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条件

2024-04-16

心理咨询师考试条件(共6篇)

篇1:心理咨询师考试条件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招生简章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一、学习内容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定,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大部分。

1、理论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

2、操作技能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

二、报考条件

(一)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它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三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三年。

培训单位:洛阳市心理学会 *** 郭老师 Q 115949760

三、培训方式、时间

1、周日全天辅导;

2、在鉴定考试前可参加实操集中面授;

3、学校同时为学员开通网上教学,享受网上考试、练习系统及辅导资源。

四、收费标准:

1、三级1800(送26集教学光盘),二级2800元(送26集教学光盘);

2、书费均为:教材一套四本,192元;职业道德一本43.50元。

六、报名要求

报名时须带同一底版照片一寸照片5张,小二寸照片5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2份(A4纸)。

篇2:心理咨询师考试条件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初级以上职称;

篇3:心理咨询师考试条件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 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 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 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 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 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 给出相应的帮助。

在我国, 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 》, 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 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 分别是5月和11月。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 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 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 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心理咨询活动。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从2002年9月开始进行试点以来, 越来越多的人员参加到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学习中。

国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 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2005年版) 。

2006年开始, 将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新标准进行资格考试。新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分三个等级, 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取消原来心理咨询员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和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的称呼。

从心理咨询师的出题模式看, 考试的主要内容, 或者说是直接影响考试通过率关键因素是偏医学的内容, 主要包括变态心理学, 心理诊断, 还包括心理咨询的技能 (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咨询方法) ,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重点。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遵循心理学原则, 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观察、理解、学习、判断、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及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能力。

考试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

这是考试的基础内容, 题目较容易, 大多是习题集上的原题, 即使不是原题, 也很难跳出习题集的内容, 理由如下:习题集以教材为蓝本出题, 已基本涵盖全部的知识点, 再出新题也很难逃出原来模式。所以说, 基础知识考试的要点是把书粗看一遍就重点投入到习题集中, 对着习题看书, 记忆力好, 理解能力强者, 时间来不及甚至可以只看习题集。其中各科知识点除发展心理学稍稍少一些外, 比重较平均。

二、技能选择:

这里考试的重点是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咨询技能, 其中最难的是变态心理学, 要多花时间在基础中的变态心理学。虽然书上的内容很少, 但要反复的斟酌, 特别是症状学的内容, 书上举的例子是重中之重, 要尽可能理解, 每年考试都有书上一模一样或稍有出入的案例, 这部分考试题应该是北京安定医院出, 是卷子中最难的部分。一般案例选择题都结合咨询技能考, 一般一个案例重点考一种咨询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厌恶疗法/脱敏疗法) , 要熟悉常见考点: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 许又新的评分标准, 心理正常/异常/健康/不健康的评判,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诱因的区别。心理测量一般考两个, 重点要掌握MMPI-2, EPQ, SCL-90, 16_PF, 韦氏智力量表也是重点, 这些量表在考试前一天一定要过一遍, 因为很多细节靠强记, 短期记忆效果比较好, 这方面大部分其实比较简单, 可以拿到大部分分数。MMPI-2可能还会考, 因为其是中科院心理所主持修订, 而出题的又是中科院。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应试的要点是习题集最后的八个案例要烂熟于心, 每一个都极为重要, 也是考前强记的要点, 题目中考题分三种:1.记忆型:如咨询的评估方法, 咨询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2.分析型:资料的收集, 可以参照习题集中的模式写, 只要写上就会有得分点, 各位不要吝啬您的笔墨;写的时候最好分点写, 这样条理比较清楚, 得分相对较容易, 字迹清楚也是很重要的;3.诊断型:这类题目是最难的, 一般考试以偏重症的精神科会诊或转诊常见, 这由中国考试非专业人士多所决定, 因为这样鉴别诊断成为最重要的事。如果遇到较难不能确定的案例, 可以把诊断写的模糊一些, 或打擦边球, 如诊断心理不正常,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等。这样可以避免考官一看诊断相差太远而导致把诊断连同鉴别诊断得分全扣, 鉴别诊断主要是熟记精神障碍、神经症和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具体模式可以参考习题集最后八个案例。另外, 写案例题时, 先把每题要点分项写出, 再详细补充细节, 以免时间不够导致案例题做不完, 前功尽弃 (案例题100分是转换乘以0.2, 要求达及格分总分才及格, 技能选择100转换是乘以0.8, 无及格要求) 。同时每个小项前标注1, 2, 3, 4等, 可以条理清楚, 便于阅卷老师找点给分, 要尽可能避免一题一大段的答案, 这样老师很少有耐心来给您慢慢找点给分。最后一点, 看到诊断不明确的案例不要慌乱, 静下心来答题, 因为记忆型和分析型的题目诊断错误照样可以得分, 只有尽可能的答题, 通过的机率才会更大一些。

