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

2024-04-13

《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

20xx年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开放周的示范课活动,我选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的《启蒙运动的兴起》,通过准备这堂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启发与帮助。在此,我想说声感谢,感谢李海英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文昌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和配合;感谢我们附中教研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左燕老师和郑文茂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成长过程给予我的每一次肯定和鼓励。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的体会,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辈、各位老师的指正和帮助。

《启蒙运动的兴起》是思想史的内容,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

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就定下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要用一些直观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悟历史,感受思想的力量,让他们对思想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

1.在活动开展方面。

自己做的课件虽然粗糙,但图片和视频准备得还算充分,而且由于文昌中学的学生都很优秀,所以课堂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学生的情绪很高昂。但我感觉活动过多,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是活动中,我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使学生热闹过了以后就迅速地进入另一活动当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可能受到我语调的影响,学生亢奋和紧张的时间一长,就会显得有点累。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对教师来说,不应该只做到设计千差万别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其实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进行必要的讲解也是很重要的,否则,真的是“热了课堂,冷了思维”。

2.在运用媒体方面。

思想史由于内容抽象的局限,使得学生的空间现象力相当的匮乏,因此课前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历史图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材料,试图让学生通过眼看、手动等多种感官同时感知,来达到对启蒙运动相关内容的理解。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的反应不错,比较能够接受。但随之而来,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弊端——过于依赖课件:就是不分重点,将整堂课的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课件上,造成图片、视频的机械堆积。其实这对于我的基本功的锻炼是不利的,如果一昧将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课件上,不仅使教师失去了说的机会,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感悟历史、分类知识的机会,从而会让学生感到茫然。因此,这一点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尤其注意的。

3.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对于学生的把握始终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了学生的个别演示,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我把学生分成伏尔泰组、孟德斯鸠组和卢梭组,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分而不用,流于形式,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能真正使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4.在教学设计方面

对启蒙思想家的分析,我尽量避免对启蒙思想内容面面俱到,而是着力对其核心思想进行透彻的分析,突显思想家应有的魅力,确实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没有突破教材,只是重现教材的一些相关知识。听完海南中学解老师的课后,我折服于这位前辈的大胆设计,她基于教材又超出教材,让学生感悟历史的同时,又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更获得了许多的情感体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听完她的课后,我感到自己真得很渺小。以后在教学设计、教材把握上一定要多下苦功夫。

另外,自己的语言过于罗嗦,情绪易于激动(按师傅左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热锅中的蚂蚁),问题之间的衔接做的也不是太好,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后自己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尽量改正过来。我羡慕陈俊娟老师德温和亲善,更佩服解爱群老师的大度沉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她们作为榜样,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篇2:《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早期改良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主张。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

3、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分析维新思想形成的背景,总结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

2、历史比较:比较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的维新思想特点。

3、问题探究:探究维新活动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3、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

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主张迅速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积极思考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寻求新的救亡图存的方法和道路。他们痛感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变法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使中国富强起来,才能避免迫在眉睫的被瓜分危机。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思想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4】康有为

康有为(1859~1927),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同时在袁世凯提出祭孔的时候,康有为致电黎元洪、段祺瑞,提出祭孔要行跪拜礼,叫嚣“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2、主要著作和思想:(1)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变”,只是 “渐进”,而不是 “骤变”,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

(2)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于1891年刊行,康有为怀着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强烈不满,详细论证了古文经《左氏春秋》、《周礼》等书都是“伪经”,完全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尽管康有为的论断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但却引起人们的思考:既然传统的经典是假的,那么从中引出的信条就不足为训了。这就打击了正统思想赖以立论的基础,为变法维新开拓了思路。

《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为把孔子打扮成一位社会改革家,同时推孔子为“万世教主”。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经过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

(3)特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合作探究】材料参见教材“学思之窗”,回答: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该题的答案可呈开放性。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还是利弊兼有?主张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均可成一家之言。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1)时间:1895年

(2)内容: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立即联合各省应试举人,讨论上书请愿。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经康有为、梁启超等奔走联络,“万言书”征集到一千三百余名举人的签名,并于5月2日呈递都察院。虽然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因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公车”为举人赴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它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行动。

2、《中外纪闻》:舆论宣传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强学会:政治团体

(1)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3)参与阶层: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外国传教士加入。

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奔走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得到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康有为亲自撰写《强学会叙》,提出中国正处在“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洞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的危急之中,呼吁挽救民族危机。强学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均有人演讲“中国自强之学”,团结和影响了不少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一些外国传教士也加入了强学会。不久,康有为又赴上海创立强学分会,并出版了《强学报》,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形成了南北呼应。

