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2024-05-21

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共8篇)

篇1: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摘要:在社会生产各类产业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业所消耗和占用的能源比较多。虽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站在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分析,必须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概况及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1区域经济及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1.1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指在相应的区域内,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下所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其中,一定的区域范围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及与其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作为综合性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能够充分反映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尤其表现在能否恰当地对土地以及矿物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地区之间的生产力布局是否能够将科学性与经济效益融为一体是区域经济的主要表现。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不能仅仅从单一的经济指标上来表现,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量,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进行结合。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五点。

1)分析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

2)其发展速度、规模是否与当地的发展现状一致。

3)其方案是否能够对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作用或者是能否发挥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4)能否正常发挥其协调作用,对于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5)适应于基础设施。

1.2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人类生活和获得生产资料的活动中,运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也在渐渐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打破各个传统的行业界限,根据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可以将区域内整体的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地进行组织与协调工作,从而保证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能够健康运转,并且为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十分便利的条件。此外,能够充分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各类条件,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益的提高。从整体上来看,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几个重要特征。

1)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其制定的发展方向、总体规划都必须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制定的要求标准。

2)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并非是将各类运输方式进行叠加汇总,而是将其结构与特征进行有效组合。作为交通运输综合体,其具有全局性、创新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顾名思义,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体化,主要包含市场、政策以及规划建设等各项要素的一体化。

4)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能够将区域间经济和交通运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地展现出来,同时,也成为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健康发展。

2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措施

2.1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可以说就是能够将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并且能够将各个地区之间的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整合,有效处理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内容包含社会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区域之间的生产和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等。较之于其他系统来说,一致性、层次性和关联性是区域经济所特有的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将之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区域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等各式子系统。此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

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交通运输业成为构成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交通运输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能有一个的话,那么这个因素不是制度,也不是文化,而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是链接各部门的桥梁,能够充分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由此可见,一旦交通运输系统出现功能提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区域内的主要经济收入,同时,交通运输系统功能一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系统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区域内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合理利用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产业间的关系,保证其和谐发展,便能够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2)区域经济能够拉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使交通运输业产生高标准的运输需求,并且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对交通运输业的整体规划目标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进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够影响运输结构和运输布局的调整。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均衡状态需要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地进行发展。我国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所产生的,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业要在均衡的状态下保持不断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区域的可达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区域可达性通常是指从一个位置到达指定的活动位置,其存在的便利程度便可称之为区域可达性。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将直接促进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加强区域和外界的沟通联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此外,通过减少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为其带来区域的竞争优势。第二,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增加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保证联系不间断。交通运输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成为区域间的人、物等要素之间的重要载体,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要对各个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配置,并且充分展示区域优势,整合资源,从而实现市场一体化的规划目标。

2.2发展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措施

1)重视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整体部署。对区域交通运输业的运输结构以及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地配置,并且同步建设多极化、网络化的运输系统。打破行业界限,积极发展各类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2)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必须打破,在多样运输方式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并强化区域整体发展的观念,保证交通运输业的整体效益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作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内合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3)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健全和发展区域内的协调机制,减少多头管理,从制度上来保障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定,推动区域统一的市场发展。

3结语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公路的承载和运输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也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建设质量必须同经济发展的需求目标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以保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来逢波,任建兰.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4).

[2]徐阳,郗恩崇,苏兵.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与改革,(2).

[3]谭建新,杨晋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4]李盛霖.应对挑战科学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西部交通科技,2009(2).

[5]徐海成,李健,杨艳.中国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篇2: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在内的信号系统通常都是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以下简称atc,atc系统包括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简称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简称atp)、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简称ato)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都是经由信息交换网络来构成一个封闭连环的系统,这使得车上与地面控制、中央与地面控制得以互相结合,于是形成一个集列车运营情况的调整、列车的指挥以及列车无人驾驶自动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这其中atp系统是atc系统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列车的超速警告,列车与列车之间安全间距、安全开关门的的监控等工作,以此来保障列车以及司乘人员的安全性能。同时ats系统主要负责自动调整列车的运营时间表、生成列车运营时间表、监管列车运营的状态以及保障列车能够正点运营。ato负责的是列车在车站能够准点停车、站点停的期间能够继续自动运营以及到达终点后可以自动折返。现如今的atc系统大部分都可以满足现如今客运量对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列车运营正常时刻表等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atc系统还具备安全设备种类繁多、体积大、以及接口之间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在安全稳定性能方面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号系统势必会发展成为更先进可靠、服务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系统。

