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2024-05-02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精选十篇)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1

1 现代服务业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上的原因,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其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在现代分工条件下, 服务业的地位不断上升, 西部地区应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 构筑比较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 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不断调整, 越来越多的服务逐步从制造领域中独立出来, 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或外包等形式演化为专门的产业形态, 服务在产品价值链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服务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环境亲和等特点。从中间投入结构看,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的比重, 充分激活和优化配置制造领域中的各类产业要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就是要使经济增长由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为主, 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为主。

1.3 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转移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城市就业

现代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高, 就业吸纳空间大, 就业吸纳能力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刘辉煌等, 2008) 。西部地区以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完善城市制造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设施, 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有效提升城市对工业化的集聚和承载能力, 而且还能够在深层次上打破限制城市发展的束缚, 为城市化健康发展创造更

广阔的空间。

2 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效率较低

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言, 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低, 是造成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以及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因素。西部开发以来, 为统筹服务业的区域发展, 东部地区的资本逐步向西部地区流动, 但由于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滞后, 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制度建设不足, 缺乏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入, 服务领域的管理和技术缺乏创新, 导致区域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仍然较大, 阻碍了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顾乃华等, 2006) 。

2.2 城市化发展滞后, 现代服务业没有形成有效集聚

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 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 是服务业产业化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 由于在战略上没有充分重视城市对工业发展的聚集和支撑效应,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脱节。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和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 导致服务业集聚程度偏低。

2.3 改革步伐缓慢, 市场化程度较低, 缺乏发展动力

目前, 西部地区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所有制结构单一, 资源流入不足, 弱化了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制过多, 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 经营效率低下, 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还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不成熟, 凸显了市场分工的不确定性, 抬高了交易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内在动力 (吕政等, 2006) 。

2.4 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和协作机制

随着中心城市在区域范围内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能力的大幅提升, 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基础不断被瓦解, 建立基于比较优势和产业链区别定位之上的区域分工体系越来越具有经济性和现实意义。但是受地方利益的驱使, 现代服务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 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降低了服务业增长的集约化程度, 影响企业发展效率。

3 西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3.1 构建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放宽准入领域, 合理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 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强化市场竞争。加大服务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 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生产要素投向现代服务部门, 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生产线服务业的产业标准化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 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造成

在招商引资中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委党校张武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公路管理段巴艳颖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房地产管理处王艳秋

摘要: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如何, 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辽阳县政府在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抓住了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利时机, 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大做文章, 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只有处理好“六种关系”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关键词:招商引资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0) 05 (b) -190-02

内需市场、投资、出口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对发展县域经济作用最大的应该是投资。因此, 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推动县域生产力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提升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有力杠杆。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如何, 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县域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已成为不同地区各级政府不断深化和探讨的课题。2009年, 辽阳县政府在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抓住了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利时机, 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大做文章, 提升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1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的情况

(1) 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辽阳县已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摆在突出的位置上。为此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 并将招商引资纳入对各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实行量化考评制度。对于重大招商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谈判, 组织实施。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相关部门配合抓, 全县上下现已形成“重招商, 重项目, 人人争先做贡献”的良好工作氛围。

的资源浪费;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 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衔接。

3.2 加强产业关联, 构建有利于服务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

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 将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 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专业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 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服务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实现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化和组织化。

3.3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物流业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产业关联度高, 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 物流业的劳动密集度高, 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对缓解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抓手, 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物流带动西部地区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与人才流, 实现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3.4 推进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 塑造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 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 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 对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

(2)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密切与境外企业联系。辽阳县抓住一切对外交往的机会, 围绕领导出访、参加经贸洽谈会、展洽会、接待境内外企业参观考察、接待外国政府官员访问等机会, 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外, 我们先后组团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开展招商洽谈和招商项目推介会。在国内, 我们先后赴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就重点项目如电子专用材料、铜材深加工等进行招商, 先后促成辽宁汇福汽车冲压件、本铜集团贾家堡子铁矿、辽阳千山水泥等重大项目落户辽阳县, 促进了投资1.5亿美元的风力发电机组核心部件、投资2000万美元的现代物流园、投资1000万美元的LED电子路灯等项目的合作。同时美国考察团、香港九龙商会、日本环保节能产业、韩国钢铁企业代表团等也先后多次来辽阳县进行实地考察和洽谈业务。这些活动不仅为辽阳县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 也扩大了辽阳县知名度, 提升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3) 突出工作重点,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重点地区、突出重点项目, 有针对性招商是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区域上, 我们针对电子电器信息产业重点在港、澳、台、日、韩及东南规划, 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 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广泛普及和应用先进技术, 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 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鼓励服务业企业以商标、专利、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为纽带, 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

3.5 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

一般地, 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与城市的规模密切相关。因此, 拓展现代服务业, 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 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以及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 科学合理地划分现代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 实现专业化服务。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契机, 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 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需求, 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刘辉煌, 刘小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 :22~25.

[2]顾乃华, 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1) :46~56.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2

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考

一、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就是为了满足使用者、消费者的需要,以信息网络为中枢,以运输、仓储、包装、分拣、配送等为基本环节,以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高效化、高系统化、高服务专业化为手段,在较大的范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流转速度,有效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作 者:吕元琮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 名:未来与发展 CSSCI英文刊名:FUTURE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5(2)分类号:F12关键词: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3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农业工程化;财政政策

一、引言

农业现代化是构成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发展较弱的环节。我国“四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同时,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与东部和中部相比,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相对落后。这不难分析判断出,西部地区农业工程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全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实施,我国农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轨道上前行。农业发展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工程化建设滞后和农业科技创新缺乏等问题,这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采取工程化和现代科技手段,与时俱进地建立起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目的。

二、农业现代化与工程农业的内涵

由于国情、资源禀赋、地质地貌、制度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状况等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状况、技术发展、政治经济制度等不同,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我国农业现代化也不例外。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农业现代化,大致遵循了相似的演进原则并形成了“公认”的衡量标准。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有:(1)美国模式。美国地域辽阔,人少地多,土地集中度较高,现代化技术和装备发达,劳动力稀缺。其农业现代化采取的是劳动力节约型模式,主要依靠发达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土地置换、替代劳动力。这种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工业化基础、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农民合作社等的支撑。(2)日本模式。土地稀少且土地所有权分散,劳动力充足,但土地价格昂贵。故日本采取的是资本(土地)节约型模式,主要依靠发达的生物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注重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和综合效益。(3)欧洲模式。欧洲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供给状况基于美国和日本之间,不存在耕地短缺问题,也没有劳动力供给紧张问题。其采取的“中性技术进步型”模式,是以“人地适中”为特征,介于劳动力节约和资本节约模式之间,实现了资本和劳动的“双重”节约。

狭义工程农业是指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工程管理来引导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广义工程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运用系统性工程体系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因此,现代工程农业则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改革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推进农业工程化建设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机械工程,土地生产率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等。因而,农业的机械化和工程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行之有效手段和途径,如下图1所示:

三、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现状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辽阔,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其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半数以上。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业人口大概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三。随着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无论西部地区整体还是西部地区内各省份之间,农业现代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升。表1可以看出广西、西部和全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耕地面积维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机械化和电气化水平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据统计,1987年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0.11左右,但2000年提高到了0.15,年均增加2.5%;2011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了0.34,2000至2011年的年均增幅达8.77%,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用劳均用电量表示的电气化水平,西部地区从1987年的46.92发展到2000年的141.25,平均水平为98.32,年均增长8.7%,2011年电气化水平达到342.46,2000-2011年的平均水平为219.09,年均增长了9%,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以广西为例,近年来广西地区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大发展,如下表2: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有了较大提高

农业科技贡献率是评价地区农业科技竞争力和农业科技转化能力的综合性指标,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稳步提升。例如,新疆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九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35%,“十五”末提升到了45%。农业现代化程度相对落后的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从“十五”末的35.86,提高到“十一五”末的42%;2011年,内蒙古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更是达到了49%。因此,科技进步是推动西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内在动力。

(三)农业产业化效果明显

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现代工程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广西地区为例,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止,全区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2103家,有56万人参与,带动农户121万户;2014年,全区农民合作社达17695家,比2013年增加了3303家,增幅23%。这些农业专业合作社形式多样,涉及到粮食、水果、蔬菜、茶叶、药材、花卉和养殖等行业,涵盖了农业生产、管理、销售和信息服务等领域。近年来,广西地区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行动计划等政策,出现了一大批香蕉村和葡萄村等专业村,农业产业化成绩显著。截至2011年底止,广西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1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371家,形成蔗糖、林木、丝绸、水产、畜牧、中药材和生物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其中,蔗糖、秋冬蔬菜和蚕茧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广西地区还创建了中国驰名商标1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个等(李萍,2013)。

nlc202309020724

(四)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让农民能够共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出发点。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十一五”时期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比“十五”期间提高了4.6个百分点。其中,2013年广西地区农民户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2005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达2988元,2011年农民纯收入提升到了6642元,年均增长14.39%。西部地区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超过90%,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得到较大改善。