维新派的活动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御史杨崇伊于1896年1月20日奏劾强学会结党营私,贩卖西学书籍,刊印《中外纪闻》,勒索外省大员。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遭封禁。但无论是公车上书、《中外纪闻》,还是南北强学会,已使维新之风渐开且再难遏抑。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5】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2)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时间——1896年;地点——上海。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欢迎,大大推动了编发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6】谭嗣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派人物。在北京半截胡同14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5岁读书,15岁学诗,20岁学文。钻研儒家典籍,广泛涉猎文史百科,对中国旧学有较深造诣。同时其又致力自然科学之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

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1896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成《仁学》2卷。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代表著作《仁学》,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其候刑时,据说曾题诗“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维新活动:

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1897年)

②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1897年)

3、严复:

(2)活动与主张:

①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

1897年10月26日,严复在天津创立《国闻报》,社址设在天津租界紫竹林海大道。严复虽然持有激进的思想,但处事谨小慎微,从不参加实际维新政治活动,也从不去报馆,而且找了个福建人李志成充当馆主,所著文章也不署名,但严复是该报最主要的创办者和主编者。这份报纸,贯穿着严复个人的思想倾向与对中国社会变革的理想。

在《〈国闻报〉缘起》一文中,严复称该报“略仿英国《泰晤士报》之例”。在阐述该报的宗旨和目的时说:“《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为一国自立之国,则以通下情为要义;塞其下情,则有利而不知兴,有弊而不知去,若是者国必弱。”。《国闻报》在创立之初,每天销售1500张。从创刊后就面临顽固势力及保守势力的威胁,不得不于1898年3月27日对外称盘给日本人西村博,实际上编辑人员基本没有变动,1898年5月3日,直隶总督王文韶奉谕饬查《国闻报》,而且警告严复及《国闻报》。而刊登谭嗣同等戊戌政变六君子被害消息、对维新派表示支持等文章,成为《国闻报》于1899年正月真正卖给日本人的导火索。维新派办《国闻报》前后有一年多时间,售于日本人后,一直办到1901年改名为《天津日日新闻》,以汉奸方若为主编,彻底变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文化工具。

②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4、维新活动的影响:

(1)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上书等(2)作用:

①启发民智:如严复的《天演论》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②组织力量:如成立强学会等;

③制造舆论:如“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创办。

④形成局面: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是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实际上是维新变法活动兴起的历史根源之一,学习时要注意理清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车上书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标志,它使维新思潮开始付诸实际的政治运动。维新派通过办报纸、立学会、兴学堂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在各项维新活动的过程中,一批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应运而生,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并由他们组织起了维新运动的主要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学会、学堂、报纸、著述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渠道,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课后习题 ⊙本课测评:

1、康有为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

参考答案提示: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或思想文化上,长期受着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资产阶级又不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2、为什么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

提示:梁启超作为《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如《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利弊》等。在这些文章中,梁启超大声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要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所以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

篇3:浅谈汉朝时期角抵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汉代角抵戏,蚩尤戏,角力记

一、汉代角抵戏的阐述与发展

古著中有云:“应劭曰:‘角者, 角技也。抵者, 相抵触也。’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 两两相当角力, 角技艺射御, 故名角抵, 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抵者, 当也。非谓抵触。文说是也。”[1]角抵的本意指的是两个力士通过角力的方式来一战雌雄的艺术表演, 后来演变而来的相扑和摔跤也与之相似。角抵艺术兴起于秦朝晚期, 在《史记》中的李斯列传中有云:“是时二世在甘泉, 方作觳抵优俳之观。”其中觳抵的意思就是角抵, “方作”表示角抵的开始。事实上, 角抵运动是从战国开始的, 习武的人通过角抵的方式来苦中作乐, 这不仅仅是对力量的比拼也是智慧的较量, 到了秦朝才被改名为角抵。宋代高承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他的观点, 认为秦朝二世胡亥皇帝在未央宫里举办的角抵起源于战国。角抵具有很大的娱乐和观赏性, 那时候艺术人士喜欢通过这种方法表现出生活中的故事。从《资治通鉴》中汉武帝三年里面提到的“角牴戏”, 到《后汉书》里说的“顺帝永和元年, 其王来朝京师, 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 再到南北朝时期梁任昉所著的《述异记》卷上里提到的“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 其民两两三三, 头戴牛角而相觝, 汉造角觝戏, 盖其遗製也”, 还有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里提到的“《汉纪》云:武帝元封三年作角觝戏, 以享外国朝献者, 而三百里内皆观之。此角觝乃角胜也, 盖始于戴角, 遂有是名耳”, 一直演变到清代, 俞蛟在《梦厂杂著·临清寇略》里说的“ (乌三娘) 其夫某, 能为角觝戏, 俗所称走马卖械者也”, 无一不体现出角抵从力士之间的比武演变成了戏剧, 从武术变成了艺术, 最后成为了角抵戏[2]。

