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

2024-04-23

直属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精选4篇)

篇1:直属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

税收征管数据 质量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湖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省局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我局税收征管数据的采集、应用、发布、维护及质量考核工作,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直属分局成立数据质量分析小组,对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数据质量分析小组由税源管理科和综合业务科牵头负责,相关科室数据管理岗人员为数据质量分析小组成员。各科室应统一协调开展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

数据质量管理实行科室分工负责制。各相关业务科室应当认真抓好业务范围内数据质量的经常性管理工作,服从数据质量分析小组的统一协调。各相关科室应当按季将分析材料交数据质量分析小组整合后向局会议报告。

第四条

直属分局综合业务科负责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制定操作规范,开展业务培训、日常监控分析以及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信息中心负责数据质量通报、数据检测、制定错误数据维护规范以及数据的后台维护工作;计统科按照《省局办法》规定负责数据口径的扎口管理工作;其他科室按市局管理办法明确分工,以及征管质效考评指标、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中分工负责的业务工作指标,负责数据质量日常监控管理,提出检测需求、维护意见和管理措施,实施数据质量考核,确保数据及时、完整、准确、规范,提高数据应用效果。

第五条

各科应当设定数据管理岗,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分析、监控、维护,支持协调数据质量分析小组人员开展数据管理工作。第六条

对税务登记、税种认定以及其它重要业务数据应当在录入前明确专人进行质量审核,并由专人负责录入。各业务处理环节操作人员对前道数据质量未按规定复核把关导致错误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条

处理环节人员应当每天查询应处理的征管业务,并在系统规定时限内进行处理。处理环节人员因故当天不能查询的,应当明确其它责任人员负责查询。各科可结合实际对相关业务实行上道环节对下道环节提醒服务。

第八条

落实数据检测制度,机器自动监测和人工抽样监测频率按照《省局办法》执行,人工抽样监测由分局确定。各科室应当按月发布数据质量报告,提交信息中心抽取和发布数据。第九条

数据管理岗人员应当每天对税收数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和综合绩效考核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税源管理监控系统、税收监控分析系统等系统发布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完善,并按月形成分析报告。

第十条

税收征管各环节应当主动关注数据质量,对纳税人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进行数据维护,对发现的错误数据应当依托税源管理机制予以解决。

第十一条

数据维护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数据维护操作手册》进行规范操作。数据管理岗人员根据错误数据及权限规定确定维护人员,对维护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做好维护记录。

第十二条 实行按月通报制度。将数据质量情况进行通报、发布,并督促各科室对错误数据进行维护。实行考核制度。将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列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日常考核为主。应当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规定执行影响数据质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规定程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第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由黄冈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直属国家税务局综合业务科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篇2:直属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检验和考核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规范税务行政执法,降低执法风险,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提高干部的执法意识和管理素质,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税收征管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考核的对象为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所有业务工作人员。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三条 分级成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以下简称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征管部门具体负责考核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由州局负责对基层局考核,基层局负责对本局考核。

第五条 考核按照实事求是、全面及时、规范统一、分级管理、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 考核工作按季度组织实施并进行通报,同时列入考评内容。

第三章 考核指标

第七条 考核指标分为比率指标和数量指标。比率指标按未达标的百分笔扣分,数量指标按错误数据的数量和问题的严重程度扣分。

第八条 检查考核的比率指标是:

(一)信息采集率。已经采集进入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与应该采集进入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的比率。

(二)信息采集的时效率。对采集管理系统的信息按期完成的比率。

(三)信息采集准确率。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正确信息与录入的所有信息的比率。

(四)信息处理率。检查考核期内处理的符合规定的信息与检查考核期内处理的所有信息的比率。

(五)垃圾数据清理率。检查考核期内发现的垃圾数据与数据库数据的比率。

第九条 数量指标是指通过检查考核,分级列出问题数据的数量,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确定扣分标准,进行扣分。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具体分为五级:

(一)一级为只影响数据本身的完整性而不影响其他数据。

(二)二级为只影响本工作环节质量。

(三)三级为不仅影响本工作环节质量,而且影响后面工作环节数据处理质量。

(四)四级为数据质量错误造成后面工作无法处理或无法工作;因数据质量错误对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造成影响的。

