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30

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1: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既是发展的目标和文明的形式,也是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发展的资源和基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经济生态化发展战略,从源头预防到全过程控制,改变原来对自然界无限索取的生产与生存方式,向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向恢复自然生态和扩充环境容量的方向转变,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濟的结合部。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 077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交通区位、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差别,与此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地位。

中国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是首先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然后再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先农业支持工业化建设,再工业反哺农业;先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加快城市化步伐。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在遵循这一发展轨迹而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污染事件警示我们,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行不通,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往往是1倍的产出、需要成百上千倍的投入来治理。如何化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避免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找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通过资源的最小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从而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三、县域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建设文明的物质基础,需要在建立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与东部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以及三农问题等诸方面,而县域经济又是这诸多矛盾的交汇点。根据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揭晓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

西部地区县域辽阔,煤炭、石油、有色金属、水电等资源丰富,农林牧特色产品优势显著,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县域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

四、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生态文明以对自然的自觉关怀为内在约束,通过将“生态化”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落实到文化、经济、社会四维一体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来实现“自然—人—社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因此,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含多个方面的层次,不仅包含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价值观,包括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生产方式,还包括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消费模式以及发展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循环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等多层次、多视角的内容。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要以重点生态区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部门协作和监测评估,促进生态环境整体趋好。着力推进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西南石漠化防治区、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等重点生态区建设。继续加强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和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重点推进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上中游,三峡库区以及滇池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矿山、工厂“三废”(废渣、废气、废水)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态产业发展中,应遵循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生态服务业为导向的生态化发展战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建立以低耗、低碳、高效、高质、无公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为方向,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强化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在生态工业发展上,以低消耗、低污染为目标,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工业生产过程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安排,力求节能、减排,投入—生产—产出—循环使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通过市场配置,实现生态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在生态服务业发展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友好型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同时推动金融、保险、通讯、信息等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

3.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利用价值,优化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强化土地资源对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鼓励生态产品消费,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抵制“白色污染”,鼓励购买和使用生态环保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等绿色消费;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实施政府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计划,优先采购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和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建设节约型机关,引导企业推进绿色办公;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低碳旅游活动等低碳旅游消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工业、农业节水,推进公共机构、城镇生活节水。

4.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强调生态伦理、倡导生态行为,以提高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为根本目的,从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出發,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建设村落、社区、企业、政府生态文化试点,建设覆盖全民的县域社会生态文化体系,使得特色鲜明的县域生态文化主题深入人心,生态文化氛围浓厚。

参考文献:

[1] 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 郭京福,左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商业研究,2010,(10).

[3] 彭玮,邹进泰.中西部地区县域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江汉论坛,2011,(5).

[4] 文传浩.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若干理论误区与实践问题[J].西部论坛,2010,(11).

[5] 张文台.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郑立

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2:

从地方到全球到“全球地方”

摘 要: 斯科特·斯洛维克以美国西部生态批评,尤其以美国西南部环境文学研究为例,就如何探寻环境文学中的地方和全球意义,如何扩大生态批评的研究范畴做了有意义的探讨,提出生态批评现阶段关于“地方”的看似矛盾的两个观点:地方意识和全球意识,倡导“生态世界主义”,认为我们应该在特性与共性、地方与全球、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生态批评或者说环境文学研究就应该积极探寻这些关系的含义。

关键词: 斯科特·斯洛维克; 生态批评; 地方; 全球; 美国西部

作者简介: 徐海香,博士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①斯科特·斯洛维克,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英文系教授,美国生态批评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创会主席,《文学与环境的跨文化研究》主编,《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

主持人简介: 程相占,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研究;张嘉如,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助理教授,比较文学博士,从事当代中国文学、电影与文化批评、佛教环境伦理及禅宗生态论述研究。

斯科特·斯洛维克是美国生态批评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的创会主席,现任《文学与环境的跨文化研究》(ISLE)主编。笔者就环境文学研究中的“地方”话题对斯洛维克教授进行了一次正式访谈。

徐海香(以下简称徐):斯洛维克教授,在“生态批评第三波:该学科现阶段的北美思考”中,您提到了关“地方”的相互矛盾的观点。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现阶段生态批评对“地方”的不同观点吗?