角抵戏作为一项在汉代风生水起的戏剧表演艺术, 戴上面具的原因是为了模仿狩猎生活中的状态。角抵戏同样也是汉朝时期颇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 这种娱乐形式在当时社会广为流传, 上至帝王下到百姓, 都十分热衷;而现如今出土的汉代文物也有很多描绘着角抵运动的艺术表演。比如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 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彩绘的帛画, 画上面有三个人, 画面右边的一个头上戴着箭状的饰物, 双手腕佩带着红色的镯子, 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 红色的腰带, 肥大的袍子, 这两个人都是下巴高高抬起, 两只眼睛瞪着, 手臂张开, 跃跃欲试。画的左边站着一个旁观的人, 帽子很小, 衣服宽松, 拱手而立, 应该是裁判。另外在河南等地出土的东汉墓穴陪葬品和器皿上也画着角抵图, 形象和动作都十分类似。从这一特点我们不难看出, 秦朝的角抵文化对其影响颇深。

但是在陕西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铜牌上, 所标示的角抵透雕图就跟上面所述的两类不大一样, 图里面像有两匹骏马面对面站在中间, 两个人抱在一起互相摔, 一人抱住了对方的腰部, 另一个人则抱着对方的腿想把他摔倒, 从头发和衣着以及旁边站着的马来看, 有人指出这可能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角抵表演。所以, 我们必须承认,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 戏剧正在慢慢演化, 角抵戏则作为一种无法忽视的特殊形式, 存在于中国的戏剧历史之中。

二、角抵戏代表性剧目

1. 蚩尤戏。

蚩尤戏是我国古代冀州的一种民间娱乐。南朝梁国任昉的《述异记》卷上这样说道:“蚩尤氏头有角, 与轩辕鬭, 以角觝人, 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 头戴牛角而相觝。汉造角觝戏, 盖其遗制也。”[3]刘邦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时祭拜了黄帝和蚩尤, 《封神书》里也祭拜了八神和蚩尤,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年代蚩尤是作为战神存在于世人心目中的。所以最开始民间角抵, 不单只是对祖先对前辈的一种崇拜和怀念, 同时也是对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的一种宣泄和炫耀。蚩尤戏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娱乐性和博弈性并存。

2.《东海黄公》。

西汉角抵戏中的一个节目取材于民间故事。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人氏黄公, 年轻时练过法术, 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他经常佩带赤金刀, 用红绸束发, 作起法来, 能兴云雾, 本领很大。到了老年, 气力衰疲, 加上饮酒过度, 法术失灵。秦朝末年公元前221—前206, 东海出现白虎, 自负的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 可是法术不起作用, 反被白虎咬死了。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 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它演出时的情况是:“东海黄公, 赤刀粤祝, 冀白虎, 卒不能救, 挟邪作蛊, 于是不售。”《东海黄公》表现人虎搏斗, 但它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 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 以强弱决定输赢, 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 其间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张衡的记录很简单, 但是批判之意甚浓, 黄公想要伏虎就是想要为民除害, 但是他体弱多病、饮酒过量力不从心。尤其是里面的一些描写, 说他举刀念咒, 煞有一番意思, 但是随后的结局却是他被老虎降服, 不免讽刺万分。它第一个突破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刺, 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初步融合起来, 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3. 武乐。

颂扬武功的舞乐, 和“文乐”相对应。角抵和周朝时期的射礼以及战国时期的武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角抵指的是角力, 最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形式是射御, 就是骑马和射箭。从古代的六艺角度来说, 都是尚武的重要技术。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周文王) 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公羊传·宣公八年》:“万者何?干舞也。”汉何休注:“干谓楯也。能为人扞难而不使害人, 故圣王贵之, 以为武乐。”晋代的崔豹《古今注·音乐》:“李延年因胡曲, 更造新声二十八解, 乘舆以为武乐, 后汉以给边将军。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 二十八解不复具存。”到了汉武帝时期, 角抵戏经常以宫廷武乐作为主角, 荟萃了各地特色进行大型的表演。这样说来, 角抵和《周礼》里面说的大射也算是承续演化的过程, 但是因为加了娱乐的成分, 多了音乐的伴奏, 让那些士大夫之流不屑不齿, 叹失了礼[4]。