二、地铁中信号系统即atc系统的应用

早期地铁信号系统以音频轨道电路为基础,不过由于音频轨道电路因其稳定性与抗干扰等性能都不能满足高密度行车的需要,于是渐渐的赖到了数字轨道电路,这其中应用得最多的地铁信号系统便是以数字轨道电路为基础的atc系统。总的来说,atc系统由ats、atp、ato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atp/ato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又分为轨旁atp/ato以及车载atp/ato。

1、ats系统

ats子系统负责监视和控制整个地铁线路中列车的运行状态。ats为非故障安全系统,它的全部或任何一个部分的故障或不正确操作,都不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ats通过atp有效地防止了由于ats故障或不正确操作可能导致的对列车运行的危害。

2、atp系统

atp系统以故障安全原则强制系统安全工作。它用来检查和控制所有涉及道岔动作、列车占用状态、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追踪间隔、地面信号灯指示、列车进路等安全性。列车紧急制动闸的释放、行驶距离的确定、车门的监督、折返的监督、列车运行速度的监督等也属于atp控制的范畴。

三、ato系统

ato执行站间自动运行、车站定点停车、自动折返、开/关车门和车站停车时间控制等功能。地铁信号系统现在所采用的ato方式多为站间自动运行方式,车站的开、关门及列车出站时的启动由驾驶员负责,其实现如今的技术从理论层面讲来早已可以实现全程自动驾驶,不过照顾到司乘人员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安全稳定性的要求,列车基本都有司机。

地铁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通信安全性、可靠性的提高和通信手段的多样化,目前普遍采用的站间ato 方式将向全程无人 ato 方式发展;二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单一的 ats 系统向集成化的综合地铁控制系统方向发展。

3.1集成化的综合地铁控制系统

3.2国际先进的节能技术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中的难度

国际先进的节能技术主要是返璞归真,充分利用自然和提高材料等的科技含量。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庞大,多处于地下,照明、通风、运作等几乎全部要使用人力和物力,尤其是以电力为主的地铁交通系统中,必然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我们只有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环境下,充分借鉴外国经验,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的新突破。

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节能方面,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以及亟需改善的方面有:其一,车厢内采用具有卸载功能的压缩机技术和新风门调节技术,根据载客量自动调节地铁车厢的制冷量,在保证车厢内温度适宜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此种方式,需要将空调的制冷级别设置为六级,新风门设置为全开、全闭、三分之一开,三分之二开等四档调节功能,这在空调和新风门的设置上加大了难度。其二,停车场的绿色节能技术。由于地铁体积大,其停车场多位于郊区,占地面积大,在车辆保养、停放等方面有诸多节能必要。其三,结合西方国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在地铁地下候车室等地下建筑中,注意设置自然通风口,减少空调等设备的使用。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铁行业内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向机械工业等领域渗透,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具有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和人性化的特点[3 陈菊华,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技信息[j],2008年第13期。]3。

在地铁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工控机、微机、仪表、显示装置等技术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采用组装的方式,使得城市庞大的地铁系统得到精确的控制。

机电一体化在地铁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如通过地铁智能化控制,可以对自动扶梯进行节能控制,如利用变频控制技术,随时监测乘坐扶梯的人数,根据乘客量采用不同的运行速度,调整扶梯的运行速度和是否开启。此外,对列车的运行、地铁内部空调、通风设备等的运行也能做到智能化控制。

