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2024-05-08

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共9篇)

篇1: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它以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倾倒了众多的人们.目前太极文化的`发展正朝着多元化、世界化的方向前进,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它在传播推广和产业发展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太极拳传播推广和太极拳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对太极文化推广与产业进程之间的关系和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和意见.

作 者:朱国军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河南,焦作,454001刊 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1)分类号:G0关键词:太极拳 太极文化 推广 产业 产业化 太极拳产业

篇2: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推广资金不足、推广人员素质较低、农民吸纳新技术能力差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关键词:农业推广;现存问题;对策研究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搞好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服务的现实需求。因此,改进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打破不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广格局,为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建立有效、高效、长效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已迫在眉睫,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立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则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无址,更谈不上科技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科技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整体工作长期置于弱势的低谷中,使农技推广人员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基层行政某些领导轻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具体表现为经费不到位,人员虚拟,不注重在岗人员培训,更无从谈到深造,从而导致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老化,不能适应农业经济高效发展的要求。1.2 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

部分农业推广体系科技人员缺少农业科技素质,甚至缺乏农业常识,因各种关系和原因而强塞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占其位不谋其事。对于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这类所谓的科技人员简直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云,无所适从。这无疑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大打折扣,最终极大地影响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一线的有效应用。另外,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农业科技人员有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农民群众是农业推广的受体和基础,农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近几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科技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1.3管理、激励机制不到位,难以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工作,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竹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另外,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未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取而代之的是对乡镇政府的考核,业务指导也只停留在层面上,对乡镇农技人员技术职称的评定也只是注重成果和论文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实际工作的成效等因素。同时因受聘用名额的限制,部分农技人员的工资和职称无法挂钩,某种程度上也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1.4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基础设施不全

信息和科技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按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规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具有由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应一定规模的土地,以用于农业科技的实验、示范、推广。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部分地区农技推广设施设备严重滞后,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无法配备,最终导致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形同虚设,推广工作毫无主动性,更无针对性,也无创造性,进而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2.1 树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

领导的思想行为影响一个地方的行政方向,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部分基层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支持力度不够,使新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一线得不到有效推广应用,形成生产和科技的极大浪费。因此,只有解决了领导的思想问题,也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一线的推广应用,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强而有力的技术基础。

2.2 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技术应用水平

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重点强调了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根据日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要加大骨干农民的培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当职业农民。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2.3 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提高推广水平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日筛选、产中的科技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科技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优。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科技,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4 优化体系运行机制,改革农技部门推广模式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科技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开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薪。农机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发挥各自的科技特长,开展科技承包,实行科技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2.5 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引导农民科技经营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科技,所以,每一项新科技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科技项日,区、镇、村、组都要有日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2.6 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体能动因素,其状况、素质、功能和趋向等特征、特性,均影响着农业推广系统的效率和功能,决定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质要求总的来说,一是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工作精神;二是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2.7 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绩效考评制度

建立和健全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由县农业局、乡镇政府、农户三方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绩效考评机制。县农业局主要考核农业技术推广业绩,乡镇政府主要考核德能勤廉等综合情况,农户直评主要反映对农技员的满意度。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级、业务培训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加大对优秀农技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力度。2.8 加大农技推广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采纳积极性

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结合,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同时,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职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科技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科技措施的积极性。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正逐渐从传统农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现代农业成分不断沉积,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必须加强,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有效服务,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卓有成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篇3: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海阳, 因“襟黄海、迎朝阳”而得名。海阳市位于黄海之滨, 胶东半岛南翼, 东临乳山, 西接莱阳, 北连栖霞, 南濒黄海, 西南隔丁字湾与即墨相望, 地处烟台、青岛、威海三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心地带, 是山东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海阳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多样化。它是“地雷战”的故乡, 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外, 海阳大秧歌文化由来已久, 已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作为山东省唯一节目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同时, 沙雕文化也在近几年发展起来, 并在国际沙雕艺术节中有很好的发展。海阳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是2012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举办城市。也被评为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 (县级) 城市。

良好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奠基使得海阳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但纵观近几年海阳的发展情况而言, 外省人员对于海阳的文化了解不多, 信息化发展还未得到很好的普及, 发展很不完善, 仍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1 海阳文化产业简介

1.1 秧歌文化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 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 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在表演形式上, 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 大场子是群舞, 锣鼓铿锵、万马奔腾, 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 恰似小桥流水, 一波三折, 美不胜收。海阳大秧歌独具的优秀民间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学者及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观赏。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 秧歌队走村窜巷, 拜乡新, “拉大场”, “摆阵势”, 扭得个风风火火。秧歌进村时, 鸣三眼枪三响, 示礼报信, 村会率领村民击乐相迎。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 舞者在奔跑中扭动, 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 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 爽朗风趣。