四、论文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4:做心理咨询员需要什么条件?等

需要什么条件?

我是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员工,只读到初中毕业,但我很喜欢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也梦想有一天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员,所以,我想自学心理学,却又不知从何学起。请问,做心理咨询员需要什么条件?期盼你的回音。

(东莞市大岭山镇紫瑶)

本栏主持:申报心理咨询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大专毕业,或其它专业本科毕业,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1年,经心理咨询员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本科毕业,经心理咨询员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初级职称,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年以上,经心理咨询员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

4.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5年并能出具可靠证明,经心理咨询员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

从以上条件来看,想做心理咨询员的你应选择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三门专业的其中一门学习,并参加心理咨询员等级正规培训。

支出总是超过收入

怎么办?

我是从外地到广东的打工仔,今年17岁。我的工资没有多少,消费却远远超出了工资,每个月都要欠钱。我出来打工有一年半了,却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自己身上都经常没有钱。我现在想起来就好后悔,也很想改,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改。主持人,请你告诉我怎样改。

(鹤山市沙坪镇陈黄)

本栏主持:小时候,在餐桌上,看着为数不多的菜,父母常教导我们说:看菜送饭。意思是说,不要一下子把菜吃完了,到最后尚未吃饱却因没菜而咽不下饭。其实,理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不论收入多少,如果胡乱花销,在真正必须花钱时,往往容易遇到窘迫境况,特别是低收入者,更应有计划地支出,才不至于入不敷出。从现在开始,希望你按自己的收入列一份日常生活支出表,每次用钱,在可花可不花时尽量不花,这样便能省下钱了。

曾患肺结核的我怎样

证明自己是健康的?

今年35岁的我七八年前患过浸润性肺结核,而且很严重,临床肺部已见一些空洞,后来在县结防所治疗后虽痊愈,可是,复查的时候,发现肺部的那些阴影、空洞及变形都无法消除。我现在已在广东打工四五年,没有以前患病时的那些症状。今年3月,我想进一家大型集团,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我患有结核,不能进厂。请问,像我这种情况就不能进大型的集团公司吗?怎样才能证明我是健康的呢?

(佛山市顺德区张爱国)

本栏主持:目前,很多企业均要求员工须持有健康证,一方面是为企业员工着想,另一方面是为企业生产着想。用不用你并不是公司规模大小的问题,也不是你是否健康的问题,只是有些企业用人对员工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公司不敢聘用你是可以理解的。像你这种情况,可以再到正规医院或结核病防治中心检查后写一份证明,证明你已痊愈,不存在传染性,再向公司负责人说明情况,相信会得到理解的。

怎样治疗百日咳?

我从小身体虚弱,每到冬春两季天气变化无常时,经常感冒,在外打工又没有足够的条件休养治疗,往往容易转化成百日咳,整天感觉喉痒难忍,咳嗽不止。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此病症?