四、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提升较快,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如在 “九五”和“十一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增长速度甚至一度超过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和东部地区。本文采取劳动生产率、农机总动力水平、劳动耕地面积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来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如表3所示。

(二)西部各省区之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各省份农业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西部地区内部12省份之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较丰富,比较优势特别明显。其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资源的1/3,灌溉和耕地面积分别约占全国的11%和12%。且多为喀斯特地貌的西南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其土地总面积的3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西部地区内部的各种差异和不平衡性,各省份之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并呈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特点。从地域分布上看,北部省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上高于南部省份,显现出由北向南递减的格局。新疆和内蒙古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属第一梯度;云南、贵州和西藏农业现代化水平最低,应属最后梯度;而其他省份则属中间梯度(见表4)。这种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放缓了西部的农业工程化步伐,影响西部地区整体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主要依靠农业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工程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持和关键保障。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员,无论初级、中级还是高级,数量上都超过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7.2%(见表5)。这些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未来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依赖政府财政

国外诸多研究与实践表明,政府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改善农业生产的内外部条件,消除生产环节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农业科技突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学者研究也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财政资金是支持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虽然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低,但是人均财政农业支出超过了东部和中部地区,且西部各省(重庆除外)财政农业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加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投入,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对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的投资。广西地区财政资金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情况如表6所示:

(五)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国家政策的反应极为敏感

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根本的地位和作用,为鼓励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大多数国家和政府都会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政策。“三农”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姜松(2014)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发现,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使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年均增加42.75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每年增加46.7个百分点;减免农业税政策使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每年增加65.95个百分点。可以说,国家对农业的优惠政策及其稳定性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政策的反应和敏感性比较强。

五、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思路

综合上述分析,西部地区应按照现代工程农业的模式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农业生产的主体多,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低是长期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首先,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产品区域化和优质化,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支持壮大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根据区域性农业特色,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以带动农业生产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要立足国内外市场分工,抓住机遇,迅速壮大特色农业,占据独特的市场地位,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在农村土地确权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经营产业化。同时,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以经营主体发展带动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中。最后,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开拓机械化作业领域,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农民组织作为载体,提升农机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宣传销售的多元化和品牌化

现代社会,产品的销售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是带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和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和通畅化,确保农产品销售得好,从根本上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首先,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品牌扶持机制,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一批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同时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品牌的推出提供支撑。其次,要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的各种媒介和宣传方式,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最后,支持加强农产品销售方式多样化和销售渠道多元化建设。一方面,加强农业现代物流运输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同时,支持提高农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实现农产品销售的多元化。

nlc202309020724

(三)农业科研推广的普及化和实用化

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工程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加大农机基础研究和农业科研方面的力度,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不能满足工程农业需求的问题。要重视现代工程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使工程农业得以在农业各个领域、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构成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体制。同时,建立农业现代化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培训,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

(四)生产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和组织化

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社会化、组织化建设是推动西部地区现代工程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其一,发展新型服务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生产服务机制。要培育农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公共服务单位为支撑、地域龙头企业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其二,加大力度扶持探索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机制,鼓励其承担公益服务项目和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因此,首先要创新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机制和生产服务模式,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其次,积极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机化合作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农协实现规模经营,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走上发展规模经济的致富之路。

六、财政支持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的资金支撑。近年来,我国财政资金对农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规模稳步提升;2007年以来,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增加,如图6-1和6-2所示:

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和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西部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支持比较有限,如表7所示。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农业发展,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政资金对农业投入效果,将直接影响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实现。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现财政支持的高效化

从财政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自身来讲,一方面是财政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而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碎片化、低效化问题突出。因此,财政支持应在加大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要从管理制度入手,切实提高支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1.促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化

从当前财政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决策体制来看,还具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上级替下级决策”、“政府替市场决策”等问题,基层政府缺少发言权。由于我国地域差异性大,势必会导致政策的制定与实际脱节,导致有限的资金没有真正用在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上,造成严重的浪费。另外,由于基层政府缺少决策权,加之财力薄弱,很难对地方三农事业发展做出全面整体的规划,支农资金难以发挥出整体效益。目前,应明确划分自治区、市、县的对农业投入事权,适当下放财政支农投入的财权和决策权,促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只有这样,基层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才有利于财政支农政策更好的反映农民实际需求,有利于支农项目及时立项和资金及时下拔,从而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机制的基层化和透明化

一是坚持采取因素法、公式法等分配手段,不断加大资金直接切块下达市县的力度,赋予市、县更大的决策权。二是对于没有切块下达的专项资金,不断完善竞争立项分配机制和专家评审机制,使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三是对于农村的一些小型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模式,积极推进民办公助,增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四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全面考评专项资金的管理及使用效益,并将考评结果和下年度专项资金的分配相挂钩。

3.竞争性领域支持的间接化

目前,对竞争性领域的农业现代化项目主要仍是通过直接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支持项目规模小、资金分散、支持效果不强,难以突出重点。因此,对于竞争性项目,应当通过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企业信贷引导资金、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小额贷款担保资金的模式。一是整合各项支持农业发展基金,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对农业企业和主体贷款条件的审核,确保资金支持准确性和效率性。

(二)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支持重点,避免支持重点不突出、支持重点不断变化等现象。

1.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一是结合实际,优化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支持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和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二是加大扶持地区重点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支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生产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产业化进程。三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机器维修和租赁等社会化服务,形成农作物品种培育、栽培技术和农业管理、农产品销售等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配套。

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产资料流转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提供基础条件。一是大力支持防洪、防涝、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西部地区财政应重点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支持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支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的专业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易服务机制。

(三)大力支持农产品宣传销售的品牌化和多元化

大力支持品牌建设。在突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同时,要支持建立健全品牌扶持机制,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一批农产品的知名品牌。一方面通过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和强化企业品牌意识观念,加强质量监管安全,确保农产品的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支持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品牌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2.支持完善农产品宣传和销售渠道建设,以实现销售途径的多样化、多元化。支持建设农业现代物流业和运输网络,支持发展与农产品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现代仓储、流通、运输物流设施和系统。同时,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农产品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整合,逐步建立覆盖城乡、连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信息网络营销组织,建立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实现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四)大力支持农业科研推广的普及化和实用化

一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将科技转化成农业成果。其一,支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和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的建设,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的普及化。其二,积极引导金融信贷和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农业科技转化机制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实用化。其三,全力支持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和推广,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资源向企业流动。二是要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建设,支持鼓励各类农业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推广农业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从而促使农业生产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普及化。

(五)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组织化和社会化

第一,大力支持完善基层农技、农机和水利等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以及服务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建设。支持农业合作组织主体多形式和多元化发展,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完善农业生产、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组织化、社会化水平。第二,通过市场引导等方式支持发展以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经营性服务。西部地区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公益服务项目,以及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第三,积极探索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支持合作组织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农机作业、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系列服务,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体系的组织化和社会化。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宗宇翔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4

一、乐山市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有所发展

民族地区幅员面积5 376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1.91%;耕地统计面积45.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99亩,高于全市人均0.88亩的水平。民族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类等为主,2007年末的播种面积为67.2万亩,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为10.45万吨。

经济作物则主要以茶叶、竹笋、蚕桑、花椒、水果、中药材等为主。近年来,形成了一批规模农产品种养基地和加工企业,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马边县已获认证的无公害生态茶园9 485亩、A级绿色食品茶园15 500亩、有机茶园3 268亩,另有5 000亩无公害生态茶园正在进行有机茶园转化。涌现出“森林雪”、“荞坝贡茶”、“边河玉叶”、“文彬绿雪”等茶叶知名品牌;峨边先后建成了沙坪生态农业园区以及茶叶、藤椒、中药材、野生天麻、山葵基地。竹笋、鲜辣酱、藤椒油三大产品年产量达到7 000吨。二期工程正在动工兴建,建成后产量将达到2.8万吨,年产值3亿元。金口河区已建无公害花椒基地面积5 100亩;乌天麻种源基地30亩,商品乌天麻种植面积2.4万平方米,正宗川牛膝基地5 000亩,红豆杉基地5 300亩,营造速生丰产林竹7万亩,银杏基地6 280亩,优质茶园10 000亩,珍稀食用菌基地3个,种植250万袋。

总地来说,种植业以自给粮食生产为主,除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外,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出售。经济作物种植较为分散,基地的规模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养殖业成为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渠道