(五)五级为应征税款、已征税款、入库税款、留抵税款、等数据错误,造成税款流失或会计核算不准确的;影响上报上级国税机关的报表、数据、金税工程数据质量的。

第四章 加扣分标准

第十条 比率指标按季度差错率每项超过1%的扣0.5分。第十一条 数量指标中问题严重程度为一至二级的且在规定的时限内修改完毕的不扣分,未在规定的时限内修改完毕的一项次扣0.5分,严重程度为三级的一项次扣0.5分,严重程度为四级的一项次扣1分,严重程度为五级的一项次扣2分。

第十二条 数量指标中问题数据虽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完毕,但结果仍然错误的一项次扣1分。

第十三条 考评中特别加分项目:

(一)在征管数据质量管理过程中,工作有创新,对全州的征管数据质量工作有促进的单位加1分;

(二)在征管数据质量管理过程中,受到自治区通报表扬的加2分,受到州局通报表扬的加1分;

(三)对于考评中排名前三名的单位各加1分。

第十四条 考评中特别扣分项目:

(一)征管数据质量被区局通报批评且影响工作质量的一次扣1分;

(二)在征管数据质量管理过程中,受到自治区通报批评的扣2分,受到州局通报批评的扣1分;

(三)对于考评中排名后三名的单位各扣1分。

第十五条 扣分累计超过考评项目分值的,按项目分值扣分。

第五章 考核方法

第十六条 各级国税机关要将数据质量管理的检查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公布检查考核结果。州局的考核按季度以机考和人工抽查相结合,定期发布考核结果。

第十七条 考核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影响数据质量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八条 考核可采取以计算机自动审核为主,人工审核为辅,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可以针对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环节、重要岗位进行检查,局部抽查。

第十九条 数据管理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考核和通报制度,重点考核数据质量,按月、季、年定期发布数据质量监控及考核结果,查找问题,分析成因,及时解决,并制定和完善有关措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第二十条 征管质量组织抽查考核的程序为:

(一)拟订具体检查考核内容;

(二)根据考核范围确定被查单位;

(三)实施检查,以核对计算机记录和书面记录为主,同时深入实地进行核对,填写征管质量考核工作底稿;

(四)统计检查结果,向被查单位通报。

(五)考核结果反馈,被查单位在接到考核结果通报后10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整改情况反馈至检查单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关于考核过程中涉及政策认定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二十二条 各基层局可以结合本地情况,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但不得减少本办法确定的指标数量,不得变更指标名称和口径。

篇3:直属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

帮助 | 高级搜索

把百度设为首页-

*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3年4月29日 实施日期:2003年4月29日)修订

关于印发《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0〕151号 2000年8月21日)

为有效检验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规范税务执法行为,切实强化管理,促进税收征管行为依法、公正、廉洁、高效,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0年开始实行新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1999年4月2日下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征管质量考核工作的通知》同时废止。现将修订后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以便改进和完善考核工作。

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检验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规范税务行政执法,切实强化管理,促进执法意识、管理质量和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确保税收征管行为依法、公正、廉洁、高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以下简称考核)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组织实施,按照规范统一、分级管理、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逐级考核。国家税务总局对考核结果按年组织抽查并进行通报。

第二章 考核指标

第三条 考核指标暂定为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申报准确率和处罚率。国家税务总局可根据征管工作需要和适应征管信息化要求,适时调整考核指标。

第四条 登记率,指在规定考核期内实际办理税务登记户数与应办理税务登记户数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税务登记管理对漏管户的控制程度,以利强化税源控管,清理和减少漏管户。

第五条 申报率,指纳税人在法定申报期限内实际办理纳税申报的户数与应申报户数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纳税人依法申报的遵从程度,以利改善服务措施,强化稽查力度,提高遵从水平。

第六条 入库率,指纳税人当期实际缴纳入库的税款与按期应缴纳税款之间的比例。分为当期申报应纳税款入库率、缓征税款入库率、查补税款入库率和违章处罚罚款入库率。主要用于衡量纳税人实际履行税款支付义务的程度,以利采取多种形式,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第七条 滞纳金加收率,指逾期未缴纳税款已加收滞纳金的户数(金额)与逾期未缴纳税款应加收滞纳金的户数(金额)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对纳税人逾期未缴税款的督促程度,以利采取有效手段,加大清欠、防欠力度。

