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

2024-05-1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共8篇)

篇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

琼山区攀丹小学家长学校活动总结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在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的同时,不断扩大学校教育的外延,充分调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各取所长,使这三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为了搞好工作,学校首先成立了家长学校组织机构,由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以及部分家长组成。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便于运行。期初、期末分别召开学校德育小组会议,其中就有专题讨论如何办好家长学校的内容,做到领导重视,组织保证,同时召开了一次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及时反馈,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提高。

二、规范管理,严抓质量

任何管理活动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把管理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和家长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授课质量”与“家校互动”做好两篇文章。

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家校互动

1.召开家长学校活动。通过家长学校活动,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方针、教育指导思想;介绍教育发展方向,引导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本学期成功召开了家长学校活动,2.建立家长开放日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为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直接了解学校教学和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3.开展““携手育人,共创学生美好未来””的家访活动。召开了家访活动的动员会议,拉开了本次家访活动的序幕,会议向全体教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并结合学校实际,就活动的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其中一年级新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内做到家访全覆盖;二到六年级由班主任统筹计划安排,确保每学期家访学生不少于10户,一学年达到班级学生比例的50%。家访时,我们老师把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特色、校风、学风向家长进行了全面宣传,并请家长提出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其次,了解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个性、在家表现;了解到了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也了解到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为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好了基础,从而也增加了教育的力度。最后,我们具体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告知家长,并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向家长作了指导,家长们表示对老师能亲自走进家庭,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做法非常感动,更对我们的工作表示出一种全新的理解和支持。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还是全社会的事,只有综合教子的合力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虽然家长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把家长学校办到家长的心坎上,还尚须不断努力,相信有广大家长的配合,我们家长学校会越办越好!

琼山区攀丹小学

2014-12-24

图为家校活动中老师在和家长交流讨论

一年级的班主任林老师在向学生家长讲述情况.上图为家长们认真听老师讲学生在校情况

琼山区攀丹小学青少年健康教育总结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一年来的健康教育工作,我校始终把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对于学校的健康教学,我们表现在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贯彻等几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校领导重视。

1、成立 “健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安排我校“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事项,组织、协调、指导学校活动的具体开展。

组 长:王正俊 副组长:竺德岱

组 员: 林川 秦华君 黄婷婷及各班班主任

2、制订方案,周密安排。

二、健全组织,提高认识

学校健康教育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德育处成员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使学校对健康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切实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健康教育管理组织,即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会及各班卫生委员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教育部、市教育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等文件,进行动员宣传教育。使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紧迫性。

三、制订计划,措施落实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学校健康教育要达到的提高学生健康促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学生的健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少缺课;改善体质和精神健康。每学期召开由各班卫生委员参加的会议,提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流行病防控等工作目标要求和任务安排,保证工作部署到位。

四、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国防教育

学校起始年级,每年9月份入学期间,学校在校宣传宣传各种疾病的预防,预防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开展禁毒宣传等,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把健康教育融入到社区活动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区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进行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密切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关系。调动各方力量,挖掘社区、家庭、学校潜力,联合行动,形成健康教育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学校每学年以告家长信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体检结果的同时,印发预防各种疾病的卫生知识资料。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的同时,开展爱国卫生、健康促进等。

要使广大师生确实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从我做起”的理念,还需要我们学校工作者及健康教育人员不懈地努力,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

琼山区攀丹小学

2014-12-24

图为学校的宣传健康教育栏.图为学校宣传栏宣传流行性感冒预防的图文说明.图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禁毒宣传.图为学生在社区进行开展爱国卫生、健康促进活动.

篇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

微型德育课程是指选取生活中直观反映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而设计的,通过对事件的内涵剖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与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它具有切入点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结合我校德育的困局,我们确定了“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标,并努力通过微型德育课程予以实现。

一、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按年段、分层次确定了课程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及良好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进行递进式的培养。针对七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具有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并存的特点,我们要求微型德育课程要帮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八年级学生群体意识强烈,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影响的特点,我们要求微型德育课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进入青春期后自身的变化,要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九年级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且面临升学、就业选择的情况,我们要求微型德育课程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升学、就业等前景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实施原则

为使微型德育课程时刻影响学生,我们确立了德育“三化”原则。

课程设置常态化。我们将微型德育课程常态化:周一设置美文欣赏课,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周二设置特色感知课,通过学校的特色―射击来推广和延伸,让学生了解射击项目的特点,并延伸到国防教育、军事实力、体育艺术等知识;周三设置世界之窗课,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周四设置英语在线课;周五设置庵中之声课,通过新闻播报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