(珠海市斗门镇唐琪安)

本栏主持:百日咳,又称“顿咳”。它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1~2周发病,流行于冬春两季。百日咳主要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有鸡鸣样吼声为其特征,夜间较重,重者可引起面部水肿,眼结膜和鼻粘膜出血,大多病情较重,病程拖延两三个月之久,且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如肺炎。以下食疗方有利于百日咳患者的恢复,不妨一试:

一、甜杏仁9克,冰糖10克,寸冬5克。将杏仁、冰糖捣碎,研末,加寸冬煎汤送服,每日3~4次;

二、鲜藕200克,生梨2个,洗净切碎榨汁,取汁加蜂蜜200克,开水冲饮。每日3次,每次20毫升~30毫升;

三、白萝卜500克,洗净切碎,绞汁,饴糖100克,加温后熔化饮用,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百日咳患者恢复期伴有脾胃虚弱仍有干咳者;

四、罗汉果半个,柿饼2个剪碎,加水2碗煎至1碗半,加冰糖少许,去渣,每日分3次饮服。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

篇5: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具备的条件

yuloo

(1)人格:心理咨询医生的人格条件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医生应具备的首先条件。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等。第一,他应该是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人,其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咨客。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医生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能妥善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冲突,排除日常干扰,从而保证帮助别人的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他应当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咨客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气氛,才能接受咨客各种正性和负性情绪,才能进入咨客的内心世界;第三,他应当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能耐心地倾听咨客的叙述,精力集中不分心,使咨客感到对他们的困难表示关心,能诚恳坦率地和咨客谈心,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隐私和隐密,值得他们信任。

(2)知识: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靠良好的愿望、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咨客或鼓励心理病人向疾病斗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咨客,使他们认识困扰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心理咨询医生必须要有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精神病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理解咨客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哪里?等等。

(3)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心理咨询医生要有熟练的助人技巧,其为包括怎样能在最短时间内收集咨客的有关情况,如使他困扰的处境或事件,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素,怎样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怎样发现咨客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怎样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怎样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尤其对儿童神经症病人,怎样适时地向咨客进行某些解释,解释什么等等。

上面所说的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虽有首要次要之分,但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医生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体。

除上面提到的三个条件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医生,还要做以下两点:

①心理咨询医生要特别注意道德修养。心理医生必须具有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应利用自己工作之便做出不利于病人的事。在需要为病人保密的事时,不应随便传播等;

②心理咨询医生要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盲点。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别人.

篇6:心理咨询师考试条件

第一节概述

一、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和社会需求背景

1.高尔顿1882年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2.卡特尔1890年发表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

3.韦特默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矫正诊所。4.比内与西蒙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5.大卫1907年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6.帕森斯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1.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在美国诞生的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2.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在19世纪末提出了“临床心理学”概念;解决儿童行为问题;1907年创办专业刊物。3.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4.1954年由二十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5.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6.心理咨询的目标:不但要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提供服务。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并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1.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不包括药物的使用。3.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4.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除此之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5.广义的心理咨询,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而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是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定义

1.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2.威廉森: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A是咨询师,B是求助者。

3.陈仲庚: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待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4.朱智贤: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

5.赵耕源:心理咨询能增强对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防卫能力,减轻已经发生疾病者的心理负担,树立起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从而能预防某些精神病、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工作、学习、生活更美满或促使病者向良好的痊愈方向发展。

6.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种“职业性的活动”,而不是狭义的、单指一种具体操作措施的心理咨询。

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无论是诊断还是咨询,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不能只凭着个人经验或利用患者对心理学盲目信任去指导患者。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1.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作用。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又可以将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

3.整体性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整体性观点可以使我们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起来。

(三)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受心理咨询任务的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时间上的限制:每次50-60分钟,初次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每次咨询时间的限定,并不是绝对刻板,具体情形应由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决定。对每次咨询的时间予以限定,有助于将问题集中处理。一个时段讨论一个或一类问题,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加深刻地考虑问题。两次咨询之间留有间隔,可使求助者有机会充分体验咨询的感受,并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咨询中获得的新理念。

3.感情限制:是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因为双重关系的建立会阻碍咨询的进程,甚至会瓦解咨访关系,不利于求助者的问题解决与个人成长。咨询时要时刻体察自身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咨询顺利进行。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

4.咨询目标限制:咨询目标只能锁定在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上。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有限制的。换句话说,对咨询效果的预期,既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按实际情况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估。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1.在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2.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五)中立性观点: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和观点。中立性的态度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之中。“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品格: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关键是人生价值感。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二)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

