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2024-04-19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精选11篇)

篇1: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知识结构

全书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和随机事件的概率等五章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及需要,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与“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教材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情景问题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教材内容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和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各章内容分析

1、二次根式:本章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运算等过程,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在本章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利用平方运算求非负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方法等知识。二次根式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内容,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求根以及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求值运算中相关的内容。因此要体会二次根式的意义和运算的过程,并把它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2、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从实际问题情境出发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进而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内容自始自终置于实际情境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在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解释、检验和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本章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其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完全类似,因此在学习这一章知识时要注意体会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互转化和比较。

3、图形的相似;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内容,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得出结论,认识相似图形的特征与性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似图形,认识相似图形的特征与性质,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探索得出结论,强调发现结论的过程,加强合情推理能力,逐步渗透一些逻辑思维方法,体现数学的理性特征。

4、解直角三角形:本章先从测量及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入手,给我们创设学习的情境,并引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让我们认识一种新的数量关系——边角关系。在掌握了特殊三角函数及运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之后,便可以解直角三角形。在学习本章内容中要注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所揭示的边角关系的灵活选择和变换,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扩大知识面。

5、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概率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其中包含丰富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有规律的辩证思想。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写得通俗易懂,始终渗透着概率与统计的数学思想,在处理问题时,要求学生养成调查研究和试验的科学态度,同时要会对所得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估计,会采用试验的方法来学习。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会求出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会用公式,进行化简、计算;会化简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并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辨别、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会整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成立的条件:二次项系数不为0;会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并根

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会求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用于实践中进行测量高度、宽度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掌握相似图形的运动与坐标的关系。

4、能正确运用sinA、cosA、tanA、cotA表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比;能利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即相关的代数式求值问题;会运用各种关系求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元素;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5、理解事件的概率及会用树状图、列表法计算概率;会利用概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1、通过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求问题的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篇2: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师大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仰角、俯角的含义,准确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概念.【教学难点】

能解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小明站在离旗杆10米的A处,用高1.50米的测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α=52°,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Bc的高度了.(精确到0.1米)

你知道小明是怎样算出的吗?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想要解决刚才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教学说明】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仰角、俯角的概念.现在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算出来的.【分析】在Rt△cDE中,已知一角和一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即可求出cE的长,从而求出cB的长.解:在Rt△cDE中,∵cE=DE•tanα=AB•tanα=10×tan52°≈12.80,∴Bc=BE+cE=DA+cE≈12.80+1.50=14.3(米).答:旗杆的高度约为14.3米.例如图,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为32.6m,从点A测得点D的俯角α为35°12′,测得点c的俯角β为43°24′,求这两个建筑物的高.(精确到0.1m)

解:过点D作DE⊥AB于点E,则∠AcB=β=43°24′,∠ADE=35°12′,DE=Bc=32.6m.在Rt△ABc中,∵tan∠AcB=,∴AB=Bc•tan∠AcB=32.6×tan43°24′≈30.83(m).在Rt△ADE中,∵tan∠ADE=,∴AE=DE•tan∠ADE=32.6×tan35°12′≈23.00(m).∴Dc=BE=AB-AE=30.83-23.00≈7.8(m)

答:两个建筑物的高分别约为30.8m,7.8m.【教学说明】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分清楚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解决.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如图,一只运载火箭从地面L处发射,当卫星达到A点时,从位于地面R处的雷达站测得AR的距离是6km,仰角为43°,1s后火箭到达B点,此时测得BR的距离是6.13km,仰角为45.54°,这个火箭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01km/s)

2.如图所示,当小华站在镜子EF前A处时,他看自己的脚在镜中的像的俯角为45°;如果小华向后退0.5米到B处,这时他看到自己的脚在镜中的像的俯角为30°.求小华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1.73)

【答案】1.0.28km/s

2.1.4米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何体会?

2.这节课你还存在什么问题?

篇3: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 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 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能根据判别条件进行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 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 体验到探究的甘苦, 更能领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材处理

(1) 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根据初三学生年龄的特点, 学生年龄比较小,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归纳推理能力较低,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判别方法的推理,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通过练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 创设更为有效探索活动和更为合理的探索顺序。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一) 说设计理念

想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为学生敢创新、能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 让同学们一起来看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大屏幕演示) 。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学生旧知, 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别方法, 从而引进新课。

2. 讲授新课

(1) 动手实践:让学生每人拿出两根牙签或火柴 (长短不定) ,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在摆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 (3) 同时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 培养竞争意识, 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2) 教师演示钉制平行四边形这一过程。

方法一:将两根木棒AC, BD的中点重叠, 并钉子固定, 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将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 再用木条AD, BC加固, 得到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解决问题。

(1) 实际生活: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 李大爷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 同学们想想看,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2) 通过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并学以致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体验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3) 例题精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的活动, 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式证明法, 开拓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随堂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 点E, F在对角线AC上, 且OE=OF。

(1) OA与OC, OB与OD是否相等? (2)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了习题组有层次的教学, 在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巩固和提高。

(四) 小结

(1)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2) 平行四边形判别的条件。

(五) 布置作业

(1) 课本P104习题1, 2, 3; (2) 《资源与评价》P70。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八、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设置,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讨论发现新知,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强化练习, 巩固新知, 通过小结归纳总结新知。

本节内容逻辑性较强,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在说理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正常的。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 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 反馈评价及时, 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 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期盼控制中。

九、教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使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我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

篇4: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6—67页《左右》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三、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文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左右

师: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要举起那一只手?(生:右手)

师:那另一只手就是……(生:左手)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师:知道这两个字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你会用右手做哪些事?

师:你的左手又会做什么呢?

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看来,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找找看。下面,同学们同桌说一说。

师:认识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活动活动,好吗?我们一起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老师发指令,同学们来做动作。发出指令后,看谁做得又对又准。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外,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左边有几个同学?右边有几个同学?你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二)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2.数一数

师: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2个。)

师: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4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一会儿排第2,一会儿排第4?(生:因为数的方向不一样。一次是从左边数,一次是从右边数。)

师:同一物品,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可能不同。

师:从左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再从右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生答略)

3.猜一猜

师:在文具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谁?(生:尺子。)

师:为什么同一把尺子既在左边又在右边?(生:和铅笔盒比它在左边,和橡皮比它在右边。)

师:同一物品,和它比较的物品不同,它的位置也不同。(课件出示淘气、笑笑、机灵狗座位图,学生观察验证)

(三)联系实际,体验“相对”左右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解决了那么多困难,请你们再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老师举起的是右手还是左手?

