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2024-04-18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共6篇)

篇1: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共100分,6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30分)

1、进入初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这个新起点主要指()

A.新环境B.新同学C.新老师D.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2、要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们不应该()

A、各尽其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

B、各自努力学习,不为班务事所扰

C、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敢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

D、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一个令人羡慕,引以自豪的班集体,关键应有()

A、“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同学关系B、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

C、你争我夺互相攀比的竞争意识D、各尽期所能发挥所长的奉献意识

4、进入初中后,学习情况变了,科目增多,老师讲课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了,面对这些学习中的不同感受,我们在学习上要

A.依靠家长的辅导B.多买复习资料和参考书

C.做学习的管理者D.一切听从老师安排

5、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着别人一起背单词;如果你觉得多做一点习题对你有用,那你也可跳进题目的浅海去遨游一番。”这段话的含义是

A.早晨背单词,学习效率不高B.学习要敢于创新

C.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

D.只有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6、造成很多同学学习时间不够的原因有()

①做事拖拉,事情越积越多②制定的目标不切实,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③没有制定学习计划,做事太随意④没有权衡应该优先做哪些事情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学习的快乐在于()

①了解奥秘后的满足②发现进步后的快乐③攻克难题后的自得

④艰辛探究后的幸福⑤展望未来时的希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8、小张同学说:“在新班级中我熟悉的人很少,每当与同学在一起或上课被老师提问时,我怕同学们笑话,总觉得心跳加速,两腿发软,声音发颤,结果一句话也说不上。”请你为他出出主意()

①要充满自信,坚持“天生我才必有用”

②避免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

③转到其他班级或学校

④丰富自己的知识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提高学习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课前认真预习②只学课本知识,不学课外知识

③课后及时复习④用尽休息时间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0、右边漫画“差生宣言”中的同学()

①发现了自身的潜能

②对自己有清醒认识

③没有学会享受学习

④没有学会自主地学习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二、情境分析(38分)

11、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12分)

情境

你的做法

进入中学大门,成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

转学到外地,那里课本不同,讲话口音不同,老师讲课方法也不同,感到很苦恼。

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

12、(14分)小学毕业后,小军兴高采烈地来到中学读书,不久,便有了很多的不如意。

老师讲课和小学大不一样,就是不想听课。

这么多的功课,我该学哪一门呢?

作业得C级,被老师批评,都怪老爸,不帮我查作业!!

(1)上幅漫画反映了小军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3分)

(2)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军解决问题开出至少“三味药”。(6分)

(3)请说说你在初中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新问题,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面对的?(5分)

13、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初中学习新的特点,而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那么你通常对“学习”是如何理解的?是享受,是痛苦,还是……说说理由。(12分)

三、请你辨析(16分)

14、某中学安排了艺术节活动周,七年级(1)班的同学满怀期待,热烈地讨论开了。

A:这活动听说要计各班团体总分呢,我们要加把劲!

B:有舞蹈、合唱、小品、独唱、乐器比赛……活动真多!我参加独唱。

C:太好了,我的特长可以发挥了!

D:有什么好高兴的,不就是一个艺术节吗,我才不参加呢。

E:那怎么行,这是集体活动,大家都应参加。

F:唉,我又不像你们那样有什么一技之长……

(1)你赞成上述哪些同学的观点?为什么?(8分)

(2)哪些同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们应怎样做?(8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5、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做活动——集体绘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参与,到黑板上画画,要求是每人一笔,大家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于是大家轮流到黑板上画上了自己的一笔,最后黑板上出现了一幅无人能理解的“抽象”作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老师让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完成一幅真正的作品。经过讨论,同学们拿定了主意……,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绘画,黑板上出现了一幅乘风破浪的航船。

(1)老师让同学体验这个过程是为了给大家启示: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2)我们都生活在班集体中,请写出你们班至少2个优点。(4分)

(3)指出你所在的班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并对此提合理化建议。(6分)

初一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共100分,6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情境分析(38分)