选材内容生活化。我们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发、利用富含引导价值的资源。如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我们选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等开设微型德育课程;根据校园生活内容,我们选取校园大事、校运动会精彩瞬间等内容开设微型德育课程。同时,学校组建了微型德育课程的选材与制作社团,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题材,寻求解决问题的课型和办法。

特色课程本土化。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开设了展示庵东围垦文化的庵东海塘史话、围垦文化及其精神意义、话说塘闸等微型德育课程,除此以外还有展示盐棉文化的余姚晒盐报告、七・二三盐民暴动、守望最后一片盐田等微型德育课程。

三、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实施方式

学校层面。在构建本土特色德育的过程中,我们着力打造走廊文化、围墙文化,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校门有宣传橱窗、宣传板报,文化长廊展示有古典诗词、歌曲艺术、家乡风貌等知识。

班级层面。我们采取多种方式从班级层面实施微型德育课程,以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成长。如针对学生抄作业的现象,通过开设“抄作业的利与弊”的微型德育课程,因势利导,使学生形成对该问题的自觉认识,并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节目主持、班干部竞选等活动中,利用微型德育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层面。学校通过主题社团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舞台,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社团涵盖了艺术、文学、体育等各个方面,每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有明确的章程、固定的场地。

家长层面。学校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掘家长的人力资源,丰富学校的教育元素,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学校的.微型德育课程建设创造更多的契机。

四、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

我们的微型德育课程建设注重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完善。

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本着激励、导向的原则,我们制订了《微型德育课程实施细则》《微型德育课程注意事项》和《微型德育课程建设和开展的评价意见(试行)》。同时,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和教师的周课程内容,周课程内容由课题组成员根据内容和要求进行审核,并在实施时由学生记录课程和活动的过程,在学期末评选出“十佳课程”及“最佳德育课程小记者”。

师生的总结性评价。为有效促进微型德育课程的实施,我们完善了《学校班级考核方案》,通过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期末学科成绩进行评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德育活动、个人行为对班集体建设进行评估,评选“十佳教育标兵”“十佳中学生”“十佳校园之星”等方式,将课程建设中学生的体验和教师的实施结合起来进行双向评价,以规范和调整课程建设的工作评价。

微型德育课程的实施和完善为学校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文明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德育思想体系有了灵魂与根基,让学校教学和德育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不再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外,促进了个体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价值整合。我们将继续探索,进一步予以完善。

【陈庭,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再新,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篇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

受香港和富社会企业的委托,我们对香港活知识立群社于2009年到2013年间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甘肃省泾川县和四川青川县开展的“心灵教练──支持地震灾区师生心灵复原计划”项目开展了评估。

一、项目开展的背景分析

1.地震给灾区师生带来的极大心理伤害需要进行修复

2008年5·12大地震后,在灾难面前 ,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校舍重建的同时,更要思考长时期内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康复,并依靠它重建灵魂,但是心灵重建显得尤为艰巨和困难。

2.留守儿童亟需心灵的呵护和教育

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 当时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 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 ,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四川北川、甘肃泾川和四川青川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 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

3.灾区心灵教育供给十分欠缺

灾区心灵教育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但遗憾的是无论专业的辅导机构还是学校的教师现状都使心灵教育步履维艰。

首先,能够肩负起心理重建工作的专业机构并不多。在外界的帮助下,学校也陆续开展了心理咨询、阳光活动等帮助师生心灵康复的工作,但由于缺乏专业性,因此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和长远的影响力。

无论是从灾后重建,还是从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角度, 都迫切需要专业系统的心灵康复工作。但心灵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极为缺乏,心理教育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心灵教育,或者认为心灵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以至于其进展缓慢。

二、项目的主要活动和绩效

1.项目开展的阶段

“心灵教练”项目计划从2009年4月开始 ,到2013年8月结束,分两期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为项目的 启动期 ( 2009年4月到2009年8月) , 围绕项目的愿景确定具体实施的各项步骤,开展初步工作。这一阶段,从两县的12所学校选择了24名教师作为心灵教练, 同时展开培训,并于2009年7月分别成立北川、泾川心灵教育中心。

第二阶段是项目的深入发展期( 2009年8月到2010年8月) ,这一阶段进一步加强“心灵教练”的专业培训。组织“ 心灵教练”开始集体研讨教材编写并开设课程,开展课堂教学。