师:请同学们把右手举起来,再想想老师举起的到底是哪只手呢?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可是为什么看上去和同学举的手是相反呢?(生:因为老师和我们面对面。)

师:同桌的同学都举起右手,面对面看看,发现了什么?(生:我和我同桌的右手正好相反。)

师:对了,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2.举手比赛

师:老师想和同学举手比赛,愿意吗?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师生面对面站着,师举左手,生举左手,师举右手,生举右手。师与最快的同党握手表示祝贺。)

3.握握手(要求同桌同学面对面站)

师:刚才我们是用哪只手握手的?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用你的左手拉拉钩。

4.师:老师还有个问题要请教聪明的同学,上楼梯应靠哪边走?下楼梯呢?(屏幕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吗?当学生争持不下时让他们去体会: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①女孩子从后往前走为上楼梯,男孩子从前往后走为下楼梯。②指导学生举着右手表演:女孩子上楼后又顺势下楼,男孩下楼后又上楼。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我们不仅上下楼梯时,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走,以免发生事故。做一个讲文明、守秩序的好孩子。

(四)联系实际,运用提高

1.出示停车场情境图,(书本上67页的第4题):

师:淘气在小明家玩了好一会儿,现在要回家了,他要坐的车是停车场里从右边数的第五辆大客车,小朋友们:

①你看到了几辆车?

②树林后藏了几辆车?

③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2.看书填空。

(五)自主评价,拓展延伸

师:你们认为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样?认为自己表现的很出色的,在书本67页的左上角画一个圆圈,右上角画一个三角。

师:请同学们回去后在生活中找找左右,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篇5: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会根据传播问题、百分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熟悉解题的具体步骤.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认识到对方程的解必须要进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舍去要以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为标准.

重点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传播问题、百分率问题.

难点

如果理解传播问题的传播过程和百分率问题中的增长(降低)过程,找到传播问题和百分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一、引入新课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2.科学家在细胞研究过程中发现:

(1)一个细胞一次可分裂成2个,经过3次分裂后共有多少个细胞?

(2)一个细胞一次可分裂成x个,经过3次分裂后共有多少个细胞?

(3)如是一个细胞一次可分裂成2个,分裂后原有细胞仍然存在并能再次分裂,试问经过3次分裂后共有多少个细胞?

二、教学活动

活动1:自学教材第19页探究1,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1)如何理解“两轮传染”?如果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第一轮传染后共有________人患流感.第二轮传染后共有________人患流感.

(2)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有x(1+x)人被传染上了流感.于是可列方程:

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变式练习: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2:自学教材第19页~第20页探究2,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1)如何理解年平均下降额与年平均下降率?它们相等吗?

(2)若设甲种药品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的成本下降了________元,此时成本为________元;两年后,甲种药品下降了________元,此时成本为________元.

(3)增长率(下降率)公式的归纳:设基准数为a,增长率为x,则一月(或一年)后产量为a(1±x);

二月(或二年)后产量为a(1±x)2;

n月(或n年)后产量为a(1±x)n;

如果已知n月(n年)后总产量为M,则有下面等式:M=a(1±x)n.

(4)对甲种药品而言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实际.

2.传播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传播源的确定和等量关系的建立.

3.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准数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有:a(1±x)n=b(常见n=2).

4.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不一定也较大,成本下降额较小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不一定也较小.

作业布置

教材第21-22页习题21.3第2-7题.第2课时 解决几何问题

1.通过探究,学会分析几何问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问题.

2.通过探究,使学生认识在几何问题中可以将图形进行适当变换,使列方程更容易.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对方程的解必须要进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舍去要以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为标准.

重点

通过实际图形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难点

在探究几何问题的过程中,找出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活动1 创设情境

1.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面积________,长方体的体积公式________.

2.如图所示:

(1)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10 cm,宽是8 cm,四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 cm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________,高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10 cm,宽是8 cm,四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x cm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________,高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活动2 自学教材第20页~第21页探究3,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 cm,宽21 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 cm).

(1)要设计书本封面的长与宽的比是________,则正中央矩形的长与宽的比是________.

(2)为什么说上下边衬宽与左右边衬宽之比为9∶7?试与同伴交流一下.

(3)若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 cm,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 cm,则中央矩形的长为________cm,宽为________cm,面积为________cm2.

(4)根据等量关系:________,可列方程为:________.

(5)你能写出解题过程吗?(注意对结果是否合理进行检验.)

(6)思考如果设正中央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9x cm和7x cm,你又怎样去求上下、左右边衬的宽?

活动3 变式练习

如图所示,在一个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花园的面积占整块面积的75%,等宽且互相垂直的两条路的面积占25%,求路的宽度.

答案:路的宽度为5米.

活动4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1.利用已学的特殊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公式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根据面积与面积(或体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能正确解方程,最后对所得结果是否合理要进行检验.

作业布置

篇6: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2、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领悟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如何寻找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培养合作的意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重点难点:

1、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

一、考考你

1、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学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3,这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积等2于这两位数的7,求这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数是63)

2、如图,一个院子长10cm,宽8cm,要在它的里沿三边辟出宽度相等的花圃,使花圃的面积等于院子面积的30%,试求这花圃的宽度。(花圃的宽度为1m)

二、创设问题情境

阳江市市政府考虑在两年后实现市财政净收入翻一番,那么这两年中财政净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应为多少?

三、尝试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翻一番,你是如何理解的?

(翻一番,即为原净收入的2倍,若设原值为1,那么两年后的值就是2)

2、“平均年增长率”你是如何理解的。

(“平均年增长率”指的是每一年净收入增长的百分数是一个相同的值。即每年按同样的百分数增加,而增长的绝对数是不相同的)

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4、展示成果,相互补充。

解:设平均年增长率应为x,依题意,得

2(1x)2

1x2 x121,x221 x10.414,x23.414

因为增长率不能为负数 所以增长率应为41.4%。

四、拓展应用

若调整计划,两年后的财政净收入值为原值的1.5倍、1.2倍、…,那么两年中的平均年增长率相应地调整为多少?

又若第二年的增长率为第一年的2倍,那么第一年的增长率为多少时可以实现市财政净收入翻一番?