第八条 欠税增减率,指期末欠税余额与期初欠税额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清理欠税的程度,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欠工作。

第九条 申报准确率,指纳税人申报的纳税数额与税务机关查获的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纳税人申报的真实程度,以利为稽查工作提供有效选案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稽查,打击和遏制偷逃税收行为。

第十条 处罚率,指涉税案件实际受罚的户数(金额)与应补缴税款户数(金额)之间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税务机关对违法行为的惩治程度,以利促进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确立税务稽查的威慑力。

第三章 考核方法

第十一条 登记率按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应办理税务登记户进行分类考核。对在考核期内无应办理税务登记户数的,采取抽查一条街或一个自然村的登记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 申报率、入库率按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应办理税务登记户,并分税种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 鉴于历年陈欠难以确定其属期,为便于操作,考核滞纳金加收率时以1999年期初欠税余额为基数开始计算。

第十四条 各地在终了后2个月内按照上述要求逐级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逐级编报考核统计表(见附件3),并在2月底之前报送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总局将在每年3月份,根据各地上报的考核统计结果,组织抽查。

第十五条 考核达标的标准从经济状况、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等因素考虑,为兼顾各地的差异性,实行弹性幅度标准。考核评分实行百分制,评定结果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见附件2)。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工作由征管部门会同稽查、计划统计等有关部门进行。

第十七条 关于考核过程中涉及政策认定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结合本地情况,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但不得减少本办法确定的指标数量,不得变更指标名称和口径。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0年开始施行。

附件:1.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计算公式及口径说明

2.税收征管质量考核评分和等级标准(略)

3.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统计表(略)

附件1

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计算公式及口径说明

一、登记率

1.计算公式。登记率=实际办理税务登记户数÷(领取营业执照应办理税务登记户数+其他不需领取营业执照但应办理税务登记的户)×100%

2.指标口径。实际办理税务登记户数是指在规定的考核期间内已办理税务登记户数。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应办理税务登记户数是指在规定的考核期间内经工商管理部门核准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户数。分子分母均含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户数。

3.时间属性。分子:核准税务登记的日期;分母:核准税务登记的日期≤核准工商登记日期+30天+受理税务登记至核准税务登记的规定天数。

4.数据来源。《税收征管业务规程》中表DJ001—DJ006及外部信息采集到的工商登记信息等。

二、申报率

1.计算公式。申报率=按期申报户数÷应申报户数×100%

2.指标口径。按期申报户数是指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实际办理纳税申报的户数(分税种考核)。

应申报户数=期初开业户+本期复业户+本期开业户+本期迁入户+本期非正常转正常户-本期批准延期申报户数-本期批准注销户数-批准的本期停业户数-本期认定的非正常户-本期法院正式宣布破产户数-非独立纳税户-审定的不达起征点户数-其他。

期初指税款所属期的期初;本期指税款所属期。

3.时间属性。分子:实际办理纳税申报时间≤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分母:税法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

4.数据来源。分子:分税种纳税申报表;分母:各类税务登记表、停复业登记表、迁入迁出登记表、注销税务登记表、税种登记表、纳税申报表等。

三、申报准确率

1.计算公式。申报准确率=?纳税人申报的纳税数额÷(纳税人申报的纳税数额+税务机关查补的税额)×100%

2.指标口径。分子是指被查对象与检查属期相一致的纳税申报数额;分母是指被查对象稽查与申报相一致的纳税申报数额和检查查补税额的累计数。

3.时间属性。税务稽查所属时期与纳税申报属期相一致。

4.数据来源。各税申报表、税务稽查结果明细表等。

四、入库率

1.当期申报应纳税款入库率

(1)计算公式。当期申报应纳税款入库率=当期申报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款÷当期申报应缴纳税款×100%

(2)指标口径。分子:按照税法规定的各税纳税期限的当月实际征收入库的税额(包括提退税金、批准延期申报核定的预缴税款);分母=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款+批准延期申报核定的预缴税款-批准缓缴的税款。