第三阶段为前期成果的巩固期( 2010年9月到2011年8月) ,也是项目成果的初步显现期。进一步注重加强对两地“心灵教练”们专业素养的提升,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个阶段是成果的推广期 ( 2012年7月到2013年8月) , 香港活知识教育机构在四川青川县开展活动,培育了36名心灵教练。

2.主要活动

项目开展期间先后组织心灵教练分别赴河南、北川、香港、成都、广州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共计组织专业培训20期,培训时间60多天,邀请国内外专业导师近60人次,分批培训甘肃泾川县、四川北川县的正副心灵教练八百余人次。

培训内容包括了德健身心疗法、心灵 智慧、NLP、舞蹈治疗、 生命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 教练学、生活价值教育等等。通过培训,教练们全面掌握了心灵教育的理论、技巧和方法,为实施心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活动的开展,主要产出有三项。

一是培养了24名“心灵教练”、120名“心灵导师”( 副教练) 。

二是开发了心灵智慧课程,开发出了两套三种教材。北川和泾川两地的“心灵教练”们也根据本土实际,开发、编写出一套适合本县的校本学习资源并在各项目校试行《心灵智慧校本教材》 ,教材以香港吕祥光小学李锦棠校长的“CARE- MI心灵智慧”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本地特色及学生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歌曲、游戏、故事分享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教材通过不断修改完善,已经被其他学校采纳。在两县校本教材的基础上,中央教科所储朝晖博士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编写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心灵教育教材,该教材已经通过出版社的初审,即将出版。

三是心灵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后各心灵教练项目校已将“心灵智慧”课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心灵教育正常开始。泾川教育局的刘忠孝先生认为这套教材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相当灵活, 相当开放,相当有互动性,这个教材真正积累了经验。心灵教练上课的方式和教材的编写是全员参与、全员互动,在玩游戏中接受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种渗透的教育,这个方法对该县的新课改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项目效果和影响

针对心灵项目周期短,短期效果明显而长期影响还没有显现的状况,我们通过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访谈,把项目效果与影响评估放在一起同时进行。

( 1) 心灵教练项目启迪孩子心智

通过项目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心灵教练”们通过心灵智慧课堂把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通过心灵智慧课学会了思考、感染了快乐,逐渐成为了自己时间和情绪的主人,培养了积极的心态,树立了明确的目标。这样的变化,正是心灵教育的精髓所在。

( 2) 心灵教练项目让教师得到了全方位成长

项目开展后,所有的“心灵教练”们无一例外惊喜地发现,自己才是项目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发现自己不但视野开拓了,思维活跃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方法也变得更加先进、科学。同时自己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加阳光和积极,甚至人际关系也比以前和谐了。

众多的“心灵教练”普遍表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以前自己可能没有接触过心灵教育方面的内容,当自己内心有困惑和不良情绪时,往往不知如何发泄,找谁诉说,只能任由这种不良的情绪折磨自己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其慢慢愈合。但经过多次培训之后,自己不但开拓了视野,接触了更多优秀的人物, 也掌握了许多调节心情的方式方法, 尤其被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所感动,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通过培训,很多老师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心灵教练的培训就是教给大家‘如何和别人相处’”。

通过参加心灵教育,许多老师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活观、价值观都有了全新的改变,变得积极乐观,心态平和,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和多彩。成为心灵教练后,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灵智慧教育,让学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心灵教育培训,各位“心灵教练”普遍认为自己不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有很大的影响。

( 3) 心灵教练项目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开设心灵智慧课,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乐趣和启迪, 心情的愉快也带来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泾川县东街小学的姚春芳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泾川县泾明中学的高雅老师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在全县79个班级中名列第一。

……

( 4) 心灵教练项目的社会影响

社会效果和影响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产出,也是重要的项目目的。从项目目标来看,社会效果和影响往往比具体的活动投入和产出更加重要。心灵教练项目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心灵教练把改变教师的心灵作为出发点,对教师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是全方位的,老师的改变也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特别是师生观、教学观等,逐步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整体理念等。

