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2024-04-20

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共9篇)

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原文来源:小学奥数辅导网 www.aoshufudao.com 排列组合是数学中风格独特的一部分内容.它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某城市电话号码是由六位数字组成,每位可从0~9中任取一个,问该城市最多可有多少种不同的电话号码?又如从20名运动员中挑选6人组成一个代表队参加国际比赛.但运动员甲和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必须参加代表队,问共有多少种选法?回答上述问题若不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结论是难以想像的.(前一个问题,该城市最多可有1000000个不同电话号码.后一个问题,代表队有6种不同选法.) 当然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难度.突破难点的关键:首先必须准确、透彻的理解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即排列组合的基石.其次注意两点:①对问题的分析、考虑是否能归纳为排列、组合问题?若能,再判断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②对题目所给的条件限制要作仔细推敲认真分析.有时利用图示法,可使问题简化便于正确理解与把握. 例1 从5幅国画,3幅油画,2幅水彩画中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布置教室,问有几种选法? 分析 首先考虑从国画、油画、水彩画这三种画中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有三种情况,即可分三类,自然考虑到加法原理.当从国画、油画各选一幅有多少种选法时,利用的乘法原理.由此可知这是一道利用两个原理的综合题.关键是正确把握原理. 解: 符合要求的选法可分三类: 不妨设第一类为:国画、油画各一幅,可以想像成,第一步先在5张国画中选1张,第二步再在3张油画中选1张.由乘法原理有 5×3=15种选法.第二类为国画、水彩画各一幅,由乘法原理有 5×2=10种选法.第三类油画、水彩各一幅,由乘法原理有3×2=6种选法.这三类是各自独立发生互不相干进行的. 因此,依加法原理,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布置教室的选法有 15+10+ 6=31种. 注 运用两个基本原理时要注意: ①抓住两个基本原理的`区别,千万不能混. 不同类的方法(其中每一个方法都能各自独立地把事情从头到尾做完)数之间做加法,可求得完成事情的不同方法总数. 不同步的方法(全程分成几个阶段(步),其中每一个方法都只能完成这件事的一个阶段)数之间做乘法,可求得完成整个事情的不同方法总数. ②在研究完成一件工作的不同方法数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请看一些例:从若干件产品中抽出几件产品来检验,如果把抽出的产品中至多有2件次品的抽法仅仅分为两类:第一类抽出的产品中有2件次品,第二类抽出的产品中有1件次品,那么这样的分类显然漏掉了抽出的产品中无次品的情况.又如:把能被2、被3、或被6整除的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能被2整除的数,第二类为能被3整除的数,第三类为能被6整除的数.这三类数互有重复部分. ③在运用乘法原理时,要注意当每个步骤都做完时,这件事也必须完成,而且前面一个步骤中的每一种方法,对于下个步骤不同的方法来说是一样的. 例2 一学生把一个一元硬币连续掷三次,试列出各种可能的排列. 分析 要不重不漏地写出所有排列,利用树形图是一种直观方法.为了方便,树形图常画成倒挂形式解: 由此可知,排列共有如下八种: 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 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例3 用0~9这十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分析 此题属于有条件限制的排列问题,首先弄清楚限制条件表现为:①某位置上不能排某元素.②某元素只能排在某位置上.分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限制条件:千位上不能排0,或说千位上只能排1~9这九个数字中的一个.而且其他位置上数码都不相同,下面分别介绍三种解法. 解法1:分析 某位置上不能排某元素.分步完成:第一步选元素占据特殊位置,第二步选元素占据其余位置. 解: 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从1~9这九个数中任选一个占据千位,有9种方法. 第二步:从余下的9个数(包括数字0)中任选3个占据百位、十位、个位,百位有9种.十位有8种,个位有7种方法. 由乘法原理,共有满足条件的四位数9×9×8×7=4536个. 答:可组成4536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解法2:分析 对于某元素只能占据某位置的排列可分步完成:第一步让特殊元素先占位,第二步让其余元素占位.在所给元素中0是有位置限制的特殊元素,在组成的四位数中,有一类根本无0元素,另一类含有0元素,而此时0元素只能占据百、十、个三个位置之一. 解: 组成的四位数分为两类: 第一类:不含0的四位数有9×8×7×6=3024个. 第二类:含0的四位数的组成分为两步:第一步让0占一个位有3种占法,(让0占位只能在百、十、个位上,所以有3种)第二步让其余9个数占位有9×8×7种占法.所以含0的四位数有3×9×8×7=1512个. ∴由加法原理,共有满足条件的四位数 3024+1512=4536个. 解法3:从无条件限制的排列总数中减去不合要求的排列数(称为排除法).此题中不合要求的排列即为0占据千位的排列. 解: 从0~9十个数中任取4个数的排列总数为10×9×8×7,其中0在千位的排列数有9×8×7个(0确定在千位,百、十、个只能从9个数中取不同的3个) ∴共有满足条件的四位数 10×9×8×7-9×8×7 =9×8×7×(10-1) =4536个. 注 用解法3时要特别注意不合要求的排列有哪几种?要做到不重不漏. 更多《……

篇2: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在本讲中,我们研究两个运动物体作方向相同的运动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基本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例1 下午放学时,弟弟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5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假定从学校到家有足够远,即哥哥追上弟弟时,仍没有回到家).分析 若经过5分钟,弟弟已到了A地,此时弟弟已走了40×5=200(米);哥哥每分钟比弟弟多走20米,几分钟可以追上这200米呢?

解: 40×5÷(60-40)

=200÷20

=10(分钟)

答:哥哥10分钟可以追上弟弟.我们把类似例1这样的题,称之为追及问题.如果我们把开始时刻前后两物体(或人)的距离称为路程差(如例1中的200米),从开始时刻到后者追上前者路程差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称为追及时间,则从例1容易看出:追及问题存在这样的基本关系: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如果已知其中的两个量,那么根据上式就很容易求出第三个量.例2 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10米就是甲、乙二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时间,据此可求出他们的速度差为10÷5=2(米/秒);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可追上乙,在这个过程中,追及时间为4秒,因此路程差就等于2×4=8(米),也即乙在2秒内跑了8米,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也可求出甲的速度.综合列式计算如下:

解: 乙的速度为:10÷5×4÷2=4(米/秒)

甲的速度为:10÷5+4=6(米/秒)

答:甲的速度为6米/秒,乙的速度为4米/秒.例3 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的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20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68米,则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 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是42秒,这句话的意思是:从火车的车头追上行人时开始计时,直到车尾超过行人为止共用42秒,因此,如果我们把火车的运动看作是车尾的运动的话,则本题实际上就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就等于这列火车的车长,追及时间就等于42秒,因此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差,从而求出火车的车速.解: 520÷42+68÷42

=(520+68)÷42

=588÷42

=14(米/秒)

答:火车的车速为14米/秒.例4 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4米,问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

分析 这是一道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冬冬与晶晶两人同时同地起跑,方向一致.因此,当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比晶晶多跑的路程恰是环形跑道的一个周长(200米),又知道了冬冬和晶晶的速度,于是,根据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就可求出追及时间以及他们各自所走的路程.解: ①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所需要的时间:

200÷(6-4)=100(秒)

②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所跑的路程应为:6×100=600(米)

③晶晶第一次被追上时所跑的路程:

4×100=400(米)

④冬冬第二次追上晶晶时所跑的圈数:

(600×2)÷200=6(圈)

⑤晶晶第2次被追上时所跑的圈数:

(400×2)÷200=4(圈)

答:略.解答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从并行到下次追及的路程差恰是一圈的长度.例5 军事演习中,“我”海军英雄舰追击“敌”军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在10分钟前逃离,“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我”海军英雄舰每分钟行驶147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我”海军英雄舰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可射击敌舰?

