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蓝天,放飞梦想

2024-04-09

翱翔蓝天,放飞梦想(通用8篇)

篇1:翱翔蓝天,放飞梦想

翱翔蓝天,放飞梦想,是当今众多年轻人的追求。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民航飞行员吗? 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以下简称“航校”)是经中国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批准,从事私用和商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的141部飞行学校。航校总部设在中国智力密集区、科技密集区——武汉?中国光谷,现有湖北襄樊刘集机场、宜昌三峡机场、湖南常德桃花源机场等训练基地。航校教学设施完善,生活设施完备。现执管单发塞斯纳172R型、双发DA-42型等训练飞机共15架;单发塞斯纳172R型模拟练习器2台、双发DA-42型模拟练习器1台;有经验丰富的飞行教员、地面教员、机务人员、航务人员近百人。航校规划投资5.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理论基地设施建设、飞行基地建设、飞机及其设备购置、飞行专业人才引进等。2011年航校将达到的办学规模:飞机数量达26架,年毕业飞行员达100至120人。

航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的政冶素质、严格的作风纪律、扎实的飞行基本功、流畅的英语听说能力、强健的身心素质”的优秀职业飞行员,航校将通过高校管理团队、民航专家团队、军方技术团队共同打造一所准军事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一流商用飞行驾驶员执照培训的飞行学校。

2011年航校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往届毕业生、专科生条件非常突出者或英语专业)中招收全公费飞行学员20名,学员正式被航校录用后将在航校进行半年的航空理论学习,一年的飞行学习,学员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合格后,航校发放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相关飞行执照,学员正式取得飞行教员执照后留航校任飞行教员。单位说明: 报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国际大厦A座24F 联系电话:027-87490040 /62228158 /62228188 传真:027-87490040 网址:http:/// 联系人:孙老师/程老师。单位需求:

一、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记录;男女不限;年龄26周岁以下(1985年7月1日以后出生者)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专业不限(理工科和英语专业优先); 2.CET-4级英语水平(CET-4级考试通过或超过425分)者优先;能正确读、听、说、写汉语,无影响双向无线电对话的口音和口吃,普通话相当于二级水平;

3.空勤人员背景调查:以民航发〔2007〕117号《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的要求为准。

(二)身体条件:满足中国民用航空局空勤人员I类体检标准 1.?身高不低于168厘米;

2.?体质指数(BMI)不>24或<18.5。注:BMI=体重(kg)/身高(M)2;

3.?任何一眼裸眼远视力(C字表)不低于0.5;无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史;无色盲、色弱、夜盲、斜视,无严重的沙眼或倒睫;

4.?无精神障碍、癫痫及其病史和家族史;

5.?无恶性肿瘤,以及可能恶变或可能影响功能的良性肿瘤; 6.?无传染性疾病,不应为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

7.?无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

8.?无影响功能的骨骼、关节、肌肉或肌腱疾病,以及畸形、损伤、手术后遗症及功能障碍; 9.?无心血管系统疾病,血压收缩压不应持续低于90 mmHg或高于等于140 mmHg;舒张压不应持续低于60 mmHg或高于等于90 mmHg;

10.?无消化系统疾病、功能障碍或手术后遗症; 11.?无泌尿系统疾病及其病史,无泌尿系统结石; 12.?无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及功能障碍,如:肺结核; 13.?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其病史;

14.?无免疫、内分泌系统及新陈代谢疾病及其病史;

15.?无传染性、难以治愈或影响功能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

16.?无影响咀嚼及发音功能的口腔疾病或畸形,无嗅觉及听力丧失;

二、招聘咨询与方式

(一)在线报名:

报名者可登陆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报名与咨询。报名、体检时间、地点、联系电话等具体信息,在蔚蓝航校官方网站中查询。蔚蓝航校网址:http:///

(二)电话报名:

1.报名电话: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招飞办 ?027-87490040 /62228158 /62228188 ?? 传真:027-87490040 ?? 联系人:孙老师? 程老师

2.报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国际大厦A座24F 3.报名网站:http:///

(三)注意事项:

1.报名、体检时间、地点、联系电话等具体信息,请登录蔚蓝航校官方网站查询或拨打招飞办电话咨询。

2.报名时带齐以下材料:黑色水笔、免冠一寸近照一张,毕业生推荐表、身份证。

三、招聘流程:

自测初检—报名—上站体检—面试和测试—复检—空勤人员背景调查—录用 1.初检:报名者可根据招聘条件进行自测初检,符合条件者方可报名。

2.符合条件者即可通过蔚蓝航校官方网站“在线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或电话报名、或到我公司招飞办公室现场填表报名。请务必如实、完整填写信息和联系方式。3.上站体检:面试合格者参加民航局方体检队安排的上站体检。4.面试:蔚蓝航校组织航空飞行专家对报名者进行面试,包括部分身体测试及英语能力测试。5.复检:蔚蓝航校集中组织合格者参加民航局方体检队安排的身体复检。