独立思考完成后,与同伴交流,教师分析示范与学生交流。

五、做一做

1、某钢铁厂去年1月某种钢产量为5000吨,3月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2、某种药品,原来每盒售价96元,由于两次降价;现在每盒售价54元。平均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小结:

篇7: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培养动手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说理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各种图形的旋转,体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物体的平行移动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物体的旋转的现象:宇宙中的星球运动 ,微观世界里的粒子运动 ,生活中的运动。

在下图中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画面。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这些图形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而形成的新图形。

如图,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转到位置P′,像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这悬挂点就叫做小球旋转的旋转中心

旋转的概念:

注意:图形旋转时,每个点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但每个点所经过的路线不同。

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A.2 B.3 C.4 D.5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

二、探究归纳

如图(1),点A绕着点O转过80°到了点A′的位置,那么点A′与点A称为对应点,点O就是旋转中心,而∠AOA′的度数等于旋转角度80°。

如图(2),线段AB绕着点O转过60°到了线段A′B′的位置,那么线段A′B′和线段AB称为对应线段,而点B′和点 是对应点。

如图(3),△AOB绕着点O旋转45°到了△A′OB′的位置,那么图中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的角度是 ,对应点是 ,对应线段是 ,∠A与∠A′称为对应角,图中对应角还有 。

归纳 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 ,图形的旋转是由 、和 决定的。

三、操作探索活动

1、将△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 B′ C ′的位置,度量∠AOA′ 、∠BOB′ 、∠COC′的度数, 线段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ABC与△A ′ B′ C ′是全等三角形吗?

思考:图形的旋转和图形的中心对称有什么关系?

四、实践应用

例1已知A点与点O,画出点A绕着点O旋转30°后的点A′

1、已知线段AB与点O,画出线段AB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后的图形。

2、已知△ ABC和点O,画出△ ABC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后的图形。

3、若改成多边形呢?你能总结出旋转作图的方法吗?

完成课本P58“例1、例2”

例2思考课本P60“交流与发现”,并完成“例4”

练习: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个点?(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五、巩固提高

1、课本P74练习第1,2,3题

2、如图,△AB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ACE,写出图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线段以及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并试着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指两个三角形中的边和角).

3、长方形ABCD中,连结BD,将△ABD旋转到△CDB处,写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六、课堂小结

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有关要点:

(1)图形的旋转是将一个图形绕着一点顺(逆)时针转过某个角度;

(2)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

(3)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决定的。

七、作业布置

篇8: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篇9: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直观几何的最后阶段,它既是前面所学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及有关计算的延续和发展,又为今后逐步由实验几何阶段转入论证几何阶段作了渗透和准备。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操作、观察和比较,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让他们初步学会用确切、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归纳推导公式并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理具有一定的转化和类比推理能力,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转化和类比推理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但由于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很难跟以往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利用转化和类比推理基础上,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节水型灌溉”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个旋转喷水的情景,喷水区域形成一个圆,并提出一个问题“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帮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圆的面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面积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方法:通过割补、拼组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情感态度: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4.教学重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5.教学难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直线图形的认识到曲线图形的认识,无论是教材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在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跃迁。

篇10: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三,九四的数学。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两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三步四环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条件;会利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及证明;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三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掌握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的方法,会用概率估计频率;掌握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性质及判定定理,会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理解投影与视图,并会简单应用;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掌握其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本章主要内容是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条件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章重点是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条件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难点是运用这些性质和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题目中计算与证明。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本章主要是掌握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的方法,会用概率估计频率,难点是用列表法与树状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理解图形相似的条件及判定定理,会用三角形的相似测高。难点是相似三角形测高的掌握及其应用。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掌握其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的掌握。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篇11: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 1.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 菱形 平行四边形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2.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图中相等的角有: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性质: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16cm,它的周长等于,面积等于。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一条对角线长是24 cm,则它的面积是。

二、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周长为8cm,∠BAD=1200 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件得到的。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积累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发展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设计:模仿-猜想-论证-运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

1. 四条边都相等;

2.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3.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学习1.思考(1):

除了运用菱形的定义,你能找出判定菱形的其他方法吗? 猜想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得出结论:

判定定理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实际应用:

例题1:如图19. 3.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4.思考(2):

除了运用对角线,你还有其他判定菱形的方法吗? 猜想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思考:这里的条件能否再减少一些呢?能否类似对矩形的讨论那样,有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了呢?猜一猜,并试着画一画,你就会知道,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5.得出结论:

判定定理2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三、随堂练习1、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课堂小结 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共有哪几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课题)复习 判定1.判定2.例1.判定3.探究 例2.(学 生 板 演)六、布置作业 教材P7 习题1.2 1、2、3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前布置的任务为本节课的探究做了有效的铺垫,学生资源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在证明思路的分析过程中体会了逆向思维、一题多解等的数学思想,另外,学生通过经历“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探索过程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矩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

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 关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收集有关矩形的图片,制作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近平行四边形性质,预习矩形这节内容.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 2.知识线索:情境与操作→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性质. 3.学习方式:观察、操作、感知其演变,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形象感知 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属于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由此归纳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 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投影显示)【问题探究】(投影显示)如图,△ABC中,∠A=2∠B,CD是△ABC的高,E是 AB的中点,求证:DE=1/2AC. 思路点拨:本题可从E是AB的中点切入,考虑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必需找到另一个中点.分析可知:可以取BC中点F,也可以取AC的中点G为尝试.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探研时空】 已知:如图,从矩形ABCD的顶点C作对角线BD的垂线与∠BA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求证:AC=CE.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因此,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 2.性质归纳:

(1)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2)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完成,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

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

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 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补充)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例3(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随堂练习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在△ABC中,∠C=90°,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课后练习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⑴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

⑵ 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⑶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教学反思 1.灵活处理教材  2.充分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 3.应当注意的问题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几点:

1、充分考虑了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研究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能学以致用。

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适当、适量设置例题、习题,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生成性。

3、教师始终起到启发、点拨、纠偏、示范的作用。

4、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生活中随处可见矩形,矩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前面两节学习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与矩形相关的问题也是考查的热点。

2.对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主要是应用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利用这节课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选题时,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 配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与交流,已经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难点: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环节一:回顾交流,温故知新 通过上节课对矩形的学习,谁能回答以下问题 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哪些性质?(通过对矩形定义及性质的回顾,引出判定矩形除了定义外,还有哪些方法,导入新课。)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是什么?(用定义)(1)是不是平行四边形,(2)再看它有无直角。

判定定理:(1)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环节二:应用辨析,巩固定理 教师讲解教材P16例3,以加深学生对矩形性质定理的应用的认识;

讲解P14例4,加深学生对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的认识。

环节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2.矩形ABCD的两条对称轴为EF,MN,其中E、F、M、N分别在 AB、DC、AD、BC上,连结ME,EN,NF,FM,AB= cm,BC= cm,则四边形ENFM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练习一,二是课内练习,主要为加强学生对所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将给出的条件转化为应用定理所需的条件,辨析判定定理的题设,以便更好地应用定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分别应用所学定理,使学生能够学习致用。这两道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采用独立完成形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求助老师或同学,学生互助完成,派学生代表板书讲解。)环节四:反思小结,体验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再现知识,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教学设计反思 1. 灵活处理教材,在精不在多 2. 分层次教学 3. 充分给学生以时间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学习目标】 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