第二是改变了对教师培训的认识,提高了培训效果。通过心灵教练项目,教育局领导逐渐认识到教师培训不再是走过程,不再可有可无。我们国家为了提高西部教师的水平,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但效果很不理想,基本是走过程、走形式,甚至是“劳民伤财”。但在心灵教练项目中,他们认识到培训确实有作用,参与式培训和周末学习提高了这些教师的技能,影响了其他的教师,在学校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培养出了本地培训师开展教师培训,节省了培训成本,走出了一条系统、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培训模式, 这样的培训可以从观念、方法、知识技能到行动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三是基层教育管理人员改变了学校治理的理念,提高了管理技能和方法。泾川县伍仲小学的盖成英老师,既是一名优秀的心灵教练,也是该校的校长。经过心灵教育,盖校长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主动与村民沟通,逐步改变了村民的意识,他们也开始更加主动地关心孩子的学习了,有的外出务工的家长,返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去和盖校长交流孩子近期的学习和表现。

第四是提升了当地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关注。在2009年亚太交流研讨会上,泾川县教育领导做的关于心灵教育的专题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和好评, 很好地宣传了泾川心灵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朱小蔓女士表示,泾川县在学生心灵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前瞻性,尤其在西部贫困农村能开发出自己的校本教材《泾川县心灵智慧校本教材( 试行版)》难能可贵,在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对其他地区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项目的不足和建议

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表现在心灵教练的管理因不是直接通过教育局行政命令,故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工作较难落实;心灵教练团队凝聚力有待增强,教练队伍参差不齐,部分教练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学校心灵教育课开设情况存在差异,仍有部分学校挤占和挪用心灵智慧课堂;心灵教练欠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心灵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及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性不强,目前还仅限于在心灵教育课上培养学生的心智等几个方面。

为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对香港活知识立群社和实施项目的教育局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 注重非盈利组织的营销,增加地方教育局和其他合作伙伴的主动性。在NGO品牌竞争激烈的香港,心灵教练这样的项目远不如救灾扶贫和救援项目的募捐更容易,因此就需要更好地向资助方和社会公众、相关企业做好已有项目实际成效的宣传和品牌推广。

二是做好项目管理,凝练社会企业的产品。活知识的愿景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学习自主,网络城乡良师,拉近知识差距,力求人人有平等学习与接受素质教育机会的信念与政府促进中国大陆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与当前的政策、和西部的实际是吻合的,需要更好地设计企业的产品,让资助方、受助方都便于接受。

香港活知识教育机构在项目管理上做好预算管理、做好项目的检测和评估,建立财务监管及规范体系。

三是建立与当地教育局、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的良好机制,增加这些机构的参与感、拥有感,提高合作效率。争取用自己的技术和软件优势,结合政府项目的硬件投入,对项目管理理念和程序,以及自我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及矛盾及时进行全面评估,提高机构效率。

摘要:“心灵教练——支援地震灾区师生心灵复原计划”项目,设计科学合理,项目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项目管理科学有序,制度建设严密。项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在小学中开设心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在今后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注重凝练社会企业的产品,建立与当地教育局、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的良好机制,增加这些机构的参与感、拥有感。

关键词:心灵教育,创新,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肖勇.灾后重建,塑造的是一种幸福.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141667-do-blog-id-339073.html.

[2]尤金·毕德生(Eugene Peterson)著.希奇满我家[M].何咏霓,译.台北:友友文化,2006.

[3]李德诚.学生领袖心灵教育体验营之主题及理念(一)[N].公教报,2009-11-8.

[4]东尼·琼斯(Tony Jones)著.灵命雕塑师:建立青少年的属灵操练[M].李捷宁,陈永财,译.香港: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2007.

[5]周惠贤.引导心灵觉察与提升的心灵教育[N].公教报,2009-10-25.

篇4:让心理教育活动课真正“活”起来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定位和属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 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 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 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教育活动课已被认为是将心理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 因此正确定位心理教育活动课是有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心理教育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也不是简单的班级主题活动,它本质上是心灵成长的过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学校却混淆了心理活动课和其他学科课程,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心理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述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学生在课本上勾勾划划,课下认真背书,完成书面作业,还要进行理论考试。这样一味地追求学科化,完全违背了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的。

但是心理教育活动课并不以传授心理学理论知识为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以心理学理论为背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

任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都有一个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心理教育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兴的活动课程,其教学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截然不同。在实施心理教育活动课时,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全新的教育价值取向,只有在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支配下,才能更好地重视并完成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任务。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在于人文关怀和生命成长。

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专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人文关怀是对学生生存状态的关注、对学生成长需要的理解和人格的尊重,以及完整生命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观照。心理教育活动课的人文关怀应该探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生命成长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高生活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心理教育更要关怀学生生命成长,要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心理教育活动课不仅要解决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层面的问题,而且也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在人文关怀和生命成长两大价值取向下,我们又该如何更有效地设计实施心理教育活动课呢?