1.2 沙雕文化

海阳沙雕文化是在这几年兴建、发展起来的, 该市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历经重重困难, 为大家呈现许多栩栩如生的沙雕人物唯美形象, 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为了推广沙雕文化, 推动海阳经济文化发展, 海阳市建立海阳国际沙雕艺术公园。该公园位于海阳市旅游度假区万米沙滩浴场, 是目前国内最大、北方唯一的沙雕艺术主题城市公园。并在06年、07年、08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海阳国际沙雕艺术节。在艺术节盛会上, 来自约20多个国家的沙雕艺术家在万米黄金沙滩上同台献艺, 参观者和沙雕爱好者络绎不绝, 为传播沙雕艺术和提高海阳市的知名度做出了重大贡献。

1.3 战争文化

海阳是地雷战的发生地, 也是地雷战的故乡。它书写了海阳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抗击侵略者的伟大篇章。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 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 海阳地雷大显神威, 共毙伤敌人1025人, 涌现出赵疃、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 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 不仅在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为此, 海阳市建立了地雷战景区。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红色旅游区, 并先后被评为“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基地”、“山东省旅游摄影创作基地”。不仅如此,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再现抗日战争年代海阳人民自制地雷英勇杀敌的情景, 推出了集观赏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地雷战》, 生动再现了70多年前海阳大地上发生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场面。

2 海阳文化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各个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加快信息化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而加快文化信息化发展也是体现国民经济信息化重要性的一部分。

在我国, 针对于文化信息化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 文化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国家和民族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存在的客观反映, 是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海阳市也是着重强调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文化产业的信息化日渐凸显, 越来越多的海阳人意识到文化产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尽管如此, 海阳市文化产业的信息化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对文化信息化发展持怀疑态度, 对于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信息化的发展, 导致很多人对于网络的发展存有抵触情绪, 从主观能动性上, 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第二, 海阳文化在信息化传播力度上缺乏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

第三, 经费和人才不足, 信息人才缺乏, 既懂科技又懂文化的人才尤为缺乏。

第四, 现有成果多数为早期开发, 未能考虑网络环境, 数字化程度较低, 且宣传推广不够。不少已经开发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在社会上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其原因一方面是宣传推广不够, 另一方面是成果未能以网络的形式提供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五, 对外交流和宣传不够。没有注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引导宣传海阳文化特色。国内许多已经数字化了的资源, 由于没有充分地向外推广和采用信息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交互式、多语种的推广方法, 未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第六, 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相对比较单一, 很多人不知道海阳悠久的秧歌文化及新兴的沙雕文化。

海阳文化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是一个比较长久的事情, 非一朝一夕可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海阳文化信息推广策略。

3 海阳文化产业信息化推广策略

在这样的信息化大背景下, 海阳市政府和文化局对于大力发展海阳文化的信息化, 做好对于沙雕及秧歌等文化的宣传及普及显得十分重视。为此, 针对海阳文化产业信息化推广可以实行以下策略:

3.1 媒介推广方式

海阳文化产业信息化发展应合理、充分地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 有效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推广。电视广播媒介以其覆盖面广, 公众接触率高;信息传播迅速, 时效性强;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信息传播方便灵活, 声情并茂等特点可作为海阳市作为推广秧歌文化、沙雕文化信息的首要选择。海阳市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制作一些视频短片宣传海阳文化。此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方式宣传海阳市的地方特色。毕竟报纸杂志作为重要的传统传播媒介, 具有权威性较高;图文并茂;成本较低;发行密度较大;传播迅速、时效性强;新闻性强、可信度较高;发行量大, 发行面广, 读者众多, 覆盖面宽, 遍及社会的各阶层等特点。海阳市可以定期发行一些宣传海洋文化的海报图片等。

3.2 活动推广方式

海阳市民对于网络、报纸、新闻关注度不是很高, 可以在实际行动上下手。各乡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自己的文化活动, 适当组织秧歌等集体活动, 实地宣传推广。要知道, 秧歌文化活动重在走街串巷, 可以吸引很多市民前来观看, 借此来宣传。此外, 还可以组织部分代表实地参观, 这是居民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实地调查实是进行直观的参与, 能够使居民既注意了解事物的总体, 又注意了解其局部, 能够使海阳市民对海阳文化的总体认识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对海阳文化的总体具有更加的完整性认识。

3.3 教育培训推广方式

海阳文化信息化发展离不开海阳文化的宣传和知识的普及。海阳政府及有关部门有责任加强宣传力度, 让市民较好地了解海阳文化的相关知识, 参与到海阳文化的构建上来, 以人民形成带动, 推进海阳文化事业的发展。海阳文化的宣传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应是教育和培训。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频频接触的方式来推广和发展海阳文化也具有特定的效果。