其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采用。一台中央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向不同列车、不同站点的现场测控计算机,既可以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调配整个地铁运行系统,又可分散分点重点控制某一列列车的运行和停止,形成了一种测、控、管一体化的兼具综合性和分散性极强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其三,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应用网络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建立总线拓扑结构网络,分多个子网,全盘控制连接自动扶梯、屏蔽门、车站到全线光纤环网交换机等,形成一系列自动化联动。列车到站,系统提示灯闪烁,屏蔽门打开后,系统自动检测相关信号,迅速向自动扶梯、主要通风设备等传递开启信号,扶梯以及空调、通风设备等进入正常运行模式,形成一系列整体联动机制。

五、结束语

篇3: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所在区域的五个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建立和实践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1.2 建立和实践的方法

1.2.1 准备阶段

1.2.1. 1 制度的准备

彼此合作的两个或多个医院供应室的护士长共同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工作流程等制定出来,比如,专科器械清洗、包装流程和质量标准、下收下送流程和治疗标准、物品交接的完善流程和具体要求等。

1.2.1. 2 合作方的准备

彼此合作的两个或多个医院各科室的相关领导应该切实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将彼此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共同思考和讨论[1]。在双方可以互相支持和配合的情况下,实施前向双方医院的护士长讲解细则,并在院内网页上发布,让医院医护人员对回收流程和具体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使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得到切实的保证。此外,将合作协议书签订下来。

1.2.2 实践的办法

1.2.2. 1 回收与清洗

协作医院的各科室在有盖式回收箱中密闭存放使用后的污染器械,我院供应室的专职司机会在每天早晨开车到协作单位的供应室将印有单位名称和编号的有盖回收箱收取过来运回我可供应室收物间。由一名卫生院和器械护士共同对器械进行清点,并和相关科室对包内器械进行核定,符合要求之后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烘干等,然后通过标准传递窗向包装间输送[2]。

1.2.2. 2 运输器具的处理

值班护士每天用0.5g/l含氯消毒液对运输汽车进行消毒;每天用清水擦抹集装筐之后,每周用0.5g/l含氯消毒液对其进行消毒;每天清洗有医院名称和编号的布口袋并进行高温灭菌;每天用0.5g/l含氯消毒液对有盖式回收箱进行浸泡,然后用高压水枪将其冲洗干净并晾干[3~6]。将消毒时间和有效期标注在运输器具上面。

1.2.2. 3 包装

我院统一供应一次性无纺布的小包,作为供应中心使用的敷料,各院自备专用的外包布的大包。

1.2.2.4 灭菌、储存和运输

一般情况下,在对外院的各种器械及物品进行高温灭菌时使用脉动蒸汽,将各医院、各科室的灭菌物品取出并分别装入布口袋,在无菌间存放,用专用运输汽车在次日早上将在情节集装筐内放置的已扎紧并转入布口袋的物品箱各院供应室分别输送。

2 结果

2.1 及时保养了各部门的器械

如果在清洗和处理器械时运用正确的方法,避免在清晰器械时的认为碰撞,就可以使器械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

2.2 使医院的医疗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与实践一体化管理体系,集中了各部门,并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促使监测所用成本的有效减少[7~8],同时将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优势进行了优化并充分发挥了出来,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建立于时间一体化管理体系前后灭菌物品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综上所述,一体化管理区域内所有医疗用品,能够使医疗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将医源性污染对外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9~10]。推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值得在社会各地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

[1]关丽婵,陈美珠,赵娟娟,等.三甲医院扶持社区卫生护理服务模式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21~1422

[2]黄月英.消毒供应中心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5(19):1932

[3]王竹华,周祝霞,蔡晓干.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5~3226

[4]张莲彩.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划分控制医院感染[J].吉林医学,2011;32(1):205

[5]朱赛君,俞丽云.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行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970

[6]叶建新.医院消毒物品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7;29(10):1635~1637

[7]王斌全,赵晓云.国内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22(22):2067

[8]孟爱珍,华卓君.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运行中的医院感染控制[J].江苏医院感染管理学报,2011;1(2):36~37

