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有关的作文

2024-04-09

启示有关的作文(精选8篇)

篇1:启示有关的作文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等着你去探索、发现,下面作文频道编辑带来了这篇有关六年级的作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有关六年级的作文:荷叶的启示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我和小伙伴们顾不上炎热,来到荷花池边。在那儿我们最喜欢把水洒在荷叶上,看着小水珠们在荷叶上欢快地跳着舞,一曲还没跳完它们就溜了下去。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每次小水珠跳完舞,荷叶不但没有变脏,反而还干净了不少,这是为什么呢?

想着,我问一起玩的大姐姐,“姐姐,为什么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后,会变得那么干净呢?瞧!这片荷叶还在

大姐姐笑嘻嘻地告诉我:“那是因为荷叶表面有两个特征,才使荷叶有着自洁功能。一是荷叶是由不透水的材料组成的,而且表面还有一层蜡膜.......”姐姐还没有说完,我就插话道:“也就是荷叶的表面很光滑喽!”听了我的话,姐姐又笑了起来,她接着说:“那你可就错了,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荷叶的外表并不光滑,但你却摸不出,也看不出,

小学生作文大全

回家的路上,姐姐还告诉我自洁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当水滴在荷叶长满绒毛的表面时,水只能接触到绒毛的顶部,正是由于绒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结构,才使荷叶有着自洁功能。

带着一知半解,我回到家,继续查找荷叶的资料。原来人类早就发现荷叶的表面有许多绒毛,在水流过时吸走灰尘,根据这一发现创造了许多发明。巴特洛特教授早就利用了荷叶的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外墙涂料,现在这种涂料已经应用在汽车、建筑上。同时德国博思的工作人员根据荷叶原理生产出能够自洁的勺子,有了这种勺子,我们可以每次吃完饭都不用洗勺子了。

一片小小的荷叶,也能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探索,更多地去发现它,就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捷。

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有关六年级的作文,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推荐:

小学六年级劳动节作文集锦-十篇

六年级五一劳动节作文600字:难忘的五.一劳动节

篇2:启示有关的作文

漫画的主题是“假文盲”。画中的环境是一个公交车站,有一位母亲怀中抱着一个孩子,被挤在了“母子上车处”的通道外,而通道里却站了几个衣冠楚楚的大男人,他们面对“母子上车处”的牌子,视若无睹。

第一个人看上去像干部模样,手里提了一个公文包。第二个人看起来像一位公务员,不时的拿出手机翻看。第三个人好像在谈一笔“大买卖”,嘴里不时的冒出一连串数字。第四个人若无其事的站在那里等车,戴着口罩,看起来很是斯文。站牌下边抱着孩子的母亲,呆呆的看着那几位大男人,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幅漫画告诉人们,有些人为了方便自己,而对一些公共设施上的规定假装看不见,他们不是不识字,而是太自私,缺少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他们是识字的“假文盲”。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自私自利的人。就来说说当下吧。

疫情期间,有些人为了自己方便舒服,出入小区、商铺、超市从来不戴口罩,尽管门上贴着“不戴口罩禁止入内”的标语,他们依然视而不见,不听劝阻,随心所欲。不但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更不顾及大家的安全。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公园草坪上的警示牌写着“请不要践踏草坪”的标语,但是依然有人假装没看见,带着孩子在草坪上肆意玩耍,跑来跑去。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墙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可仍有人在那吞云吐雾……这些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吧!还有很多自私、不讲公德的“假文盲”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篇3:启示有关的作文

植树思乡:唐代文成公主远嫁, 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 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 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些树也因此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 现已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植树寓志:在江西吉安县固江乡的“侯城书院”里生长着两株枝繁叶茂的柏树, 距今已经700多年, 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代在此读书时所栽。当时共种5株柏树, 其中一株倒栽, 尾梢入土, 兜根朝上。学友们不解其意, 文天祥说:“吾异日大用, 必尽忠报国, 此柏当年也。”柏树成活后, 倒栽的那棵枝叶倒垂, 别有异趣, 历代名人纷纷慕名瞻仰它的风姿, 清代诗人胡友梅还写诗《侯城书院古柏》来赞美它。