11、①消除孤单,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②尽快熟悉新的学校,尽快熟悉新的同学和老师,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向同学学习当地的口音,尽快熟悉各科老师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③学会发现学习生活中的乐趣,渐渐喜欢这个学校。

(注: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2、(1)小军还不能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时间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作业做的不够好,还不习惯爸爸不检查等。

(2)“三味药”: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等。

(3)略。(注:学生的答案符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可行即可)

13、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三、请你辨析(16分)

14、(1)我赞成上述A、B、C、E同学的观点。

因为:①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②这些同学都意识到这是一项集体活动,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增光。[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我不赞成上述D、F同学的观点。他们应重视这次为班集体争荣誉的机会,增强集体凝聚力,找到自己的位置,挖掘自己的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为集体增光。[注: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5、(1)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了团结奋斗的动力。其次,还需要每个同学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最后,还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每点2分)

(2)言之有理即可。

(3)言之有理即可,“问题”“建议”各3分。

篇2: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六块”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1——4)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努力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学习方法,争取早日让他们从小学的学习习惯中转变过来,早日习惯初中生活。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六、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做到与侯老师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5、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发挥优生优势,让他们各带一个“学困生”,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介绍方法给他们的,让他们的懂得怎样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带动“学困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于他们主要是多引导,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周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1、半坡聚落

2、河姆渡聚落

3、大汶口聚落)

第2周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与黄帝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第四课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3周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1、“家天下”的夏朝

2、商汤灭夏

3、武王讨伐)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的分封制

2、贵族、平民与奴隶

3、军队,刑法与礼仪)第4周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齐桓公称霸

2、问鼎中原

3、合纵连横)

第5周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3、商鞅变法秦崛起)

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1、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第6周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孔子

2、百家争鸣)

第7周第十一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2、神奇的编钟)

第十二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二

第8周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1、秦王扫六合

2、陈胜吴广起义

3、楚汉战争)

第十四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

2、车同轨,书同文)

第9周 期中考试复习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周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削弱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

第十六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2、张骞通西域

3、丝绸之路)

第12周第十七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2、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3、《九章算术》)

第十八课 昌盛的文化(1、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2、司马迁与《史记》

3、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第十九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

第13周第二十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曹操统一北方

2、三国鼎立

3、官渡之战)

第二十一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1、人口南迁

2、淝水之战

3、江南经济的发展)

第14周第二十二课 北方民族的汇聚(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第二十三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1、祖冲之和圆周率 2、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郦道元和《水经注》)

篇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一、课前微课学习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1.结合课前微课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

在“探索与表达规律”课前微课设计中,微课教学目标是“复习和启发”,以承接课堂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相对应:数列、日历、图形排列3个内容。微课表述以客观描述为主,尽量减少教师过多引导,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推动学生在微课学习时自主探究,既可以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也可以在问题情境里探索,为课堂教学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挑战性问题做好思考准备。在课前微课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和运用嵌入其中的数学思想。如:日历问题解决,以下图日历为背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行、一列到四数方框,到九数方框再到十字型框,再到字母W型)变换选定数据的格式,学生在独立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训练。

2.明确课前微课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课前微课不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提前讲授,而是为课堂学习做好思维储备,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活、推动和延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促进者、鼓励者,而不是把课堂上想讲的内容搬到课前微课里讲。学生在课前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将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为了明确引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笔者设计了微课学习单,教师在微课中有明确的指令。如:打开微课预习单、准备好练习本、此处请暂停等。在提问上遵循:同学们,请看一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如果我把……换成一个字母,这种关系还存在吗?你想怎样表达你发现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一想,处理这类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如果有,请尽可能多地把你能想到的方法记录在微课预习单上。开放式提问有助于学生立足个体水平思考问题,减少教师辅助性思考,利于学生本体思维水平提升,从而为课堂教学数学思想的提炼做好体验准备。