1.咨询师有意愿并且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并通过个人修养或专业的自我体验,力求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在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2.移情,抑或来访者述说的故事触发了咨询师尚未解决的情结,此时,咨询师应及时觉察,并调整状态,不因自身的问题而影响咨询工作。

3.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三)善于容纳他人: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要像容器一样包容求助者,承载求助者情绪的张力,容忍求助者不假思索的情绪化的随意表达,同时通过咨询师的过滤和加工,将这些杂乱的倾吐物转化为富含营养的精神食粮返还给求助者,让求助者感到自在、放松、舒适的情境下获得新的领悟,开始对自身的深入思考。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五)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常常和自我成就感连在一起。

四、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1.20世纪30年代,丁瓒是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1937年与丁祖荫翻译《青年心理学》。2.20世纪50年代中叶,丁瓒与其他人使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3.20世纪60年代中期,心理学再被摧残。到了70年代初,整个心理学在中国销声匿迹。到了80年代,我国的心理学在新形势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创立了我们第一个心理咨询科室。●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1.社会化水平2.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 5.社会的认可

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 ●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目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发展,从业者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尚显不足,尚处在初级起步阶段。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

1.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发展势头将保持强劲。

3.完善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评估该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有三个:

①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 ②执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

③该职业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业务操作模式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引论》的原版,即“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症通论”的演讲录,由于这三篇作品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或神经症症状,所以又称为“性学三论”。

阿帕波特将精神分析学说大致概括为五个观点:

(一)分区观点:潜意识、意识、前意识。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对人心理的影响,所以又把它的理论称为“深层心理学”。

(二)结构观点:本我、自我、超我。自我行使适应环境、个体保存的功能。超我较大程度上依附于父母。

(三)动力观点: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是核心学说。弗洛伊德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在他晚年,他提出了与自己原来观念相矛盾的假说,即生本能与死本能问题。

(四)发展观点

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口欲期(0-1岁左右)2.肛欲期(1-3岁)3.生殖器期(3-5岁)4.潜伏期(5-12岁)5.生殖器(12岁以后)

(五)适应观点

1.焦虑是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2.当自我把焦虑当做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投射、替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3.钟友彬提出“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领悟疗法”。实际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如何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它的理论基石是铁定在精神分析上,它认为目前的症状是早年创伤造成“心理发育停滞”的结果,而不是“错误认知结构”造成的结果。所以,实际上它是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又称“钟氏疗法”。

4.“认识——领悟”中的“认识”一词,与“认知”是绝对不同的两种含义。“认”,有“察觉”的意思,近似“自我”、“前意识”的功能;“识”,有“意识到”的意思,近似“超我”、“意识”的功能。

二、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2.桑代克“尝试——错误”定律。3.华生“刺激——反应模式”。

4.新行为主义:托尔曼、斯金纳、班杜拉。

5.托尔曼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B=f(S、P、H、T、A),行为B是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遗传H、过去训练的经验T、年龄A等实验变量的函数。6.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

7.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有三个重要概念:“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自我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8.沃尔普,将行为治疗定义为: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9.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10.行为治疗的七个步骤:

①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注意靶行为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的情境。②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③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④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⑤监测干预计划的实施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⑥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⑦检验阶段。如有靶行为复发,可给予辅助性处理。11.行为治疗技术的六个特点:

①注重形成靶行为的现实的原因、而不是它的历史原因。

②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这种行为可以外显的,也可以内隐的。③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

④用尽量客观的、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以便使治疗过程能够被重复。⑤精心发现靶行为,并认真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

⑥对于每一个求助者,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认知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2.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

3.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首先是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再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至此,构成一个知觉过程。

四、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1.该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

2.罗杰斯:心理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竞争力的个体身上已存在的能力的释放。这种能力要释放,咨询过程需满足三个条件:和谐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共情的理解。

3.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反对决定论观点、反对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人本主义仍然是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的立场或观点,也依旧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

五、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1.郭念锋1986年首次提出“人性“。

2.生物属性,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3.精神属性,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4.社会属性,个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5.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

6.人性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是人性的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7.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咨询的对象

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问: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精神病人吗? 答:不包括。问:为什么精神病院也有心理科呢?