[9]许章英.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48~149

篇4: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 六能力 一体化教学

一、对技校教学现状的分析

机电专业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是技工学校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传统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习教学,由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且可能会相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再加上现在技校理论、实习交错的教学安排,造成这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进度产生错位,存在严重的不统一。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全书主要由三个单元构成,知识结构如下:第一单元,是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这一单元用了约占四分之一的篇幅详尽地对各种低压电器元件的原理、分类、型号、选择、安装使用等进行了介绍。老师讲授的内容很多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接触器、继电器等,这就出现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一塌糊涂。再者由于这一单元要讲的器件比较多,教师单纯从理论上分析,没有实践应用,学生就找不到学习的方向。第二单元,是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学生主要学习点动、连续、正反转、位置、顺序、多地、降压、制动等控制线路。此单元教师结合应用实例进行讲授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但往往对所学习的基本控制线路没有得到实践验证,心中的谜团得不到答案,学起来也会举步维艰。教师在讲课时也很辛苦,反反复复地对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差。第三单元,是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主要包括车、钻、磨、铣、镗等机床的控制线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视频直观地将各种生产机械的加工方式演示出来,加强学生的感观认识,但实际的机械结构、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X62W万能铣床,有主轴电动机、工作台电动机、主轴变速箱、主轴变速盘、主轴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变速箱、工作台变速盘、工作台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纵向操纵手柄、工作台纵向位置开关、工作台横向与垂直操纵手柄、工作台横向与垂直位置开关、正面按钮站、侧面按钮站、左电气箱、右电气箱等实现主轴、横梁、工作台、回转盘、升降台的加工控制。所以,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如果没有现场指导和线路实物的操作,就不能真正学懂。

在技工学校机电专业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中,教学过程一般都是按照从PLC的基础知识、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功能指令到应用实例的顺序进行,各个章节是独立的。如果任课老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那就是要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后再学习其指令的应用,等理论知识学完后再进行实习操作训练。如此,学生容易混淆各指令的功能,只是死记硬背指令,难以领悟各指令的实质内涵所在。在实习时,实习教师又要重新对所涉及的指令进行再次学习,从而出现教与学“双不利”的局面。

再者,在PLC教材中对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C/T/S/D/Z/V/P等各元件、BIN/BCD码等概念的学习,对学校大多数来自山区农村的,连电脑都没摸过的学生来说,一下子接受这些抽象的新鲜事物,迷惘之下受到挫折后,只会更加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传统专业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专业教学存在如下弊端:

一是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往往显得空洞、抽象,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的费力,教学收效甚微。

二是学习存在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机械性的记忆会逐步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专业的学习兴趣,因为被动地学习,常而久之会造成厌学、惰学的恶性循环。

三是学校在安排教学时,电力拖动开始于第三学期、PLC开始于第四学期,这对已经在第二学期就会进行此方面实习的学生来讲,理论、技能实训不同步,造成二次学习。这样实习指导老师还要在实习时再次讲授,因此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大大缩短了有限的实操学时。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使专业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无法合理统筹。

三、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此,笔者在从事多年的电工实习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采用融合PLC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尝试,即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合融会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制定相应的课题任务,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一整体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技能实训工场为中心转变。在一体化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的相互融合,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和帮助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操作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同时还将素质教育融于人才培养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既增强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笔者学校属于企业办校,人才的培养要以企业岗位的需要为根基,立足船厂面向社会是我们的教学指导方向。机电专业的学生主要专供广船国际和龙穴造船的电装课、调试课及生产保障部动能中心等岗位。为了解该专业的岗位技能,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在假期进入广船国际电装课进行专业岗位学习、调研,从课到工段再到班组,摸爬滚打一个多月,基本上搞清楚了本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如图1所示,同是电工,由于其在不同的部门,工作面向区域不同决定了其工作的属性不同、能力需求的次序不同。如:广船国际总装一部电装课,有电工一工段(上建)、二工段(机舱)共6个班组,主要工作是负责电缆拉敷、安装、接线。他们首先要具备的岗位能力是识图能力,其次是工艺能力,对于电器元件的选用无需自己考虑,安装好后的系统线路也不需要自己去检测和调试,这些都是由调试课的电工去完成。生产保障部动能中心电工对能力需要较为全面,他们面向工作主要是设备的维护、修理,区域广、设备多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更换不同的电器,所以首要具备的是器具选用的能力,而识图能力、检测能力、工艺能力、调试能力居其次。近几年间,笔者对学校机电、船电专业毕业生在中船集团广船国际、龙穴造船二大造船企业中的主要电工岗位进行了调查摸底,由于岗位的任务方向不同,所以在项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将有所区别,这就优化了在顶岗实习前电工考证的教学目标。图1总结出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对电工所具能力需求比重,为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通过初探以就业为导向,模块化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规律性的梯级递进,从量到质变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几年各级机电、船电专业和PLC培训班中的电工实习教学实践初见成效。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实践教学的主体,认识到能力不能传授,只能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不能拷贝,只能从实践中积累。它使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理念,真正做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王国海.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陈立定.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州造船厂技工学校)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技校机电专业中开设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的教学分析,提出构建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的教学体系。紧密围绕企业专业岗位“六能力”建设,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技能教学互融互通成模块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 六能力 一体化教学

