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市场秩序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区域市场秩序的建构受集权和分权影响,需要地方政府具有足够动力来推动,因而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影响市场秩序的地方行为源头表现为对要素流动偏好、政绩考核和可支配权力的追求。但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秩序从长期来看对区域经济增长并无益处。因为一体化的本质是要素流动一体化,需要市场秩序的协调和保护。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 篇1: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有成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一体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之一,它有效地为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以及两者内在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它的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显著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更为凸显,而且市场的力量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商品、服务与资本的交换与流通同时受市场与非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分割至始至终扮演着负面影响者的角色。市场分割体现了在某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受到不同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以及各地方之间存在大量的贸易壁垒,导致各地方之间的经济边界不断得以强化,从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与此相反,市场一体化与地方市场分割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区域统一开放市场的过程就是逐步消除地方市场分割的过程。对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一体化旨在消除一种地方市场分割行为,其中,一个国家某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费率控制、技术壁垒与行政管制等多种手段,限制外地要素和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限制本地要素和产品流向外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分割行为。而市场一体化,意味着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且意味着地方辖区内外这些要素或产品持有者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机会,也就是不断消除市场分割的行为或采取的措施等。其次,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或水平,即在这种状态下,某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受到同类型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和调节。再次,它描述的是一个过程或趋势,即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内部各地方之间的经济边界逐步消失,即市场分割行为消失。某区域内各地方间具有内在的经济联系,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横向经济联系在空间上的表现。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空间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分工的形式之一。区域内各地方行为主体采取合作行为,并形成合理的区域内地方间的合理分工和消除地方分割的过程就是区域市场一体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突破地理上相互毗邻、原本独立发展的模式的区域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这使区域间经济分工与合作日趋深入,从而导致经济联合发展与区划分割矛盾日益突出,这就是一种称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其本质就是通过建立区域整合市场,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的地区分工并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进一步保障区域内外由经济联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地区内行政单位有效地协同行动,逐渐消除区域内外市场流通壁垒,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而协调各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才是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的方法。在我国,生产要素流通的“壁垒”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下的行政分化所导致的市场分化和市场封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区域差异向前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日趋成熟,呈现出以城市圈为先导,部分行业或领域先行的特点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视线中。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行政边界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使资源配置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扩大资源配置的选择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

二、区域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良好运作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一体化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因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顺畅流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正在各行为主体即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合力下深入发展,并且出现了整体推进和部分先行两种一体化模式。众所周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作为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市场因素,都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强烈及高层次的要求。在国内,市场拉动力主要体现在跨越行政区域的成产要素流动、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所产生的经济一体化要求。为了实现本区域短期经济发展利益,一部分地方行政主体倾向于对本地和非本地企业区别对待,由此产生了市场壁垒。这种区别对待实际上缩小了企业发展的市场范围,同时也提升了要素流动不顺畅造成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不可避免地为企业和个人所承担,这不但影响了该区域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阻碍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成形,为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契机,相关利益体对其产生的强烈推动欲望不得而知。国外市场作为另一个影响因素,正从侧面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仍旧较高而且是不可避免,引进并利用外资一度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一致对外”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内部发展潜力挖掘方面的不足。外国资本的进入通常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较好的区域,使得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形成“二元化”的产业结构,经济关系时常出现断裂或者脱节。如今,处于后经济危机时期,国际市场依旧疲软,对外贸易遭受严重挫折,这也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视角逐渐由对外联系为主,转向对外联系与对内挖掘并举,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促使全国经济发展更加平稳和谐,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总体来说,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会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面对发展条件日趋成熟,驱动要素日益明显的大环境,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各个区域的协同带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以及协同机制的建立,同时也为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提供有效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形成我国行政调控的新载体,促成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变革,为区域企业发展的带来新机遇。

