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2024-05-01

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通用12篇)

篇1: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认识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十分受推崇,政府将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大关键,小班化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正在兴起。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结论表明,教师内心希望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但是教师的视野最多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除此之外的学生容易被忽视,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讲话、做小动作,甚至捣乱,久而久之教师对这些学生就丧失了信心和期望,教学就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更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小班化教学才应运而生。但是不能把小班化片面理解成就是班级人数相对较少,这仅仅是其特征之一。其实小班化教学正切合中国教育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更有利于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当然小班化教学对学校的硬件配置和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需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入手进行教学准备,重新组织编排教学计划,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学有所成。

二、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很重要,而且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块内容,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却时常碰到一些问题,有时影响整个实验的顺利进行,有时甚至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教师在课前辛勤的劳碌覆水东流。我也在平时的听课和自己日常上课过程中总结归纳了常见的一些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实验准备和进行过程中难控制

刚开始参加工作时,班级人数大概在45人左右,农村中学实验仪器配置相对较少,每次实验准备经常难以2人一组开展,往往需要4人一组进行。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兴趣十足但又缺乏约束,老师常常要把实验过程扯着嗓子重复几遍,实验过程中又是一片嘈杂,一堂课下来老师筋疲力尽但教学收效甚微。

2、分组实验组内分工不合理,一部分学生置身事外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学时,我安排3人为一小组,阐述了实验目的和操作,明确要求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记录。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四组同学不同程度出现问题,有的抢着做实验疏于记录,有的只有两个或者一个同学参与实验,还有一组同学(都是学困生和德困生)根本没有进行实验操作。

3、探究性实验很难开展

探究性实验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和探究能力的一个舞台,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开展这类实验教学还是比较忐忑的,大多数时候还是会用演示实验替代。在上届浙江省科学疑难问题研讨会的展示课上,舜水中学的施老师上的《电磁感应》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施老师放手让学生们去做探究实验,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但整整50分钟还是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有所欠缺,但施老师这种大胆的探究实验展示很令人赞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实验过程不够深入引导,这类实验在日常教学中确实很难开展。

4、实验评价往往被忽视,或者缺乏激励作用

篇2: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近几年,学生数在不断的减少,特别是我们学校由原来的每班60几名学生减少到现在每班只有40几名学生。看来实行“小班化教学”已迫在眉睫,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学生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调节与控制。下面是我对数学课中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前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关键在于教师提供学习材料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为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认知障碍,学生的思维才可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而小班化教育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时间,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数学教学情境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能力的要素,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融入情境,这个教学情境是适应学生的发展,是有发展性的。

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经验系统,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系统,真正落实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之间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新课标理念。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激活了课堂,使课堂教学富有实际意义。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及合作学习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关键

1、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合作学习作铺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为克服课堂活动只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的弊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班化教育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小班化班级人数少,更有利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2、再让学生充分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整体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三人为一组行动起来:我用线绕物体一周,你用尺子量周长,他做记录。同时,通过提问教师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言。经过一番合作,终于完成了对周长的认识。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每位同学都参加了学习,还至少得到了二至三次的发言机会,学生的思维都被激活了,小班教学中这一合作学习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新课改中“生生参与”的要求,也让学生充分得到了发展。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在观察中学,在玩中学,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所经历的教学事情有了深层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媒体给师生提供了更为优裕的条件,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活动组织与开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主动习惯,就会增强学生合作意识,那么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就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人人都开心地、愉快地学习,感受到了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之间合作,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与多媒体互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教学媒体,在观察中学,在玩中学。

篇3: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思考

一、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传统班级中由于学生多, 大多数中等学生被迫成为“老听众”,没有发言的机会,思维处于消极停滞状态。但在小班化教学中,这种现象就可以避免。小班化语文教学,由于人数的减少,每位学生都能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习的学生,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几率也会增加, 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室可利用的空间就会增大,就可以在教室设置多媒体设备、图书角、文化园地等,营造特色班级文化,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宽敞、整洁的教室,也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学习。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小班化教学班额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新颖的组织形式,使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单向师生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 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和谐互动方式。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欣赏,只要学生有亮点, 教师都会运用丰富的评价语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中都充满自信和快乐,使师生关系变得民主而和谐。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不再给出唯一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在交流中使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既激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小班化教学能真正实现“手把手”的教育目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每一个学生, 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去研究每一个学生。这样,教师就能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叶澜教授说:“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欣赏学生的“告白”,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通过提炼、筛选,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并对“潜能生”进行点滴培养和教育,让其成为优秀生。