分析 “我”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逃离10分钟了,因此,在A岛时,“我”舰与“敌”舰的距离为10000米(=1000×10).又因为“我”舰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即可开炮射击,即“我”舰只要追上“敌”舰9400(=10000米-600米)即可开炮射击.所以,在这个问题中,不妨把9400当作路程差,根据公式求得追及时间.解:(1000×10-600)÷(1470-1000)

=(10000-600)÷470

=9400÷470

=20(分钟)

答:经过20分钟可开炮射击“敌”舰.例6 在一条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4公里,李强每小时行5公里.8点整,张李二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经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二人相遇时是8点几分?

分析 无论相向还是反向,张李二人每分钟都共走4000÷60+5000÷60=150(米).如果两人一直相向而行,那么从出发经过600÷150=4(分钟)两人相遇.显然,按现在的走法,在16分钟(=1+3+5+7)之内两人不会相遇.在这16分钟之内,他们相向走了6分钟(=1+5),反向走了10分钟(=3+7),此时两人相距600+[150×(3+7-1-5)]=1200米,因此,再相向行走,经过1200÷150=8(分钟)就可以相遇.解: 600+150×(3+7-1-5)=1200(米)

1200÷(4000÷60+5000÷60)=8(分钟)

1+3+5+7+8=24(分钟)

答:两人相遇时是8点24分.例7 自行车队出发12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然后通信员立即返回出发点;随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分析 在第一次追上自行车队与第二次追上自行车队之间,摩托车所走的路程为(18+9)千米,而自行车所走的路程为(18-9)千米,所以,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18+9)÷(18-9));摩托车与自行车的速度差是自行车速度的2倍,再根据第一次摩托车开始追自行车队时,车队已出发了12分钟,也即第一次追及的路程差等于自行车在12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所以追及时间等于12÷2=6(分钟);联系摩托车在距出发点9千米的地方追上自行车队可知:摩托车在6分钟内走了9千米的路程,于是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都可求出了.解:(18+9)÷(18-9)=3(倍)

12÷(3-1)=6(分钟)

9÷6=1.5(千米/分钟)

1.5÷3=0.5(千米/分钟)

答:摩托车与自行车的速度依次为1.5千米/分钟,0.5千米/分钟.例8 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出发,不停地往返于A、B两地之间,他们同时出发,80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100分钟后乙第一次追上甲,问:当甲到达B地时,乙追上甲几次?

篇3: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一、排列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排列是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给定元素为n,取出元素为r,组合A■■=■,“!”为阶乘,n!=n·(n-1)·…·1。

【案例一】放暑假了,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但动物园需要买门票,一张门票10元,现在有1元、5元和10元三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共可以有几种付钱的方法可以买到门票?

这是一道简单的排列组合题,解题时,学生很快给出“10个1元,5个1元、1个5元,2个5元,1个10元”四种方法。在学生大致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将排列组合思想融入课本的题目。

【案例二】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某班有三个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但胸前的号码还没有编,要求用1、2、3三个数字编出不同的两位数,一共可编出几个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两位数?

用小学方法解题:先将“1”作为十位数上的固定数字,则有 “12”、“13”两种编法,以“2”作为十位数上的规定数字,有“21”、“23”两种编法,同理得出“31”、“32”两个号码,则用“1、2、3”三个数字共可以编出6个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两位数。

用排列组合思想解题:利用三个数字编两位数号码,即是从三个数字中抽出两个进行任意排列,A■■=■=6,即利用三个数编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数字共可编出6个。

在用小学方法进行解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排列公式解决此类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排列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组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组合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需要进行排列,给定元素为n,取出元素为r,则组合C■■=■。

将排列组合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差别,这一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二者的差别,明白排列是与顺序有关系的,而组合与顺序则没有关系。

【案例三】班里一共有30个学生,玩“握手游戏”,每两个学生间都要握一次手,一共握手多少次?

用小学方法解决这道问题时,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假设30个学生排成一排,从右边开始,第一学生分别与其余的29个学生各握手一次,共握手29次,然后离开队伍;剩下的29个学生中,第二个学生与其他人各握手一次,共握手28次,握完手后离开队伍;以此类推,直到第29个学生与队伍中剩下的第30个学生握手,握手次数为1次,则总的握手次数为29+28+…+1=435(次)。

第二种方法是将每个握手的次数都算作29次,则30个学生共握手870次,但每两个学生间握手次数都算作了两次,因此共握手次数为870÷2=435(次)。

用排列组合的思想解题:30个学生每两个学生握一次手即是从30个学生中任意抽出两个学生进行组合,则组合次数为C■■=■=435(次)。每一个组合是表示握手一次,则30个学生共握手435次。

【案例四】数一数下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用小学方法解题:图中的三角形共六排,第一排中从左边算起,以第一条边固定不变,则有三角形6个,第二条边为三角形一边固定不变时有5个,以此类推,以第6条边为三角形固定一边时有三角形1个,则第一排中共有三角形6+5+…+1=21(个),每排中三角形的个数是相同的,则一共有三角形6×21=126(个)。

用排列组合思想解题:每一排三角形的个数与底边的条数是相等的,底边共有7个点,每两个点可组成一个三角形,即是从七个点中任意选取两个点组合,则六排三角形的个数为6C■■=6×■=126(个)。

排列组合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排列组合方法相融合,将排列组合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解题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责编 金 铃)endprint

排列和组合是组合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解题和实际生活中,排列和组合思想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排列组合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发展小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排列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排列是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给定元素为n,取出元素为r,组合A■■=■,“!”为阶乘,n!=n·(n-1)·…·1。

【案例一】放暑假了,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但动物园需要买门票,一张门票10元,现在有1元、5元和10元三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共可以有几种付钱的方法可以买到门票?

这是一道简单的排列组合题,解题时,学生很快给出“10个1元,5个1元、1个5元,2个5元,1个10元”四种方法。在学生大致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将排列组合思想融入课本的题目。

【案例二】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某班有三个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但胸前的号码还没有编,要求用1、2、3三个数字编出不同的两位数,一共可编出几个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两位数?

用小学方法解题:先将“1”作为十位数上的固定数字,则有 “12”、“13”两种编法,以“2”作为十位数上的规定数字,有“21”、“23”两种编法,同理得出“31”、“32”两个号码,则用“1、2、3”三个数字共可以编出6个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两位数。

用排列组合思想解题:利用三个数字编两位数号码,即是从三个数字中抽出两个进行任意排列,A■■=■=6,即利用三个数编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数字共可编出6个。

在用小学方法进行解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排列公式解决此类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排列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组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组合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需要进行排列,给定元素为n,取出元素为r,则组合C■■=■。

将排列组合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差别,这一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二者的差别,明白排列是与顺序有关系的,而组合与顺序则没有关系。

【案例三】班里一共有30个学生,玩“握手游戏”,每两个学生间都要握一次手,一共握手多少次?

用小学方法解决这道问题时,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假设30个学生排成一排,从右边开始,第一学生分别与其余的29个学生各握手一次,共握手29次,然后离开队伍;剩下的29个学生中,第二个学生与其他人各握手一次,共握手28次,握完手后离开队伍;以此类推,直到第29个学生与队伍中剩下的第30个学生握手,握手次数为1次,则总的握手次数为29+28+…+1=435(次)。

第二种方法是将每个握手的次数都算作29次,则30个学生共握手870次,但每两个学生间握手次数都算作了两次,因此共握手次数为870÷2=435(次)。

用排列组合的思想解题:30个学生每两个学生握一次手即是从30个学生中任意抽出两个学生进行组合,则组合次数为C■■=■=435(次)。每一个组合是表示握手一次,则30个学生共握手435次。

【案例四】数一数下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用小学方法解题:图中的三角形共六排,第一排中从左边算起,以第一条边固定不变,则有三角形6个,第二条边为三角形一边固定不变时有5个,以此类推,以第6条边为三角形固定一边时有三角形1个,则第一排中共有三角形6+5+…+1=21(个),每排中三角形的个数是相同的,则一共有三角形6×21=126(个)。

用排列组合思想解题:每一排三角形的个数与底边的条数是相等的,底边共有7个点,每两个点可组成一个三角形,即是从七个点中任意选取两个点组合,则六排三角形的个数为6C■■=6×■=126(个)。

排列组合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排列组合方法相融合,将排列组合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解题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责编 金 铃)endprint

排列和组合是组合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解题和实际生活中,排列和组合思想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排列组合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发展小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排列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排列是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给定元素为n,取出元素为r,组合A■■=■,“!”为阶乘,n!=n·(n-1)·…·1。

【案例一】放暑假了,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但动物园需要买门票,一张门票10元,现在有1元、5元和10元三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共可以有几种付钱的方法可以买到门票?