答:因为精神病人,经过临床治愈后,心理活动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们已经基本转为心理正常的人,这时,我们能再认定他们是精神病人。所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才具备介入和干预的条件。当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介入才具有真实价值。

二、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总任务: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咨询师在与来访者讨论如何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时,应指出这种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这样做更有必要。

(二)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感性反应是情绪化的、儿童式的应对方式,如果一个成人遇到不管什么事情都采取情感式的反应,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人很幼稚,甚至有心理问题。理性反应是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这类表现在心理健康人群中表现得最为广泛,它能使人准确地判断形势,完善地形成决策,有效地应对事件。悟性反应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感性和理性反应的形式。过去是历史、未来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有意义才是属于你可把握的时空。

(四)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五)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协助求助者唤起自己的依附本能,他们就能自觉地理解他人以及群体对自己的重要性。一个人一旦把自己融入群体之中,一旦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这层关系,那么,这种理解,就可以成为缓解甚至平复人际冲突、恢复人性平静的关键。

(六)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三、心理咨询的分类

 按性质分类:发展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咨询  按规模分类:个体咨询、团体咨询  按时程分类:短程(1-3周内)、中程(1-3个月内)、长期咨询(3个月以上) 按形式分类:门诊、电话、互联网咨询

 按咨询的心理学理论分类: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

四、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一)资料的搜集 1.搜集资料的途径(1)摄入性谈话记录(2)观察记录(3)访谈记录

(4)心理测量、问卷调查

(5)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2.资料内容

(1)人口学资料(2)个人成长史

(3)个人健康史(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4)家族健康史(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5)个人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6)对自己家庭及成员的看法

(7)社会交往状况(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里的关系)(8)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状况

(9)自我心理评估(优缺点、习惯、爱好、对社会、家庭、婚姻以及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看法、对个人能力和生存价值的评估)

(10)近期生活中的遭遇(11)求助目的与愿望

(12)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13)有无精神症状、自知力如何

(14)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痛苦程度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15)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

(16)与心理问题相应的测量、实验结果

(二)资料的分析 1.排序:按出现时间顺序,将材料排序。

2.筛选:按可能因果关系,将与症状无关的资料剔除。3.比较:确定主症状和派生症状。4.分析:找出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三)综合评估

将主诉、临床直接、间接获得资料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1.症状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

2.症状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和在现象上与其相近、性质相似的其他症状做细致的区分,并做出明确判断。3.症状确定: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如有无自知力)。4.症状诊断: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求助者的概况;2.诊断和鉴别诊断;3.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4.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5.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6.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7。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8.确定预后;9.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10.确定本方案可以修改的允许范围。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一、对3岁以前的婴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由于他们的大脑皮层尚未完善,内抑制力较差,大脑的分化能力不足,所以,儿童受惊吓后,情绪很容易泛化。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成人的制止非但无效,反而增加了恐惧。故建议家长无须注意孩子的多余动作,听其自然,绝对不应该再给精神刺激,一般两三个月后可自愈。

二、4~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有简单的道德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系统开始萌芽,为此,他们开始关注与自尊和自信相关的信息,在这时,成人的言语或态度,对他们至关重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虽然开始评价自我和他人,但是由于尚未掌握准确的标准,没有足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所以对很多事情的判断,都唯成人的意见是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可以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如果成人在这一阶段由于语言与行为不慎伤害到了孩子,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

三、少年期的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家庭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

小学阶段:主要大力强化探究反射、培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中学阶段:是在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大量吸纳知识。

大学阶段:在中学的基础上,训练自己的思维逻辑,强化自己的判断、推理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特征。

请家教辅导的结果,正好表达了成人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不信任,同时也就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占用了课外自由活动时间,也就剥夺了他按正常规律在各类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权利;反复转学,乃是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使得孩子经常处于陌生环境之中,其情绪必然经常波动,既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对母亲不太尊敬也可以理解,因为在三岁前做母亲的很少照看他,本应在母亲身上得到的母爱和安全感,未能得到,当然亲情也会随之削弱。