斯科特·斯洛维克(以下简称斯洛维克):我着手写“生态批评的第三波”这篇文章是在2009年。2008年,厄休拉·海斯的《地域和地球:全球的环境想象》和汤姆·林奇的《旱地迷恋:西南文学生态批评探究》差不多同时在美国出版。表面看来,这两本书好像代表了21世纪初关于“地方”的相对立的或者说互相矛盾的观点。海斯的方法是强调改变她称之为“邻近伦理”的必要性。她认为在当今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全球意识”,要用“全球联系的意识”代替“地方意识”。她还认为我们需要新的文学和新的科技(比如说“谷歌地图”)来创造这种新的意识。汤姆·林奇的方法则暗示我们多数人住在地球特定的某些地方,这些具体的不同地方很重要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感觉。在《旱地迷恋》的引言中,林奇引用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个例子。梭罗是在凉爽又潮湿的马萨诸塞州写的这本书。在“经济”这篇文章中,梭罗列下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必需品,他列下的单子里没有水。如果梭罗是在新墨西哥的沙漠里写下这本书的话(林奇就是在那里写了《旱地迷恋》),那么水就会名列梭罗所列的必需品名单的第一位,因为“地方意识”,或者说对于当地情况的认识实在是太重要了。林奇认识到地方的重要性。

所以表面上看来这两本书代表了对“地方”这个概念的相反的观点。两本书基本是在同一时间出版,很有些反讽意味。然而,海斯不是简单地在讨论一个新的“全球意识”,或者说她称之为的“世界意识”——这种意识显示了对世界许多不同地区的熟悉感和舒适感。她说的是“生态世界主义”,“生态”这个前缀意味着一种带有责任感的世界主义。“生态世界主义”显示了一种以“地方”为导向的意识和以“全球”为导向的意识之间的妥协。另外一方面,林奇倾向于强调他所称之为的“生物地方主义”。这种“生物地方”意识是很强烈地以特定区域为导向的。然而林奇承认,任何特定的“生物地方”都是更大区域的一部分,后者又是一个更大区域的一部分。林奇的这种环环相套的“生物地方主义”与海斯的“生态世界主义”性质是相同的。事实上这两位作者的观点不算背道而驰,只不过海斯更多强调了全球,而林奇则更多强调了地方或者说“生物地方”。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学者也在探讨“地方”概念。比如说著名的英国生态批评家格雷戈·格拉德认为,“地方”对他而言不再是有用的范例或者说概念上的参考标志。他的大多数学生住在市区,都倾向于对实际的地方没有很强烈的联系。他在英国伦敦的郊区教书,他说他的学生不再住在真实的地方了——他们住在城市里,住在科学技术里,尤其住在因特网里。格拉德说,对他的学生而言,赛博空间比传统的空间来得更加真实有意义。所以格拉德认为,我们需要心胸开阔地去思考技术空间的其他形式,这些空间也许会取代在过去曾对人类有用的自然“地方”的某些元素。

徐:最近我们探讨到一个有趣的新词“Glocal”。在环境文学研究中,怎样才能把对具体地方的环境文学研究与全球化意识结合在一起呢?

斯洛维克:这正是当今许多学者和作家正在做的事情,尤其以海斯和林奇等人为代表。他们正在试图寻找一个方法,以便在越来越全球化的生存语境中重新表达“地方”。“Glocal”在英语中听起来很怪。我想人们已经使用这个词很久了,但是这个词一直都没有真正流行起来。我有一些其他地方的朋友,比如说韩国的一些同事们,他们喜欢用“Glocal”或者说“全球主义者”。但是这个词确实很生动地显示了人们试图把“地方”和“全球”结合起来,这两个词不应该分开,“全球”不应该取代“地方”,两者我们都需要。人类是物质地生存于特定地点的生物,即使我们经常旅行,花大量的时间在飞机上,我们总是存在于物质的空间内。同时,即使我们扎根于一个特定的地方,我们也在使用来自不同地方的产品——纸、桌子、电、水等等。所以即使不说我们参与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互换的话,我们至少也参与了地区之间的资源交换。只要人类还存在,我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同时拥有全球意识和地方意识,除非出现了技术基础设施的衰竭——我们用光了石油和其他能源资源,整个社会突然瘫痪,或者理论上已经可行,我们可以搬到其他星球上去。