一、对技校教学现状的分析

机电专业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是技工学校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传统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习教学,由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且可能会相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再加上现在技校理论、实习交错的教学安排,造成这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进度产生错位,存在严重的不统一。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全书主要由三个单元构成,知识结构如下:第一单元,是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这一单元用了约占四分之一的篇幅详尽地对各种低压电器元件的原理、分类、型号、选择、安装使用等进行了介绍。老师讲授的内容很多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接触器、继电器等,这就出现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一塌糊涂。再者由于这一单元要讲的器件比较多,教师单纯从理论上分析,没有实践应用,学生就找不到学习的方向。第二单元,是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学生主要学习点动、连续、正反转、位置、顺序、多地、降压、制动等控制线路。此单元教师结合应用实例进行讲授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但往往对所学习的基本控制线路没有得到实践验证,心中的谜团得不到答案,学起来也会举步维艰。教师在讲课时也很辛苦,反反复复地对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差。第三单元,是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主要包括车、钻、磨、铣、镗等机床的控制线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视频直观地将各种生产机械的加工方式演示出来,加强学生的感观认识,但实际的机械结构、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X62W万能铣床,有主轴电动机、工作台电动机、主轴变速箱、主轴变速盘、主轴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变速箱、工作台变速盘、工作台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纵向操纵手柄、工作台纵向位置开关、工作台横向与垂直操纵手柄、工作台横向与垂直位置开关、正面按钮站、侧面按钮站、左电气箱、右电气箱等实现主轴、横梁、工作台、回转盘、升降台的加工控制。所以,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如果没有现场指导和线路实物的操作,就不能真正学懂。

在技工学校机电专业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中,教学过程一般都是按照从PLC的基础知识、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功能指令到应用实例的顺序进行,各个章节是独立的。如果任课老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那就是要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后再学习其指令的应用,等理论知识学完后再进行实习操作训练。如此,学生容易混淆各指令的功能,只是死记硬背指令,难以领悟各指令的实质内涵所在。在实习时,实习教师又要重新对所涉及的指令进行再次学习,从而出现教与学“双不利”的局面。

再者,在PLC教材中对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C/T/S/D/Z/V/P等各元件、BIN/BCD码等概念的学习,对学校大多数来自山区农村的,连电脑都没摸过的学生来说,一下子接受这些抽象的新鲜事物,迷惘之下受到挫折后,只会更加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传统专业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专业教学存在如下弊端:

一是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往往显得空洞、抽象,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的费力,教学收效甚微。

二是学习存在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机械性的记忆会逐步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专业的学习兴趣,因为被动地学习,常而久之会造成厌学、惰学的恶性循环。

三是学校在安排教学时,电力拖动开始于第三学期、PLC开始于第四学期,这对已经在第二学期就会进行此方面实习的学生来讲,理论、技能实训不同步,造成二次学习。这样实习指导老师还要在实习时再次讲授,因此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大大缩短了有限的实操学时。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使专业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无法合理统筹。

