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2024-04-14

小班化教学的方法(共9篇)

篇1: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的方法尝试

江油市新兴小学校

冯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不断的尝试小班教学的新方式,我探索并实施了以下方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主动思维,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要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然后再因势利导,使这部分学生认为“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观念。

(二)紧扣新大纲的要求,以及小班化的特色,在信息技术活动课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应给予充分鼓励。在信息课中,无论主题是新授课还是复习旧知识,教师都要用心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只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理解信息技术的素养所在,才能体会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真正魅力。(三)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改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运用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智慧来进行学习。

(四)根据新教材改革的课程标准要求,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口,培养个性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科间的互相融合,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在研究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具体实施是以内容为突破,提高综合素质:注重信息技术教学自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不仅课内其乐融融,课外也能热情参与,发展爱好,开展内容多样的研究性学习。大量充实信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小班化教育在新课程教育中实施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研究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

篇2: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学生随父母就读和选择优势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多,人口搬迁,人数下降等因素,使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的小班逐渐增多。如何搞好小班教学,是我们身处一线的农村教师值得深思、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对策

我校近年来学生数量剧减,小班不断增多,面对小班,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总体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随时进行调节,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都了如指掌,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不少人认为它的优点仅仅是“人数少,班额小,好管理”,还有人疑惑它会走多远。随着小班化的增加,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小班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先让少数学生“受益”,它所起的更大作用,是给校内所有老师传达出一个新的教育观念:不仅要重视教,还要重视学生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各地区的教育均衡,落实新课程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学习。我们认为农村小班化教育和新课改在理念上和改革要求上是一致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配置了教育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均衡优质的教育。我们学校以“学会学习,快乐生活”为校训,在目前的小班教学中,努力尝试让学生达到“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识,是指掌握如何有效学习思考的知识技能;学会做事,是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学会共同生活,是指掌握与人平等相处、交流、合作的知识技能;学会生存,是指如何发挥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策略

(1)对学生全面了解、全面掌握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就缺乏针对性,更何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最终结果全部表现在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起点。我校在开学伊始,每位班主任首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上课时的发言、提问,课堂课余时间的观察,个别学生的谈话交流,作业批改,对学生进行家访等方法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程度,每一个学生有怎样的兴趣、爱好,他们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以及身体体质、思想品德的表现状况等有什么差异。然后再因人制宜地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2)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

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能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化的效率。小班因其学生人数较少有其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相对大班,小班学生在课堂上使教师更便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校的每位教师都针对班上的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如,课堂作业面批面改,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既方便学生改正错误,又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学生有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可以随时解决,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可更有效地一起辅导,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可放在课外更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就连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踊跃发言;在课堂教学中小班更容易组织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化:有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时让学生分组辩论以达成共识;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平时在进行班集体活动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活动中更是鼓励其展示自己,谈论自己对活动的看法、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等,时间长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也就善于表现自己,使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更能有效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

学困生,往往是造成班级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教师关注学困生,就要把他们时时放在心上,偏爱他们,帮助他们,转化他们。在小班额教学的老师更便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甚至是为他们创造闪光点。例如,我校某年级有一位女生,住在学校附近,她在家都能听到学校的铃声,可是早晨常常迟到,作业也常常不做,除非老师看着她,一不留神照常不做,老师通过了解,这位学生不交作业是长期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做而不能按时完成,再加上这个学生性格又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更不用说向老师请教了,长期以来又养成了懒惰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先让这位学生带本班的教室门钥匙,让她每天早晨打开本班的教室门,第一次她又来迟了,围在教室门口的学生都指责她。当时这位学生脸都红了。她看看周围都在着急地等着她开门的同学们,虽然有些不愉快,但她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众怒。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迟到过。在班会上,老师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课堂上老师刚讲过一句话,加强语气地重复一遍后突然提问她:“你能把老师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吗?”她开始不能重复老师说过的话,老师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连续说过两遍的话你都不能听见,同学们,如果一句话你给别人说两遍,别人也没用心听你讲的内容,你高兴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高兴。”“所以,老师希望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尊重讲话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听众应有的素质,我相信这位同学以后的听讲一定会更认真的,大家相信她能做到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相信她一定做得到。”从此以后,上课时她就渐渐地养成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经过一段时间,这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4)能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大体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形式,师生究竟以哪种方式与学生交往,往往决定着教学形式,影响着教学效果。要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我校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已经建立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常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和操作。在课余时间,老师保持一颗童心,能与学生一起做一些有益的游戏和健身运动,这样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从心里信任你,从交往中接近你。让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平易近人,而不是威严和寒气逼人。