徐:对于“生态世界主义”这个新的属术语,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斯洛维克:不仅仅在文学研究这个领域,在哲学和社会学等不少领域都有理论家提出了“世界主义”这个概念。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哲学家科文·安东尼·阿皮亚写了一本很有名的关于世界主义的书,提出了世界性的现代人这个概念,认为所谓世界性的现代人就是以四海为家同时又能随遇而安的人。环境保护论者也开始接受世界性的经历,或者说接受多重地方经历这么个事实。厄休拉·海斯使用的“生态世界主义”,就暗指一些个人,这些人对全球很多地方都很熟悉了解,在哪里都觉得自在,同时也认识到我们与环境之间的跨国互动这个事实。同时海斯的“生态世界主义”暗示我们与自然世界相联系的意识,我们都有责任在地球上小心地生活。

还有一位具有印度东部背景的作家皮科·艾耶,他写了不少关于世界性经历的很美妙的文章。他的父母来自印度,他在南加州长大,在美国东北部和英国接受的教育,现在居住在日本。在2000年他出版了《全球的心灵》。我想“全球的心灵”这个概念也与“世界主义”和“生态世界主义”相关,希望人们能够好好了解、深入了解某个特定的地方,同时也适应当今社会的必要:很多人为了家庭、求学或者工作会经常迁徙,具有地理上的灵活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艾耶的文章里有一种惆怅和惋惜,他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一些事情,我们不再和之前一样和“地方”密切相关了。他的文章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世界性精神上的伤感。约翰·丹尼尔是一位来自俄勒冈的著名自然作家,1992年他出版了《回家的小路》。在那个时候他特别侧重的是美国文化的流动性。美国人经常搬家,因此必须不停地重新建立对新地方的认同感。但是很多美国人不想费工夫建立这种认同感,他们认为生活是短暂的,他们忙于交际、工作、上学,从不愿费工夫来学习他们居住的地方。他是从语言的层面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在美国我们能很容易地学习怎么去说迁徙的语言——我们随心所欲地迁移,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如何看待不同的地方,如何很好地融入这些地方。丹尼尔所说的是重新学习地方意识,不管是在流动性方面或“地方”层面都要“语言流利”。我想,这是对于后来海斯所称之为“生态世界主义”的一个雄辩的表达方法。

徐:这就是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学习地方环境文学的意义所在吗?

斯洛维克:我赞同,在生态批评和环境文学的结合领域,最主要的争论就是如何在剧烈的社会和科技变化的时代重新定义“地方”这个概念。

徐:这么做的话也许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我们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斯洛维克:我认为是这样的。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重要。以我在中国的经历来说,我感觉现在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理迁移现象,比以前要多得多。西部偏远地区的人会离开自己的农村老家到东部大城市附近的工厂打工。我与中国很多学生打过交道,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大城市求学的。生态批评和环境文学正在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经历的意义。

徐:西部文学是美国文学的很独特的分支,生态批评和环境文学研究在美国西部也非常活跃。与美国东部的环境文学研究比较起来,美国西部的“地方特色”,或者说独特之处在哪里呢?

斯洛维克:在过去的20年间生态批评发展非常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个研究生时我就开始从事生态批评研究了。我是在俄勒冈州长大的,但是我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读的研究生。那时我在布朗大学,当我着手研究生态批评这个领域时,情况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在90年代,生态批评最早强调的是“荒野”,远离人类城市的荒凉地方。部分原因在于——最起码美国是这个情况——生态批评是对以人类为中心,相当城市化的其他形式的文学批评做出的反应而出现的;这个领域是美国环境运动以及对自然界关注的结果。早期的生态批评家把文学研究当成关注人类经验之外的世界的方法。最明显的方法,或者说最激进的方法就是把视野投向大自然,那里没有人,也没有城镇或公路。这就意味着把研究视野投向描写荒野或者荒凉地区的文学。事实上,北美的多数荒野都在美国西部,也就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一些州。很多早期的生态批评家,不管他们是住在东部还是西部,都关注美国西部文学。有一些作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爱德华·艾比,还有一些当代的作家比如说巴瑞·洛佩兹、里克·巴斯、T.T.威廉姆斯,描写了很多西部风景优美的无人荒野区。因此对这些作家作品的研究成了美国早期生态批评的一大重点。

