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2024-04-12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共10篇)

篇1: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14其中女生5,本班学生学习努力,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200个;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300;词语表的词语325个。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原文地址:

篇2: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选择恰当的意思

看多幅图,写一段通顺的话

记住要点,按顺序复述故事

根据词语意思,读准多音字

观察制作过程,写一段连贯的话

懂得用总起分述句子写一段话的方法

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听一段话,听出说话中的错误

读日记,了解日记的特点

写日记

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用总分句子写一段话

(一)

听广播,说出主要内容

懂得用并列句子写一段话的方法

用并列句子写一段话

读出句子的语气

用总创始句子写一段话

(二)

说一段放大,叙述自己的见闻

说说一段话(自然段)的意思

根据见闻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

本册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有的单元有相对集中的中心,如第一单元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第二单元是遵守纪律的教育;第三单元反映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第六单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七单元学习革命先烈,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介第四、五、八单元,着重进行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训练,每篇课文体现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不相同,也是一种类型。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掌握常用汉字256个。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460个左右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铅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

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初步学会听懂别人讲述的事和儿童广播,能复述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6、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用总分和并列句子写一段话。初步学会写简短的日记。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换来的,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导师和英雄模范,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教学进度安排:

篇3: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今年有幸再次遇到这篇课文, 上课前夕, 在反复读课文之时, 忽然《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我是特种兵》中的“小庄”等形象在脑中一一闪现, 而后重叠, 最后幻化为一只翠鸟在脑海中飞过。我猛然意识到:翠鸟不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吗?它的外形以及捉鱼时的精干形象与这些部队士兵中的佼佼者之间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生活中的特种兵们都很普通, 甚至一点儿也不起眼, 但是他们在对待事情上, 有着同样的专注与执着。翠鸟不也是一样, 普通的外表下藏着不一般的灵气和执着吗?

于是, 我便大胆地围绕“翠鸟就是一个特种兵”这个研读主题来设计教案, 并和我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探寻。

一、聚焦“翠”字——是个兵

首先我们从课题入手, 拆解“翠”字:翠=羽+卒。鸟有羽毛, 故擅长飞翔。或浑身一色, 或色彩斑斓。卒, 死或士兵, 此处本人认为“士兵”的意思更贴切。故而“翠”字的表面意思为“有羽毛的士兵”。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 因为此刻翠鸟从小动物转变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这一环节的成功为下面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颜色——善伪装

“翠”即“绿”,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翠鸟”理解为“绿色的鸟” (也许正因为翠鸟浑身绿色才得名“翠鸟”吧) 。首先我请学生找出它羽毛上的绿色, 同时研读, 结果呈现: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橄榄绿 (绿得深)

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翠绿色 (绿得鲜)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浅绿色 (绿得嫩)

通过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学生逐渐领悟到:三种绿由深到浅, 逐步过渡, 似一件眼下流行的渐变衣, 难怪作者用“鲜艳”一词来形容。“艳”:丰+色, 即丰富的色彩。再看课文插图, 还有哪些景物也是“绿”的?学生很快发现, 放眼之处满是绿色:山清, 水秀;青的草, 绿的树。在诸多绿色中, 绿色芦苇上停上一只同是“绿色”的翠鸟, 你作何感想?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绿”是翠鸟天然的保护色, 使水中的鱼儿不容易发现它的藏身之处, 这样小鱼就会在不自觉中放松警惕。于是, 老师便适时板书:颜色、善伪装。

一句话, 学生深深领悟到了:翠鸟不仅是一个“有羽毛的兵”, 而且是一个善用羽毛的丰富色彩伪装自己的“特种兵”。

三、抓住习性——善侦察

如果说翠鸟仅仅是徒有一身绿色的“迷彩服”干扰小鱼的视线, 还是没法捕到鱼的。这就需要它做好捕鱼前的准备工作——侦察敌情。第二自然段是描写翠鸟平时生活习性的一段文字。我告诉学生:或许它闲暇之余, 就喜欢自由飞翔, 喜欢放声歌唱, 但也有可能是“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我们不妨看一看。