刺史种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而且亲力亲为, “手种黄柑二百株, 春来新叶遍城隅”。他还发动民众绿化柳江沿岸, 并诙谐地写道:“柳州柳刺史, 种柳柳江边。”

朱元璋种柿:朱元璋少时家贫, 经常挨饿。一次, 已经两天没吃饭的朱元璋看到一棵柿树结满了成熟的柿子, 急忙采来充饥。他当了皇帝后, 不忘柿树之“恩”, 下令百姓每户都要种两株柿树。

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 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状:“马啃一树, 杖责二十, 补栽十棵。”他驻兵北京时, 率领官兵广植树木, 被誉为“植树将军”。他驻兵徐州时, 带兵种植大量树木, 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 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 我砍谁的头。”

念经栽林:明代峨嵋山上万年寺有“念经植树”的传统, 众僧口念“法华经”, 念一遍, 栽树一棵。最多的一年, 栽树6万多棵, 这些僧人栽植的楠木林被后人称为“功德林”。

生婴植树:据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 生儿育女, 要给每个新生婴儿栽20株树。等儿女长到结婚年龄, 就用树做车轱辘, 一棵树做三副轱辘, 一副轱辘值3匹绢, 20棵树共值180匹绢, 够结婚费用。今天, 贵州的侗族等少数民族还有为出生儿女种“女儿杉”的习俗。湖南湘西的苗族人在生下小孩后也会种一棵树, 以后小孩每增一岁, 就再种一棵, 孩子长大结婚时把这些树木作为家产。

合欢植树:湖南省的黎族青年在确定爱情后, 女方要赠男方两棵“订婚树”。结婚时, 新娘要送婆家两棵“新婚树”。生子时, 外公外婆要给外孙栽种两棵“满月树”。这些树被当地称为“合欢树”。

病愈种杏:有位名医董奉精通医道, 他晚年居住庐山时, 给人治病不收钱, 但要求被治愈的患者要植杏树1至5棵。据传, 现在庐山上的杏树就是当年董奉在庐山行医后人们所栽下的。

庆功栽杨:西周时的“常胜将军”沙俊其英勇善战。在多年戎马生涯中, 他每次打了胜仗, 就会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种植杨树, 以示庆祝。随着他的不断胜利, 庆功栽杨的习惯逐渐发展为庆功植柳、庆功栽槐。

求爱植树:在德国的波恩市, 每年的植树季节, 小伙子要送给姑娘一棵精心挑选的白桦树苗, 亲手把它栽好, 以表达爱慕之情, 人们称之为“求爱树”。

订婚植树:南斯拉夫一些地区规定, 每一对决定结婚的情侣必须先种植70株橄榄树, 否则, 不予办理结婚手续。

新婚栽树:日本长野县南相木村规定, 凡新婚夫妇都要在指定地点造“新婚林”, 每对夫妇种树5裸。

离婚植树:印度尼西亚西冷地区政府要求居民, 准备结婚的, 先得栽2株树;申请离婚的, 要栽5株树;离婚后再娶的, 须栽3株树。否则, 不给办理结婚或离婚手续。

建房植树:印度一个市宣布, 凡新建住房, 必须在房前屋后植树5棵, 才能获得竣工证明。

购车植树:日本一些工厂规定, 凡购置一辆汽车, 最少要栽一棵树, 因为树林可以消除污染和噪声, 保护环境。

篇4:启示有关的作文

1.重视基础,提升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透视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党和国家在现阶段有关“三农”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我们的国情和社会进步;考查了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不脱离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和中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做到了较好的平衡。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8题第(1)问,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和上海卷第37题第(4)问,为了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政府还采取了其他调控措施。请列举其中的一条措施,或者对此另外提一个建议。