最近,生态批评出现了其他的侧重点,比如说环境正义、多元文化主义、地方食物等,都很适用于美国西部。尤其是荒野意识和边疆概念把许多早期学者吸引到西部文学和西部的生态批评上来。美国边疆的概念是基本适用在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那些没有被大量开垦的美国西部地区的。如果我们关注美国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很多关于西进运动过程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边疆的概念继续适用于当今的美国西部。美国的西部对新的、冒险的想法和经历具有开放性。

徐:可以这么说吗?美国东部的生态批评家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研究荒野文学和美国西部文学的,而住在西部的生态批评家们则是运用的局内人的视角来研究的?

斯洛维克: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以我自己早期的生态批评为例,我来自西部,当我开始从事生态批评研究的时候我正住在美国东部。很多美国东海岸的生态批评家在美国西部度过了很多时间,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来自于西部。比如说,在佛蒙特的明德学院工作了很多年的著名生态批评家约翰·埃尔德来自加州。所以我不太确定是否真正存在旁观者或者说局内人的视角。我们可以再次回到流动性这个话题上——美国人经常搬家。很多人都有都市生活和荒野生活的经历,也有东部和西部的不同经历。这比你说的“旁观者”或者“局内人”要混杂一些。很多著名的西部作家也不是西部本土出身。比如说巴瑞·洛佩兹,他是最好的西部自然作家之一,他出生在纽约。里克·巴斯是当代最有名的西部环境作家之一,但是他来自南部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罗宾逊·杰夫斯是加州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写了很多关于海洋、山脉、岩石、动物的诗歌,他是来自于东海岸,之后搬到加州海岸边上的卡梅尔镇。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出生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对你的居住地敞开胸怀,对这个新的地方敞开自己的心胸,你就能够深刻地理解居住在当地的意义并在你的写作和艺术中表达出来。

徐:文学批评家一直把关于自然的文学研究称作“绿色文化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自然景观只有是绿色的、令人愉悦的,才称得上是有意义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学批评家或者文化批评家把目光投向曾经被忽视的西部荒凉景观,比如说沙漠。关注这些“非绿色”景观的学术意义是什么呢?

斯洛维克:在英语中我们用“绿色”来象征环境意识。绿色一直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尽管很多地方的自然景色根本就不是绿色的。这个不准确的象征手法导致我们在生态研究时使用“绿色”这个词。即使是现在,很多环境学者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称为“绿色研究”。我们也已经把这个称谓当成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是对我们这些居住在相对干旱地区的生态批评家来说,在使用“绿色”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自在,我们身处的环境有些绿色,但是也有红色、棕色、灰色、黑色等许多不同的颜色。我的一个同事安·罗纳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了《地球曲调:内华达专辑》。她用“地球曲调”来表达内华达景观的真实色彩。这里的多数自然景观并不是绿色的,但是相当优美炫目,(人们)就像生活在一幅巨大的优美图画中。多数美国西南部的景观并不像欧洲的田园景观——那里有绿色的草地、森林、乡村农场。当你住在内华达州或者说美国西南部的其他地方,或者中国的西北部时,你会很强烈地感觉到,这个世界的自然状态并不是那么充满绿色的。我的书《克服绿色》标题来自华莱士·斯特格纳1972年写的一篇文章“在旱地上的思考”,他说在美国西部“你必须克服绿色,必须停止把美和花园、草坪联系在一起;你必须习惯于非人的标度;你必须理解地理时间”。