4 结束语

针对海阳文化信息化发展, 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 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信息化发展的必要, 也要从行动上具体落实, 提升其主观能动性。海阳文化历史悠久, 秧歌、沙雕等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针对其发展, 我们要以信息化的手段武装自己, 以市民可以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尽管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遇上困难, 但要相信, 困难只是一时的, 不畏难, 不放弃, 总有一天, 海阳文化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会有长足的进步, 也会有更多人了解海阳文化, 并加入到海阳文化的宣传推广上。

摘要: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区域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发展文化产业对海阳市抢占产业制高点, 提升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海阳市文化产业特点, 分析其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提出以媒介推广、活动推广、教育培训推广等方式促进海阳文化产业信息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信息化,推广策略

参考文献

[1]董新建.山东省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信息化推广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2.

[2]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 2009, 30 (2) :5-12.

篇4: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文化产业 全域化 网络推广

0 引言

东阳市是浙中地区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被誉为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目前拥有东阳木雕、东阳竹编、东阳卢宅营造艺术和“翻九楼”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80余个民间文化项目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阳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东阳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东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兴市”发展战略,打造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的战略构想,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为核心,带动东阳文化产业的“全域化”发展,大力提升发展东阳影视文化产业,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全域化,全力打造“东方好莱坞”。全力做到“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拓宽文化产业领域,推动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推进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成为今年东阳市六大战略重点之一。

1 目前的研究状况

东阳文化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是浙江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典型。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是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旨在充分发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加快东阳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目前,东阳市的文化产业中,木雕产业是“全域化”的基础,影视产业是“全域化”的龙头,但旅游产业才是“全域化”的重点,如何利用网络向外人推广东阳市的各个文化产业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2 网络推广的优势

网站推广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是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被推广对象可以是企业、产品、政府以及个人等等。与传统广告一样,网络推广的最后都是为增加自身的曝光度以及对品牌的维护,也可理解为网络营销。想一下,如果一个产品信息陈旧,没有作任何推广,能有多少客户知道呢?对于东阳市来说,现在的文化产业在各地的宣传主要是电视和路边广告,如何利用网络这个虚拟的商务空间,在这个虚拟的商务空间里,推广自己的文化产业,使东阳的各个文化产业“酒香飘万里”,提高东阳的知名度,为东阳文化产业的业务拓展带来实质性的效果,最后引来我们需要的目标客户。

3 网络推广的形式

对东阳市文化产业“全域化”的推广要做到以下三点:企业品牌、用户体验、网络营销。

3.1 企业形象 为东阳市的文化产业设计形象,打造专业的旅游网站形象,完善网站的功能,丰富网站的内容,通过视觉设计与技术的结合,更多的体现企业品牌、文化、理念,产品或服务的实力等。

3.2 用户体验 用户在浏览和点击网站的整个过程的体验,就称为用户体验。用户操控鼠标时的步骤,是用户心理的体现。让用户可以顺畅的浏览和找到企业的信息,是用户体验要解决的事情。这也是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企业印象的最重要环节。在网站建设方面,单纯介绍旅游线路,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了,所以在这方面需要做到更好,尽量多的反映信息给客户。

3.3 网络营销

3.3.1 搜索引擎推广。搜索引擎推广又称为SEO推广(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营销方式,是利用搜索引擎、分类目录等具有在线检索信息功能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站推广,以增加特定关键字的曝光率为主要目的,增加了网站的能见度,进而增加销售的机会。SE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相关的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网站访问量。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搜索引擎营销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选择最合适的搜索引擎营销方式。

3.3.2 E-mail广告。通过电子邮件,用户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消费信息等,并轻松实现信息搜索,是任何一种传统的方式都无法相比的。基于用户许可的Email营销与滥发邮件不同,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通过减少广告对客户的骚扰、增加潜在客户的定位准确度、增强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品牌忠诚度等。电子邮件广告可以包含丰富的广告内容,针对性强、费用低廉,但由于一般采用群发的发送方式,通常会被邮箱的过滤系统当作垃圾邮件阻隔掉。E-mail广告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刊物、会员通讯、专业服务商的电子邮件广告等。

3.3.3 资源推广。资源推广是指通过网站交换链接、交换广告、内容合作、用户资源合作等方式实现互相推广的目的。网站资源合作最简单的方式为交换链接,在合作网站上提供自己网站链接可以大大增加被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几率。目前许多网站都是非常积极的进行宣传自己的产品的,因此大多数站点都愿意与其他网站作友情链接,利用网站的资源与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扩大收益的目的。这种互惠互利的协作方式也能达到宣传网站的目的。