四、教师要因材施教,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教学

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 (1)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对于学习知识的重难点,要让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梳理。浅显的问题可由学生回答,学生一时难以回答的,由教师引导和解释;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教师要将其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2)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古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2.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策略。 (1)科学组合。要科学组合学习小组, 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 (2)有效互动。交流和讨论是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篇4:对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 小班化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59-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同时很多农村小学生随父母来到城市上学,导致农村小学生的数量急剧下降,小班化教学逐渐成为农村小学主要的教学方式。尽管小班化教学一度成为我国农村小学教学的热潮,但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学质量成为众多农村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种提高农村小班化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农村小班化教学效率提供一些理论基础[1]。

一、农村小班化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现状

按照相关规定,班级人数在25人以下的都称作为小班。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实行小班化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农村小学都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我国较为贫穷落后的农村总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山区,由于学生水量的不足,小班化教学的倾向更加严重。

2.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2]

(1)实行农村小班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管理

在大多数农村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坐下,小学生可以跟自己熟悉的要好的同学坐在一起,为他们的沟通提供了很多便利,从而使小学课堂氛围变得活跃热闹起来,但同时也给教师进行班级纪律管理带来了困难,自制力本来就不强的小学生进行交头接耳的机会相比以往的大班教学而言增加了许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教师的知识讲授上。另外,在小班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必须斜着身子看黑板,很容易造成学生眼睛疲劳,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

(2)实行小班化教学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小班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了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可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到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但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之间的频繁走动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小班化教学方式容易给学生带来心里疲劳

实施小班化教学方式,虽然有效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但是40分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体上与心理上的疲劳,产生懈怠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提高农村小班化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

1.塑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小班化教学教学质量。

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与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教师布置出具有小班化班级特色的环境,增强学生在教室课堂上的舒适感与温馨感,给于学生一种家的温馨感,使学生可以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室的墙上可以张贴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墙角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放置学生喜爱的一些课外读物,方便学生在课间的时候进行阅读,以增长自己的课外知识。同时提高教室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教室中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桌椅的摆放,设置学生喜欢的个性化的布局,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学生的座位也要体现灵活化的特点,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适当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可以提高小班化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小学教学。良好的生生互动及师生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时间,避免学生出现身体与心理上的疲劳。在农村小班化教学过程中,除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外,还需要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与问题的思考,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虽然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数量较少,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结构的不同,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所以适量的生生、师生互动及学生自己思考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在农村实施小班化教学,必须完善小学课堂评价制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可以再课堂上畅所欲言,但是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还是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特别是课堂评价制度的制定,对于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在农村小班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与以往不同的课堂评价模式,不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以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以促使教师找出更适合小班级教学的教学方法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自己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相关制度,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化的管理制度,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 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3]。

三、结束语

开展农村小班化教学是现实情况的需要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在实施农村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小班化教学的一些弊端,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发扬小班化教学的优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福.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5(1):128-129.

[2]文云,艾启海.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9(15):58-60.

篇5: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思考

肃南二中 柴达虎

由于种种原因,我校人数递减,每个班级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班。针对只有二三十人小班现象在一方面担忧的同时,也看到了以前无法做的,现在因为人少了却可以做了, 一位老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能针对性地施展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而学生也能在课堂上获得更多锻炼机会,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个人天赋。学生人数少了,老师要批改的作业少了,单个辅导和家访的时间就多了,使得老师能更详细和清晰地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既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班制教学符合新课程所强调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给学生更多表达和创造机会等教学理念。

一、关注后进生

以往学生中让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班级里的“两头”——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现在是小班制教学,学生人数少了,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一个班就这么多的学生,再也不用找学生多的借口了。无论学生个性如何特别、或者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利又或者是经常犯错误的都要关注了。