6.空勤人员背景调查:蔚蓝航校根据民航发〔2007〕117号《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的要求,对复检和面试合格者进行空勤人员背景调查。

7.合格者将安排在蔚蓝航校进行专项培训,学员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合格后,航校发放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相关飞行执照,学员正式取得飞行教员执照后留航校任飞行教员。

篇2:翱翔蓝天,放飞梦想

铜山区刘集镇王套小学 赵继红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程运作中发生一系列转变。在课程目标上,教师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现代人;在课程内容上,教师要从执行课程转变为开发课程;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要从权威性灌输转变为平等对话;在课程评价上,教师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关键词] 教师;新课程运作;转变

没有教师的转变,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成功。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教师的课程运作包括四部分:一是确立课程目标;二是选择课程内容;三是课程实施;四是课程评价。虽然各部分会有交叉,但侧重点存在差异。本文依此分析角度就教师在新课程运作中的转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理解。

一、教师在课程目标方面的转变: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现代人

当前教育界对新课程改革根本目标的探讨不够深入。目标不明会降低行动的意义,使行动茫然,甚至迷失方向。

传统教育过于关注知识传授,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教师是“教书”的,而不是“育人”的;教师和学生围着知识转,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次要,甚至被知识异化。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目标方面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现代人。

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促进个人发展,前一个功能是通过后一个功能实现的。从本质上说,教育是育人活动,是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

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的现象学认为,知识属于“科学世界”,而人的存在属于“生活世界”;现代科学的危机在于它忽视了人的“生活世界”,陷入了没有人在其中的纯粹的“死的”“物理世界”[1]。在教育中,这种危机就

表现为教师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教育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意义。

教师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现代人,首先意味着教师要以“育人”为本。为此,教师应明确认识到:虽然“知识就是力量”,但不是学生为知识服务,而是知识为学生发展服务;教师不是“教书”的,而是侧重于用知识“育人”的;教师不是对知识负责,而应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负责;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果断地对知识加以改造。

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宗旨,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条件。教师不仅要以育人为本,而且要把培养现代人作为根本目标。

现代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的现代人,不仅要具有国家性、民族性,“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等;而且要具有适应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普遍性、国际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我们认为,这四个支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学会发现新知,以跟上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的步伐,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2)学会做事。即通过接受教育,不再是仅仅获得要学历、资格,更要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共同生活。即具有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等价值观,能够与其他人进行有效合作。(4)学会生存。即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2]

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培养现代人的根本目标,将有助于教师增强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克服对课程改革患得患失的狭隘心理。

二、教师在课程内容方面的转变:从执行课程转变为开发课程

传统的课程内容是游离于教师之外的,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专家制定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是别人制定的课程文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乃至教学参考书)的忠实执行者,对于为什么教、教什么、以什么方式教、甚至以什么进度教等问题,没有或者说很少有发言权。教师就像药剂师,严格而准 2

确地按照医生所开的“处方”,准备药品,分配药品。[3]这种不信任教师、“提防教师”的课程内容既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更限制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学校与当地社会发展的联系。新课程改革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加强课程比如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方面从执行课程转变为开发课程。

从范围上说,教师开发课程主要包括开发学校课程和对国家或地方统一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两个方面。学校课程包括选修课程和部分必修课程,其中部分必修课程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内容。这些课程没有统一教材,要求教师自己确定具体的课程领域、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国家和地方统一课程虽然有教师参与,但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使用这些统一课程时,必须要对它们进行二次开发,以使它们更加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对统一课程的二次开发主要表现为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者对内容的数量作一定的增减;或者对内容的深度作一定的调整;或者对内容的结构作一定的重组;或者对教学的进度作一定的改变。二次开发的准则是使学生的发展更好地符合课程标准,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超越既定标准。在这方面,我国已有优秀教师做出了可贵的尝试。譬如,原北京22中数学教师孙维刚用半学期的时间教完一学期的课程;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初中语文时不用半学期就教完了一学期的课程,他在剩下的时间里向学生介绍国外科技动态,教学生名篇时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写其他学科的小论文等[4];原青岛市二中语文教师王泽钊“往往只在开学三周内就将教材有选择地讲完,余下的时间都讲自己为学生精选的文章”,并自编了150万字的语文教材[5]。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同时也对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开发课程中,教师应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为前提:一是深入研究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发展基础、发展潜能和发展愿望;二是深入研究教育内容本身的逻辑关系,更为科学地编排其递进顺序;三是深入研究学校和当地社区的条件,使课程具有现实可能性;四是深入研究宏观社会发展以及当地社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使课程内容符合社会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开发课程需要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校内的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资源;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获得这些资源既要求教师具有好学精神,更要求教师具有合作能力。