3.3.4 网络广告推广。网络广告营销是配合企业整体营销战略,发挥网络互动性、及时性、多媒体、跨时空等特征优势,策划吸引客户参与的网络广告形式,选择适当网络媒体进行网络广告投放。网络广告的常见形式包括:BANNER广告、关键词广告、分类广告、赞助式广告、Email广告、超级链接、富媒体广告(RichMedia)等。富媒体广告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媒体形式,而是指具有动画(二维和三维)、声音、视频以及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富媒体广告提供了更丰富和多感官的接触机会以及精美细腻的创意展现;具有用户与广告之间强烈的交互性以及对视觉强烈的震撼及感染力;针对性强,传播效果一矢中的等优势,颇受广告商青睐,并出现了冲击电视广告市场的势头。

3.3.5 微博营销。微博的火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微博推广自然也成为营销的热点,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博做推广是许多人在不断摸索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不会浪费微博营销这个资源的。微博营销是利用微博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网络营销的方法,通过较强的微博平台帮助企业零成本获得搜索引擎的較前排位,以达到宣传目的的营销手段。

4 小结

在网络营销中,网络推广是关键核心,是提高网络营销效率、合理配置网络营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阳市的文化产业“全域化”宣传尽管已经采用了多种手段,但如果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可以使东阳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此时就需要做好我们的网站,让访问网站的客户可以找到他感兴趣的资料,进而对我们的文化产业做进一步的宣传。网络推广产品无疑是一件开拓市场、宣传自己的利器,但是最终它能发挥多大的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能力和经验。同时,业内也没有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投放准则,网络营销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尝试、分析和总结,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和行业特点的推广产品组合及关键词投放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罗森.浅析企业品牌的网络推广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1(22).

[2]徐建华.东阳: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J].政策瞭望,2012(11).

[3]金德良.文化产业全域化基本内涵探析[J].浙江经济,2012(19).

[4]徐娜.中小企业品牌网络推广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5]庞英智.浅谈电子商务网站的网络推广方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23卷.

篇5: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高校校园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针对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问题对策

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高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1]校园文化是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对现在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2]校园文化是大学的个性,是学校彼此区分的标志。高校校园文化凝聚在高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校规校纪、校风、校训、校歌等精神品格中,存在于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等物质载体之上,并集中体现为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高校的学风、教风、作风和整体素质,对广大师生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和导向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群体为主要力量,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反映师生共同信念的一切物质成果、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部分。其中,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生活资料,如校园建筑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它包括师生情感、理想等;而制度文化对校园文化有导向和约束作用,严格的校纪可以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校园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及潜在的影响。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校园文化的一些基本功能:

第一,育人与教化功能。育人教化功能是校园文化最根本的功能。高校教育的主要活动是使学生接受特殊的“身份文化”。身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归属,校园文化以学校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特殊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把母校的精神和威望印刻在大学生身上。

第二,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转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内在动力,把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第三,激励功能。大学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又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强烈的创造欲望,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工作学习中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四,陶冶功能。陶冶功能是指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之中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最终塑造理想的人格。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有长足的发展, 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归纳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片面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滞后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各高校在物质文化设施上均增大了投入,新建了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多功能娱乐厅等教学和文化设施,而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投入的力度远远不够。有的高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校园环境和娱乐文化。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侧重于校园物质文化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特色不特,千校一面,缺乏创新意识(建筑上假山假水,文化上一味的追求研究型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是高校建设应遵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个性或特色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身份识别性,它和特定的、具体的校园文化内容相连,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这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讲,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学定位趋同;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三是校区大规模建设趋同,造成有大楼无建筑。

(三)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 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 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 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并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学生,而老师管理者被置身事外。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和功利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烙上市场经济的印记。目前,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步趋向于功利化的趋势。校园中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不讲原则,只讲实用,缺乏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人际关系淡漠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今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了诸多不良倾向。这些观念的存在不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该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引导。

(五)多校区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尖锐挑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高校的合并和扩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校园相对独立的封闭格局被打破,许多高校都拥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校区。在这种格局下,往往是新、老校区学生间因分离而缺乏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新、老校区间的内部教学环境、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高校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多个校区间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很难做到和谐、统一。于是,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如何传承老文化、如何整合跨文化和如何构建新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高校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所高校,如果没有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将很难立足于高校之林。”针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要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努力开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这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真正予以重视,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认识,全员共建

长期以来,人们一定程度上倾向于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是校团委、学生处等行政机构和学生自己的事,而很少把其他部门和教师纳人其中,这就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力军。高校必须树立校园文化共建意识,充分调动全校上下共建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局面。