三、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此,笔者在从事多年的电工实习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采用融合PLC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尝试,即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合融会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制定相应的课题任务,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一整体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技能实训工场为中心转变。在一体化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的相互融合,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和帮助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操作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同时还将素质教育融于人才培养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既增强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笔者学校属于企业办校,人才的培养要以企业岗位的需要为根基,立足船厂面向社会是我们的教学指导方向。机电专业的学生主要专供广船国际和龙穴造船的电装课、调试课及生产保障部动能中心等岗位。为了解该专业的岗位技能,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在假期进入广船国际电装课进行专业岗位学习、调研,从课到工段再到班组,摸爬滚打一个多月,基本上搞清楚了本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如图1所示,同是电工,由于其在不同的部门,工作面向区域不同决定了其工作的属性不同、能力需求的次序不同。如:广船国际总装一部电装课,有电工一工段(上建)、二工段(机舱)共6个班组,主要工作是负责电缆拉敷、安装、接线。他们首先要具备的岗位能力是识图能力,其次是工艺能力,对于电器元件的选用无需自己考虑,安装好后的系统线路也不需要自己去检测和调试,这些都是由调试课的电工去完成。生产保障部动能中心电工对能力需要较为全面,他们面向工作主要是设备的维护、修理,区域广、设备多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更换不同的电器,所以首要具备的是器具选用的能力,而识图能力、检测能力、工艺能力、调试能力居其次。近几年间,笔者对学校机电、船电专业毕业生在中船集团广船国际、龙穴造船二大造船企业中的主要电工岗位进行了调查摸底,由于岗位的任务方向不同,所以在项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将有所区别,这就优化了在顶岗实习前电工考证的教学目标。图1总结出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对电工所具能力需求比重,为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通过初探以就业为导向,模块化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规律性的梯级递进,从量到质变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几年各级机电、船电专业和PLC培训班中的电工实习教学实践初见成效。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实践教学的主体,认识到能力不能传授,只能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不能拷贝,只能从实践中积累。它使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理念,真正做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王国海.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陈立定.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州造船厂技工学校)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技校机电专业中开设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的教学分析,提出构建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的教学体系。紧密围绕企业专业岗位“六能力”建设,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技能教学互融互通成模块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 六能力 一体化教学

一、对技校教学现状的分析

机电专业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是技工学校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传统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习教学,由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且可能会相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再加上现在技校理论、实习交错的教学安排,造成这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进度产生错位,存在严重的不统一。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全书主要由三个单元构成,知识结构如下:第一单元,是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这一单元用了约占四分之一的篇幅详尽地对各种低压电器元件的原理、分类、型号、选择、安装使用等进行了介绍。老师讲授的内容很多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接触器、继电器等,这就出现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一塌糊涂。再者由于这一单元要讲的器件比较多,教师单纯从理论上分析,没有实践应用,学生就找不到学习的方向。第二单元,是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学生主要学习点动、连续、正反转、位置、顺序、多地、降压、制动等控制线路。此单元教师结合应用实例进行讲授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但往往对所学习的基本控制线路没有得到实践验证,心中的谜团得不到答案,学起来也会举步维艰。教师在讲课时也很辛苦,反反复复地对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差。第三单元,是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主要包括车、钻、磨、铣、镗等机床的控制线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视频直观地将各种生产机械的加工方式演示出来,加强学生的感观认识,但实际的机械结构、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X62W万能铣床,有主轴电动机、工作台电动机、主轴变速箱、主轴变速盘、主轴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变速箱、工作台变速盘、工作台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纵向操纵手柄、工作台纵向位置开关、工作台横向与垂直操纵手柄、工作台横向与垂直位置开关、正面按钮站、侧面按钮站、左电气箱、右电气箱等实现主轴、横梁、工作台、回转盘、升降台的加工控制。所以,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如果没有现场指导和线路实物的操作,就不能真正学懂。

在技工学校机电专业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中,教学过程一般都是按照从PLC的基础知识、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功能指令到应用实例的顺序进行,各个章节是独立的。如果任课老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那就是要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后再学习其指令的应用,等理论知识学完后再进行实习操作训练。如此,学生容易混淆各指令的功能,只是死记硬背指令,难以领悟各指令的实质内涵所在。在实习时,实习教师又要重新对所涉及的指令进行再次学习,从而出现教与学“双不利”的局面。