(3)时间属性。根据税法规定各税纳税期限的当月。

(4)数据来源。税票、征收台账、税种登记表、申报表、预缴税款通知书等。

2.缓征税款入库率

(1)计算公式。缓征税款入库率=(缓征税款已入库金额÷缓征税款应入库税款)×100%

(2)指标口径。分子是指缓征税款在批准期限内征收入库的税额(税款属性是缓征,含提退税金);分母=缓征税款已入库金额+考核期内缓征税款到期未入库金额。

(3)时间属性。分子:征收入库时间;分母:缓征税款批准通知书中的缓缴期限。

(4)数据来源。税票、征收台账、缓征税款批准文书等。

3.查补税款入库率

(1)计算公式。查补税款入库率=实际缴纳入库的查补税款÷应缴纳的查补税款×100%

(2)指标口径。分子:考核期内已入库的查补税款(税款属性是查补,含提退税金);分母:考核期内应入库的查补税款。

(3)时间属性。分子:征收入库时间;分母:税务处理决定书中的限缴期限。

(4)数据来源。税票、征收台账、稽查结果明细表等。

4.罚款入库率

(1)计算公式。罚款入库率=已入库罚款金额÷应入库罚款金额×100%

(2)指标口径。分子指在考核期内实际入库的罚款金额(对逾期缴纳的罚款不含在内,含提退税金);分母指在考核期内应入库的罚款金额。

(3)时间属性。分子:征收入库时间;分母: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限

缴期限。

(4)数据来源。税收罚款收据、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五、欠税增减率

1.计算公式。欠税增减率=(期末欠税余额-期初欠税余额)÷期初欠税余额×100%

2.指标口径。欠税增减率只按计算。期初欠税指考核期起始月初的欠税余额;期末欠税指考核期截止月末的欠税余额。

3.时间属性。期初指考核期起始日;期末指考核期截止日。

4.数据来源。欠税分户账、欠税总账等。

六、滞纳金加收率

1.计算公式。滞纳金加收率=逾期未缴税款已加收滞纳金的户次(金额)÷逾期未缴税款应加收滞纳金的户次(金额)。

2.指标口径。分子:纳税人逾期未缴税款已加收滞纳金的户次(金额),每一户次完全加收才计入;分母:纳税人逾期未缴税款按规定应加收的滞纳金的户次(金额)。

3.时间属性。从主税税票注明的限缴日期满后算起截止到主税收缴之日或考核期的最后一天(如逾期申报应加上逾期申报天数)。

4.数据来源。税票、滞纳金辅助账、欠税明细账等。

七、处罚率

1.计算公式。处罚率=实际涉税罚款户次(金额)÷查补税款户次(金额)×100%

2.指标口径。分子:税务稽查查补税款并处罚款的处罚户次(金额);分母:税务稽查未予以处罚与予以处罚的查补税款户次(金额)之和。罚款数额中不包括违反税务规定的行为处罚。

3.时间属性。分子: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填发日期;分母:税务处理决定书填发日期。

4.数据来源。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等。

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日期:2000年08月21日 实施日期:2000年08月21日(中央法规)

篇4:直属税收征管数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

优化人本考核机制 提高税收征管质量2007-02-02 21:54:38

×县地处鄂南山区,地税征管工作基础差、底子薄、难度大,如何在落后中赶超,在困境中突破,努力提高地税征管水平和征管质量,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适应税收征管工作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考核,以考核促改革,以考核促提高”的工作思路,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市局关于加强征管质量考核的要求,结合实际,完善了征管制度,落实了工作目标,硬化了质量考核,强化了责任追究,实现了税收征管水平的大跨越和征管质量的大提高,促进了各

项税收工作的全面完成。

一、细化考核内容,明确岗位职责,以“责”保“管”。

我们把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作为提高征管质量的前提。通过明确责任,细化考核,以考核驱动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以责任保征管,推动征管质量的提高。

一是细化征管规程,做到层级考核。根据新形势下税收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局采取“县局细化到事,分局细化到岗”的方式,对征管流程进行了细化。即县局对分局考核内容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款核定、税负调整、停业复业、延期缴纳、税收保全、强制执行、征管资料等11项,每个项目又设定了若干个评分细则,使考核内容覆盖了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层层相接,每一个环节都实行量化考核。

