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2024-05-14

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精选8篇)

篇1: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真实性”情境,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过去生活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才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也才更能显出他们的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创设“多样性”情境,以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去实现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以多变的交互性去激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新颖性”情境,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刺激,让学生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得到一种新的发现;通过创设“有效性”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热情,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二、教学分析(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学习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已经初步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通过学习必修Ⅱ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已初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所以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学生体验基础上,深入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掌握解决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1)《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1、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发展要求: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的整体结构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人文地理最核心的知识,城市化和工业化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了新教材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在学习了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从这一节内部结构来看,工业化、城市化及产生的问题这三部分知识间是由因导果、层层深入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和深化。

3、教学目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旨在深入理解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及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要能“读”、会“说”、会“用”。通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读图、概括信息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我认为课程标准只是教材目标,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普遍标准,它和每所学校的实际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依据对新课标的解读,结合我校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我制定的教学三维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2)理解工业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珠三角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分析、相关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讨论、分析“工业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2)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和环境观;(3)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辨证关系的能力。

4、教材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理论依据: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回归生活世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人文地理课本质是阐述人地关系、规律和原理,并运用规律、原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就是建立起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和社会经济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又必须联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2、教学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践依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较抽象,需要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思维,并且跨范畴的思维联系对基础较差理科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学生在这方面直观认识也比较缺乏。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熟悉相关知识,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

3、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活动

歌曲《春天的故事》;珠三角为什么能“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学生活动

参与想象,激发兴趣,明确主题。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歌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设计疑问,设置悬念,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及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享受知识快乐。

第二步:新知学习(20分钟)教师活动

展示珠三角位置图;珠三角、广东和全国在社会经济各项发展指标的对比数据图表。

问题:

1、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

2、概括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做好分析、归纳工作,逐步构建珠三角发展概况的知识背景。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了解珠三角的位置特点,是理解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知道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是学习本课必备的背景知识。

教师活动

展示:珠三角“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以东莞虎门为例 问题:简要说明珠三角“一镇一品”的发展模式,对于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率)和自然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小组合作,做好分析、归纳工作。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1、对于珠三角发展的初期阶段,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工业方面开始出现的“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现象;进入工业发展的夯实基础阶段的概况;城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现象。本题通过材料的整合、再加工,能够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减少阅读量,提取有效信息,内化、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同时从土地利用率较低、环境质量下降等方面,理解转变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采用情景案例分析: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新课程“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体现。通过具体的一个案例,创造地理现场,总结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技能和方法,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掌握地理事物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文字提取有效信息,这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四大考核目标之一。案例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活动

展示:深圳发展案例

问题:

1、结合材料,简析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深圳与珠三角地区众多的小城镇相比,产业结构和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小组合作,做好分析、归纳工作。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以深圳市的发展为载体,整合20世纪90年代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的材料。通过第1题,理解城市发展的区位一般条件,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从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继续深入理解转变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师活动

展示:1983年和2002年珠三角城市分布图 问题:

1、珠三角的城市分布特征。

2、概括珠三角的城市数量、城市行政区划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1、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概括能力。

2、城市数量、城市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学生要联系“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和深圳案例,就能深刻领会城市化的动力来自工业化。

第三步:明辨是非、畅想未来(15分钟)教师活动 辩论主题: 正方:“城市病”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也可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反方:“城市病”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必须走逆城市化的道路。

学生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论据、探讨对策。

2、学生从未来交通、绿色建材、智能家居、“零排放”社区等方面畅想未来城市。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1、对于重点内容,学生通过辩论过程,能够清晰“城市病”的产生原因,在辩论过程中探讨、理解“城市病”的对策。通过讨论能让人们对事物了解得更全面。学生结合具体的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教师适当点拨,把微观的表象上升为宏观的规律、把具体的分析上升为解题的一般思路,层层铺垫和深入,突出了重点,同时提高了解题技巧。

2、畅想未来城市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学生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思维,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思路就比较开阔,形成发散性思维。

3、开展小组活动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发表见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促使变学会为会学、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发展思辩能力。

第四步:课堂小结(3分)教师活动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角度对课堂进行简单扼要小结 学生活动

参与活动,整合、完善知识网络

六、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课堂重难点和内在逻辑的浓缩,本节课采用结构式板书,注重直观、系统,体现教学重难点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好的一方面,当然还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的创设要有新颖性。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新鲜生动又富有时效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兴趣,激发起观察、描绘情境的热情,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2、情境的创设要有感染性。困倦的情绪要传染人,而高昂的情绪则能感染人。教师从跨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其精神状态则直接影响着教室的气氛。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因此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或悲,或喜,或怒,或思,只有教师自己先被感染了,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情境的创设要有互动性。要改变以往学生单方面被教师罩在预设情境中的被动状态,形成一个多维的情境互动网络。师生都是情境的营造者和体验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情境创设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中,做到“境”与“情”的结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情、境之中蕴涵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

篇2: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城镇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信息图谱模型研究-以绵阳城市规划区为例

地学信息图谱为城镇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信息谱系研究方法.该文选取四川绵阳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数据源,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 者:董廷旭 张新合 陈朝镇 DONG Ting-xu ZHANG Xin-he CHEN Chao-zhen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0刊 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9“”(5)分类号:P231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绵阳城市规划区

篇3: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20年后的今天, 渝北义务教育出现了六大问题:一是大量的农村小学教学资源闲置, 投入数十万改造的校舍因撤校后空无一人;二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超编城市缺编, 一所农村学校十几个老师教六七十个学生;三是城市学校建设数量不足, 不能满足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大班额现象严重, 大多数班级60人以上, 有的班级甚至达到70人以上;四是城市学校师资不足, 农村学校教师却不愿进城;五是城市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逐渐降低, 教学质量逐渐下滑;六是城市学校办学模式同质化, 办学特色不特。

尽管这些问题大多数属于城市化进程中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但同样制约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和水平, 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予以切实解决, 个人认为应当采取的以下举措。

