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2024-05-0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精选7篇)

篇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和激励在学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加快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步伐,不断提高我校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同时也为我校推荐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参加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做好准备工作,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章 评 选

第二条 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 评选标准

(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标准:

1.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实验或方法上有较大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盲审专家评审结果全部为优良,答辩委员会评价为优秀。

2.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校期间除应满足学校规定的发表学术成果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发表被国际SCI、SSCI、EI检索的论文或在人文社科A类、B类权威期刊论文1篇,或被国内SCI、EI检索的论文2篇,或CSSCI检索论文3篇,或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有获奖证书),或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3.优秀博士论文比例不高于同期授学位人数的20%。

(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标准: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本学科范围内有较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上有创新点,取得主要成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答辩委员会评价为优秀。

2.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作者至少应在 SCI、SSCI、EI、人文社科A类或B类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3.优秀硕士论文比例不高于同期授学位人数的5%。

第四条 参评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取得的研究成果内容必须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一发明人,署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五条 我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每年6月份进行一次。

参评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应为当年和前一年底在我校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含副高级)的作者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和涉及国家机密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均不参加评选。

第六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

第七条 评选程序

(一)学位论文作者提出申请,导师推荐,填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申请表》,提交学位论文和相关附件材料。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申请者在校期间获得的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一致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答辩委员会评价及盲审专家意见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初选名单,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推荐。

(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未入选,而作者及导师认为优秀的学位论文,经2位教授推荐,可以直接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申报。

(四)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按照申报条件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通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五)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申报材料,对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初审通过的初选名单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报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需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上答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在网上公示一周,公示无异议后行文公布。

第八条 全国及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的推荐以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进行。

学校按照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指标从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参评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将从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进行推荐。

第三章 奖 励

第九条 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的奖励文件予以奖励。

第十条 获得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学校对其颁发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并予以奖励。

第四章 其 他

第十一条 对已批准的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失实、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学术失范问题,一经认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做出撤销对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奖励的决定,并予以通报,对已授予的学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中地大研字[2011]36号)同时废止。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2014年3月7日

篇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一、评选原则

1、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激励成绩突出的博士生和指导教师,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特制定本评选办法和奖励制度。

2、评选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勿滥”的原则。

二、评选标准

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应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相结合;

2、在科学理论、专门技术或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或明显的应用前景;

3、论文体现作者掌握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数据可靠,文笔流畅,表达准确,层次分明,图表规范。

4、申请者从入学到获博士学位后一年内,至少应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或国内一级学会会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本人为第二位)发表与其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5 篇,其中至少有 3 篇被 三大检索(SCI、EI、ISTP)检索,且有与其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或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或取得发明专利,本人为前三位获奖人。

三、评选范围

1、参加评选的论文,主要为我校当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在当年以前学年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确属优秀(在上次参评后有特殊情况),也可参加评选。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

2、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的数量不超过当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 10%。

四、评选工作的组织

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领导下,由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负责实施。具体工作为:

•下达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接受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请提名;•接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自荐提名;

•组织专家评议和审定,提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接受和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异议或有关事项。

2、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组织初选工作。具体工作为:

•接受本人或其导师向分会的推荐;

•对推荐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提出申请名单,在学院内公布并将有关材料上报研究生处学位办。

3、评选工作的时间定于每年的6月份。

五、争议与批准

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

2、在争议期内,对评选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3、对已评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若发现有剽窃、作假、失实、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问题,可在名单公布之日起 20 日内,以书面方式向研究生处学位办提出异议。

异议问题一经确认,取消其称号并予以公布,对已授予的博士学位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争议期结束后,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发布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并予以公布。

六、山东省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向山东省学位办推荐,参加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个别确实优秀,经有关专家评审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者。

七、表彰与奖励

1、获全国、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授予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称 号;

2、校级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授予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称号;

3、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的作者奖励人民币5000元;

4、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奖励人民币10000元;奖励其导师人民币10000元,如在我校工作,在以后的三年中每年给予10万元的科研经费。

5、对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奖励人民币2000元,奖励其导师人民币2000元。

6、对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奖励人民币1000元,奖励其导师人民币1000元。