三、角抵戏兴盛

到了汉代, 角抵戏的规模和内容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盛状。角抵戏甚至作为朝廷官方迎宾待客的重要表演项目。《汉书》里这样说道:汉武帝时“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 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后汉书》记载, 东汉的顺帝在永和元年, “其王来朝京师, 帝作黄门鼓吹, 角抵戏以遣之”。由此不难看出, 到了东汉时期, 迎宾待客也是主要通过角抵戏的方式。《汉书》里对张骞和李广的传纪中也有云:“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 以大鸟卵及眩人献于汉, 天子大悦。”师古曰:“……与幻同, 即今吞刀吐火、植树种瓜, 屠人截马之术皆是也。本从西域来。”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的角抵戏通常都在平乐馆上演, 看的人不仅仅只是王室贵胄和外来之客, 甚至主要的观众还是京城的一些百姓。《汉书·武帝纪》中这样记载道:“ (元丰) 三年春, 作角抵戏, 三百里内皆 (来) 观。”元丰六年夏, “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平乐馆是汉代的宫殿, 上林苑“广长三百里, 离宫七十所, 皆容千乘马骑”。上林苑的周围方圆三百里的百姓都来观看角抵戏了, 这不但说明官场朝廷对角抵戏的热衷, 更说明这是一项被大家所喜欢所看好并且花了精力和组织去支持的文化艺术活动, 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尤其是在汉武帝之时, 摆脱了秦朝留下的阴影走向了繁盛, 也就推动了角抵戏的繁荣, 从单一的博弈变成了融合了舞蹈杂技魔术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艺术。

汉代的角抵活动很多情况下通过竞技的形式出现, 有的时候也会配有裁判, 很有体育竞技的性质, 同时风格迥异流派丰富。前秦时期的角抵是正规而寻常的, 后来演变成了通过技巧进行博弈的活动。东汉的刘熙在其著作《释名》里这样说:“搏, 博也。广博四甘亦以击之也。”这一种博弈活动的方式是打和摔, 把对方摔倒到地上就算是胜利[5]。所以在《角力记》里这样解释道:“然且始举手击要, 终在扑也。”湖南凤凰山出土的角抵图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情况。在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画砖, 上面描绘的角抵图充分展现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形象, 同时也和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汉墓角抵图里面的画面十分类似, 但是四川的画砖更像现代的相扑和摔跤, 不再是秦朝的漆画博弈了。虽然就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 我们还没有办法说出具体的演变和传播细节, 但是中原地区以及其周边甚至是外来的游牧民族中出现的角抵活动, 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不断交往, 以及体育运动发展上的相互融合。

四、角抵戏罢黜

汉元帝之后, 汉朝的统治者对奢侈之风的追逐愈来愈强烈, 上至君皇, 下到公卿, 都在追求奢侈。到了西汉末年, 政局不稳, 国家动荡, 这一项民族的礼乐风俗已经开始影响国家的安定, 贵族沉迷在声乐之中耽误国事, 儒家思想的独尊, 让统治者认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安定团结就必须要民风淳朴, 并且一定要加强思想统治。在西汉的时期, 角抵既是军队尚武的重要体现, 也是君主玩乐的宫廷戏曲。公元前73年, 汉宣帝时期, 博士、谏大夫王吉进谏建议“去角抵、减乐府”。到了汉元帝初年, 就是公元前48年, 贡禹奏谏减舆节礼乐、罢角抵诸戏, 汉元帝诏准。四年后, 因为星象不正, 顺序不明, 汉元帝下令废除了角抵戏。后来郑伯谦《太平经国书》的卷三《节财》中这样指出:“此御史大夫贡禹所以拳献忠, 愿减诸离宫及长乐宫卫之大半, 太仆减食谷之马, 水衡减食肉之兽, 省宜春之苑, 罢角抵之戏, 复齐三服官之旧, 还高祖、孝文之节俭也。”所以,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罢黜角抵是一件顺从民心、体恤民意、关注民生的正确措施, 也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无奈之举。

参考文献

[1]梁慧刚.秦汉时期角抵的发展与运用[J].兰台世界, 2010 (11) .

[2]罗仙柱.隋炀帝与中国古代角抵戏的发展[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9 (11) .

[3]林友标, 王颋.汉代角抵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05) .

[4]路志峻, 张有.中国角抵戏的本体发展与历史演进[J].敦煌研究, 2008 (04) .

篇4:男权运动的兴起

Many men rights organizations in the world are trying to change this unfair condition. In the US, The Coalition of Free Men, Inc. (NCFM) was founded in 1977 upon the realization that men needed a unified voice in addressing issues concerning men and boy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men's rights group calling itself the UK Men's Movement began to organize in the early 1990s.Admitted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feminist waves, the MRM has not yet made a great progress.