三、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转变:从权威性灌输转变为平等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无知或乏知的,教师则是知识的权威,这种知识权威进一步泛化为地位权威。因此,传统教学的根本特征是教师权威性灌输,教师居高临下地传授,学生谦卑地、规规矩矩地接受。虽然许多教师常用问答法进行教学,但这种问答多不是平等的对话,而是教师对学生的“考问”、“审查”,以致学生逐渐害怕与教师“对话”。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要从权威性灌输转变为平等对话。

对话以平等为前提。师生平等首先表现在人格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从法律上说,学生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四条尊重儿童的基本原则:(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6]作为缔约国,我国在履行公约的同时,也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明确规定青少年儿童应该受到充分尊重。学生年龄虽小,但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教师应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

师生平等还表现在知识拥有上。在社会变迁日新月异、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中有许多是教师不知道的,学生需要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学习。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创立的“前喻学习”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年长一代在许多方面不再能承担向年轻一代“指点迷津”的职责,他们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没有‘子孙’的,正如我们的子孙没有‘祖先’一样”。[7]

师生平等对话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可以结合在一起灵活使用的形式:(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说话”有时会使课堂显得“混乱”,但它也说明学生之间有“对话”的渴望,它也是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种表现。教师宁要有生机的“混乱”,而不要死寂的“安静”。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内容积极讨论,充分对话。

(2)教师真正的提问学生。这种提问是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产婆术”式的,它往往以教师向学生“请教”、与学生探讨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非常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提问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不轻易说出来正确答案,更不批评、否定学生,而是给予追问和启发,直至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3)学生主动的提问教师。这种提问是孔子所常用的“生问师答”式的,它以学生积极主动地请教和质疑教师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非常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探究能力的发展。从教学相长的角度说,它更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孔子曾因颜回“于吾言无所不说(悦)”而批评他“非助我者也”[8];也曾因子夏的提问而赞扬他“起予者商(子夏)也”[9]。

四、教师在课程评价方面的转变: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

教师的课程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学生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在传统评价中,教师常常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排名高低评价学生,常常通过年终总结评价自己。这种终结性的评价就像“盖棺论定”,适宜于选拔、评比,“论功行赏”。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评价方面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

1,慎用相对评价法、多用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评价学生

相对评价法是教师通过“人与人比”评价学生,它在让少数学生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很容易使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挫折。相对评价法对后进学生有榜样激励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条件。(1)教师在褒扬先进学生或伟大人物的同时,要充分肯定后进学生,不能伤害其尊严;要使后进学生受到激励,而不是感到自惭形秽。(2)教师不仅让后进学生看到先进学生或伟大人物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更让后进学生了解他们取得成绩的过程和原因,引导后进学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绝对评价法是教师通过“人与标准比”评价学生,它要求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把握学生发展的客观目标。通过绝对评价法,在普遍发展水平较低的集体中名列前茅的学生可能会有不足;而在普遍发展水平较高的集体中相对落后的学生也可能会达到了发展目标。因此,绝对评价法能使学生更为准确地认识自我。对于暂时没有达到标准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仔细分析差距,寻找弥补方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教师通过“人与自己比”评价学生,它包括对学生进行个体内的横向差异评价和纵向差异评价。其中,横向差异评价是把学生自己的各个方面作比较,它很容易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在这种评价中,教师要自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扬长避短。纵向差异评价是把学生的同一方面作前后比较,它很容易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这种评价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无论是横向差异评价,还是纵向差异评价,都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2,常用反思评价自己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10]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11]从反思的直接目的上说,教师的反思主要包括两种:

(1)解决问题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行动研究性质。其基本过程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将计划付诸实施;反思实施的结果;继续发现新的实践问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这种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提高。

(2)总结经验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案例研究性质。教师在对自己的典型教育行为尤其是成效显著的教育经验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具有相对普遍性的结论,一方面加深自己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为其他教师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提供借鉴。

教师以反思为主要形式的自我评价不仅能有力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对 6

改变教师研究活动中所存在的脱离实际的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教师的反思不应是“单干户”式的,而应在与教师群体、理论工作者乃至学生和家长的“对话”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得到更多的验证和启迪,才能促进教育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注释] [1] 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87页。

[3] 刘丽群:《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期待》,《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期。[4] 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第一卷),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6页。[5] 转引自《他挑战现形语文教材》,《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11月6日。[6]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90页。