民族地区的畜牧养殖主要是猪、牛、羊和家禽。两县一区常年空气湿润,温度适宜,山高林茂又远离污染,良好的生态决定了肉类品质的优良。民族地区所产的肉类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但由于交通的闭塞和运输成本的高昂直接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2007年末民族地区的猪、牛、羊和家禽存栏数分别为比33.4万头、6.5万头、28.2万头和115.1万只。标准化的养殖场数量不多,规模也有限。农业内部畜牧业目前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成为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达到规模养殖的寥寥无几,农民一般养殖的数量少,喂养主要依靠自己种植的粮食,出栏周期长,利润很小。

(三)林业资源丰富

民族地区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截至2007年12月底,民族地区共有林地63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4.77%。目前,少数民族三县(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30.1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29.48万亩。配套封山育林4.00万亩。但是和所拥有的但是和所拥有的林地资源相比,林业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

近两年的收入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收入在逐步提高,但和乐山全市的差距很大,并有继续拉大的趋势。若不加快发展,将难以弥补他们之间的差距。

二、乐山市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业结构不合理

民族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占该地区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相比之下,林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不是很大。丰富的林地资源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很低,目前林业的总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1%。随着退耕还林补贴的到期,如何盘活林业资源成为目前摆在民族地区面前的首要问题。

(二)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对农户带动作用有限

一是民族地区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很少。

目前农业加工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管理粗放,生产能力有限。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能力弱。多数企业从事的是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或者初级加工。以马边的茶叶为例,该县的茶叶种植面积为12.5万亩,现有的四个茶叶加工厂的年加工能力难以及时消化该县产出的鲜叶,外来客商进入该地区收购的数量有限。因而导致茶农的茶叶销售渠道不稳,价格波动明显,甚至因为找不到加工厂收购鲜叶而囤积不能处理。茶叶作为马边的主导产业之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只占20%。这种情况在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产业链联系薄弱。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市场和基地、企业和农户之间基本上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联合松散,未形成规模大,渠道稳的交易。农民被排除在加工、销售两环节的获益范围之外,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缺乏适应市场的信用机制,一些诸如契约、合同、订单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经营方式,得不到有效施行既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又使农民存在后顾之忧。

三是农产品基地规模偏小,制约了基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马边的茶叶基地,峨边的蔬菜基地和规模化养猪场,金口河的天麻养殖基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养殖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户,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但和市内其他地方相比差距还很明显。作为企业原料重要来源之一的基地发展滞后将直接影响到后续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盘活林业资源意识不强,林地流转困难

民族地区林业普遍存在重初期建设、轻后期管理,对巩固退耕成效、防止反弹复耕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加之自然条件差,林业资源未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体林主体法律意识不明晰,林地界址不清,导致山林权属不明。林木处置权落实不到位,导致收益权无保障。有的集体林在承包给农户时,没有有效合法的林地权属证明。

在流转方面,一是许多林农只对自己承包或转让的林地进行公正,不在林业主管部门办理林地流转手续和进行林权变更登记,林权流转协议无有效的法律合同文本参照。二是林权证的颁证、换证、发证严重滞后,影响了林地的流转。三是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没有专门的林权交易市场。产权一般在就近流转和无偿流转的多,有偿流转的少,而且绝大多数是农户之间流转,流向大户的或其他地方的比例只占15%左右,且80%以上是以口头约定为主。如何加快林地流转,增加农民收益,成为当前林业的重点。

(四)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很弱

1. 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服务作用尚未发挥。

目前农业所需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但现在民族地区金融网点少而零散,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大。为了规避放贷风险,往往不会轻易放贷,这是因为:

一是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域重视不够,没有把自己的业务经营目标与政府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加上农业产业本身受自然力约束,经营风险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支农信贷产品开发缓慢,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信贷产品的支撑,从而不能对农业产业化领域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二是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固定资产有限,无法提供足额的抵押担保,削弱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三是社会中介体系不发达。担保体系未建立,不能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资产评估机构资质差,不能对抵押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四是农业保险的缺位使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风险。如2007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灾,牛羊大多被冻死,但养殖户却不能得到任何的补偿,只能自己承担。原因在于现在只对能繁育母猪进行保险和定额补贴,对同样大量养殖的牛和羊没有对等的政策。因而养牛羊农民损失巨大甚至面临破产。农业保险政策性强、费率低、风险大,因而保险公司大多不愿意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由于以上原因,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服务方面可是说是空白。

2. 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缓慢。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部分以专业协会的形式存在,多数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成员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双向约束机制,不能很好地维护成员利益和制约成员行为。对实行大规模订单式购销服务、深加工和联合开发等领域很少涉足。部分农户观念落后,对发展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合作意识不强,有利则合,无利则散,合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3. 流通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的交易流通基本上处于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状态,未形成一批专业或者综合市场和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或批发商。如果农产品只靠民族地区自身的能力来消化和加工是不太可能的,而同一品质的农产品要运往内地来销售其成本太高又不具有竞争优势。交通不畅,流通不活成为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制约,阻滞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制约农产品宣传与销售的同时,也制约了整个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 农技推广困难。

首先有不少乡镇至今未配备农技人员,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现有的基层农技人员还被政府抽调搞其他工作,农技站基本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其次是农技人员的知识难以满足需要。现有农技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是小学初中文化,加之缺乏培训机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不能适应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科技服务的需求。虽然龙头企业也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如推广茶叶栽培及管护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养殖防疫技术,但指导面窄,农户受益面小,大部分农民还是按传统方式进行原始耕作,从而导致农产品产量低,品质不稳,大部分只能自给自足,无法满足企业的加工需求。

农业信息不畅。民族地区农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市场,所得的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生产一般凭感觉和经验,并具有极高的从众心理。以畜牧业为例,畜牧业生产往往慢于市场一拍至两拍,市场好时,大家一哄而上,市场价格稳定较长时可以赚钱,市场节拍变快时,就难以赚钱甚至赔本。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很弱,大多吃亏后都不肯轻易地再去投入。

(五)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人才资源匮乏,引进人才困难

乐山民族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98年,许多农民连认汉字都很困难,要想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的农业技术往往需要花费比非民族地区多几倍的时间,耗费更大的精力。民族地区由于条件差,待遇较低,加上人才管理体制障碍,引进人才十分困难,留住人才更是一大难题。于是就出现了本地人才想留却留不住,外地人才想引进又引不进来,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族地区不同于乐山其他市县区,农业的发展一定要针对实际情况,发挥其特色和优势,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结合自身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的引导下,突出本地资源特点和资源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应根据不同区县、不同乡镇来确定该地的主导产业,不搞大而全、小而全。

峨边县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力争建成辣椒基地、藤椒基地、生姜基地、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和山葵基地以及黄连、杜仲、天麻、红豆杉等中药材基地。紧密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公益林造林工程,抓好竹笋基地建设。在稳定发展生猪的同时,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力争建成绿色肉猪、商品兔、商品牛、羊基地,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马边县要精心打造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大力发展林竹产业,建设竹林基地,抓好抚育保护和技术培训。建成特种中药材基地。抓好牛、羊、兔等草食牲畜优良品种的推广。重点以南江黄羊为主肉羊杂交改良工程,引进西门达尔牛为主肉牛优良品种,提高牛肉产量和出栏率。

金口河区要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土,扩大乌秆天麻、野生菌、中药材等种植规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从事种植加工业,使种植农户年收入有大幅提高,积极争取建设牧区节水灌溉工程,继续实施堤防工程建设,加强河滩地开发利用。

(二)做大品牌、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1. 围绕品牌特色农产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如下做法:

首先,政府应降低少数民族地区龙头企业享受市级规模龙头企业待遇的标准和条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其次,选择科技附加值高、管理体制完善、运营机制合理的龙头企业为重点扶持对象,以保证扶持资金能集中投入到有潜力和前景好的企业中,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再次,充分利用我市旅游大市的优势,在市区、主要旅游景点以及沿途、甚至宾馆设立乐山特色产品购物店,通过集中宣传,逐步将这些品牌打响、打远,拓宽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 围绕龙头企业,着力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带动作用,推广使用新品种,采用先进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组织生产,提高农牧产品的品质。抓好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估认定以及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品牌申报和商标注册工作,建立健全基地检验检测体系,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和保鲜、贮藏及信息网络等基础性设施建设,增强基地发展的后劲。

3. 围绕增收富民,构建产业链各个环节利益机制。

要把企业做大,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探索“公司+协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而利益机制则是实现协调配合的纽带。

一是要构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市场买卖关系上,而应向利益共同体关系引导,在目前条件下,应规范合同管理,确保合同的履行,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要鼓励外地的龙头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原料基地。除在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上给予优惠以外,龙头企业的税收由工厂所在地和原料所在地分享,通过外地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扫清林地流转障碍,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首先,应做到林权要清晰,经营权要搞活,处置权要落实,合法权益要保护的原则,对集体山林完成确权颁证,建立依法有效的林地流转和管理体制。其次,加强和林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林权证的法律地位,让林农懂得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林地的调整必须经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并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对争议大并显失公正的林权证,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颁证。