【学习过程】 第一步:课堂引入 1.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 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四条边都。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

第二步:应用举例 例1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是 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2 .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求证:(1)EA=AF;

(2)EA⊥AF. 第三步:随堂练习1.⑴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 __,四个角___ ____,两条对角线____ _______ ____. ⑵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__________________ ⑶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面积为__________ ⑷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6,则面积为__________ 2.如右图,E为正方形ABCD边AB上的一点,已知EC=30, EB=10,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对角线为______ ____. 3.如右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与∠ECD的度数. 知识再现:

⑴ 对边平行 边 ⑵ 四边相等 ⑶ 四个角都是直角 角 正方形 ⑷ 对角线相等 互相垂直 对角线 互相平分 平分一组对角 教学设计反思:

1:要智慧的用教材:

2: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教学目标: 1、知道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条件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经历探究正方形判定条件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综合推理能力,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3、理解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教学重点: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条件.教学难点:合理恰当地利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那么思考一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包含关系?请填入下图中.通过填写让学生形象地看到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还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而正方形、矩形、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2、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3、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怎样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 议一议:你有什么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二、讲授新课 1.探索正方形的判定条件: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研究,老师巡回其间,进行 引导、质疑、解惑,通过分析与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基本方法.(1)直接用正方形的定义判定,即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后两种判定均要用到矩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矩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是判定正方形的基础.这三个方法还可写成: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上述三种判定条件是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一般方法,可当作判定定理用,但由于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方法各异,所给出的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的具体条件也相应可作变化,在应用时要仔细辨别后才可以作出判断 2.正方形判定条件的应用 【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1)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也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个角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三、随堂练习 教材P24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的应用.四、课时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同时展示下图,通过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理解正方形判定方法的应用.五、课后作业习题 1.8的 1-3题.六、板书设计:

(课题)复习:

判定方法:

讨论:

例1.正方形与矩形 例2.补例.正方形与菱形 教学设计反思 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容量 3.注意改进的方面 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会判断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2、能力培养:能根据具体情景应用知识。

3、情感与态度:体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及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造性。

【学习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学习过程】 一、前置准备:

1、什么是方程?什么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多项式2x2-3x+1是几次几项式?每项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几? 二、自学探究: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自学教材,回答:

(1)如果设未铺地毯区域的宽为xm,那么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长为 m,宽为为 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试再找出(10、11、12、13、14以外)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

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后面四个数依次可表示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3)根据图2-2,由勾股定理可知,滑动前梯子底端距墙 m,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m,那么滑动后梯子底端距墙 m,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三、合作交流:

观察上述三个方程,它们的共同点为:① ;

② ;

这样的方程叫做。其中我们把 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分别称为、、,a、b分别称为、。

1、分别把上述三个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并说明每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2)(3)四、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学交流一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五、当堂训练: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说明二次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2x2+3x+5(2)(x+5)(x+2)=x2+3x+1(3)(2x-1)(3x+5)=-5(4)(3x+1)(x-2)=-5x 2、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3、关于x的方程(k-3)x2+2x-1=0,当 k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课下训练】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有一面积为54平方米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短5米,另一边剪短2米,恰好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三个连续的整数两两相乘,再求和,结果为24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方程 一般形式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3x2=5x-1(x+2)(x-1)=6 4-7x2=0 3、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2k+2=0.当k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当 k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4、把方程2x(x-3)=(x+1)(x-2)+3化成ax2+bx+c=0的形式后,a,b,c的值分别是()A.3、7、1 B.2、-5、-1 C.1、-5、-1 D.3、-7、-1 5、方程①x2-1=x;②2x2-y-1=0;③3x2-+1=0;④中.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①④ B.①③④ C.①.D.①② 【链接中考】关于x的方程(k-)x2+(m-3)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和m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成分复杂,针对学生的基础如此设计,但是时间还是很紧。

建议基础薄弱的地区:课前复习整式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熟知10-20的平方;

在第四环节中,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后,举例反问,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及其对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方程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

2、能力培养:能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3、情感与态度:渗透“夹逼”思想,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学习重点】用估算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学习过程】 一、前置准备:1、什么是方程的解? 二、自学探究:通过估算未铺地毯区域的宽,理解探索方程解的过程。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如果设未铺地毯区域的宽为x m,则可得方程(8―2x)(5―2x)=18,化为一般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你能求出x吗?根据本题实际情况,思考下列问题:

(1)x可能小于0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可能大于4吗?可能大于2.5吗?为什么?。

由以上两题可知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下表 x 0 0.5 1 1.5 2 2.5(8―2x)(5―2x)(4)你知道未铺地毯区域的宽x(m)是多少吗?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 思考下面的方法可以吗? 因为8―2x比5―2x多3,将18分解为6×3,8―2x=6,x=1。

说说你的观点,与同伴交流一下。

三、合作交流:

阅读课本33页“做一做”,设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x+6)2+72=102 化为一般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明认为底端也滑动了1米,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是2米,3米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猜出滑动距离x(m)的大致范围吗?(4)x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 x 0 0.5 1 1.5 2 x2+12x-15 所以______ < x < ______。

进一步计算 x 1.1 1.2 1.3 1.4 x2+12x-15 所以______ < x < ______ 因此x 的整数部分是______,十分位是______ 注意:(1)估算的精度不要求过高;

(2)计算时提倡使用计算器。

四、归纳总结: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学交流一下。

怎样用估算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五、当堂训练:

1、五个连续整数,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你能求出这五个连续整数吗? 2、一个面积为120平方米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米,求苗圃的周长。

【学习笔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学得比较好的内容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课下训练】1、一名跳水运动员进行10m跳台跳水训练,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必须在距水面5m以前完成规定的动作,并且调整好入水姿势,否则就容易出现失误。假设运动员起跳后的运动时间t(s)和运动员距水面的高度h(m)满足关系:h=10+2.5t-5t2,那么他最多有多长时间完成规定的动作? 2、方程x2=x的解是()A.1 B.1或-1 C.0 D.1或0 3、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那么满足的方程是()A.x2+130x-1400=0 B.x2+65x-350=0 C.x2-130x-1400=0 D.x2-65x-350=0 【链接中考】已知两个数的和为10,积为9,求这两个数。

教学反思 1、关注只是发生发展过程、关注数学活动过程 2、创造性使用教材 3、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4、注意改进的方面 课 题 配方法(一)第_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2、在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成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的方程。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 一、引 1、a2±2ab+b2=? 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x+3)2-5=0。