(1)这个关注首先是尊重,因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因为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对语文的理解方式和深度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会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理解晚一些。过去,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要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利的基础上,承认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别。(2)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在语文课上的全部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他们在现阶段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标准》所确定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况,而不是通过评价将学生分成等级,按某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排序,会伤害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教 无论大班、小班,学生的接受力、理解力和基础都各不相同,要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进步,教师就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效果。小班又占了很大的优势,小班的人数少更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帮助,尤其是对差生的帮助。比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预习前我根据课文的难易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人人都是主人

班级管理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小班更利于教师管理班级,使学生能得到充分的教育时间和教育机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数较大班少,使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增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使他们明白了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我们班也离不开任何人。

篇6: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岩头寨九年制学校

石丁梅

一、“小班化教育”问题的提出

“小班化教育”指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小数额班级中,发挥其优势,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形式,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优质教育。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大部分学生择校读书,导致我校学生人数的急剧下降。而要发展,必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为了把自身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实行“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学校决定开展“小班化教育”(人数在36人以内)的实验研究。在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立足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小班教学有其优势,但它毕竟仍属于班级授课制。但是目前我们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群体没有变化,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与习惯势力仍然左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初中小班课堂教学要形成自己特有的新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艰苦的探索、实践才能成功。我校经过小班课堂教学的实践,推出了“参与、探索、合作、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小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关于大班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评定一堂课的效果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评价表主要内容的设计是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的适切度,教学即时效果有效度以及教师基本功的成熟反映度;它集中反映的是教师的学识水平程度与教学组织能力表现,它特别重视的是双基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点的落实。而新课程课堂教学最大特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应是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教”。

因此,为使发展性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对传统教学评价内容必须进行改革。“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状况。所以我们重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评价内容加入到评价表中,具体的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完善;

1、我们设计了教师自我评价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表和同行教师评价表,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后反思调整,有利于推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

2、增加了小班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评价内容,引导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3、增加对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资源的组合利用,板书的减少甚至没有等等,推动小班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总之,在小班课堂教学方式的推进中,教师的作用从“演员”地位到 “导演”的 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迷津指点者,甚至成为学习中的拐杖。

三、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表的种类与设计

我们在小班课堂教学评价中采用的主要形式依然是课堂教学评价表,而要让小班教育走进课堂并变得精彩,必须克服传统的大班教育的弊端,故我们根据学校推行小班课堂教学的要求,选择、设计了小班课堂教学同行评价记录表,小班课堂教学教师自我评价记录表,小班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记录表等三种课堂教学评价表,它们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重点体现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思维度和生成度等。

2、强调小班课堂教学评价应在原有课堂教学评价基础上的完善,因为即便是小班课堂教学,其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没有根本区别。

3、强调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要使所有学生的能力普遍提高;二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三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同时评价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几方面都获得发展。还要看是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强调施教者与学生的共同参与评价,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评价者一方的评价(当然这是很重要的权威的一方),但也不能忽略另外两者的加入,它有助于教师自我的反思调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投入等。

四、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功能

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我校小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

1、导向提高功能

初中小班化教育是农村城郊地区没有办法的选择,这种课堂教学的变革目前是摸着石子过河,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传统教育环境中探索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引导教师学习小班理念,走进小班教学。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改革,引导教师改变习惯了的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教学和发现法教学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不仅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评价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评价学的行为、教的行为,以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逐步形成具有小班特色的教学方式,我们的评价起着这样的导向和提高作用。

2、诊断激励功能

通过适时的小班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一定的检验,判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是可取的学教行为,哪些是不可取的学教行为,通过教师的主动参与,自我分析,和同行、学生的评价,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激励和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水平,适应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3、互动促进功能

让学生愉快的主动的有收获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我们的设想是提倡“参与、探究、合作、活动”的小班课堂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在评价表中加进入小班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行为、方法标准,然后通过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的方法,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调节,矫正不良的,不利于现代课堂教学的行为,从而完善,优化并提高小班课堂教学。

4、记录反思功能

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不是某一个人说变就会变的,所以在推进初中小班化教育评价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逐步转变自己老的教学理念,从而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爱实践实践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才形成了小班课堂教学的“参与、探究、合作、活动”模式的。同时我们又组织教研组对于小班课堂教学的有关评价表进行定期的记录研究,进一步明确小班化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是具有个性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的形态,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寻找到更适合小班教学,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篇7: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燕王中学 解永娟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减少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组教学活动形式。