1“扩优治弱”, 城市学校建设与区域城市化同步, 实现区域学校结构均衡

重庆市渝北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20世纪90年代“普九”时是城市地区约占20%, 农村地区约占80%, 整个渝北的城乡人口总量比、城乡学校数量比也大致如此。城市化20年后的今天, 城市地区约占60%, 农村地区约占40%, 土地开发了的和没开发的劳动力都大量涌入了城市, 实际居住在城市的约占80%, 居住农村的人口约占20%, 城乡适龄人口总数比也大致如此。渝北近15年新增了空港小学等9所城市小学, 减少了农村小学具有法人资格的完小30余所, 上百所村小保留下来的不足10所, 至今仅存具有法人资格的小学70所。加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每年小学就有数以千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涌入, 城市小学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化的速度。人所共知, 城市学校办学水平整体高于农村小学, 是优质资源。扩大优质资源, 减少劣质资源, 是当前实现区域内学校结构均衡的有效途径。过去靠治理薄弱学校实现结构均衡。十几年治理薄弱学校都没治好的极少部分学校, 现在很难从根本治理。因此, 加快优质的城市学校建设, 与区域城市化同步, 才是大势所趋, 与时俱进, 才能实现学校结构的整体均衡。

2“存同求异”,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实现学校差异化均衡

一谈均衡, 很多人就认为质量相同, 就均衡了。由此产生出一些“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措施。希望通过集团化办学, 实施同样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 快速复制, 产生同样的质量效益, 没有考虑教育对象是人, 不是工业化的产品, 不能简单复制, 也没有考虑师资优势、学生个性、家庭环境等因素。办学模式同质化, 却难以实现质量上的同质化, 只能是“挂羊头卖狗肉”。

教育的均衡应当是在质量合格的底线上实现差异化发展, 特色化发展, 也就是质量合格而又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均衡”。“存同”就是要保证学校质量合格, 不合格的必须坚决治理。区教委应当统一质量合格标准, 达标者教育评价可得满分。“求异”就是要根植校园文化, 找准结合点、突破口, 实现办学有特色, 学生有特长, 培养全才通才, 而不是一窝蜂地比教学质量的高低, 培养一批应试的庸才。

3“依法问责”, 回归“教学中心”, 落实课程实施的均衡

过去, 在学校和家长之间, 都认为家长是弱势群体, 所有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注重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但随着城市化发展, 新媒体的不分青红皂白、缺乏监管、不负责任的放大, 学校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弱势群体是学校。安全已经“绑架”了教育, 不管学校管理有无过错, 为了稳定, 息事宁人, 反正是学校赔钱, 轻则撤职, 重则开除。甚至出现家长聚众冲击学校, 侮辱打伤教师等违法行为。对家长的行为缺少强硬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执行力。这导致了学校工作“教学中心”让位于“安全至上”, 导致一些学科课程难以真正落实, 学科课程没有均衡发展。一是安全已经“绑架”了体育课。体育课为了避免学生发生撞伤、摔伤等意外伤害, 学生体育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根本达不到要求, 出现全国性的学生体质下降。国家教委把体育课从20世纪90年代的2节增加到4节, 仍然无济于事。不能“依法问责”于学校、教师、家长, 改善学校教育在社会的整体环境, 就是每天全部都上体育课也不能提高小学生体质。二是综合实践课程难以全面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课程。由于安全, 老师要承担高额的风险, 都不愿带学生进行校外的社会实践, 只能在校内开展简单易行的活动, 终究是闭门修炼, 难成大器。三是课程辅助课难以提高质量。由于师资、经费等原因, 学校开设的三四十种课程辅助活动, 大多浅尝辄止。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因为涉及收费, 校外优质的专业项目、师资难以引进学校。绝大多数家长愿意学生参加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项目, 就因为一个任性的家长的一个任性的电话就被彻底扼杀在萌芽中。教育均衡是公平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依据个别人的举报就简单官僚的对教师、校长“问责”, 而不依法治教, 这对其他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公平吗?“依法问责”, 才能破除“安全至上”, 回归“教学中心”, 落实学科课程的均衡。

4“去框减锁”, 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实现师资配置均衡

现在很多农村教师不愿进城, 城市学校招考农村教师的报名比例从原来的二十几比一, 变成了二比一, 甚至出现了报考名额连二比一都达不到而无法招到教师。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实行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城市教师, 二是教师因工作调动, 岗位会重新评聘, 导致有的教师从八级岗位返回十级岗位。工资减少一大截, 谁还愿意流动?公务员岗位是满了规定年限, 符合条件者全部晋级, 工作变动不影响岗位工资。教师岗位工资晋级还要评定, 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歧视性政策, 也导致了一些学校因岗位评聘而不团结, 评聘没有促进工作积极性。这类条条框框就应当去除, 教师工作变动不影响岗位工资, 就利于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 从而让农村教师愿意进城, 满足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学校增多的需要, 落实师资配置的均衡。

5“增班减人”, 严格控制班额人数, 落实课堂质量的均衡

有学者研究, 教室里最容易产生差生的区域是教室的四角, 学习效果最好的是离教师1~3米距离的半圆内。这样计算出来的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大约在35人左右。国外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同时面对35个左右的学生时, 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比较均等, 教师的注意力会比较均等地分配给学生, 教学效率最高, 最不容易产生差生。国内很多地区也明确规定每班人数不超过45人。每班配备4~5名教师时, 教师辐射到每个学生的教学效能最大。按45人一班计算, 生师比是 (9~11) ∶1。而现行生师比是城市小学20∶1, 农村小学15∶1。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师严重不足时的落后标准。

优质的城市小学建设速度落后于城市化速度, 造成大班额现象严重, 大多数班级60人以上, 有的班级甚至达到70人以上, 导致教室四角和超过1~3米半圆的学生增多, 差生逐渐增多, 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机会不均等, 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在课堂上难以真正落实。一个学科的教师很难在工作时间内指导完很多差生的学习, 效率也是低下的, 进而会逐渐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降。因此, 要加强城市学校的建设, “增班减人”, 严格控制班额, 遵循科学规律, 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均衡, 才能保证城市学校持续的优质发展。

篇4: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摘要:私人车辆的迅猛增加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混乱,空气污染加重,能源形势严峻的罪魁祸首。文章通过对南昌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讨论先建地铁还是先建高架的问题,进而引出对城市交通发展时序的思考,以期对我国其他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地铁;高架桥;发展时序

城市道路交通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难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全球各城市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所形成的共识。我国人多地少,能源资源人均指标很小,城市环境容量有限,发展公共交通是未来我国城市的不二选择。但同时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是先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还是先解决私人交通问题,以缓解交通拥堵和混乱,即是先建设地铁还是先建造高架,笔者认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南昌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随着南昌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车流量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以八一广场为中心,沿着八一大道、洪都中大道、阳明路、南京路、北京路、洛阳路及解放路向四周发散,这些路是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路段,目前市中心的平均时速仅为23公里,远低于人们心里的一个理想时速要求。

