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2024-04-07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通用12篇)

篇1: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我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前,须按以下要求之一发表学术论文:

1.发表1篇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A 或B类的国际学术期刊(即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居于前50%的期刊)的论文,论文至少应刊出清样;

2.发表2篇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C类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英文),论文至少应刊出清样;

3.发表3篇EI收录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英文),至少2篇已刊出。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对于“同等贡献作者”排名的认定,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人[2008]28号文)执行。

本规定自2008级博士研究生起执行。

本规定的解释和修改权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篇2: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2012开始执行)

为使博士学位论文评定的学术标准客观化,保证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学位申请人须将其博士学位论文的有关内容公开发表后,方能申请博士学位,必须按以下要求之一发表学术论文:

一、我院博士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条件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且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申请法学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至少发表B类以上期刊(含B类)论文1篇;或发表D类期刊论文1篇及E类期刊论文2篇;或发表CSSCI期刊论文3篇;或者正式出版与博士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专著一本(署名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被录用拟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时间要求在本次答辩授予学位之前,该期刊拟发表论文的清样稿需在本次答辩审查时提交,博士生领取学位证书必须出具公开发表的刊物。

二、学位申请人的导师是其学术论文审查的第一责任人,申请人的学术论文必须由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发表。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对于“同等贡献作者”排名的认定,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人〔2008〕28号文)执行。

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如作为申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学术论文之一,则必须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并应明确注明作者的双重身份,即国(境)外某大学或研究机构访问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等字样,华中科技大学可以不作为第一署名单位。

四、本规定自2012届博士研究生开始施行。

六、本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篇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校学位【2012】5号),我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前,须按以下要求之一发表学术论文:

1、计算机学科IEEE/ACM TRANSACTIONS期刊或中国计算机学会规定的A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篇;

2、计算机学科C类以上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是国际SCI期刊论文;

3、计算机学科国际SCI期刊论文1篇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可(即中国计算机学会规定的C类以上,含C类)的国际会议2篇;

4、计算机学科国际SCI期刊论文1篇和国内权威刊物(规定如下)论文1篇。SCI期刊分类按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中规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期刊分类执行。

学院规定的国内权威刊物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一级学会学报。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以第二作者)。对于“同等贡献作者”排名的认定,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人[2008]28号文)执行。

本规定从2014级博士生开始实行。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

篇4: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2009级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只能适用新文件《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湖大研字[2010]30号)。2008级及以前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免盲评只能适用新文件,申请盲评可以同时适用新文件《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湖大研字[2010]30号)及老文件《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湖大研字[2007]4号)。

篇5: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北林研发„2009‟05号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和规范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切实保证和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现对我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进行调整,具体规定如下:

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层次的要求

1.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本学科专业核心及以上学

术刊物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摘要、会议综述、会议通讯、书评等)。

其中:人文社科类(林业经济管理、森林培育学科林业史方向)博士生至少有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理科类博士生至少发表累计影响因子在0.5以上的SCI或2篇EI检索源刊物学术论文;农学和工学门类(不含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博士生至少发表1篇SCI、EI检索源刊物学术论文;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博士生至少发表2篇学校规定的本学科重要检索源刊物学术论文。为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出,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申请获得的发明专利及新品种也可视同同等数量的SCI、EI检索源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2.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不包括未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集、报纸及科普读物等)上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

二、学术论文署名和时效要求

1.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北京林业大学”;且为在学期间(指正式入学之后)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

2.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成果应是获得入学资格(或通过资格审查)之日后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单位应为“北京林业大学”。

三、学术论文认定方式及程序

研究生在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前必须发表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并在提出学位申请的同时提交发表论文刊物的原件和封面、目录、学术论文全文及版权页的复印件、被SCI或EI收录的证明,并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及时录入。各学院要指定专人对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审查,汇总审查结果,将符合要求的人员名单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研究生院对各学院的审查结果进行复审或抽查,对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批准其学位申请。

四、学术论文不符合要求的处理办法

1.全日制博士生已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而CSSCI、SCI或EI类学术论文已有清样或接收函的,若个人和导师申请,并保证在1年内正式发表完全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经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可以先进入论文送审及答辩工作流程,答辩通过颁发毕业证书,但暂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授予问题;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完全符合条件后,再提交讨论。超过3年的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虽未正式发表要求的学术论文,但

