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与区域

2024-05-08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精选6篇)

篇1:城乡一体化与区域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在国有土地上盖房子是小产权房。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2.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任务?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城市化水平超过50%之后,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跟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开始向城乡融合方向迈进。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4.江苏于2008年开始在苏州推行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5.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江苏城市化率57%,但是我们现在跟全国一样,我们叫做半城市化,为什么这么说半城市化呢?在57%的人口当中,只有40%左右的人具有城市户口,其他人口只是农业转移人口,而没有城市户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6.以下说法正确吗?苏南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江苏2015年力争形成321的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正确 √ 业体系。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7.以下说法正确吗江苏在板块区域上有这么几个板块,一个

正确 √ 就是苏、锡、常,那么现在又提出来一个宁、镇、扬州。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8.以下说法正确吗?现在南京跟无锡的服务业比重都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9.下面的说法正确吗?现代化农业靠得住的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以家庭大户跟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0.下面的说法正确吗?“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户籍制度的改革如何使更多有条件的农民,____,给他真

正确 √ 正的市民待遇要研究。

A.城市落脚

B.城市落户

C.城市工作

D.城市买房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2.城乡发展一体化最大的前提就是____。

A.预算

B.制度

C.规划

D.执行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3.2010年江苏城市化达到____。

A.37%

B.47%

C.57%

D.67%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4.____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把非常重要的载体。

A.农业公司

B.农业经济主体

C.农户合作社

D.家庭承包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5.世界银行给我们的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城乡收入最安全

正确 √ 的比重是在____之间。

A.1.5:1

B.1.6:1

C.1.4:1

D.1.2:1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6.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跟徐州市区的GDP都超过了____

正确 √ 亿元。

A.80

B.90

C.100

D.12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7.经过改革开放30年,江苏的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我们到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突破了____万亿。

A.1

B.2

C.3

D.4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8.“十二五”时期江苏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____,所以我们国土部门也在加紧研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问题。

A.有价的交换要素

B.平等的交换要素

C.有价的户籍变换

D.平等的户籍变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9.哪个城市的改革提出来,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迁出与承包

正确 √ 地与宅基地没有关系?

A.南京

B.成都

C.江苏

D.重庆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是提出了_____。

正确 √

A.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B.城乡一体化。

C.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D.主体功能区战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在集体用地上盖房子是____。

A.小产权房

B.大产权房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2.马太效应是指?

A.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他得到的资源越多。

B.经济越落后的地区他得到的资源越多。

C.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他得到的政策越多。

D.经济越落后的地区他得到的政策越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3.苏中,苏北“十一五”时期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了____个百分点。

A.0.5

B.1.0

C.1.5

D.2.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4.江苏合理的开发的滩涂资源,大概有开发出来的土地____用做农业,____用做生态建设,____用做建设用地。

A.60%,20%,20%

B.50%,25%,25%

C.70%,20%,10%

D.70%,10%,20%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5.江苏城市化率57%,但是我们现在跟全国一样,我们叫做半城市化,为什么这么说半城市化呢?在57%的人口当中,只有

正确 √ ____左右的人具有城市户口,其他人口只是农业转移人口,而没有城市户口。

A.20%

B.30%

C.40%

D.5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6.在城乡一体化当中要____,而不是一味的把土地集中在乡政府,集中到村里面去。

A.创立农业公司

B.培养农业经营主体

C.回收农业土地

D.重新启动公社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7.美国经济学家阿斯刘易斯的理论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一定是____。

A.大力发展农村建设

B.劳动力要素的转移

C.劳动力密集生产

D.合理分配劳动力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8.江苏的农业增加值排在第几位?

A.第三位

B.第四位

C.第五位

D.第六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9.城乡一体化阻力比较大的是____。

A.户籍制度改革

B.医疗制度改革

C.养老制度改革

D.土地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20.为什么对苏中提出了国际化程度要提高?