三、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前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地理方面的限制或壁垒、企业垄断壁垒、政府行政垄断等都是形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同时,企业与地方政府均可能是形成壁垒的主体。区域市场一体化作为消除市场分割的手段,需要拥有合理的促进一体化的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环境。政府始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政策环境的制定者。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主要扮演着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动干预经济活动。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政府职能,进一步限制和规范政府行为,从而引导并制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服务的政策。首先,要克服不同区域政策差异性。加强行政协调磋商,克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倾向,制定相关整合区域政策,完善区域共同市场。同时,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联合制定统一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彻底清除市场分割形成的壁垒。再就是,要建立区域市场共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突破相互之间壁垒,开放相互之间市场,做到市场透明;着力实现金融服务自由化和自由融合;统一和完善技术、人才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就业的区域服务网络。

2、力促企业主导实现,提供发展支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中以政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的发展模式,而转向企业作为一体化的主体。企业的自主选择和作用有助于建立区域市场,同时也为企业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首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毋庸置疑,弱化地方保护动机的根本举措是国企改革。其次,实现民营等其他市场主体与国有主体的平级待遇。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整合中抓住机遇,把一体化要求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中。再次,组建更多跨区域大型集团,发挥区域内外协调的作用。形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合理的专业分工格局,进而整和产业结构,并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绕开壁垒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从而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制定有效的法律,保障有效实施。法治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都极为关键的因素,尤其当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的影响力将会达到更高层次。通过法律构建起经济布局合理,城市地位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区域内经济和社会总体均衡发展,这些是合理的法律的追求。有效地抑制各地政府片面追求本地利益,防止资源流失,减少经济纠纷,降低交易成本,亟需各地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法规,为促进市场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进一步立法与完善法律体系。在最高法的修改中,必须坚持相关原则,比如严禁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全国市场与区域市场等。其次,尽快制定相关区域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便引导和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保障经济一体化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严谨法律体系调空,从根本上扭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局面,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健康、合理和高效。再次,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对地方保护做出尽可能具体的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条款。建立负责区域统一市场的行政执法机构,并构筑完善的法律服务平台,保证执法的规范与公正。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它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区域市场一体化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同样需要稳步前行。故此,想要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市场不可避免的成为治理过程中首当其冲的突破点。市场有条不紊的发展才能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从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反过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能为市场一体化提供条件。总体来说,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会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支撑。在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条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的自主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服务于全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洪:中国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潘捷军: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J].浙江经济,2001(21).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12).

[4] 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三联书店,2006.

[5]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6).

[6] 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作者:吴迪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 篇2:

地方行为、市场秩序重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 要:市场秩序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区域市场秩序的建构受集权和分权影响,需要地方政府具有足够动力来推动,因而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影响市场秩序的地方行为源头表现为对要素流动偏好、政绩考核和可支配权力的追求。但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秩序从长期来看对区域经济增长并无益处。因为一体化的本质是要素流动一体化,需要市场秩序的协调和保护。建立一个既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行动,又有利于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市场秩序并非不可能。以市场秩序的法制化制度化为重点,推动改善和重构区域市场秩序,推动行政干预力量的弱化,促进市场对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秩序;协调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中的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是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的重要过程。区域市场秩序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地方行为对区域市场秩序的形成及由此造成的对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有复杂的机理,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地方政府行为、市场秩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三者之间关系有更深入认识。

一、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秩序的形成

(一)区域市场秩序形成的内生论和干预论

关于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学术界并无定论。一般认为:市场秩序就是一种交易关系,是由法制规章给予保障的市场交易关系。也就是以法律、法规、章程、行业制度等形式进行规范,对市场运行的各种利益主体给予具体规定。区域市场秩序就是由法律规章等制度来进行保障的区域市场交易关系。但是,对区域市场秩序的本质,也就是说它到底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发形成的约束关系,还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通过施加特殊影响而形成的市场关系,这一直存在各种争议。事实上,关于区域市场秩序的内生论和干预论,也就是说区域市场秩序主要是自发秩序还是后天形成,这对宏观调控的思路产生重要影响。它决定了政府在处理自身行为和发展市场中的优先秩序。即政府调控和市场规范孰先孰后。关于区域市场秩序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理念,在政策层面会对微观经济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