县教育局今年推广的“四环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互动性。小班化教学模式正是为“四环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高效的模式。下面将对自己在担任的初三一班(25人)英语教学上所获得的一点经验进行总结。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强化品德教育

要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了解。对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爱好等方面进行逐个分析,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法来关心他们,这样在学习上、生活上,多留意,多关心学生,从细节上多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和好朋友,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想学、乐意学。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不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专利”,英语教师也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二、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应该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

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相辅相成,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四者的功能各不相同,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若要实现高效的输出,一定要有大量的输入做保证。

1、听。人们要用英语进行交际,首先得听懂对方的话,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而后予以回答,缺少了“听”这一步,交际就无从谈起。农村学生家庭条件大都比较困难,家中有录音机的学生寥寥无几。光靠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把早读课与听音结合起来,边听边跟读。但是多听录音这一连续的高强度容易使学生的大脑产生疲劳,这就要平时多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上挖掘听力材料,听录音前,对可能出现的句子难点,有关的杜会、文化背景知识予以介绍,排除障碍。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

2、说。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弱项,小学就很少开口,而现实生活中又缺乏真实的应用语言环境,学生所学的语言不能应用到实际情景中,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要在课堂上完成对话练习,有很多局限性,开始时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要一步一步来。纠错不要苛求,否则学生就容易失去积极性,产生逆反心理。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进行朗诵小韵文、复述课文、讲小故事等手段来加强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读。这是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各类作品,可以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提高语言应用水平和理解能力。告诉他们读书的好处,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教他们阅读的技巧。尽量让他们在午间、课间、班会课时能有书读、有书看,逐步养成读书、看书的好习惯。

4、写。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向他人传递信息。很多学生在小学就没有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写得格式都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我们在平时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要求他们不光会写,而且要耐心写,写得好,写得漂亮。还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

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要做到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当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另外,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而应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语法时,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使学生在试图理解新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去悟出语言规律。

篇8: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一、小班化教学适应了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新形势

小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形式, 是指教学班的教学容量较小。在课堂学习系统中,学生无疑是主体,是课堂学习的核心因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雷纳德·S·凯恩的研究表明,规模庞大的班级,座位拥挤,人数众多,客观的环境阻碍了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机会。“罗森塔尔”的实验也表明 ,教师的视野覆盖有效关注面只能在28人左右。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教师的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降低。而且,大班额下同学之间情感联系的密度与小班相比较会明显减弱,同学情感也会相对冷漠一些,这将不利于班级学习环境的形成。小班化教学将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 将能够实现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能极大地提高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 有助于班级中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随着我国农村学龄儿童人数的迅速下降, 使得先前较为短缺的教学资源显得有了剩余, 这为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小班化教学推动着我国农村小学教学模式的新变革

模式就是标准的形式或样式。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 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是人们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这些内容不是随意的、自发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关系中,教师成了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学生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以权力为基础的课堂管理观念制约下,维持课堂纪律,控制课堂秩序成了管理的基本任务。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对学生的绝对控制,这种单向输入式的交流方式,缺乏对课堂生活完整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对教师和学生人格精神的依托和生命意义的反思。课堂生活单调,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没有成就感。这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不相一致。

小班化教学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就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 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活动形式。小班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上,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实现由一个被动、消极的客体向具有充分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自由人”的转换;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外界的刺激,自己的主观努力,自身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更加注重科学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 学生更能体会到奖励和褒扬对学生进步和成绩的情感强化作用;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实现学习过程中丰富的创造性, 实现学习由维持性向创新性的转化; 在小班化教学中, 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者,更是一个社会的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对学习的调整作用。在农村地区实行小班化教学, 既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主、全面发展的学习观,也能带动教师不断学习、研究新的教育理论和知识,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总之,积极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构建这种交往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才能实现农村教育教学的彻底改革, 才能有力地提升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篇9:对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积极性、活跃

中国分类号:G623.31

前言: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有其弊端,也有其长处,在教学任务中自然也就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农村的环境和城市有所不同,面对的孩子群体和家庭教育狀况更是大相径庭。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班化英语教学有着其与众不同的意义,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农村学校学生基数不断减少的现状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学生也随之流入城市或县镇,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快速下降,如何在小规模的学校、班级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是农村学校和英语教师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实施小班化英语教学符合农村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二)符合学生家庭教育条件较差的背景