出示:翠鸟鸣声清脆, 爱贴着水面疾飞。才见它飞起, 一眨眼它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我请学生拿起笔, 边默读边画出重点词语, 并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细读琢磨之后, 学生们积极发言, 各抒己见, 这些字词背后的意图慢慢明朗。感悟如下:

一动不动——有耐心。任凭风吹日晒, 还是鸟语花香, 翠鸟一概置之不理, 一门心思都在这小小的鱼儿身上, 不为外界所干扰!

凝视——即注视, 十分专注地看着水面。日照下, 水面就像一面镜子, 闪着金光。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盯着水面, 确保无漏“眼”之鱼, 足以说明翠鸟不仅视力超好, 而且有极佳的耐心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一眨眼——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起飞到贴着水面疾飞再到停下的一系列动作, 就是在向我们展示它一流的飞行技术, 以及可以与刘翔相媲美的速度。

轻轻地——翠鸟体态小巧玲珑不假, 苇秆直径不粗也是事实, 而它却能在完成一连串的飞行动作后再度停下时, 苇秆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它的动作是这么轻盈, 似一只点水蜻蜓, 看得人瞠目结舌!

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 翠鸟的确具有特种兵的潜质和能力:有耐心、有眼力、有技术。

当我提出:可它为什么要边飞边清脆地叫呢?这一点学生们都没有引起注意和思考, 一时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我以生活实例作为对比:当你在家中安静地写作业时, 忽然从窗外或门外传来欢天喜地的锣鼓声或优美动听的歌声时, 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的回答有三种:或不为所动继续专心作业;或迫于无奈留在家中, 但已经无法专心;或扔下作业马上跑出去看个究竟。可想而知, 最后一种可能性的比例最大。说到这里, 学生们逐渐明白自己就是水中的那条小鱼, 翠鸟就是窗外的锣鼓声。翠鸟边飞边叫的目的就是要引起贪玩小鱼的注意, 引“鱼”出“水”。“贴着水面疾飞”, 不只是飞行技术的高超, 更是在做前期的快速侦察。当完成准备工作后, 翠鸟又耐心而专注地等待着鱼儿浮出水面。

一切都水到渠成, 一句话, 此时的翠鸟俨然一个训练有素 (选好目标, 找好最佳位置, 等待敌人出现, 以期一招制敌) 的侦察兵。

三、研读行动——善狙击

“特种兵”除了善伪装、善侦察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还必须是一名“狙击手”, 一个实实在在的“神枪手”, 枪法快、狠、准, 而且有耐心, 机警、专心。我们都知道翠鸟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有时是休息, 更多时候是静候捉 (叼) 鱼。那么它捉鱼时像不像一个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呢?请你自读第三自然段, 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进行说明。

出示: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 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 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 像箭一样飞过去, 叼起小鱼, 贴着水面往远处飞去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

细细研读后, 学生们大部分都能从连续性的动词蹬、叼、贴、飞等字中概括翠鸟捉鱼时快、准、高。这远远不够, 我把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向另外两句侧面描写。一阵沉默之后, 学生们终于有所发现。你看, 鱼儿深知露出水面来玩耍的危险性多高, 但终究抵挡不住内心的好奇与贪玩, 也抵挡不住外面精彩世界对它的诱惑。它做得十分谨慎, 心存侥幸只悄悄露了一下, 为了不引人注目, 用最短的时间吹了个小泡泡进行试探。可翠鸟更快, 透亮、灵活、锐利的眼睛立即捕捉到了这道一闪而过的“鳞光”, 一眨眼的工夫, 又尖又长的小嘴快速精准地叼起了水面上的小鱼。苇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之际, 小鱼早已成了翠鸟的口中食, 腹中物。相比之下, 小鱼只能甘拜下风, 自叹不如。