三、困惑

困惑一:市教委下发的作息时间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加上阳光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课外作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在这有限的一天时间内,除了学生的早读和午休时间,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减负增效”,如何做好科学育人,落实好素质教育呢?

困惑二:新形势下要求学生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然而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些课程根本无法上,例如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分到这些课的老师也只好“望书兴叹”了,要么不上,学生自学,要么上成其他课。这些课的安排形同虚设。

困惑三:师资力量不均衡,趋向老龄化,自身专业有限,导致体育课、音乐课等不能科学有效教学。

篇3:农村小班化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一、比较性阅读

叶圣陶强调,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 记诵文句, 研究文法修辞法则, 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从语文教学方面看, 比较法的确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好的方法。因为比较可以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 达到开阔视野, 启发思路的效果。

1. 体裁与主题的比较

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 都可以运用比较性阅读的方法。如 《迷人的张家界》和 《索溪峪的 “野”》, 写同一个地方, 只因视角不同, 便呈现了不一样的美, 又却是一样的爱国情怀。又如 《鲁班学艺》与 《景阳冈》, 同写人, 都表现了“技艺高超”的主题: 鲁班手艺高强, 武松武艺高强。但体裁不同:前者是民间故事, 后者是小说。学生通过比较, 便会懂得: 要反映相同的主题, 可以选用不同的体裁。再如,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和白朴 《天净沙·秋》, 同写秋。而 《秋思》这首词表现的是秋天凄凉的景致, 用枯藤、老树、西风、瘦马都是烘托作者悲凉、怀才不遇的心情, 是一种落寞的心情, 是不知道往何处去的孤独无助。而 《秋》则色彩斑斓, 充满着勃勃生机, 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 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 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此时, 学生便会懂得, 同样的 “秋”, 可消极, 也可积极向上。

2. 节选与原著的比较

节选自鲁迅短篇小说 《故乡》的 《少年闰土》, 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机灵、朴实、活泼、健康、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的形象, 该篇小说中体现出了少年闰土眼界与知识。而《故乡》这篇小说, 则是通过对两个时期的闰土形象对比以及杨二嫂等人的人物刻画, 从而表现出了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的农民, 以及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逐渐衰败现象。

3. 原句与 “变” 句的比较

如在教学 《圆明园的毁灭》时, 我把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变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引导学生经过比较得出结论: 作者反复说 “不可估量的损失”, 充分表达出他对圆明园这一艺术瑰宝的爱, 对帝国主义强盗行径的恨。长句变短, 结尾用感叹号, 便于我们在朗读时抒发情感。这项训练, 重点放在了指点 “怎样表达上”, 突出了语言实践,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文章中一字一语的特性。

二、求解性阅读

教师制定好学习目标, 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以自读自悟的方式, 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途径解决问题, 然后在全班交流展示。如我教 《顶碗少年》时, 出示问题: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 他成功了吗? 3. 为什么说一次杂技表演成了 “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少年是在与谁斗争? 4. 如果你就是顶碗少年, 会怎么做? 你遇到困难时, 是怎么做的? 5. 学习了本文, 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样, 学生就容易体会文章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明白无论遇到多少曲折与困难也不要退缩, 想要获得成功就得一直坚持下去的道理。