农户承包的林地进入流转前,必须先取得政府颁发的承包证或林权证。集体林地必须经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后,再经过协议或拍卖方式出让,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必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同时搭建平台,将买方和卖方用专门的交易市场联系起来,减少交易成本,简化交易程序,便于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也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确保农民的利益。政府还可以就此专门设立一个咨询机构,便于交易双方了解交易程序,也便于政府宣传相关的政策。建立专门的交易市场,利于林权交易逐渐走向规范,从而盘活林木资源,起到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1. 加大金融系统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力度。

(1)稳步发展银行对农民的小额贷款。为此,银行应该进行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对资金需求者建立信用档案库,通过采用联保贷款的模式,将资金贷给信誉好、有需求的农户。(2)促进银行与生产特色产品的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民族地区拥有特色产品的龙头企业往往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藏在深闺无人识”。因此政府要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召开银企恳谈会,促进民族地区企业与银行特别是外界银行的联系、沟通与合作。(3)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将养殖业的保险范围扩大到牛和羊,尝试推行母牛和母羊的投保机制,采取政府出资一部分、农户出资一部分的投保方式为牛羊投保,这样一旦遇到像去年那样无法抵御的雪灾等自然灾害时,农民的损失就可以降到最低。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密切企业、中介和农户之间的联系,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2.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为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建议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扶持农产品经纪人,作为专业合作组织的补充。为此应把农村懂科技、能致富、敢于闯市场的乡土能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充分发挥他们连接公司与农户的纽带作用。对内引进有市场需求,有比较优势,适合当地资源特点,能获取超额利润的优新“好品种”,向外积极争取“订单”,按市场需求制定生产种养规划,以订单的形式落实到会员农户,会员农户按订单要求生产,公司按保护价确保收购,既化解了市场风险,又发展了订单农业。

3.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

一是建立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县城要建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之形成为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二是逐步组建农业物流公司,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农产品供应物流公司;第二个层面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物流公司;第三个层面是物资回收物流公司(如回收秸秆、废金属、废纸、废塑料等)。

4. 提高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水平。

在农业科技方面,一是由县人事局牵头,对现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减少无农技人员、无农经人员的“双无”乡镇。二是按现行机构改革政策,实行“到岗到点退一批,竞争上岗减一批”,推进基层服务体系更新换代。三是加强对基层服务体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更新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其服务现代农业的水平。

在农业信息方面,一方面要加强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工作。分别由市、县农工委牵头并具体负责实施大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分析工作,真正发挥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建设好县、乡两级农业信息平台和村工作站。努力将农业信息向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延伸,形成一个农业信息网络。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1. 培养人才。

(1)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普九”教育和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果,并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十年教育行动计划”。另外对于有机会进行继续深造的贫困学生,政府可以通过资助或架起当地企业与贫困学生的桥梁方式,帮助其继续深造,为本土人才的成长打下基础。(2)做好新增和现有劳动力的创业、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应设立专门的培训点,对有就业意愿的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也可以采取订单培训的方式,由企业将所需的专业和人员与当地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并由企业派出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最后由企业择优录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组织职工到职业技术学校培训,进行在职员工的再教育。

2. 留住人才。

做好外地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工作。一是给予民族地区一定程度的用人自主权。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要求,在坚持专业对口、专业进人的原则条件下,简化进人程序,实现对口部门直接到农业大专院校对口选人。二是对于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和专业技术晋升等方面可以比照享受“三州”地区的优惠政策。使民族地区需要的人能够进得来,来了的人又能留得住。

3. 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要适度扩大民族地区每年的下山指标。基于每年有大量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山意愿的事实,要充分利用这种意愿并将其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扩大下山指标的同时,要根据实际制定一整套的评定标准和措施,并严格加以实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工作有劲头,生活有盼头。把民族地区的工作岗位变成一潭活水,让新鲜血液不断地补充进去,锻炼成熟的不断涌现出来,形成良好的循环局面。

摘要:乐山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乐山整体的经济发展,这些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乐山民族地区的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但是目前还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林业资源未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民族地区应在突出本地资源特点和资源优势情况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加农民的收入。

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 篇5

姓名:

班级:

学号:

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

为了加深对国家政策实践效果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国情和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在寒假期间进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调查。通过询问有关领导,长辈,做调查问卷,实地考察”门源发展做了一番研究和思考。调查显示门源县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和挑战。现将此次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门源经济发展体制不断优化、动力不断增强、速度不断加快。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年,是门源建政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增长质量最高的时期。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门源步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间,全县GDP由1999年的3.7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34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GDP由1999年的2518元,增加到2008年的8067元,年均增长1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73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402万元,年均增长7.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4100元,增加到2008年11180元,年均增长1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305元,增加到2008年的2979元,年均增长9.6%。

(二)农牧区经济长足发展 门源县农牧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3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万元,年均增长15.4%;粮食总产量由1999年的3.5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6万吨,油菜总产量由1999年的1.7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9万吨,牲畜总增率、繁活率、商品率、母畜比例分别由1999年的37.05%、77.84%、32.14%和53.2%提高到2008年的52%、85.56%、42.48%和60.2%。

坚持从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实际出发,着力调整优化农牧业种养结构。农牧业区域布局形成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区,农区牛羊育肥贩运示范区,北方小油菜、藏区青稞生产、蔬菜种植稳产高产农业区,杂交油菜制种和绒山羊养殖特色种养业示范区。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农牧业特色经济。传统种养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甜脆豆种植、牛羊育肥贩运,奶牛和绒山羊养殖、奶产品加工,羔羊、仔猪和土鸡繁育等一批特色经济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油菜籽、蜂产品加工生产向品牌化方向转变。着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面完成了村庄“三合一”规划编制工作,三个试点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以亮化、净化、绿化和倡导文明新风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示范村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着力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劳务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有效促进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2008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劳动力3.58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创收1.154亿元,劳务收入占到农牧民总收入的31%。着力实施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战略。按照省州委的要求,着眼于推进农牧区改革发展,找准定位并实施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战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尝试和有效探索,初步形成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促进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双转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利”的可喜局面。

(三)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门源县工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6亿元,年均增长11.1%。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从多领域、小规模向资源型、支柱型转轨,形成了以水电、煤炭、多金属选冶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特色明显、集约化优势突出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几年来,建成了总装机11.8万千瓦的17座水电站,正在建设总装机13.58万千瓦的6座水电站,大通河“水电走廊”已具规模。通过整合、技改、新建,煤炭开发形成了以原煤生产带动,向洗精煤加工、热电联产、碳化硅延伸的产业链,煤炭开发规模和产量进一步扩大。在祁连山铜矿改制后投入生产的基础上,建成了海鑫公司松树南沟岩金矿,基本建成了浪力克铜矿和银灿铜矿,有色金属采选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藏区青稞、小油菜、牛羊肉、蜂产品、乳产品、毛绒等优势农畜产品向扩大规模、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向发展。今年,规划启动了总投资62.67亿元的生态工业经济集中发展区建设项目,分中近期、远期将建成33个项目,全县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四)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门源县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促成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和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从旅游宣传推介着手,成功举办了九届油菜花旅游节、协办了四届环湖赛,使生态旅游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十一五”期间,确立了“3345”的旅游发展思路,仙米森林公园晋级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油菜花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誉为“中国最美花海”。通过争取项目、财政投入等多种方式方法,建成了达坂山观景台、圆山观花台、花海鸳鸯、照壁山、芬芳浴等旅游景区景点;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成立了金门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门源县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了32家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并积极促进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全县入境旅游人数达到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50万元,旅游业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到2008年底,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34万人,上缴税金1701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28.3%。

(五)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提高

门源县委、县政府不断以新的理念改进和加强项目工作,坚持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方针,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

(六)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迅速增加

在西部大开发和省州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持下,门源县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强。十年来,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重点项目600余项,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11亿元。

截止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219公里,使8万余农牧民群众走上了硬化路;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无线通讯网络覆盖面达98%;建成重点保护农田54.9万亩、牲畜暖棚1.24万幢、沼气池2623座、围栏草场237万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85处、解决了10.4万群众、52余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涉及水、电、路、通讯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以来,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扶持藏区发展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机遇,全县续建项目和新落实项目107项,总投资37.3亿元,已开工建设53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七)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推进

门源县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十年来,组织实施了“天保”、“退耕还林草”、“生态公益林”、“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8.4万亩、封山育林22.96万亩、退耕还林草6.2万亩、荒山种草2万亩。同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环保准入制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恢复和改善。