所以当我说“克服绿色”时,我所指的是找到新的思考方式让自己接受居住地的事实,这样就可以小心并且适当地居住在此地。这对我而言就是环境文学和生态批评的职能之一:帮我们找到在自己的所在地有意义地生存、合适地生活的办法。这意味着你能生活在一个干旱的地区,就像生活在湿润宜人的地区一样。这一点对于像内华达之类的地区尤其重要。20世纪早期的时候,这里的人们想在内华达州的中部发展农业,那里很干旱没有水源。于是人们调用了穿过里诺市的“特拉基河”河水。他们建立了一个水坝,把水输送到100千米以外的州中部去种植蔬菜。这对沙漠景观来讲是不合适的使用方法。这样基本就毁了沙漠景观:这些田地使用几年后,化学品就会从底部漫上来,然后这些田地就再也不适合发展农业了。试图使沙漠繁盛起来,在沙漠发展肥沃的农田——内华达的教训适用于世界上很多地区。这对整个生态景观来讲都是摧毁性的。这就是我们在内华达沙漠里的教训——利用沙漠发展农业只是短时间之内有效,却以摧毁性的后果告终。

徐:最近几年涌现了很多研究美国西南部环境文学的专著,比如说大卫·提格的《美国文学和艺术中的西南:沙漠美学的兴起》、奥黛丽·古德曼的《翻译西南部景观:一个盎格鲁文学地域的形成》、汤姆·林奇的《旱地迷恋》等等。多数关于美国西南部环境文学的研究还是侧重于英裔美国作家和他们的自然写作;多数生态批评家关注的依然是自然以及自然的保护。但是环境文学研究应该是多彩多样的。生态批评怎么运用到自然写作以外的文学文本中去呢?怎样才能把生态批评的范围扩大到自然这个话题以外呢?

斯洛维克:在一些场合我发表了自己对生态批评的宽广定义。我们可以用生态批评来指运用任何阐释策略和理论词汇来阅读那些明显强调自然界或者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本的学术研究。对于这些文本,我们可以采取女性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或者精神分析法——任何方法都可行。要是我们阐释一幅有很多自然特征的风景画,那么我们就是在做生态批评的阐释或者说阅读。另外一方面,要是我们想寻找文本的环境暗示,我们可以运用环境的视角,运用我们对环境意义的追求来阐释各种人类的表达。我们可以生态地阐释一则广告,一部电影,甚至在收音机上听到的一首流行歌曲。即使广告或者歌曲里面没有出现自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寻求它的环境意义来阐释自然。

在大卫·提格的《美国文学和艺术中的西南:沙漠美学的兴起》里面,他确实具体涉及了描写西南部自然景观或者动物的作家和视觉艺术家。他强调了这些环境艺术家们所发挥的作用——他们如何转变了美国的美学识别力,扩大了美国人关于什么是美的认识。他显示了在1890年至1910年期间,这些美国作家和视觉艺术家是如何看待那些与欧洲以及与美国东部完全不同的景观的,如何觉得这些景观是可接受的,有价值的。这些艺术家来到沙漠并不是就为了改变沙漠,把沙漠改造得像美国东部或者欧洲一样。在《旱地迷恋》中,林奇不仅仅分析了明显是描写非人的大自然的自然写作,还分析了美国欧裔作家、西班牙裔作家、美国印第安作家的各类写作,这些写作不仅关系到当地的文化,还关系到人类关系以及自然世界。林奇很明显扩大了文学研究的定义,用地理敏感的方法阐释了那些超越了环境文学狭隘定义的文学文本。

徐:D·W·梅尼格曾说:“西南部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个独特的地区。”奥黛丽·古德曼认为,“从地理、文化、政治方面来说,西南部最好被理解为三种主要文化——美国土著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美国白人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冲突了不止五百年的地区,这个地区延伸到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在您的文章“生态批评第三波”中,您建议我们应该认识到种族和民族的特性,并且要超越种族和民族的界限。那么在对于美国西南部环境文学的生态研究时,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