三、质疑性阅读

“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句来自于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的见解, 引导我们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如: 学习 《飞夺泸定桥》 一文时, 学生看了这个题目, 提出了许多问题: 泸定桥在哪里? 什么叫飞夺? 谁飞夺? 为什么要飞夺? 如何飞夺? 同时,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也是一种很好的动力。又如, 读完 《找骆驼》一课的人物对话描写, 有学生提问: “文章里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为什么不写 ‘谁谁说什么’、‘谁谁答什么’ 呢?” 这时, 教师们引导学生将 “谁谁说什么”、“谁谁答什么”添加上, 再与原文对比朗读, 此时商人找骆驼时那种急切心情的会被同学们感受就会更加深切, 同时, 学生又从中掌握了一种如何描写人物对话的形式。

四、创造性阅读

篇4: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方法与思考

近年来,学生随父母就读和选择优势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多,人口搬迁,人数下降等因素,使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的小班逐渐增多。如何搞好小班教学,是我们身处一线的农村教师值得深思、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对策

我校近年来学生数量剧减,小班不断增多,面对小班,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总体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随时进行调节,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都了如指掌,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不少人认为它的优点仅仅是“人数少,班额小,好管理”,还有人疑惑它会走多远。随着小班化的增加,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小班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先让少数学生“受益”,它所起的更大作用,是给校内所有老师传达出一个新的教育观念:不仅要重视教,还要重视学生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各地区的教育均衡,落实新课程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学习。我们认为农村小班化教育和新课改在理念上和改革要求上是一致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配置了教育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均衡优质的教育。我们学校以“学会学习,快乐生活”为校训,在目前的小班教学中,努力尝试让学生达到“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识,是指掌握如何有效学习思考的知识技能;学会做事,是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学会共同生活,是指掌握与人平等相处、交流、合作的知识技能;学会生存,是指如何发挥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策略

(1)对学生全面了解、全面掌握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就缺乏针对性,更何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最终结果全部表现在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起点。我校在开学伊始,每位班主任首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上课时的发言、提问,课堂课余时间的观察,个别学生的谈话交流,作业批改,对学生进行家访等方法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程度,每一个学生有怎样的兴趣、爱好,他们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以及身体体质、思想品德的表现状况等有什么差异。然后再因人制宜地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2)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

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能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化的效率。小班因其学生人数较少有其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相对大班,小班学生在课堂上使教师更便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校的每位教师都针对班上的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如,课堂作业面批面改,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既方便学生改正错误,又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学生有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可以随时解决,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可更有效地一起辅导,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可放在课外更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就连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踊跃发言;在课堂教学中小班更容易组织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化:有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时让学生分组辩论以达成共识;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平时在进行班集体活动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活动中更是鼓励其展示自己,谈论自己对活动的看法、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等,时间长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也就善于表现自己,使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更能有效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

学困生,往往是造成班级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教师关注学困生,就要把他们时时放在心上,偏爱他们,帮助他们,转化他们。在小班额教学的老师更便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甚至是为他们创造闪光点。例如,我校某年级有一位女生,住在学校附近,她在家都能听到学校的铃声,可是早晨常常迟到,作业也常常不做,除非老师看着她,一不留神照常不做,老师通过了解,这位学生不交作业是长期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做而不能按时完成,再加上这个学生性格又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更不用说向老师请教了,长期以来又养成了懒惰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先让这位学生带本班的教室门钥匙,让她每天早晨打开本班的教室门,第一次她又来迟了,围在教室门口的学生都指责她。当时这位学生脸都红了。她看看周围都在着急地等着她开门的同学们,虽然有些不愉快,但她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众怒。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迟到过。在班会上,老师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课堂上老师刚讲过一句话,加强语气地重复一遍后突然提问她:“你能把老师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吗?”她开始不能重复老师说过的话,老师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连续说过两遍的话你都不能听见,同学们,如果一句话你给别人说两遍,别人也没用心听你讲的内容,你高兴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高兴。”“所以,老师希望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尊重讲话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听众应有的素质,我相信这位同学以后的听讲一定会更认真的,大家相信她能做到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相信她一定做得到。”从此以后,上课时她就渐渐地养成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经过一段时间,这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4)能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大体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形式,师生究竟以哪种方式与学生交往,往往决定着教学形式,影响着教学效果。要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我校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已经建立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常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和操作。在课余时间,老师保持一颗童心,能与学生一起做一些有益的游戏和健身运动,这样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从心里信任你,从交往中接近你。让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平易近人,而不是威严和寒气逼人。

三、困惑

困惑一:市教委下发的作息时间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加上阳光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课外作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在这有限的一天时间内,除了学生的早读和午休时间,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减负增效”,如何做好科学育人,落实好素质教育呢?