这是一道简单的排列组合题,解题时,学生很快给出“10个1元,5个1元、1个5元,2个5元,1个10元”四种方法。在学生大致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后,可结合生活实际将排列组合思想融入课本的题目。

【案例二】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某班有三个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但胸前的号码还没有编,要求用1、2、3三个数字编出不同的两位数,一共可编出几个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两位数?

用小学方法解题:先将“1”作为十位数上的固定数字,则有 “12”、“13”两种编法,以“2”作为十位数上的规定数字,有“21”、“23”两种编法,同理得出“31”、“32”两个号码,则用“1、2、3”三个数字共可以编出6个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两位数。

用排列组合思想解题:利用三个数字编两位数号码,即是从三个数字中抽出两个进行任意排列,A■■=■=6,即利用三个数编个位数与十位数不重复的数字共可编出6个。

在用小学方法进行解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排列公式解决此类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排列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组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组合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需要进行排列,给定元素为n,取出元素为r,则组合C■■=■。

将排列组合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差别,这一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二者的差别,明白排列是与顺序有关系的,而组合与顺序则没有关系。

【案例三】班里一共有30个学生,玩“握手游戏”,每两个学生间都要握一次手,一共握手多少次?

用小学方法解决这道问题时,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假设30个学生排成一排,从右边开始,第一学生分别与其余的29个学生各握手一次,共握手29次,然后离开队伍;剩下的29个学生中,第二个学生与其他人各握手一次,共握手28次,握完手后离开队伍;以此类推,直到第29个学生与队伍中剩下的第30个学生握手,握手次数为1次,则总的握手次数为29+28+…+1=435(次)。

第二种方法是将每个握手的次数都算作29次,则30个学生共握手870次,但每两个学生间握手次数都算作了两次,因此共握手次数为870÷2=435(次)。

用排列组合的思想解题:30个学生每两个学生握一次手即是从30个学生中任意抽出两个学生进行组合,则组合次数为C■■=■=435(次)。每一个组合是表示握手一次,则30个学生共握手435次。

【案例四】数一数下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用小学方法解题:图中的三角形共六排,第一排中从左边算起,以第一条边固定不变,则有三角形6个,第二条边为三角形一边固定不变时有5个,以此类推,以第6条边为三角形固定一边时有三角形1个,则第一排中共有三角形6+5+…+1=21(个),每排中三角形的个数是相同的,则一共有三角形6×21=126(个)。

用排列组合思想解题:每一排三角形的个数与底边的条数是相等的,底边共有7个点,每两个点可组成一个三角形,即是从七个点中任意选取两个点组合,则六排三角形的个数为6C■■=6×■=126(个)。

排列组合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排列组合方法相融合,将排列组合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解题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篇4: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程  排法2……………排法3………

2.观看信息窗2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际问题

4位同学排一行表演小合唱,丁同学担任领唱。为了让他靠近麦克风,需要把他安排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余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排法。

甲  丁   乙  丙       甲   丁   丙   乙

乙  丁  甲   丙       乙   丁   丙    甲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乙    甲

同学总结规律:先确定丁同学的位置再排其他同学

一.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门都很聪明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看出同学门的思维很清晰那么今天回家我们研究一个排列的问题自己出一个问题

记 让学生亲自的进行排列,学生很容易掌握这部分知识,之需要让学生掌握排列的顺序性就可以了 。

教学

内容 数学与生活(排列;组合.)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标 1.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简单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能有序的解决问题全面的思考问题.

3. 尝拭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数学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

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前

准备 小黑板

程 二. 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排队吗?你们知道排队中也有数学问题吗?

师:小平,小冬,小华三人排成一行照相?有多少种排法、?

生1:有三种.

生二:有四种

(同学们各持己见?)

师:同学们并不是有几个人就有几种排法.你认为如何排才不会有遗漏呢?而且他们的位置不会重复?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排列组合

三. 合作探索

1. 观察信息窗1

看信息窗里都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教师指点.

师:指同学回答如何排列才不会重复而且不遗漏

(先把小冬放在第一的位置,再将小华排在第一的位置最后将小华排在第一的位置)或者(把小平放在第一位置,其余两人调换位置,有两种排法,再把小平放在第二的位置又有两种排法,最后把小平放在第三的位置上还有两种排法)再或者(先把小平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小冬与小华调换位置有2种.依次类推工有六种。

修改或补充

篇5: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如果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a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a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a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a1×a2×……×an种不同的方法。

典型例题:

例1: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走,试问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例2:小东到新华书店买书,他喜欢的数学书有5种,科幻小说有3种,歌曲集有2种,数学书、科幻小说、歌曲集他各买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3:某县的电话号码为7位数字,其中首位是5,这个县的电话号码最多有多少个?

例4:由数字0,3,5,8组成三位数。

问:(1)、可以组成多少个不相等的三位数?

(2)、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1、王芳有四件上衣,三条裤子,两双皮鞋,她能有多少天穿戴装束不同?

2、某市的电话号码是七位数:首位不能是0,其余各位上可以是0-9中的任何一个,并且数字可以重复,这个最多可以容纳多少部电话机?

3、两个学校进行围棋比赛,双方各出5名男队员和3名女队员。

(1)、每一方的一名队员都要和另一方的每一个队员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篇6:小学三年级奥数下册年龄问题教案

发布:佚名 时间:2009-9-25 15:38:00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录入:杨 人气:7960

【文字:大 小】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年龄问题又往往是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综合.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解题时需抓住其特点。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大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量,而年龄的倍数却年年不同.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再根据大小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年龄之和等条件,解答这类应用题。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例1 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分析 五年后,爸比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①爸爸年龄:(72+6)÷2=39(岁)

②妈妈的年龄:39-6=33(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39岁,妈妈的年龄是33岁。

例2 在一个家庭里,现在所有成员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3岁.家庭成员中有父亲、母亲、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亲比母亲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现在家里的每个成员各是多少岁?

分析 根据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可以求出到现在每个人长4岁以后的实际年龄和是58+4×4=74(岁)。

但现在实际的年龄总和只有73岁,可见家庭成员中最小的一个儿子今年只有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女儿是3+2=5(岁).现在父母的年龄和是73-3-5=65(岁).又知父母年龄差是3岁,可以求出父母现在的年龄。

解:①从四年前到现在全家人的年龄和应为:

58+4×4=74(岁)

②儿子现在几岁? 4-(74-73)=3(岁)

③女儿现在几岁?3+2=5(岁)

④父亲现在年龄:(73-3-5+3)÷2=34(岁)

⑤母亲现在年龄: 34-3=31(岁)

答:父亲现在34岁,母亲31岁,女儿5岁,儿子3岁。

例3 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

分析 父女年龄差是50-14=36(岁).不论是几年前还是几年后,这个差是不变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女儿年龄的5倍时,父亲仍比女儿大36岁.这36岁是父亲比女儿多的5-1=4(倍)所对应的年龄。

解:(50-14)÷(5-1)=9(岁)

当时女儿9岁,14-9=5(年),也就是5年前。

答:5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例4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 78-6×2=66(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 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①母子今年年龄和: 78-6× 2=66(岁)

②母子6年前年龄和: 66-6×2=54(岁)

③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④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例5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现在父子俩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分析 根据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2倍,得出父子年龄差等于儿子当时的年龄.因此年龄差等于10年前儿子的年龄加上25岁。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父子年龄差相当于儿子当时年龄的7-1=6倍。

由于年龄差不变,所以儿子10年前的年龄的6-1=5倍正好是25岁,可以求出儿子当时的年龄,从而使问题得解。

解:①儿子10年前的年龄:(10+15)÷(7-2)=5(岁)

②儿子现在年龄:5+10=15(岁)

③吴昊现在年龄: 5×7+10=45(岁)

答:吴昊现在45岁,儿子15岁.例6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2倍减7.”问:甲、乙二人现在各多少岁?