处在反抗期的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不愿盲从,所以在外表上显得孤僻,这是自然的。老师的失误在于过分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目中无人,不服管”这大都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逆反状态,不是不服管,而是成人的管理无能。“自以为是”也是反抗期的心理特征,如果经由正确的引导,它可以发展成为成人期的自信心。少年反抗期的特征极易被人看作缺点,但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和怀着一颗爱心对待他们,就能透过现象看到他们可爱的本质,就能理解和引导他们成长。

四、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18岁的青年步入新的生活领域,为了知识的获取而拼搏,虽然解除了原有的紧张,但是对未来仍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这就是青年人心理问题的特征之一——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等于有严格的思维逻辑和健全的个性。如果在一帆风顺和赞扬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他很可能由骄傲变成自卑,这种青年时期个性稳定性差的特点,往往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根源。

青年学生怕考试的内在原因不完全是爱面子,更重要的是怕考不好无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他们之所以焦虑、紧张,是因为各种原因使学生没把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变成自身的需要。由于自身的求知问题不甚自觉,所以多半是为他人读书,为此,社会需要变成了精神压力而不是心理动力。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变成动力的问题,是所有青年的共同问题,也是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五、中年人的心理咨询。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中年后期,常常表现出对躯体健康的自信心不足,因此而造成了焦虑或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加上原有的人格特点,往往表现为疑病倾向,这是很多见的。

六、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老年妇女的婚姻悲剧与文化有关,文化的氛围塑造了性格特征,因为在文化的压力下必须扭曲个性、逢迎现实。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如下:

1.健康和依存的需求。2.工作的需求。3.安静的需求。4.尊敬的需求。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一、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1.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这三种需求源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属性,即人性。侧重于性满足,则用性爱;侧重于依附体验,则用恋爱;侧重于心理上的满足,则用情爱。2.爱情的定义: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3.爱情本身并不遵守理性的逻辑。但是,正确恋爱,不仅要靠感性的认识,还需要理性的思维。

二、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1.在婚姻中,除了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道德规范之外,还加进了法律责任、经济关系、家庭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由于增加了许多筹码,所以进入婚姻的男女双方,在心理方面会增加许多压力。当心理准备不足的男女面对突然降临的众多压力时,会深感不安,甚至有痛苦的体验。“婚姻是恋爱的坟墓”,这句话除了表现他们是弱者之外,也客观地反映了某些事实,当然,这样的事实,是由夫妻双方不善处理婚后关系造成的。对于善于处理婚后关系的人来说,婚姻肯定是爱情的延伸。部分青年夫妻的婚姻问题是由双方不善表达夫妻感情而导致的。他们双方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可惜的是,彼此不知对方需要什么。当“付出”不能被对方理解和接受的时候,“付出”的效果等于零。

2.婚姻咨询时,应直接锁定情爱、理解、相互依存这三个要点。3.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应该遵守的原则:

 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应当在法学、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范畴工作。 首先判断感情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再开展工作。

 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帮助他们分析、梳理心理因素。 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思维方式。4.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  结婚动机

 恋爱过度情绪化  角色适应不良  性格相容问题

三、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1.定义: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2.开展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 ● 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 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的看法,必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 不要替求助者进行选择,只与他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必须为求助者保密。

● 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单方咨询,不但效果不好,有时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亲子关系的内涵有如下三个方面: ◆ 自然的血缘关系。◆ 人伦道德关系。

◆ 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

4.亲子关系的本质属性,乃是亲情、道德和法理浑然一体的关系。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这三者的关系也是不相同,于是亲子关系便表现出它明显的年龄阶段性质。做父母的如若能真正理解这一客观事实,那么孩子处于婴幼儿期,以亲情为主;孩提时期,便会训导德行;再往后,便会教以法理。

5.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 一是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二是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