因为农村学生的家长多数是教育水平不高,对英语更是“不来电”的人群,他们在生活中对学生英语的教育是非常少的,这样学生英语知识多是依靠于学校教学,所以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上去,这就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公平的照顾和教育,得到老师更多的精力。

(三)符合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特点

英语这门科目是交流性的学科,是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行重复使用的。如果班内学生过多,那么老师无法和每个学生进行英语交流,这样就会造成偏颇,使得英语学习好的同学英语成绩更好,而差的学生则会更差。英语学习也要求合作学习,学生基数少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

(四)是精细化教学的必要途径

新课标要求进行精细化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相同质量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成为活跃课堂的一份子。要想进行精细化教学就要保证班内成员少,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教学精力。

二、农村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每位班内成员参与的教学方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如果不进行长期的练习和积累,很难在短时间起到学习效果。所以小班化的英语教学,老师可以将精力分给每一位同学,设计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学方案,让大家在课堂中都能够有所学,有所收获。英语口语环节中,老师要尽量和每位同学都进行交流。虽然说小组式教学能够营造一个更小的集体,但是他们之间英语交流的质量却不能够和老师交流相比。老师要用更加标准的英语读音和英语句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起到良好的英语学习辅助作用。对于英语课文的理解,设计的方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先“学”后“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英语成绩点评的时候,小班化教学也便于老师对每个学生学习状况作出最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进一步英语学习大有裨益。制定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学生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不能够制定过简单或是过于困难的教学方案,而且要求方案足够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建立英语兴趣小组,带动班内其他成员学习

因为班内的成员较少,所以学习英语的氛围是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的。老师应当采取一些带头作用,在班内成立英语兴趣小组。每个早晨都能够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每个下午都能够看到学生读英语书的身影,每个课间都能够看到学生以英语玩乐的场景。在班内老师还能够放置一些英语的相关书籍,让学生在课下或是休息的时间去享受英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这些都是兴趣小组能够发挥的带头作用,让其他班内成员争相模仿,掀起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兴趣小组的建立还让小班化“更小”,但是比起大的班级,老师需要管理的小组数目也比较少,这样教学资源能够较为丰富得分配下去。

(三)帮助学生尽可能接触英语环境

农村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场所可能只有学校,家庭的英语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实施小班化教学就要首先解决这一尴尬的局面,解决英语环境少的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人为的为学生创造这样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推荐给学生英语电影或是英语歌曲,让家长一起陪同观看,并让家长帮助学生去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还能够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起到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而因为是小班教学,老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英语学习情况,及时做好和父母的沟通,为学生的进步共同努力。或者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室外采风”,在学校内举办英语的各种比赛,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等。因为小班化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视野变小,不了解其他更多人的英语学习状态,带领着学生去接触更多的英语学习者,更能够开拓他们的思路,解放思想,加深自己的英语学习深度。

(四)以兴趣教学为先导,采用游戏教学

英语游戏通常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英语的枯燥感,给学生更加积极的空间去学习和成长。但是如果班级基数比较大,那么实施的时候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同学,难免有所疏忽。当有的学生玩得“不亦乐乎”时,有的却只能“形单影只”。但是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中却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大家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老师也可以将注意力分配到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也都能够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五)建立每个同学的英语成长档案

每个人对英语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他们先天性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个人学习英语的能力和英语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班化的英语教学中,老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建立英语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英语学习路上的“荆棘”与“鲜花”,记录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也记录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点滴,这样老师更能够掌握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动态,发现他们更适合怎样的英语学习。这些英语学习档案可以随着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加深,而成为他们更加宝贵的财富。

总之,小班化的英语教学是集中分配英语教学资源,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够有所收获的英语教学方法,要切合农村的英语教学实际,不断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发挥更大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祎.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学.2005(10)

篇10: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方法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学生随父母就读和选择优势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多,人口搬迁,人数下降等因素,使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的小班逐渐增多。如何搞好小班教学,是我们身处一线的农村教师值得深思、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对策