A.苏中具备了政策的基础

B.苏中具备了资金的基础

C.苏中具备了开放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

D.苏中具备了历史的基础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第三部分;多选题

正确 √

正确 √

1.从挑战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有些挑战,正确 √ 包括____。

A.区域经济有一个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马太效应。

B.从机遇上来看我们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好的机遇。

C.区域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加。

D.制约经济发展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这就是行政区的改革。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2.新社区的建设首先要从三靠近做起,____,更多的农民

正确 √ 寄居,慢慢的城市化。

A.靠近发达地区

B.靠进城区

C.靠近商贸区

D.靠近开发区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3.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A.着力推进新一年的沿海开发。

B.着力推进新兴工业基地的建设。

C.形成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区。

D.加强土地政策改革。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错误 ×

4.规划的问题中,哪些规划不说话,不衔接,互相矛盾的正确 √ 情况比较多?

A.土地利用规划

B.城市建设规划

C.产业布局规划

D.生态保护规划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5.苏州围绕5个一体化进行哪些制度的改革?在全国也引

正确 √ 起了很大的反响。

A.土地制度的改革

B.户籍制度的改革

C.合作制度改革

D.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E.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改革

答案分析: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6.以载体建设为依托推进城乡资源优势互补,具体包括: 正确 √

A.城市化载体

B.发展小镇

C.建好新型社会

D.做好工业产业

E.县域经济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7.江苏为什么重视沿海开发?

正确 √

A.连云港的特殊地位,他是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B.连云港发展了之后,对中西部是一个带头作用。

C.中央重视沿海规划是在于江苏沿海954公里的海岸线如果发展起来之后,会完善中国的沿海生产力布局。

D.沿海开发能带动苏北的发展。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8.城市为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

正确 √

A.城市有集聚效益,要素集聚在一起,配置效率明显提高,这就是城市化跟要素提高带来的效率。

B.城镇化体系区域合理。

C.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效益明显增强。

D.城市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9.苏北发展跟苏南发展有比较大差距。客观因素是?

A.长江阻断了要素在苏北苏南的流动。

B.苏北地区过去是黄河古道,饱受黄河泛滥

C.沿海不发达

D.制度不完备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10.农民工进城或者转型农业人口的两大政策难点是?

A.要不要交出宅基地

B.要不要交出承包地

C.要不要迁徙户口

D.要不要办理养老保险金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B

正确 √

错误 ×

篇2:城乡一体化与区域

罗胜昂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10地理本科班,学号:2010021119)摘要:目前城乡一体化要求下,如何提高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就成了迫在眉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分析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区域规划;问题;要求;策略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1、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1、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来源主要可 以分为两种: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要求;

二 是政府规划、政策、制度等因素的推动。1、2、1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对城乡一体化的自发要求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内具有特定资源禀赋、较高资源支配能力、良好区位条件的城市地区,率先聚集了强大的科技研发投入力 量、便捷的交通通

讯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集中的消费 市场、经济政策的偏向性、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发展优势,这些优势有效满足了技术创新、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区位集聚的要求,城市地区便逐渐成为区域内的增长极,这时,不同地区的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下自发地向该地区聚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极化效应。1、2、2政府规划、政策、制度等因素的推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城乡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具有互补协同的内在要求,但自由市场的力量并不一定必然促进城乡一体化,反而可能会因为城乡发展的初始条件等的不同导致城市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和农村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致使城乡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因此,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政府通过规划、政策、制度对城乡经济发展予以统筹协调。首先,发挥政府规划的统领作用;其次,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再次,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2、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2、1 就规划本身看,普遍存在规划缺乏弹性和针对性,规划理论方法过时的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弹性就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现在我国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而且已经完成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反映在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是目前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目前的规划仍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空间规划指令性的特征,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这就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而且,由于规划被看作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在计划指导下它不是被视为金科玉律,就是被束之高阁,往往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得不到全面实施。

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多数规划不重视对规划区域和城市的背景分析,只注重图面效果,缺乏区域通盘考虑,规划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适应目前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综合条件评价;国土开发整治的目的、任务、重点和生产力总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布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方位和

措施;环境整治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综合开发的地区;国土开发整治重大项目;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等。这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模式, 面面俱到而不明确, 且太多强调远期理想蓝图。各地又不分时期均加以采用而没有分析规划地的背景, 因此不能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十分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形成了“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同时过多的关注图面效果忽视了实际可操作性。