已有接收函的,若个人和导师申请,并保证在1年内正式发表完全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经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进入论文送审及答辩工作流程,答辩通过颁发毕业证书,但暂不提交学院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授予问题。发表学术论文完全符合条件后,再提交讨论。超过2年的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3.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未正式发表符合要求学术论文的,原则上不予受理答辩申请。如确在论文答辩前能够正式发表符合要求学术论文(指拿到论文原件)的,经个人和导师申请,所在学院同意,可提前进入论文送审工作流程。论文评审通过且在答辩前正式发表了论文的,可同意安排答辩;否则不能安排答辩,本次申请、评审无效。

4.其余情况不予受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五、本规定自2009级研究生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注:

(1)以上专业核心期刊除特殊指出外均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http://cssci.nju.edu.cn/CSSCIlyqk2008.htm)

(2)以上学术期刊均指具有国际标准刊号和国内统一刊号的正式学术期刊,研究生在非正式刊物或非法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均不予认可。

北京林业大学

二○○九年七月二日

主题词: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规定

篇6: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各所院:

我校目前对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要求是依据《关于印发<申请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医科研发[2005]233号)文件规定,该规定已实施多年,是我校研究生学位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为了使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管理规定更加清晰、合理,增强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现制定《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新《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原《关于印发<申请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医科研发[2005]233号)文件,执行时间可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在此之前,两个文件同时执行,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达到其中一个文件的要求即可。

新《规定》是我校对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各所院和各学科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所院和本专业相应的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标准。

2012年9月7日

附件: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试行)

一、关于发表论文的规定

(一)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

学术学位(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SCI收录的学术杂志上以独立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包括排名第一的和其后标注贡献等同的全部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其内容应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一致(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1.研究生为独立第一作者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1)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前50%(含50%)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2)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50%-75%区间(含7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核心期刊或SCI收录的学术杂志上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不包括综述和病例报告)1篇。3)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后75%(不含7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2.研究生为并列第一作者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1)有两名并列第一作者的要求: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前20%(含20%)且影响因子≥3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或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20%之后(不含20%)但影响因子≥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视为以独立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后75%(不含7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

2)有三名并列第一作者的要求: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前10%(含10%)且影响因子≥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或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10%之后(不含10%)但影响因子≥10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视为以独立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后75%(不含7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

3)有四名并列第一作者的要求: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第一且影响因子≥10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或在影响因子≥20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视为以独立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位列领域内后75%(不含75%)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3.多中心临床或药学试验联合发表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当导师代表所在所院与本校其它所院或校外单位共同进行多中心(参加单位≥5家且校外单位≥3家)大规模临床或药学试验时,如研究生为多中心联合发表研究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则按独立第一作者对待。此项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生以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或药学试验研究为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时,研究生开题后必须经过所在学位分委会认定。

(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

学术学位(科研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核心期刊或SCI收录的学术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包括排名第二的并列第一作者)发表1篇研究论文(不包括综述和病例报告),其内容应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一致(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

(三)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PUBMED收录的国内核心期刊或SCI收录的学术杂志上以独立第一作者(不包括并列第一作者)发表1篇研究论文(不包括综述和病例报告);或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独立第一作者(不包括并列第一作者)发表2篇研究论文(不包括综述和病例报告)。发表论文的内容应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一致(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

(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包括并列第一作者)发表1篇论文(包括综述和病例报告)。发表论文的内容应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一致(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

二、关于核心期刊的界定

凡是在我校研究生院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年以及以后编印的)中所列的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影响因子≥0.1的期刊、在SCI(扩展版)和PUBMED检索的刊物,均视为核心期刊。

三、杂志所属领域、排位及影响因子

杂志所属领域(category)及排位(ranking)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为准。由于杂志的领域内排位及影响因子都存在动态变化的问题,论文发表当年再加前四年杂志的领域内排位和影响因子有一年符合要求即可。

四、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单位署名及发表时间的规定 1.单位署名

研究生(含同等学力学位申请者)发表论文的单位署名有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和中国医学科学院(Chinese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院校排列顺序不作硬性要求),同时标注具体所院。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但排名不是第一时,我校可以不是第一署名单位。挂靠单位研究生和导师应同时标注“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和挂靠单位(我校可以不是第一署名单位),否则不受理学位申请。2.发表时间

篇7: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及其《系统》录入时应注意的相关说明

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北航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2009版),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应有“代表学位论文成果且符合条件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对此应注意如下事项:

一、对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且分委员会可以审核学位的博士学位申请者

要求:“允许仅有一篇论文处于录用状态”。即符合条件的3篇中应刊出2篇,而且此2篇中一定含有达到第1条、或第2条、或第3条规定中刊物级别最高的1篇,则可以分别按达到第1条、或第2条、或第3条规定来确定学位论文匿名评阅抽签概率。

二、对仅因为发表论文数量未达到审核学位规定的博士生申请答辩者

要求:“必须至少1篇论文已经刊出,其它论文已经投稿或录用”。即此“1篇已经刊出的论文”一定是达到第1条、或第2条、或第3条规定中刊物级别最高的1篇(“已经投稿”的论文不能按收录源刊物计数),则可以分别按达到第1条或第2条或第3条规定来确定学位论文匿名评阅抽签概率。

三、对代表学位论文成果的学术论文录入、显示顺序

要求:在录入《系统》的“发表论文”菜单时,请把代表学位论文成果的学术论文按重要性和刊物级别高低排序。使得其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即《审批材料》的第1页)”上显示排序(即把最具有学术价值、代表学位论文成果且刊物级别最高的学术论文排在最前面)。

具体操作:“学位信息管理”“学位信息录入”“发表论文”

“设置发表文章打印顺序”“提交”。

四、对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附件的要求

1.对“已刊出”的论文,应提交:封面、目录、论文在刊物中的首页的复印件。并在目录、首页的复印件上用彩色笔标示博士生姓名。

2.对“网络在线”发行的论文,应提交:刊物在网络在线发行中的封面、目录、论文的首页的打印稿;

3.对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如能提交:①国外出版社的“Email录用通知书或信函录用通知书”、②“国外出版社提供的版权转让签字单”、③“文章校样首页”后,“可认定为已刊出”。

对以上“网络在线”、“可认定为已刊出”的论文须在提交的“打印稿”上按“电子文献形式”的要求,用彩色笔标示、注明或空白处签署相关信息(具体参照:

六、对“电子文献形式”的学术论文相关附件证明材料的要求)。

4.对在刊物上“已录用”和“已投稿”的学术论文

此类情况须填写《博士研究生“已录用”或“已投稿”学术论文情况确认表》。同时附如下附件。

(1)对“已录用”的学术论文需提交:①“(要求有确定卷期号的)录用通知书原件”、②“版面

费收据”、③“论文底稿首页”;

(2)对“已投稿”的学术论文需提交:“投稿的论文底稿首页”。

五、对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认定:必须有会议论文集的封面、目录、论文在论文集中的首页的复印件;对学术会议论文要求有收录号。

六、对“电子文献形式”的学术论文相关附件证明材料的要求

要求附上“电子文献形式”论文打印稿的第1页,用彩色笔标示或空白处签署如下信息:

1.在页眉或页脚处标示的相关信息:作者姓名、单位,刊名或会议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2.注明或标示“电子文献”的出处(如光盘出版号或文献查询网址)、出版日期或网络在线刊出日期、“论文的数字标识码(DOI:)”。

3.导师签署“情况属实”的意见并签名,并加盖院(系)公章。

七、在《系统》中的录入格式

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规定》的要求和“信息系统”给出的格式逐项录入。其中应注意:

1.对“已刊出”的学术论文请准确录入[发表论文] 的各项字段;其中:

(1)对“网络在线”发行的论文在“卷号”处录入“网络在线+论文的数字标识码(即DOI号)”;如“网络在线DOI:10:1177/***3”。

(2)对“可认定为已刊出” 的论文在“卷号”处录入“认定刊出+论文的数字标识码(即DOI号)”,如“认定刊出DOI:10:1177/***3”;其它相关项(开始页码、结束页码等)可以为空;

(3)对“已录用”或“已投稿”的学术论文在“卷号”处录入“已录用”或“已投稿”,其它相关项(开始页码、结束页码等)可以为空。

特别注意:对“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且审核学位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只允许录入“已刊出”、“网络在线”、“认定刊出”、“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对“仅因为发表论文数量未达到的博士生申请答辩者”,可以允许录入“已投稿”的学术论文。

2.对“被检索类型”是指在相关数据库(如SCI源、EI源、ISTP源等)可检索到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对于学术期刊论文要求检索到学术期刊名称,对于学术会议论文要求有收录号。