根据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的计算,截至2011年年底最新的数据显示,南昌市城市道路公里数为700多公里。根据国际通用的路网最大容量计算方法,南昌市目前的道路情况最多能承受64万辆机动车,但从南昌市车管所得到的数据是,截止至2012年,南昌市民用车辆拥有量57万辆,而这个数字还在以平均每天200~300辆的速度增长。其中年末实有营运车辆55492辆。南昌市的汽车保有量从2001年起开始大幅度增加,2003年是13万辆,2006年的汽车总量约达27万辆。2009年南昌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近45万辆。城区近90%道路超负荷运转。道路资源不足,机动车辆数量又在快速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且不断加重,高峰时段的车水马龙不但使道路“堵得慌”,南昌人心里也“堵得慌”。

研究交通问题30余年的华东交通大学交通管理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南昌市的道路,以八一大道为例,8个车道,最大容量为双向7000辆/时,而根据其最新的调查结果,即使在2008年限号之后,高峰时期八一大道的车流量依然达到8000量/时(公交车算为2.5辆),道路拥堵可见一斑。

现状交通存在问题

1、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车多路少,造成市区交通越来越拥堵。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每年的汽车拥有量在快速增加,造成道路资源相对紧张。目前南昌市平均每天还在以200~300辆的汽车销量在增长。二是城市发展还是以单中心模式为主,大量的人流、物流、车流都聚集在八一广场附近,造成老城中心路面交通拥堵。纵观整个南昌市区,除现在刚形成的红谷滩万达广场商圈相对成熟外,大部分南昌市民的购物地点还主要集中在八一广场、中山路、步行街这带。

2、交通混乱问题

大量交通违章。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在交通行为上表现为我行我素,任意违章。特别是在没有交警管理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结果是越乱越堵,越堵越乱,形成恶性循环。

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由于南昌市中心城区还有一些支行道路属于早年设计道路,部分道路路宽为4米左右,在路面加宽已不可能的情况下,道路上还划有停车泊位,当有公交车通过时,容易造成路口的拥堵。

管理有时还不到位。在早晚上下班车流量高峰时,由于几乎所有路面警力都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从而造成了路面巡逻警力的减少,一些次干路、支路经常处于失管失控状态,有时当某些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等到事故总台通知交警赶到事故现场时,事故路段及延伸路口、路段几乎已经造成了拥堵。

道路施工加剧了现阶段交通拥堵混乱。现在我市正处在城市建设的发展时期,一些道路改造及占道施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

3、交通污染问题

南昌市环保局副局长章美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昌主要有五大污染源。其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还将加大。目前南昌市空气污染已经由煤烟型向煤烟、扬尘、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转变,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南昌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污染物的20.9%。

二、城市交通发展对策

近期南昌市道路交通主要是拥堵和混乱两大问题,远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小汽车的增多,空气污染可能会成为另一个主要交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交通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城市的一个发展阶段,来合理选择未来要发展的一個交通类型,而不是模仿一些超大型城市,人家搞地铁建设自己也跟着建造地铁。

首先从建造成本来讲,南昌市近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汽车拥堵的问题。如果近期先建高架桥远期修筑地铁,不仅能改善南昌现阶段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用节省的投资来改善民生,岂不一举两得,因为地铁建设成本远高于高架桥,根据建设部公布的资料数据,地铁造价约每公里5.5亿元,所牵涉到的房屋拆迁量大,市政管线改迁数量多。高架桥的建设成本每公里大概1亿元左右,而高架桥途径地所涉及拆迁的房屋将会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于地铁,高架桥的建设工程要比较简单,其在地面上作业也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从地铁运营维护成本来看,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除我国香港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通常采取政府补贴来弥补亏损。南昌地铁的客流与香港地铁无法比拟。此外,南昌地铁有何种地面的商业开发价值与之捆绑开发,这一点也无法和香港媲美。南昌运行地铁的效益前景会如何?南昌市市域人口552万人,预计地铁平均日客流仅20万人次左右,显然地铁运行难以保证收支平衡。南昌地铁运行的效益前景不容乐观,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告诉记者,南昌是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二线城市,南昌要想回收地铁建设成本,基本上难以实现,同时在运营中,政府仍要不断地投入,南昌的财政是否能贴得起?地铁的票价相比公共汽车要贵些,市民尤其是在市区的市民是否会选择乘坐地铁也是政府要考虑的。如南京投入试运营的地铁客流量就远没有达到设想,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最后南昌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应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城市规模、发展阶段,来选择未来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交通类型。近期南昌市的道路交通主要问题在于主城区的拥堵,和与周边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问题,笔者建议最现实的解决方法应该是修建造价比较低的高架桥来解决城区的拥堵问题,等城市建设到一定的程度再发展和周边组团联系的地铁线路。所以城市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来选择所需要发展的交通类型。

三、总结

篇5: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逆城市化、原因、问题、对策

一、什么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广义上来说是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区或远方较小的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狭义上来说一些大都市区人口迁向离城市郊区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的过程。我国的逆城市化首先表现为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化寺乡农村延伸,其次表现为城市市民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

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逆城市化主要是指发生在上海,北京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中的逆城市化现象。据北京的一项最先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过上周一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东南沿海为数不多的城里人相中了那些无人居住的无名海岛,盘算着怎样在那里投资,重新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二、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

(一)、人口高度密集,房价过高

中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农村人口拥往沿海发达城市,导致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人口密度过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因为那里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绿色。同时,随着中国房价的一路攀升,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购买一套住房,压力巨大。但是,对于传统的家社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拥有了一个家就相当于拥有了后半生的保证和全部的幸福。所以,无论房价如何疯长,中国人买房的信仰都不会改变。既然市区的房价过高,那么对于经济不那么富裕的人来说,就可以变相选择去郊区购买住所,适当的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加上,私家车的普及,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居住在郊区并不会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带来影响。

(二)、追求宁静的田园生活

当前推动中国逆城市化发展的主流群体以富人群体为主。他们经济相对富裕,但是大多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巨大。所以他们内心深处比常人更加追求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希望藉由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来帮助他们减轻来自工作上的压力,舒缓自己的情绪。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年人选择迁居到郊区农村来安度晚年,因为那里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心愿。当然,也不能忽略一部分爱好自由的年轻人天性中对这种田园生活的追求驱使他们加入逆城市化的大军中。