(三)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建设

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是基础,也是精神建设的载体。但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所说:“大学,大师也,非大楼也。高校只有真正突出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学精神的重塑,才能真正留住大师的前提下培养真正的大师。

(四)坦然面对多元文化,不断强化主流文化意识,注重借鉴非主流文化。

文化的多元化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步伐,不同地区、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必然加强,不同文化出现在同一时空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一种局面。但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倡导和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前提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不能丢。在这一前提之下,注重借鉴西方文化中合理的成分,强化文化兼容性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更要有世界性眼光和广博的胸怀,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和积极借鉴。

(五)抛开功利,突出特色

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只有抛开功利性,才能彰显其个性,才能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特色。这种精神才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普林斯顿大学第 28 任校长威尔逊先生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像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可见,保持学校的独特“精神”和“个性”,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

(六)强化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要大力倡导认真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风气。通过加强和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狠抓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自觉地把学习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力,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建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参考文献:潘懋元

〔l]潘撇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篇6: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青岛报业传媒集团袁静

本论文是通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传媒产业基金、投资基金设立情况进行调研,评价成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进一步完善文化传媒产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

一、对国内文化传媒产业投融资体系解析

全国20多个省区市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6个省(区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多个省市已设立或正在抓紧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增强了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和扶持文化事业、传媒产业的能力。北京市通过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设立专项授信额度、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和贷款贴息、组建担保公司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文化市场融资渠道。

经国家发改委正式备案的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 亿元人民币;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江苏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筹资20亿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为5亿;山西提出要在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深圳市拟设200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并于去年底挂牌。

总的看,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全国新闻出版业2009年实现总产出10668.9亿元,增加值3099.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

占GDP比重均已超过5%。

二、文化传媒产业融资中遇到的问题

未来文化产业或将成为金融单位信贷的新热点,其中,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网络传媒这些行业可以作为重点授信对象。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银行和投资机构意识到了这一市场空白,并且也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如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中小企业版权保证贷款等。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刚刚兴起,相比其他传统产业,受到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关注程度不高,虽有试点,但规模较小。对于文化产业的信贷风险和法律不健全等因素,一般商业银行都有所顾忌。

部分文化传媒项目收益不多,风险把握难度较大,行业特点决定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银行传统的业务品种及担保模式与其融资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比如,资产负债表不能直接反映文化企业的品牌、客户资源与受众的价值,文化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业绩预测不能简单地依靠资产负债表,如何加强各类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量化文化传媒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是当前银行授信面临的重要问题。

但是大部分城市目前发展文化传媒产业的一条短腿在于缺乏对文化传媒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如投资基金和担保公司等。这些文化企业大都在起步阶段,没有固定资产,很难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三、建议成立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基金

在文化传媒企业投融资方面,一方面将鼓励组建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机构,积极开展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评估及交易,使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能够通过质押和变现变为有效的经营资本;另一方面将搭建

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贷款业务的平台,解决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贷款和放款难的问题。

建议一,建议由政府重点文化传媒单位,联手有意进军文化传媒产业的专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银行机构,共同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并争取政府提供税收、利息、补贴等财政政策扶持。

建议二,将政府每年的扶持基金作为贷款贴息,通过银行贷款,将这笔资金扩大15-20倍(根据银行贷款年息5%-7%计算),同时通过成立专业的基金公司,提供从项目考察、担保、贷款的一条龙服务,对于非常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基金公司可以直接以股权投资的形式介入,这必将更大地促进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投资收益分析

投资该项目,收益分公司收益和非公司收益,在公司收益方面分直接投资的收益和担保业务的收益。直接投资收益难以计算,如果投资的企业将来能发展上市,那么基金公司收益将非常巨大,如果不能发展上市,基金公司如要推出,仍可采取股权转让等形式退出,根据国内一些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水平,该行业年回报应该在30%-50%。

在担保收益方面,按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计算,放大倍数为5倍,担保额度可以做到10亿元。按行业担保费3%,担保费收入为3000万元;保证金(20%保证金)存款利息(10亿元×20%×2.25%)450万元;仅担保业务(不包括资金类业务)如全额度做满可实现年收入3450万元。除了以上收益外,基金公司还可以争取一些税收、财政政策的支持等。非公司收益方面,公司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一手信息,也可以直接投资一些非常有前景的项目,而该部分收益将不体现在公司收益当中。

五、关于成立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1、人才问题

投资基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它要求机构具有很高的经营水平也就是软实力,而人才是软实力的主要体现。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担保机构要想发展壮大,光有资本实力即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看使用硬实力的人,所以人才是决定投资机构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投资行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需要具有管理、财务、信贷、工程、法律、评估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