我校近年来学生数量剧减,小班不断增多,面对小班,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总体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随时进行调节,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都了如指掌,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不少人认为它的优点仅仅是“人数少,班额小,好管理”,还有人疑惑它会走多远。随着小班化的增加,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小班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先让少数学生“受益”,它所起的更大作用,是给校内所有老师传达出一个新的教育观念:不仅要重视教,还要重视学生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各地区的教育均衡,落实新课程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学习。我们认为农村小班化教育和新课改在理念上和改革要求上是一致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配置了教育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均衡优质的教育。我们学校以“学会学习,快乐生活”为校训,在目前的小班教学中,努力尝试让学生达到“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识,是指掌握如何有效学习思考的知识技能;学会做事,是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学会共同生活,是指掌握与人平等相处、交流、合作的知识技能;学会生存,是指如何发挥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策略

(1)对学生全面了解、全面掌握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就缺乏针对性,更何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最终结果全部表现在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起点。我校在开学伊始,每位班主任首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上课时的发言、提问,课堂课余时间的观察,个别学生的谈话交流,作业批改,对学生进行家访等方法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程度,每一个学生有怎样的兴趣、爱好,他们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以及身体体质、思想品德的表现状况等有什么差异。然后再因人制宜地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2)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

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能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化的效率。小班因其学生人数较少有其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相对大班,小班学生在课堂上使教师更便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校的每位教师都针对班上的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如,课堂作业面批面改,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既方便学生改正错误,又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学生有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可以随时解决,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可更有效地一起辅导,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可放在课外更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就连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踊跃发言;在课堂教学中小班更容易组织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化:有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时让学生分组辩论以达成共识;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平时在进行班集体活动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活动中更是鼓励其展示自己,谈论自己对活动的看法、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等,时间长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也就善于表现自己,使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更能有效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

学困生,往往是造成班级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教师关注学困生,就要把他们时时放在心上,偏爱他们,帮助他们,转化他们。在小班额教学的老师更便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甚至是为他们创造闪光点。例如,我校某年级有一位女生,住在学校附近,她在家都能听到学校的铃声,可是早晨常常迟到,作业也常常不做,除非老师看着她,一不留神照常不做,老师通过了解,这位学生不交作业是长期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做而不能按时完成,再加上这个学生性格又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更不用说向老师请教了,长期以来又养成了懒惰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先让这位学生带本班的教室门钥匙,让她每天早晨打开本班的教室门,第一次她又来迟了,围在教室门口的学生都指责她。当时这位学生脸都红了。她看看周围都在着急地等着她开门的同学们,虽然有些不愉快,但她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众怒。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迟到过。在班会上,老师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课堂上老师刚讲过一句话,加强语气地重复一遍后突然提问她:“你能把老师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吗?”她开始不能重复老师说过的话,老师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连续说过两遍的话你都不能听见,同学们,如果一句话你给别人说两遍,别人也没用心听你讲的内容,你高兴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高兴。”“所以,老师希望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尊重讲话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听众应有的素质,我相信这位同学以后的听讲一定会更认真的,大家相信她能做到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相信她一定做得到。”从此以后,上课时她就渐渐地养成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经过一段时间,这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4)能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大体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形式,师生究竟以哪种方式与学生交往,往往决定着教学形式,影响着教学效果。要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我校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已经建立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常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和操作。在课余时间,老师保持一颗童心,能与学生一起做一些有益的游戏和健身运动,这样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从心里信任你,从交往中接近你。让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平易近人,而不是威严和寒气逼人。

三、困惑

困惑一:市教委下发的作息时间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加上阳光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课外作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在这有限的一天时间内,除了学生的早读和午休时间,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减负增效”,如何做好科学育人,落实好素质教育呢?

困惑二:新形势下要求学生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然而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些课程根本无法上,例如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分到这些课的老师也只好“望书兴叹”了,要么不上,学生自学,要么上成其他课。这些课的安排形同虚设。

困惑三:师资力量不均衡,趋向老龄化,自身专业有限,导致体育课、音乐课等不能科学有效教学。

篇11:德育—小班化教学实验探究

杨丹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同时,小班化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使每个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呢?以下是我这几个月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而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空间,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如:我在教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我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上课的准备任务,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相当于一个复杂的在途中找到数学知识的过程,于是我让学生课前在家里自制一份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格,带到学校来,上课比一比谁做的表格比较精准,于是学生在家都精心准备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格,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大家纷纷秀出了自己的表格,在那一堂课,我们学生的热情有了罕有的高涨。