(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门源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浩门镇被列入全省十四个重点建设城镇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0年至今,先后投入资金4.19亿元,大力推进以道路、供排水、环境卫生、通讯网络、商贸市场、居民住宅、街区绿化等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城镇化水平达到26.1%,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城镇带动和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九)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门源县在塑造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调控上积极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巩固和改善,形成了贸工农、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放开搞活国有工商企业,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多种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民营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伴随着国企和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配套改革逐步深入,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优势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十年,累计引进到位资金15.6亿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协作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了门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十)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门源县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相配套的民族教育体系。2000年,实现“两基”目标,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普通高中阶段入学率、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由1999年的98%、86%、26%和96.9%,提高到2008年的99.61%、98.07%、31.9%和99.9%;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十年间共完成投资6509.9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近年来重点解决了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职称补贴标准过低等利益问题,启动了农牧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把提高各族群众健康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逐步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各族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9%;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99年的15.5‰、11‰,下降到2008年的10.9‰和6.3‰。同时,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十年来共实施科技项目33项,投资达876.9万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1%。尤其是近年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打造节庆宣传、电视媒体宣传、图书影碟出版物宣传等各类载体和平台,挖掘整理了口弦、咪咪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宴席曲、华热服饰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出版了《金门源》系列文化丛书,出版发行了影碟《走进神奇的门源》和《我的缘啊在门源》,极大地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极大地提高了门源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源:中共门源县委办公室 门源县委宣传部)

虽然门源县发展迅速,但也存在问题,只能浅显发现以下几点: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差,接待水平低,满足不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牧业的发展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三)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掌握和运用科技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尚未突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劳务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农牧民尤其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收入增长缓慢。

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篇6

1.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高等教育“两级办学”管理前提下,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建议中央即将设立的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适度向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倾斜,逐步解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造成西部高等院校大规模举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2.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上向西部地区适度倾斜。建议即将出台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将在西部地区布局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作为重点。可以考虑从西部高校中遴选一批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高校,在经费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加大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力度。建议设立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对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的高级专家,进一步提高津贴和奖励幅度。为鼓励高层次人才在西部建功立业,建议设立“国家西部专家奖”,以奖励那些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并吸引发达地区科技领军人物到西部地区工作。进一步加大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等。

4.加大对西部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议将西部高校能够承担的风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技创新问题列为国家级项目予以支持;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数量和资助力度。

5.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校的力度。以现有的对口支持和交流为基础,制定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校的政策措施,从国家政策层面要求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落实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发展的措施。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7

一、概况

1. 园区创办背景

现代农业是指,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应用现代的科技、产品、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生态化的农业, 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既有综合生产能力的创新, 又有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以下简称“园区”) , 则是在特定的区域内, 通过资金的集中投入, 以现代农业理念为指导, 进行以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精品农产品生产、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域。

宁夏地处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 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 自古以来就得黄河灌溉之利, 农业一直就是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 宁夏政府始终把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农民收入, 振兴宁夏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但由于受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 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为了落实党中央和国家领导关于加快西部干旱地区经济发展要求, 宁夏区党委、吴忠市结合本地区实际, 充分发挥孙家滩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高起点、高标准, 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 保护生态, 合理利用, 逐步把孙家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级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吴忠的“饲草生产车间”、山清水秀的生态保护基地。

2. 自然优势

吴忠市孙家滩位于中国西北中部黄土丘陵地区,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黄土高原、干旱地带, 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上都谈不上什么优越, 其社会经济发展也很缓慢。但相对而言, 孙家滩在发展某些特定的产业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首先是气候条件;“园区”所处地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 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冬寒长、夏暑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日照充足、光热丰富、无霜期较短、春季多风沙。平均气温8.8℃, 昼夜温差11~16℃;年均降水量202.8毫米, 蒸发量1583.9毫米;年日照2932小时, 年均无霜期170天, >10℃有效积温3300℃, 适合各种高糖农作物生长, 有利于此类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地形地貌及土壤。“园区”处于黄土丘陵与缓坡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 地形较平坦, 海拔在1122~1130米之间, 坡度1/50~1/120。地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貌为缓坡丘陵地貌。植被类型包括中温带干草原植被、荒漠草原植被、湿地植被、人工植被、人工林等, 多为矮生草本植物, 以耐旱的沙生植被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灰钙土、风沙土、新积土。土壤质地多为粉质壤土和沙壤土。土壤PH值7.5~8.0, 土壤含盐量为0.3~0.85克/千克, 速效磷4~6毫克/千克, 水解氮20毫克/千克, 速效钾165毫克/千克,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适宜优质抗旱牧草的种植, 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第三, 土地资源;根据国家土地局的最近资料统计, 目前孙家滩拥有可供园区开发利用的土地总面积达84.33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74269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8.8%;园地和林地面积各7558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均为0.9%;草地面积576989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68.4%;交通用地2274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0.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259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他用地147145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17.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456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1.2%。这些土地基本都是未开垦的国有荒地, 面积大, 无纠纷, 有利于园区基础设施、各类农业综合体的建设。

3. 区位优势

宁夏是“国家内陆开放区”的试点之一, 而吴忠市又是本区最著名的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发展民族经济意义重大;作为重点优先发展的孙家滩农业示范园区, 其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第一是地理位置;园区距首府银川市65公里, 距吴忠市区约30公里, 距红寺堡开发区约10公里, 距银川河东机场50公里, 项目区附近有中太银铁路、中太银、石中、盐中高速公路, 109国道、307省级公路。黄同公路、滚泉至孙家滩公路从园区通过, 临近乡村已全部实现通水、通电、通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第二, 园区的人口相对单一;除了部分原住农民外, 主要为移民;孙家滩集中了吴忠市利通区境内的全部生态移民, 现已建设生态民居519套, 搬迁移民288户、1500人;人口居住相对集中, 便于统一管理;第三是文化及旅游资源。“园区”地处黄河东岸, 位于银川平原黄土丘陵地区交界处, 吴忠市开发规划区中心位置。区域内有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寺口子风景名胜区、董府、水洞沟、汉墓等历史遗迹。有大漠、黄河滨河风景区及河滩湿地相依存的自然景观;有水库、大面积鱼塘、生态移民新村、大型黄河扬水工程、生态经济林果等人文资源;有利于开展观光农业、农家休闲、旅游业等, 从而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是基础设施;园区内建有环园区主干道路, 生产路与防护林框架已基本形成;宁夏扶贫扬黄工程三干渠灌溉渠系和盐环定扬水工程配套完善, 可保证种植灌溉和养殖用水。经过农网二期改造工程建设, 整个园区电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电力供应充足。程控电话, Inter Net互联网、GSM数字移动通讯信号覆盖整个地区;园区内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数字化建设比较完善, 项目对外信息交流, 沟通便捷。

二、孙家滩农业示范园区的创新实践

“园区”从2007年开始破土动工, 发展至今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 但园区抢抓机遇、大胆创新, 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土地、人员等优势, 总结经验, 勇于实践, 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实践经验;

1. 对内积极上争资金, 对外加大招商力度, 力促项目建设投产

根据园区规划建设方案, 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和优质牧草种植、标准化牧场建设、农民创业园、园区道路硬化等项目上争资金, 目前已顺利实施前期规划项目50余个。同时, 园区管委会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 联合市农牧局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 目前已有14个开工项目, 计划总投资20.05亿元, 其中外方总投资6.2亿元。如寰美大型奶牛牧场项目、神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供港有机蔬菜种植项目、金宇浩鑫奶牛生态养殖场建设项目、伊利大型奶牛牧场项目、夏鹏大型奶牛牧场项目等大多都已完成基建工作, 有的投资项目已顺利投产, 开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2. 强化科技创新理念, 以科研支撑产业发展

自“园区”规划之日起, 以科技创新为理念, 强化科技兴园的指导思想就已牢固树立在每一位管委会领导的心中, 并把这种观念应用在具体的实践中。为了吸引高科技人才, 园区秉承“待遇招人, 感情留人、事业稳人”理念, 使很多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加入, 并逐步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另一方面采用灵活多变的聘任方式, 主动邀请区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为园区出谋划策;同时, “园区”还与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 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先后在果树栽培、苗木繁育、沙漠治理、节水灌溉、品种改良、设施农业、现代养殖等项目开展合作研究, 取得多项应用性科研成果。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 园区又对孙家滩的地域商标完成注册;认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地、无公害产品多个。并合作创办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建设吴忠志孙家滩农业综合开发区教学实训基地, 为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提供了保障。

3. 重点扶持特色产业

为了充分发挥孙家滩的自然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 园区首先和区内最大的奶品产业企业—夏进乳业公司开展联合, 投资2.5亿元建成夏进孙家滩牧场, 可实现存栏奶牛10000头以上, 每年可提供鲜奶20000多吨, 向社会提供优质奶牛1200头的生产规模, 并促进奶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在夏进孙家滩牧场的示范带动下, 先后又有伊利、金宇浩鑫、夏鹏等多家知名企业入住, 奶牛示范牧场的规模已经形成;同时, 园区还根据其自然特点, 先后引进山东紫皮“金乡大蒜”、山东寿光苹果、胡萝卜优质品种, 东北冬枣等产品, 加快了园区结构战略性调整, 增强了应对市场的竞争力, 促进了社会、经济、资源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4. 积极发展农业综合体