二是细化岗位职责,做到能级考核。基层征收分局按照县局制定的《征管质量和行政执法工作规程》的要求,设置了税务登记、申报征收、执法督查、综合事务、发票管理、税收管理、资料管理等7个岗位,并按岗位制定考核目标,实行记分考核,每月向县局报送考核统计表和考核评分表。同时,在全系统全面推行能级管理,将所有7个岗位的人员分为5级,按照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的原则,以考定级,以能定岗,定责到岗,定岗到人,真正做到岗责结合、能级管理,实现了征管质量考核和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的有机结合,调动了每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三是细化考核对象,做到逐级考核。在做到岗位职责明确的基础上,我们又将具体岗位又细化到征收组、管理组、综合事务组,将工作责任量化到每一个干部,使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干部工作有目标、评价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从而形成了县局“考”分局、分局“考”干部、一级“考”一级,上下联动、环环相扣的税收征管考核机制,使考核对象逐级细化。比如

在考核中发现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县局处罚分局,分局处罚管理员。

二、强化考核检查,狠抓整改督办,以“督”严“管”。

为确保各项征管制度的顺利实施,收到实效,我们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将检查考核贯穿于整个税收征管的全过程。

一是加强组织抓班子。分局成立了由分局长、分管副分局长和征管质量管理员组成的征管质量自查考核小组,按月对征管质量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县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和综合业务股全体同志组成的征管质量工作检查小组,按季对分局进行检查考评。

二是内外结合抓检查。我们持之以恒地狠抓了征管质量的两级考核。即基层分局对征管人员的征管质量按月考核和县局对分局的征管质量按季考核。分局征管质量考核小组于每月底对分局所有人员根据其岗位职责,按照《××县地

方税务局征管工作规程及考核办法》的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每月每个拿出100元津贴与征管质量挂钩,按得分多少实行奖惩。分局考核完毕后,将每个征管人员的征管质量考核情况报县局。县局于季度终后10日内对分局的征管质量情况组织检查考核。为做到准确、真实、全面,检查时做到:一是听、看、查相结合。即:听分局的征管工作汇报,与征管员座谈;看分局的有关征管记录及征管资料;到纳税户中抽查核对。二是内查外调相结合。对外主要是采取下户实地随机抽查纳税户登记管理情况;个体税负核定与征收情况;停歇业、注销、非正常户管理及企业税收的申报入库情况等,对走访每一纳税户的情况进行认真记录,作为对分局征管质量考核的原始依据。对内主要是检查分局内部管理及征管资料的规范管理工作,重点强调纳税人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及传递情况;从登记资料开始到资料的整理归档、从账表册到户管档案资料、从必备资料到

非必备资料都进行认真的检查,对征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作出评价。截止目前已组织征管质量检查42次,其中县局组织全县性的检查10次,考核征管员1000人次,走访纳税户近3000户,检查纳税人档案14000余份。

三是跟踪督办抓整改。考核工作结束后,现场反馈检查情况,肯定被查单位所取得的成绩,重点是指出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县局制作整改通知书下发到分局,并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到位。如××分局2002由于分局领导变换频繁,征管工作比较混乱,个体户税务登记率仅为70%,县局征管质量检查小组于2003年4月15日向针对该分局存在的问题,向其主要责任人下达了征管质量整改督办通知单,限期于5月底前整改到位并要求报送整改情况,在整改过程中,县局征管质量考核小组随时抽查跟踪督办紧抓不放,促使该该分局很快整改到位,并成为我县农村分局征管质量的样板单位。两年来,县局及时发放整改建议书55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319条,并要求各分局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认真落实整改意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县地税系统共补办税务登记证548户,清缴漏征税款35余万元,规范添置纳税档案870个,资料2315份,纠正不规范文书568份,纠正执法偏差25起。通过严抓整改,促进了征管工作的提高。

四是上下互动抓提高。我们每次检查都要求被检查人一同参与,实行互动式的检查方法,检查人员边检查边指出被检查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被检查人征管操作水平和能力,将检查变成对各单位征管工作的一次业务辅导,力求检查一次,提高一次。

五是收集资料抓建档。每年底,我们将分局报送的自查材料和县局按季检查材料以分局为单位整理归档,作为对分局当年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依据。目前,我县城区分局档案管理己达省一级,五个农村分局的档案管理都达到了省二