(三)、农村经济的相对变好

促进村镇发展,普遍使用的力量有两类:一类是依靠农村和小城镇自身的实

力,即依靠小城镇所管辖的区域的经济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一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发和中国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无论是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娱乐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这就促使和吸引一批人口来农村居住。因为,即使是在农村,其实也是可以享受得到与城市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同时逆城市化也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逆城市化的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的速度就快。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农村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的中心城市和中心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

(四)、城市交通拥挤,工业污染严重

上文中提到大量来自农村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从而不可避免的带来交通拥挤的现状。因为,当前中国的私家车增长速度是突飞猛进的,当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多的利用私家车来代替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原有的城市道路将不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从而造成交通拥挤现象的出现。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早期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对环境的影响的旧工业模式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渣,重金属,有毒尘埃和气体,不但污染了城市的环境,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城市令人堪忧的现状促使了大量人口向农村地区流动。

三、逆城市化现象带来的问题

(一)、对农村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逆城市化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的压力,当大量人口开始向农村迁移时,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为了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走上招商引资的道路,再加上迁居到农村的商人也会出于便捷的考虑,将自己的产业迁移到农村。于是农村开始走向城市化,新的工业城市将慢慢形成,原本清新自然的农村环境将受到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农村的私家车也将不断增多,以满足还在城市工作的人群的出行需求,这样就会带来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污染环境的同时也打破了农村原有的宁静。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求加大

大量人口涌入农村生活,无论是短期生活还是长期生活,为了满足众人的生活需求,农村都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来的道路需要扩宽,停车场将要被开拓出来。除此之外,电力设施需要更新,娱乐设备也要一步步建设。大型仓储超市和农贸市场也需要备建设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逆城市化为农村改善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但是考虑到农村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大量出资,或者开发农村赚取资金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无形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隐形压力增加

搬去农村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轻松惬意,但是事实上,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布置在农村的新家。同时对于那些只是在周末前往农村休假的白领阶层来说,一来一回往返农村的路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可能周五晚上直到深夜他们才能赶到位于农村的新家,周一早上凌晨他们就需要出发返回城市上班。原本是

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但是这样奔波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可能不但不能充分享受两天愉快的休闲假期,还要遭受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这样人们的生活压力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生活节奏更快。

(四)、“城市空洞”现象的出现

“城市空洞”现象是逆城市化的显著表现。所谓“城市空洞”现象,就是指白天繁华的城市到了晚上就冷冷清清,毫无生机。这是因为,大量在城市工作的人口,他们将自己的家安置在农村,他们每到下班就离开城市,去农村过夜。这样到了夜晚,城市的商场,超市等服务行业在关门之后,整座城市就如同死城一般,没有来往的人群和车辆,与白天拥挤喧闹的繁华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解决逆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虽然在沿海发达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出现,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依旧庞大。这就造成了人口密度进一步上涨。所以为了缓解城市化的节奏,同时也为了逆城市化更加和谐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是需要坚持并且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必不可少。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轻城市污染

环境友好型工业要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工业,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环境友好型工业不仅能够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减轻城市的工业污染,而且还能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为他们不会因为资源枯竭和城市污染严重而难以生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轻城市污染。这样大量的人口将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前往农村生活,逆城市化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中国的城市化也会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道路的建设,缓解交通压力

私家车的增多,城市交通压力增大,电视新闻经常报道一些大堵车的事件。所以我们要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道路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因为这样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居民出行增加便利,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也不会因为堵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加强城乡之间道路建设可以方便城乡之间的来往和交流。城市的交通得到缓解,逆城市化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会得到改善,生活节奏可是适当的减缓。

(四)、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

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对城市的污染,降低对资源的浪费,缓解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人类更快更好的居住在城市当中。其实,就算没有逆城市问题的出现,我们也应当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不仅要我自己这一代人考虑同时也要为我们后代的子子孙孙考虑。

诚然,当前的中国逆城市化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和不足之处。首先,中国的逆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其次,“伪逆城市化”现象出现,这是与当前中国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政府对于农村的优惠政策,让大量城市户口想要变成农村户口,而农村户口的人也不愿意转成城市户口,从而导致了“伪逆城市化”。无论如何,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逆城市化现象 也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趋于正常化。

参考书目:

《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城市化模式及其 转变研究》盛广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宁克平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李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论文: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王小伟朱红梅《资源开发市场》2006年4月

《从价值观的维度透视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现象》于华珍刘定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月

篇6: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不同城市化阶段景观演变的热环境效应动态-以深圳西部地区为例

热环境效应是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演变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热环境效应动态研究有助于理解景观对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在不同阶段的规律特性.本文利用深圳市1987年、1995年和3期Landsat TM影像,通过构建热环境效应变化指数描述不同城市化阶段热环境效应的发展特征,并通过景观分布指数表征景观演变对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环境效应的空间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由聚集型逐渐转变为零散与破碎分布;在快速城市化阶段,景观演变对热环境效应动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热中心的扩展,同时自然景观对热环境效应的缓解作用有所减弱;城市化稳定阶段,景观变化的热环境效应由空间的扩张转为强度的提高.

作 者:谢苗苗 王仰麟 李贵才 常青 吴健生 曾祥坤 XIE Miao-miao WANG Yang-lin LI Gui-cai CHANG Qing WU Jian-sheng ZENG Xiang-kun  作者单位:谢苗苗,王仰麟,常青,吴健生,XIE Miao-miao,WANG Yang-lin,CHANG Qing,WU Jian-sheng(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李贵才,曾祥坤,LI Gui-cai,ZENG Xiang-kun(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卷(期): 28(4) 分类号:P4 关键词:热环境效应动态   城市化   景观演变分布指数   深圳西部地区   .dynamics of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effect   urbanization   landscape changedistribution index   western Shenzhen  

篇7: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关键词:城市化 问题 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城市缺乏空气、阳光、绿地、新鲜空气。另外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与城市人口形成了一定差距,他们也缺乏着在城市生活工作所需要的相应知识和适应新时代、新物质条件的技能,就业方面竞争力比不过城市求职者,就业率低,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从事的劳动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就业稳定性差,也因此导致农村进驻城市人口的贫困度增大,基本的生活得不到良好的保障,随之也产生了一定的治安管理问题。(2)还有一方面就是当前的城乡户籍制度,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采取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遗留下来各种弊端,由此也影响到与之相应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福利政策,人为地把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分隔开来,制约了迁移的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工作,导致许多在城市生活多年,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农民无法得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福利保障待遇,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由此也使得这部分农村人民产生被剥夺感,产生对城市的排斥感。(3)更有甚者,进驻的农村人口的后代,有的受到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没有城市户口的儿童无法在城市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作为农民工人女,基础教育就被排斥在城市的教育体制之外;有的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村家庭生活环境艰苦,无法支付起城市学校的费用,也致使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良好的义务教育;另外现有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的建设经费、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得不到保障,虽然农民工子女得到了一定的基础教育,却不够完善,文化程度等依然和城市儿童存在相当差距。