现代农业综合体是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是以农业为主导, 融合工业、旅游、创意、地产、会展、博览、文化、商贸、娱乐等三个以上产业的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 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结合体。经过多年发展, 孙家滩已建成了多个以政府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基地, 以多家国内知名乳业联合建设的奶牛养殖基地, 以供应香港市场为主体的供港蔬菜基地, 以精品苹果、枣树为主的现代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区, 同时, 还计划建设集商、贸、旅、住为一体的工业科技开发区等, 充分利用资金、管理、自然、区位等优势, 探索践行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孙家滩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园区”充分利用其相对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统筹规划, 集中力量, 分步实施, 现已形成集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现代精品林业示范区、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现代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区以及现代生态移民新农村示范区的发展模式。

1. 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

优先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是孙家滩开发时就制定的首要政策和目标。因此, “园区”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质地以沙壤土为主且有利于灌溉的缓坡丘陵地区, 集中政府资金、政策、人力和物力, 优先建设和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节能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示范区。目前, 已建成高标准日光温棚43栋, 初步形成3000亩的荒漠阶梯式设施农业示范园。同时, 为了方便农业用水, 还建有蓄水池一座, 并计划将日光温室规模扩大到12756亩, 将孙家滩首先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节水、有机、生态等规模化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

2. 现代精品林业示范区

“园区”地处中温带干旱气候区, 具有冬寒长、夏暑短、春暖快、秋凉早以及日照充足、光热丰富、无霜期较短的自然特点, 非常适合种植和发展各类高糖经济林业产业;同时, “园区”的土质又以沙壤土为主, 有利于树木的种植。因此, “园区”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和土地优势, 大力发展以果业为主的精品林业示范区;首先是在现有果树种植区的基础上, 向周边地区发展优质精品苹果, 种植面积41490亩, 果树品种以金冠、元帅、国光、富士等为主。其次, 在坡形较缓的地方, 建设坡枣种植区, 枣树种植面积31151亩, 枣树生产以制干为主, 品种选择同心圆枣、中卫大枣、并引进少量赞皇大枣;再次, 在高棚设施农业的基础上, 还将引进葡萄、火龙果、桃树、核桃、香梨等设施果树。逐步建成高甜糖、抗干旱的现代精品林业产业区。

3. 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孙家滩的土壤类型主要以灰钙土、风沙土、新积土为主, 土壤富含盐、氮、钾等有机元素;植被类型以耐旱的沙生、矮生草本植被为主, 非常适宜优质抗旱牧草的种植, 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同时, 吴忠又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奶牛养殖基地, 为宁夏最大的夏进乳业公司提供原料。因此, “园区”充分发挥孙家滩土地、自然、区位、饲草资源优势, 以发展奶牛繁育为产业方向,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优质适繁基础母牛、实施良种奶牛冻精冷配改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 大力发展良种奶牛繁育规模化养殖, 目前, 除夏进外, 还有伊利、金宇浩鑫、夏鹏等多家知名奶企入住, 初步形成了一个在孙家滩周边具有繁育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优质奶牛繁育科技示范基地。

4. 现代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区

孙家滩地处首府银川市、吴忠市的中部, 除了靠近铁路、高速公路外, 还有多道省级、二级公路穿区而过, 交通便利;同时区域内还有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寺口子风景名胜区、董府、水洞沟、汉墓等多处历史遗迹;又有大漠、黄河滨河风景区及河滩湿地相依存的自然景观;再加上水库、鱼塘、生态移民新村、大型黄河扬水工程、生态经济林果等人文资源, 十分有利于开展观光农业、农家休闲、旅游业等。因此, 园区在水库周围, 利用现有湖泊发展水产养殖, 开展湖泊垂钓、沙滩娱乐项目;利用已建设施农业、精品林业、生态畜牧业的产业规模, 在核心示范区内发展有机特色农业, 种植各类观赏花卉、乔灌木供游客观光游览。同时, 还在瓜果、蔬菜成熟季节, 大力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采摘节, 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来休闲消费。

5. 现代生态移民新农村示范区

孙家滩除部分原住居民外, 其他都为周边移居而来的山区农民, 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重点扶持的生态移民区, 人口集中, 来源单一, 便于集中管理, 适合建设和发展现代新农村。园区首先在交通便利地区建设移民新居, 并在周边建设社区、办公、培训、展示、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 以展示孙家滩的移民新貌和崭新的人文环境。其次还在设施农业区、林业区、畜牧养殖区附近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 以延伸种植、养殖产业链, 通过实施瓜果林蔬以及畜产品的良性循环交易市场, 带动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 园区利用新农村建设契机, 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建设。利用村庄四周空地建设成片林, 在村庄外围建立防护林;开展房前屋后和巷道绿化:再次, 园区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工程, 完善和改造现有的沼气化工程, 将养殖园区的粪便和废弃物全部进行资源化利用, 产生的沼气成为养殖园区及附近农户照明、取暖、生活的主要能源, 废弃的沼渣又可作为肥料循环利用。最后, 园区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重点发展和完善现代通讯技术, 目前, 程控电话, 互联网、GSM数字移动通讯信号已基本覆盖整个园区, 对外信息交流、沟通都十分便捷。

四、结语

孙家滩尽管位于西部民族地区, 但各级政府和领导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和区位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以农业核心示范区为依托, 以抗旱节水为中心, 建立节水型社会为目标,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践, 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并逐步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现代节水高效农业的示范区、生态农业的样板区、民族团结的典范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试验区。这些实践经验和探索模式, 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和平, 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朱希刚等.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3]章伟江, 胡豹, 王丽娟, 陈剑平.现代衣业综合体运行机制研定[J].农业经济, 2014 (05) .

[4]张红宇.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问题[J].农村经济, 2013 (09) .

[5]仇继东, 孙国兴.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发展思路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 .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8

农旅一体化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完善而促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过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传统农业是以产品生产为主, 重点是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 着眼于以耕地为基地的农户经营, 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 相对低水平的发展形式。现代农业则是一种满足基本粮食需要基地上的商品生产, 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旨在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全区域的生产资源, 满足市场需求, 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 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1.1 农旅一体化的范畴界定

农旅一体化, 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 在城乡互动的基础上, 开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栖化经营模式,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一种发展方式。具体来说, 农旅一体化有农旅合一、乡村景区化、产业立体化、经营共生化等方式。农旅一体化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 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1.2 农旅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化的一种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 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不断产生矛盾冲突, 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旅一体化产业项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1.3 农旅一体化使农业和旅游业实现双赢

农旅一体化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 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 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 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 帮助增长产业链条, 增加产业边际效益, 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密切城乡交流, 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开拓旅游新领域, 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农业与旅游两者的有机融合让该村找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乡村休闲避暑旅游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正踏上这条增收致富的新路, 向着幸福新生活迈进。

2 A区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A区旅游产业资源丰富

A区是地市级城市所在地, 下辖5个街道、4个镇、5个民族乡, 具有“黔东门户”、“黔东宝镇”之称, 这里自然、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多, 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 还有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周逸群故居、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文笔峰公园等景区, 距离佛教名山梵净山80公里, 距湖南凤凰古城55公里。近年来, A区所在地级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批风景名胜区, 新建了一批星级宾馆, 更促进了A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农业产业基础良好

A区优质稻种植面积65023亩, 总产量28800吨;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25473亩, 总产量41232吨;花生种植面积11141亩, 总产量1060吨;油菜种植面积36144亩, 产量4880吨;油茶种植面积24570亩, 占油料类种植面积的34%, 产量36吨 (油茶处于发展初期) ;蔬菜产业, 目前全区在2011年以后种植蔬菜面积超过46369亩, 不包括食用菌;精品水果产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亩;中药材产业处于发展中, 畜牧与水产业现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发展, 其中水产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

3 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

以“农旅一体化”为目标, 为农业生产导入现代旅游服务要素, 重点打造三个现代农业园区, 率先实现“农业景观化、园区景区化、生产定制化、生活乡村化”的一体化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 连片开发、整体提升, 带动其他乡镇新农村建设提升, 推动A区农业转型升级, 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在A区生态农业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按照“以农为本、农旅结合、突出特色、提升跨越”的指导方针, 围绕“生态化的山区环境、品质化的农业产品、创意化的产业体系”三大核心, 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项目进行“一心一环一区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 适当增设生态农业对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和人文价值提升功能, 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与体验产业和农业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四大产业对接, 使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 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产业增效。