分析 从已知条件中可以看出甲比乙年龄大,甲乙年龄差这是一个不变的量。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意思是说几年以前.这几年就是甲乙的年龄差.因此,甲整句话可理解为:乙今年的岁数,减去年龄差,正好是甲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意思是说几年后.因此,乙整句话可理解为:甲今年的岁数,加上年龄差,正好是乙今年岁数的2倍减去7。

即 甲今+年龄差=2×乙今-7(2)

把甲乙的对话用下图表示为:

由(1)得甲今=2×乙今-2×年龄差(3)

由(2)得 甲今=2×乙今-7一年龄差(4)

由(3)(4)年龄差=7(岁)

从上图不难看出,甲现在的年龄是乙几年前年龄的2倍,1倍相当于2个年龄差,2倍相当于4个年龄差.乙现在的年龄相当3个年龄差。

乙几年后的年龄和甲现在的年龄相等,所以乙几年后相当4个年龄差.甲几年后的年龄比乙几年后的年龄多一个年龄差,正好是7岁,从而得出年龄差是7岁。

解:①乙现在年龄: 7×3=21(岁)

②甲现在年龄:7×4=28(岁)

篇7:解排列组合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先选后排原则”:在既有取出又需要对取出的元素进行排列时采取此原则,即先把符合题意的元素都选出来,再对元素或位置进行排列。

例1.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

解析:根据所选偶数位0和2分类讨论求解。

(1)当选数字0时,再从1,3,5中取2个数字有C23种选法,将其排在个位与百位有A22种排法,则排成三位奇数有C23A22=6个。

(2)当选数字2时,再从1,3,5中取2个数字有C23种选法,然后将选中的两个奇数数字选一个排在个位有C12种选法,其余两个数字全排列有A22种排法,则排成的三位奇数有C23C12A22=12个。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18个三位奇数。

二是“特殊优先原则”:如果问题中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就优先安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安排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元素或位置。

例2.有5个男生和3个女生,从中选出5人担任5门不同学科的科代表,求分别符合下列条件的选法数。

(1)某男生必须包括在内,但不担任数学科代表;

(2)某女生一定要担任语文科代表,某男生必须担任科代表,但不担任数学科代表。

解析:(1)这名男生必须选择,除他之外还需选择4人,有C47种选法,由于该男生不担任数学科代表,故先安排该男生有A14种方法,而其他4人没有特殊要求,则任意作全排列,故符合题意的共有C47A14A44=3360种不同的选法。

(2)这名男生和女生必须选择,因此先从除去该男生和该女生的6人中选3人,有C36种选法,该女生一定担任语文科代表故不需安排,则先安排该男生,有A13种方法,其余3人作全排,有A33种方法,故符合题意的共有C36A13A33=360种不同的选法。

点评: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一般优先安排,然后再对其他的元素作全排列。

三是“正难则反原则”:就是从正面直接考虑分类情况比较复杂或求解比较困难时,则从其反面考虑用间接法求解。

例3.已知M、N是两个平行平面,在M内取4个点,在N内取5个点,这9个点中再无其他4点共面,则以这些点为顶点,能作多少个三棱锥?

解析:以这9个点中4个点为顶点要组成三棱锥就是要求这4点不共面,直接从9个点中选4个点不共面,应分三类:平面M取3个点平面N取1个点,平面M取2个点平面N取2个点,平面M取1个点平面N取3个点,故可组成C34C15+C24C25+C14C35=120个三棱锥,但若从反面考虑,从9个点中任选4个点有C49种,再只需去掉其中4点共面的情况,而由题意可知只有平面M和平面N中有4点共面,故以这些点中4个点为顶点能作C49-C44-C45=120个三棱锥。

点评:直接考虑选4个不共面的点作三棱锥分三类,其中容易漏选,但从反面间接考虑,在9个点中任取4个点之中去掉4点共面的情况即可,显然这种方法更便捷。

二、五种常见解法

1.分排问题“直排法”

把几个元素排成前后若干排的排列问题,若没有其他的特殊要求,可采用统一排成一排的方法来处理。

例1.7人坐两排座位,第一排坐3个人,第二排坐4个人,则不同的坐法有多少种?

解析:7个人可以在两排中随意就座,再无其他条件,故两排可看作一排来处理,不同的坐法共有A77种。

2.相邻问题“捆绑法”

排列问题中要求几个元素相邻就把几个相邻的元素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元素,待整个问题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

例2.有3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行,其中男生必须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析:将男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全排列,再与其他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A33C55=720种不同的排法。

3.不相邻问题“插空法”

先排好其他一般元素,再把要求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其他元素之间或两端的空当中就可确保其不相邻。

例3.有3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行,要求男、女各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析:先排好男生,然后将女生插入其中的4个空位中有A33A44=144种不同的排法。

4.顺序固定问题用“除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例4.五人排队甲在乙前面的排法有几种?

解析:若不考虑限制条件,则有A55种排法,而甲、乙之间排法有A22种,故甲在乙前面的排法只有一种符合条件,故符合条件的排法有种。

5.用比例法解排列问题

有些排列应用题,可以根据每个元素出现的机会占整个问题的比例,直接求得问题的解。

例5.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小于50000的偶数共有多少种?

解析:全排列为A55种,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五位数的个位数上出现2或4的可能性为,在余下的四个数字中,万位上出现满足条件的数字的可能性为,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共有A55=36种。

排列问题千变万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关键是抓住问题本质,并遵循两个原则:(1)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2)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灵活处理就能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徐应仙.排列组合解题技巧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30).

篇8: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逆序推理法逆序推理法,也叫逆推法或倒推法.简单说,就是调过头来往回想.例1 老师心中想了一个数,对他的学生说:“给这个数加上9,再取和的一半应是5.”他叫学生们把这个数算出来.你会算吗?

解:用逆推法求解,就是这样想:因为老师想的数加上9后之和的一半是5,那么和就应是 5×2=10;再往前逆推,在没有加上9之前应是10-9=1,这就是老师心中想的数.让我们再从另一种思路去想:

首先,把老师想的数用□代表,顺着题意列式应有:

(□+9)÷2=5,我们可以叫它做顺序式.然后,再把前面的逆推过程写成算式,就应有:

5×2-9=,“1”就是方框所代表的数,所以把它写在方框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算式叫做逆序式.把两式进行对照比较(如下图如示)可见:

①顺序的运算结果(或最后结论)是逆序式的已知数据(或起始条件);

②顺序式中除以2变为逆序式中乘以2;

③顺序式中加上9变为逆序式中减去9;

④顺序式中起始未知数变为逆序式中最后运算结果;

总之,逆序式恰为顺序式的逆运算.这就是逆推法的由来和实质.例2 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问这个数是几?

