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2022-12-30

第一篇:教师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赴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聆听顶级盛宴 感受前沿理念

2016年7月24日至28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十几人赴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在这短暂的几天时间里,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学习结束,尽是满满的收获,在收获之余,也颇有感慨!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次培训学习机会,并在这次学习中切实受到了教育,很受启发,可以说,这次培训学习将终身难忘!下面将从两个个方面对我的外出学习进行总结:

一、 前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自我提升

这次培训的专家,谈到了一个共同话题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培养,不再是刚实行课改时那种形式上的关注,而是真正重视学生心理变化,理清知识脉络,找准思维起点,让教学贴着学生的思维展开,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上得到发展。

在吴琼教授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和北京特级教师梁捷老师的《以发展学科素养为纲打造“深度学习”特征的课堂》讲座中均讲述了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方法,及如何关注学生发展空间,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分析了当前教育现状:教师迷失了,在思想中,在评价中,根深蒂固的事什么?--依旧是成绩;总结出我们的教育要找到落点,落点是什么?--人。表明教育要以人和自由为出发点,教育要把人作为最根本点出发。只有关注人的心灵和理想,才能生发出健全、灵魂丰富的人。专家们纷纷通过实例说明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深度学习”的相互联系,以自己生动的教学案例讲述了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

李水平处长的 《基础教育形式与课程改革动态》,用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形式与课程改革新动态。专家曹培杰《未来学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给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手段和方法,展示了国外的未来学校,为中国未来学校的构建和课程结构的整合提供了想象空间。

王佩霞教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生动的数学实例提出了提升教师素养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课堂提问的现状,及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在此过程中并以教学案例《圆的面积》为例,同课异构,提出数学教学要求真、求实,要学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人课合一才是最完美的课堂。要求在教学中要顺学生思维而道,读懂学生,关注学生,关注数学本质。

张彩云主任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鲍传友教授《做研究型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新时期的老师一要提高素质,二要提高专业,教育要分6步实施,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最后才可能教育小孩。他提出了课程整合,并用北京十一学校“走班制”的教学改革实例,说明了我们需要去研究和探索和实践,做时代的先锋。

二、培训学习反思:教育无止境,且思且进步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短暂的学习,丰硕的收获,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给我带来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及许多教学上实用的东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无止境,且思且进步!

第二篇:化学骨干教师赴东北师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东北师大近六天的培训即将结束,在东北的每一天,我都被很多事情感动着。对我来说这份感动值得经常回味。回味才觉得弥加珍贵,值得铭记,同时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

关于城市。街道宽直、空气清新。徜徉在东北师大的校园内能感受到她的历史厚重感。同时银装素裹的城市,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让我体验到别样的新奇。

关于培训。其实培训是很累人的。所有的学员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要统一到东北师大聆听讲座,每天坐这么长时间不禁感叹自己的教育对象也真不容易。此外,回到宾馆之后,还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并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上交,一路培训下来,也非易事。

关于印象至深的授课专家

(1)郑长龙是东北师化学学院的教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充分地与学员互动,授课引人入胜,起点高落点低,,深入浅出;理论性强,听后收获大,受启发;

(2)周仕东是东北师化学学院的教授,所授科学探究教学的本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的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知识为主,既没有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没有让他们深入理解为什么一直以来科学是成功认识世界的特殊途径。

(3)李艳梅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讲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使我充分认识到,在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育理论和教师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可操作过程。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罗新春吉林松花江中学教师,她的讲解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教师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容易产生依赖和惯性,似乎可以灵活应付日常的教学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们深刻地追问自己:我明白了多少教学观念?仅仅是明白了教学观念还是在指导教学实践?怎样才能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学行为一定要改变吗?一定要进入引领式学习完成观念的转变。

(5)娄延果教育学博士,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团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 专家团首批成员,石家庄一中校长。他讲到只有基于真实背景的化学教学才有可能是高效率的教学。高效率的教学是学生身心都获得发展的教学。深刻认识基于真实背景学习化学的意义。化学与技术、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基于真实背景的化学教学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质疑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呼吁老师们要相应地提高应变能力、学科素养和思想深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感想与收获。