规划缺乏新理论、新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的支撑, 一些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缺乏科学性。全国规划理论总体偏重于西方最早形成的理性综合规划观,过分相信政府是公众最佳利益代表,虽说《城乡规划法》里有规划过程让群众参与及监督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在规划中反应群众意见的很少。另外对规划缺乏过程操作理论研究, 规划理论体系不完善。技术方法上忽视了规划是“纯技术”和“社会技术”的结合体,单一发展纯技术而在社会技术上很少有突破,同时纯技术的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使规划预测指标缺乏科学性。规划思维则缺乏从不同层次进行整体的思考和研究, 即缺乏区域整体观。

2、2就规划主体看, 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和思想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规划主体包括制定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规划实施者。政府部门作为一个衔接点在二者间有交叉的情况。我国的规划人员水平极不平均,一些地方部门人员素质较差,不仅不能做出好的规划,即使有好的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实施。当然近年我国许多高校也培养了大批的规划专业人才,充实了规划队伍,但仍有许多人因各方面的原因没能进入规划领域。许多规划者的思维仍停留在点上, 缺乏面的区域观。从思想意识水平上看, 许多规划实施者尤其是地方基层人员对规划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规划难以实施;一些规划编制人员以官至上,忽视了规划成果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政府人员则面向权力,为谋求政绩好高骛远, 一步锁定规划目标。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管不顾规划设计人员的意见和政府规划部门规划专业人员的建议,一味地以个人意志决定规划项目的好坏,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以效果图来决定项目的成败,忽视了规划指标和规划思想、体系等对规划项目的决定作用。这样就误导了一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设计院为了迎合地方官员的口味而忽视对规划理论的研究,只注重图面的效果,从而导致整个规划设计领域偏离务实的轨道,使得一些不切实际的、花哨的规划项目得以存在,而

实际上可能无法实施。

2、3就规划体制看, 存在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编制体制、规划实施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规划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全。地方住建局、计委、国土局等部门均设有规划管理科,导致了管理混乱和管理空心区的产生,而规划部门作为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对资源分配有着极小的控制权。另外对规划到实施全过程管理监督不够。规划编制中,政府单一垄断的现象突出,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拟订尚停留在专家决定、领导决定的阶段, 公众参与只停留在浅层面的向公众宣传的阶段;公众意见的采集、吸收尚未形成系统有序的渠道和方法。从规划实施体制看,实施手段单一,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机制显现不够,同时缺乏法律管理。虽然目前从《城乡规划法》等规划法规来看,规划形成及变更程序很严格、很复杂,但在实际的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又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严格执行。

3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3、1提高规划本身质量

高质量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才会有较强的可行性。这就要求规划有很好的弹性、针对性, 有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3、1、1规划要弹性和刚性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弹性主要体现在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政策等方面。通常规划的期限为20年, 配套的远景规划内容十分简单, 要使决策者看清自己现在的决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就必须打破期限的限制, 使规划具有更长远的导向性, 甚至不规定规划实施的时间, 只说明规划要达到的目的。为适宜市场经济, 规划的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增长目标和效益目标等定量目标, 应有相应的弹性区间和调整回旋余地。对一些规划内容在不违背规划目的的前提下要保留进行灵活调整的可能性, 但也不能排斥必要的刚性约束.。3、1、2规划要针对性强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内要素流动快速而又复杂, 城市与区域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 必须对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编制效率与可操作性。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区域要区别对

待, 体现出特色而不要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抛弃规划的基本目标即重建/ 三E0(经济、环境、公平)。规划内容应重点放在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上。要超越单一物质空间的摆布, 应把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纳入其中,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制定出既高瞻远瞩又切合当地实际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或空间战略规划,这将有助于正确把握发展机遇,扬长避短, 发挥有特色的经济文化优势, 以迎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组织合理发展空间。在具体操作中要分析研究现行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更科学地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及规律, 更清晰地认识规划与现实的差异, 进而更明确规划调整的重点和内容。3、1、3 规划要有理论和方法创新

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强烈社会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其所有的相关理论都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且规划是一门专门的工程技术, 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 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政治学的知识。因此必须根据当前的环境特征和科学技术水平, 在西方的理性的科学规划理论、倡导式规划理论、渐进主义规划理论、新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新人文主义规划理论、实用主义规划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加以融会, 实行/ 拿来主义0构建完善的规划理论体系。