困惑二:新形势下要求学生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然而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些课程根本无法上,例如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分到这些课的老师也只好“望书兴叹”了,要么不上,学生自学,要么上成其他课。这些课的安排形同虚设。

困惑三:师资力量不均衡,趋向老龄化,自身专业有限,导致体育课、音乐课等不能科学有效教学。

篇5:初探小班化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方法

哈尔滨市朝鲜族第一中学校 金晓英

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实行小班化教学迫在眉睫,它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班化教学并没有减轻我们的备课负担,因为学生的减少需要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研究和分析,要更好地关注课堂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促进我们必须用更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让每一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并且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所教的班级很特殊,学生数不到30名,但是两级分化很严重。每次考试学年排名,前10名中我班学生有6人,而后10名中我班学生至少有8人。在这样的班级教学我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下面结合我班的特点谈一谈,小班化教学中我尝试的分组教学方法。

(1)ABC式分组法:即一个小组三人由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各一人组成。尖子生负责辅导中等生、中等生负责辅导学困生、尖子生统一由教师来辅导。这样一级负责下一级,负责答疑、出题、批改、讲解。通过实践,我发现这种分组方式在习题课或者自习课中生帮生方面的效果很好。可是在小组讨论探究性问题时的效果不好。于是需要小组讨论是就将两个小组合并为一组来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又出现了小组人员太多,座位不好安排的问题。

(2)AABB和CCCC式分组法:这种分组方式把班级中的学困生集中在一个小组里面。目的是便于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小组辅导,也便于分层次教学。可是这样的分组方式严重伤害了学困生的自尊心,达不到教师的预期目的。

(3)AABB或BBCC或AACC式分组法:两名尖子生或者两名中等生或者两名学困生同桌,之后前后四人一组。同桌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而前后是互相帮助的关系。相比之下这样的小组安排多了点竞争、合作和互助。也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

(4)学生自由分组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成小组,每小组3人或4人。这种方式虽然有点乱,但是组内组员之间的关系融洽,有默契,互帮互助效率很高,效果也不错。但是又存在着极少数个别不太合群的学生,没有小组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出面调解。

小组只是一个载体,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添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分层次教学、动手体验式教学、分工合作式教学。只要教师本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原则,合理分层次评价、注重细节,师生关系融洽,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篇6: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齐齐哈尔第59中学李春霞

几年来,本人一直从事的是小班化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上级文件又明确提出不许公布学生分数,更不许给学生排名次,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开学回收家校联系卡时,在家长意见一栏我发现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学校为什么不公布学生分数,不排名次,这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竞争的意识。”是啊,这位家长的话难道不是我所想的吗?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认为在目前的形式下要想做到减负增效,这无疑给我们做教师的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考验。是啊,分数制已经废除,这也就不能成为学生竞争前进的动力。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思考:靠什么来提高授课质量?除了对备课提出新要求,我们更要做好的是课堂评价,评价是个热门话题。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评价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离不开评价,通过评价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价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下面是我对英语课堂授课评价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评价从以下几个侧面进行:

1、听力口语。

2、对话表演。、3、课堂作业。

4、小组合作学习。

5、努力程度等。当然以上几个方面都是从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课外评价我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优生与差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评价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评价方式多样,有的表面上看起来,很活泼,课堂气氛也十分高涨,但是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哗众取宠之嫌。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小组评价时,每组有人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匆忙给这个小组贴个小贴画,教师常常是忙中出错,不是贴错了小组,就是有时忘记了贴,会不时打断自己的讲课,弄的整堂课都很紧张。还有一种情误况是老师提问后,这时用小组评价,找同学到前面来回答,然后奖励一颗星星,最后统计哪组得的总数最多者为胜利。这两种评价过程费时较多,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另外小组取得的成绩也有很大的未知性,评价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明显的挫伤了失败小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评价的语言应简洁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完成,评价时要自然得体,切忌使用过分夸张的动作和语气,表扬要恰如其分,绝不能随意多用鼓励与表扬的话,如果表扬得来的太容易,学生就会对此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老师得问的随意应付。如:在抽读新单词时,很多教师喜欢开火车的形式。教师教完新单词时,每个学生只要读完一个单词,教师就会说:“Good!/ Great!/ Wonderful!由于教师抽读的速度很快,有些学生甚至来不及把单词读完整,教师就迫不及待的说:Good!Next!

滥用鼓励与夸奖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法评价的误区。学生读单词的活动属于不需太多的思维创新的模仿活动,教师只要点头肯定其发音是否正确就可,无须如此夸张的语言来加以评价。过多和过分的夸奖往往会导致鼓励的贬值。

3、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及多方位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评价,因此要经常采用小组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在评价中,教师不要忘记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不是在课堂中将学生划出好与差的等级,;因此要尽可能地弱化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甄别和淘汰作用。

4、评价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多方面(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习惯等)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学生鼓励。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评价上,也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进行知识技能评价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结果和质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重在评价其学习态度和过程,力争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发展学生个性。真正做到评价为教学服务。

评价语言要做到恰如其分,带有一定的艺术性。

公正合理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信心与勇气。如:上学期在同课异教活动中,我执教的My classroom一课。在最后一个“谁帮妮妮排值日”的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的环节中,前面几个都表现的很好。还有没有比他们更好的,这时一位小女孩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当她站起来表现自己时,却显得很胆怯。当然效果就不如前面的那几个,这时我急中生智给了她这样的评价:“看来你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不过敢于参与对你来说就是最棒的了,加油!”是啊,如果对此我不加任何评价,该生以后就更没有勇气回答此类问题,而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也给其他同学带来信心与勇气。他们中有的也会想:“她回答的那样,都 能得到 老师的肯定,我也要争取机会来锻炼自己。”难道说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吗?

让合理性评价,给我们的英语课堂增添光彩。

在小班化课堂中允许老师用一定的时间来个别辅导,缩小个性差异,同时有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品尝到英语互动活动带来的乐趣,孩子们快乐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在孩子们得到快乐的同时,把自信的信息传播在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与评价.有更多的信心来学习,孩子们有自信心,得到了赞许语言,他们的态度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科学的、合理化的评价方式会给我们的新理念教育,给我们的小班化教育收获丰收的硕果的,正值黄金阶段,希望就在今天,希望就在眼前,尊重学生、善待差异,赞同、肯定的教育理念,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独特性,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表扬,爱听好话,我们大人如此,更何况是天真浪漫的孩童,对孩子我们不要吝啬表扬、肯定的语言。开心着,快乐着,勇敢的向前方迈步,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要求,老师们我们就在语言的激励中来实现这一目标吧!

总之,一种评价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是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如果是有利的,学生会十分有兴趣的参加到这次活动中去。评价是为教育服务的,只有极好的驾驭它,我们才能充分的发挥评价的长处,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

齐齐哈尔第59中学

篇7: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从去年开始,我校对初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小班化教育真正目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时间和空间参与,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提高学习质量。下面说一下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占教学资源。

据我所知,不少学校由于人多机少,学生都是两个人共用一台计算机,一个人操作时另一个看,然后再换过来。而小班只有20多人,机房机器30台,这样不但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独享一台计算机,而且一旦有计算机临时出了问题能及时的给学生进行调换,不会出现个别学生没有机会操作计算机或两人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二、小班化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有更多展示自我、获得肯定的机会。

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教师关注学生的时间相对就变多了,使得教师有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和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进行因材施教,灵活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篇8: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随着高等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工作量与教师的报酬、教学单位人员编制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教学工作量的计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建立一套透明化、公开化、激励化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它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教学改革理念的深入[1]。