[7]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77页。[8] 《论语·先进》。[9] 《论语·八佾》。

[10] 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篇3:放飞梦想, 让孩子们自由翱翔

一、变课堂为多言堂

许多年来, 许多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滔滔不绝, 习惯了提出问题并给学生说出既定的答案, 有时候即使是没有统一的答案, 也非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去回答, 课堂真的成了死板教条的讲堂。而我觉得, 既然是“教学”, 就“教”和“学”的统一,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教”是为了不教, 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方法掌握了, 学生就可以灵活机动地来学习知识, 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方法、一种形式。教师的最重要任务不是教给学生死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把死知识学活了, 许多时候, 甚至是是可以变课堂为学堂,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的。

例如, 我在讲授《马说》这一课时, 我就先让学生说出关于马的成语, 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一听到这样简单的问题, 都热情高涨, 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积累的成语, 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给调动起来了。之后我说: “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看你们听后有何感想?”同学们一听讲故事, 都非常有精神。于是, 我便给同学们讲了孙阳相马的故事。在听完故事后, 好多同学感慨万分, 对相马人十分佩服, 看到同学们都如此投入, 我就提出: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千里马遇到伯乐就得到了价值的肯定, 但如果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那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 先看教学目标”等教学目标一出示, 同学们便十分投入的阅读课文, 了解大意了。

读完课文内容后, 我又提出一个问题: “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这是作者韩愈得不到重用而写的一篇文章, 那假如是现代社会, 你们走上了社会, 而你们的才能没有被发现, 你会怎样做呢?”问题一出来, 各个学习小组便争相讨论起来, 在同学们讨论后, 我挑选了小组代表回答。张小静说: “我会更加努力, 使自己更出色, 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董晓峰说: “我会毛遂自荐, 让领导发现我的能力。”王伟娜说: “我会努力做出一些成绩, 然后让领导叹服”……听到这样有见地的解释, 我知道这个问题已经让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一节课也在激烈的讨论中结束了, 学生无论从知识上还是思想素质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教,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适时引导, 引导到位, 有时候甚至是不需要教师讲的, 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去挖掘知识的内涵, 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深他们的印象, 提高教学效率。

二、写作不是闭门造文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提起写作, 这也事好多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们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老一套, 不能够创新, 自己读了都觉得不好, 怎么能打动读者呢? 究其原因, 就是好多老师每在上作文课的时候, 只是在黑板上写上一个作文题目就万事大吉了, 然后让学生坐在教室里,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作文就行了。甚至有个别老师, 在进入教室之前, 还不知道作文课该给学生布置什么作文题目, 更别说引导学生写作了, 这样,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可能有什么新意的。

写作是要讲求方法的, 学生的积累是一方面, 教师的引导也是很占着很重要的一方面。

当然,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 并不是说要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非常会写文章,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 是指明方向。所以, 每次作文课之前, 我都会上网查一些名师讲授的写作技巧, 然后把这些技巧融会贯通, 并在优秀作文上找到具体的例子, 这样作文课的时候, 我就把理论和例子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学了写作方法, 又学了写作实例, 很容易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并推陈出新。

一次作文课, 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以郊游的文章, 理论和例子都讲过之后, 学生还是抓耳挠腮, 无从下手, 问了原因才知道, 原来学生几乎都没有郊游的经历, 所以无从下笔。但文章内容都定了, 怎么办? 我忽然想到了作为农村学校的好处———就是随处都可以成为郊游地点, 于是我就问同学们愿不愿意趁着两节作文课的时间去郊游一次, 但星期天要在家把写作任务完成。同学们一听, 都欢喜雀跃, 一致同意我的提议, 于是我们就到学校后面的北河玩了两节。

等到作文收上来, 我吃了一惊, 这次没有在课堂上完成的作文竟然比平时写的还要好, 如韩可可就在作文开头这样写道: “沐浴着夏日的凉风, 听着小鸟的啾鸣, 嗅着扑鼻的花草香, 看着满眼的嫩绿, 唱着嘹亮的歌曲, 踩着松软的乡间泥土, 我们走在郊游的小路上……”乍看之下, 还以为她在写诗呢! 张燕在作文中间这样写道: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郊游吧,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处在爱玩的年龄, 我们女生都不由自主的甩掉鞋子, 卷起裤腿, 踏入清澈却有点凉意的河水中, 时不时感觉脚下咯得慌, 摸出来一看, 原来是一个河蚌, 不一会儿, 我们便摸出了好多河蚌, 大的、小的、看着这些河蚌、我们都感觉心灵的满足, 一个个都绽开如花儿般的笑颜。正在我们满足于自己的收获的时候, 不知谁说了一句: ‘怪不得男生不下水, 原来在河边的小洞里掏螃蟹呢! ’回头一看, 可不, 瞧刘峬杰拿了一个螃蟹, 一不小心螃蟹夹到了他的手, 他疼得直叫呢! 而刘峬杰看到女生笑他, 便使劲把螃蟹甩掉, 用河水往女生身上洒来, 我们一看情形不对, 也赶紧迎战, 一会儿的水仗打下来, 大家的衣服都湿了, 但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愉悦……”看到平时不擅长描写的她竟然能把这些细节写的这样形象, 我觉得这次郊游的决定没错。