2.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城市贫困的凸现也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城市中下岗事业人员的大量和突发式的增加是导致城市贫困人口面扩大的主要因素,城市经济处于转轨期,下岗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多数离职人员并不享有政府规定的下岗人员的待遇,并且没有迅速获得再就业的机会,就业率低,并且逐年下降,下岗失业人员不得不从事一些临时性的、不稳定的、低收入的工作,这是他们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另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城市贫困恶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失业保险体系,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当前社会的医疗、住房各方面费用都呈现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巨额的支出使得他们陷入贫困并且是长期状态。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个人文化素质低,不易就业,沦为社会底层,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这样的贫困群体成规模化地在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地步入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储蓄不多、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也都加入到了城市贫困群体的行列。老人可从事的工作范围很有限,并且工资普遍低,有的老人生育子女多,家庭负担过重,也几乎无存款来应对当前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性变革所带来的生活支出的增加,再加上离退休后,原本的待遇和补贴相应地消失,生活水平因此明显下降。

3.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田、森林、果园等逐渐被柏油路、高屋建筑所取代,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利益的驱使,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许多诸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森林覆盖率减少、草地退化等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减少,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地域生态功能也因此减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系统内部原本所固有的联系和秩序被打乱,空间上的完整性被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甚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情况,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同时,在城镇扩张的过程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行业也不断地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于由于管理不当,工厂作业产生的垃圾随处排放,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不达标而直接排入河流中,污水排放总量不断上升,虽然暂时性地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收入,但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巨大的破坏,产生了持续性的危害,有的城市甚至已经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局面。除了城市和工业发展带来的“三废”污染之外,农业耕作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水质、土壤等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并且也具有着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化学性化肥、农药的使用,一方面保障了农作物的高产量,另一方面它的有毒性也污染了环境。由于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的欠缺,农药经常有残留、或造成水体污染、土质污染,破坏了环境的系统服务功能。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板结、退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一些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农民们也未能及时处理,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未能被农作物完全吸收,通过地表进入河流当中,也造成了河流的富营养化,进而使得河流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4.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

城市化对于水、电、煤气、石油、燃气等各种能源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增长,也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资源供应上出现了一系列供不应求的局面。从最为突出和常见的水资源问题谈起,过去的城市供水问题主要是排水设施的不足,而不是水资源的匮乏。而如今,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大大增量,据统计,我国约有6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大约有200多个,有的城市甚至被迫限量供水。而且大部分城市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开采过量,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从土地资源谈起,我国虽然幅员辽阔,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其中耕地面积仅125万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仅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国一直存在着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人口规模的扩大使得粮食需求量的大量增长,但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非农业用地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来自人口和工业化的双重压力,使得土地资源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5.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就在不断的改善和调整当中。城市是由第二、第三产业的区位所构成的特有经济空间,城市化是第二、第三区位的生成、集聚和发展的过程。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内在要求,城市却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并未对城市化进程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而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重消费、轻积累,偏重重工业、抑制农业和轻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导致产业结构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处在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演进的历史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它们主导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呈递减趋势,导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却难以带来就业结构发生质的飞跃。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1.人口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农村城市双向的努力

这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要坚持计划生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少生优生的意识。同时也要加强人口管理,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普及教育并保证其质量。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考虑到大城市自身的困难,当前应逐步放开中小城市的壁垒,加强中小城市的建设,扩大就业机会,并以此减轻大城市的压力。改革城镇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消除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根本制度性障碍,避免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受教育权等的现象发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的途径,政府可发挥职能鼓励社会办学,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各方面教学资源,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鼓励更多具备良好的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最后也要注意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制定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规章制度,并纳入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使其办学教学更加有序化、规范化。

2.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两手抓”

所谓“两手抓”,即一手要紧抓生活保障,另一手紧抓促进就业。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1)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区域,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加大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逐步调整现有的社会福利政策,在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义务教育等各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各种类型的劳动者都能被覆盖于社会安全网中,并且不为城乡身份所限制,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劳动者们的安全感,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2)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就业的法律法规,把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解决,用法律来约束侵犯贫困者权益的行为,从而为贫困者就业和再就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广开就业门路,实施再就业扶贫,提高企业对富余职工的安置能力,减少直接流入社会人员的数量,不断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和就业领域,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问题,提高社会就业率。同时政府要配合营造多种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给予个体、私营经济以健康发展的动力。全方位引导失业人员向社区服务业转移,引导他们从事各种劳动服务,就业扶持向贫困者倾斜,并且通过加强对贫困者、低素质人群的集中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治理,保证其治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促进适合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健全和完善。

3.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城市绿化

城市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建立经济发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必须重视城市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此,要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城市要加快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兴产业,同时加大对工业、农业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噪声、汽车尾气、生活废弃品、工业污水等城市污染源的处理: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率;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完善燃煤设施,以提高城市大气质量;加强城市道路建设,降低交通噪声;提高城市绿化率,创建生态城市。同时,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污染物;综合利用、回收工业废弃物,节省能源和资源;实行专门生产,集中处理;鼓励大城市进行大容量的快速交通系统,创建高效、低污染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加大研究和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特别要加强对耗能严重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体系,对水电推行阶梯价格,利用价格机制,减少资源浪费。城市郊区以发展无污染、无公害农业为主,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