2、风险控制问题

基金公司对外投资的失误将可能导致这笔资金的血本无归,同时进公司的担保业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作为第二还款责任人,在借款企业发生还款危机时,有可能给基金公司带来损失。这种风险属于行业风险,只要担保公司存在,理论上风险就存在,实际上风险真正出现的概率极低,并且可控。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严密防控,保证流程规范,可以有效保障业务资金安全。

六、结论建议

银行、基金公司和担保公司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成立基金公司,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可以借助他们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各方可以约定投资比例,文化传媒企业可以获取固定的股权收益,也可以根据每年的效益进行分红。不管投资多少,只要大型文化产业单位参股其中,就可以占领文化产业的政策、信息、资源的制高点,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多元化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篇7: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一,中原根文化的内容

1,人文始祖之根

2,中华姓氏之根

3,古代都城之根

二,中原根文化的作用

1,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提升了河南文化内涵,有利于形成“厚重河南”的旅游形象

3,丰富了我省的旅游类型,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三,中原根文化的开发现状

(一)优势

1,寻根文化资源丰富

2,区位优势

3,“寻根热”的兴起

(二)劣势

1,省内各自为政,相互竞争

2,周边省份的冲击

(三)现状

1,破坏严重,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欠佳

2,开发形式单一

3,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还处于初级阶段

4,寻根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未能形成完整的资源体系

5,宣传不到位

6,投入力度不够,经费缺乏

四,中原根文化的开发策略

1,强化全民的保护意识,建立完整的开发保护制度

2,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单一走向综合3,根植历史,深度挖掘根文化,提升寻根资源的内涵

4,加强区域合作,整体对外

5,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建立寻根文化对外宣传体系

6,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

7,抓住寻根文化的独特性,打造寻根旅游精品

篇8: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周毓编辑:studa121

1论文摘要 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本文在对商丘市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保障的对策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为了了解产业集聚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课题调研小组在商丘市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期间共走访了10个产业集聚区,走访村民576人。通过查阅政策文件、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产业集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总体现状

近年来商丘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目前商丘市共有11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6.6平方公里,涉及行政村121个,自然村314个,农村人口20多万人。截止2012年7月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共征地78893亩,涉及失地农民66000多人。据测算,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建设,失地农民可能达到40万-50万人之间,相当于目前商丘农业人口的十分之一多。为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商丘市2011年1月颁布了《商丘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现在已有43200多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7543人领取社会保障金。2012年1月出台了《商丘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办法》,要求必须为失地农民提供人均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的回购安置房。目前已基本建成安置社区15个,在建安置社区21个,已安置户数7000余户,安置人数4万余人。从当前的制度建设和各县市区实践来看,商丘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产业集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难

虽然2009年河南省出台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提高了征地补偿安置费标准,增加了社会保障费。商丘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调整商丘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征地矛盾。然而,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失地农民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满。据调查,土地补偿费还不能维持农民的现实生活和长远生计。现实生活中,失地农民还存在着隐性损失,如原来可以在自留地上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多余房屋还可出租,加之住房、吃菜、用水不用花钱,生活基本无忧;土地被征用后,由于房价不断

攀升,失地农民拿到的土地和房屋补偿费几乎全部用来购房,加之蔬菜、水电都要掏钱买,失地农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水平下降。据调查失地农民对整个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只有不足50%的农民认为征地补偿数额是公正的,剩余的则认为是不公正的或者不发表评论。

(二)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且实施不到位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由于各个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尚未开始实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有些地方要求参保条件严格,必须是全部失去耕地或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造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的局面。二是保障水平低。虽然河南省政府文件明确提出,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水平,原则上要高于当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但从各地的实践看,很多地市的制度设计没有达到该领取标准。三是养老、医疗、失业的保险不够均衡,保障项目不齐全。从目前已形成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看,将重心定位在养老风险的防范与保障上,而其他的保项一般是将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城镇居民保障体系或是农村保障体系中,很少有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进行制度设计。

(三)基金筹集难度大,制度可持续性较差

一是从被征地农民个人缴纳部分来看,商丘市采取集中缴费和单个缴费组成,集中缴费按照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之和的20%一次性繳纳;单个缴费按照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选择一次性交情15年。多数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安置费在扣除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后所剩无几。二是从集体缴费部分来看,一般要求集体承担不低于40%的缴费责任,这对于那些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村来讲缴纳难度较大。更严重的是部分村基本上没有集体资产积累,也就无法提供补助,集体缴费部分最终还要由失地农民自己承担。三是从政府承担的出资义务看,由于一些县市对在产业集聚区投资的外来企业实行优惠的土地价格,土地出让金收入极少,同时怕资金进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后,实行专款专用,变成“死钱”,许多县市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只是停留在文件承诺上,而没有的按时足额到位。