三、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

(一)科学选择活动主题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侧重点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和知识,不能上成心理学课。而应该侧重于向学生提供一个空间,使他们尽量能够用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自己、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给学生一个机会,尽情地抒发积极的、消极的情感,并与同学老师交流;给学生一种策略方法,使他们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和别人,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所以心理教育活动课应科学地选择活动主题。

心理教育活动课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主题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内容的精心选择, 不能照着参考教材或网络案例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动态、生活情况,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具有代表性、共性的问题。活动主题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例如,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初中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心理发展存在种种矛盾,生理变化给心理成长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高中生正值青年初期,个体生理、心理逐渐成熟,在认知、意识、情感等方面均会有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心理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在课前细心观察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

(二)巧妙设计活动形式

心理教育活动课中, 再好的主题内容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且能引发思考的活动形式来实现。而活动形式应该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设计应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不能为追求气氛和热闹或者特意区别于一般的文化课而去设计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活动,来达到所谓充实课堂、活跃课堂的效果,致使学生活动偏离了目的和方向。要充分结合主题内容选择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使活动课有声有色。同时活动形式的丰富也要求心理老师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除过去熟知的教材、教学媒体外,心理教育活动课更看重学生本身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协作小组,以及课堂上特有的平等、安全、支持、和谐的气氛。有时甚至把听课的教师也作为这堂课可以利用的资源。总之,只要有利于当前主题的讨论,从报纸的新闻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故事,从课堂的偶发事件到教室墙壁上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都可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所以,心理教师在课堂活动设计时要遵循六条原则:即平等、尊重、鼓励、参与性、目的性、娱乐性原则。当然,一个安全的环境并不是一朝促成的,它建立在平时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

(三)正确定位心理教师角色

心理教育活动课上需要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正确定位心理教师的角色,心理教师不是导演而是朋友,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心理教育活动课有效展开需要教师对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对活动的过程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并始终保持三种基本态度——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 努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努力确保每个学生说的话不被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误解;教师始终在营造坦诚、信任的活动氛围,不断地推动团体动力发展,最终形成团体的动力,将活动推向既定的目标。

(四)系统安排课程体系

心理教育活动课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地制定主题内容。一般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等四块,每一块主题内容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制定更细化更具体更有连续性的课程体系。

例如,主题为“走出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活动确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这样一个目标要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实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就人际交往的主题设立一系列子课程,比如可分为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原则、人际沟通的技巧等。这样把活动目标细划为若干个细小而具体的子目标,效果会更好。

(五)合理拓宽活动外延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满足活动课上学生心理要求,也不强求学生能够当堂领悟。它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毕竟体验领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学生的不断互动与启迪,不断体验与实践,不断反思与领悟。而且心理教育活动课一般都是两周一节,一节课结束后,除了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时的体验和感受外,随着时间的流逝,该节课对他们潜意识的刺激会逐渐受到削弱,因此需要拓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外延,让学生所感悟到的知识内涵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从而指导具体实际行为。

在拓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外延方面,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后实践训练项目并注重其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例如,对学生提出课后实践作业的要求应具体而不笼统,在实践时间、地点、行为及其量等方面都作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实现。还可以运用心理誓言这一方式让一节课得到思想上的延续。持久的积极的心态需要持久的积极的语言配合。有意地将积极的语言不断地灌输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刺激他,久而久之,积极的语言能够脱口而出,并可化为积极的行动。

当然,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可以创设课外软环境,将心理活动课发挥在情趣高雅、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中,从而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总之,心理教育活動课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让心理教育活动课真正“活”起来,达到心理教育的最佳效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刘宣文.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2] 王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 教育探索,2008(2).

[3] 马利文.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实意义[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 (6).

[4] 史慧颖.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问题与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06(4).