这两小题指向性明显,既反映了时代的背景: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骚乱,又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理解和综合运用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及哲学常识的能力。这启示我们在平时应牢记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因为基础决定高度。“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命题的原则,这要求我们要回归教材,以本为本,以不变应万变。即使侥幸押中、猜中,但参考答案“变化多端”,只好望卷兴叹。高考注重“能力立意”,基础知识不牢固,能力则无立足之处。在复习中,有些学生认为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平时很喜欢做各地的模拟题和历处的中考试卷,却淡化了基础,结果一到考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从下笔,逻辑混乱”。当然,如果只记“死”了基础知识,而不能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把基础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加以整合,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是拿不到高分的。

2.紧跟时代,切合热点。政治考题是时代的旋律,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方略及时代的热点,就是命题的主要方向,以典型的重大时政或有关国计民生的材料作为问题的载体,以典型问题引路,在掌握课文基础知识上拓展、创新与提高。

一般来说,高考政治试题是不回避时政热点的,热点是时代的集中反映。这从侧面表明命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坚持了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8题和上海卷第37题等。这两题都取材于2007年以来粮价上涨及其带来的影响,以此来考查学生对时代热点的掌握。2008年江苏卷第36题,考查了农民的消费状况及消费水平等问题,也是时代的热点,2007年以来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大,尤其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如肉类、蛋类、油类等上涨幅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鉴于此,题目设问“应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材料应有之义,都是围绕农民的收入和消费问题展开的。试想,如果学生对这些时政热点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的,那么他们能写出规范到位的答案吗?这些考题启示我们,在复习迎考时应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政和热点问题,紧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三农”问题的新的观点,新的提法,都是考试不可回避的热点,往往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在平时应养成多看报纸、杂志、媒体的好习惯,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时事的熏陶,从而培养我们的政治素养和答题能力。

3.设问灵活,立意新颖。2008年高考主观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并不是东拼西凑或者是简单堆积。设问和答案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综合性。在创设新情境、新案例的命题思路下,试卷在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量,设问由试题的立意、情境中自然延伸出来;在突出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更加突出“信息获取”、“应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要求,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考生在知识的理解运用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2008年全国卷第38题(1)、(2)、(3)小问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角度考查,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识综合能力,在复习迎考时应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拓展、发散自己的思维,做到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这启示我们,多思考,善总结。通过思考才能获得答题技能,这是解决思想行动和解答某一方面问题的门路、程序,是人们认识学习和改造学习所依据的顺序和途径。思考的方式有讨论、反思、求异、辨析、质疑等。做题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注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务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既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创造性地观察、求因、发散、拓展与总结。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将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与教材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分析、运用,从而提升应试能力。

篇5:有关生活的启示作文400字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跟妈妈励志要拼一个航空母舰。把所有零件拿出来,一个一个找,一个一个拼上,一个小时过去了才拼好一个底座。看着这么多零件,有点为难了。

“妈妈,妈妈零件太小太多了,找起来很费力费时间,您能帮帮我吗?”

这样妈妈帮我找零件,我就按说明一个一个地拼。又信心满满了!

“姐姐,好了没有啊!姐姐,好了没有啊!”一旁的弟弟总是催。听了这句话,我急了。一不小心,拼错了。唉!果然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船尾没固定好,老是掉,我不耐烦了。想放弃了!妈妈说“你看看自己的成绩,都拼成这样了,要有耐心,坚持就是胜利。”

深吸一口气,立马心平气和地重新拼了起来。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认真看着说明书拼啊拼!四个小时过去了。我成功拼好了!我兴奋的跳起来,一个下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篇6:有关小草的启示初中作文800字

一阵微风吹过,我挣脱了母亲的怀抱,向往着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地。我的兄弟姐妹们都选择了营养丰富的森林、田野、公园和草地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可我没有这样选择,我选择了悬崖的石缝,它是黑暗的,潮湿的,寒冷的。

我安然地落在我的新天地,站稳了脚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满怀热情地开始了我新的生活。

可是在这里生活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这里面朝北方,这下面几乎整天得不到光照;在这阴暗的环境中,我几乎不能呼吸;这里到处都是石头,只有我孤独地在这里生活······

这时,我不禁回忆起在妈妈身边生活的日子,那是充满欢笑的日子,无忧无虑的日子,幸福的日子!