3.如论文被检索应录入“检索号”,否则此项为空。

4.如论文发表的刊物“有当年”或“最近年份”被检索数据库的“刊物的影响因子IF”,应录入,同时录入“影响因子来源年份”,否则此两项为空。

篇8: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沪交内(研)[2012] 81号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者,可按照本规定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一、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1、学习年限: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

2、课程与学分:修完培养计划中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总学分。

3、学术论文:达到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

4、学位论文: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导师审核、同行专家评审,并按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5、论文预答辩、答辩:按照规定程序举行并通过论文预答辩、答辩。

二、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具体规定

(一)学习年限、课程与学分

见《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二)学术论文发表(本项规定适用于2012年9月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研究生)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需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可免除论文发表的要求;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署名前5位)、二等奖(署名前3位)、三等奖(署名前2位)、或发明专利授权,等同于发表相同数量的SCI或EI论文;获得省部级其它科技成果奖项或发明专利公开,等同发表相同数量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数量及质量要求

(1)理学:须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或录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

(2)工学、农学:须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或录用)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或EI(工程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在EI检索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需为英文(或其第一外国语)。

(3)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须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学术论文。

2、认定办法

学术论文必须在就读博士期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录用)于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以1篇计;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其导师)以1/2篇计;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可制定高于上述标准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为鼓励博士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各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制定导向性刊物目录,对发表在本学科国际高水平刊物、影响因子高、他引率高的论文作者,可减少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要求。

(三)预答辩

1、组织预答辩小组

由所在学科组织5名副教授级以上(含副教授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其中副教授级专家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不超过3名。预答辩小组设负责人1名。博士生本人的指导教师须参加其学位论文预答辩,但不作为预答辩小组成员。

2、预答辩程序(1)预审有关材料

预答辩小组成员应在预答辩会举行之前,对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开题报告、专家的开题论证意见、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评价和建议及中期总结报告等材料进行全面、细致、充分的预审。

(2)举行预答辩会 预答辩会主要内容如下:

介绍论文情况:论文作者重点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关键性结论进行论证,导师对博士生的研究情况作全面介绍。

质疑并评价:预答辩小组成员对学位论文初稿进行质疑,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及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做出评价并得出结论。

3、预答辩结论

(1)合格:预答辩合格者,论文经完善、定稿并由导师审阅后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审。(2)基本合格:预答辩基本合格者,需对论文进行必要修改,经导师审阅同意后进行学位论文评审(须同时提交修改报告)。

(3)不合格:预答辩不合格者,必须对论文进行全面修改,经导师审核后重新进行预答辩。

(四)学位论文评审

1、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一般于答辩前三个月进行,由所在学科聘请1名副教授级以上(含副教授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担任评阅人,副教授级评阅人须具有博士学位。评阅论文的寄送、评阅意见书的回收、评阅意见的汇总和反馈由博士生所在学科指定答辩秘书负责,博士生本人不得参与。

2、论文“双盲”评议(以下简称盲审)

完成学位论文的所有博士学位申请人(免盲审者除外),均需提交学位论文,由2名校外教授级同行专家分别对其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议。学院或学科另有约定的,经过学部、学校审批,可按照其约定进行。盲审与论文评阅同时进行。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指导教师,或其他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可对其指导的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提出免盲审申请。

部分自律性强、盲审异议率低的学科,经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同意,可自行决定论文评审方式及是否盲审。

学校鼓励各学院组织学位论文进行海外评审。校学位办将定期对未盲审或以其它方式评审的论文进行抽查,以了解、监控论文质量。

3、评审时效

论文评审一般在2个月内(自论文提交评审之日起计算)完成。评审意见超过2个月(寒暑假及国家法定假日除外)未返回者,经导师同意,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申请博士学位。如答辩后返回的评审意见出现异议情况,论文作者仍应按照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

4、异议的处理

(1)复议:有异议的博士学位论文应修改后送交原评审专家进行复议,复议通过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如复议后仍有异议结论,不予组织答辩,应继续研究,做出创新性成果,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再次修改论文、再次复议,但复议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自论文初次提交评审之日起计算),逾期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复议费用自理。