解:依题意,写出顺序式,再接着写出逆序式,[(某数+6)×6-6]÷6=6…顺序式

(6×6+6)÷6-6=某数…逆序式

经计算可知“某数”=1.例3 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

篇9:小学四年级奥数下册教案: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门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 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 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 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教材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 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 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 好的人际关系。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 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 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 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 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 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 起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 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

会生活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

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 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

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 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

整合状态。

6、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

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美食文化

一、活动设计思路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美食就被世人津津乐道。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雅 士们热爱美食、赞颂美食逐渐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的 这片沃土—— —美丽的新疆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推崇。本次活动 就是带领同学们对家乡的美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 略家乡最具传统魅力的特色饮食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2.掌握使用调查分析问卷。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树立 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课时。

第1课时选题活动、团队建设、方案制订 第2课时资料收集、调查访问、交流分享 第3课时成果展示

第4课时活动总结、评价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去想而不是带孩子去 做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本次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师只需根据学 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即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去实践、去学习、去总结。另外,这次活动需

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去调查 研究,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一发现问题

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人人都爱自己的家 乡,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选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 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总之,教师将学 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知道研究的主题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 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研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

主题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2.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计划时要求细致具体例如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等都要一一细化。三实施阶段

1.查阅和收集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采访周围的人等。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汇总和分析资料。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 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整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此环节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子去家乡的特色小吃街、美食文化广场等地调 查访问,做好记录,用镜头记录下诱人的美食。四汇报与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亲自制 作美食、演唱歌曲、绘画、举办摄影展、演讲、写作、表演小品或相声等。五活动评价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注意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 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 1 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 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注重学生评价中的诚信意识教育。

 3 要引导学生以欣赏、现别人优点的眼光去评价他人。评价要公正 客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活动延伸

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 新疆的水果、干果、民族乐器等,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的人展 示我们美丽的新疆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迈向世界。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展 出谋划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五、活动注意事项

此次活动个别学生可能要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进行调查,因而安全 保障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需要外出调查活动的学生应在家长的支持和陪同下进行。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身边的低碳生活

一、活动设计思路“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

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当今世界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

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 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节约、少浪费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 实践者。

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2.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3.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2.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 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难点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身边的低碳生活”这一 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有兴趣 去开展探究活动。一发现问题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认识到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问题的引出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 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如用严重缺水的 图片和视频等。若选择其他主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 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二活动准备

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明 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 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三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在调查中学生也在思 考他自己做到了吗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

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 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这一活动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 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 落实。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老 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2.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这部分内容孩

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 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3.实地调查记录

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 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现自己浪费水的

不良习惯。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 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这一活动 的落实可能有困难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此外也可借 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另一部 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 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4.交流和讨论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可先让学生们 在本小组中交流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

四汇报与展示

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办小报、写倡议书、设计节水标语和

宣传画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 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 要求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五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应注重评价 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 结论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 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 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在交流 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 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

第三单元人文·社会 主题三学会制订计划

一、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 订计划。从学科特性出通过实践、调查、收集、计划、交流、完善、终结、展示等活动步骤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体验掌握制订计划活动努力做到活 动与情感融合并进。四年级学生步入小学中段的学习时期同学们有一定的综 合实践能力但老师的引领极为重要既要给学生们充分活动自由又要给 予活动方法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二、活动目标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旅游计划的制订

二是通过旅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知识目标

1.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2.学习制订一日游计划

通过制订旅游计划的实践活动,掌握如何制订各项计划。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在查找、总结、交流等参与活动中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3课时。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 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 有能够具体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堂实施策略。本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不是针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具体学习也不是对某种现象的 具体研究这一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让 子们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本课要求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不能过多地干预要给 学生们留足自由想象活动的空间。但老师要多关注子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状 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资源包第23页中有关天天的故事 让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还可以讲讲自 己类似的故事为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奠定基础。建议可以采取小组讨论 的方式。探究与实践 二活动准备

1.观察图片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

2.收集资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关键词搜索”、多途径阅读”、访谈、文献等方法搜集到较多与探究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

3.成立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的前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自由结合但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指导。建议 1 教师根据学生研究兴趣协调组建活动小组调控、弥

补小组之间的差异。 2 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小组成员不仅 能明确各自职责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积极表达自己的 想法。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三实施阶段

1.汇总资料。这一环节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讨论 老师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呈 现方式对资料进行处理并帮助学生能从资料中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 信息如确定旅游地的景点、旅游最佳时间、当地天气等信息的处理。2.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是在汇总资料

后各小组对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进行整合确定目标制订一日游计划。明确目标是制订计划的首要条件为达到目标而事先制订明确具体 的行动安排叫做计划。本环节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目标后小组应讨论列出旅 游计划如当地著名旅游景点根据天气确定最佳旅游时间、交通方式、旅 游景点门票及旅游注意事项等事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如何更有 效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筛选等并就活动开展过程提供帮助。在小组活动过 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意识。四汇报与展示

这一环节是各小组对已完成的任务的总结和交流这是子们相互学习的好 机会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 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如过程实录手册、研究报告、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并 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展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各自小组计 划的自我总结并加以完善。五总结评价

让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多方位评价如对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的评价对主动性的评价等。活动评价是信息反馈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帮助学

生明确努力方向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六拓展延伸

本课案例中以吐鲁番一日游为主题活动带领同学们体验实践制订旅游 计划的全过程。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只是一个引领和启发老师带领学生进 行此次主题活动后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其他主题的探究实践活动。

五、活动注意事项

1.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

2.资料的收集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 备工作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3.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掌握制订计划的基本方法。4.学生可将此次旅游计划付诸行动后再进行总结。

六、参考资料

1.《一生的计划如何卓有成效地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格莱恩·布 兰德著理子、罗鲲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如何旅游没烦恼—— —旅游者的法律盾牌》孙思忠、张鹏编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吐鲁番不寂寞—— —高昌王国传奇》张峰峰、张鹏著中国国 际广播出版社 2012年版。

4.吐鲁番地区政府网 http:/ / / 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四生活中的静电

一、活动设计思路

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 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单元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兴趣下,通过引导 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思考和实验,体验探究实践的一般过程,并积累 一些对探究过程的直接经验。在游戏中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质疑归 纳并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验证。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2.通过试验感知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效果。3.探究产生静电现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目标

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并能对已有信 息进行简单分析得出结论。情感态度

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懂 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

三、课时建议 建议3~5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自然现象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发现问题

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现、思考、讨论生活中常

见的静电现象。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提炼出来加以关注。实践探究 中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即了解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 有的吸附作用在游戏中体验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 基础。

二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阶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但对不同材 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组建团队时指导教师就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局 限性组内人数也不宜太多否则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得出 错误的结论。三实施阶段 1.神奇的气球

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游 戏即是动力。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 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气球、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 学生。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并 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 究这里还运用到了表格。表格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摩擦可以 产生静电导电性能差的材料静电容易积累。操作中注意先填写自己的观点 然后实践验证并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2.小兔快跑

虽然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促使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但 对探究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为游戏中学生会过多追求趣味性而对 活动当中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疏于观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运用评价方法

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赞扬实验时善于观察并提出有效措施的学生将其方法在全班推广。这不仅是对子的最大认可也是引导其他子转移关注点的有效途径。游

戏中切忌只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每次操作之后都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另外制作道具时要注意取吸管的中心为支点并 且将大头针穿过吸管的一侧后尖端顶住吸管的内壁即可。3.引水入杯

在这个游戏环节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各组间组员与组员的小组合作能

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另外就是在选择材料上给予适当的提示缩小学生考虑的范围。操作时带静 电的签字笔靠近水流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尽量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明显一些。在实验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桌面、试 验材料及手的干燥避免和水接触造成静电流失试验时全组成员不要围拢靠近道具观察以保障试验器材周围空气畅通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呼出的气息 带有水蒸气也会影响学验效果。对活动任务的分配也无需太多但要让每个 组员都带着问题去实践。四汇报展示

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督促各组及时总结实践中 的经验经过组内合议后不断提出方案尝试验证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记录下来。然后建议各组自由选择比赛对象推荐本组代表参加比赛。裁判可以邀请不参 与比赛的第三方小组成员担任。教师应提醒每个组要扬长避短比本组最拿手、最精通的游戏项目内容。比赛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判定的结果要 有权威性如果不服气可以重新再来。一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客观地给出 判定的结果并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合实践活动教师用书·四年级下册 五总结评价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切实提