我抬起头,望了望天——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吗?假如,我坚持下去了,等待我的,也许是明天的美好,也许是死亡的信号;可是,如果我就此放弃,那我是不是要一辈子都待在这暗无天日的小石缝里了?不!我不能这样!我要冲破这黑暗,迎接属于我的那一片光明!

对!我知道了,我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它刚起头,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前景啊!我不愿做一个懦夫,我要做命运的主人!

于是,每当太阳出来,我便昂起头,不断挣脱环境的束缚,凭着心中那宝贵的信念,努力地生长着,生长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挣脱了那个小石缝,成为了悬崖上一个闪闪发光的生命奇迹!于是,我为自己喝彩,为生命喝彩!

从那之后,阳光不断照耀着我,我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快乐的生活。从天空飞过的小鸟看到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在悬崖边采药的人看到我,便更加自信地向上攀爬;跑到崖边试图结束一切的人看到我,便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

是的,我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假如我失败了,我也会再次奋起,拍去身上的尘土,从头开始,再次冲锋!因为,“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篇7:有关森林的优秀作文:森林的启示

过了一天,太阳升起来了,阳光照得大地热闷闷的。经过太阳的照射,荒原里的小树苗生根发芽了,一天复一天一年复一年,树苗逐渐长大,最终成了一棵挺拔的大树。

我坐在木桩上,望着那棵枝繁叶茂的树。看着那棵大树,我便会想起牛顿的故事,想起一个人在闲暇时的惊天发现,人生是多么神奇。之后便想起地震中废墟下的人,那些人是那么的想要活下去,他们在废墟中保持呼吸,等待着均有人来救他,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他们还在挣扎,可见他们都有非常顽强的意志。

看着树木,我还会想到破旧教室中的孩子,他们的桌子是用破烂木板做成的,可见他们多希望能读书。教室实在太小,只能容下三个人,是,这些家庭是没有钱,但他们拥有的是顽强的希望。

每一个生物都有他们共存的理由,比如青蛙让我们拓宽视野,蚂蚁教我们团结,蚕教我们要乐于奉献、等待。所以要尊重所有生物要欣赏它们的动人之处!

篇8:启示有关的作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都市圈,增长级,城市竞争与合作,空间相互作用

一、研究背景

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 (人均GDP小于5300美元时) , 城市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人均GDP正处于从1000美元的上升阶段,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选择了一条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它的背后有着很强的理论支持。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级”理论, (1) 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即区域经济梯度转移 (2) 理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指导我国区域经济模式选择的主要的理论依据。按照这个原则, 中国进行了有步骤有规划的改革开放政策, 对生产力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中国的区域发展利用倾斜的政策支持, 启动了促进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级。1978年到90年代中期, 我国采取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 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 90年代中期后, 逐步调整了发展战略, 政策制定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和发展。

二、研究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作为生产力空间的载体, 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城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重要的舞台。综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都市圈域经济理论。

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对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群做了一番描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地域空间和组织形式, 具有高度密集性的构成要素, 如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流通网络。欧美的其他流派, 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戈特曼的大“都市圈”同都市区没有太大区别;大都市圈的地域组合单元, 是1915年英国城市学家格笛斯在其“Cities in Evolution”中所描绘的组合城市和世界城市。大都市圈的内部联系并非如戈特曼所言的高强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紧密联系的内部整合的系统, 而是有多个都市区和组合城市形成的一个集聚体。

日本在1950年开始研究都市圈, 并从商业角度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 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于若干周边城市和地区所组成的地域商业网结构。美国的尼尔.R.佩尔斯等学者 (1993) 提出citistate, (3) 该理论认为, 大城市区域 (metropolitan area) 、城市群 (metropolis) 、城市集聚区 (conurbation) 等概念已经显得过时, 它们能表达城市量级和空间的巨大变化, 但是无法反映其本质。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即citistate, 认为只有这个词才能完整反映美洲乃至全球现今形成的城市区域的全部意义。Citistate是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区域, 但不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方政府, 它是依靠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而成的一个经济组织。国内有曾坤生 (2005) 等人在研究这一理论。