一句话, 翠鸟是个“当之无愧”的狙击手。学生们的眼神中分明流露出了对“翠鸟”的喜爱和敬佩之情。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孩子们声声的赞叹和美美的朗读声。

四、迁移练笔——享成功

翠鸟捉鱼固然可歌可赞, 可我更佩服的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描述力, 寥寥数语便暗藏了这许多的精彩画面和难忘瞬间。由此我联想开去,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之间, 都存在着如“翠鸟与小鱼”一般的关系, 强者都有“一招制敌”的绝招, 如猫捕鼠, 蛙捉虫, 狗拿贼, 豹咬鹿, 鹰抓兔……我越想越兴奋, 这是多么好的练笔机会, 放过岂不可惜?我强忍着内心的喜悦, 让学生自由选取描述对象, 从颜色、习性和行动三个不同的角度描写自己喜欢而又熟悉的动物, 用语言生动地再现这些动物之间激烈的较量, 然后写下来交流。这一切步步为营, 浑然天成, 有十多个同学几乎是一气呵成, 不费吹灰之力, 令人刮目相看!

篇4: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关键词]情景导入 朗读 以读促思 以读促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65

【设计理念】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情景导入法,引导学生质疑;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让学生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文本

1.课前2-3分钟播放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出示有关“检阅”的幻灯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博莱克截肢了。在这盛大的节日里,他究竟能不能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结果又会如何呢?快速浏览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观众是怎样称赞的?

3.在学生回答时,幻灯片出示课文的两个关键句: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用夸赞的语气齐读这两句话。(板书:真棒)

(二)走进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1.研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句话。

(1)出示课件,请学生读这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

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小伙子是谁?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是博莱克,说他棒是因为他的腿被截肢了,但他还能和健全的人走得一样,而且那么精神,那么整齐)(板书:博莱克)

让学生把博莱克在队伍中的表现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课件: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引导学生看图读文,站在博莱克的角度体会他的心情。再通过朗读博莱克的表现来展现这种心情。接着让学生想象:博莱克在训练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呢?

(3)出示课件: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平时训练中他( ),但他总是( )。看来,今天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他肯定在想( )“这个小伙子真棒!”

请学生仿照上面的句子说话,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由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深入文本,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一句。

(1)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顺势问道:这些小伙子又是谁呢?为什么他们也能得到这样的称赞?

引导学生初步概括,知道这些小伙子是儿童队员。他们并没有因为博莱克残疾而歧视他,是他们给了博莱克这次机会。

出示课件,学生练习填空,体会队员们为难的心情。

小结:这可真是一件棘手的事。那现在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站在队员的角度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读好队长的话,学习儿童队长坚定的态度。指导朗读,体会他的善良与公平对待每个人的品质。

【设计意图:角色转换,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人物:博莱克或那些儿童队员们,体会人物的心情,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补白文本:他的话刚说完,大家就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主意不错。”有的说:“我想博莱克一定行。”有的说……猜猜看,他们都还会说了些什么?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虽然博莱克( ),但队员们还是决定让他( ),因为大家觉得他也是一名( ),应该得到大家的( )和( )。

【设计意图: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感受队员们心情的变化,体会队员们同样的善良美好的心灵。】

再次想象:假如你是博莱克,你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1:刻苦训练。生2:感谢队员们。生3:为班级争光……)

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体会儿童队员的做法是非常了不起的,达到了回归全文,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三)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1.读完课文,教师这样延伸:尊重残疾人是一种闪光的品质,博莱克在队员们的理解和帮助下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拼搏,创造了奇迹。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残疾人,他们在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下,乐观向上,自强不息,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音符。

接着出示“千手观音”图片及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照片,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身残志不残,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但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更重要。

教师出示这段话,让学生齐读:“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为了同一片蓝天,让我们将心连在一起。”

2.播放歌曲《从头再来》,升华情感,坚定意志。

3.布置作业: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设计意图:运用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检阅

博来克 儿童队员 真棒!