(四)就业促进存在就业安置难,转业培训实效性不强

一是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商丘新区快速推进,涉及到的农民范围较广,失地农民基数大、增长快,据测算,未来三年内商丘失地农民将达20多万人;二是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据调查,各地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种类较少,无法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之较短时间内所学专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即使学成,就业前景也并不乐观,导致失地农民往往缺乏学习实用技术的主动性。三是失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综合素质不高,存在“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只想凭借土地补偿金投资建房,然后靠房屋出租来解决生存问题,缺乏积极就业意识。

三、解决产业集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要切实提高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征地补偿的资金能够为失地农民提供居家安置、生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完善农民住房拆迁补偿,改变农村住房按照土地附着物补偿原则,依据公平原则对农村住房进行市场评估,反映房屋的真实价值。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制定征收农民宅基地补偿办法;按照征地数量的一定比例,为被征地的农民集体组织提供经济发展留用地,留用地的区位要与城市发展的功能分区相结合,鼓励农村集体组织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兴办二、三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发展问题;对经营性性用地行为,应逐步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主体一方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平等协商谈判,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二)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

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已经不是“农民”了,政府应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对接。要合理确定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障不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随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要在制度设计时,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特别是要向大龄人口以及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口进行倾斜,为其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供条件;要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大病保险为基础、失地农民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元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要建立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制度,对一时安排不了工作的,要办理失业保险,对享受二年失业保险待遇后依然缺乏就业能力、生活困难的,要让他们享受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机制

一要多渠道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当地政府共同承担,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个人承担不超过30%,集体补助应占大头,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费用中抵缴。二要积极创新机制,改变现行筹资办法,可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直接由各地土地征收机构统一征缴,从土地出让金和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中直接将其划给社会保障部门。三要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制度,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四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要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财政列支等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充实风险准备金。

(四)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要加大对被征地地区的教育培训投入,做到失地农民的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的子女教育一视同仁,享有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多赋予的全部权利,针对个别家庭困难的,建议出台失地农民贫困家庭子女上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应由政府全额付费并补助生活费政策;坚持对对失地农民实施分类培训,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对中年以上农民进行一般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动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自办或与当地技术学校联办职业技术学校。政府可以通过学费补贴、土地出让金减免等方式来支持其发展。

(五)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机制

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就业安置办法,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政府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常年为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通过创业来推动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兴办个体、私营企业,特别要鼓励大量失地农民进入创业门槛低、劳动技能要求不高、资金需求不大的市场经营、个体经营、蔬菜贩运、生态农业等投资相对较小的行业,帮助他们拓宽生产经营门路。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帮助失地农民创业致富纳入信贷重点,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开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在融资上给予农民扶持,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六)建立指导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机制

一是实行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合作化改革,把经济发展职能从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中分离出来,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向城市社区转变,建立面向市场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二是市县政府要加大对新型经济组织的辅导和财政上的支持,解决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问题,运作机制问题。三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非盈利的经营组织,并逐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预留用地、房屋等集体资产收益进行经营,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集体资产的收益和增值成为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不安全感方面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篇9:太极文化的推广及其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现状

自 年国务院推出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如今,虽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长速度较快,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情况,其融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我国在开展文化创业产业的过程,并未对产业的融资环境作为研究重点,导致融资环境出现影响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方面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无法引导整个融资环境的发展。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产业整体构成的一部分,良好的发展以及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够实现产业集群,发挥出产业集群的优势。但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融资渠道狭窄,基础性建设相对落后。在具体实践与发展中,产业集群效应阻碍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创业产业融资渠道。

第三,政府作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其发挥的作用及其有限。包括如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融资渠道、政策提供便利以及扶植条件等多项基础手段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处于探索时期,还未真正走向成熟。政府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无法展现其应有的扶植作用。

二、国外创意产业文化融资经验

(一)美国创意产业文化融资特色

1.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能够实现在融资模式上的更新。在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美国创意产业文化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还是在产业完善度方面,位居世界发达国家前列,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领路人。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即多元化融资模式。该融资模式的形成,为美国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力。当然,想要多元化融资发挥出时效,还要得益于市场的协调作用与内在价值。站在美国文化创业产业融资层面,政府的财政直接融资较少,通常采取的是一种“杠杆方式”,以多主体融资为主要投资模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现有的融资方式当中主要包括民间融资、引入外来投资以及其他资金来源等。民间融资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中已经较为成熟,其中典型的案例包括迪士尼乐园、好莱坞环球影城以及百老汇等。外来投资主要是美国运用跨国资本运作加速本国文化产业发展。而其他的资金来源则是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国家艺术基金会,辅以财政补贴,引导银行资金投向文化创意产业。