(1)培训之余,我们领略了白山黑水的无限风光,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东北的沧桑的历史加深了为人师者对使命感和责任感;

(2)感受到了东北师大专家、学者以及师大附中同仁们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3)专家们对教育案例的阐述,深入浅出,破除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误解,或让我们对一些问题看得更透,较好地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

(4)有幸与同行的全区的骨干教师取得联系,交流思想,加深友谊。

(5)在专家、教授们的醍醐灌顶之下,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之后,深刻地体会到要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学以致用。重新确定了自己的努力目标,争做研究型,探究型教师。

在东北师大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日子是短暂的,但由于聆听各位专家讲座所产生的心灵震动,一些让人产生深刻变化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肩负的责任,接下来的,就要循专家、学者们所指的课改之路进行努力求索,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基础上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三篇: 华东师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汇报

 学习内容

1、如何成为名师

2、课程改革与课堂行为的改变

3、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4、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5、有效教学与校本教研——谈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6、走过春夏秋冬——教师职业生涯心理

 分类

 教育教学

1、课程改革与课堂行为的改变

23、有效教学与校本教研——谈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 教师成长

1、如何成为名师

2、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3 课程改革与课堂行为的改变

(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博导)

一、关于课堂教学变革的几个基本观点

1、课程改革只有借助于课堂变革才能落实(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堂”)

2、课程变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

3一种和谐共存、规范有序、科学严谨、灵动生成、开放智慧的课堂。这种新课堂,源于课堂,基于课堂,在课堂中展示出人文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观、艺术的课堂教学方法观以及先进的课堂教育管理观,在打造新课堂的同时,创生出一种新)

4、课堂变革没有固定的模式

5、课堂变革的主体是教师

二、备课的变革

(一)传统备课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只注重教材钻研,却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钻研)

2、价值单一(只考虑知识的分解,而少有考虑知识的价值)

3、过程单向(教师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去考虑怎么分析教材、怎么教,而不考虑学生能否的接受、或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少反馈)

4、反思苍白

(二)备课变革的理念: 二次开发

(一次开发的主体是专家(提出理论性的指导),二次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更侧重实践)) 

(三)备课变革的要求

1、把学生放在心里

2、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

3、创造性地解读和使用教材(从多角度,分层次地的解读和使用教材)

4、设置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目标(可检验)

5、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注意留白,给学生留足空间)

三、上课的变革

(一)传统上课存在的问题

1、模式化

2、静态化

3、单一化(评价语言,教法单一)

(二)上课变革的理念:动态生成(要将学生、教材、生活结合起来)

(三)上课变革的要求

1、课堂教学生活化(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2、学生学习的主动化(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问题与创新和主动学习是结合在一起的)

3、师生互动有效化(注意哪些互动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哪些是负效的。)

4、学科教学整合化探究性学习与学科教育整合起来)

5、教学过程动态化(课堂教学要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

6、教学内容结构化(将相关内容结构化,使之更系统,便于迁移、内化)

7、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学方式方法,每一种方式方法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不能过于单一)

8、教学资源优化(教师需要有资源意识,学生、社会、网络都是触手可及的资源)

9、教学对象个别化(因材施教)

10、教学评价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要不露痕迹,因为有的时候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就是对其它学生的批评。所以评价要适当)

四、听课的变革

(一)传统听课存在的问题

1、记录方式单一

2、信息遗失过多

3、随意性较大

(二)听课变革的理念:全息透视

(三)听课变革的要求

1、事件分析法(记录事件,在事件中自己的意识)

2、过程分析法(各个环节及转化等)

3、图示辨析法(如教室的分布图,老师提了哪些学生的问题,画出哪些学生是主动发言的,画出老师在课堂上的路线图等)

4、表格核查法

5、量表统计法

6、行为透视法(在课堂上观察,对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

五、评课的变革

(一)传统评课存在的问题

1、标准指向“教”(对教师的评价多,而对学生的评价少)