3.通过微课学习单把学习内容可视化

为避免“走马观花”地学习,笔者通过微课学习单给学生搭建可视化的问题解决平台,解决了微课学习单上的问题,即经历了完整的数学思想初步渗透。学生个体在根据自身学习基础自主完成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带着问题”开展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微课学习单在题目设计上,呈现出“探索与表达规律”的基本思维线索,即从具体到特殊再回到具体的思考过程,给数学思维教学理出一条看得见的主线,让数学思维的学习具体可见,而不是遥不可及。

二、利用微课反馈卡实现课前微课与课堂教学衔接

1.通过反馈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富有成效

学生在完成微课学习后,把学习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记录在反馈卡上,课前交给教师。教师经过统计、评估反馈卡上的问题,对不同问题进行分类。课堂教学开始前,根据反馈卡的统计结果,教师明确课堂学习重难点和时间分配比例,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教师组织每个小组结合本组问题反馈、认领微课学习单上的题目并加以分享,实现课前与课上的有序衔接。本节课从分享微课学习中“探索数列、日历、图形中的规律”展开学习:

由于初一学生“探索数列中规律”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数列问题设计如下:

(1)1,2,3,4……第n个数是?

(2)2,4,6,8……第n个数是?

(3)3,8,13,18……第n个数是?

(4)2,5,8,11……第n个数是?

题目以等差数列重复出现,思考能力适中的学生即可顺利解决,适合综合实力较弱的小组认领分享,帮助其他小组思考方向有待指引的少数学生找到思维的出路。

然后根据反馈卡统计结果,“探索日历中规律”的变式体验是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所以在问题分享上既重视“探索与表达规律”由浅入深的层次构建,也关注学生对变式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分享基础上搭建运用“建模思想”检验规律的环节。例如,针对前面给出的日历,有这样一个问题:由6、14、22、16、24、18、12这7个数构成的W框里的数,数量上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中间数设作a,其他6个数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上面具体数据中发现的关系还成立吗?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是什么?用其他W型数字再试一下,这个规律还成立吗?

日历问题总共设计了7个递进式问题,对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求异思维、深入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分享认领上,主要结合学生个体意愿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这样有利于生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学习氛围。

最后,结合反馈卡信息,确定“探索与表达图形排列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分享内容。通过同一问题不同解法的分享,搭建体验“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舞台。

在问题的呈现上有如图1、图2的桌椅搭配问题,也有如图3摆放棋子的第n个图形棋子数的探索,也有如图4对火柴棒拼出不同连续图形根数的归纳。

这类问题很适合数学基础较好但是发散性思维不是很发达的学生认领,扎实的基础让这些学生在数与形的符号转化上占据了优势,分享中会带给同伴规范的解决方案。在不同小组间对不同方法的讨论上,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化归及转化”数学思想的渗透。

微课预习内容的分享认领,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思维成果,促进了生生互育、同伴互学,在探究活动中内化数学思想。

2.结合反馈的普遍问题,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学习,才可能高效而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探索。通过反馈发现:学生对于“探索与表达规律一般步骤”和“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存在问题较多,并且经由微课学习———完成微课练习,学生陷入问题解决的过程不能自拔,缺乏反思和提炼的意识。

因此,笔者由小游戏切入本节课堂教学: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心里想1个两位数,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乘2,然后加3,再将所得新数乘5,最后将得到的数加个位数字。然后睁开眼睛的同学请结果告诉我,我能知道你心里想的那个两位数。游戏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课前微课学习和课堂学习自然衔接。

三、以“核心目标———任务导学”的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深度体验

1.呈现课堂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明确本节课题的学习目标:分享微课学习中数列、日历、图形问题的规律;从分享中提炼“表达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及“贯穿本节课始终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学到的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学习目标,从学习指向上保证了数学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避免了为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展开的数学教学。

2.运用“任务导学”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一一对应,由“问题分享到思维提炼,再到实际运用”逐级展开。

任务一:微课学习的问题分组展示及互助解决

任务一由各小组自主、自愿组织分享,困难小组得到组间互助,个别问题也在组内学生互助中落实。微课学习内容的整体完成,有助于数学思维变式的深度体验,在多样性解决方法的切磋和交流中,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从体悟、积累到运用。