4 农旅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4.1 农业发展向由循环生产型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现代农业应该摆脱以往通过生产粮食、副产品等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发展模式, 要就地取材,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 发展生态农业, 同时将现有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利用旅游产业为农业产业打开市场,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 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提供旅游观光和调剂劳动以及学习、享用农产品的现代旅游农业。

农旅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和优化要以旅游企业为龙头, 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 要转变产业运作方式, 通过多产业融合整合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单一的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4.2 农产品类型由传统初级产品向特色品质产品升级

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鲜农产品。传统农业以满足温饱为目的, 只提供缺乏特色和亮点的初级农产品, 农产品增值空间不大, 无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 农产品销售模式比较落后, 致使产品打不开市场, 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要对农产品进行创意加工, 实现碧江区文化的物化, 着力实现产业转型。在销售环节, 应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 同时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 让农副产品真正规模化、标准化。

4.3 发展质量农业, 提供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

引入绿色生态理念, 为游客提供优质优价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就现代农业而言, 除了要增产, 更应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以无公害、有机、绿色生产为切入点, 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着力打造品牌优势。另外, 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执法机构应该对农产品加强监管,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 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4.4 加强组织,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合理规划。根据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整体布局, 打造品牌产业, 促使农业与生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 以此形成优势产业;规划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时, 应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发展特色农业,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产业升级, 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资源, 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 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体系。另外, 要积极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农, 逐渐构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和运转方式。

5 对策效果分析

现A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 创建品牌, 组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专家技术服务团, 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 以点带面带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目前, A区现代农业园区共计完成投资30012万元, 占年度计划数的100.04%, 据2012年统计数据:建成专业蔬菜基地1.2万亩, 油茶基地2.3万亩, 竹林基地0.9万亩, 中药材基地0.2万亩, 粮经比由6:4调整为4:6, 农森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 同比增长9%。

6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不仅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 而是以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农业生产种类不仅是传统的农产品, 而且包括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 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及展望, 确定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农业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8 (1) :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 1998 (6) :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 2001 (2) :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 2006 (2) :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 2011, 10 (26) .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 .

[7]庞云杉, 常少林.浅议发展乡村农业旅游的积极意义[J].理论探讨, 2011 (8) .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9

一、西部藏区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的几个问题

西部藏族地区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多是“一根粉笔, 一块黑板, 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 甚至很多

*本文系2 0 0 7年度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甘教信办【2 0 0 7】1号) :甘南藏族地区远程教育学习支持体系及资源建设的研究。牧区的孩子在马背、牛背上读书。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 国家期望通过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发展, 让藏族地区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 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协调发展。国家投入巨资,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 其应用状况并不乐观, 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已经成为西部藏族地区农远工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在笔者的调研中,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基础条件太差, 基础设施配置不均, 难以有效利用

在甘肃、青海的藏族地区, 我们看到大多数学校都配置了远程教育设备, 但远程教育资源一般是在晚上下载, 可一些乡里往往到了晚上就停电, 因此无法正常下载教学资源, 甚至有的学校交不起电费, 用不起设备, 只好让设备闲置。同时, 远程教育设备中卫星接收装置的要求很高, 必须定位精确, 但由于气候原因, 农牧区很多地方风很大, 一些学校的设备被风吹了之后就接收不到信号, 而学校又没有熟练的技术人员, 经过培训的老师也仅仅是一知半解, 不会调试, 也造成了部分设备的闲置不用。

2. 师资匮乏, 教师培训效果不理想

目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教师的培训主要采用的是以省级培训为重点, 一般省级培训时间安排在20天左右, 培训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基本操作、软件使用和卫星IP接受与管理为主。由于农牧区老师的水平有限, 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 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掌握计算机、卫星设备的安装、调试, 又要学习很多软件的操作, 因此很难真正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在调研中很多老师都认为:各个教学点都配了远程教育设备, 但会使用的老师并不多。省里对计算机老师的培训时间太短, 省一级的培训才一个月, 老师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 刚刚有点感觉就回来了, 也是一知半解。根据省里的要求, 县里还要给组织二次培训, 可是教育局没有这些设备, 没有人懂, 很难落实培训。

3. 教学资源内容与藏族地区教材大相径庭, 语言不通

目前国内远程教育教学软件主要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并用汉语教学, 而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藏区在日常授课中使用的是五省区编制的藏文版教材, 大多数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 很难听懂。青海省甘德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录林认为:教学内容不同, 语言不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学校地面接收设备的闲置。青海达日县窝塞乡寄宿制藏文小学校长俄保也认为:远程教育讲得确实好, 可孩子们听不懂, 老师们也是勉强听一些。学校有时组织孩子们听听语文课, 也只是给他们灌灌普通话的耳音, 同时让老师们看看别人的教学方法。笔者了解到青海的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都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中小学都基本上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 但谈起设备的使用状况, 学校的老师们都说:“主要是懂汉语的老师看看, 因为教学内容差距比较大, 只能借鉴一下他们教学方式。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设备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然而, 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 用不起来就等于没有建。如果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历尽艰辛配备起来的设备设施被束之高阁, 将是最大的浪费。但当前的应用状况并不乐观, 要彻底改变藏区的应用现状,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就要根据藏区的实际情况, 需要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学校教师等共同努力, 为藏区远程教育的应用提供便利的环境条件和探索出适宜藏族学校教学的应用模式。

二、改善西部藏区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的策略

1. 多措施多渠道的开发藏语教学资源

藏族地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资源的建设和配备是前提, 如果资源问题解决不好, 远程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如果没有优质的民族资源或缺乏资源, 远程教育就成了有路无车, 有车无货, 有货无精品的状况, 远程教育在藏族地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目前在青海、甘肃藏区学校主要自编的藏文教材为主, 授课教师以藏语为主, 而远程教育工程为学校配备的教育资源都是汉语。我们调研中, 很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都认为远程教育工程是好事, 大家也很喜欢用, 提供的资源丰富、精致, 但都是以汉语为主, 无法在日常教学中使用, 只好束之高阁, 如果能够配发本民族语言的资源, 大家都希望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因此藏族教育资源的缺失已经成为藏区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闲置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力建设和配备藏族教学资源刻不容缓。

(1) 加强翻译工作, 对汉语精品资源组织队伍翻译

要为藏区学校建设大量的藏文资源, 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翻译现有的汉语教学资源, 对各类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例如:对视频教学片我们可以采用音译方式, 即给教学片重新配音为藏语, 这种方式简便、快捷, 不需要重新组织教学来录制, 难度在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声音都需要找人来配音。更简捷的方式就是对汉语教学片根据汉语直接翻译藏文字幕, 就如我们看国外原版电影, 只有中文字幕。我们可以同时采用音译和藏文字幕, 如同我们看国外的译制片。对于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 相应的翻译工作量巨大, 相当于对其中的音视频素材首先进行音译和藏化, 其次在藏文平台上进行整合。鉴于译制教学片工作量相对较小, 教学效果直观, 能直接为藏区学校带去先进教学理念、方法、模式, 便于藏区教师学习和模仿, 因此可以先从大量的音视频教学资源的翻译开始建设藏族教学资源。

(2) 组织力量, 针对藏语教材开发配套资源

在翻译现有汉语资源的基础上, 开发藏语教材配套的资源才是推动教学应用的根本。开发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可以从多种渠道开展: (1) 相关行政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政策, 组织专家集体开发藏数、藏语文、藏美术、藏物理、藏生物等各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特别是生物、化学、物理等需要实验的课程, 开发逼真的虚拟课件, 解决藏区多数学校没有实验设备的问题; (2) 选择一批藏语言中各学科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 在专家的指导下,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针对性的开发课堂教学课件,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然后对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现场录制, 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后期编辑, 开发出系列和教材配套的藏语电视教材; (3) 开发人员和藏区中小学的学科教师密切交流, 了解他们的需求, 针对一线教师在藏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开发配套的小模块课件, 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 从乡土教材中筛选教学资源, 创建民族教育资源超市

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地收集和开发乡土资源, 突出特色, 建立牧区民族资源超市, 可以很好的满足牧区藏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从而促进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组织力量收集藏区各省、自治州、县现有的文化资源, 诸如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民革、舞蹈、建筑等, 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整合为信息化资源。可以有组织地开发牧区养殖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药材种植技术、编织技术等牧区藏民感兴趣的课件, 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来学习, 为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2. 改进培训方式, 提高藏区教师双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贫困地区往往是最需要远程教育的地区, 也往往是计算机师资最缺乏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 不能浅尝辄止, 更不能走形式, 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培训原则,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 要对藏区学校教师不仅要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 更要教会教师如何应用三种模式去上课。特别是在藏区中小学, 更要加强藏语教师藏语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使培训重心落实到双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上。