[5] 陈明清. 心理誓言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 (10) .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电邮:twj1984@126.com)

篇5:弹性素食 打造健康轻生活

弹性素食 打造健康轻生活

吃素,你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说起素食,你马上会有“乏味和单调”的联想产生吗?“弹性素食(flexitarian)”刚好能帮你破除对素食的不良印象。所谓弹性素食指的是一种新的素食方式,flexitarian一词由flexible(灵活的)和vegetarian(素食者)拼合而成,正说明它是一种更灵活的吃素的方式。“弹性素食”最初受到众多热衷瑜伽的素食者的推崇,因为他们发现适度、有“弹性”地食用动物性食物,比纯素食对健康、瘦身、塑形等更为有益。

周一无肉日”,你也试试看?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弹性素食”生活方式早已存在。其中,前“披头士”成员保罗· 麦卡特尼发起的“周一无肉日”运动最有名,很多名人都已加入。旧金山成为美国第一个响应“周一无肉日”活动的城市。该市议会通过一项决议,鼓励学校、餐馆以及居民们共同参与这项活动。《独立报》报道说,“弹性素食”不仅能保持身材姣好,身体健康,还能减低全球肉类品消费,更加环保,因此得到很多人支持。

为什么不能纯素?

篇6: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应该在各个在中小学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2、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篇7:中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交往的内涵,了解交往的特点。

2、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帮助中学生认识交往的内涵,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2、通过训练,帮助中学生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并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交往的内涵

【教学难点】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资料观看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定义:形象解释什么是交往?

交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且有感情的人类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青少年交往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性群友期。第二阶段:同性密友期。第三阶段:异性群友期。第四阶段:异性密友期。

三、训练 1.领会交往艺术

(1)给予赞美:给予别人以赞美,是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满足需要,增进交流。

(2)接受赞美,也是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3)识别姿势:身体是信息交流无声的语言。(4)自我空间: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空间。(5)认识不良交往行为 2.学会保持友谊(1)珍惜友情。

(2)遵循交往准则:朋友关系有深有浅,谈话一定要遵循交往准则,否则就会损害友情,使交往中断。(3)走出交往误区。

A异性交往紧张,如何克服(端正认识;端正态度;讲究方式;自我暗示)。B代沟。C嫉妒。

四、测验(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分析)1.人际交往能力测验。2.人际交往类型测验。3.交往的性格倾向测验。4.与人相处状态测验。

五、课后小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交往的方式,领会交往的方式,领会交往艺术,学会保持友谊,如何走出交往误区。同时,通过学习,也使教师的工作有利充实,尽而达到教育目的。

篇8:注重心理描写 让人物活起来

如在小学教材《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这样一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 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 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看, 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是一段成功的、感人至深的心理描写。作者看到自己的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 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表现了战友的情深, 突出了邱少云的高大形象。

我们都知道, 心理, 就是人物怎么想。也就是在一定情况下, 人物心里想什么, 为什么这么想。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我们在作文中,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感人, 除了要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进行描写外, 还要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让读者知道人物心里在想些什么。那么刻画人物的心理有哪些方法呢?

一、两种心理描写方法

1. 我想:

自己写自己心理的想法。这是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 也是在心理描写中比较容易的一种。通常让人物表白自己的心里话, 大多用第一人称“我”, 如“我想……”“我心里说……”等。例如:

我静静地守在电视机旁, 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中国与科威特的足球比赛。心里不住地盘算着:中国输给了新西兰, 新西兰又输给了科威特, 今天中国非得输给科威特, 万一要是能胜该多好啊!

这段心理描写, 表达我为中国队是不是能战胜科威特队而提心吊胆, 并且盼望中国队能胜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 用第一人称, 写“我”的心理活动, 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 因为“我”无法知道别人心里想些什么!

2. 他想:

用第三人称“他”叙事时, 描写人物心里活动用“他想……”“他认为……”“他考虑……”等, 三年级的同学知道这种写法就行了。例如:

他拿着小人书, 担心地向老师办公室走去。他边走边想:为什么上课偷着看书呢?干嘛违反纪律呢?刚写完决心书, 下了保证, 今天就犯了。老师肯定不会轻饶我, 非狠狠批评我不可, 弄不好, 没准还得请家长。恩, 自作自受。想到这, 他低着头, 拖着沉重的脚步, 走进了办公室。

二、刻画心理的时机

1. 遇到矛盾

日常生活中, 我们同学常常会碰到困难, 遇上矛盾, 甚至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往往都通过心理描写, 表达人物的思想。例如:一位同学在扫楼道垃圾时, 感到又脏又累又臭, 于是不想继续干了。在遇到困难时, 小作者是这样描写心理的:说心里话, 我真的不想干了。这酸臭味呛得我都要吐了, 再说也没人看见。不如“收兵”回家看电视去!可转念又想起老师的教导“做好事不应该图表扬, 更不能半途而废”。想到这里, 我又继续扫了起来。