★ 三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性有正确的认识。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一、概述 1.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心理、性医学,这五门科学的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性科学,它与性学有区别,不涉及、不研究诸如性文学、性艺术、性技巧、性工具之类的东西。在教育和咨询工作中,首先必须强调的当然是性道德操行和性法律知识。2.人类性科学之中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三大类

◆ 性的生物因素:人类的性行为有遗传特性、是一种有序的生理过程,受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性的心理因素:人类的性行为是个体的性需求、性动机、性态度、性情绪、性经验以及人格特征在性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 性的社会因素:家庭、宗教、人际关系、道德与法律等,都会塑造、调整和影响人类性活动。只有符合性道德和遵守性法律的性行为,才能被社会主流文化认可。

二、人类性的特征

1.性的普遍性:性与人类共同存在,每个人都是性交的产物。试管婴儿只是人类繁衍的特例。

2.功能多样性:满足人类生殖需要,是生儿育女的手段;在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在某些人群中,它是为了达到性以外某种目的的手段。3.选择性和排他性:人类以婚姻的方式来保障。

4.责任性:一切有责任能力的个体,要对自己性行为的一切结果负全部责任。

5.文化——社会制约性:在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自己正统的性活动方式和性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则有不同的、种类繁多的性活动,这是人类性特征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人类性活动的无季节性、人类女性的性高潮、手在性活动中的参与和运用)

三、性道德的特点

 多样性: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道德评价多种多样。

 一致性:人类的大多数群体,是把人的性行为限制在婚姻范围之内。

 继承性: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总是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风俗一代代保留下来。

 双重性:一是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的区别;二是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价不一致。理想化的性行为控制和期待,提出有利于社会和人群的性行为标准,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做,它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而现实中,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那样进行,人们又有另一种标准,其参照点是怎样更方便自己。性心理咨询的任务应当是努力使人们尽量缩小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性道德具有控制和调节功能。所谓控制,是软控制,相对于法律而言,即非强制性实施,是通过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以达到约束制止不良性行为的目的。

四、现代性道德的特点

 严肃性:性行为在婚姻内进行,是双方爱情的表达。平等性:双方自愿,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 科学性:最低应涵盖以下三点,遵守性医学原则,不将疾病传染给对方;遵守性生理学原则,在对方生理条件不许可时,不应要求对方性交;遵守性心理学原则,性交时不得带有性心理虐待倾向。

五、性态度

性态度由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倾向三种因素构成。性认知成分最重要。性认知,包括对性规范(性法律、性道德)的认识;对性知识的理解。

性行为倾向是人对性行为的期待、要求和意向,它不是性行为本身,但具有较强的情景性特点,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也受个体心境的制约。

六、性心理咨询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是依据科学及心理学的原则,对人类性行为做出的本质的说明,以便帮助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由“自为”转向“自觉”,从愚昧转向文明;借助于对性行为的科学认识,排除自己的种种性心理障碍,澄清种种性道德的混乱,从而使自己从苦闷、冲突与迷惑中解放出来。

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生理、性医学五位一体结合的原则。

最重要的是坚持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以及性法制教育的统一原则。

七、不同年龄段的性心理咨询

◆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按咨询对象可以分为两类:对有性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咨询,对问题儿童家长进行咨询。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性别认同:就是把个体在生物学上的“性”,心理学上的“性别”和社会学上的“性角色”协调一致。

2.性冲动:儿童也会有某种性的冲动,成人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严加斥责。如要干预,最好采取巧妙的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转移其注意力。

3.性好奇:孩子对世间的一切都是好奇的,在回答儿童有关性的问题时,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把人的生育过程与他们所熟悉的动物生育过程作比较,以加深其认识。但不必过分主动地区给孩子讲这些问题,只要做到“有问必答”即可,有关性的具体知识,一般到青春期再讲。

◆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少年很容易犯性错误。12-15岁,是首次犯性错误的高峰期。成人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改进成人的性教育状况,增强成人的性知识,是搞好少年期性咨询和性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主要集中在婚恋和夫妻性生活方面。真正的恋爱,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理性占有主导地位。事实证明,许多性功能障碍、不和谐的夫妻性生活,大多数是由于缺乏性生活方面的知识。