(2)申诉:对评审意见有争议者,在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向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程序如下: 本人提出书面申诉,经导师签字认可、所在学院认定其书面申诉理由成立后,由学位办将其论文及相关材料送另外二位校外专家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返回后,由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不少于3人的专家小组,对评审意见和申诉理由进行审核、论证,得出论证意见,提交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仲裁,学院学位委员会仲裁结论报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五)论文答辩

学科应指定教职人员担任答辩秘书,负责答辩材料的准备、协调答辩组织工作及答辩后材料汇总等工作。

1、组织答辩委员会

所在学科聘请5或7名副教授级以上(含副教授级)职称的校内外同行专家(其中至少2名校外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副教授级专家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不超过2名。

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学术水平高、博士生培养经验丰富的教授级专家担任。博士研究生本人的导师可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能担任主席,如导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须由7名专家(含导师)组成。

2、答辩申请和审核

通过论文评审者,须按专家意见在导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经导师审核定稿,且达到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者,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科提出答辩申请,经导师、学科、学院审核、学校审批后,方可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会。

3、论文答辩会程序

学位论文答辩会应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涉密学位论文答辩按涉密会议办理)、按照下述程序进行:

(1)论文作者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45分钟左右);(2)论文作者宣读《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3)答辩秘书介绍论文工作情况、论文评阅情况及盲审意见和结论;(4)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作者答辩;

(5)休会。答辩委员会举行评议会,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作者的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得出答辩结论,拟定并通过答辩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签署答辩决议书;

(6)复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决议和答辩结论;(7)论文作者签署《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答辩结论

答辩结论以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结果决定。(1)答辩通过:得票数超过答辩委员会成员2/3者,为答辩通过,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并提请所属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2)答辩未通过:得票数未超过答辩委员会成员2/3者,为答辩未通过。答辩未通过者,可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如答辩委员会认为其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但符合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可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六)学位审核

1、学科及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

所在学科及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答辩过程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审查,并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做出是否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得票数超过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到成员半数者,报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时提出10%左右的申请人进入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重点审核名单。

未达最低得票数(应到成员半数以上)者,暂不授予博士学位,即日起2年内,作者可继续研究、修改论文,重新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逾期不再受理。

2、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各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授予博士学位人员进行审核,并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做出是否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得票数超过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到成员半数者,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未达最低得票数(应到成员半数以上)者,暂缓授予其博士学位,即日起2年内,作者可继续研究、修改论文,重新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逾期不再受理。

3、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各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授予博士学位人员进行审批,通过审批者授予博士学位并颁发博士学位证书。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公示3个月(自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通过之日起计算)。

三、其它

(一)关于学术道德规范

按照《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执行。

(二)关于申诉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我校学位授予审核的最高机构,一旦做出决定或形成决议,不得申诉。对学院和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的决定或决议有争议者,可在收到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逾期不再受理。

(三)关于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

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四)关于学位申请及授予材料的保存和归档 见博士学位申请及授予材料存档一览表(见附件5)。

(五)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及学位申请等规定,参见医学院有关文件。

篇9: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为规范并明确我校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应发表科研成果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所指的科研成果,以校科研处的学术刊物认定标准和确定的级别为准(详见http://kyc.dufe.edu.cn)。

一、对博士研究生发表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达到以下6个标准之一(至少满10分)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

1.在特级刊物(含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在一级刊物(A、B)上发表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在二级刊物(CSSCI)上发表3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4.在二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在三级刊物上发表4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5.独自承担并完成(通过结项鉴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项。

6.独自承担并完成(通过结项鉴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两项。

二、科研成果的折算办法与分值

考虑到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的各种实际情况,为便于科研成果的折算,对不同类别的科研成果规定如下分值:

1.在特级刊物(含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发表1篇论文为10分。2.在一级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为5分。3.在二级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为3.3分。4.在三级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为2分。

5.独自承担并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每项为10分。

6.独自承担并完成的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每项为5分。

7.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指导教师主持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纵向课题研究,通过结项鉴定的,每项3.3分,但只能计一项。

三、重要说明

1.学术论文须由博士生独立完成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研究生可以是第二作者,且论文的署名单位必须为东北财经大学。论文字数不能少于4500字,在报纸上发表的论文不能少于2000字。2.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按校科研处的规定加以界定,难以界定的,由博士生所在学院的学术分委员会提出初步认定意见,然后上报校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指定的组织进行最终认定。

3.在四级刊物以及在各种增刊和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均不能作为科研成果申报。4.必须提供论文发表原件,稿件采用通知不能作为发表论文的依据。