再者,在PLC教材中对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C/T/S/D/Z/V/P等各元件、BIN/BCD码等概念的学习,对学校大多数来自山区农村的,连电脑都没摸过的学生来说,一下子接受这些抽象的新鲜事物,迷惘之下受到挫折后,只会更加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传统专业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专业教学存在如下弊端:

一是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往往显得空洞、抽象,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的费力,教学收效甚微。

二是学习存在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机械性的记忆会逐步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专业的学习兴趣,因为被动地学习,常而久之会造成厌学、惰学的恶性循环。

三是学校在安排教学时,电力拖动开始于第三学期、PLC开始于第四学期,这对已经在第二学期就会进行此方面实习的学生来讲,理论、技能实训不同步,造成二次学习。这样实习指导老师还要在实习时再次讲授,因此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大大缩短了有限的实操学时。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使专业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无法合理统筹。

三、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此,笔者在从事多年的电工实习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采用融合PLC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尝试,即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合融会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制定相应的课题任务,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一整体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技能实训工场为中心转变。在一体化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的相互融合,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和帮助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操作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同时还将素质教育融于人才培养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既增强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笔者学校属于企业办校,人才的培养要以企业岗位的需要为根基,立足船厂面向社会是我们的教学指导方向。机电专业的学生主要专供广船国际和龙穴造船的电装课、调试课及生产保障部动能中心等岗位。为了解该专业的岗位技能,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在假期进入广船国际电装课进行专业岗位学习、调研,从课到工段再到班组,摸爬滚打一个多月,基本上搞清楚了本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如图1所示,同是电工,由于其在不同的部门,工作面向区域不同决定了其工作的属性不同、能力需求的次序不同。如:广船国际总装一部电装课,有电工一工段(上建)、二工段(机舱)共6个班组,主要工作是负责电缆拉敷、安装、接线。他们首先要具备的岗位能力是识图能力,其次是工艺能力,对于电器元件的选用无需自己考虑,安装好后的系统线路也不需要自己去检测和调试,这些都是由调试课的电工去完成。生产保障部动能中心电工对能力需要较为全面,他们面向工作主要是设备的维护、修理,区域广、设备多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更换不同的电器,所以首要具备的是器具选用的能力,而识图能力、检测能力、工艺能力、调试能力居其次。近几年间,笔者对学校机电、船电专业毕业生在中船集团广船国际、龙穴造船二大造船企业中的主要电工岗位进行了调查摸底,由于岗位的任务方向不同,所以在项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将有所区别,这就优化了在顶岗实习前电工考证的教学目标。图1总结出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对电工所具能力需求比重,为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通过初探以就业为导向,模块化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规律性的梯级递进,从量到质变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几年各级机电、船电专业和PLC培训班中的电工实习教学实践初见成效。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实践教学的主体,认识到能力不能传授,只能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不能拷贝,只能从实践中积累。它使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理念,真正做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王国海.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陈立定.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5: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中图分类号:F50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03-000-01

摘 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两者密切相连,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所以,应依据当前交通运输业发展形势,积极健全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篇6: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

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

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

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杨新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3]胡列曲.论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7: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探讨论文

前言

交通运输是我国各项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如果一个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也会造成运输格局的分散、无序,甚至杂乱,对生产造成了阻碍,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交通运输建设与规划是重点,必须明确交通运输现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篇8: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问题探讨

一、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涵义

道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有着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各种交通运输条件的任务, 为加快国民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达到道路运输现代化, 本文认为就需要实现公路、车辆和管理一体化, 使得道路运输能够在运输质量、运输效率和能源消耗上实现与区域经济相适应, 这就要求区域道路运输进行一体化的发展, 它需要整个道路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以集约化、规模化的思路进行, 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发展道路运输。

二、实现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的阻力

(一) 公路运输场站与公路建设发展不平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道路运输业成为承载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在其行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速, 道路运输的场站建设的力度就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根据近今年道路场站建设报道看出, 我国客运站建站数量逐年是增加的, 而场站的等级比较低, 多功能高级客运场站比较少。