男性权利运动从男性解放运动中衍生,是女权运动的反向运动,它坚定的将男性定位为受害人,相信男性相对女性而言更加弱势。80年代,“男子维权活动”兴起,关注男性所遭受的压迫和歧视。“男子维权活动发起人”将自己定位为“男权主义者”。他们相信,男性歧视所得到的关注比女性歧视更少,指出了消除传统女性特权的必要性。

诚然,与女权主义浪潮相比,男性权利运动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世界上有许多男性权利组织在推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等。在美国,自由男性联盟公司成立于1977年,其思想基础是男性需要一个统一的声音来呼吁解决男人和男孩所面临的问题。在英国 ,名为“英国男权运动”的男性权利组织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Having said this, a father right movement, a branch of men right movement, is considered a relatively success. They concern about the gender bias in family law which leads to the custody decisions in favor of mothers. Therefore, their primary focus is to lobby for formal legal rights for fathers and to campaign for changes to family law related to child custody and support. Fathers’ rights groups also provide psychological, legal and practical supports for members during separation and divorce.

For example, on 22 May 2006, Australia passed the "Family Law Amendment (Shared Parental Responsibility) Act 2006" requires courts to consider an order that the child spend equal amounts of time with each paren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both parent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decisions about their child.

值得一提的是,父亲权利运动作为男性权利运动的一个分支,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功。他们关切导致母亲更容易获得监护权的家庭法中的性别偏见。他们的工作重点是保障父亲的合法权利和促成修改有关儿童监护和抚养的家庭法。父亲权利团体还为成员提供分居和离婚期间的心理、法律和物质支持。

例如,2006年5月22日,澳大利亚通过了“家庭法修订法案2006(父母共同权利)”,要求法庭考虑判决儿童与父母双方相处等量的时间,父母双方应共同肩负起孩子的抚养权。

In Israel, fathers' rights activists appealed to the United Nations against divorce laws and family court policies, in particular the Tender Years' Clause of Israeli law, which they see a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athers. The law automatically granted custody of children aged six and under to the mother. It resulted in a UN condemnation of Israel for discrimination against divorced fathers. Following the UN hearing, several Israeli fathers filed civil lawsuits alleg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On January 19, 2012, the Tender Years' Clause was abolished after Justice.

In Dutch, Dutch Father Knowledge Centre Foundation together with other equal parenting right groups addressed the Dutch Parliament with a Joint Manifesto and required the parliament to legislate for an equal parenting presumption in Dutch family law in May 2007. As a result, Dutch family law change was changed in 2009. A 'Right for children to be cared for and raised by both their parents equally' was introduced with a majority support in the parliament.

在以色列,父亲权利运动提请联合国干预离婚法案和家庭法院的政策,特别是以色列法律中的关于幼儿的条款。他们认为该条款具有歧视男性的特点。它将年龄不到6岁的儿童的监护权自动归于母亲所有。联合国谴责了以色列法律中对离异父亲的歧视。在联合国听证会后,几名以色列父亲于2012年1月19日就侵犯人权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2012年1月19日,有关幼儿的法条经审判后被废除。

在荷兰,荷兰父亲知识中心基金会与其他诉求平等养育权的组织一同在荷兰国会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国会于2007年5月在荷兰家庭法的框架下就平等的养育权进行立法。这一改变于2009年得以实现。孩子由双方父母平等抚养的权利获得了国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

The progression of father’s right movement in many countries gives a lot of encouragements to men’s rights activists. "The men's equality movement has gained confidence from the father's rights movement because it showed that, if there was a clear case to be made, then people would listen," said a men's equality campaigner. Just as the slow progress of women’s rights movement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chieving the equal right to men in many aspects of society will take time to flourish.

篇5:《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

一、大胆创新,重组教材。

本课内容繁多,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民族关系等内容。我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课主要介绍了哪几位历史人物,他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再在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又让学生以这三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主线,将这节课的知识线索梳理出来,进而让学生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学习,展开讨论。这样,不仅丰富了这节课的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生本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我通过研读郭思乐教授和他的生本教育,感受颇深,我们不应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上尽可能的自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课上给学生机会展示;多次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重、难点问题;在学生探究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又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质疑来检测学生的探究效果,等等。可以说,整个一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历史生本课堂教学氛围,既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更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进一步完善了小组评价机制。我们历史组这学期侧重研究的课题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小组评价机制”,为此我们将小组评价与班级量化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下课后,我看到八班学生正在忙着往班级量化考核表里添分、改分,学生积极性很高,可见小组评价机制初见成效。另外,听课的老师们一定也都看到了这一点。就是每当讨论完一个问题之后,小组之间便展开竞争,都想为自己组多争得一些分。可以说,这种有效竞争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 注重学法指导,巧记历史知识。