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各组运用语言评价、书 面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客观的评价。组长要多现组 内成员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调动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的成员指导教师了解后应在全班推广并采取各种方 式给予表扬。六我的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口头汇报、讨论、辩论、日记、绘画 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体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七拓展延伸

通过本环节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内容辩证地看待事物 的两个方面培养子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加以辅助提示拓 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本环节是对已获信息及由此产生新问题的进一步实践、探 究。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由组长组织轮流试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2.游戏“小兔快跑”中对道具要轻拿轻放不要用手直接拨动塑料

管不要压实否则不易转动。游戏“引水入杯”中要调整好水槽的位置以保 证桌面的干净整洁。

3.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个人、小组的能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

主题五走进声音世界

一、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声音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玩一 玩”、“查一查”、“想一想”、“试一试”等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怎样产 生的了解自然与科技热爱自然与科技体验与感受生活展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查找资料、动手实 践等方面。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不断探究 的信心和勇气。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声音的一般科学知识。2.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力目标

1.初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自身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2.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动手。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6课时。

四、教学方法指导及建议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收 集资料是重点尤其是对资料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建议这一主题活动可以与科学教师有关声音的学习相结合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让本次活动成为科学学科知识的一个延续活动是对学生所学科学 知识的一个综合实践的运用与体验。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看资料也可以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 中关于杯子的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现杯子为什么会“唱歌”。教师要注意引 导子了解七个音符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分辨出不同的音。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团队的任务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分工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 减。

2.制订活动方案

一个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活动方案因此设计好活动的方案是搞好活动 的关键。教师要多费些时间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的设计最好以组为单位重点放在步骤、注意事项等的设计上。三实施阶段 1.玩一玩

此时学生一定会对“会唱歌的杯子”产生了兴趣对此很是好奇。可光 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发现科学的奥

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这一环节资源包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三种不同的玩法第一种玩法是用筷子轻轻地敲击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玻璃杯看一看

筷子与杯子接触之后声音的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一定要注 意让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听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第二种玩法是用筷 子敲击注入相同水量的玻璃杯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接触时声音的变化是怎样 的。这是学生的第二次亲身体验同样的也要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 在表格中。第三种玩法是用筷子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 接触时声音的变化又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三次亲身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比 较这一次敲击与前两次敲击后声音有什么不同。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冷静 下来保持安静认真倾听、记录。玩完后请学生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你现 了什么水量的多少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并且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 流。通过这三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一定会有自己想法这些想法会进一步激发 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2.查一查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疑惑去解决疑惑。因各地学 生展水平不一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不要求一定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可以使用 多种途径比如问家长、问专家、看书等等。查找资料的方法比较多一般 有图书目录查找法、关键字查找法等。最好是先各自查找之后在课堂上汇报 不同资料的收集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声 音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振动产生的。3.想一想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想一想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敲 击玻璃杯能发出声音外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用手指蘸水摩擦杯沿的方 法等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物体之间振动的方式、方法有可能不一样但都可以产生声音。4.试一试

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去尝试实践。在实施过

程中学生们可以按照资源包第47页给出的实验步骤去实验也可以按照自己 小组讨论的具体步骤实施。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 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子有可能会用最常见的方法—— —敲击杯子边沿去试 着让杯子再次“唱歌”且能“唱”出不同的音来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用 不同方法让杯子“唱歌”比较哪种方法“唱”的歌更动听些最后自己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演奏简单的乐曲哪怕是很简单的《两只老虎》曲子中 的一小段。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安全时时提醒学生做到“三轻”以免发生 事故。

四我的收获

四年级的学生在活动总结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 什么知道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只要能说出来一 些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不要要求太高了。另外活动的总结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制作ppt演示文稿、小快板、手抄报等等。五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取了自评、组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的

内容涉及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合作与分工落实情况、收集资料等实践 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等情感内容。在活动的评价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 对待自己成长中的不足之处。六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会“唱歌”的杯子进行美化。只要学生能对杯子 进行简单的修饰就给予肯定。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比如 功能的增加等等。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此次活动中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玻璃制品属于易碎物品因而要注 意“三轻”即轻拿、轻敲、轻放。

2.注意团队精神的体现活动时听指挥。

3.在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的交流。【资料库】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就叫振动。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震动慢的一个量。物体振 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在相同的杯子里注入不同的水量敲击声音会不同主要是敲杯子时候 杯子的振动频率就不同了所以声音不同。

4.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水越少声音越高。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家政篇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2.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泡菜的 方法。

3.使学生了解营养搭配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营养餐 的制作方法。

二、单元设计意图

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家政学 就是研究人类家庭生活规律和技巧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 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健康展和家庭的稳定、幸福。烹饪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掌握烹饪的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 力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在享用父母用 爱心给他们烹制的美味食物时他们自己对烹饪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 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食物是一件无比开心快乐的事与好朋友分享美食的 美好时刻可能会永远留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本单元活动的设计以掌握基本知 识、技能为基点帮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将食物切成常见的形 状制作简单的泡菜了解简单的营养搭配的知识能制作简单的营养餐。活动一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刀具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小学生年纪小、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存 在较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四年级学生没有使用刀具的经历而刀法是烹饪技术 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刀法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烹调技术。此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在切割时使用的常见刀法使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 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刀法在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作用。2.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常见食材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切法。

3.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4援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大量展示精美刀工的图片。

2.各种刀工在烹饪食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料。学生准备

准备各种待切的食材。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通过精美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刀法的浓厚兴趣再由教师 示范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方法学生交流各种食材常见的制作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饮食习惯用不同的刀法切食材。2.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切段、切块的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可以让学 生先掌握好这两种刀法再学习切片、切丝的刀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刀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制作过程还要给学生介绍刀工在中国传统 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使用道具确保活 动顺利开展。3.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切段、切片、切块、切丝这几种简单刀法的基

础上学习用滚刀法切块以及切片时注重各种造型的设计使食物不仅好吃 而且好看。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体验中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 刀法为以后的烹饪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二简易泡菜

一、教材分析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因其味道可口、贮 存方便泡菜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我国的泡菜种类繁多加工工艺 也有很大差异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让学生学习两种简单泡菜制作的过程及贮存 方法。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泡菜的相关历史和知识。2.了解泡菜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益处。3.掌握制作简易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

4.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二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简单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 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国内外不同地区制作的泡菜的图片介绍各类泡菜等加工工艺的资料等。2.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材和辅料。学生准备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 材和辅料以及贮存泡菜的容器。四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饮食习惯的差异 各地制作泡菜所选择的食材、制作工艺、泡菜的口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通

过鲜活的图片和生动的小故事、小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泡菜的浓厚兴趣之 后再过渡到学生容易学习掌握的简单泡菜制作上。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泡菜在选择食材方面是比较 随意的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等条件选择自己喜 欢的各种蔬菜其次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泡菜的特色的基础上掌握制作资源 包中提供的两种简易泡菜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不同、贮存 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影响。3.拓展延伸

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特产的蔬菜制作一些符合当 地人口味的特色泡菜。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掌握简单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各具特 色、口味不同的泡菜。活动三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活泼好动除了上课学习外每

天还有大量的体育运动这就要求子每天都能吃到适量的、搭配合理的饮食 才能保障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有偏食、挑 食的习惯导致营养摄取不均衡有的学生三餐搭配不够合理甚至有的学 生不吃早餐为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在本次活动中给学生们介绍了科学的 饮食结构列举了不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倡导平衡膳 食养成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的饮食习惯并介绍了简单易操作的早餐、午 餐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2.让学生了解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3.让学初步了解怎样搭配营养均衡合理的营养餐。4.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 2 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种类丰富的营养餐食谱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2.制作营养餐所需的各种食材。学生准备