4.对资源问题,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是有限的,部分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能只为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性的发展,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我们应对土地实行可持续利用,搞好土地总体规划,严格城郊土地管理,城市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护好农用耕地,已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借各种理由加以变更。对于当前土地的粗放利用,可以通过土地整理来获取更多的耕地面积,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比如复垦废弃地、平整土地、沟渠路的规划治理以及对于居民点、建设用地归并等。另外也要注重提高农作物的产出,大量提高耕地的单产量,提高收益,以此带动城市的发展。我们也应对水、电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以期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我们要尽早考虑到能源的多元化问题,开拓更加丰富的新的清洁能源,例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的方面的能源,做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还要注意节约用水,促进城市水资源平衡,污水处理回用等等,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能源产出率。最根本的是恢复并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环保设施,最终达到生活环境、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5.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篇8:西部城市发展的现代进程与城市化问题-以绵阳城市发展为例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大力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进入城市后的农民工, 在受自身经济水平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和诸多衍生障碍限制的情况下, 面临着严重的住房问题, 他们许多都居住于“城中村”、工棚以及不宜住人的地下室等未纳入城市规划与房屋管理体系、缺乏基础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居住拥挤且环境恶劣、价格低廉的居住区内。这种条件不仅不利于其积累资本, 获取信息和获得机会, 融入城市主流生活, 加剧社会分割和贫富分化;而且这些居住区与城市主流社会隔离、严重破坏城市面貌和社会和谐, 与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匹配,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在农民工城市住房的问题上, 国外的许多相关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在城市人口的社会空间选择理论方面:阿朗索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住宅位置、工作位置和经济收入是相互联系的。在城市为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问题方面:沃纳·赫希在对美国的长期住房政策与计划的分析中谈到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帮助增加标准出租房, 供某些阶层使用。M·歌德·伯戈和P.钦洛依认为, 通货膨胀和住房现货交易的需求, 增加了人们获得房屋所有权的困难, 使得低收入家庭的负担增加。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并未直接针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等。

近年来, 国内学者针对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亦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探讨。汪来杰 (2005) 指出, 农民工居住的地缘性聚落现象值得注意。这种聚落形式反映了农民工认同的需要, 并部分地满足着其住房保障及其他保障的需求, 但可能会出现越来越贫困化的现象。邓楠、王丽静 (2008) 认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统一住房保障体系, 应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的特点, 要科学纳入而不应盲目扩容, 应着力研究城市住房政策和农村宅基地政策的衔接。在具体措施实践上, 郝俊英、张煌洽 (2008) 认为, 应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资金来源, 具体可以通过政府出资建设廉租房或免费公寓, 鼓励用工单位投资建设或租用农民工公寓, 给农民工租金补助。在土地供应安排上, 马万里、陈玮 (2008) 认为, 城市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安排土地供应建设农民工适用住房。

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其本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借鉴。本文以杭州为例, 在深入调查当前农民工住房现状, 分析原因, 借鉴国内外各方面经验的前提下, 从城市化、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等角度深入研究将是未来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杭州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需求研究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杭州市务工的农民工的住房类型、住房分布状况以及住房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在调查过程中, 还辅以一定的实地调研和组织部分农民工进行了小组访谈和专题座谈。

本次的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12份。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杭务工的农民工大约有300万人, 本次抽样调查的比率约为万分之二。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散居在各个聚居点的农民工, 以及工厂的集体宿舍和建筑工地工棚的情况。

1、杭州农民工住房现状研究

(1) 农民工住房类型。住房类型主要是按照房屋的建造和开发模式进行划分的, 主要包括普通商品房、房改房、城中村的农房 (城中村原有的房屋) 、城中村房主自行搭建的房屋和其他房屋 (主要包括营业场所和地下空间)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到, 目前杭州市区农民工住房主要类型为租赁私房, 以农民房为主, 而且居住相对集中, 从而形成了农民工集中居住的“城中村”居住类型, 另外的一种形式是由单位提供员工宿舍, 还有少数农民工居住在城市中, 靠自己搭建棚屋居住, 此外还有少部分农民工已经购置住房或者住在亲戚朋友家里以及民工公寓或其他方式的住房中, 这种形式在总体住房类型中所占比例较小, 如表1所示。

(注:数据来源:通过本研究的问卷调查整理所得。)

(2) 农民工居住地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杭州市农民工分布的地段调查表明, 农民工居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市区还未进行改造的城中村或者城乡交接处, 这些地方多以农民房为主, 房租低廉, 距市中心相对较近。

总而言之, 市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一是城市中未进行改造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一般分布在老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由开发商造成的烂尾楼等地方。这些地方的住宅相对来说比较破旧, 居住环境相对恶劣但是房租低廉、与城市联系的相对密切, 交通、生活条件的便捷以及管理的相对松懈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到此居住。二是火车站、汽车站等城市交通周围, 火车站、汽车站周围由于交通便利, 有利于便捷地到达工作地点, 给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吸引大量的农民工汇集于此。三是市区的工地, 工地上的部分建筑工人, 他们为了节省住房开支, 通常用简易材料搭建成棚屋, 住在工地上, 甚至有些单位会为农民工在工地上搭建临时性的建筑, 或者在建筑的地下车库等地方搭建临时的棚屋为农民工提供住宿。

(3) 住房质量现状的特点。对于住房质量问题, 我们调查过程中考虑的是居住空间大小以及基本的生活设施的配备。住房面积是衡量住房质量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指标。本次调查中发现, 对于杭州市农民工而言, 拥挤是其住房的一大特征。现今, 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是众所周知的26平方米, 但是从本次结果来看, 杭州市农民工的住房面积人均不足8平方米, 不到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些住房多存在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通风采光条件差、户型设计落后的现象;从周边的环境来看, 农民工所居住的地方配套设施少, 活动场地欠缺, 绿化面积小, 公共卫生“脏、乱、差”状况令人担忧, 有的住房外观与现代城镇发展不协调, 并存在消防、安全等隐患。

其次对于城市住房设施设备的选择, 我们在调查中考虑的是自来水拥有率, 电视、厨房、卫生间、热水器、以及空调的拥有率。本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至今还约有3%的农民工居住地没有配备自来水, 16.2%没有天燃气, 28%住房不配卫生间, 35%住房不配厨房, 41%的住房没有电视机, 60%住房没有热水器, 62%的住房没有空调, 居住条件很差。其中居住质量最差的是建筑工人, 他们经常处于工棚污水横流、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环境之中, 其居住质量之恶劣, 超出常人想象。