不仅这次作文课如此, 我们知道, 教学并非就是要把学生局限于一个教室里, 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必要的时候,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 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不然我们经常要学生爱护环境, 保护珍稀动物, 他们缺乏亲近自然的机会, 如何去理解呢? 有时候, 我们甚至可以让他们更多的走向社会, 去体会生活的艰辛, 从而知道父母供应他他们上学的不易, 进而学会感恩。

总之,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就语文课来说, 就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放眼整个教育, 我们不仅要从课堂抓起, 还要把教育由课堂引到生活的实际, 唯有让学生从方方面面感受这个世界, 让学生尽情地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自由发挥他们的潜能, 他们才会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都能综合发展的人, 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 特别是连年担任班主任, 清楚地认识到:每一名学生, 能够坐在教室里, 无一不是带着家长的希冀、自己的美好憧憬、对社会的责任而来的, 所以深知“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篇4:让梦想在蓝天翱翔

【关键词】普通高中;航模课程;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08-02

【作者简介】1.俞翔,江苏省阜宁中学(江苏盐城,224400)副校长,高级教师;2.曹瑾瑜,江苏省阜宁中学(江苏盐城,224400)校办主任,高级教师。

江苏省阜宁中学航模科技课程基地,是阜宁中学于2012年9月申报,通过江苏省教育厅评审、答辩而立项建设的特色课程项目。该项目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是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课程设计目标高远

2002年12月,适逢“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一事件增强了师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为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从2011年起,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学校在师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航模科技的课程基地建设主题。从2008年至今,该校根据初期规划,对于航模科技课程建设,已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方法和经验。2014年,通过省课程基地建设专家组验收,学校课程基地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同年,作为全省三家优秀课程基地代表,被推荐在全省课程基地培训会上作经验介绍。

课程实施高瞻远瞩

学校航模科技课程基地的课程实施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实际状况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一是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学校航模科技课程基地在现有航模教学专用教室基础上,进一步改、扩建航模科技专用标准教室,建设模拟遥控和飞行教室,开展相关模拟飞行、模拟遥控飞行,让学生感受航模模拟飞行的原理和技术;建设航模制作与设计教室,让学生亲历航模设计和制作过程,掌握航模设计和制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建设航模宣传与展览教室,分别向学生展览航模运动史、航模运动文化、航空模型种类、航空模型部件、航模运动成绩。二是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紧紧围绕学生文化课学习重点与难点,以航模这一有效载体,通过学生实践、体验和感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三是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以航模运动为主要载体,在校园网站上构建的“航模科技”学习成长路线图,开发建设以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网页和数据库,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和开放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引入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编写的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航空模型》中学版,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选择和帮助,开发富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五是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培养业务骨干和适应新课改发展的复合型教师,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为每位有发展潜能、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配备航模科技导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指导学生发展。六是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对实践创新型学生的培养向初中延伸。为实践创新特长生配备学业发展导师,向重点高校输送航模科技创新特长生。

课程开展脚踏实地

航模运动和应试教育相比较,一个显著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航模运动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知识,但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甚至在很多方面没有“正确”的答案,学生的智慧需要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得到启发和升华。比如手掷滑翔机,结构虽然简单,却完美体现空气动力学原理,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要锻炼手工技术,甚至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航模运动和应试教育相比较,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伴随着困难和挫折成长。如,遥控飞机的模拟训练,就是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需要在枯燥的训练中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遥控飞机的外场训练,不仅要克服种种天气困难,更要能在一次次“炸机”后鼓起重上蓝天的勇气。该校猎鹰航模的飞行表演最受学生的欢迎,每一次的飞行表演,极大地增强了航模特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周下午活动课期间或周末,航模飞行训练指导教师都带领航模特长生和爱好者到学校运动场,进行现场实践飞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课程建设反思深刻