2.设立政策性机构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弥补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还设立了专门的政策性机构,包括中小企业管理局以及社会合作银行等。以中小企业管理局这一政策性机构为例,根本目标是为文化创业产业提供融资资金,以便于其健康发展。当然,在支撑体系建立以及融资保障的前提下,通常需要对相关的扶植对象进行界定与限制,以便于为有需求的中小文化创业产业提供援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该机构曾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提供数百亿美元的担保贷款。可见,美国设立政策性专门机构,有效的在多个领域对中小文化创业产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增强其融资的多元性。当然,这种机构的建设也是美国文化创业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经验

英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其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其根本标志则是能够保证文化创业产业发展保持自身独立性。基于此,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以便于实现融资经验的借鉴。

1.建立彩票基金模式

建立彩票基金模式,属于英国对文化创业产业融资模式的全新探索。通过彩票这一种特殊的国家基金,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基础资金提供保障。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得文化艺术门类发展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在英国的这一基金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彩票基金融资的方式,已经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大力支持。其融资资助的规模已经能够达到6 亿多英镑的资助,弥补英国当时文化创业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已然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2.扩展中小企业筹资渠道

结合文献资料的调查,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多数以中小企业构成,受到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导致缺少资金、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海外市场等相关问题。基于此,英国政府为扶植具备创新能力的文化创意中小企业,并为其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撑,以便于其发展所用。不单单出版了《融资一点通》手册,同时也对文化创业产业的资金地图进行公布,通过理论指导以及实践总结的方式,引导中小文化创意产业如何获取政府资助与资金提供。当然,中小文化创业产业在筹资的过程中,方式方法相对多样化,包括政府拨款、准政府组织自主以及基金资助等基本融资方式。

3.实行“政府陪同资助”

谈及“政府陪同资助”,其已经凭借良好的优势,成为英国中小文化创业产业的基础性融资模式之一。可以将其更加直观的理解为,企业融资的模式进入到中小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体系当中,对企业投资者的投资金额提供一定得陪同资助,确保整个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当然,这种陪同融资模式的比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实质上也是对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形成的一种激励手段。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开展资助过程中,政府将“陪同”资助,保持比例为1∶1。但在这一基础之上,企业开展第二次投资,则政府的陪同出资金额则会明显提升,将比例定位为1∶2。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根本上提升资金支持的能力,使得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得到丰厚的资金支撑,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日本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特点

日本文化创投业产业融资经验分析,主要自两个方面进行经验借鉴。包括开展民间资本融资、建立专业金融机构。日本的电影、动漫以及游戏等文化创业产业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自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便利用这种产业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本地区中小企业文化创业产业建设。

1.开展民间资本融资

日本以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为基础,探索一种民间融资的方式。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资本以及境外资金等多种模式,为多元化融资模式的探索提供保障。例如,充分发挥出税收手段的本质内涵,将民间融资方式逐渐渗透到整个融资体系当中,保证多主体参与文化创业产业融资,为融资体系的健全以及资金的提供奠定基础,使得整个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具有保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支撑,发挥出资金优势。这种融资方式的开展,能够在根本上优化当前的`市场发展格局,深化对民间资本融资的研究。

2.建立专业金融机构

日本也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在 年,日本的多家金融机构实现融合与重组,最终成立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日本政府投资银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增添研究设备、企业研发与新技术的引进等经济活动给予长期低息贷款。 年,日本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建立。申请者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在确保信用得到保障的基础之上,优化审查程序。

三、国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我国的启示

针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经验进行分析,分别选择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汲取经验,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营造适宜的融资环境。我国在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融资的产业环境,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建立产业信用检测与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在知识产权的划分方面,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与公开定价系统,提高市场效率。从全方位为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融资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性的保障。

第二,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建设。虽然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与多元化,但与发达国家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相比较,我国融资渠道依旧相对单一。鼓励直接融资方式,探索文化创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建立股权融资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向着中小企业板进发;拓展文化创业产业间接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市场创意产业的调研,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开拓资金租赁的方式,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发展需求;借鉴美国融资经验,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与外资,逐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体系实现融合;借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经验,开展彩票基金发展模式。我国彩票市场相对成熟,可采取英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激励方式,建立基金,为融资渠道多元化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一是政府组织建立有利于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风险基金,承担一些高风险创意投资与银行共担风险。例如风险基金可用于贷款贴息、委托银行直接贷款以及支持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等方式及手段。二是以政府作为主导,发挥出利益补偿机制的内在价值,引进风险资本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融资。三是政府积极开展激励机制,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之上,能够正确对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采取与英国同样的激励模式,实现政府投资比例与企业投资比例的良好融合,增强社会对文化创业产业的融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法,在根本上将政府具体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

上一篇:优秀生活教师评选工作报告下一篇:经典美文朗诵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