准备本组制作营养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让学生从小培养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了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合理搭配营养的配餐方法能够制 作一些简单的营养餐。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烹饪技术尽可能给学生提

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提升烹饪技术动手制作营养餐的技能。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又能为以后的劳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拓展延伸

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前提下可以选取当地特色的食材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营养搭配合理、独具当地风味的营养餐。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技能技术储备营养学 知识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羊肉炒蒜薹 教学目标

1.了解羊肉和蒜薹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羊肉炒蒜薹。

3.在烹制蔬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 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羊肉炒蒜薹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炒羊肉防止油迸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 引导和帮助。课前准备

主料羊肉适量辣椒一个洋葱半个西红柿一个蒜薹适量。辅料姜、蒜、花椒粉、生抽、盐少许油适量。课时分配 建议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美味营养餐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你们喜欢吗通过色泽鲜美、引人 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畅谈感受学习知识。

师说说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及时让同学们评价这种饮食搭配是否合理并给出合理 化的建议。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详细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图五层 中的每一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分量。让学生结合当地生活 实际情况说一说每天应该吃的各种食物名称及分量。从学生们说的食物中选 择羊肉和蒜薹这两种食材来制作营养午餐。个别条件不具备或饮食习惯特殊 的地区也可以将这两种食材换成其他食材

三、教师帮扶制作羊肉炒蒜薹。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步骤”。 1 学生自读。

 2 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一是准备食材二是清洗食材三是 切食材四是打火炒制。2.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

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3.打火炒菜。

 1 首先烧热锅然后再倒入食用油。不要凉锅熬油

 2 教师演示重点步骤首先要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待

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炒羊肉会有油迸溅提醒学生不必紧 张可以加少量的盐把火关小、用锅盖半掩住等方法防止油迸溅到身上 放入葱、姜、蒜等调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姜、蒜等放在锅铲上锅 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4.讨论“安全提示”。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加少量的盐、加少量的面粉、把 火关到最小、用锅盖遮挡等均可。

5.学生制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制作完成后由全班师生共同品尝、评价各组的作品指出各组需要改

进的地方评选出最佳作品。各小组同学总结完善作品的方法全班同学交流 总结出制作的最佳方法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做 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提升进行爱劳动”教育。

1.教师总结学生活动中好的做法如计划性强、安排合理、烹制过程有 技巧等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思考掌握劳动的技法。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六、阅读拓展延伸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在一天的饮食中还需要吃哪些食物根据这个季节的 食物特点设计出一天三餐均衡合理的营养餐食谱。这个环节如果时间不 够可以留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设计营养食谱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 都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

第二单元活动篇 活动一种小树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2.小组合作栽种杨树幼苗。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4.激发学生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好合适的树坑并成功栽种杨树幼苗。

三、教学难点 栽种小树填土时要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 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入水。口诀三踩一提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杨树幼苗、铁锹、水桶、水等。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一是学会使用工具—— —铁锹。能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出40厘米见方 的树坑。二是了解栽种时的要求即填土时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 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透水。学习栽种小树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再实地演示。在栽种小树苗 时让学生注意观察。2.实践操作

 1 栽种小树苗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生分工协作 探讨交流效果更好。

 2 栽种过程中要先确定好树坑的位置如果树苗较多要提前 整好树田打好线用明显的标记确定每个树坑的位置。

 3 挖树坑时要依据树根大小来挖不要影响树根的生长。

 4 栽种小树苗时放入幼苗的位置在树坑的中央。填入肥沃的表土 填入一半以上时用脚踩三四下每个面都要踩到、踩实再轻轻提一下树 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倒入水让土壤湿透保证树根不缺水分最后将树 坑填平再踩三四下。

3.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挥动铁锹时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学不要碰伤或擦伤同学。

4.栽种好树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要让树苗成活并长成大

树我们后期要做些什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给小树浇水除草做 好后期的管护工作。5.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回到家中认领一

棵自己家周围的小树苗对其精心管护让小树苗和自己一起健康成长。让学 生从内心意识到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建设。

活动二养蘑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生长变化过程。2.学会平菇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3.培养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科学观察、汇报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步骤及生长期管理方法培养蘑 菇养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的生长期管理技术。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为蘑菇养殖的实地考察学习第二课时宜在第一 潮蘑菇采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蘑菇养殖过程的经验交流与汇报。二教学准备

平菇菌袋 3~10袋、温度计一个、喷雾器一个、小刀一把、大头 针 3~10个等。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访谈等活动进行自主预习以便让学生对平菇的生长条件及栽培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然后结合 学生的预习程度及生活经验到蘑菇养殖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对平菇 的养殖过程不再感到陌生与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对平菇养殖的兴趣降低栽培 技术教学的难度。2.操作建议

 1 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的蘑菇养殖棚内提前准备好示范性教学及

学生操作蘑菇栽培用的菌袋与各项用具。若条件不允许亦可将平菇养殖的材 料用具放在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

 2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实地考察参观的过程中初 步讨论、总结蘑菇的栽培步骤及方法。

 3 小组间对所总结的蘑菇栽培步骤及方法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与讨论 教师进行评价与示范性讲解并说明平菇各生长期所需的温度、湿度及通风等 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原因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便课后个人或小组能够顺 利完成蘑菇养殖过程。

 4 教师在示范讲解后让各小组按规范性要求合作演示操作一遍

并说明各相应生长期的管理要求师生评价予以表扬或纠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蘑菇养殖的主要过程与技术要求。

 5 由于平菇养殖的时间约需 40 耀50 天教师可充分

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等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养殖活动可设在校内集中进行 也可在家中分散培养。

 6 在平菇养殖的较长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将小组或同学的

养殖活动记录表贴在教室及时填写。既向全班展示了平时的养殖过程也方 便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科学调整自己的养殖方法提高蘑菇养殖的成功率 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7 提醒学生定期清理蘑菇养殖场所并收藏管理好各项养殖用具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安全提示

 1 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勿割伤手指、衣物及菌袋。

 2 采菇期进行操作时尽量戴口罩避免产生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活动三打绳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绳结在生活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 的绳结法。

2.通过打绳结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 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绳结的具体打法和应用。教学难点绳结的具体打法。

三、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完成。

四、教学准备

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粗线绳等。亲自实践的过 程中初步掌握平菇养殖的基本生长要求及管理技术了解与使用简单的科学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一定的劳动意识与良好的劳 动习惯。

五、教学建议

1.出示有关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并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里需 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联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 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2.实践操作 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或指导学生看资源包中的示意图教师可边讲

解边演示操作学生模仿练习。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或个人看图研 究打绳结的方法和要领。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资源包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 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1 评价要看绳结的质量和速度。

 2 请同学上台夸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并给予奖励。

3.教师设置几种场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结绳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例如拉绳子 晒被褥用哪种结绳方法、捆扎生日礼盒用哪种结绳方法等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4.结绳要求科学使用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绳结方法例如捆绑包 扎物品要求牢固可靠捆扎礼品、系鞋带则要求简单易结和易解这些提示教 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

种小树

活动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动手种小树,来锻炼劳动操作能力,并增强爱护身边花草树木的意识。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认识我们周围的树种并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知 识。

2.学会种小树的方法并懂得种好小树的后期管护工作。3.增强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栽种杨树幼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分小组定期进行小树后期的管护工作。活动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家园这么美丽是因为有许多的花草树木为我们提供着新鲜的空气

美化着环境。树木对我们的贡献真大呀同学们知道树木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 献吗教师打开课件补充资料

学生交流汇报树木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了解新疆常见的树木种类, 并参观校 园中的树木

1.大家知道我们新疆都有些什么树种吗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树种资料 2.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种了许多种类的树木。让我们去观察观察吧。教师带