3、2提高规划主体素质

高素质的规划主体表现在: 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即纵横结构的合理布局、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协调、权责关系明确;有合格的执行人员, 即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较高的政策和管理水平;有高水平的规划人员即要整体地、动态地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 要探究影响事物的发展过程、探究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而不是就事论事。同时, 规划师应该有端正的规划态度, 以服务为本, 确切体会土地管理者和土地使用者双方的需求, 协调好双方的关系。3、3完善规划体制

完善的规划体制首先就是要跳出由单一部门(政府)垄断性编制规划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轨, 个体利益多元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 公众对空间资源分配的导向性也将会日益重视, 要使城市与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就必须重视公众的参与。对规划的实施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管理, 需要继续保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使公众与政府密切配

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将城市与区域规划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规划部门由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法人,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4、策略

短期内,以吸取国外的经验为主,,并充分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规划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外从规划形成开始至今已经有百年的时间,许多国家已经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成功的规划案例也较多。为提高规划质量增强其可行性,短期内可以从面上入手,有条件的采用国外成熟的规划模式,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模仿其成功的规划案例。

长远看, 应大力发展规划教育,努力实现全民规划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划界的专业构成急需多元化,规划师的知识面急需进一步扩大,规划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了解变革引发的社会变化,掌握规划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的手段,以及一种有机的社会过程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国必须把规划教育纳入正轨,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规划意识,做到模仿与创新相结合,这才是长远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2):23-26.[2] 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长江流域

资源与环境,2000(2):141-147.[3] 庞荣,杨兴礼,余士杰 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可行性问题树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20-2.[4] 李刚,城乡一体化内涵及动力机制[J].渤海大学学报 2013,2

[5] 章健,关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探讨[J].理论探讨

篇3:城乡一体化与区域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 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均衡发展却是常态, 而区域内在要求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协调发展, 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促使城乡共同发展,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良好局面, 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 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 把破解“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央《“十二五”计划建议》中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因此, 在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各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必须的。笔者在其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定量赋权与定性赋权相结合方法, 计算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 并进行了分析。

二、文献综述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始至终都要面临的问题, 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是历史必然。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国内外学者都有论述。①城乡共同发展理论受到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论、霍华德 (1898) 的“田园城市”论、[2]赖特 (1935) 的“广亩城”论、[3]麦基 (1991) 的“Desakota”城乡一体论。[4]这些理论都不同程度地阐述了城乡共同发展的思想。②城乡一体化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Long et al (2009) 认为, 中国东部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发展, 加快了城乡快速融合的步伐。[5]Lewis (1954) 、Rains和Fei (1961) 认为, 现代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后, 使城乡人均收入趋于一致, 城市带动了农村发展, 最终城乡趋于一体化发展。[6][7]Kevin Honglin Zhang和Shunfeng Song (2003) 认为, 农业耕地减少, 促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 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8]郭晓鸣 (2011) 认为, 土地的零碎经营不利于农村产业的规模化, 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9]③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的度量引发了学者的不断探索。徐颂等 (2002) 选取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3项指标,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标, 从而分析了2000年珠江三角地区发展差异。[10]完世伟 (2008) 以河南省为例, 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及准则层赋权, 并对河南省2006年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11]陈国生等 (2009)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采用15个指标反映城乡一体化发展, 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了分析。[12]焦必方等 (2011) 从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生活融合、城乡医疗教育融合等3个方面,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10大评价指标, 采用AHP、ANP、均方差法, 对中国2008年省际及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13]但这些学者建立的指标只是对某一区域进行了研究, 缺少统一规范以及大家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可见,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尤其是理论的研究已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但对城乡一体化的度量和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的认可还存在差异。笔者试图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以评价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同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较好的省域进行了经验总结。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设计基础及原则

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根据石忆邵等 (1997) 、尹成杰 (2010) 等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述, 笔者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概括为:城乡一体化就是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农村生活城市化, 城乡互相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经济发展成果均匀惠及城乡居民的区域发展。[14][15]

基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复杂性,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应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原则、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统一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原则、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原则、可测性与可比性相统一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考虑区域城乡发展特征, 笔者选取了反映城乡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空间发展、社会阶层流动等5个方面, 构建了一套全面反映我国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标群, 最终共23个指标, 如表1所示。

3.原始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1997~201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2) 其他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C EY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库以及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根据该指标历年数据进行估计得到。