篇5:小学语文课程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学生要掌握的300个字分布在每一课时完成,我把学生分为三组:较好的学生;中间型学生;较差的学生。较好的学生只能出现错误占我布置任务的10%;中间型学生为要求40%;较差的为90%。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习作教学:

1、多读。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小学作文。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积累优美的语,句,表达方法)。

2、多练。学生在完成教材中习作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写作机会,抓住写作时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6: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鹰潭市第六小学龙炜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70名,其中男生42名,女生28名。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但后进生居多,留守学生较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

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字词的轻重缓急,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多数学生还不喜欢学习语文,也不喜欢阅读各种课外读物。有的学生连说话意思含糊不清,不大方,对写话有为难情绪,本学期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和写作的兴趣尽量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使他们对各类新鲜事物感兴趣,并能进行交流。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较好,懂得今天的学习与将来自己的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多数学生能自觉地做到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好语文书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对美的事物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三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

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

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

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学观念。

认真学习“课改”有关理论,扮演好新课标中的新角色,把握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法,尽快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

教研能力,以求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方法,总结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

究者。

2、认真钻研,科学使用教材。

按照课程的理念,努力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发展年龄和现有水平可以接受的、实际上

可以运作的课程,缩小形式课于实质性课程间的差距。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每一篇课

文、每一个练习都坚持做到先独立备课,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科

学设计教学方案,解决自己的疑问,优化设计方案,使之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和交流,创

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

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

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4、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

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

练和提高。总之,坚持多读少讲。对于教材中精彩的语段,重难点集中的语段,让生通过语

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的处理,领悟其中的情感,悟出其中的内涵,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5、注重祖国语言的积累运用。

对描写精彩的语段,采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对重点、难点集中的语段,采用迂回、穿插等突破方法,把理解的高度降下来,省下时间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6、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现在,教材把课文学习和语文实践都纳入了语文教学之中。的确,课内外的联系,校内

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让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

会、举行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等。尤其是表演课本剧,不仅会感悟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而且会带动大家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理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的方法。

7、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教学网络等信息渠道,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让我们的语文增

强时代气息,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汲取古今中外多元化的精华。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对学生

进行直观教学,把知识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尽量使

用好学校已有的CAI课件。

8、尊重学生,关爱差生。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要给后进生多些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

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只要他们在尽力学习,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拖了全班的后退,也不

能歧视他们,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过得快快乐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抓好家庭教

育工作,自觉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注意与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

祖国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在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理想远大、境界崇高的人格美,语言如乐、结构如画的行文美;多姿多彩的自然美等。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美的因素,对学生施以审

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

素养,做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六.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2.17—2.22)

1、燕子

2、古诗两首

第二周(2.23-3.1)

3、荷花

4、珍珠泉

第三周(3.2—3.8)语文园地一--

6、燕子专列

第四周(3.9—3.15)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3.16—3.22)

9、寓言两则--

11、画杨桃

第六周(3.23—3.29)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

第七周(3.30—4.5)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

15、争吵

第八周(4.6—4.10)16*绝招语文园地四

第九周(4.11—4.17)

17、可贵的沉默-----

19、七颗钻石

第十周(4.18—4.24)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

第十一周(4.25—5.1)

21、太阳---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第十二周(5.2—5.8)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

第十三周(5.9—5.15)25.太阳石大家的—27.卖木雕的少年

第十四周(5.16—5.22)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29、古诗两首

第十五周(5.23—5.29)30、西门豹--32*夸夫追日

第十六周(5.30—6.5)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6.6—6.12)复习

第十八周(6.13—6.19)复习

篇7: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三年级组 学习目标

1、学会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2、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3、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