上述奖项不重复奖励。

篇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 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增强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博士生在高教研究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积极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了第五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此次论文评选工作于3月下旬启动, 经专家组通讯评议、专家复议评审会审定, 共评选出5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名单按论文作者姓氏笔划为序) , 公示期从2009年9月18日起至10月17日结束。公示期内, 如对被评选的论文有异议, 可以书面形式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提出。为便于调查处理, 提出异议者请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10081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部;联系人:高晓杰周庆;电话:010-59893296

篇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讨论稿)

为培养硕士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作风,激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原则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由系、部、所初评,研究生部组织审议和评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终审表决的办法。

坚持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推荐范围

应届硕士学位论文(不包含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三、评选条件

1.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在理论、方法、或实际应用上有所创新,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3.论文表述清楚,层次分明,书写规范。

4.该论文在答辩前校内外专家评阅和答辩中获得一致好评。

5.得到推荐单位(学科专业授权点)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一致推荐。

6.达到或超过学校要求的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性文章1篇及以上)。

四、评奖时间

每年5、6月份组织评选本届毕业硕士研究生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五、推荐、评选程序及比例

1.各系、部、所根据参评条件,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确定本单位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按照本通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5%的比例推荐,折算后不足1人的单位以1人计算。

2.研究生部聘请相关专家对推荐材料进行审议和评选,并将评选结果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本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总人数的3%的比例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本届毕业研究生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六、公示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的论文存在剽窃、作假、失实、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10天内,以书面方式向研究生部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出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研究生部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严格保密。异议期结束后,由研究生部对长春税务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予以公布。

七、奖励

评选出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由学校发给论文作者《长春税务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奖证书》和奖金,发给获奖论文指导教师《长春税务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获奖证书》和奖金。

八、其他

1、对已获奖的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失实、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问题,一经认定,取消“长春税务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称号并予以公布,对其指导教师和已授予的硕士学位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拟申报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者,需提交如下材料:

(1)《长春税务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申报表》;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原件及复印件;学位论文评阅书;获奖证书及专利证书等材料复印件(统一用A4纸)装订成册一式2份;

(2)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汇总电子版一份(每篇以作者学号+姓名作为文件名,以中文word格式建立文件)。

篇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为提高我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与每年一次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相对应,建立评选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制度。

一、评选标准

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

2.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对该学科的科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3.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领先水平或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4.材料详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规格严格,反映出论文作者学风严谨,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评选范围及数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范围主要为评选年份的前一学我校博士学位获得者所做的博士学位论文。在此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也可以参评。每年评选出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20篇。

三、评选办法

1.学科推荐。各博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按前一学在该学科点获得博士学位人数的15%推荐本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学位分委员会初选。分委员会对本学科范围内各博士点推荐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议,并根据学校确定的初选名额(不超过前一学在该分委员会获得博士学位总人数的10%)进行初选。分委员会在进行评选时可根据情况考虑邀请校外专家参加。

分委员会将初选结果报送校学位办公室,报送材料包括初选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获得博士学位后一年内的成果复印件,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各一份)。

3.校学位委员会复评。对初选通过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学位委员会将听取论文撰写者或其导师对论文内容及所获成果所作的简要介绍,并对论文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无记名投票确定该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公示期。为增加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设立为期30天的公示期。在公示期内,公布经过校学位委员会审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有争议意见的优秀博士论文,将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常委会复议。

5.批准。公示期结束后,由校长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另外,对已经批准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存在剽窃、舞弊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经校学位委员会常委会进行审查、认定后,将取消其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及奖励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表彰及奖励

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将给予表彰及奖励。

学校召开表彰大会,由校长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颁发奖励证书及奖金。奖励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其导师各5000元人民币。

五、评选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具体组织工作由校学位办负责,每年进行一次,其日程大致如下:

6月上旬,校学位办发出评选工作通知;

6月上旬—7月上旬,各博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各分委员会初选;

7月中上旬,校学位委员会评议并确定名单;

7月中旬—8月中旬,公示期;

篇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民大研[2016]2号)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促进研究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评选对象为我校学籍在册的全日制普通研究生。

第二章

评选项目

第三条

优秀研究生评选项目包括研究生学先进个人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研究生学先进个人包括:“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