2、问题分析浅(问题表面化,怕得罪人)

3、“破”多“立”少(缺点批评得多,优点表扬得少)

(二)评课变革的理念:评判分析

(三)评课变革的要求

1、创建新型的评课文化

2、确立新颖的评课标准

3、探索多样化的评课方式

4、注重后续的教学重建

 有效教学与校本教研

——谈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主讲是著名特级教师——赵才欣。这里阐述的是一项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

一、当代课程改革理念的三大变化

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

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

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

(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二、校本教研

1、好课研究

(如何判断是“好课”,应重视:基础、系统、规范、创新、应用、前沿;另外还应重视:逻辑结构、过程流畅、文化审美)

2、环节改进(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以研究改进,如作业改进——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

3、机制保障(指的是强调学校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培养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形成“名师”的一般模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原理)

三、有效教学

1、目标有效(培养目标:公民责任、个性与生存、创造力、合作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应将这些与学科目标、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2、内容有效

 A、要求对教材的研究分析

重视教育价值——主题内容的地位(即在单元或章节中同其他相关知识单元的关系分析) 重视学习过程——主题内容的结构(包含的知识点及其层次关系和主次关系分析)

重视核心价值——主题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一般情况下,对各种知识点学习要求上的

比较分析)

B、要求对教学的准备(教具准备、资料更新、学生预习)

C、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

3、过程有效(强调方式方法的有效性)

 注意讲究教学导入的艺术

 注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问题能力

 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

 注重课堂中的有效巩固与评价

 注意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

如何成为名师

(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清华大学附中:赵谦翔主讲)

敬业、创业、乐业

 敬业是基准线

 创业是生命线

 乐业是幸福线

感悟敬业

 只有真才实学,才能保障敬业

感悟创业

 “他动”不能改革,“自动”才能创新

感悟乐业

 发现自我、坚守自我、完善自我

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 不动摇(教育信念不动摇,对教育事业的坚守)

 不懈怠(要发展,要创新)

 不折腾(我们必须学习新理论,但要防止陷入概念的折腾之中)

第四篇:东北师大培训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心得

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秦皇岛市教育局依托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开展我市10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高级研修班。我有幸成为105名中学教师中的一员,在东北师范大学接受了为期7天(10月10-16日)的集中培训,感到收益良多,并深受启发。

此次培训团队阵容强大,刘茂森、黄宝国、钟绍春、张玉民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专家为我们做了关于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名师成长规律、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讲座。东北师大附中的郝淑霞做了教师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的讲座。还聆听了东北师王丹老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网络教研的讲座。此外还有哈尔滨香槟小学的简晓东、赵秀君两位一线教师及原校长孙唯为我们介绍她们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经验。

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关注教师、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尤其是刘茂森和郝淑霞两位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茂森: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学技术研究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近80的刘教授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刘教授的讲座让我及在座的各位都欣赏到了“智慧教学进行中的教学智慧”,同时还领略到的刘教授大师级的严谨的教学风格及将知识烂熟于心而又游刃有余的运用在教学中的教学风采。

《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的内修与外练》是刘教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后的完美结合,其“在科学化教学的内修与外练的结合中提高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水平,在素质化教学的内修与外练的结合中提高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水平,在现代化教学的内修与外练的结合中提高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水平”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拔高与提升,刘教授对“概括”与“分化”的形象解释,每讲一个观点用一个事例、一个笑点来强化,其间蕴含的教学智慧,不用说,我想对于在座每个学员来说这个“你懂得”!

“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关注知识点了么?知识逻辑是否严谨?知识结构是否完整?”

“教学设计适不适合学生?适不适合教学内容?适不适合教师自我?”

“利用了学生身上那些资源?提出了哪些问题?设计了哪些活动?活动有意义?” “学生课堂中的闪光点捕捉到了吗?课堂有生成吗?”

“关怀学生了么?发现学生学会了么?知识有没有被学生内化巩固?是高估了学生还是低估了学生?”