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木。每参观一种树先让学生说说这种树木的名称 和生活习性教师做好补充工作1.学生回答新疆有哪些树种并对课件 中的树种进行辨识。

2.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种。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树木就像我们忠诚的卫士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就让我们用勤劳 的小手栽下一棵棵小树吧 讨论

我们亲自栽种的小树想让它成活并长成大树后期我们要怎样管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刚栽好的小树大家已经浇过水了三天之后还要浇一次水一个星 期后大家再浇一次水以后每隔一个星期也要浇一次水。

拓展延伸在自己家周围认领一棵小树精心护理让小树与你一起健康成长。学生认领小树做好管护工作。教师首先讲解种树的方法之后学生可独 立或小组合作开展栽种小树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学习、领 会栽种小树的方法并动手实践进行栽种活动。

评价展示小树苗栽好后大家互评互议。学生开展评价、交流、展示 活动。

第三单元制作篇

一、单元活动目标

本单元包括三个主题活动制作走马灯、制作小板凳和制作小香囊。1.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木工工具的用法、针线的使用 等基本技能。

2.能够使用木工工具制作小板凳并掌握技巧。

3.通过缝纫小香囊活动促使学生提高手的灵活程度和掌握缝纫的劳动技巧。4.通过制作走马灯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知道走马灯的用途还 能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巧和研究相关的力学理论知识。

二、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中的这些小制作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展。缝纫能力是学 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中 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如钉扣子、处理简单的衣物开线等。走马灯活动的设计是 为了让学生掌握制作走马灯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民间习俗知识。小板凳 活动是为了体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特点。活动一走马灯

一、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包括了解走马灯的历史、走马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练习制作走

马灯并了解使用走马灯的注意事项。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走马灯。

在认识走马灯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与实物对照看相关视频、学 生自己调查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对于走马灯的工作原理教师只需结合 走马灯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对流等知识告诉学生走马灯是把热能转换 成机械能的装置。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走马灯的历史知道走马灯的用途。2.学习走马灯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3.会用相应的工具并在使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走马灯的方法及使用相应的工具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难点

筒壁与扇叶的粘贴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了解走马灯“走”起来的原理激发学生 动手制作的欲望。通过欣赏走马灯图片为动手制作各种样式的走马灯奠定基 础。在制作走马灯形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和发挥想象力然后展示 学生不同形状的走马灯有困难的学生再进行复练。二材料准备

材料中所需的圆珠笔芯也可以用其他圆滑的笔尖代替。注意蜡烛点燃的时 候不要把圆珠笔塑料外壳烧着。三制作步骤

1.制作扇叶时大圆分成16等份比较好这样粘贴到筒壁就比较容易一些。走马灯的制作中筒壁与扇叶的黏合倾斜度的把握比较抽象是难点。2.制作筒壁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3.制作支架的时候注意支架的底部像个弹簧可以用来调整整个支架的 高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这个支架注意底圈最大然后向上逐渐缩小。4.组合的重点是让走马灯“走”起来。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 讲解、示范来突破难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讲解“走” 不起来的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是支架的摩擦太大所以采用废旧的圆珠笔芯 尖支撑走马灯二是走马灯不平衡影响走马灯转动三是叶片太少。四操作建议

1.在制作走马灯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操作练习。

2.教师也可以提前进行布置安排实践活动小组可以提前把走马灯带到学 校学习操作时就可以扩大参与面。

3.课堂上蜡烛可以适当多准备几个便于学生操作使用。

4.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支架要适当高点以免烧着筒壁。五讨论

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 会设计和制作走马灯。六拓展延伸

课后的制作练习是本节课的拓展延伸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巩 固也是对学生劳动技能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子们的创新精神。活动二制作小板凳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制作小板凳常用的木工工具及制作小板凳的

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小板凳。在制作小板凳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源包看相关小板凳的实物并与实

物对照让学生测量并掌握小板凳的具体尺寸以便动手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学 生可以让他们制作简单一些的板凳。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小木凳的原理。

2.学习小木凳的制作技术并且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享受创新成功的乐 趣。

3.在制作过程中掌握锯子、锤子的使用技术。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锯子、锤子等工具制作小板凳同时还要注意各项操作安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画线。画线要仔细想用心算它是木工制作物品 的关键画错线费工又费料。

五、教学建议 一故事引入

通过故事讲解小板凳的优点激发学生制作小板凳的欲望和兴趣。二材料准备

操作中首先应该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锯子、锤子、卷尺、木工角尺等 工具也都准备到位。如果学生家里没有三合板用其他木板也可以。三制作过程

1.本节课的知识学习点主要是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的小板凳。

小板凳的制作关键是用料和操作程序。下料的学习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也可以 通过看资料获得在教学前教师可布置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2.制作前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成功 的关键一是画线要准确。二是锯割一定要严格按照尺寸否则做出来的

小凳子比较难看而且不稳当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三是要想小凳子牢固稳当粘 牢打磨也很重要。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钉子打入木板的方法使用锤子 钉钉子第一、二下要轻击等钉子立稳后重击将钉子打入木板以钉牢 木板。3.制作程序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 础上到制作家具的工厂或者正在制作家具的学生家里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学 生熟悉了制作过程才能有效地完成小板凳的制作。四安全小提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是在使用锯子和锤子时不要伤到手。五讨论

思考练习是设计一个更加新颖、别致的小凳子它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制作一个独特的、经济实惠、轻巧方便的小凳子。六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对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锯子和锤

子、强化画线知识。这项活动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作用。82 活动三制作小香囊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小香囊的起源和制作方法。2.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香囊。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热爱生活懂得祝福和感恩。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香囊表达对亲友 的祝福。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缝制香囊时要掌握缝合的针法同时学生既能缝整 齐结实更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

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是小香囊材料的准备和缝制的方法。材料准备制作小 香囊的材料可以根据自己在店铺或生活中见过的小香囊实物来了解和准备可 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漂亮的布头、丝带等来制作小香囊。制作小香

囊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了解其构造。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或生活 中研究小香囊的制作方法并向父母学习用针线缝合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制 作小香囊的步骤后就可以设计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香囊了。二制作过程建议

1.制作小香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既调动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 又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设计独特的小香囊提高制作效果。

2.制作中学生要运用到图形设计、裁剪、缝合等几项基本技能。这些 技能学生要在家中提前练习以保证制作出的小香囊精致美观。

3.制作小香囊的关键是缝合提醒学生缝之前将布块反过来缝而且不能 全封口要留出装入香料的小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缝纫机缝合。主体缝 好后再从小口将香囊翻出来一点一点地装入香料。最后封好小口。4.装饰小香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合理搭配使香囊的形态 和色彩更加和谐。

5.使用剪刀和针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及自己和他人制作过程中要爱护环 境不要乱丢废弃物。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是鼓励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小香囊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有所 创新。设计和制作造型独特、富含情感的各种小香囊既是劳动技能的培养 又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手中的材料组合小板凳并测量和记录小板凳尺寸。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组装小板凳的方法、技巧。教学难点

各种小板凳的创新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小板凳作品、各种工具锯子、卷尺、木工角 尺、木工笔、木砂纸、钉子、木工胶、锤子。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尺子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用图片展示不同场所人们使用的凳子。

2.提问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归纳适合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板凳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小板凳的结构特点。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分组测量一下教师小板凳作品的尺寸并做好数据记录。3.分组进行拆卸和组装比赛。

4.学生总结组装小板凳的经验和方法。三设计制图

1.制图要求标明尺寸、设计人信息标签等。

2.学生开始设计板凳画出设计图并说出设计思想。3.交流、评价设计图。四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组装和测量了小板凳尺寸还设计了自己喜欢 的小板凳。当你手中的设计图纸变成真正的板凳时你们的心情一定会变得比 现在更快乐也能体会到制作的乐趣。五板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1.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一篇:错位相减法例题附答案下一篇:风光秀丽的九龙湖三年级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