四、实证分析

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数计算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有熵值法、主观权数法、AHP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笔者在此采用熵值法和AHP赋权法综合赋权,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计算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首先, 利用熵值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及指数, 然后, 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对一级指标采取AHP赋权, 计算总指数。最终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其中:q为一级指标权重, i为一级指标包含的二级指标, Wi为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 Pij为单指标熵值指数。

2.实证结果

(1) 东中西及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趋势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 呈现东部经济发达, 中部次之, 西部相比东中部更次的发展格局。 (3) 笔者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出各区域1997~2010年三大区域及全国 (4)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 (见表2, 图1) 。

从1997~2010年三大区域及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来看, 表现出较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 即东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而全国整体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表现优于中部、西部, 但低于东部区域。图1则更加清楚地由外至内展示为东、全国、中、西的大小变化趋势。说明在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程度是好的, 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的发展趋势变化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 这也与我们提出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战略相适应, 经济社会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率先实行高层次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

(2) 我国省域城乡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由于区域综合指标不能反映区域之间的差异, 因而学者们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揭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从而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优势,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笔者则根据东、中、西部的划分, 将各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进行了分别分析。

①东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变迁。

从东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趋势变化趋势来看 (见图2) , 作为比较发达的区域——东部地区省域一体化发展存在一定的梯度性, 第一层次是上海、北京, 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省市, 并呈上升趋势变化。 (5) 第二层次是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有下降趋势, 1997~2006年,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高于江苏、浙江, 随后这两省的指数超过广东省;同时, 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与广东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差异较小, 而2006年之后, 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也开始高于广东省。第三层次是:福建、山东 辽宁、海南。这几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总体低于以上各省。

东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变化范围在4.5~45区间变化, 只有河北、海南、山东三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10以内运行, 其他东部各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均在10以上范围变化。

②中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变迁。

从中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趋势图来看 (见图3) , 中部地区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也存在层次性。第一层次为山西、湖北、黑龙江、吉林。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基本处于领先地位;吉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 湖北、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变化趋势稳定。第二层次为安徽、湖南、江西。其中:江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上升趋势明显, 湖南、安徽省在2006年之后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下降趋势明显。第三层次为河南省, 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低于中部其他省份。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相对于东部地区变化程度较小, 处于3.6~10.9的范围, 除山西省个别年份高于8以上的变化, 其他省份均在8以内变化, 因此, 可以认为其变化幅度为7.3。

③西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变迁 (见图4) 。

西部地区相对于东、中部地区, 可以认为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地区。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也存在一定差异, 宁夏回族自治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整个西部地区呈现领先趋势;内蒙古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并且下降趋势明显。而陕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总体呈下降趋势, 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研究时期内总体呈上升趋势。青海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呈现稳定态势。

西部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变化范围为2.6~8.2, 其变化幅度为5.6, 低于东、中部的变化幅度。

总之,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稳定, 东中西部存在差异。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呈层次性发展, 东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同期呈梯度发展规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取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 其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五、结论与启示

1.结论

城乡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 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其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 致使至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公认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 因此, 笔者从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空间、阶层等5个方面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对我国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得出各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发展规律并不相同, 但在各自区域范围内均存在领先发展的省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虽然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区域发展, 但是, 经济发达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梯度规律在区域之间得到体现。

2.启示

我国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梯度发展规律, 因此, 欠发达地区要学习和模仿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加快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消除二元结构是其根本;而创新管理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手段, 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应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 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 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 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 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 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条件,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利用后发优势, 加快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摘要:本文从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环境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城乡阶层流动等角度, 选取23项指标, 采用熵值赋权和AHP赋权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了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指数, 从而认为中国三大区域以及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存在差异。同时, 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政策参考。

篇4:城乡一体化与区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策略

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国相对落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缓慢,区域布局不合理。因此统筹我省中东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重大议题,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一体化城市布局,错位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含义可简述为:以中部地区(包括长春、吉林、辽源、四平等城市和地区)的工矿企业集聚等优势,形成吉林省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中部一体;以东部地区(包括通化市、白山市、延边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医药、钢铁、旅游、边贸经济等为重点,形成吉林省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群;以西部地区包括白城市、松原市的农、牧、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吉林省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东西两翼。其核心就是要统筹协调“一体两翼”,充分发挥各地不同的比较优势,寻找突破口,谋求快速发展。