现有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以教学计划中课程学时数为基数,乘以班级人数作为教学工作量[2]。然而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能动性、个体性、创造性特点的脑力劳动,仅仅以课程学时和班级人数来衡量不同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显然不合适。深入分析发现,现有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存在以下不足[3,4]。(1)忽略教师职称不同引起的实际教学工作量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教授、副教授、讲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知识的积累程度以及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上。(2)忽略课程属性不同引起的实际教学工作量的差异。(3)忽略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部分的教学工作量。

本文针对现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教学改革热点小班化教学融入教学工作量计算中,弥补现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无法诠释教师职称、课程属性的不足,激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小班化教学

1999年以后,伴随着我国高校连续扩招,高校教学班级规模逐渐扩大,公共课程的班级规模甚至高达300人,专业课程的班级规模也是如此。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视野的覆盖率一般不超过25人,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国内学者[5,6]也指出大班化教学存在教学方法简单、视听效果不佳、课程秩序难以控制、学生参与程度低、学习动机弱化和实验实习教学难以开展等问题。大班化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小班化教学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趋势。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试行小班化教学改革,田纳西州的STRA报告和威斯康辛州的SAGE报告表明小班化教学能够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热情,减少课堂行为问题。在这两份报告的影响下,小班化教学成为席卷美国教育改革的浪潮。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小班化教学,目前小班化教学已经成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趋势。小班化教学具有如下优点:(1)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其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2)有利于课堂秩序管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有利于师生教学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小班化教学理念在国内高校实施仍存在许多障碍。究其原因,一是对小班化教学的改革理念和趋势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二是教学管理制度滞后。教学管理制度滞后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收入由教学工作量决定。现有教学工作量计算中,班级规模越大,教学工作量越多,教师教学收入越高。受制于经济利益,导致教师不愿意缩小班级规模,小班化教学理念推广受到阻碍。因此,在国内高校切实有效地实施小班化教学理念,首要的问题是教学工作量制度改革。本文研究的基于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将小班化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工作量制度,有效地促进小班化教学理念在国内高校实施推广。

2 基于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影响高校教学工作量的主要因素有课程学时、班级规模、课程属性和教师职称。现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仅考虑课程学时和班级规模两个因素,忽略课程属性和教师职称。

2.1 课程属性系数

为了刻画课程属性对教学工作量的影响,本文从教学工作量计算的视角,综合考虑课程特性、师资资源投入和学科建设等因素,定义7类实践课程属性,分别为:Ms1为实验课程系数;Ms2为工程训练课程系数;Ms3为课程设计课程系数;Ms4为毕业设计课程系数;Ms5为实习教学课程系数;Ms6为社会实践课程系数;Ms7为课外实践课程系数。定义12类理论课程属性,分别为:Ml1为主干核心课程系数;Ml2为专业导论课程系数;Ml3为新生研讨课程系数;Ml4为培优班单设课程系数;Ml5为研究性课程系数;Ml6为双语课程系数;Ml7为国家精品课程系数;Ml8为新开设课程系数;Ml9为网络学习课程系数;Ml10为体育活动课程系数;Ml11为体质测评课程系数;Ml12为数学;物理课程系数。每类课程属性赋予一个属性系数值。

高校开设的任一实践课程A的课程属性Ms可以表示为:

其中,Ms1,Ms2,Ms3,Ms4,Ms5,Ms6,Ms7仅能有一个不为零,任一实践课程只能属于7类实践课程中的一类。如:C语言课程设计的课程属性表示为:(0,0,Ms3,0,0,0,0),则C语言课程设计属于实践课程中课程设计课程。

实践课程A的课程属性值Ms定义为:

高校开设的任一理论课程B的课程属性Ml可以表示为:

其中,Ml1,Ml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11,Ml12至少有一个不为1,任一理论课程可以属于12类理论课程中的多种。如:数据结构课程的课程属性表示为:(Ml1,1,1,1,1,Ml6,1,1,1,1,1,1),数据结构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中的主干核心课程和双语课程。