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首先,学校充分认识到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江苏省教育厅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意义十分明显。课程基地坚持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其次,建好课程基地需要优质师资的积极参与。课程基地的建设,最大的核心问题在教师。我们的设想再美好,如果没有教师们的创造性实施,也很难取得重大性的突破。课程基地的良性运转离不开优质师资支撑,学校高度关注教师队伍培养。第三,要建好课程基地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课程基地的建设,不仅是我省为搭建开展素质教育新平台的创举,也是我省普通高中一个新的实践课题。为了建设好课程基地,不仅需要在兄弟学校间多学习借鉴,更要充分利用各项社会资源。第四,要建好课程基地需要打通师生的成长通道。在航模科普科技课程教育中,学校特别注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校际交流积累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大量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师自觉、自主的专业成长。与之同时,该校高度关注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量体裁衣,向不同层次的重点高校输送各类航模科技创新特长生,多方为航模特长生寻找进入高校深造的捷径。

课程探索展望高远

课程基地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再出发,高中多样化的再寻找,素质教育的再突破。课程基地建设真正的核心力在于课程理解力及学科理解力,课程基地输出的真正财富是精神。如何深入挖掘课程内在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深化课程基地建设,如何以航模课程基地建设带动其他基地建设,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新课题,课程基地建设任重道远。为此,学校提出:一要进一步完善软硬并重的教研条件。

篇5:翱翔蓝天,放飞梦想

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参加梦想培训的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它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是我刻骨铭心的,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培训为期三天,主要内容包括体验拓展、“真爱梦想”理念介绍、团队建设、信息技术、“梦想课程”展示课及讨论、课堂教学方法、试讲分享等。培训以小组探究合作的学习组织方式,通过以游戏、互动、讲解、演示的教学模式,让更多教师了解了梦想课程“多元、宽容、创新”的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的全新理念。

此次培训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培训形式新颖。改变了以往台上领导、专家老师一言堂的灌输式培训,轻松有趣、多元宽容的梦想课程培训模式,让人耳目一新,真正感受到梦想课程带来的欢乐及意义。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感受理念,转化意识,习得方法,获取知识。

二、注重团队建设。在融洽的氛围中,从分组、团队建立,到团队规则建立、团队口号,利于校际交流、优化组合,增强团队意识。

三、注重参与体验。培训过程中,志愿者们带领着老师们做游戏、上梦想课,展示了梦想课程授课方式,让老师们也体验了一回做学生的感觉,学会了如何在梦想中心教室上学生日常课程。老师们时时露出的童真笑脸,恰似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同时充分感受到了梦想课程注重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创新等能力的教育理念\

四、课程理念超前。“梦想课程”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感受理念,转化意识,学得方法,获得知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来自贵阳团队的胡桂兰老师,她三十出头,是他们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她给我们上了一堂《如何上好梦想课》,课上她用体验的方式让我们体会由于起点不同,用统一的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告诉我们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孩子中去,和他们融为一体,成为朋友,相信他们,给他们自信。由于胡老师是种子教师,平时出差的机会比较多,而她还担任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平时五个月的课她四个月就要讲完,复习完全靠孩子自学,而他们班的成绩还总是名列前茅,用他的话说就是“信任比帮助更重要”,她的学生自信、上进,这有无老师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结束培训的这几天中,我们也试着把各种游戏穿插在课堂中,课上通过分组、编号、发奖卷、小组比赛,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就连平时比较懒的金浩博、刑哲瑞都积极参加到小组的竞争中,孩子们的热情也感染着我,我们彼此在传递着正能量。

篇6:筝翔蓝天,放飞梦想作文200字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是放飞梦想的时候。

我们来到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了。我找了一个地方,从爸爸的.手里拿过风筝放起来。

风筝飞上了天,我一手拿线轴,一手牵着风筝线。天上的风筝各式各样,爸爸说:“快……快点放线。”我把线放了出去。仰望空中,有的风筝飞起来像翱翔的鹰,有的是飞机在俯冲,有的是哆啦A梦……

我的是一条眼镜蛇,它有一条长长的身子,五颜六色的,头是三角的。

风不吹了,风筝像喝醉了酒一样,一摆一摆地落了下来。

老师一声哨响,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广场。

篇7:让思维在蓝天翱翔作文

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以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

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考证,治“红学”的人又有多少?

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练习王字的人又有多少?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都在临摹、仿古、声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红楼梦》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右军书风呢?

摆脱思维的束缚,才能让思维迸发出闪亮的火花!

如果人一生都是墨守成规,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那么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进行了三次考试,三次的试卷完全一样,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只有一个女孩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原因是全场三次考试同一份试卷只有她一个人三次的分数不同,而且一次比一次高。面对众多不服的求职者,总经理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们公司向你们答题一样,总是以一种思维方式去经营,一成不变,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华,他更应该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能发展,我们公司之所以三次以同样的试卷来考核你们,不仅仅是考你们的知识,更是考核你们的.反思能力!