吉林西部在全省发展中相对落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对迟缓,拖了全省发展的后腿。可见,该地区发展刻不容缓,战略意义重大。该地区在全省统筹发展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调控人口迁移,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

立足该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和发展基础,建设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构建人口规模适度的西部城镇组团,有序引导人口向西部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转移。发挥西部地区草 原辽阔、湿地广袤、河湖互济的生态优势,打造渔兴牧旺、草茂粮丰、人水和谐的城镇群。强化与内蒙古相接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退耕还草还 林,加快修复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构建现代化大农业格局。支持中心城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与内蒙古、黑龙江的能源、物流、旅游产业合作,构建绿色 新型工业基地。支持小城市和重点镇完善功能,培育特色产业,保持独特城镇风貌。控制生态功能重要、远离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薄弱的城镇规模,为生态修复腾出 空间。支持保护、恢复城市周边草原和湿地,构建河网密布水系,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

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龙头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链接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系统和运行机制。

从该地区条件看,最现实的选择:一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该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粮、棉、油、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养丰富的加工制品,打造具有国家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含金量。四是要大力发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定向加工等公司加农户定单式的产加销生产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作,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制度供给

制度创新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制度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演进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加强制度创新是实现该地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土地制度创新。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上,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自由、有序、合法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审查及补偿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体系。

2.户籍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将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为“一元”化。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已成为延缓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户籍制度改革,既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又要充分考虑流入地人口承载能力。应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循序渐进,区别情况,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和农民工的落户条件。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户籍制度。

3.就业制度创新。打破原有城乡就业壁垒,真正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双向流动的就业制度。就吉林西部而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个人创业;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重点是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企业、中介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等,逐步拓宽转移农民的就业空间。

4.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该地区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进城的“农村人口”及不进城的农村人口纳入统一的的社会管理,逐步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从根本上消除的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留农人口均有保障。

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

人的素质决定社会文明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吉林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提高“留农” “转移”的劳动力人口的从业素质,才能保证调控人口迁移的顺利进行;才能更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行业等各种社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才能保证顺利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才能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为;才能确保各种创新制度的顺利实施,为该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课题项目:

篇5: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城边村”的加快发展和“城中村”的日益增多,促使我国城乡格局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一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它们按照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始考虑并着手试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并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在不少地方也还存在目标不明、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含义的认识不清或等同混用。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改变,会给正确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带来不小障碍,也会影响到包括金融在内的相关服务能否与之有效匹配。

概念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仍是众说纷纭。社会学和人类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从而使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环境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还有一种更综合的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城乡统筹,因为尚处在探索阶段,现在缺乏科学统一的界定。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城乡统筹是指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实现双赢。它更加强调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际上,城乡统筹就是要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尽管它们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尚不确定,但从其表述的内容看,城乡一体化是意在通过努力,使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城乡统筹是意在为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这种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体化的本意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促进其相互融合,并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主体的过程;统筹是指统一地、全面地筹划和安排。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央提出以统筹的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做法的校正,即通过摒弃“城乡分治”,达到逐步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别的目的,这是符合我国城乡的自然历史发展逻辑的。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因受户口的束缚造成的身份差别,进而引起对公共品享有权利的差别等;经济方面,因过强的行政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的经济增长机会差别,进而引起不公平就业和分配的差别等;文化方面,因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差别,加之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引起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上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是导致我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

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该论述向人们清晰表达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促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需要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对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非常重要,但以城带乡更重要,它是由“新格局”中所蕴含的社会诸要素相互融合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以城带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以城带乡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城市带动其辐射能力所能及的周边农村,并与其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分层次、有步骤原则,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在实现城市对农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发挥不同规模城市对“城边村”或“城中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分层次,即按照不同规模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强度,形成与此相对应的多个层次和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层。城市规模的大小决定于它的区位和经济基础,因此,区位和经济基础不同,城市的规模也不相同,因为它必须与这个城市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发展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应当是不同规模搭配适中,由大到小呈正态分布。就全国而言,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相应多些,中部地区相应少些,西部地区则更少些;就一个区域而言,具有区位和经济优势地区城市的规模要大些,反之要小些。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强。由此可知,以城带乡应当分层