不过,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区域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学界的认识还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在市场秩序形成和维护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这是因为:首先,区域市场秩序无论是内生论还是干预论者,都不可能否认地方政府的力量对市场规则、规章制度等的执行、监督、推广和完善,缺乏政府力量,单靠市场主体的自发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趋利导向(比如导致市场秩序失灵和无序竞争)。其次,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则、章程和法制,基本都是由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组织制定、颁布和实施。这就导致了市场秩序在形成过程中必然融合和体现地方政府意识,包含着地方的主体利益。再次,作为区域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地方政府在维护和推动区域市场秩序建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地方更容易从区域经济的实际状况出发,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市场,推动交易双方达成契约,推动市场信息更迅速、便捷的传递以及切实保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等等。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有高度信用的地方政府本身就是一种契约保障,它的存在使市场主体更有安全感、更容易创造良好的信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可以从良好的区域市场经济秩序中获得利益,比方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繁荣,规模经济效益以及财政和税收收益,等等。

(二)我国区域市场秩序形成的特殊逻辑

发轫于三十多年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一个和政治体制相匹配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中国政府高度集权的历史传统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式改革的需要,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有着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外部条件和逻辑路径。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市场秩序的形成也有不同的路径。由于中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因此,在改革之初,中央政府就通过种种制度设计,激励地方政府改革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地方政府成为市场改革的利益主体之一,从而使地方有足够动力来推动改革进程。分权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地方政府权力的增加和在制度设计上的自主性,导致了区域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有着不一样的逻辑。

首先,地方政府的主体利益感,导致了地方政府会像企业一样追寻自我利益。这种利益的追寻包括:既可以直接向中央政府索要优惠政策和财税优惠措施,又可以通过行政干预,使本地企业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获得超额利益。这样,很容易导致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市场发育不完善、资源配置行政化依赖强的地方,为实现区域赶超的目的,制定个性化的政策法规,吸收要素资源的流入,以此推动辖区经济增长。辖区企业则为追求自身的超额利润,在地方政府的纵容、默许下,罔顾法制和市场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进行博弈,形成畸形的区域经济秩序,扰乱了全国统一市场的构建,导致区域市场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失灵。地方政府这种思维逻辑下的区域市场经济秩序,通常出现一些明显的特征: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就是人为将区域大市场分割为以利益关系为边界的狭隘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不是按照要素流动来配置资源,而是按照区域行政利益来指导市场中的要素流动,从而导致全国经济的“蜂窝状”形态[1](p.103),这也直接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不统一,区域经济按照行政区利益划分区域经济范畴而不是以经济区的本来面目出现。二是浪费和低效率。地方主体利益的过分强大,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行政化,而且很容易导致市场经济中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当地方出发点是狭隘的地区利益的时候,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铺张浪费等现象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对地方投资的科学监管体系、投融资决策体系、投资追责体系等都尚未建立和健全,这也是目前各地区政府投资中出现许多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和乱投资的根源。三是恶性竞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辖区内外必然存在着竞争和资源的争夺。一旦这种争夺不是通过市场规则合理的优胜劣汰,那么在行政利益和行政手段驱使下的争夺必然是无序和恶性的。

(三)区域市场秩序的良性建构与区域竞争力

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秩序可能在短期对辖区增长有益,但长期而言则影响区域持久竞争力和长期增长基础。无数实证研究表明:越是规范的市场环境就越能吸引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不能在长期内对辖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如果区域内市场发育良好,要素流动通畅、信息流动便捷,那么市场环境质量的提高则可以降低资源的流动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而且这种市场秩序反过来会推动改进市场制度条件,促使区域制度更具生命力和活力。不仅如此,区域市场环境的改善还可以推动经济要素本土化,也就是说,哪怕企业不是在辖区内生成,但由于辖区的培养,企业也会逐渐适应本土特点,并逐步成长为该区域的核心竞争体系之一,演变为辖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区域市场秩序的良性建构与区域竞争力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对地区经济增长来说,区域市场秩序至关重要。如果形成健康、稳定、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具备长期基础,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就会推动辖区经济增长;反之地方行为就会阻碍辖区长期增长,这种区域之间增长的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市场秩序和政府行为的差异[2]