理论课程B的课程属性值Ml定义为:

2.2 合班系数和职称系数

小班化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趋势,具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师生教学互动等诸多优点。为了贯彻落实推行小班化教学理念,应当在基于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中引入合班系数的概念。依据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学班级规模的研究及国内高校师生比例,本文设定小班化标准班人数为35人,合班系数Ct的定义如下:

其中,E为小班化标准班人数,N为教学计划中实际课程班人数,e1,e2为合班因子,且0<e1<1、0<e2<1。

职称系数P为教师职称对教学工作量的影响,职称系数P定义为:

其中,p1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确定。

2.3 教学工作量

在高校教学环节中,依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可将教学活动分为三部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指导教学。因此,教学工作量也分为三部分: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和指导教学工作量,即:

其中,Tz为教学工作量;Tl为理论教学工作量;Ts为实践教学工作量;Tc为指导教学工作量。

理论教学工作量Tl定义为:

其中,Ht为教学计划中课程学时数;Ct为合班系数;P为职称系数;Ml为理论课程属性值。

实践教学工作量Ts定义为:

其中,Ht为教学计划中课程学时数;Ct为合班系数;P为职称系数;Ms为理论课程属性值。

指导教学工作量Tc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而产生的工作量,根据创新创业项目的等级,定义指导教学工作量Tc为:

其中,Co为创新创业项目数量;Ko为项目级别系数。

3 结语

本文针对现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该方法融合小班化教学理念,综合考虑课程学时、班级规模、课程属性和教师职称对教学工作量的影响。南京某高校以实际运行本科教学数据为样本,运用本文方法计算该高校各个学院教学工作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黑建敏.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8):59-62.

[2]郭晓红,闻观.准确界定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31-32.

[3]霍天强,樊桂清.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5):35-37.

[4]叶青,韩映雄.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研究进展与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4(5):50-55.

[5]陶青.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美国经验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Z4):50-53.

篇9:浅析“小班化”的优势及教学方法

一、“小班化教学”的定义

所谓“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而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地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小班化教育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就越难,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越不容易进行。小班化教学,首先,人数比较少,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了解得都比较清楚,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教师也有更多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就成为现实。其次,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正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动、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

2.小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人数多在20~30人,符合教师的最佳关注范围,有条件实施网式连接。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方便互动交流信息,整个课堂是一张网,教师和学生都是这网上的线,任何一根线如有所反应,整张网都能颤动,教师随时进行调节,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案,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发言、展示、交流机会,对不同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小班化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使学校真正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动脑操作能力,综合表达和表演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小班课堂教学中,学生初步形成了“敢说、大胆说、人人说”的局面,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怕错误,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在积极参与的气氛中,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求异性都有了明显提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较独特。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教师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能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成长,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探索:自己记住生字的有效方法,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看谁的办法好。这样,编儿歌、猜字谜、记结构等多种记忆方法出现了,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人人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赞扬,培养自信心。

三、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参与教学

参与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1)全员参与。可抓住两点:一是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学习,让每个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进行自学,使个体学习人人参与;二是抓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人人多向学习交往的生动局面。

(2)主动参与。首先要融入参与情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愿意、乐于主动参与;其次要加强参与指导,不仅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而且得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3)差异参与。没有差异参与就没有全员参与。参与的要求和程度要有弹性,参与的方式要有不同,参与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小组编制方法。班级中要组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教学需要,参加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形式分,可分为二人互助型、四人小组型、自由组合型等几种;以内容分,可分为练习型小组、讨论型小组、互帮型小组、比赛型小组等几种;以表达方式分,可分为中心发言式、自由议论式、互相检查式等几种。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环节、效果考虑最佳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3.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善教学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潜能,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和谐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1)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师生共为教学主体,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传传统的“秧田型”教学空间组合形式为“马蹄型”、“半圆型”、“对边型”、“餐桌型”等形式。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为主的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

(2)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和优势,积极开展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辩论、组际竞赛等活动,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

上一篇:工程造价专业个人求职简历下一篇:读书与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