二、打破传统教学中“填压式”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学习效果不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

小班化教学缩减了班级规模,缩小了师生比例,因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动口、动脑、合作的机会,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

我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时,总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自学,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课堂内师生、生生学习交流活动,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数学尝试教学,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体现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呈现——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变为“引导——尝试——主动获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得到真正的培养。

三、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小班班级小人数少,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面向有差异的个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达到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如教学中,将程度相近的同学归为一类,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分层施教。A类学生重点指导其自学,提高其获取知识能力。B类学生重点点拨释疑,辅导其完成所学知识。C类学生重点在于拾遗补缺。这样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再如,作业批改方面,小班化教学可实行面对面批改,个别指导,更直接、更及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师生之间感情也更融洽,“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篇12:关于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思考点滴

小班化教育始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程学习中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我校创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25”模式,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

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那么小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学生的参与度与师生课堂有效互动频率是否大为增多,是否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课堂上是否充满个体之间激情的燃烧,智慧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而以小班化教学观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已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情感互动,即是师生的积极心态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情感互动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情感的互动是以民主和谐为基础,共同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课前备课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教师实现面批,师生间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这些过程中双方的情感共鸣是关键,任何单方面的情感是不够的,只有达到共鸣才能发挥双边的最大效应。

二、师生课堂互动交往距离是否缩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是否大为提高,师生情感是否融洽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内心都是希望平等地对待学生,期待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但是庞大的班级无形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区域,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教师关注的最大值),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大打折扣。而在小班中,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每一天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知识和智力作为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的变异,也就是情感,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实施与把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去实践、去灵活运用。

1.营造课堂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

学习是一个艰辛努力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情感氛围去支撑,而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氛围大都源于教师的调动以及学习过程的追求。教师要以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一个真诚的微笑,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是一片阳光。让这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学生自然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教师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平等、真诚。“教师应该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酯,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教师内心丰富的情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持久而广博。

2.随时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学识上是广博的,在情感的研究上也应该是有所造诣的。在学生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切忌遮遮掩掩的,教师也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也有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教书育人不是正襟危坐,没有人之常情,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欢乐、共甘苦,给学生以真实之感、可信之态。“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真诚的拥抱、甚至可以亲吻学生的额头„„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那就是“我爱你们,可爱的同学”。有良好的情感交流作为基石,课堂的气氛定然是活跃的,教师从中可收获到快乐与成就感,学生也能实现期望值。

3.善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我们必须懂得爱,我们必须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我们从事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广阔而又深厚的爱。现在独生子女,拥有一份爱心越来越难以寻觅,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体会不到别人的爱,更不会去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师长、爱好些不认识而需要爱的人。通过强化爱的教育来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值得爱的人。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察言观色判断学生的情绪。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情绪的变化也是“朝辉夕阴”,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绪,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化并加以引导。

小班化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同时也拓展了德育的时空。实验研究表明,在人数较少的班级里,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往,有利于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优质的言传身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小班化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

三、学生课堂训练、动手探索研究时间是否增加,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

增加当堂训练、探究动手能力的时间,其实质就是运用优化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其中“师生共同探讨”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包含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等,这种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

四、课外作业完成时间是否减少,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是否明显高于普通班级,学生鲜活生命价值是否得以体现

我校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个性化教育理论、生命交往理论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点,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的时间,正是小班化教育中生命交往理论的一种重视和体验。我国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是一种法定的带有强制的教育,学生完成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法定的课业应该是学生能够承受的合理的学习负担。当学习能够合乎人的生命本性方式的时候,能够完整、和谐地运用和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学习就不成为一种负担。

在小班中应采用全体施教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给学生以适度的压力,让压力变为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量的变化达到质的效果。缩短时间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地思考从结构与性质上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不断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应该是学习主体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不能让学生产生生命冲动的教学是不成功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建立适合学生心发展的环境,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精髓也在于此。减少课外作业时间,首先要求教须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须知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是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落实的关键是抓住课堂40分钟的效益,教师在选择练习的内容时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练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特质的人分配以不同练习时间和次数,以确保练习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捡查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保证作业的质量,以求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江油市坚勇实小 唐晓建

上一篇:个人缺点汇总下一篇:学习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