我在讲授这节课时,注重了教给学生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如讲到元朝开通的两段新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告诉学生用“通则会,会(惠)则通”的顺口溜去记忆;在讲到民族大融合的四点表现时,我又告诉学生按照“汉人到边疆,边疆迁内地,契、女汉化,回族形成”的方法来记忆;在最后总结这节课的内容时,让学生按照三个时间、三个历史人物和三个历史事件来掌握。总之,通过巧记历史知识,更加方便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理解和记忆,效果显著。

不足之处:

一、当我讲到元世祖的统治措施时问道“当完成统一后,元世祖都采取了那些统治措施呢?”这时举手的同学就说到发展农业、中外交往、政治制度等方面。在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我就让一个女同学继续回答,这名女同学回答道“海运”,我又接着问历史课代表,课代表也回答“海运”。这时,我语气较为生硬的说:“不要重复。”这时课代表就红着脸坐下了。我想,当课代表回答得不能令我满意时,我应该换一种评价语,如“哦,你们俩的答案是一样的,再好好想想”等,这样就不至于伤害到学生。

二、在讲到“行省制度”时,老师设疑: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行省制度?”这时,我叫了一名男同学。这名同学把行省制度解释完之后,我又问:“同学们对他的解释满意吗?”有学生说“不满意”。结果,我没有听到却说“他的解释非常完整”。

三、我在课堂上还不够民主与开放。我应该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抛给学生问题,再让他们去探究。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篇6:《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

1、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无论是在评价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还是在归纳描述元朝统一后的措施,均是由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整合资料表述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避免了只有部分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的不足。

2、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及提高

比如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文天祥不识时务还是民族英雄”的辩论,从学生收集的资料及表达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甚至出现了某些错误。但是,当我们想想他们只是刚走进初中校门的、十二三岁的孩子时,当我们运用发展性评价体系进行评论时,不能不对他们的努力和收获感到欣慰。又比如,课前布置学生写作业:假如你是马可。波罗,请你给远方的威尼斯亲人描述一下你在元朝大都的所见所闻。学生通过不单要收集有关资料,而且要通力合作,思考、设计,由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在讲到行省制度时,充分结合今天的广州属于当时的哪个行省来讲,并且从分析史实中教育学生: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合起来。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1、在设置辩论题目时,评价人物的语气要比较符合学生要求。比如辩题可改为:“文天祥抗元保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2、在总结时,引申的高度还不够。比如在讨论:“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保宋的关系”这个问题时,我用“合二为一”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在这里,我用了爱迪生的事例解释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例子的论证力不够说服力。并且对于“南宋虽然灭亡了,但是文天祥仍然是民族英雄”,对于这一点也表述不够充分。

3、在讲“元朝统一后实行的措施”这一方面设计得不够严谨、生动。过程简单、程序化了些。在学生展示作业方面,可以用更口语化的语言来描述,并且之后实行生生互评,让学生自己评价这份作业的优,缺点,得出结论,最后再由老师归纳、总结。

4、课外知识补充得不够充分。

篇7:《启蒙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反思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政治特征: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特征: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思想特征: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本;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并存的状况,但新三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主导地位。【考点清单】

1.五四运动(提法变得更细致):(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2)五四运动的经过

(未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五四运动虽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但在历年高考中却出题不多。复习时只要对主要知识点作熟悉性了解即可。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应从国际方面日美侵略与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内方面根本原因、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解;对“五四运动的经过”应着重了解导火线、初步胜利等主要知识点。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工人运动的高潮。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高潮,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应理清李大钊引入马克思主义、一些先进分子到工人中宣传和先进分子认识到成产共产党的必要这样一条线索;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应重点分析其历史条件、中共一大的主要决议和意义;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应注意分析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纲领依据和两种纲领等。

3.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应全面而详细地分析其条件、方针、实现的标志、合作的政治基础、合作的初步成果等;

4.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北伐战争;【解析】北伐军胜利进军,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对“北伐军胜利进军”应了解其目的、对象、主要战场战况、成果和分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李达、张国焘;李达管宣传-传达)。3.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1)“一大”宣告中共诞生;

(2)与以往政党都不相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3)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利益的广泛性)(4)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理解:怎样理解“焕然一新”?(1)政党性质新:无产阶级政党;(2)指导思想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3)中心任务新: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4)奋斗目标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5)代表利益新: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6)革命道路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制定背景:

(1)国内:“一大”目标不合实际;军阀混战人民困苦。

(2)国际:《九国公约》共同宰割中国;远东党团会议做出重要指示。2.完成制定--中共“二大”(1)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2)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3)制定依据: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等)(4)中共“二大”的内容:

①提出两种纲领:最低--反封反帝民主共和;最高--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②指出革命动力:工、农、小、民。