收集形近字、歇后语、成语、成语故事等。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几组形近字,以幽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形近字的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几对文字兄弟在说话呢,你想听一听他们说什么吗?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房两厅。“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春”对“蠢”说:你怎么这么笨,不会买瓶杀虫剂呀!“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2、同学们,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呀,在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它们就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你能区分出他们的细微之处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形近字学习是一件相当枯燥的事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幽默的导入方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主读词语,观察发现

1、自由读词语――指读词语,正音。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A、小组内交流 B、集体交流

(认读、熟悉教材中的形近字,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形近字进行辨别。)

三、创编一句话,趣味辨别

你能像前面的文字兄弟一样,给这些形近字创编一句话吗?

(教学活动是学生全情投入的认知活动,富于趣味性的“创编一句话”认字,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是从“形”的角度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无论编的句子如何,过程必然是深刻的,效果也将是明显的。如:料对科说:“戴上博士帽身份果然不同”,狼对狠说:“什么时候剪了发呀?”)

四、复习形声字,据义辨别

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已经接触过形声字,我们知道,有些形近字偏旁部首不同,意思也不同,你们能根据字的意思区别形近字吗?

(从“义”的角度区别形近字,是汉字学习中的另一重要方法。)

五、发挥主动性,自主辨字

你们还有更好的辨字方法吗?请说一说。

(任何学习都具有个别化与差异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肯定其独特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交

流的需要,也是突显主体精神的需要。)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写在黑板上,并告诉大家你怎样区别。

2、课后遇到形近字时,请你记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区别和记忆。

(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是一道桥梁,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这里跳出教材,沟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切实实践“促进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

成语故事

一、自学成语故事,读通故事

1、自查工具书读通故事

2、同位互读故事检查自学情况:正字音,读通顺

3、指名说说“画龙点睛”的故事。

(本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以及生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通故事,读懂故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

二、理解喻意,结合生活实例说体会

1、交流读后收获:(1)小组交流:点睛之前的龙是怎样的,点睛之后有了什么变化,说说你对点睛的感受(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给予适当点拨);(2)全班汇报(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说说对点睛的感受)

(让学生以欣赏者的角度谈谈对“点睛”的感受。“画龙点睛”的故事寓意较深,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而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三年级学生对事理的理解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脱离个人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去抽象地理解课文的内涵的话就会造成他们在理解上困难。因此在这里让学生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谈对点睛的感受等于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游客,面对墙壁上的龙自然地说出一番感受之语,籍此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过渡语:“画龙点睛”中点睛一笔是最传神的,有了这一笔,龙就更加栩栩如生。那么大家平时在说话或写作时有没有“点睛”的经历?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如说话或者写作说说“画龙点睛”的经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获得深刻的体验,培养和提高理解能力,实现课内外的联系。)

3、总结:“画龙点睛”告诉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如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就会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三、拓展练习:说说你知道的成语故事和你的收获。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设计了三组具有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发现规律、巩固规律、运用规律,层层深入的主体学习方法实现本专题的教学目的。)1.我的眼睛最亮

A、自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正音。

B、仔细观察和思考,说一说每一行词语有什么特点。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

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

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以主体活动的形式,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发现每组成语的结构特点。)2.我的积累最多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说出一个成语,并说出你这个成语是属于上面四个特点中的哪一个。说得最多者为赢。

同学们在课间和平时也可以做这样的游戏。

(以学生喜欢的比赛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一方面是对上述成语结构的进一步熟悉,另一方面提示了学生要重视语言的积累。)3.我的方法最巧

A、对词语进行分类,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进行归类? B、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词语,分类记忆。

(指导学生总结词汇积累的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指引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读读背背

一、读你千遍也不厌

(学习语言需要感悟,这里安排正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来初步认识歇后语,感受歇后语整齐的形式美,琅琅上口的韵律美,在这里安排如下环节:)