国内对都市经济圈的定义 (高汝熹, 罗明义1998) 是以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组织成的, 其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1993年, 复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提出大都市经济圈中心大城市会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 与周边的区域形成一种紧密的经济联系。杨建容 (1995) 指出, 都市圈是一种高能级、高层次的城市体系, 一般由一个或两个高能级的城市担当发展级, 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陆大道 (2003) 提到, 都市圈是一个或多个核心城镇, 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的圈层式结构。

1998年, 王建等人研究国家发改委主持的重大课题《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 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 提出以都市圈经济为主要特点重组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主张建立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大上海等九大都市圈。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 都市圈域理论在实践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大沈阳等大都市圈的已经初具雏形, 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等城市的周边地区, 一些区域性都市圈和地方性都市圈也在逐渐形成。以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城市发展不均衡模式。

在理论和经济现实的发展中, 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适应了区域经济开发的现实, 成为了区域开发的主流。因此, 不少学者从不均衡的发展方式来探讨城市区的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并由另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级理论。他们阐明了城市增长级效应:即当推进性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空间积累、形成城市增长级时, 城市中心增长级的级化过程也使资金、资源向中心地域集中, 这就是城市中心增长级化效应的表现。

增长级理论提出后, 又有学者提出了点轴理论。“轴”的概念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经济学家松巴特 (Wemer Sombart) 提出的。轴是经济扩散的干线, 是紧密的交通联系。区域经济增长的级化过程是通过交通干线为主要渠道的。

现在不少学者又依据空间结构理论, 提出了网络状的城市扩散理论。这是将经济的发展引向均衡化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体化。不均衡理论也发生了由起步的不均衡发展到平衡推进的蜕变。

当然, 不少国内的学者也致力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的研究。例如针对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结构特征, 形成了四种比较主流的观点, 分别是:“哑铃型模式”, 即强调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联合, 共同发展;“京津唐三角型模式”, 即充分调动京津塘地区的工业基础;“一轴两翼模式” (吴良镛) , 即以京津为主轴, 京津唐、京津保两个三角区域为两翼;“圈层模式” (李国平) , 即以北京、京津唐、中等城市和卫星城、小城市、集镇这几类城市为不同的圈层, 形成一个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的完整的经济圈。

3. 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实证和理论。

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和合作, 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讨论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另类, 但在近些年却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博弈论在城市发展的运用, 使得相关的理论文献得到了新的关注。美国的罗伯特.沃伦 (Robert Warren, 1961) 在文章中提到多核心结构导致的城市发展决策权的分散, 从政府和决策的外部性角度探讨了城市区的相互依赖的关系。Donald J.Curran (1964) 以美国密尔沃基地区为例研究了都市区域的竞争, 指出了没有联邦中央政府或者法律干预, 自愿合作可能降低, 城市间竞争会更激烈。Issac W.Eberstein和W.Parker Frisbie (1982) 探讨了城市职能和美国相互依赖的都市体系, 指出了城市职能的垂直分工同广泛的城市间贸易相关, 同时又受到了贸易产品和城市大小的影响, 城市间的贸易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城市的联系。Ron Martin, Peter Sunley (1996) 在文章中回顾了保罗·克鲁格曼的地理经济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Keeok Park (1997) 研究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于城市间的合作和竞争的影响。Sylvie Démurger, Jeffrey D.Sachs等人从地理经济政策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其中也涉及到了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Gilles Duranton, Diego Puga (2003) 城市聚集区的形成构建了一个微观的经济学基础, 其中涉及到了三种机制, 分享, 配合和学习。就国内的研究而言, 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 张召堂 (2005) 对首都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博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

4. 城市间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城市间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更加侧重于从地理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 它主要是地理经济学家对于城市规划的贡献。美国的地理学家乌尔曼 (E.L.Ullman, 1957) 综合了俄林 (B.Ohlin, 1933) , 斯托弗 (S.Stouffer, 1940) 等人的观点, 形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并且总结归纳了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点 (互补性、移动性和介入机会) 。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海格特 (P.Haggett, 1972) 年提出一种分类, 他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三种类型:对流、传导和辐射。这样, 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 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和信息的流动。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联系外, 还存在着与同一等级其它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划分结节区域, (4) 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 是研究城市间、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最基本的两个模型是引力模型和潜能模型。赖利 (W.J.Reilly, 1931) 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 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 根据这个规律, 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 与规模成正比, 与距离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斯图瓦特 (J.Q.Stewart, ) , 提出了引力模型, 表示两个城市之间货物、业务流、信息流、人流的数量, 距离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根据引力模式, 可以计算两个城市间预期的相互作用量, 即潜能模式。