二、探 自主探究P10-12 1、完成P10 做一做 2、如何解方程x2+6x+4=0呢? 思考:x2+6x+_____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可得 x2+6x+____-___+4=0 即(x+__)2-____=0 就可用前面所学的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试试看 3、揭示配方法的定义和关键点 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只要在二次项和一次项之后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____________里,这种做法叫作__________ 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了,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作________。

4例题探究 例1把下列二次多项式配方(1)x2+2x-5(2)x2-4x+1 例2解方程(1)x2+10x+9=0(2)x2-12x-13=0 三、结 1、怎样将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四、用 1、课本P.12,练习。

2、解方程:(1)x2-6x+10=0;

(2)x2+x+ =0;

(3)x2-x-1=0。

作业布置:课本习题1.2中A组第4题(1)(2)(3)。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3、注意改进的方面 课 题 配方法(二)第_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3、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使一元二次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 一、引 1、、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 3、练习后再完成课本P13的“做一做”. 二、探 1、自主探究教材P13-15 2、探究:我们已经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能不能用配方法解? 解方程:2x2-4x-6=0 3、思考:解方程2x2-4x-6=0的方法: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可将方程两边同除以________________,把二次项系数化为________,然后按上一节课所学的方法来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

4、尝试解方程3x2+9x+=0 三、结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归纳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

四、用 1将下列方程配成(x+a)2=b的形式(1)4x2+4x+1=0;

(2)x2-2x-5=0;

2、课本P.15,练习。

布置作业习题1.2中A组第3题的(4),选做B组第2,3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1、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2、注意改进的方面 课 题 2.3 公式法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 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教学难点 求根公式的条件:b-4ac0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7x-18=0 二、新授:

1、推导求根公式:ax2+bx+c=0 (a≠0)解:方程两边都作以a,得 x2+x+=0 移项,得:

x2+x=- 配方,得:

x2+x+()2=-+()2 即:(x+)2= ∵a≠0,所以4a2>0 当b2-4ac≥0时,得 x+=±=± ∴x=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 x= 注意: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2、公式法:

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3、例题讲析:

例:解方程:x2―7x―18=0 解:这里a=1,b=―7,c=―18 ∵b2-4ac=(―7)2―4×1×(―18)=121>0 ∴x= 即:x1=9, x2 =―2 例:解方程:2x2+7x=4 解:移项,得2x2+7x―4=0 这里,a=1 , b=7 , c=―4 ∵b2-4ac=72―4×1×(―4)=81>0 ∴x== 即:x1= , x2=―4 三、巩固练习:

P58随堂练习:1、2 四、小结:

(1)求根公式:x=(b2-4ac≥0)(2)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五、作业:

(一)P59 习题2.6 1、2(二)预习内容:P59~P61 板书设计:

一、复习二、求根公式的推导 三、练习四、小结 五、作业 学生演板 x1=9,x2=-2 注意:符号 这里a=1,b=―7,c=―18 学生小结 步骤:(1)指出a、b、c(2)求出b2-4ac(3)求x(4)求x1, x2 看课本P56~P57,然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另一种解法――公式法。

(1)求根公式的推导,实际上是“配方”与“开平方”的综合应用。对于a0,知4a>0等条件在推导过程中的应用,也要弄清其中的道理。

(2)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应把方程写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b、c的数值以及计算b-4ac的值。当熟练掌握求根公式后,可以简化求解过程 教学反思 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这节课不能够仅仅让学生背公式、套公式解方程,而应让学生初步建立对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的数学建模意识,亲身体会公式推导的全过程,提高学生推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2.3公式法 二 一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通过公式推导,加强推理技能训练,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⒉过程与方法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⒊情感与态度 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⒉教学难点 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 三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x2-7x+2=0 请你说出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⒉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a≠0)吗? 1、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得 3、配方 要进行开平方运算,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由于4a2>0恒成立,所以只须b2-4ac≥0 4、如果,那么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当时,它的根是 上式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只要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就可以直接代入公式求解 例1解方程(1)(2)(3)(x-2)(1-3x)=6 ⒊巩固练习,知识反馈 练一练:利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P58随堂练习:1、)(1)2x2-9x+8=0;

(2)9x2+6x+1=0;

(3)16x2+8x=3;

P58随堂练习:2、P59习题2.6:

1、2、⒋知识梳理,形成系统 (1)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方法?配方法、公式法,有时还可以估算方程的解(2)求根公式是利用配方法通过推导得到的,掌握求根公式的关键是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只要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就可以直接代入公式(4)根据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⒌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导为主,层层深入,以问题串的形式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引入新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一块长为16m,宽为12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个方案能实现吗?若可以实现,你能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吗?当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示在黑板上之后,接着提出问题:你的设计一定符合要求吗?怎样知道你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以上图形哪些可以直接说明符合上面条件的?剩下的图形怎样通过计算来说明?从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来看,学生的热情、思维与探究并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理清设计者的思路。

课 题 2.4分解因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会用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重点 掌握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回顾交流 [课堂小测]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5x-2x-1=0 2.10(x+1)-25(x+1)+10=0 观察比较: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分析小颖、小明、小亮的解法:

小颖:用公式法解正确;

小明:两边约去x,是非同解变形,结果丢掉一根,错误。

小亮:利用“如果ab=0,那么a=0或b=0”来求解,正确。

分解因式法:

利用分解因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分解因式法。

二、范例学习例:解下列方程。

1.5x=4x 2.x-2=x(x-2)想一想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方程x-4=0,(x+1)-25=0。

三、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1、2 [拓展题] 分解因式法解方程:x-4x=0。

四、课堂总结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否分解是关键,因此,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通过提高因式分解的能力,来提高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的能力,在使用因式分解法时,先考虑有无公因式,如果没有再考虑公式法。

五、布置作业 P62 习题2.7 1、2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一、复习二、例题 三、想一想 四、练习五、小结 六、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学生练习。

注:课本中,小颖、小明、小亮的解法由学生在探讨中比较,对照。

概念:课本议一议,让学生自己理解。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

5x2-4x=0 x(5x-4)=0 x=0或5x=4=0 ∴x1=0或x2=(2)原方程可变形为 x-2-x(x-2)=0(x-2)(1-x)=0 x-2=0或1-x=0 ∴x1=2,x2=1(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用分解因式法来解。

(2)分解因式时,用公式法提公式因式法 教学反思 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本节课在评价时注重关注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否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肯定地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2.这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节中应着眼干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其中所设计的解题策略、思路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进一步渗透,才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2.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说出根与系数的关系;

2.会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有关的问题.过程性目标 在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这个探索发现过程中,通过尝试与交流,开拓思路,体会应用自己探索成果的喜悦.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发现问题,发现关系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养成合作的意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与原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对根与系数这一性质进行应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说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2.解下列方程,将得到的解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你发现表格中两个解的和与积和原来的方程有什么联系?(1)x2-2x=0;