1、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当你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看着老师深情脉脉望着你的眼睛,你是什么感觉?今天7:35分我正在做着美梦的时候,突然想起7:50刚好轮到我站校门岗,你说那时我是什么感觉,那可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回到学校,校长正在校门口深情脉脉的看着我呢!老师的这话里面包含了一句有趣的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歇后语。

2、学生自读歇后语,要求读准音。(师相机正音)

3、同桌两人以对口令的形式读歇后语。

4、小组内轮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5、推选组内读得好的同学全班展示读。

6、全班齐读。

(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读熟、读好、会背,这便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自由读,可以很好感受文本,品味语言,给有不同阅读特点的同学提供独立的空间,小组朗读具有相互暗示提醒和激励的作用于对提高记忆有一定的好处;而展示性读则准确地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激励学生的的竞争意识,培养自信心,真正把课上成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实”,即扎实、真实、朴实。)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这是让学生充分朗读了这几条歇后语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到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在内容上有着关联性。为此作出这样安排:)

1、观察歇后语的形式,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2、谁能又快又准地背下这些歇后语。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当学生在熟练地朗读了了文本之后,再观察歇后语的形式特点,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是发展,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通进学习由此及彼,由课内幅射向课外的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试着运用歇后语)

1、我能用这些歇后语说一句话。(指名试说)

师举例说明歇后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如:学校才艺展示大赛上,各班的同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理解的基础上,师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运用歇后语,再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歇后语说话,在一定程度上既检验了学生对这几个歇后语的理解情况,激发创新火花,又促使他们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2、课后收集其他的歇后语举办歇后语展。

篇8: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0902)

《飞机遇险的时候》《千里跃进大别山》“积累·运用七”

【教学目标】

这节课学习两篇课文、“积累·运用七”中的一首古诗和一篇略读文章。要求能理解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当堂积累一些句子和段落, 感悟写作方法;加强小组合作, 促使学困生跟上学习步伐。

【教学过程】

一、学文

1.学习《飞机遇险的时候》, 先“开火车”朗读课文。思考: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 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

(生回答, 师指导朗读。)

2.学习《千里跃进大别山》, 快速默读。思考: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历时20多天, 但课文重点写了什么时间?哪句话在课文中多次出现?

(板书:狭路相逢勇者胜)

再读课文, 思考:“狭路”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情况?战士们是怎样勇敢作战的?战斗的结果怎样?

(生回答, 师指导朗读。)

3.学习“积累·运用七”中的古诗。

“开火车”读。回答:王维干了一件什么事?送别元二时的环境如何?他跟元二说了什么话?

读短文, 思考:李四光为什么能成为地质学家?

二、积累

1.透过云层, 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____, 好像____的大海。

2.飞机像__________, 沉甸甸地往下__________, 还失去了__________。机翼__________过一座座山峰, 眼看就要__________着山尖了。

3.周恩来同志__________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 还__________地鼓励她。

4.飞机__________升高了, 继续__________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__________。

5.周恩来同志__________站起来, 从__________的机舱一头, 几步__________小女孩面前。

6.情况确实很严重, 大家__________地望着刘邓两位首长。

7.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上冲了上去, 大军像__________, 向西南方向__________。

8.他叮嘱旅长说:“要记住, 现在是‘__________’, 要勇, 要猛!”

9.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像__________。

10.春天的郊外美极了, 柳条儿在__________中__________, 麦苗在__________下__________, 小鸟在__________。还有那满山坡的鲜花, 像给山冈__________。

篇9:谈谈语文S版第六册的读写结合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二是要将习作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应做到:读写结合,以读带头;读写结合,从仿做起;读写结合,以勤为本。

[关键词]语文S版 读写结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73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作文学习的门槛,总有些畏难情绪,不知该写什么、怎么写,总是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几乎是喊得最响的口号。在实践中,其用时最多,却收效甚微。在学习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教师只是分析情节,往往忽视了让学生去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课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也如同过眼烟云,在学生脑中不留痕迹。这导致不少学生在习作中思路闭塞,胸中虽有物,口中却无词,说话语病多,作文无条理。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阅读训练与作文训练的关系。