任务二:提炼表达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并找到本节课蕴涵的数学思想

任务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归纳、提炼的能力,通过概括“表达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并结合板书设计:步骤1———观察具体图形(数据)的过程,对应数学思想里的“特殊”;步骤2———用代数式表达规律,对应数学思想里的“一般”;步骤3———用具体图形(数据)验证,对应数学思想里的“回归特殊”。统合起来就是数学思想的“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推动学生挖掘“基本步骤”背后潜在的数学思想,把数学思考过程提升到数学思想的高阶层次,用以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任务三:解决微课学习的变式问题

任务三设有两个实际问题解决:一个是把日历问题的W型翻转成M型,提出探究13、7、1、9、3、11、19这7个数数量上的关系,并进一步追问:如果中间数设作a,其他6个数可以如何表示?另一个问题是把微课中的桌椅摆放问题整合起来,提出实际问题:若你是一家餐厅的大堂经理,由你负责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组织一次规模盛大的西式冷餐会,你会选择哪种餐桌的摆法?并回答理由。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学生小结、小组评价,给课后微课学习提供动力和方向

1.需要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设计

“在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设计。课堂学习结束后,经由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了解“会与不会”“能与不能”,更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围绕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情况,在课后作业里,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从补救、巩固、提升三个维度设计切合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对于补救性的学生问题可以辅以课后微课。

2.注重及时的小组评价

学生作为不成熟的个体,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激励。微课学习和分组学习都调动了学习个体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但是如果不注重及时评价,自主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后续深入学习的开展。本节课在学生小结后,笔者根据小组得分加以总结,并奖励表现突出或进步较大的学生,让学生及时获得主动学习的褒奖,为课后微课学习提供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与所有科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数学素养如何,对他的方方面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如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甚至人生态度等。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科学观念确立、创造能力的培养、做出正确决策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微课技术提供的良好教学环境下,如何结合教学实际渗透数学思想,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耿爽.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1):34-34

[2]陈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3]孙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篇4: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有理数加法

【解题方法与策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④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2.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例题精讲】

例1.计算:①;

.变式训练:计算①;

②.例2.计算:①;

②;

③.变式训练:计算①;

②.例3.计算:①

变式训练:计算①

例4.计算:

①;

②.变式训练:计算

①;

例5.袋小麦称重时以每袋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记录数据如下:,,,,,请问总计是超过多千克还是不足多少千克?这

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变式训练: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8筐白菜的重量是多少?

例6.你能用两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吗?.方法1:

方法2:

变式训练:在这一串连续整数中,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

例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3)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

(4)两个有理数之和可能等于零.A、1

B、2

C、3

D、4

变式训练: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例8.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却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却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米,却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却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没有下滑;第六次蜗牛又往上爬了0.48米,问蜗牛有没有爬出井口?

变式训练:学校物理兴趣小组某假日参加公益活动,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走的路线(单位:千米)为:,.(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如果每千米耗油0.2升,则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分层达标训练】

A组

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B、C、D、2.计算:

①;

②;

③.3.计算:

①;

②.B组

1、某天股票A开盘价18元,上午11:30跌1.5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3元,则股票A这天

收盘价为()

A、0.3元

B、16.2元

C、16.8元

D、18元

2、甲、乙两数之和与甲数比较()

A、其和一定大于甲数

B、其和的大小由乙数是正数,负数,0来决定

C、其和一定小于甲数

D、其和一定不小于甲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2+x是一个正数,则x一定是正数

B.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正一负

C.﹣a表示一个负数

D.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加数

4.计算:1+2-3—4+5+6—7—8+9+10—11—12+…+2005+2006-2007—2008

5.某一出租车一天下午以鼓楼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营运,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行车里程(单位: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3、5、+4、8、+6、3、6、4、+10。

①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出租车离鼓楼出发点多远?在鼓楼的什么方向?

②若每千米的价格为2.4元,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少?

