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2024-05-10

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精选6篇)

篇1: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论文关键词】 企业文化 地域文化 企业文化本土化

【论文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所属地区都会存在一个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如何把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以地域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要使得地域文化如何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企业文化本土化发展是必经之路。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概念,其次简要的介绍了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浅谈地域文化对山东及江浙闽服装企业文化的影响[J]. 山东纺织经济. (03)

[5] 吴朋. 关于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共建的模式探讨[J]. 企业家天地. (06)

篇2: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山东企业宣传网2011-01-23 14:38:00来源:价值中国

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都是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来看,地理环境决定了资源状况,从而决定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而决定了人类的意识形成和发展,然后进一步决定了人类文明。由于地理、政治、生产活动的差异,人类文明分化为呈树状分支的文化体系。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文化体系又分化为大河文化、内陆文化、草原文化、丛林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具有鲜明地理特色的地域文化。各种地域文化不断发展、融合、同化,因此其地位和历史命运也各不相同。[1]企业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至少它的总部是坐落在一定的地域文化圈里,其企业文化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不同地域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文化,决定着领导者的决策思维和员工的思想意识,从而使一地的企业不同于另一地企业的企业文化。

一、地域文化差异与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存在于某一地区,地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之一,因此企业文化离不开地域文化而独立地存在,没有地域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是与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对接部分,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地融入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之中,企业才能得以生存,行业才能得以发展,如果企业文化没有行业的特色,看不出地域特色,那就不成为企业文化。无论是哪里的企业文化,都不可避免地深深打上企业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受该企业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不同的地理区域,必然存在不同的文化,美国的东海岸的文化与西部的牛仔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文化差异极大,如桀骜的湖湘文化,细腻的苏杭文化,爽直的陕甘文化,岭南人的开放文化、底蕴厚重的齐鲁文化、高瞻丰厚的燕赵文化、徽商文化和晋商文化等都会对各个地域的企业经营管理、员工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和个性产生影响。有人分析,处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企业群,在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熏陶、滋养下,已形成具有丰富文化个性的企业流派:燕赵派(以联想、方正为代表)高瞻远瞩,齐鲁派(以海尔、海信为代表)博大精深,西蜀派(以长虹、希望为代表)咄咄逼人,岭南派(以科龙、TCL为代表)绵里藏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于上青天”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蜀文化知难而进不屈不挠的忍性、耐性和刚性,长虹处在西蜀一隅,其咄咄逼人的企业文化个性正是西蜀文化在当代的最好写照;岭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加上近代“欧风美雨”的沁润,形成了岭南文化融会贯通注重实际的开放性、前卫性和市场性,科龙、TCL地处珠江三角洲,其绵里藏针的企业文化个性恰是岭南文化最好的现代注释。齐鲁燕赵之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片土地上的企业从一诞生就得天独厚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洗礼,在个性方面显示出较岭南派和西蜀派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齐鲁是孔子的故乡,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渗透与传播雕琢成齐鲁文化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当代齐鲁派企业文化个性的博大精深正是对其的吸纳与超越;自古燕赵多壮士,荆轲刺秦王,一曲燕赵悲歌在成就一段轰轰烈烈历史故事的同时,将英雄慷慨、舍生取义的燕赵性格立成了一座永远的纪念碑,潜移默化中成了今天燕赵派企业深明大义、高瞻远瞩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个性。[2]其文分析的十分透彻,直接将这些企业的文化精髓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从精神实质的深处,把各自受地域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思维习惯方式抽取出来,加以剖析,读来脍炙人口。这也充分表明了地域文化对企业影响之深。