斯洛维克:我很喜欢你刚才提到的那些定义。你自己要想对一个地区下定义,那么创造一个定义,或者说选择别人对你有用的可行的定义很重要。当我为《克服绿色》这本书给美国西南下定义时,我强调了美国西南部的四个主要的沙漠区域:大盆地沙漠、奇瓦瓦沙漠、索诺兰沙漠、莫哈韦沙漠。但是我也想强调的是美国的作家。我认为西南越过了美墨边界同时也包括了墨西哥。但是从我这本书实践的角度出发,因为我是用英文写作的,我强调的是美国的一些作家。所以我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标了一条穿越西南的虚线。当琼尼·亚当森和我开始写关于生态批评第三波的陈述,意识到既要认识到种族和民族的特性,又要超越种族和民族的界限时,我们试图去想象一种方法来承认许多不同文化的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这些不同的文化拥有重要的思考方法来探讨他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在期刊《美国多种族文学》2009年特刊的引言中写下的这些话。这期特刊的重点是种族经验与环境,在这之前没有多少批评家直接探讨过这个话题。我们讨论多元文化的环境文学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在更加整体的意义上讨论过种族特性。当人们讨论多元文化主义和环境的时候,他们一般是想到有色人种——非欧裔的美国人。他们也会考虑到社会不公,如何去尊重和承认那些弱势群体的经验和观点。琼尼和我在《美国多种族文学》的这期特刊中采取了一个更加整体的方法。我们不仅刊登了关于西班牙文学、亚洲文学、美国土著文学的文章,还有关于意大利美国文学、犹太文学的文章,从更加整体的意义上讨论种族。风险在于,当你承认不同文化群体的特性和与众不同的视角的时候,你就有可能会把他们隔离开,分开,认为他们本质上是与彼此完全不同的。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努力,一方面去探讨不同种族间的特殊的、不同的观点,另一方面去认识到这些观点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探讨特性与共性已经成为了研究环境写作的社会维度的一个重要的新方向。这又回到了我们刚才讨论的“地方”话题:地方意识和全球意识,试图去接受和理解看似矛盾的地方的独特性和全球的交叉。本质上来说,这与我和琼尼在文化和种族的语境中所强调的思想是一样的:欣赏不同文化观点的区别和一致性,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也许终究是无法解决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不同文化的特性与共性、地方与全球、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探寻这些关系的含义。这样的讨论是没有终点的。环境文学、环境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和教学模式让我们能够继续探讨我刚才所描述的那些关系。

(责任编辑 潘亚莉)

作者:徐海香

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3: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摘 要]我国为更好地促进经济进步和旅游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其经济建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区建设在政策引导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生態旅游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具体内容,总结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寻求发展的优劣势,同时提出了“一带一路”沿线生态旅游发展的路线方针。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部地区;生态旅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2.054

0 引 言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以自然环境和资源为导向,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既有广阔的地域和特色的地理风貌,又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在我国生态旅游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2016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根据国家的各项政策,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立足旅游产业全程服务商的新定位,加快四川省旅游重点地区、沿边开放地区、周边省份以及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布局,建设西部“一带一路”旅游集散地,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

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

2015年,国家推出的各项政策尤其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相应方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通畅交流,共同进步是推动丝绸之路进步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策略是向西发展,从区域覆盖面上看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了我国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南四省(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但是以上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以传统工业产业、资源开发产业为主,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产业链,对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小。与此同时,由于西部自然环境和干旱气候的不利影响,西部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各方面的挑战。为此,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发展中国西部沿线生态旅游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可以利用高铁这一优势方面,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基础上,寻求我国西部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政策让我国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交流。同时,借助地区旅游资源(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天山等),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地区总体经济发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扩大开放型经济的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方面,而且西部地区本身也具有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也期望通过与我国西部地区的合作从而寻求与我国的合作。白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加纳通过第3届海外投促论坛,向我国西部地区介绍了符合“一带一路”发展特点的多个项目。

2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2.1 先天优势

从自然环境上看,“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且保存完整度较高的自然资源,如四川九寨沟、云南的石林、西双版纳等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景色独具特色,令人神往。从文化生态来看,我国西北五省与西南四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约2/3的少数民族在该地区扎根。因而该地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绚丽浓郁,民族节日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极大地满足大众出游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从气候条件上看,沿线西部地区气候多变,景色亦随之千变万化,甚至可出现“一时四景”的玄妙景色,令人心驰神往。