6.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

(单位:g)

0

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若每袋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

C组

1.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②;

③.【能力训练】

1.计算:

(1);

(2);

(3);

(4)

.2.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

3.某运动员在东西走向的公路上练习跑步,跑步情况记录如下:(向东为正,单位:米)1000,﹣1200,1100,﹣800,1400,该运动员共跑的路程为

米.

4.比﹣大而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5.贝贝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的和是

6.小虫从某点A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5,﹣3,+10,﹣8,﹣6,+12,﹣10.

(1)小虫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A?

(2)小虫离开原点最远是多少厘米?

篇5: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3.众所周知,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成,那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看其会不会

A.直立行走

B.使用火

C.制造工具

D.劳动 14.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青青国庆期间去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考察,那么她应该去了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

C.浙江河姆渡

D.云南元谋

1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据考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A.三、四百万年前

B.一百七十万年前

C.七十万年--二十万年

D.七千年前 16.下列是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北京人

B.北京人

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

半坡原始人类 17.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1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9.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0.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是

A.陕西西安半坡村

B.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C.云南元谋县

D.北京西南周口店

21.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22.学习历史可以有多种途径,下列途径不可以用来寻找历史的是 .A.传说与神话

B.化石

C.想象

D.考古

23.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24.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建立夏朝夏朝建

商汤灭夏

东周开始

A.盘庚迁都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2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6.如图所示的西周制度中,属于被统治阶层的有

①天子

②诸侯

③卿大夫

④士

⑤平民

⑥奴隶 A.②③

B.②⑥ C.⑤⑥

D.①⑤

27.王亮向其他朋友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与史实不符的有 .A.商纣王在位时,烽火戏诸侯

B.周厉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

C.启即位后,“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D.盘庚灭夏,建立商朝

2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私有制

D.奴隶制 29.右图中的人物,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A.神农氏

B.尧

C.大禹

D.炎帝

30.“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相传下列首领禅让的顺序是

A.舜→禹→尧

C.尧→禹→舜

B.禹→尧→舜

D.尧→舜→禹

31.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A.商朝建立,定都于殷, 以后再也没有更改过

B.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C.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32.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D.“殷”字吉利

A.国家机构不完善

B.统治者缺乏经验

C.军队缺乏训练

D.末代国君的昏庸、奢侈、残暴 33.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②发展生产

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新学期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的说:“我和战国时期最西边的诸侯国同姓”。你知道丙同学

A.姓楚

B.姓秦

C.姓齐

D.姓燕

35.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36.战国时期,新出现了三个源于晋的国家,它们是

A.韩、赵、魏

B.韩、楚、魏

C.韩、赵、燕

D.齐、赵、魏 37.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丧失抵御秦军进攻能力的大规模战争是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城濮之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25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 ① ”。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 代替了 ①,“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

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答案写在下方空白处)(4分)

(2)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2分)这个朝代的建立标志我国进入什么社会?(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2分)该项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2分)

39.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13分)

【方式一 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的远古人类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2分)

(2)图二我们称这是什么式样的房子?(2分)

(3)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2分)

【方式二 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4)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后人尊称他为?(4分)

【方式三 成语学史】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一场战役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后用来比喻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5)材料中的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2分)

【领会与创新】

(6)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了解、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1分)

初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CDCBA DDABC BBBCC BCDBD DBDAA

二、材料题

38、(1)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2)夏 奴隶社会

(3)分封制 巩固周王室统治

39、(1)北京人(2)干栏式(3)齐桓公

(4)黄帝 人文初祖(5)长平之战

篇6: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1)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东汉时,宦官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

(5)东汉时,名医________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6)东汉时,名医____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

1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6分)

【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夏朝。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事务。这是中央政权最早管辖今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东汉末年,在汉中、巴蜀地区,张角创立的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1分)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3分)[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源:学#科

[来源:Zxxk.Com]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4分)

20.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帝王采取的措施在历史上影响深远。(13分)

(1)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6分 )

(2)秦朝因暴政速亡。汉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上一篇:设计师必修的七堂课下一篇:无人机智能数据链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