第三章

评选比例及条件

第四条

参评各类优秀研究生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作风正派,品德优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

(二)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刻苦,课程学习成绩优良,科研成果突出;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及其他公益活动,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第五条

研究生学先进个人评选比例及具体条件

(一)“研究生标兵”

评选比例:二年级以上研究生人数的2%。

评选条件:

1.博士研究生在本学必修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以上,并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共同署名(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版)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2.硕士研究生在本学必修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以上,并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共同署名(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版)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二)“优秀研究生”

评选比例:二年级以上研究生人数的10%。

评选条件:

1.博士研究生在本学学习必修课成绩平均分为80分以上,并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共同署名(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版)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2.硕士研究生在本学学习必修课成绩平均分为80分以上,积极参加研究生院或各学院组织的科研活动。

(三)“优秀研究生干部”

评选比例:二年级以上研究生人数的3%。

评选条件:

1.热心为集体、同学服务,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取得显著成绩;

2.担任过一个学年以上学生干部(班干部、党团干部、研究生会干部),切实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第六条

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比例及具体条件

评选比例:毕业研究生人数的10%。评选条件:

在符合本办法第三章第四条规定的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读研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优先评为“优秀毕业研究生”:

(一)获得“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或“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二)科研成果特别突出,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在校级及以上各类比赛或竞赛(包括集体项目)中获得前三名;

(四)在社会活动中,有突出的先进事迹,受到过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表彰或其他奖励。

第七条 凡考核学年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无资格参评各类优秀研究生:

(一)违反校纪校规受到通报批评及警告以上处分;

(二)课程考试不及格;

(三)有学术失范行为;

(四)无故拖欠学费及住宿费。

第四章

评选时间及程序

第八条

研究生学先进个人评选于每年10月进行。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于每年5月进行。

第九条

评选工作坚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逐级优选的办法。具体评选程序如下:

(一)研究生工作部发布评选工作通知后,研究生对照相应评选条件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中南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申请表》;

(二)各学院按规定条件和名额进行初评,确定推荐名单,公示后报送研究生工作部;

(三)研究生工作部对学院推荐名单进行审核,确定正式表彰名单,公示后上报学校审批。

第五章

奖励办法

第十条

评选出的各类优秀研究生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第十一条

获评“研究生标兵”者,奖励1500元;获评“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研究生”者,奖励 1000元。

第六章

第十二条

凡已获评优秀的研究生,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学校将撤销其所得的荣誉称号,追回已发奖金,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四条

篇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

十年来,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推动学科发展、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其中从2004年开始的评选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并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隆重表彰的工作, 意义尤为重大。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在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界开了先河。就我所知, 其他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尚未开展类似的评选工作。

第二, 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过程非常严格, 自始至终贯彻同行评议的原则, 保证了论文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所有学科当中, 开了一个好的先例。

第三, 由于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原则, 坚持学术卓越的标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评选的历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都是比较高的, 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最高水平。

第四, 所评选的获奖论文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学术创新上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这些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多元, 既有历史和比较的方法, 也有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实证方法, 但共同之处在于扎实、规范、严谨。而且从选题来看, 获奖论文涵盖了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历史、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经济学等多个研究方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版图的日益清晰化, 无疑也是有益的。

第五, 通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 培养了一批高等教育研究者。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获得者大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 此后获奖的一批青年学者也在迅速成长, 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生力军。

第六, 从国际比较经验来看, 这项工作符合国际学术界的惯例。在国外, 学科性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评选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奖励、提携本领域的青年才俊。在美国, 社会学学会、历史学学会、政治科学学会等都进行此项工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学会 (ASHE) 从1978年起就进行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 这些获奖者如William Zumeta、Patricia Gumport等人已经成为当今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的领军人物。

第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持的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也反映了学术去行政化的广泛诉求。学术质量的评价本当以学术为本位, 由同行学者来判断。但多年来, 我国的学术评价大多由行政部门来确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不少评价充满了政治博弈, 甚至权钱和权权交易, 扭曲了学术评价的学术本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推动了学术评价本位的回归, 在实践学术去行政化方面树立了一个范例。

上一篇:海洋主题餐厅设计方案下一篇:考研数学 把握复习中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