区域市场秩序的建构与政府行为分不开。过分的行政干预和过度的市场自由调节都不可能建构良好的市场秩序。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和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从这两个方面证实了这个结论。世界经济大萧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的失灵导致的,由于过分依赖市场的自主调节,导致了生产过剩和大规模失业的集中爆发,而政府在市场秩序中的调节相对缺位,这也导致了后来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又是因为长期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在财政、货币等领域推行一系列过度干预措施,石油危机的导火索彻底点燃了高失业、高通胀和滞胀的火药桶。由此可见,市场秩序的波动往往起因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之争,在区域则起因于地方政府与区域市场的功能划分。行政力量的缺位或越位都会引起区域市场秩序紊乱。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与区域市场的边界,推动双方发挥自身功能是良性建构区域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过分追求地方利益主体的收益,或者过分依赖市场的调节功能,都会影响到市场秩序的发育和完善。

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市场秩序的影响机制与作用途径

(一)影响区域市场秩序的地方政府行为源头

一是通过干预区域要素流动影响区域增长。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要素如劳动力、信息等的流动很容易受地方政府控制,因为短期内要素流动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区域增长速度,如果一个地区流入快过其他地区,就意味着更快的增长。地方政府为追求发展速度,会通过行政或司法等手段限制要素流出。如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出,固化土地制度限制土地资源的流动。一旦地方相互仿效,那么由博弈导致的区域干预就不可避免,并且会成为影响区域市场秩序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是绩效考核的影响。和联邦制不同,集权制下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较多来自上级,辖区居民和市场主体尽管也享有一定的表达权利,但最终的话语权,还是来自上级政府。地方考核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上级政府的指标和满意度,辖区内企业和居民的影响力不足。为获得更好的政绩考核,满足自身政绩观和升迁的需求,基层政府的行为就会按照上级政府的考核体系逐层展开,基层可能利用自身对辖区情况熟悉、获取辖区信息便利的天然优势,采取不同程度的隐瞒和欺骗等措施。为完成考核任务,一方面要通过和上级政府议价,降低考核目标,争取更多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它要通过各种手段,确保辖区的经济利益不受同类地区的侵蚀。一旦区域市场能力和可支配资源有限,地方政府就可能采取行政干预来确保辖区利益最大化。这些手段反映到市场上,就会扰乱区域市场经济秩序。

三是行政权力的影响。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变革期,大量国企和集体经济的存在,更有利于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到微观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不仅可通过各种财税费补贴来帮助辖区国企增强竞争力,有些地方还可能通过行政手段直接限制或打击辖区企业的竞争对手。采取什么方式来强化区域利益,取决于基层官员的能力和素质。市场能力和素质高的可能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来规范市场行为;一旦市场意识薄弱,基层就可能采取直接干预方式,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2]

(二)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秩序演进

在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旧的交易规则和制度安排会不断转变和调整,新的市场交易规则不断产生和更新。在新旧秩序转换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在市场中议价能力较强的区域资源配置主体。这类主体的市场化行为是引导区域市场秩序调整的主导力量,区域市场秩序的调整过程就是它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推动市场制度调整与创新的过程。当政府、企业、居民等利益相关方在一种秩序中都能得到满足,并且短期不会出现新的额外收益时,区域市场秩序就会达到均衡状态。但一旦区域市场秩序的调整能给这些利益主体带来追加效益,它们都会采用自己所能采取的一切手段千方百计地干预、改变现有的均衡秩序,力争形成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新的均衡秩序。可见,区域市场秩序的调整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区域市场秩序体现为中央、地方、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利益在均衡-非均衡-均衡之间演变的过程。由于经济利益与资源配置主体议价能力的差异和市场关系的非平衡变动,不同区域的市场秩序调整方向与路径存在着一定差异。

一般而言,区域市场秩序调整表现为两个方向的变迁。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方向:政府在区域市场秩序调整过程中逐步从议价机制中退出,对资源配置的干预越来越小,对市场调节的依赖越来越大;另一个方向就是行政化方向:政府在资源配置议价过程中的力量不断强化,行政干预力量越来越强,市场支配功能越来越弱,出现类似于旧体制复归现象。在体制转型过程中,两种方向的市场秩序调整有时候会交替进行,这种交替演进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市场化进程和方向,更多地涉及多方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构,需要对各种利益关系反复平衡协调。