2.2 客源优势

我国拥有着庞大的旅游业客户群,随着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业也面临着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生态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方式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应运而生。另外,城市化速度加快,受求新求异心理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余渴望回归大自然,渴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再加上“一带一路”的政策主导,人们开始持续关注带路沿线的西部地区旅游,既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为该地区开拓了良好的客源市场。

2.3 “一带一路”政策优势

中国西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深厚的人文底蕴等自身优势,而且具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该政策不仅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联系,也让我国以更好的面貌与世界交流。另外,从政策角度上看,我国政府部门加快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政府关于西部地区的政策和战略也已从以下3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政府通过加大投资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逐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最后,通过加大各旅游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进步。

3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劣势

3.1 基础设施薄弱

带路沿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硬件(交通设施建设)与软件(文化、教育、建设)建设长期滞后,城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足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带路沿线西部地区要想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但是,目前沿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现有的基础设施无法达到经济快速发展需求的标准,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一些不合理且浪费资源的盲目建设现象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生态旅游发展得不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之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一直步伐缓慢。

3.2 生态环境脆弱

西部地区虽然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但由于气候的原因,西部地区也面临着生态保护方面的各种挑战。而且虽然该地区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开发与利用当地的资源、能源,导致当地工业污染严重。虽然拥有大面积的土地,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所谓的生存与发展,盲目地进行生产活动,导致地力衰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之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沙漠、黄土、高寒和喀斯特等生态脆弱带,多分布于此。沙化面积占全国的99%,水土流失面积80%以上,草原“三化”面积占93.2%,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由于工业污染、农业破坏及本身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未得到重视,近年来,带路沿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退化速度加剧,如冰川消融、雪线上升、河流水量减少、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风蚀沙化日益扩大、稀有动物面临灭绝和自然灾害频发,加剧了当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从多方面阻碍着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

3.3 环境封闭,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途径较少,导致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方面的优势无法被利用,生态旅游产业无法快速发展。另外,虽然国家加大力度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但是从居民到当地政府官员等对西部生态旅游缺乏科学认识,对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乃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够了解。

4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议

4.1 优化生态旅游产品,突出特色

带路沿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为人们提供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依托该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可以积极发展面向境内外的高端客源,而且要创新旅游方式,让游客体会到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另外,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带动下能够打造跨区域的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如森林生态游、黎苗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农村休闲旅游等,将西部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联系起来,使其互相补充,共同进步,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 同时,还需要发挥出该地区本土文化在生態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做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使西部地区特色的风土人情融入生态旅游的整个过程中,让该地区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从而吸引客户。

4.2 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加强管理

要更好地推动生态旅游市场建设,首先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沿线“一带一路”包括食品、住宅、交通、旅游、购物和娱乐等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其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发展旅游资源,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临时经济效益,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地区特色,利用地区优势寻求长远发展。而且要科学开展多学科论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旅游专家也要参与制订资源利用方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后,提高旅游业各方面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环境保护思想教育,对人员严格要求。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使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收益,实现共赢。

4.3 开拓生态旅游思路,重视合作

发展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不仅要实施“一带一路”政策,还必须加强区域合作。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优势,构建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共同合作交流的特色性基地。同时,利用新疆的位置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建设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经济和旅游区,并借助相关省份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空中走廊,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和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国际间交流,构建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空中走廊,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和经济进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周边地区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寻求持续发展,并且秉承“团结合作、平等互利、包容互补、合作共赢”的精神,进一步理清体制机制、共建共享、生态保护等层面的关系,立足我国带路沿线西部地区和沿线国家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联系,利用快速发展的技术建立该地区与周边地区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各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旅游联动模式。

5 结 语

生态旅游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多样化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方式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稳定发展,而且生态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节约资源,从多方面促进社会进步。位于“一带一路”周边的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资源储备,也决定了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一带一路”政策还促进了地区间的共同发展,使地区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起联动性发展系统。随着国家采取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西部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东西部经济差距将不断缩小。为了加快我国西部的生态旅游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生态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带路沿线西部地区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联系国家的相关政策,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董锁成,赵敏燕,郭鹏,等.“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6)..

作者:马潇

上一篇: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外科住院病人失眠心理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