语文是工具。学生阅读书籍和写作文章的技能必须通过训练方能形成。作文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阅读的运用,对阅读有着促进和强化作用。换句话讲,读和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读和写的关系实质上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是学和用的关系。学用必须一致,读写必须结合。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那样:“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读和写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到:“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还提到:“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因此,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将读与写孤立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训练,写作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提升。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教学时,教师要慧眼识才,抓住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手法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逐步达到仿中有创,培养创新能力。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呢?下面就谈谈我们在小学语文S版第六册的教学中关于读写结合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读写结合,以读带头

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习作这条漫长的路上,三年级的学生就像蹒跚学步的小孩,需要我们扶他们一把,需要我们牵着他们的手走一段,这样他们才会走得更稳、更快。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很重要,可是学生们不知道读哪些书,也不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那么,我们怎样帮助三年级的学生丰富课外读物呢?

(一)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如上完了《我不能忘记祖国》,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文章;学习了《卢沟桥》,可以让学生搜集“七七事变”“卢沟晓月”的相关资料;学习了《快乐国奇遇记》,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等。

(二)推荐与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已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绿野仙踪》等书籍。

(三)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

如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动物小档案,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动物大百科》《动物世界》《昆虫记》等。

(四)在实践中丰富并深化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如第五单元的课文,以“爱”为主线,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启迪。我们可以把著名影星濮存昕禁毒宣传片、国母彭丽媛关爱艾滋病人的广告引入课堂,让学生获得这样的启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给予别人更多的关心,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作

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教师有时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从中截取一些精彩段落进行朗读或解说,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读写结合,从仿做起

读写结合有了课外阅读作为铺垫,下一步必须通过模仿来实现。也就是说,读写结合,我们要从仿做起。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模仿中练笔也是内化写作方法最重要的形式。中低年级学生所积累的语言不多,掌握的句式、段式也较少,写作能力不强。中年级正是打好作文基础的时候,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教师扶学生一把,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否则,将出现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教师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文章写作特点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律和写作规范,再结合本班实际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仿写,可以是仿句、仿段、仿篇。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最终写好句子。

(一)由简入深,仿句

如《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的第二自然段有一个长句子:“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我首先让学生读两遍,引导学生领会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声音的美。然后让学生填空后朗读:( )打在( ),( )打在( ),( )打在( )。读的时候,突出三个“打在”,读出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后语言的韵律美。接下来出示仿写内容:“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 ),一会儿变成了( ),一会儿又变成了( )……白云真是太神奇了!”开始时,我让学生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词语。其中有学生写道:“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龙),一会儿又变成了(狼)……白云真是太神奇了!”我抓住机会继续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学生悟性很强,写出了:“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乖巧的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威武的龙),一会儿又变成了(凶狠的狼)……白云真是太神奇了!”在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下,学生写出了生动的句子,体会到了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又如,在教学《瀑布》最后一节时,有一句话描绘了作者沉浸在美景中,如痴如醉的情形:“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阵风把瀑布细小的水珠吹散的画面,让他们感受那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像“尘”的情景,然后引导他们说出“如烟,如雾,如尘”就是水珠轻柔飘逸,好像烟一样,像雾一样,像尘一样。在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这句话后,我又让他们进行补充填空:“天上的月亮,有时如( ),有时如( ),有时如( )。”学生很容易就写出了:“天上的月亮,有时如(小船),有时如(眉毛),有时如(圆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加上一些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用“……如……如……如……”说一句话,这也是“语文百花园一”中“说话”环节的一个训练点。学生自然而然地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小花园里的花,粉的如霞,黄的如金,蓝的如海。”“春天到,万物苏醒,如诗,如画,如仙。”“天空的白云如一只只绵羊,如一匹匹马,如一个白色的王国。”