通常,在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程度较低,地方政府议价能力很强,区域内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较强,这些因素决定了这类区域市场化改革的阻力和困难相对较小,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它们有动力率先实现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获得先发优势。这种情况下,地方会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尽力推动区域市场交易规则与制度的优化。在欠发达地区,由于辖区经济的基础弱,本土企业实力不强,中央政府因转移支付、财政补贴、扶贫开发等,对区域经济活动干预较多,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议价能力与社会影响也相对较弱,市场秩序的调节更多地体现出中央政府意图,地方在市场体系中的获利不足,因此推动市场化和制度变迁的动力弱。当然,除了经济利益关系之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等制度、技术和市场等因素也会对市场交易方式与规则产生影响。

总之,在复合经济体系中,发达地区较之于欠发达地区,更具有调节区域市场秩序,推进市场化进程的优势和动力;反之,欠发达区域在市场化进程中面临更多阻力和约束。但发达区域的市场发展模式与市场秩序演进到了一定时期会产生溢出效应,对落后地区产生辐射带动的示范效应。因此,市场化与区域市场秩序的演化往往始于发达地区,并从发达区域逐步向欠发达地区迁移。

(三)地方政府在区域市场秩序中的利益博弈

尽管政府间利益关系不属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范畴,但政府行为影响着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秩序的状态,尤其是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对区域市场秩序的影响更加明显。地方在区域市场秩序中的利益博弈主要来自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地方与中央的博弈,第二个层面是地方之间的博弈,第三个层面是地方与市场主体(如企业)等的博弈。

从第一个层面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主要利益关系体现在财政转移支付关系、财事权分割以及政治权利的配置。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相关资源分配来调控地方行为,通过政府绩效考评制度来约束地方决策。但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地方政府会充分发挥对辖区的信息优势以及掌控能力,向中央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不完整的信息,给中央决策提供不全面的政策建议,更有甚者,为获取资源,采取直接干预手段,影响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

从第二个层面看,地方利益总是与市场交易活动紧密相关。地方总是希望区域市场充满活力,藉此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就业机会。为保持市场的活力,地方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吸引市场要素的加入,增强市场流动性。由于市场要素的逐利本性,政府必须提供比其他市场更加优惠的待遇和条件,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场,这样,地方之间必然会围绕市场开展税收、土地、资本信贷、人才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竞争,这种竞争必然影响区域市场秩序的建构。

从第三个层面看,集权制国家的企业与政府之间,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虽然政府通过“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产权制度设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并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但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很容易导致政府侵害企业的产权结构,侵占企业利益。在区域市场秩序建构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规范自身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市场条件,推动市场调节机制的充分发挥;二是对损害企业利益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维护公平市场环境。三是设计合理的税率政策,平衡企业与政府利益关系,既要防止滥用税收优惠,又要保障企业经营的整体效率,推动形成健康的市场秩序。

三、区域市场经济秩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

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需要区域内部的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意不是推动发达地区跑得更快,而是让不同类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协调可持续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表象看是经济内在联系的优化和加强,但更深意义上,意味着不同省区之间在区域市场经济体系培育、市场规则完善、市场监管以及政府干预等诸多方面的理顺。因此,一体化是一项系统的战略目标。反过来,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联动机制及协同机制的建构,也会为区域市场关系的调整、内部行业的整合、行政区关系的协调提供有效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形成我国市场调控和行政调控等多重调控结合的新载体,促进地方治理模式的深刻革命,也会为辖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实践进程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性趋势,这种趋势在20世纪末期的我国得到全面体现。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经济区概念逐步取代了过去的行政区概念。在经济区概念下,城市圈和城市群等细分的一体化实践风生水起。从发展速度看,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从发展质量看,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处在起步期。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不理想,制约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在于区域市场体系没有完全衔接起来,市场体系的调整缺乏统一透明的规则,经济秩序紊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更包含复杂的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习俗传统等多重因素。

(二)区域市场秩序、市场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推动一体化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市场的力量。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良好运作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体化的本质是要素流动一体化,需要市场秩序的协调和保护。区域市场秩序是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因,是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顺畅流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在市场一体化基础上,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才能逐步展开。