次进行。特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是依靠周边区县镇等卫星城的延伸来得以支撑的,从这个特大城市到周边区县镇之间的乡村过渡带,会随着特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周边区县镇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狭窄直至消失。因此,特大城市是通过直接辐射周边区县镇,再由这些区县镇来带动周边农村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因呈网状形辐射,使得从这个大城市到周边区县之间的乡村过渡带相对较宽,也由此形成一些“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便成为这个大城市核心城区的大郊区,因此,大城市在带动它们发展的同时,理应承担起促进彼此融合的责任。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与周边乡村联系较为紧密,同时,这一圈层的乡村又有着对中小城市较强的依赖,只是要实现它们之间的融合,时间相对较长。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它是指非农业产业、非农业人口聚居的、物质形态上小于城市,一般来说比较接近农村的那么一种社区。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它是推动乡村城镇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小城镇对周边乡村的带动有着与中小城市相似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远郊或更远的乡村因得不到小城镇的辐射而难以实现城乡融合,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改变,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进程。

有步骤,即在各个经济圈层的城市群密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其阶段目标、时间安排、重点把握等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有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镇或小城镇建设上,这应当成为加快提高我国城镇化率的当务之急。对于城镇化建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已经建立的城镇,应在突出其自身功能完善的同时,按照国家“以城带乡”的要求,增强与周边乡村互动互赢的意识,找准实现相互融合的载体和切入点,不断提升城镇的带动能力;二是对位于远郊以外、未能被城镇覆盖的乡村,应加快这一地区的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覆盖率,做到不留空当,为它们从城乡融合所能享受到的同等待遇中得到好处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先行作用的发挥上,这应当成为探索和创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之举。特大城市应当突出它对周边区县镇的辐射,继而加快其实现与周边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特大城市要总结“统筹城乡发展”经验,走在全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列,成为其他规模城市带动农村的范式和标杆。大城市应当突出提高城市化水平,尽快完善和不断增强自身对周边郊区的辐射能力,突出大城市带大郊区的特色,在这一圈层闯出一条既符合区域实际,又富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子。再次,把基础性工作放在中小城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上,这应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向上,它可以在起到稳固各经济圈层作用的同时,依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提供的经验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向下,它能够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中小城市,应充分考虑这

篇6:城乡一体化问题与探讨

【内容摘要】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必然向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转变,这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我国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关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探讨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①,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②。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提高,2005年全国人均GDP达到1700多美元,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8.1%下降为12.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由70%以上下降为46%,城镇化率由17.9%提高为43.0%。这些 1

成果为在新时期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保证。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一般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指标是,人均GDP高于1000美元,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低于1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低于30%,城镇化率高于40%。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形势发展,及时明确了要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从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开始实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增强。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二、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

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③。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

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文教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涉农社区新建的文化活动场所甚少,大多数社区都是利用旧场地进行改建、维修,设备陈旧、简陋,设施设备配置不全,面积远远小于所规定的标准;与城区教育资源相比,涉农

街道存在生源不平衡和结构不合理,以及投入不足、师资匮乏、管理落后等问题。涉农区域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存在原有基层卫生预防保健网络不健全、新的卫生资源规划不尽合理等问题。

(四)农村劳力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自身对技能培训的选择具有一定盲目性,自主创业意识薄弱,劳动者接受培训和就业愿望不强;政府导向力度仍然不够,政府在具体协调中下达培训目标任务,但是为完成目标任务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过于重视数量,缺乏定单、定岗、定向式的培训,造成培训后人员不适应市场需求,寻求不到合适的岗位。

(五)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

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探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④

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领导重视

党政领导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还清城乡二元结构欠下的旧帐,寻找各种方式途径,向“三农”输血、向“三农”倾斜,努力在财政预算、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兴办社会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坚定不移地把农民作为受惠中心,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同时,政府职能要准确定位,必须针对管理幅度小、机构交叉多、资源共享差、职能不配套的问题,对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公共财政制度,使财政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结构趋于合理,把更多的资源尽快投向农村。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核心是统筹发展

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⑤。在统一规划中,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

(五)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注释

①冯雷.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1(1)

②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误区及有关公共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③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5)

④毛寿龙.中国地级政府的过去与未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2)

⑤曾万明.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一体化建设[J].农村经济,2005(4),第99页

参考文献

1、潘永江,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进展 【J】现代经济探讨,2001,(2)

2、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3、维普资讯网

上一篇: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招生简章下一篇:监理工程师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