面对重复,面对考验是积极地、勇敢地、认真地对待,还是重复单调。人必须学会反思,只有在反思中才能进步,在反思中才会有所成就……

不要让思维定格那一刹那之间,让它自由自在的翱翔于属于你自己心灵的蓝天中,让思维的火花迸放,可是这都只能在自己不断的反思中获得。

如果说成功是鲜花,那么反思就是甘霖,需要它的浇灌,鲜花才绚丽。

如果说成功是雄鹰,那么反思就是蓝天,是它给雄鹰一个翱翔的天空。

篇8:翱翔蓝天,放飞梦想

作为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的总设计师, 由其设计的新“飞豹”战机不仅成为我空海军唯一同时选中的护空“神器”, 而且, 伴随着这一飞机的成功研制, 也诞生了我国飞机研制史上的多项新纪录:开创了我国全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 使国内飞机设计手段与国际全面接轨;首次实现飞机设计电子样机协调和预装配;首次研制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航电火控系统, 将我战机的性能和战斗力提升了整整一代。

敬业精神:不夜以继日怎么赶得上发达国家

在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唐长红可能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科研大楼的人。

对于一位飞机总设计师来说, 唐长红的时间总是显得那么紧迫。“白天总有许多事要研究协调,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 才能集中精力看书思考。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

出生于陕西蓝田县的唐长红, 1982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 便来到了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在飞机设计领域一干就是30年。书到用时方恨少, 工作中, 唐长红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特别是需要接触和掌握许多边缘学科, 解决许多假设之外的问题。“能不能胜任工作, 取决于自己能否把力学变成一种感觉, 能够把认识变成一种现实。”

1988年, 某重点飞机装上飞控系统、在做地面试验时, 平尾出现剧烈抖振, 一时难以解决。参加排故的唐长红深感焦虑, 国外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 在他的脑际如一团乌云, 积久不散。为了解决这一飞机设计中的难题, 当时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业的唐长红, 与辅导老师一起倾心进行飞机伺服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经过艰苦探索, 他们采用加装“陷幅滤波器”的办法, 消除了平尾振动的科研试飞难题。

此后, 唐长红在国内无借鉴经验的情况下, 于飞机设计阶段就证明了伺服颤振对飞机存在的潜在危险, 制定了地面试验匹配方案, 并陆续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此外, 他还组织实施了全机整体结构应力求解分析, 取得了成功, 开创了我国对整架飞机进行应力求解的先例。这些成绩的取得, 使得唐长红逐渐获得了上级领导和业内权威的认可, 并在四十出头被任命为飞机总设计师。

作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 一个又一个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到了唐长红的肩上。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时间紧、任务急、难度大, 唐长红和他的研究团队把每一个这样的任务都当做国家对他们的信任,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保证每一个重大项目的顺利完成。唐长红, 这位秦岭脚下走出来的关中汉子以特有的质朴与坚韧说:“我的个性决定我从来不惧怕困难, 当一个项目事关国之大体, 事关民族存亡的时候, 任何艰难困苦都应该得到克服。”他的助手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被唐总从被窝里叫出来讨论技术方案直到天亮。特别累的时候, 唐长红会推导、演算数学公式。“数学里有很多1+1=2这样简单的道理, 能把非常复杂的问题化解成很小、很简单的基础原理。”也许, 正是在这些推理过程中, 一团团纷繁复杂的难题冒出了头绪。

正是在这样的工作效率之下, 唐长红负责的许多项目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赞扬和钦佩。“虽然我们国家这些年来, 在飞机研发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突破与进步, 但是同一些发达国家比起来, 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 但是在国防力量上有差距就意味着失败、就意味着灭亡, 所以我们的研究团队就必须夜以继日, 必须加班加点, 必须把一个小时当做三个小时来用, 这样才有可能赶得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之重器:国外同行的3个“惊叹号”

2007年7月, 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目光。

由唐长红总师设计的新“飞豹”首度飞出国门, 接受实战演练的检验。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 在联合军演中, 新“飞豹”创下了在异国与外方战机协同训演、与外军联合飞行指挥、实施远程跨国机动等多项第一。参加联合军演的各国官兵对新“飞豹”战机“投弹精度高、准时到达好、编队好”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当俄罗斯飞行员进入飞机驾驶舱, 看到典型的三代航电系统感到非常震惊:“没想到中国能造出这么好的飞机!”面对这些赞誉, 唐长红总设计师心中除了自豪和欣慰之外, 也满含着对成果来之不易的感慨。