5.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步认定,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再由申请人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审核。审核通过者方可进行论文匿名评审并申请论文答辩。

四、附则

篇10: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一、印刷本学位论文格式

(一)论文内容编排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由论文封面、扉页、独创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致谢(后记)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的编排要求如下:

1.论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论文题目用黑体字打印,学科专业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论文提交时间、学号、分类号及脊背处论文题目等其他内容用宋体字打印。论文题目不得超过30个汉字。

2.扉页:内容与论文封面相同,其中送交校学位办存档的1份论文其作者、导师姓名位置应由本人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签字。

3.独创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需要从研究生教育网页上下载,并由本人亲自签名,不能复制。

4.目录:论文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与论文内容一一对应。

5.中文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主要的信息。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研究成果、结论及研究意义等,并突出论文的论点新或创造性成果。摘要后需列出3-5个关键词,以及论文分类号。

6.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

7.论文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其格式规范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所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而定。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公式、缩略词和符号等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应按章(单元)顺序编号,如图2-3为第二章(单元)第3个图。

8.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指论文中直接引用的他人观点、方法、数据的文献出处。注释应以加方括号的数字以上标标出,如“□□□□[14]”,统一编排在论文正文之后。若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位申请人真正阅读和参考过的资料,按照学术论文、著作、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电子文献、专利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统一进行编排。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见附件。

9.附录: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测量问卷、原始数据图表、实验性图片、程序全文及说明等。本项可根据论文需要编排或省略。

1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按发表学术论文、著作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主要学术论著清单,包括题目、发表刊物(出版社)名称、卷册号、年月及署名位次。

11.致谢(后记):系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之词。

(二)论文打印与装订要求

论文统一用A4纸标准输出,双面印制,左侧装订。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

论文中各标题字用小三号黑体字打印,正文字体的大小为宋体四号或小四号,每页要有页眉,其上居中打印“山东师范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字样,页码标注在页面底端(页角)外侧。

二、电子版学位论文格式

(一)电子文档的内容要求

1.学位论文电子文档必须是编辑保存的word文挡(.doc),其它编辑格式均不合格(如wps、方正等)。

2.电子文档文件名为:学号+姓名。示例:学号为20042021的研究生李明提交的论文名应为:20042021李明.doc

3.电子文档包括的内容:学号、研究生姓名、联系电话、Email、所在学院、封面、独创声明、目录、论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篇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目录、致谢(或后记)等。以上内容不得空缺,保存在一个word文档中,“封面”前的各种信息放在文档的首页。

4.论文目录的页码一定要与正文的章节、前后的内容相一致,请提交前仔细核对。论文电子版从“封面”往下应该与打印装订好的论文保持完全一致。正文的图表一定要完整,有缺漏的视为不合格,请补全后提交。如果论文由若干个文件组成,必须重新合并成一个文件。

5.使用LaTex软件编辑的论文需上传两个文件:*.ctx格式(源文件)及其转换成的*.pdf格式。

(二)电子文档提交途径

篇11: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规定的具体要求,请参看新研究生手册中《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河海研〔2011〕50号)第八条 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一)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中情所统计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及以上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所发表的论文原则上以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如为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是指导教师)。

(二)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以上(有个人证书)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每项专利须由全体发明人授权,仅限一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使用),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同数量的论文。成果均应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允许以刊物录用证明为依据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但必须以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授予学位的依据。

说明一:

1.如学生发表了国际会议论文,国际会议论文必须被EI检索。在申请学位时,学生必须提供EI检索号。(学生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学生第二。第一署名单位为河海大学)

2.如果学生使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学位时,学生必须提供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书(由科技处帮忙认定)及全体发明人的申明,只限一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使用。3.核心期刊的增刊不算。

说明二:

篇12: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1)材料学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学科、空间材料与加工学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含3篇),其中要有2篇发表在外文刊物上; ②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4.5(含4.5)。

(2)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在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含3篇),或在SCI检索源及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必须有1篇外文SCI检索源论文);

②发表SCI检索论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3.0(含3.0)。

本规定自2013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和《Materials Science Forum》只以核心期刊论文对待,不以学科基本要求的EI文章对待。(从2014年5月开始执行)

注:因2014年9月出版的《博士研究生手册》中此处有误,特此更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一篇:2024省级生态示范区汇报材料下一篇:《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