在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体会、揣摩、运用,就能达到中年段的读写目标。

(二)突破关键,仿段

段构成篇,写好段,就能写好篇。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

例如,课文《张衡》的第四自然段就是一个很好的仿段训练点。我先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地动仪,先从整体说起,介绍它的大概样子(说它像个大酒坛);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说明。也就是说,课文介绍地动仪时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介绍的。然后,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东西。

又如,《卢沟桥》的第二自然段,用了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了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介绍一下家乡造型美观的建筑。《翠鸟》的第一自然段也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仿段训练点。

(三)挖掘教材,以点带面,仿篇

如《捞铁牛》一课,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进河底的淤泥里,和尚怀丙主动提出打捞铁牛,再讲怀丙做了哪些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最后讲怀丙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

我引导学生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作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说话、写文章都要有次序,如果颠三倒四,别人就会听不清楚、看不明白。凡是叙述事情的文章,或者以事写人的文章,都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这种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就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事情发展的过程。这样,可以使作文写得条理清楚、逻辑顺畅。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首先要写事情的发生,然后写发展,最后写结果,要注意事情前后的连接,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之类的连接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因果关系,要交代清楚做某件事的原因,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还要交代清楚事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顺利的还是曲折的。这样,文章才会有头有尾。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并不是像记流水账那样,每一笔账都记下来,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安排好详略。重点内容要具体、生动、详细地描写,次要内容只要简略几笔带过就可以了。如此类推,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按参观游览的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在学生进行了春游活动之后,指导他们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或参观游览的顺序练习写一篇关于春游的作文。

三、读写结合,以勤为本

读写结合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按照银海区小学语文作业规范要求,三年级学生每周完成日记不能少于两篇,要求感情真挚,有感而发。只要学生们能坚持写好日记,他们一定会笔下生花。

只要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课文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流于形式;二是不要把每一次的练习都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点内容。习作不仅要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知道写什么,才会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

篇10: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复习计划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手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方法

1.课本:以单元为单位,把握课文内容及思想内容;要求背诵语段人人过关;识记生字,特别是对形近字、多音字、一字多义的复习。

2.试卷:对字、词语、句子方法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

3.阅读训练:重点应放在怎样审题,解题的方法上,以一个加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习作训练:赏优秀习作,读自己习作,取长补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

三、复习题型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⑵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⑶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词:

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⑴选字填空;

⑵改正错别字;

⑶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

⑷按要求查字典等;

⑸补足词语;

⑹词语搭配

⑺能按要求写词语;

⑻正确区分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⑼并根据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

3.句子:

⑴运用常用词语造句;

⑵学会照样子写句子;

⑶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⑷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

⑸默写;

⑹能缩写、扩写句子;

⑺能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⑻能辨别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的方法。

4.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段篇:

除了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积累的巩固,还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训练:

⑴读懂给定的短文,能短文抓住中心句,说出有几个自然段。

⑵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⑶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

⑷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⑸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

⑹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⑺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⑻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6.口语交际:

根据给定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语句通顺得体,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7.习作:理解习作要求,并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作文。

⑴春天(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好词好句。)

⑵未来的……(符合情理,尊重科学。)

⑶写事(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及及结果写清楚。)

⑷游戏(把时间、地点、人物、规则、过程及感受写清楚写清楚。)

⑸看图编故事(展开想象,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⑹童话(展开想象,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四、复习重难点:

1、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各种句式的变换。

3、阅读理解和作文。

五、复习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比同桌等,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采用优帮差,小组赛,加强合作意识,提高督促能力。

(3)耐心细致地辅导学困生,做到多提问,多检查督促,多给展示的机会,多表扬鼓励。

(4)紧扣教材,精心设计练习,突出知识点,突破重难点,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和不同类型的习作指导。

上一篇:父亲节欢乐祝词下一篇:作文教学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