1999年世纪之交,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中国政府和平发展的愿望面临严重挑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上级决策研制一批事关国家安危、民族统一、全面提升我军威慑力的新装备, 新“飞豹”飞机位列其中。刚刚四十岁出头的唐长红被任命为该型号的总设计师, 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内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当时, 军委首长明确指示:“按时完成任务, 你们是民族的功臣;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你们就是历史的罪人。”要知道, 国家给定的研制周期只有常规进度的一半, 而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要求之高、技术台阶跨越之大, 对研制部门来说前所未有。

唐长红和他的总师团队经过反复论证, 决定打破常规, 率先在设计手段上取得突破, 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飞机设计软件进行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实际上, 选择这条创新之路, 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和风险。之前, 三维数字化设计在国内只在小部件上尝试过, 现在要在计算机上设计5万多个飞机零部件、几十个系统, 并实现了全机数字化装配。更何况, 这一版本的软件又是在世界上首次使用。

面对来自各方的疑虑, 唐长红坚定地认为:在研制的紧要关头, 任何的怯懦、退缩都会葬送成功的良机, 奇迹的产生在于战胜自我。为了实现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新跨越, 唐长红抽调精兵强将, 组建了攻关组, 并和大家一起终日奋战在攻关现场, 饿了吃几口饼干, 困了轮流在沙发上打个盹儿……2000年9月26日,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唐长红和他的技术团队首次运用最新版的CATIAV5软件, 设计出国内第一架全机电子样机, 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飞机研制三维设计和电子预装配, 从传统设计一步跨越到国际水平。

国际航空界震惊了, 中国人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外需3到5年才能实现的设计技术革命。在国家“863”计划十五年成就展上, 这一成果引起专家的关注, 一些院士伸出了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而CATIA软件的创始人之一, 法国达索公司副董事长伯纳德先生得知此消息后, 在发给唐长红的传真中竟连用了3个惊叹号, 表示惊讶和祝贺。

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使2年半的设计周期缩短为1年, 使工程更改单由常规的6、7千张减少到1千余张, 大大节省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此后, 该项飞机设计技术在行业内迅速推广, 使得整个航空工业的设计手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接轨。这项成果也荣获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 在唐长红的带领下, 一飞院正围绕型号研制, 全力推动MBD、关联设计、协同研制等相关技术, 建立了各专业高度并行的设计系统, 进一步加快了飞机设计迭代周期, 有效提高了研制效率和工程运作能力, 实现了飞机设计模式的创新, 再次引领了航空工业飞机设计的技术革命。

新“飞豹”研制成功并批量装备部队, 也标志着我国拥有一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空中立体精确打击能力的主战机种, 一度被誉为“国之重器”。正如唐长红在回答外界的担心时所说的:“飞豹”战机的每一个零件都是中国生产, 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力量”。

严谨求实:一种如履薄冰的态度

“我觉得设计飞机时要怀有‘匠人之心’。就是要像工匠一样, 把飞机做得艺术一些、精细一些。要知道, 飞机设计中没有任何环节是可以马虎过去的, 必须尽心做好每一件事。”

作为飞机总设计师和国内飞机总体、强度领域叫得响的专家, 唐长红的认真严谨是出了名的。

“飞机设计既是一项非常大的系统工程, 同时又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我们做工程就是要抓两头, 一是抓顶层, 再则是抓细节。作为总设计师, 关键原理只有自己亲笔推过、算过, 才托底。”因此, 唐长红对飞机设计中的关键曲线、关键数据、关键试验结论, 不仅要看、要问、要审, 有的还要查找原始方法和原始数据。他还常常借助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数学功底, 推导其中一些关键性的计算公式, 发现问题后, 心平气和地找技术人员讨论, 直到对方心服口服。

“我们要想把飞机安全送上天, 我们画的每一条线, 出的每一张图, 每一份技术报告, 提供的每一条曲线, 每一个数据, 都必须有根有据, 能够经得起推敲和上天考验的。”“飞机设计中没有任何环节是可以马虎过去的, 所以必须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坚忍, 尽心做好每一件事。”唐长红总是将这些话挂在嘴边。他经常告诫身边的人:航空产品无小事, 件件连着千万户。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地认真干。

每次做方案, 唐长红总会提醒大家做一个假设:假如我们失败, 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审查技术, 将这种假设进行反推。这种反推法不但能时刻给设计人员以警醒, 而且保证了方案设计的周密性。正是这份严谨, 才保证了飞机优良的性能, 由唐长红作为总设计师研制的新“飞豹”飞机以其在出勤率、飞行保障条件、试飞量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被官兵誉为“最好用的飞机”, 并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为了向国家贡献更多、更好用的飞机, 为了带出一支队伍, 为了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我今天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事后, 当有人问起唐长红如此拼命的原因时, 他如是说。

上一篇:小班生活区《整理袜子》下一篇:乔春洋:广告媒体的投资与选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