在其后的研究中, 国外的学者均在方法论上作了不少文章 (B.J.L.Berry, 1986;A.G.Wilson, 1985) , 提出了不少城市、城市间、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模型。这些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地区或经济实体单元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联、关联的结构式、形成原因、影响、评价, 诸如此类, 在中国经济信息资料极不完备的情况下, 要搜集和计量分析上述问题并非易事, 这类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还较为少见。

最后, 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多集中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P.Robson, 1987;黄烨菁, 1998;张幼文, 1997) 和实证研究 (袁锦林, 1993;张军平, 1998) 。在诸学者的论述中, 空间相互作用的原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距离、规模、互补性和介入机会, 但对制度的因素并未涉及;并且对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仅限于其异质性, 对其同质性缺乏探讨。

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理论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从制度上, 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相契合。其具体进程, 与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交织在一起, 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的流动, 生产要素按照经济原则的大范围调配和配置。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1. 城市重复建设严重。

从Donald J.Curran的城市间竞争与合作的理论可以看出, 重复建设是城市间激烈竞争、争夺资源和资金的结果, 这一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尤为突出。由于城市间竞争博弈的结果往往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所以合理的城市规划, 以及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和适度干预是必要的。

2. 区域间城市结构不合理, 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

中国目前存在着三大经济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地区城市以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 基本形成了大中小配套的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小城市有很大发展, 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城市集中于省会, 城市化扩张的过程很缓慢。

3. 城市化进程落后与经济发展速度, 城乡差距明显。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 建国50年来, 前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6%;后20年平均增长8%以上, 而城市化率从1949年10.6%到1998年的30%, 以至现在的约45%, 50年平均每年增长不足一个百分点, 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相比, 相对滞后。在这个城乡二元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个典型个案研究的数据认为, 城乡差距大约是4.5倍。而一些专家计算的结果, 如果将福利等因素加上, 大约是6倍左右。George J.Gilboy和Eric Heginbotham (2005) 合写的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农村的危机是否正在向城市转移。而这个转移的过程是与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快速的城市化和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直接相关的。

4. 城市间缺乏区域协调和分工合作。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间合作欠缺, 大型工业项目纷纷上马, 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相当显著。由于缺乏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和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经济各自为政, 平行发展, 导致了城市职能分散化, 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加剧了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

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即:结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历史潮流, 同时推进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使大城市建设与小城镇得到同步发展。都市圈域理论可以用来集中指导城市带密集东部城市建设, 引导使标准的制造业生产活动分散到中小城市, 而使大都市地区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服务、研发以及非标准化的制造业上。中西部地区, 则更需要借鉴城市间不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城市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 公平分配推进地区发展的政策资源。如果政策资源 (包括技术、管理、资金以及进出口许可等方面的政策) 继续向大城市倾斜, 必然会造成生产和人口过度集中的局面, 结果使主要城市之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地区间的联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得不到发展。此外, 还应加强地区间的交通和通讯投资以促进工业生产活动的分散和人流物流等的空间交换。中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同步的, 在这一过程中,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将有效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韦伟, 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2)

[2].高汝熹, 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 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

[4].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戴学珍.京津空间相互作用与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6].Robert Warren.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hange:A Case Study of the Seattle Metropolitan Area[J].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1961 (4)

[7].Donald J.Curran.Infra-Metropolitan Competition[J].Land Economies, 1964 (1)

[8].Issac W.Eberstein&W.Parker.Frisbie.Metropolitan Func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U.S.Urban System[J].Social Forces, 1982 (3)

上一篇:跨省养老保险转移流程说明下一篇:病虫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