郝淑霞老师用一连串的问号质考着我们人,让我们对教学反思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郝淑霞老师东北师大附中首席教师,吉林省学科带头人。郝老师用生动详实的教学事例诠释了“教师为什么反思”“教师反思什么”“教师怎么反思”三个问题。她让我真正感受到名师的风采。她教会我们如何反思,如何成长。

我们经常听老师们反思抱怨“这题讲了100遍、做了100遍,可学生还不会做”,是啊老师反思的只是自己怎么做的、怎么教的,而没有反思学生是怎么做的,学生存在什么问题,知识内化能力如何。这就不是真正的反思。

郝老师引用了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同时还将老师与医生做对比:老师的经验和医生的经验不被等同,人们常认同老医生而不认同老教师,但教师有了反思之后则不同,经过反思可以对学生人生更有意义的指导,能更好地守住自己的“阵地”,反思是为了自己!

郝老师还介绍了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可以将它理解为它是一个人的最大潜力。找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通过成人帮助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得以最充分的发展。这也同样可以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郝老师用她对儿子的成长教育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有太多的艺术性,作为母亲作为一个教师母亲,更应反思自己,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与孩子一同成长。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一生的,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是长远的……

第五篇:北师大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平川区乐雅小学吴爱贤

2012年11月25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首都北京,有幸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白银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短暂的几天学习紧张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它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不仅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下面,我把这次学习的收获与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作为教师应该把知识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

为什么冯恩洪教授能如此娴熟的驾驭学生,让学生从心里面佩服他呢?听了他的报告后,我认为原因是冯老师对学习的坚持。从85年开始冯教授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小时,这种学习是在冯老师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这更加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我们新老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时时把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给自己的学生以最新的信息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那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同行们,对教育知识的渴求令我感动,他们不顾千里之遥来京师学习的那份热情,让我为之倾倒,他们让我明白了学习一种荣耀,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段话记忆犹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

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教育路既短暂又漫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育人本领,才能真正让自己在教育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才能让自己真正敲开幸福的大门。

感悟二: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多已过时,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

在听了心理学家张梅玲《对课堂有效性的思考》、赵希斌教授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业评定》几位专家的权威讲座,就像一座座知识的高山,巍峨耸立,各领风骚,令人仰慕,而我有幸在每一座高山上都领略到了一些奇妙的风光。在几天的培训中,收获不少,新鲜的教育理念就像汩汩清泉流进我干涸的心田。北京西城区教科所王立军所长《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的讲座,着实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精彩的教科研“大课”。王所长通过许多生动翔实的案例和资料向我们介绍了操作式课题研究的要求、方法、实效,她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小题大做,大有可为”的深层内涵和实践研究操作策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并不难,关键在于要“用心”去做,关键在于要“穷追”精神,最平常、最朴实的东西,在老师们的“穷追”之下,理出思路,做出了成果,使学生受益,促进教师成长。王所长讲座朴实、睿智且极富启发性, 细细品味这些话语,撼人心魄,都是触动我思想深处的那根弦的话语,是我教学苦闷彷徨时的心灵鸡汤,是我行走在教育路上的指南针。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感悟三:一名优秀教师成长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是要有一颗虔

诚的热爱教育之心的。

11月26日,来自北京史家胡同学小学的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万平老师做了题为《爱一朵花,就陪它绽放….》讲座。万老师是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我们讲述了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心得体会。万老师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她不仅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学生的好“妈妈”。她为我们讲述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平凡,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万平老师说:班主任是最平凡的教育者,是幼小心田的播种者,是童蒙养正的奠基者,是良好习惯的缔造者,是目标理想的引导者。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教育是温暖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她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也温暖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她的一言一行,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万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她使我更加懂得了,我们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温厚,我们的博学,我们的信念和情操去赞美学生,鼓舞学生,用我们美好的话语去点亮温暖、照耀他们一辈子的心灵之灯。

怀着难舍的心情,终于要离开北京,几天的培训所获远不止于这些,作为教师这几天的学习也远远不够,但培训中所折射出来的理念和思想必将融入我的灵魂,助我前行!

上一篇:教师教育工作者倡议书下一篇:计算机技能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