(二) 行政管理力度不够, 形成一体化的外部环境较差

从道路运输市场来看, 一体化的建设需要突破各个行政区域的限制, 在对道路运输行业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管理方面需要运输市场交通主管部门和运政管理机关的共同管理, 从而保证道路运输行业形成有序竞争, 最终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而实际上管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距离, 其中有诸多原因, 首先, 管理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给整个管理带来难度:其次, 具有现有管理仍然沿用已久的法规, 法条, 使得现有管理手段有限, 不能达到有效管理;最后, 部门职责交叉现象仍然存在, 在一体化建设要求下仍然有很多相关部门存在扯皮现象, 不能形成合力使得管理效果下降。

(三) 用于道路运输一体化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

经济化大国实现需要道路运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此大背景下, 道路运输的建设就需要国家来投入光面对每次的车辆、车型结构的更新就需要国家投入几十亿元, 其次, 道路运输一体化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整体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 这一部分的投入又是巨大的。但实际看来, 在我国专业运输企业中, 很难找到具有这种经济实力并想要去实现这种投入的企业, 对于政府而言, 每年下达的车辆更新贷款是有限的, 从根本上是满足不了需求的,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道路运输整个体系运力质量下降, 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并使现有的国家投以巨资的高等级公路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价值。最终造成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建设停滞, 给区域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建设道路运输一体化的推进构想

(一) 以规模化为主导, 实现一体化进程

在市场化的今天, 道路运输一体化建设需要以大规模企业来提高我国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 它一种集约化经营重要体现。利用市场竞争调节企业优胜劣汰, 有利的促进大规模性企业形成, 对市场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实现大规模性企业的方法可以通过兼并与重组的手段去实现, 根据大规模企业形成后可以实现规模化, 使运输资源向高效企业流动。同时, 通过兼并与重组促使部分市场成本企业内部化, 降低市场整体成本。

(二) 以法制建设为先导, 强化道路运输业

以法规的形式为先导, 把道路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先定下来, 这样对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产生了推动力, 其次, 应该以消除市场行政分割的方法为主要手段, 为使得各区域优势互补, 应该消除各行政区域市场壁垒, 使得运输资源的合理流动, 再有就是应该对市场进行整体性规划, 从发展道路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思路上考虑, 在各个行政区内规划过程中应该从互惠互利角度出发, 制定统一的措施。最后, 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充分联系与配合是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必要保障, 政府应该利用自身的立法优势, 以一体化进程推进为先导, 制定有利于整体发展的规章、条例、标准、办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加以确定, 从而促使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既有引导, 又有法规的强制保障。

(三) 加强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的实行

道路运输市场的准入制度的实施对完善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进程具有优化作用, 在很多发达国家, 对道路运输的准入要求一般都较高, 这种做法是从区域道路运输整体的优化考虑的。由于道路运输业的经营主体资质情况对运输产品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对整个道路运输市场的运行状况也具有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者具有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进入, 如果以较低的门槛进入市场, 从表面上看市场竞争好象处于激烈的状态下, 但其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也不少, 其弊端更是存在的。较低的进入门槛, 市场中的经营主体就会有参差不齐的现状, 在这样情况之下, 作为竞争者的经营户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 就会以次充好、违规操作,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样循环下去各经营主体间就容易进行恶性竞争, 扰乱市场秩序。使得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的进程放缓, 为使市场竞争秩序良好运行, 用于保证运输产品质量, 政府需要对市场准入机制加以制定和管制, 而对于进入市场的主体的经营竞争则不给与干涉。

摘要:道路运输业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根据所占的资源和消耗能源来看是比较多的一个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区域道路运输业对其具有很强的促进和保障功能。因此, 无论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道路运输系统本身发展来看, 重视区域道路运输的发展是必要的, 探寻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矢宇, 詹斌, 林桦.武汉城市圈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12-14

[2]、殷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 (06) :22-24

上一篇:社区志愿者个人简介下一篇: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