2、杭州农民工住房需求研究

(1) 选择住房的决策因素。针对农民工选择住房的因素进行抽样调查统计, 结果表明, 对于选择租房的农民工, 其中81.34%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 也就是租金的高低。因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城市中处于下层, 每月平均2000左右, 很多人还是背井离乡想多赚点钱补贴老家的亲人, 为此他们希望能够尽量消减自己的生活开支。在住房的选择上, 对于居住环境、配套服务方面要求很低, 他们认为只要可以住, 而且租金便宜就是最好。因此租金的高低是他们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 64.67%的农民工认为第二重要的因素为交通的便利, 大多数农民工喜欢在工作单位附近租房, 因为较短的距离可以使他们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等费用较低的方式上班, 可以减少交通费用, 因此交通便利是农民工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影响农民工住房选择的第三重要因素为社会因素。大概有61.39%的农民工认为选择住房的第三重要因素为周围的邻里关系。他们都希望周围的邻居能够和自己的一些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比较相似, 从而使自己没有更多的陌生感。这也说明了农民工在选择住房时还倾向于同质居住。所以农民工在选择住房的时候愿意在旧城区或者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租住, 除考虑这里地价低, 房租便宜以外, 还因为这里多是当地农民的私房, 无论从城乡文化结合、生活方式、习俗都更接近他们原本的生活环境, 因而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2) 居住环境需求最主要为干净卫生、生活便利, 对娱乐的要求不高。在对农民工居住的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的过程中, 我们列举几项让其选择 (可多选) , 结果表明居于首位的是住房的卫生条件, 大约有95.32%的农民工认为卫生会影响他们的住房选择;其次有86.13%的农民工认为生活便利程度是影响其选择的第二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的环境影响因素为较好的安全保障。

而目前在卫生条件方面, 农民工普遍对现在的住房卫生条件不是很满意。例如, 垃圾很长时间没人清理, 对于那些在工棚里居住的农民工, 住房条件更加恶劣。67.14%的农民工希望自己住房能有更好的通风采光效果, 54.12%的农民工希望自己的住房周围的垃圾清理要及时到位。在交通便利方面, 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工, 工作时间结束后, 很多人已经相当劳累, 他们希望在自己住房附近能够方便的得到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住房周围的配套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是影响他们选择住房的另一重要因素。

另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周围娱乐休闲的提供对农民工的住房影响不大。87.23%的农民工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 其次为看杂志、看书。相对于现在杭州市民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 如旅游、度假、运动、上网等, 农民工的娱乐活动需求就单调的多, 一则是旅游、度假等活动消费支出比较高, 是农民工经济上所不能承受的, 一则是农民工的平时工作很忙, 也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去娱乐。

三、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形成机制研究

通过对农民工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的分析可知,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居住状态是“非市民”化的。而要想让农民工融入城市首先要做的是经济层面的融入, 而住房问题的解决则是其中首要问题。因为住房不仅是栖身之地, 还包括对人文环境、交往对象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住房模式, 是农民工在住房制度约束下的主观能动选择, 其过程必然投射其持有的价值观。为此, 我们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以期找出影响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主要因素。

1、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国的城乡社会的分离, 是以现行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因为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以及劳动就业制度等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 同时二元户籍制度赋予每个人的户籍身份几乎不能改变。没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农民工, 根本就不能分享城市里的社会资源, 广大的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了许多不平等, 成为我国现阶段数量最多的弱势群体, 进而成为约束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基本制度“瓶颈”。

首先, 在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方面。虽然农民工进入城市后, 因为户籍制度, 不能摆脱“农民”的社会地位, 农民工甚至其子女都不能得到在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 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权利。而且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很少考虑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 反而经常拆除他们的住所 (城中村、棚户区) 。

其次,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 如果打算买房永久定居城市或者举家迁入城市的话, 一方面, 他们会考虑迁移的预期纯收益和留在农村的预期纯收益。如果迁入城市, 必然要放弃农村的承包土地, 即使在迁入城市能有城镇户口的前提下, 依然有部分农民工对农村的承包土地“情有独钟”。因为在他们的眼里, 土地是他们所有的生活保障。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 在2000份问卷中, 有效问卷1879份, 其中, 愿意放弃土地而迁入城市的人数为209人, 占样本的10.45%, 明确表示不愿意的为1307人, 占样本的65.35%, 对此表示不确定的为248人, 占样本的12.4%, 选择其他的有11.80%。

另一方面,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 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福利等方面仍会受到差别待遇, 这就加重了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本研究对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 当被问及是否当心自己及家人的养老问题时, 84.56%的人表示出担忧, 而对于生病了是否去看医生, 91.36%的人表示费用太高能不去医院则不去。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大幅度的提高了农民工在城市买房定居的生活成本, 显著降低了他们支付城市居住成本的能力。

2、收入因素的限制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下, 经济收入因素仍然是制约人们精神与物质生活选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整个社会中属于低收入阶层, 这是影响农民工对住房有效需求的因素。

在本次统计调查中, 我们以家庭为单位 (因为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以前的个人进城务工的形式逐渐向夫妻二人家庭式进城的形式转变, 所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相对来说更为合理) 来统计农民工的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36.15%的农民工个人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之间, 其中个人平均月收入在2000—2500元的占总体比例的30.70%, 在2500—3000元之间的占总体比例的10.9%, 3000—3500元的占总体比例的5.9%, 1000—1500元的占总体比例的3.65%, 1000元以下的占总体比例的3.35%, 4000元以上的占总体比例的0.45%, 具体如表2所示。根据杭州市统计局的资料表明:杭州市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3810元, 也就是说月平均收入约为2800元。而73.85%的农民工的收入为2500元以下, 也就说绝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基本上达不到城市的中等收入水平, 类比与城市居民的收入他们处于中低下收入水平。农民工的生活境遇也是由他们的收入水平来决定的。收入层次水平越低, 对住房的要求就会相对较低, 因而除了少数农民工有私房外, 大部分农民工都选择了租房。

(注:数据源于问卷调查, 经统计所得。)

3、住房保障体系的缺失

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中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是目前正在我国城镇范围内推行的两种主要住房保障供应形式。但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总体来看在城镇居民中实际覆盖率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 再考虑中低收入人口比例较大的1.2亿农民工的覆盖范围, 就面临很多问题。尽管住房保障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 但农民工住房问题仍在凸显, 反映出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尖锐矛盾。

首先, 从经济适用房层面来看, 一方面, 国家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具有当地城镇户口”, 这样, 没有城镇户籍的农民工被明确的排斥在外。另一方面, 各地区为片面追求经济适用房的覆盖范围, 纷纷扩大了经济适用房的申请范围。如杭州市2011年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上限上调为24028元, 继续保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能够申请到经济适用房。但是目前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根本没能力提供全民保障, 实际上能提供的经济适用房数量有限, 再加上还有一些高收入者的寻租行为, 实际对象范围还更多, 这就导致了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能申请到经济适用房的概率更加的微乎其微。