国内关于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很多。有学者根据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实践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分割只是推动短期经济增长的非常规化手段,而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来实现,尤其在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须通过一体化的市场来推动长期增长的实现[3][4]

总之,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市场体系的建构非常重要,保持稳定有序的区域市场秩序,推动行政干预力量的弱化,促进市场对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影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

国内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提出已有很多年了。目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稍好,珠三角和环渤海的进展不尽人意,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尚未形成经济区,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都普遍存在。由于过分重视辖区利益,造成我国区域经济体系的割裂,使许多具有相似资源禀赋、观念习俗、历史传统和发展基础的地区,一直难以形成一体协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决定力量不是来自于分权体制下的行政干预,而是来自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协同性,以及与协同性相适应的行政体制架构。从地区经济割裂到真正走向一体化,对现行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市场管理体制和地方权力结构改革提出严峻挑战。

由于我国行政区域的严格划分和地方治理的差异化,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区域经济中资本、人力资本、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与流通仍然同时受市场与非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前影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迫切问题是亟待破解区域市场一体化问题。目前,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整体推进和部分区域先行的势头[5]

四、政府行为、市场重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前区域市场秩序问题突出集中在经济行为的过分行政干预上,这种现象根源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利益。这种主体利益导致资源配置中的行政化、脱离市场经济规律的区域政策、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垄断等等,阻碍了市场统一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一)地方政府行为引致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由于中国经济改革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区域的渐进式推进,在一些城市或工业部门存在着扭曲的价格体系和部门“租金”。为了巩固和攫取这种“租金”,各地政府设置了各种壁垒,保护辖区企业和既得利益。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许多企业的最终责任方从中央政府转换到地方政府,企业下放后,给这些企业的经济利益保护责任以及享受企业发展红利的权利就开始由地方承担和分享。因此,我国目前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为保护国内企业在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生存的一种延续。这种延续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分权改革体制的逻辑演变,演化为各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免于区外竞争的行为[6]

(二)政府行为、市场分割和一体化的背离

区域市场体系的紊乱拉大了现有的地区经济差距,并对因历史、环境等原因导致的旧的差距固化。市场秩序混乱造成了区域一体化的背离,原因在于:第一,区域一体化的要素协调配置功能失灵。尽管可以通过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商品、人才、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阻止存量资源在本区域的流失,但这同时也阻碍了要素自由流动的选择,阻碍了区际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本区域要素交易成本,同时会带来资源和能源利用上的损失。第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序竞争功能失灵。地区市场秩序的紊乱阻碍了区域外产品和服务的进入,过高的门槛限制了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使本区域的交换和服务来源日趋单一。缺乏有效竞争,一方面会弱化区域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会降低区域各类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权利,损害了辖区的公平和正义。第三,区域市场价格协调机制失灵。市场封闭或分割,会造成供需关系扭曲,人为抬升区域商品价格,这会削弱地区整体经济效率,削弱价格机制对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调节作用。第四,区域差距协调机制失灵。人为地将有效市场规模进行切割,阻碍了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扩张,缩小了有效需求,不仅无法维持或扩大生产规模,反而进一步加大了落后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和转化[7]

(三)地方政府行为规范与市场秩序重构

由政府行为引致的市场秩序问题,是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重构稳定有序的市场秩序成为当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选择。鉴于中国经济体制中地方的重要作用,以及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发挥积极性方面的突出作用,完全推行政府放权和市场自由调节的措施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目前需要明确的是,不能以地区经济的赶超为借口,过分强化地方政府的经济和行政权力,并以此为借口,认为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就是不可避免[6]

参考文献:

[1]奥德丽?康尼索尼.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代问题的前景[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3]卜茂亮,高彦彦,张三峰.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6).

[4]柯善咨,郭素梅.中国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199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5).

[5]吴迪.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当代经济,2011,(9).

[6]林毅夫,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Z].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2004,(10).

[7]冯兴元.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地方保护与地方市场分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Z].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2.