③明确隶属关系: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其支部。3.制定纲领的意义:

在中共“二大”上,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历史条件:

(版本一:中共认识到应该合作;中共选择国民党进行合作;共产国际指示进行合作;孙中山寻求合作)(版本二: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对革命动力的认识是合作的理论基础;“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最好的合作对象;共产国际指示共产党要同国民党(2)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4.新三民主义:(1)内容: 合作)(1)中共的认识与选择: ①认识:二七罢工后,中共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选择(国民党):革命民主派;有一定威信;有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欢迎合作。(2)孙中山的认识转变:认为应当改组国民党,同意国共合作 内因:孙中山坚持不懈的爱国心;外因:多次革命受挫的残酷现实。(3)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中共进行合作;会晤孙中山建议合作。(4)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国共合作,才有利于“打倒列强,除军阀”。2.合作方针--党内合作(中共“三大”确定)(1)时间、地点:1923年,广州(2)内容: ①正式决定合作;②确定合作方针(党内合作):个人身份加入;保持党的独立;帮助国民党改组。(3)评价: ①功绩:正式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②局限:没有提出党内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核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理解:“党内合作”的含义、原因和意义(1)含义: 是指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这个组织内进行合作。(2)原因: ①这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建议,并得到共产国际的赞同;②这也是当进国民党能接受的唯一合作形式。(3)意义: 这对国共两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前进,都是有利的。(二)国民党“一大” 1.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 2.中心议题:国民党改组问题 3.内容:(1)通过《国民党宣言》,接受中共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平等;

新民权主义--真正反帝的个人及团体享有一切自由、权利;新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限制资本家剥削)。(2)实质:

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更进步的国民革命纲领。(3)与中共革命纲领的比较:

①相同: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②不同:革命纲领不同(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等)不同;革命阶段不同(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按毛泽东的说法:还有宇宙观和革命彻底性不同)5.意义:两个“标志”一个“开展”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两次反革命政变

(四)大革命败因和经验教训 1.功绩:

(1)由内往外: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由近及远:在新民主主义航程上有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党的纲领,扩大党的影响,掌握部分武装,群众受到洗礼)2.败因:

(1)客观:反动势力联合;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中共缺乏修养经验;领导人犯“右倾”错误。3.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简称:掌权掌军打仗)【要点透析】

1、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篇8:近代中国篮球运动的兴起之路

1891年冬季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异常的寒冷, 喜爱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的师生们因为这寒冷的天气无法从事自己喜爱的运动而待在教室里。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突然异想天开, 他利用学校的谷仓里, 发明了一项可以称之为体育游戏的室内运动, 这是将球投入钉在墙上的桃篮的运动, 所以取名“篮球”。最初的篮球比赛就是一种游戏, 它没有规定场地的大小, 没有规定上场人数的多少, 时间也没有严格的限制, 更没有侵人犯规和违例的规则。它只是将球越多地投入桃篮为获胜的游戏。后来随着天气转暖, 大家对篮球的热情依旧, 由谷仓转为室外, 无限的场地和人数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运动的发展。随即对场地、人数、时间、规则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于是这项运动开始风靡美国。后来随着美国人的对外交流, 开始向全世界传播。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发展, 如今篮球运动越来越能体现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篮球运动是社会文化进步产物, 它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反映[1]24。

二、近代中国篮球运动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清朝政府被世界列强所欺辱,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时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口号被清政府所认同, 并奉为基本国策, 掀起了洋务运动。清政府鉴于战败的教训开始进行大规模新式军事训练, 编练新军, 代替腐朽的 “八旗”和“绿营”, 谋求军事上的强盛。但是清朝政府还是深刻认识到, 强军必须先强学。所以在此期间不断地将青年学生派出留学, 而且也引进不少西方国家的教育家来办学, 一时间西学盛行, 这就为起源于美国, 已经开始风靡世界的篮球传播到中国, 提供了机会。 1895年9月, 经清政府邀请, 北美青年会派遣一名来自美国的博士来会里 (Dr.Lyou, 中国名字叫李昂) , 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此人是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培养的第一批篮球运动员, 他来中国本意是受清政府的邀请来开创西式学校, 但是身为世界上第一批篮球运动员的他, 也自然将1891在美国兴起的篮球运动传播到中国。同年1895年12月8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医学堂的成立仪式上, 进行了篮球表演, 这是近代中国的天津人第一次看到篮球表演, 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篮球表演, 这种时髦而又新鲜的运动, 在天津市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这次表演就是篮球运动正式进入中国的时间, 具有纪念里程碑意义。1896年1月11日下午4时, 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中国篮球运动史上较为正式的篮球表演, 在以后的日子里, 基督教青年会的北京、上海分会开始从事这项活动。此时, 距离篮球在美国发明仅仅4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在1910年的旧中国的全国运动会上, 第一次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 从此篮球运动才真正开始在当时的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 尤其是在大学和中学校园的篮球活动开展得非常盛行, 传播这项运动的也主要以学生为主。普及面广, 技术水平高的主要是天津、北京、上海这三个大城市[2]81。