其次, 从廉租房层面来看, 解决农民工城市化住房问题的局限性。目前, 在政策层面, 我国实行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同样将农民工排除在外。虽然个别地方出台了关于农民工的廉租房政策, 但因种种原因并未长期付诸实施, 真正住进廉租公寓的农民工人数与总数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记。从政府对廉租房的供给角度来看, 在资金方面, 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政府对廉租住房的财政投入尚且不足。目前廉租住房在管理方面, 尚无法律对农民工的住房权做出保障, 廉租住房制度涉及到地方政府、农民工工作单位甚至是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利益问题, 而管理制度的缺位, 势必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4、影响农民工住房的其他因素

(1) 社会环境方面对农民工住房的限制。首先, 在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中缺乏对农民工住房的具体的指导。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外来人口, 与城镇居民有不同的特点, 而目前对农民工安置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形体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缺乏总体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的指导, 缺乏一套针对农民工这种外来群体特点的规划设计理论, 同样, 在城市住房建设规划中很少提到外来人口住房供应的规划。这样,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后, 会给城市的社会和公共生活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 会产生建筑密度加大、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道路阻塞等问题, 尤其住房供应紧张的问题将尤为严重。

其次, 法律对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还不够。目前, 我国没有专项的保护城市外来人员住房权利的法律, 一直还处在政策层面。对农民工住房管理条例的认识还不够, 所以农民工在租房过程中如果出现经济纠纷就会比较被动, 因为很多问题找不到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导致实际操作混乱。另外, 农民工虽然人数众多, 但是在城市中是最弱势的群体, 在城市的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 虽然很多都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农民工却对相关法规的制定没有发言权。这又进一步导致了法律对农民工保护的缺位。

(2) 土地制度与房地产泡沫对农民工住房的限制。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是从供应方面来看, 国有土地的拥有权由当地政府行使,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这样土地价格因供给垄断与需求方恶性竞争而推高价格, 土地成本的增加又被房地产商转嫁给消费者, 导致房价近年来的大幅度上涨。

年度家庭全部收入与房价之比反映的是消费者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能力。综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情况, 居民家庭年收入与房价之比通常在1:2.5—5之间。联合国相关机构合理的指导性指标为1:3, 世界银行的指标为1:5。而以杭州的房价为例, 我们来看房地产的泡沫对农民工住房的影响。2010年杭州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3810元, 而2010年杭州主城区的商品房的成交均价为18307元, 以住宅面积60平为例, 一套商品房的价格大约在100万元, 居民家庭年收入与房价之比在1:30左右, 在解决住房问题上, 进城农民工以及城镇户籍居民都没有获得土地建房的资格, 要想获得住房, 对城镇户籍居民只有租住政府公房和购买商品房, 而对于农村户籍的进城农民工而言, 因没有被纳入租住公房的群体, 因此剩下的唯一途径就只有购买商品房, 农民工的收入绝大部分又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之下, 要想在城市买一套房子, 不吃不喝也要30年以上, 商品房对绝大部分农民工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四、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解决与对策探讨

对于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住房问题, 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关注。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首先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关系到农民工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 也就意味着农民工最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使农民工在城市中流离居所, 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 影响到和谐社会主义的建立。

1、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实现以居住地为中心的人口管理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间人口大规模的流动, 导致城市的人口结构不断变化, 如果我们继续实施局限于户籍制度的住房政策将不利于解决目前的城市住房问题。我们应向现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以居住地为中心的人口管理模式学习, 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相对固定的住所, 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任何公民都有权利进行户口登记, 纳入城市人口管理范围之内, 在政策上对社会保障实行不分所有制、不分企业隶属关系、不分职工的职业和岗位, 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项目、统一的缴费标准、统一的待遇标准, 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国民待遇实现平等, 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 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 消解区域性制度障碍。

2、政府在改善农民工住房上发挥主导作用, 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模式

住房保障制度问题是政府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 我们可以根据居民收入状况及形成原因、家庭居住条件和特点、贫困程度系数大小及贫困周期的长短等因素确定阶梯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模式。

第一阶层是廉租房, 这应是救助水平的最高层次, 救助的对象应是城市中最低收入家庭和永久性贫困人群, 廉租房将提供给那些处在生活最低保障线上下的人群租住。第二阶梯是公共租赁住房, 这个层次的保障对象是收入水平处于中低收入居民家庭, 他们是非永久性贫困的一般居民。应鼓励提供适合农民工租赁的社会化公寓, 培育小户型、低租金、具有基本功能的房屋租赁市场。第三阶梯是经济适用住房, 保障的应是中、低收入家庭, 是暂时处于相对低收入的人群为他们提供价格和面积合适的住房。第四阶梯是限价商品房, 主要针对城市中中等偏下的收入者, 他们的居住条件和收入状况符合购买限价商品房的条件,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资金积累, 能够承担得起购买住房产权的压力。限价房由政府主导定价, 定价原则按照比周边同类商品住房低20%~25%确定, 这样可以帮助中等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再往上就是城市的中高收入者, 他们的住房完全由市场决定, 不应该再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3、提升农民工自身的保障能力

首先, 对农民工自身来说, 他们的低劳动技能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范围, 大部分都是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取报酬, 而集中的低层次职业结构导致了他们现有的居住形态。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政府出资实行引导性培训, 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劳动技能, 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创收能力。

其次,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对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城市居民就业应一视同仁, 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同时政府应在适当的政策引导下, 如退税、抵扣等, 引导用工单位为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状况做出努力, 政府可以要求用工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工资中, 包含住房补贴, 并逐渐提高农民工收入中的住房消费比例。

4、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

允许各地在遵守国家基本土地政策的基础上, 在城市方面,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 允许政府以低于市价的标准征用公共用地, 以保证建立保障性公共住房的需求, 应该避免从土地增值中获利。对于农村的土地, 积极探索, 加快农村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探索已经进城定居农民工有偿转让原有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的操作办法, 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跨城乡交易等机制与政策。对持续在城镇务工若干年以上的人员, 应该对其宅基地进行灵活处理, 例如, 允许其自愿将原有宅基地退还给村集体, 并由村集体复垦为农田, 其原有的宅基地可以折价换取务工地的一套等面积保障性住房, 而其所务工的城镇则可以获取等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住房与土地指标挂钩, 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住房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民工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的瓶颈。我们要不断总结国内外的经验, 寻找能够改善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最佳方案。我们期望通过政府的引导以及加强及企业的责任等方法逐步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等措施, 改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对杭州市的农民工住房现状和需求进行了研究, 发现受户籍二元化管理和土地制度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量农民工住房存在过度拥挤、环境恶劣和居住分割等问题。本文针对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如何落实责任主体, 缓和各方矛盾, 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期分阶段逐步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上一篇:我国婚恋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表达失恋的伤感句子说说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