级标准。

三、硬化考核追究,健全责任机制,以“罚”促“管”。

为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我局改变以前只奖不罚的作法,把征管质量考核、税收政策检查与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行政岗位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推行赏罚分明的责任追究制。我们重点对未办理税务登记证、提前预征税款、未按规定开具货运发票、未按规定收集整理纳税资料等过错行为和责任人进行追究,做到分局局长与税收管理员同奖同惩,考核兑现,奖优罚劣。具体做到“三个挂钩”:一是与经济利益挂钩。两年来,我们对征管工作不到位,资料收集不及时、整理不规范的个人罚款51人次,罚款金额达5000佘元。仅城区分局就对21人(次)罚款2700元,同时对征收管理规范的单位及个人奖励了7000多元。二是与政治待遇挂钩。将征管质量考核工作与文明单位的创

建、与干部评先、评优、晋级、提拔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征管质量一票否决。凡征管质量不达标的,一概不能评选。去年有28人因此被评为先工作者,4个分局被评为征管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的分局长也都在考核得分前3名的分局中产生。同时由于征管工作不达标,有13人在评先中被取消资格,2位分局长在竞选中落岗。三是与能级管理挂钩。我局全面推行能级管理后,县局规定连续两个季度征管质量不达标的征管人员,能级下调一个级别,工资降低50元。三年来,我局有11人在征管质量考核中被降级降薪。

实践证明,细化考核内容,强化检查考核,硬化责任追究的工作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地税征管质量上档次,征管水平上台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一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实施岗位责任考核,对每个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务水平、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

求,收入任务不再成为衡量干部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全局干部学微机应用技术、学税收征管业务的热情空前高涨,营造了一个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种你追我赶、不不甘落后的氛围中得到快速提高。

二是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由于工作质量与个人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严格奖惩兑现,从而彻底根除了过去“岗责不明,责任不清”的不良现象,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全局上下形成了勤勤恳恳做工作,扎扎实实抓质量的良好风气。如在考核初期,有的片管员认为外勤人员比内勤人员更辛苦,考核标准比内勤人员更严格,因此考核得分较低是正常现象,单纯从考核机制中找借口,而不从自身工作态度上找原因。但随着考核力度的加大,这部分干部逐渐更正了这一错误认识,为了少扣分,多加分,力争在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他们纷纷自找差距,弥补不足,由被动接受考核

转变为主动完善征管工作,考核得分不仅不再低于内勤人员,而且有的超过了内勤人员。

三是管理秩序明显好转。实行征管质量考核、规范执法行为、完善管理办法、探索新的征管方式后,管理秩序明显好转。今年以来,城区分局的销售不动产税收实行房管部门代扣代收后,一举征收71万元,同比增长34万元;工薪个人所得税收实行财政代扣代缴后,纳入委托代征的179户,入库税款77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摩托车的车船使用税与交警部门联合控管,征收了35万元。同时我局的征管档案资料日趋规范,征管“六率”不断提高。申报率和入库率由原来的70%,上升到了90%以上,各分局征管资料管理得到了加强,仅城区、白霓两分局就新增纳税户档案449个,做到了一户一档,加大了税源监控力度,有效地服务了税收征收工作。

四是部门形象明显提升。由于岗位职责要求每个地税人员都要按照规范

化、程序化的流程开展工作。从而对内,规范了地税干部的行为;对外增强了地税工作的透明度。税收管理由单纯的“人管人”转变为“制度管人、程序管人、微机管人”的“多管齐下”的格局,征管考核只认数字“不认人”,约束了征管人员滥用权力,减少了税收征管的“弹性”,增强了税收执法的刚性,有效遏制了人情税、关系税,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行风建设也得到了加强。2002、2003被评为××县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征管改革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抓好以下工作,以促进征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是继续抓好征管基础工作。要加强与国税、工商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漏征漏管情况,提高税务登记率;严格纳税申报,加强逾期申报户的检查处罚,促进申报率的提高;加强税源管理,严格税款的按期入库,提高征管效能。二是继续规范征管资料管理。要按照省局

上一篇:庆安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汇报提纲下一篇: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