三、天津对近代中国篮球运动的影响

1860年, 因为鸦片战争的战败条款, 天津被辟为了通商口岸, 这使天津成为最早接受外来文化的地方。这也为篮球在天津的起源埋下了伏笔。1895年12月8日, 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北洋医学堂成立。美国传教士来会理在成立大会上演讲后, 表演了“筐球游戏”,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篮球表演。在这之后的日子里篮球运动在天津这块土壤里开始生根发芽。

当时在天津很有影响力的《天津公报》, 在1896年1月11日和1月18日的报纸上曾经发布过要进行篮球比赛的消息, 可是天公不作美, 比赛未能举行。直到1896年3月28日, 在天津的一个非常简陋的户外场地上, 举办了一场由中国人参与的篮球比赛, 这是近代中国篮球史的第一场正式比赛。那时没有室内篮球馆, 所以比赛只能是在户外。与今天最大不同之处就是, 当时的运动员打比赛时穿的篮球服不是短装, 而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长袍和马褂, 运动员把长袍用带子捆在腰上, 把辫子卷在头上来进行比赛。这成了当时非常时髦的装饰, 在年轻人中造成很大影响, 使人争相模仿, 从此, 篮球运动便在教会学校中开展起来。

英国人赫立德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了一所学校, 由中外资深教员任教。书院是大学制, 学制四年, 他就是最早的教会学校———新学书院, 学院设施完备, 这里在1904年率先成立了学生篮球队, 这是中国第一支学生篮球队[3]1。

1908年12月5日, 原来的天津英国球场的四块篮球场地开始正式对社会开放, 这样社会普通人也可以到球场上近距离地观赏和从事篮球运动, 这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1914年10月天津基督青年会学校新楼落成, 这座当时最时尚最现代的教学楼里有我国第一个室内篮球馆, 而且还有环形跑道和各种辅助练习的体育健身设施, 这里成为天津篮球运动的中心和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基地。

1916年天津的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组织的体育社团“天津市篮球联合会”正式成立, 篮球运动终于开始在中国本土化阶段。发展到1929年, 天津市篮球公开赛的参赛队已经扩大发展到108支。

四、贺龙元帅与近代中国篮球的渊源

对近代中国和新中国篮球运动兴起不得不提到贺龙元帅。他是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 和近代中国篮球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和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影响力一直到今天。

上世纪20年代, 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建立红色政权, 贺龙作为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 带领部队来到苏区。当时在苏区贺龙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尤其喜爱篮球运动, 经常参与其中。致使苏区运动氛围很浓, 平时区里经常组织篮球、足球比赛, 所以很多人踊跃报名参赛。中华苏维埃政府还组织举办了第一次赤色体育运动会, 篮球是正式的比赛项目。西安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贺龙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 他率领部队, 长途跋涉数日, 开赴华北地区山西的抗日前线———岚县, 在这个晋西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的地方开展抗日工作。由此一来, 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前来参军。 自然学校的篮球运动随这些青年学生一起在八路军中再次开展起来。贺龙对此大力支持, 在县城修建了篮球场地, 篮球架和篮球筐也是自造的。最后且决定要在师司政机关成立篮球队。贺龙为120师的篮球队起名为战斗篮球队。球队成立后, 贺龙亲自指导球队, 经常组织训练和比赛, 以球会友, 而且曾经与国民党的骑兵队在五一节进行过一场在当地轰动一时的篮球比赛, 为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期间, 贺龙培养了许多的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 为将来的新中国篮球打下良好基础。

忆往昔, 峥嵘岁月, 如今篮球运动在中国开展得如火如荼, 全国已有三亿篮球人口。中国男篮是目前亚洲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篮球队, 常年垄断所参加的亚洲各项篮球赛事冠军, 并保持亚洲篮球锦标赛夺冠次数最多的纪录。中国女子篮球队也是世界强队之一, 在奥运会的比赛, 获得过银牌和铜牌。

摘要:1895年12月8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医学堂的成立仪式上, 进行了篮球表演, 这是篮球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之路的正式开始。

关键词:近代中国,篮球运动,历史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贺林.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回顾及展望[J].科技信息, 2009 (2) .

上一篇:初一阅读训练及答案下一篇:应聘业务人员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