(2)x2+3x-4=0;

(3)x2-5x+6=0.二、探究归纳 方程 x2-2x=0 0 2 2 0 x2+3x-4=0 1-4-3-4 x2-5x+6=0 2 3 5 6 可以得到;

两个解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个解的积等于常数项.一般地,对于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已知常数,p2-4q一般地,对于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已知常数,p2-4q≥0),试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两个解x1、x2,算一算x1+x2、x1•x2的值,你能得出什么结果?与上面发现的现象是否一致.结论: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这与上面的发现是一致的.三、实践应用 例 1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0和-3,求p和 q的值.解法一:因为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0和-3,所以有 解法二:由,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0和-3,可得 例2 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6x+p2-2p+5=0的一个根是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和p的值.四、交流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探索的步骤:观察——归纳——猜想——证明;

2.通过本节课探索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五、检测反馈 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2+m-2=0的一个根是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和m的值.2.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3.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mx-m2=0有一个根是1,求m的值.六、布置作业习题2.8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采用“实践——观察——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教学。让学生多实践,从实践中反思过程,经历韦达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将应用问题和规律归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理解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问题 问题1、一根长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2的矩形?(2)能否围成面积是32 cm2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如果设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的长是xcm,那么矩形的宽是__________。

根据相等关系:

矩形的长×矩形的宽=矩形的面积,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问题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2? 二、练一练 1、用长为100 cm的金属丝制作一个矩形框子。框子各边多长时,框子的面积是600 cm2?能制成面积是800 cm2的矩形框子吗?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 cm,BC=12 cm,点P从点A沿边AB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

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 cm2? 三、课后自测:

1、如图,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

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cm? 2、如图,在Rt△ABC中,AB=BC=12cm,点D从点A开始沿边AB以2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DE∥BC,DF∥AC,问点D出发几秒后四边形DFCE的面积为20cm2? 3、如图所示,人民海关缉私巡逻艇在东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在其所处的位置O点的正北方向10海里外的A点有一涉嫌走私船只正以24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为迅速实施检查,巡逻艇调整好航向,以26海里/时的速度追赶。在涉嫌船只不改变航向和航速的前提下,问需要几小时才能追上(点B为追上时的位置)? 4、如图,把长AD=10cm,宽AB=8cm的矩形沿着AE对折,使D点落在BC边的F点上,求DE的长。

5、如图,有长为24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a为15米),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

(1)如果要围成面积为45平方米的花圃,AB的长是多少米?(2)能围成面积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吗?如果能,请求出最大面积,并说明围法;

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的应用课,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进行过方程应用的训练,对于方程的实际应用并不陌生,虽然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但本课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采用启发式、问题讨论式、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教材提供的素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迁移,找出解决问题的新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学习,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的分析,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更好地进行学习指导。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探索,学会解决有关增长率的问题.过程性目标 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培养合作的意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经常从电视新闻中听到或看到有关增长率的问题,例如今年我市人均收入Q元,比去年同期增长x%;

环境污染比去年降低y%;

某厂预计两年后使生产总值翻一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增长率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增长率问题. 二、探究归纳 例1 阳江市市政府考虑在两年后实现市财政净收入翻一番,那么这两年中财政净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应为多少? 分析 翻一番,即为原净收入的2倍.若设原值为1,那么两年后的值就是2. 解 设原值为1,平均年增长率为x,则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 因为不合题意舍去,所以 . 答 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41.4%. 探索 若调整计划,两年后的财政净收入值为原值的1.5倍、1.2倍、…,那么两年中的平均年增长率相应地调整为多少? 又若第二年的增长率为第一年的2倍,那么第一年的增长率为多少时可以实现市财政净收入翻一番? 例2 为了绿化学校附近的荒山,某校初三年级学生连续三年春季上山植树,至今已成活了2000棵.已知这些学生在初一时种了400棵,若平均成活率95%,求这个年级每年植树数的平均增长率.(精确到0.1%)分析 至今已成活2000棵,指的是连续三年春季上山植树的总和.解 设这个年级每年植树数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 第二年种了400(1+x)棵;

第三年种了400(1+x)2棵;

三年一共种了400+400(1+x)+400(1+x)2棵;

三年一共成活了[400+400(1+x)+400(1+x)2]×95%棵.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00+400(1+x)+400(1+x)2]×95%=2000 解这个方程得 x1≈0.624=62.4% x2≈-3.624=-362.4% 但x2=-362.4%不合题意,舍去,所以 x=62.4%. 答 这个年级每年植树数的平均增长率为62.4%.课堂练习1.某工厂准备在两年内使产值翻一番,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精确到0.1%)2.某服装店花1200元进了一批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无人购买,决定打折出售,但仍无人购买,结果又一次打折后才售完,经结算这批服装共盈利280元,若两次打折相同,问每次打了多少折? 三、交流反思 这节棵学习了两个有关增长率的问题,通过探索,掌握了增长率问题的解题方法,学会了解相同增长率和不同增长率的问题.四、检测反馈 1.水果店花1500元进了一批水果,按50%的利润定价,无人购买.决定打折出售,但仍无人购买,结果又一次打折后才售完.经结算,这批水果共盈利500元.若两次打折相同,每次打了几折?(精确到0.1折)2.某服装厂为学校艺术团生产一批演出服,总成本3000元,售价每套30元.有24名家庭贫困学生免费供应.经核算,这24套演出服的成本正好是原定生产这批演出服的利润.这批演出服共生产了多少套? 3.一件上衣原价每件500元,第一次降价后,销售甚慢,第二次大幅度降价的百分率是第一次的2倍,结果以每件240元的价格迅速出售,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习题2.10 教学反思 设未知数(未知量成了已知量),带着未知量去“翻译 ”题目申的有关信息,然后将这些含有的量表示成等量关系,就是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的分析,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一)课题 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 目标 教学知识点:学习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力训练要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反思和拓广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成功与失败,获得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 正确地用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游戏:小明对小亮说:“我向空中抛2枚同样的—元硬币,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你给我10元钱,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我给你10元线.”结果小亮欣然答应,请问,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分析得很好,当然,这只是个数学游戏.教师只是想用此介绍一些概率问题,而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是不能参与购买彩票的,而赌博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游戏. 二、引入新课 如果有两组牌,它们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2,3.那么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几的概率最大?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是多少呢? 小明的做法:

总共有9种情况,每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相同,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情况出现得最多,共3次,因此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最大,概率为,即. 小颖的做法:通过列下表得到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为. 牌面数字的可能值 2 3 4 5 6 相应的概率 小亮的做法:也用了列表的方法,可我得到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为. 第一张牌的牌 面数字第二张 牌的牌面数 1 2 3 1(1,1)(1,2)(1,3)2(2,1)(2,2)(2,3)3(3,1)(3,2)(3,3)你认为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颖和小亮都用了列表法,而小颖的做法是错误的,小亮的做法是正确的.你认为用列表法求概率时要注意些什么? 用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务必相同.从小亮的表格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呢? 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将两枚均匀的一元硬币抛出去,两个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看一个常见的用两个转盘“配紫色”的游戏. 游戏者同时转动如下图中的两个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求游戏者获胜的概率. 三、随堂练习(多媒体演示)掷两枚骰子.它们的点数和可能有哪些值?用列表的方法求出点数和为6的概率.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理论概率,进一步发展了同学们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的反思习惯.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注意:在教学时要反复强调:在借助于树状图或表格求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应注意到各种情况出现的等可能性.以免学生忽略这个条件错误使用树状图或表格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二)学习目标:学会可能出现的结果数较大时,可以采用列表法来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以避免重复或漏计。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列举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 1.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问题2与问题1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 活动二 运用列表法求概率 各同学自主完成例1的解题过程,小组交流、订正,并完成题后小结 例1: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9;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1 2 3 4 5 6 解:

填写表格过程中,注意数对的有序性。

思考 :将题中的“同时掷两个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的结果有变化吗?(就本例的3个问题而言,“同时掷两个骰子”与“把一个骰子掷两次”可以取同样的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因此作此改动对所得结果没有影响。)题后小结:当一个事件涉及两个因素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 法。其步骤如下:① ② ③ 活动三 牛刀小试 某联欢会上,组织者为活跃气氛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上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选择2名同学分别转动A、B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另一方需表演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游戏转盘B B 1 6 8 游戏转盘A A 活动四 再回首 本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方法?在运用时有哪些细节要向大家做个提醒呢? 1、如果试验只涉及两个因素,并且每个因素取值数为有限多个的情形,就可以用列表法求概率,即使涉及两因素有先后顺序的概率问题,这个表也是适用的。

2、列表时要注意顺序、括号及逗号的正确使用。

课堂反馈:

1.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的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的抽取一张,那么,第一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2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 2.在一个口袋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一个小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次取的小球标号相同;

(2)两次取的小球标号的和为4。

3.一天晚上小伟帮助妈妈清洗两个只有颜色不同的有盖茶杯,此时突然停电了,小伟只好把杯盖和茶杯随即地搭配在一起,求颜色搭配正确和颜色搭配错误的概率各是多少?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实用性较强的一节课,选用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他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幸福。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寻求方法,进行推理,得到判断游戏公平与否的准则。

3.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验,体会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2、通过操作,体验重复实验的次数与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3、能从频率值角度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4、懂得开展实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探索规律,并从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实验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知道,任意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许多科学家曾做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其中部分结果如下表:

实验者 抛掷次数n “正面朝上”次数m 频率m/n 隶莫弗 布丰 皮尔逊 皮尔逊 2048 4040 12000 24000 1061 2048 6019 12012 0.518 0.5.69 0.5016 0.5005 观察上表,你获得什么启示?(实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二、合作学习(课前布置,以其中一小组的数据为例)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以数学小组为单位,每组都配一个如图的转盘,让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

结论:从上面的试验可以看到:当重复实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做一做:

1.某运动员投篮5次,投中4次,能否说该运动员投一次篮,投中的概率为4/5?为什么? 2.回答下列问题:(1)抽检1000件衬衣,其中不合格的衬衣有2件,由此估计抽1件衬衣合格的概率是多少?(2)1998年,在美国密歇根州汉诺城市的一个农场里出生了1头白色的小奶牛,据统计,平均出生1千万头牛才会有1头是白色的,由此估计出生一头奶牛为白色的概率为多少? 四、例题分析:

例1、在同样条件下对某种小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统计发芽种子数,获得如下频数分布表: 实验种子 n(粒)1 5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3000 发芽频数m(粒)0 4 45 92 188 476 951 1900 2850 发芽频数m/n 0(1)计算表中各个频数.(2)估计该麦种的发芽概率(3)如果播种该种小麦每公顷所需麦苗数为4181818棵,种子发芽后的成秧率为87%,该麦种的千粒质量为35g,那么播种3公顷该种小麦,估计约需麦种多少kg? 分析:(1)学生根据数据自行计算(2)估计概率不能随便取其中一个频率区估计概率,也不能以为最后的频率就是概率,而要看频率随实验次数的增加是否趋于稳定。

(3)设需麦种x(kg)由题意得, 解得 x≈531(kg)答:播种3公顷该种小麦,估计约需531kg麦种.五、课内练习:

1.如果某运动员投一次篮投中的概率为0.8,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该运动员投5次篮,必有4次投中.(2)该运动员投100次篮,约有80次投中.2.对一批西装质量抽检情况如下: 抽检件数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正品件数 190 390 576 773 967 1160 次品的概率(1)填写表格中次品的概率.(2)从这批西装中任选一套是次品的概率是多少?(3)若要销售这批西装2000件,为了方便购买次品西装的顾客前来调换,至少应该进多少件西装? 六、课堂小结:

尽管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保持实验条件不变,那么这一事件出现的频率就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而趋于稳定,这个稳定值就可以作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七、作业: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1、教材是教与学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拓展、丰富、创新.本节课教材提出的生日相同的问题.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也就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用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3、应注意的问题:①由于设计活动方案各异,可能时间上会紧张,需要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加以引导,以便节省时间,按计划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②对学困生在小组里的表现应予以更多关注,多鼓励其参与,并给予指导,使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产生成就感.4 成比例线段 4.1.1 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 学习目的:

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

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重点: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一)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地,如果选用 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他们长度的比,即AB∶CD= m:n,或写成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

(1)在比或∶中,是,是。

⑵两条线段的 要统一。

⑶在同一单位下线段长度的比与选用的 无关。

⑷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 的数。

(二)比例尺 1、在地图上或工程图纸上,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通常称为比例尺。

2、比例尺为1:50000,意思为: 。

(三)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1、一般地,在四条线段中,如果 等于 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举例说明)如:

2、四条线段成比例,记作:其中a,d叫比例外项,b,c叫比例内项。

3、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有顺序关系。即a,b,c,d成比例线段,则比例式为:a:b=c:d;

a,b, d,c成比例线段,则比例式为:a:b=d:c 4、思考:a=12,b=8,c=6,d=4成比例吗?a=12,b=8,c=15,d=10呢? 三、例题解析:

例1、A、B两地的实际距离AB= 250m,画在一张地图上的距离A'B'=5cm,求该地图的比例尺。

例2:已知,在Rt△ABC中,∠C=90°,∠A=30°,斜边AB=2。

求⑴,⑵ 四、巩固练习1、已知某一时刻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的比值为2:7,某天同一时刻测得一栋楼的影长为30米,则这栋楼的高度为多少? 2、某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1000,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米,则在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为多少? 3、已知线段a,d,b,c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4,b=5,c=10,求线段d的长。

五、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 教学反思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设置出适合个人教学的情境。书上的情境设置应该是适用于广大地区的,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来设置情境,或是就用教科书上的情境。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家乡风景的认识和了解,也上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中穿插了让同桌之间用不同的单位测量课本的长与宽(精确到0.1cm),并求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添加这个环节目的是对学生得出“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的结论埋下伏笔。学生已经有了全等图形和比例的知识作为铺垫,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相似图形的例子,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很难,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和补充。

3、教材上的例题可以交给学生自学,然后通过随堂联系加以巩固。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补充相关的练习。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能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 2、(掌握)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学习重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比例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口答下列问题:

(1)如果a与b的比值和c与d的比值相等,应记为:。

(2)已知2:3=4:x,则x=。

2、上节课学习了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1)比例线段及其相关概念 “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

(2)“成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线段的比是指 条线段的比的关系,成比例线段是指 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3)注意:概念的有序性 线段的比有顺序性,a:b和b:a相等吗?请举例说明。

成比例线段也有顺序性,如能说成是b、a、c、d成比例吗?请举例说明。

二、预习交流:

(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请写出推理过程:

∵,在两边同乘以bd得,= ∴ =(2)合比性质:如果,那么 请写出推理过程:

∵,在两边同时加上1得,+ =+.两边分别通分得:

思考: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证明“如果,那么”.(3)等比性质:

猜想(),与相等吗?能否证明你的猜想?(引导学生从上述实例中找出证明方法)等比性质:如果(),那么=. 思考:等比性质中,为什么要这个条件? 三、巩固练习:

1.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一建筑在地面上影长为50米,高为1.5米的测竿的影长为2.5米,那么,该建筑的高是多少米? 2.若则 3.若,则 四、本课小结:

1.比例的基本性质:a:b=c:d ;

2.合比性质:如果,那么 ;

3.等比性质:如果() 教学反思 1、要根据学生实际合理的使用教材: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改进教学方面:

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灵活运用定理解答题目 学习重点:平行线等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平行线等分线段成比例的推导 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还有其它什么性质? 2、什么叫成比例线段?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

如图是一架梯子的示意图,由生活常识可以知道:AA1,BB1,CC1,DD1,互相平行,且若AB=BC,则A1B1=B1C1,由此可以猜测:若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如果在其中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吗? 探究二:

任意画两条直线l1,l2,再画三条与l1,l2相交的平行直线a,b,c,分别度量l1,l2被直线a,b,c截得的线段AB,BC,A1B1,B1C1的长度,相等吗?任意平移直线 c ,再度量AB,BC,A1B1,B1C1的长度,与还相等吗? 探究三:

如图,在△ABC中,已知DE∥BC,则和成立吗?为什么? 交流展示:

探究点拨:

过点A作直线MN,使MN∥DE,利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出结论。

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三、实践交流 例1:如图,已知AA1∥BB1∥CC1,AB=2,BC=3,A1B1=1.5,求B1C1的长。

例2、如,AD平分∠BAC交BC于点D,求证: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4、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有什么关系? 课 题 4.3 相似多边形 备 课 日 期 教 法 洋思+诱思、合作交流 授 课 日 期 学 法 观察、操作、交流、探究 教 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理解相似比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归纳、类比、交流等方面的能力.(3)情感与能力: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及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重 点 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难 点 利用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板 书 设 计 课 题 定义 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教 后 反 思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因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个多边形: 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多边形ABCDEF和投射到银幕上的多边形A1B1C1D1E1F1,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 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做什么多边形? 2.引入课题:相似多边形 二、归纳定义及运用(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的过程,归纳定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合作探究: 2.获得新知:(自读课本,时间3分钟,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①多边形相似需满足几个条件?②相似多边形的记法有什么要求?③什么叫相似比?求相似比要注意什么?)3.议一议:(1)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图(1)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吗?图(2)中的两个图形呢?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与同桌交流.12 10 10 12 图(1)正方形 菱形 10 10 8 12 图(2)正方形 矩形(2)如果两个多边形不相似,那么它们的各角可能对应相等吗?它们的各边可能对应成比例吗? 4.巩固新知:(巩固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这一最基本的判断方法。)例 下列每组图形是相似多边形吗?试说明理由。

(1)正三角形ABC与正三角形DEF;

(2)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5.想一想——反过来会怎样? 如果两个多边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老师总结: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既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判定方法,也是最本质、最重要的性质.)6.做一做 一块长3m、宽1.5m的矩形黑板如图所示,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c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回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学生归纳总结: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既是性质又是判定,运用性质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同时知道相等角所对边是对应边,对应边所对角是对应角。相似比有顺序要求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 2.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3.使学生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应用. 重点:准确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度. 难点: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请同学们都拿出文具盒中的三角板,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再与教师手中的木制三角板比较,观察这些三角形的关系,这是有全等的关系也有相似的关系.从全等与相似的类比,不难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二、给出定义 1.从∠A=∠A,∠B=∠B,∠C=∠C,AB:A’B’=BC:B’C’=AC:A’C’ 可知△ABC∽△A’B’C’.2.板书定义.叫学生写在笔记本上. 三、合作学习:

合探1 同学们观察我们的直角三角尺,直观上看它们是什么关系?到底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两个三角形能够相相似? 合探2 与同伴合作,两个人分别画△ABC和△A′B′C′,使得∠A和∠A′都等于∠α,∠B和∠B′都等于∠β,此时,∠C与∠C′相等吗?三边的比相等吗?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改变∠α,∠β的大小,再试一试.四、导入定理 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这个定理的出现为判定两三角形相似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例: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DE∥BC,AB=7,AD=5,DE=10,求BC的长。

解:∵DE∥BC,∴∠ADE=∠B,∠AED=∠C.∴△ADE∽△AB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BC= = =14.五、学生练习:

1.讨论随堂练习第1题 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2.自己独立完成随堂练习第2题 六、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定理. 七、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相似三角形的特点,而且普遍掌握较好,因此,没有必要再以问题的形式逐步总结认识,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探索“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条件下相似”科学合理的逻辑推理上。而且能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

上一篇:地陪导游服务程序下一篇:雷波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古诗词小学语文教改策略论文选题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