◆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1.老年的性行为应量力而行、方式多样。

2.老年性生活的活跃程度,与他们在青年、中年时期的性生活有密切关系。3.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如下:

 认知偏差  兴趣下降  性态度老化  对衰老的恐惧  人际关系问题

八、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1.生理因素:先天遗传缺陷、后天疾病。2.心理因素:对性的错误认识、不良性经验。

3.社会环境因素: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事件的制约。

◆咨询心理学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

对待一般性行为问题的求助者,咨询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学术理念、处理方式以及临床操作并不完全相同,如对待同性恋者,精神病学已经将其排除在精神病之外,不认为它是异常心理行为和行为,但咨询心理学仍然认为它是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对这类求助者必须予以心理学帮助。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性行为,对于一个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个体来说,是一个完整的“策划”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八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只要有挫折发生,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性心理问题。性角色认知、性欲望产生、性动机形成、性对象选择、性能力发挥、性交操作过程、性交体验、性后果的责任。

对每一类的性行为的严重程度。依据自我体验、行为表现、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如下三种:

1. 性行为失调:它是偶发性的、偏离正常的性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短,所以人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基本是正常的。患者明知道发生此类情绪的原因,并可以自动克制和调整,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自行缓解。这类性心理偏离有短暂的“同性性倾向”、“恋物倾向”、“异性厌恶倾向”、“偶发阳痿”等。

2. 性行为障碍:由于长期不能自行缓解而使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之中,甚至对性行为怀有恐惧情绪,从而丧失了对性行为的自信心和兴趣,影响夫妻感情及日常工作和生活。

3. 性行为变态:这是一组以人格变态为基础的性行为紊乱,及“性人格变态”,它可以发生在性行为过程的任何环节上。紊乱的环节往往代替了整个性行为过程,患者虽有自知力,但因人格缺陷和意志力薄弱而无法自拔。注意,当我们认定一个人是否有性变态人格时,一定在他的既往史中,找到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早年经历。因为,人格自身是在漫长的的个体发育和成长中形成的。必须满足以上条件,方可给出诊断。

◆几种常见的性心理问题

(一)性角色问题

构成人类性别认同的基本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基因性别、解剖生理性别,统称人的生物性别,前者起主导作用。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性别的自我认识、外在行为的社会认同,统称人的心理性别,前者起主导作用。在性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按其强度,可分为三类:性角色认同失调(如儿童期性角色定向偏差)、性角色认同障碍(如性心理身份认同障碍)、性角色认同变态(如易性癖)。

对于性角色认同失调,一般是以性别自我认同的内心体验为判别指标。因为这种程度的性角色失调,主要是自我认知失调,并未发展为行为失调。

幼儿在一岁左右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在两岁左右开始使用“我”字,两岁半左右自我意识开始日趋发展,在三岁左右性别意识出现。在性别自我意识出现之前,儿童的性别自我是模糊和未分化的,在这期间,成人的对待,对儿童最终明确性别,起着关键作用。

幼年的不正当教育造成的性角色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体验便不断变化。如果说在童年只是性角色的体验,那么到青春期以后,随着人的社会角色形成和社会对他的性角色要求,这种体验机会就会引起内心冲突,感到焦虑和痛苦,进而形成性心理障碍。

建议患者做染色体检验,看是否异常。

在女性同性恋中,往往主动的一方是性角色障碍,被动的一方是性对象选择障碍;在男性同性恋中,往往被动的一方是性角色障碍,主动的一方是性对象选择障碍。

(二)行动机的偏离

正确的性动机应该是性爱、情爱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而形成的。1.泄欲动机 2.奉献动机 3.生育动机 4.交易性动机 5.享乐动机

6.性别自我肯定动机:通过性行为来显示、证实自己的性别特点和能力。7.认知动机(性好奇)

(三)性对象的偏离 1.同性恋倾向 2.恋物倾向 3.自恋倾向 4.幻想与梦恋

(四)性能力问题 1.阳痿 2.冷阴 3.早泄

上一篇:政府采购方式及程序下一篇:去野炊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