[责任编辑:段志超]

作者:蔡玉胜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 篇3:

试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摘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经济全球化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由政府出面签订有关经济条约的政府主导行为。但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制度性一体化 功能性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但是总结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有着这样一层本质的含义,即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相互联系,并逐渐形成全球的经济统一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这样一个过程。具体包括有三个阶段: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始阶段,时间跨度从19世纪一直到冷战结束;生产的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扩大到世界范围。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世界贸易对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与生产全球化一道催生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经济全球化也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融合到国际的大循环当中,对外贸易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在生产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国货币在金融市场上大量流通,形成了世界货币,并且资本也在国际上加快流动,先进的通信工具与发达的交易网络将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联接为一个整体。

2.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内在原因,即: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得一国的市场无法容纳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于是对利润的要求,迫使商品走向世界市场,从此由贸易全球化开始,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企业的逐利行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原因。不断的新市场是企业低成本高利润运作的良好途径。各个国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造成一种结构性的市场失灵,但是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内部化的优势,将产品在地成本的国家生产,在高利润的国家售卖。这就促进了经济向全球化转型的加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相近的几个国家,为了获得区域内的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为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一定区域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互补为宗旨而建立的跨国性的区域经济集团。按照各个组成国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与干预深度,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几个部分。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获得飞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原因。分别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要求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来增强竞争力;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客观上需要经济走向联合;竞争的加剧,促使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来进行贸易保护。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不同的两个范畴。区域经济一体化属于制度性一体化,而经济全球化属于功能性一体化。具体地:

1)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于相邻并且经济结构相近的主权国家,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议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含有政治因素在内。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超越了主权的概念,不含有政治因素。因此,经济全球的政府干预程度最低,这也决定了其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那样的政府间的相互协作。

2)经济全球化是由企业带动的一种从下至上的微观经济行为,有人称之为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区域一体化则是由政府出面商定的,是从上而下的一种政治经济行为,有人称之为企业主体在协定框架内的向心运动。因此,经济全球化又是功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制度性一体化。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依据也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关税同盟理论及产业结构相似理论等。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则来源于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等。

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化是区域主义的表现形式,全球化则是多边主义的表现形式。区域化行为认可或者默认“歧视原则”;而全球化则倡导“非歧视性原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相冲突的。区域化的核心在于强调区域的利益,通过区域间的各个国家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共同建立对区域外的一致壁垒,增强了区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的对抗能力。因此,不论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机及内部协调机制来看,还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化的影响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这种客观的机制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冲突。

(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正如矛盾的双方,既有不相容之处,亦有共容之处。这共容之处就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着深刻的矛盾,但是两者的目标和方向却是十分一致的,它们在本质上都强调生产要素、产品、服务的跨国界配置,最终都将是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由单个国家向多国家的融合。

由于世界上国家众多,绝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体化,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生产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通过地域上相近、制度上相似国家和地区的首先联合,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由分散的国家组成一个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极小,但是由几大区域经济体来进化成经济全球化就相对容易一些。譬如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最终将形成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并且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可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逐渐扩展。

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为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提供了范例和模式,这也会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未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形式?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和探索。在这其中,尤其是欧盟所做的巨大努力,正在为真正全球化指明了方向,并且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线。

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首先是在各经济区域实现的。正是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实际的、超出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本质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不同的只是区域范围大小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以世贸组织所提倡的经济全球化和众多区域组织倡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都是促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即将世界经济打造成一个超越国界的国际间经济分工,并将世界经济变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的一个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实行生产要素、资本的自由流动,不断深化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贸易、生产和金融的一体化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也努力在整个世界贸易中追求好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地区内的贸易只占三个成员国贸易总额的40%,所以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歧视性”规则,但是其仍然加速了世界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

并且,区域经济组织还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指导,这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将会得到更多的限制,其积极的作用将会得到弘扬,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努力,也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形态走向更高级的经济全球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田素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2]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

[3]薛誉华.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J].世界经济, 2003, (2): 51-55.

[4]赵海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9).

[5]袁经荣,康东升.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05).

[6]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经济论坛,2004,(15).

作者简介:李兴(1979-),女,汉族,北京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金融部经理,研究方向:金融(投资方向)。

作者:李兴

上一篇:德育教学实施下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