西,到《离线》就不能用了,因为用了以后会觉得没有拉开距离,所以我们开始做新的尝试。比如设计上我建议变成双色的感觉,当然不是真正的双色,只是一种双色的色调,一方面双色从形式感来说显得科技杂志更加酷、简练,另一个原因是可以节约一点成本。还有,在每个栏目的设计上刻意地稍微变了一下。《1024》的每个栏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但是现在我做《离线》这一期的目的是把别人从《1024》里面拉出来,把视线移到《离线》上,所以做的时候还是挺刻意的。不过,完了之后会再从《离线》上慢慢融入《1024》的一些设计上值得延续的东西。

书香:李婷说你也会参加编辑团队的选题会。在做设计前,甚至稿件成形前就把自己的设想跟他们沟通?

杨林青:是的。与其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倒不如说我是一个视觉编辑,我宁愿这么称呼自己。

在开选题会的时候,他们是文字思维,我是图形思维,他们会把做这些内容的主要意图说给我听,这时候我的头脑里就会用视觉的方式去理解它,然后迅速地组织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比如它是需要插图、图标来弥补,还是需要图片或者其他。反过来,我也会提供一种可能性给编辑,用一种视觉编辑的方法把内容往前推一步。在选题会上要达成一个目的,因为我们不会有太多次会议,所以当我们开完会后,就要肯定这样做的方向是基本没问题的,然后往下执行。几次下来都是这种做法,效率非常好。

书香:从最终阅读效果的角度看,这样操作下,信息的呈现会比较准确?

杨林青:是的。等于说编辑把文字内容编完,还没有完全完成编辑工作,最后一步的编辑工作还在我这儿,需要我往视觉方向再推一步,这个时候才算完成。之后才算是做设计。视觉编辑一开始就在文字需要辅助的地方,加入了非常准确的弥补和完善,而不是你给我了一个内容,我用视觉转化一下就行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做法?这跟我之前有做杂志的经验有关。杂志是有时间限制的,要有效率的。如何让工作有效率?说白一点,就要让编辑迅速理解设计,同时设计师要理解编辑,这样两个角色在一起才能产生非常大的作用。日常中为什么会产生一些效率上的问题,或是设计不精准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两个角色,只是一方准备好了东西,告诉你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共同去创造。通过这几次的合作,我会引导他们去理解设计,他们会发现设计其实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感受非常好。

书香:之前你设计《第一财经周刊》和改版《Vista看天下》,或者做《鲤》这一本杂志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吗?对杂志书这种媒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nlc202309012045

杨林青:没有。我当时接《鲤》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认知到它是一本杂志书,如果不是《1024》来找我的话,我还不会深入思考“杂志书”这个媒介。

杂志书,的确是跟书不一样的一种媒介。怎么会让我去思考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本身关注字体和阅读,我会思考每一种媒介不同的特性。另一个,《1024》来找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虽然《鲤》和《1024》都是杂志书,但两本是完全不同的,不只是内容大相径庭,而且整个形式也完全不同。这时候就会让我反过来去想,为什么要做一本杂志书?杂志书到底是什么?这样才促使我思考杂志书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媒介,其中的阅读有什么特性?设计应该把握什么分寸?之前是完全没有想这些的。这也是对我在专业上的一个很好的促进。有了对杂志书这种媒介的理解之后,我把我的理解通过跟内容的结合,产生了《离线》这样一本杂志书。

书香:普通读者看到杂志书可能对它的特质不会那么敏感,但是作为出版人或设计师,还是能分辨出杂志书和书、杂志的不同之处?

杨林青:对。我觉得必须要这样思考。因为杂志书其实更难,难的地方是它的点很难去平衡,稍不注意就会做得太像杂志;如果往另一边偏一点,做得太文气了,太像书了也不行。

杂志比较多元、时效;书一般比较深入、博大。那杂志书是什么?李婷他们常常谈到的“长文”这种文章形态本身就是杂志书的形态。首先长文既不像书那么长,也不像一般杂志那么短。然后一本杂志书里,长文还不止一篇,而不同篇又是不同观点,不同板块。先不说设计,其实这种文本的结构和形态就决定了这种媒介是一种什么样的传达方式,受众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还有就是跟时间有关,比如《1024》很明显介入了时间,告诉你每一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阅读,给你很充分的选择,通过时间来分流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阅读不同的文字更加能吸收。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样的话才能把杂志书这个特定的、介于杂志和书之间的媒介塑造得比较清晰。

所以,先不说之后我设计了什么,设计之前我必须非常清晰地明白,我现在面对的媒介跟我以往做过的杂志、书都不一样。理解之后,我才通过设计把这个视觉轮廓化,把非常抽象的认知在视觉上具象化。

书香:之前你提到一个点,在《离线》的设计中,你通过对隐形的系统建构,来建立阅读的节奏。这个环节蛮有趣的。

杨林青:其实这个并不是那么独特,在国外非常普遍,就是常说的“网格系统”。这个非常有效。刚才我谈到如何具象化、视觉化,这种具象化、视觉化,对于复杂结构的文本来说,如果在版面上没有结构来支撑它,是很难把握住阅读的顺畅感的。如果只做一本,可以稍微努力一下,画点辅助线就可以解决;但如果是很多本,并且不需要为每一本建立新的结构,而且通过一种结构系统满足不同文本形态的需求,那是很难的。其实,就是需要我为视觉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要利用这个系统建立一种阅读的节奏、逻辑和空间。

你想象这样一本书:纸是透明的,所有的文字都能看到它的结构性,是非常有序、有变化的,不死板,同时有节奏、有韵律。就像是建筑,是很理性的,当你走进建筑空间是会感受到的这种理性,但并不会看到墙体里面的钢筋,这个系统就相当于建筑的结构,让你的眼睛跟着阅读的视线,引导你往下阅读,是这样的一个作用。

上一篇:数值计算方法上机答案下一篇:冬之雪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