由于藏区教师已有的双语信息技术能力较低, 培训中要尽量使用案例教学法, 开发藏语教学示范课, 通过案例是教师了解远程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方便。同时, 可以将培训内容制作成藏汉双语教学课件, 存放在指定位置, 当教师在培训中遇到困难时, 可以方便的进行查找, 这样可以很好的照顾教师已有水平的差异性, 同时也便于教师在业余时间的自主学习。

3. 转变教师观念, 促进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藏区中小学“农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低与藏区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 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低和环境限制而排斥信息化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决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教师培训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特别要加强藏区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资源的应用策略、教学设计、课程整合等内容的培训, 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在藏区中小学的应用层次, 使藏区中小学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1]

在藏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双语资源不够丰富的前提下, 为了尽快推动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当务之急是加快教学光盘的普及。三种模式中, 通过电视机、DVD播放机播放优质教学光盘是最为简捷、最容易覆盖到大多数学生的手段, 而且成本低廉、维护简便、易于操作。因此可以先开发大量的双语教学光盘资源, 将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在藏区学校的教学班中迅速普及。

4. 开展藏民农牧技术培训与党员教育, 为牧区经济服务

以项目学校为信息中心的“农远教”服务涉及校内校外, 即为藏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和为“新农村”建设、党员教育服务。受藏区经济发展、人文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面向校外的服务活动基本没有开展。农、林、牧等与“三农”息息相关的部门应该积极与各个项目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农远教”的设备、网络资源, 利用家长会, 双休日等时间开展农牧科技知识普及活动, 进行农牧技能培训, 宣传医疗卫生常识, 向藏区人民宣讲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等。同时, 与各村党支部联系开展党员教育、党员学习。积极推动“农远教”为“三农”服务, 对项目学校采取财政补贴、鼓励、政策扶持等方式, 重视“农远教”综合效益的开发, 为藏区的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5. 筹措资金, 建用结合, 保证藏区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

设备维护运行经费是整个远程教育工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西部藏区经济发展落后, 教育基础非常薄弱, 无论是当地政府、企业还是牧民都没有能力承担过多的教育投入费用。国家在对西部藏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加大投入的基础上, 应统筹考虑维护、运营、管理、维修等持续性投入的经费, 给予藏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常规性经费支持, 让远程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 针对一些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 对设备进行改进, 以保障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远程教育无论是“建”还是“用”, 经费的保障致关重要。要确保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要建立起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机制。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 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配置经费;要不断拓宽学费筹措渠道, 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要以市场运作方式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走良性发展道路。[2]

总之, 国家投入巨资在西部藏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建成远程教育系统, 要真正全面推广应用, 其任务艰巨, 道路漫长。特别是当前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大量闲置已经造成国家巨大的浪费, 与当初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大相径庭。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 我们更要坚持深入到藏区学校, 针对各学校实际出现的问题, 量身定做远程教育应用的方案, 在藏语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应用等方面多开展切实可行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5, 8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10

一、美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 州立大学的建立。

美国独立以后, 为了促进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发展, 联邦政府从1784年到1832年, 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法令, 吸引了大批移民迁往西部。1784年政府制定《西北土地法令》规定:“凡该地的居民达到6万人时就可以制定宪法并申请加入联邦。”《西北土地法令》还规定, 每一个市镇必须将数平方英里的土地给教育事业使用, 作为举办学校的经费。之后联邦政府又划拨了一部分可以开发的土地给州政府, 一批州立大学相继建立, 形成了所谓的“学院热”。

州立大学立足于本州的经济建设需要, 符合当时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状况, 为各州培养了大量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不仅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且促进了全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 拨地兴学, 兴建农工商学院。

建国初期, 联邦政府经济能力比较薄弱, 没有能力大量投资兴办教育事业, 但是基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政府采取拨地兴学的政策投资教育。尤其是19世纪50年代后原有的具有初步耕作经验的劳动者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西部开发所需的是大量具有专业技术与知识的科技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法》, 该法案规定“各州可向联邦政府领取国有土地, 以创办及补助培养农业和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领取土地按该州的国会议员人数计数, 每一议员三万英亩”。各州通过拍卖政府拨地, 兴办了大量农工商学校, 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1890年国会再次通过《莫里尔法》, 规定“联邦第一年补助农工学院1.5万美元, 以后逐年增加1000美元, 直到每年补助2.5万美元为止”。土地的赠予保证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 并且将西部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转型融为一体, 使得拨地兴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拨地兴办的学院也被称为“赠地学院”, 以大众文化和实用教育为目的, 所以这些学院除了要讲授学校知识外, 按各州法律规定, 还必须讲授农学和农业机械知识。因为学院教育符合西部开发所需人才的培养, 收费低廉, 所以吸引了大批劳动阶级子女, 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发展。这些院校开办后, 大都设立了农业附属机构, 负责在本州各县传授农业和农机技术, 改进农业生产。这项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 实行强迫教育和免费教育。

建国初期, 美国的西部教育很落后, 贫困的开发者无力担负公共教育费用, 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进入被人歧视的慈善学校。出于对国民教育的重视, 也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立平等、免费、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公立学校来普及教育的要求, 西部地区各州先后实行强迫就学制度和免费教育制度, 以保证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因此, 19世纪20年代, 美国开始在其北部和中西部大办公立学校。至20世纪初, 美国7—13岁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95.5%。

公立学校的推广, 儿童入学率的增加, 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提高了西部地区人口素质, 同时为此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给美国西部地区的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

(四) 职业技术大学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

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同时也推动了美国西部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1862年, 《莫里尔法》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 规定联邦政府要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规定, 拨款资助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 并且要求在发展农业教育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工业技术教育。由此,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和大学普遍建立。

美国的职业教育办学灵活, 主要针对各州的工农业需要, 课程包含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内容, 能够满足不同职业的需要, 学习时间灵活多样, 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课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开辟了一条耗资少、收费低、适应性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新途径。

(五) 高等教育大众化。

美国政府及其国民对教育十分重视, 群众兴学和私人办学蔚然成风。西部大多数州也有规定, 凡是私人或企业兴办教育或资助教育, 政府可以减免其税收。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 美国人民参与教育的意识很强烈。各种私人或团体的教育基金举不胜举。如著名的卡耐基教育基金、福特教育基金、洛克菲勒教育基金等。全国自上而下的办学热情和事实, 使得美国人深信, 知识就是财富。美国西部开发成功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高等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美国西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重视西部地区的开发, 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照顾, 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 因为没有西部的繁荣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高等教育方面, 我国不断加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 使西部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也明显提高, 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强化政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政府是社会办学的主体, 在国家整个教育系统中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 政府的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着地区教育的发展。美国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联邦政府对西部教育的大力支持:首先, 《西北土地法令》《莫里尔法》等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和实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 拨地兴学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再次, 联邦政府用于教育的大量拨款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借鉴美国的经验, 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国家财政允许的范围内, 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改善西部地区办学经费不足现状。同时要继续完善我国的教育立法体系, 做到有法可循, 有法可依, 加大教育法令法规的执行力度。

(二) 西部高等教育要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

从整个美国西部开发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总是同地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从最初的培养简单劳动者到后来输送高科技人才, 教育在不断地调适自己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我国西部开发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西部高等教育必须立足本区域, 以为西部经济服务。应根据西部经济发展的要求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目标, 设置相应专业。坚持高等教育地方化, 才能使受教育者“学有所用”, 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 抓好基础教育, 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美国的强迫教育和免费教育, 促进了西部不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普及, 提高了国民的素质, 为之后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我国也应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着力提高西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改善办学条件, 利用教育倾斜政策, 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到西部的教育事业上来。

(四)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职业教育往往针对地方需要设定自己的专业课程, 具有灵活性。对于基础薄弱的西部, 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广科技成果, 使之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 解放思想, 探索新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美国全民重教, 私人、财团投资办学的成功, 告诉我们, 除了政府投资外, 还有其他引入办学资金的渠道。地区学校要积极地发挥自身优势, 吸引外部资源, 争取更多学校发展的机会。例如, 争取私人、企业的捐赠、投资、争取国际援助, 等等。当然这些活动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例如对于捐赠的个人或集体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等, 以此激发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热情。

参考文献

[1]安尼瓦尔·阿木提.美国西部教育发展及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 .

[2]曹永国.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教育革新及其现代启示.唐都学刊, 2001, (4) .

[3]吴昌珍.美国西部开发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借鉴.教育与教学, 2005.

[4]胡小波.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0, 12.

[5]戚文静, 朱现平.美国增地学院发展的典型性和影响力.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6]戚文静, 朱现平.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性和影响力.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0) .

[7]尹秀芝.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与美国西部开发[J].北方论丛, 2005, (1) .

[8]杨克瑞.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腾飞--1862《莫里尔法案》再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4) .

[9]宋春燕.美国政府赠地学院的发展历程[J].教育史研究, 21302, (4) .

上一篇:《天堂蒜薹之歌》下一篇:并联管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