2. 回忆过去

因为是对往事的回忆, 所以必须用心去想。例如:

望着妈妈的遗像, 我不禁想起她在世时,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 带病坚持工作;为了全家人的吃、穿, 她下了班, 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买菜、做饭、洗衣, 没有一点空闲;为了我们的学习, 她省吃俭用, 把节约下来的钱给我买课外书。妈妈是多么的辛苦呀!她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我们。

这段心理描写, 是小作者在妈妈去世以后, 回忆妈妈生前的事情, 非常感人。

3. 畅想未来

作文中小朋友经常对美好的生活进行想象。这丰富的幻想, 都是心理活动。例如, 一位同学在听到《我的理想展翅飞》这首歌曲时产生联想。他是这样写的:

当我听到《我的理想展翅飞》这首歌时, 兴奋地想:再过十年, 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潜艇驾驶员。那时, 我登上“探测一号”潜艇驶向海底, 五颜六色的鱼群从眼前游过。绕过暗礁, 穿过朝霞似的珊瑚林, 为祖国探测新的油田, 该多好啊!

虽然心理描写很重要, 但是我们小朋友在作文中也不要滥用。描写要适当, 不宜过长、过多, 不然文章就不精练、不连贯了。

三、人物内心活动要有层次

人物内心活动往往是一系列的, 因此, 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一定要有层次。一般是按思考的先后顺序写。而且心理描写和人物外貌、人物动作等描写穿插进行, 不能截然分开。因为任何心理活动都是有原因的, 都会在人物的神态上表现出来, 也都会由此产生某种行动。例如:

路灯亮了, 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 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 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 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 七上八下的, 仿佛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 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 放学直接回家, 不要到别处去玩, 可是我刚坚持三天, 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生气, 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 我放慢脚步, 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 请他原谅。想到这, 我就加快了速度, 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这段心理描写很成功。小作者一开头就交代了心理活动的原因。比如开头写“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 这会又晚了”这个心理活动是由看到“路灯亮了”而产生的。中间写“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 七上八下的, 仿佛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 出现这个心理状态, 是因为“前几天爸爸刚说过, 放学要直接回家, 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 就给忘了”。这样在叙述的基础上写心理, 层次清楚。另外小作者还与人物动作的描写相结合, 使得文章不呆板。比如先是“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 接着是“放慢脚步”。最后是“加快了速度, 飞快向家里跑去”。这就清楚表明了每次心理活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使文章错落有致, 毫不单调。

四、心理描写要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 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是高兴还是生气, 是愤怒还是同情, 总之要写真话, 写心里话, 让别人看了感到合情合理, 不夸张, 不胡编, 只有这样文章才感人。有时心里想的事不一定都对, 为了能让别人相信, 错误的想法也可以写出来, 不要怕丑。例如一位同学乘公共汽车时, 发现扒手在偷一位阿姨的钱包, 写了这样一段心理活动:

车里的人很多, 汽车一拐弯, 大家东倒西歪。我赶紧用手够扶把, 无意间看见一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在偷一位阿姨的钱包。我想用眼睛提示一下那位阿姨, 可她怎么也不往我这瞧, 而那位青年倒仿佛看出来我的心思, 用凶恶的眼光瞪了我一眼, 吓得我倒吸一口凉气, 心说:“还是少管闲事吧!下车这流氓打我怎么办, 再说没偷我的钱, 这年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一流氓打伤了我, 又有谁管呢!”想到这儿, 我若无其事地把头扭向了窗外。

这一段描写, 小作者不怕丑, 把自己遇到小偷后, 不敢声张, 怕报复的心理写得很真实, 很可信。因为这种心理符合当时的环境, 符合规律, 不是胡编乱造的。再比如一位中队长, 作文中是这样描写自己选举时的心理活动的:

班里正在进行改选, 我伸着脖子, 竖着耳朵听着, 怎么没有一个人提我的名字?我当了一年多中队长,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同学们为什么看不到这一点呢!嗯, 不选我拉倒, 不当班干部还省心呢!

这位中队长, 在选举时产生一连串的想法是正常的, 合理的。小作者不怕丑, 不怕暴露自己真实的内心活动。这种心理描写贵在真实, 不虚假, 让人读了觉得合情合理。

上一篇:湿地公园活动下一篇:精选师范生实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