早期的内陆文化产生于农耕和游牧生活方式,因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立足于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低活性、稳固性、保守性的特征。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封闭性和对外来文化的抵制性,发展则常常是一种自我完善。[3]海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扩张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追求多样化,并有很强的活性。[4]这些特性体现于海洋文化体系易接受外来文化和交流,在交流中能更多地吸纳其它文化的先进特性,并在融合之中不断调整、更新,有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从国际地域视野来看,各个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特点,德国人讲究规范、追求完美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德国的企业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工艺非常精细,精益求精,有高度的责任感地域文化内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讲究的是创新和包容心,这种创新和包容心使得美国企业文化的深层内涵中就包含着创新的因子,具有创新的特色;日本比较讲究规范,讲究服务,讲究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团队精神强,这与日本文化中强调“和”的理念有着密切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而社会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使得不同的地域国家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不能够完全把美国或日本的东西照搬过来,内地的企业也不能把沿海企业的文化模式照抄过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文化的地域性,找到地域文化的个性,并将其优秀的因子引入企业,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企业的明显差异。

二、地域文化向企业文化渗透路径

既然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进而使得不同地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个性,那么,地域文化究竟是怎样对企业文化进行影响和渗透的呢。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与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民族文化具有更加宏观的层面,地域文化也是在民族文化的大范围内,更加细致地体现了民族文化大背景下,不同地域之间仍然具有差异性,同是中华民族,我们可以根据地域将其分为若干风格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下所培育出来的企业及其文化,有时差异非常明显的。在这里,主要就地域文化在人(员工和高层管理者)的因素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加以简要分析,试图在前面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地域文化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对企业高层领导者和整个组织群体两个层面来看,影响的深浅是不一样的,企业高层一方面要对组织中已有的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保留其积极成分,去除其消极因素;同时还要对提炼后的文化进行加工,加入自己的信念和主张,将其内化为组织成员的群体价值观,外化为组织行为。[5]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相关性关系的强弱。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高层,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越深,则企业战略与地域文化所受到的影响就大,而在日常性工作方面,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弱,反之则反是。而对于普通员工,受地域文化影响深,主要表现在日常工作方面,一般很触及到企业的战略。

以海尔为例,张瑞敏缔造的海尔,离不开齐鲁文化对其的影响。海尔起步,广东的家电企业早已凭借着地利之便领先了一步,已经开始了北伐之旅,可是海尔后来居上,为什么?在南

方,国有企业日渐衰落,民营企业“发势正猛”,而海尔却已非民营企业方式,获得了家电业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又是为什么?这不能不从地域文化来思考。深受“重贵轻富”的鲁文化传统影响的山东人,形成了讲信义、讲忠诚、讲荣誉的性格,担当起大事,并且也容易抱团。山东人自己曾经有句话说得好:“山东人在正确的路线下式英雄,在错误的路线下也是英雄。”因此只要有个好头,不愁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情。[6]但是广东就不同,岭南山地多平原少,而在平原地区则河川交错,交通便利,且面向海洋,还有丰富的海产品与林果产品。这样地理环境,造就了珠江三角洲较早较为发达的农业,然而,农业在岭南经济中的比重并不很大,甚至出现“东粤少谷,恒仰资于西粤”的情形。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岭南人的重商而轻农。经商带来的丰厚利润,诱使人们纷纷从土地中游离出来,而投入商海中,营商队伍日益壮大,农业人口日见减少。更有甚者,那些即便仍在从事农业生产者,也已不再是自然经济意义上的务农者了,而是以商业头脑经营着农业。[7]关东商业文化发达,从商历史悠久,民众务实,善于把握商业机会,且独立行动,从上个体之卓越,比较看轻群体之荣誉,广东有句话说明这问题“白耗子、黑耗子,不被老鼠抓到就是好耗子。”山东人具有跑马拉松的毅力,具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宏大气派,而广东人善于百米赛跑,追求短平快,是弄潮的好手。山东人所特有的对模范效应的推崇和追随,有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向心力强,管理队伍稳定;广东人所特有的灵活善变以及对财富的追求,人人都想当老板,“炒更跳槽”为的是更高的收益,所以企业管理队伍动荡不安,人才难留,但是倒是诞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所以,海尔形成了一个大集团,而广东形成了一大群企业。

在从海尔与新飞比较来看,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目前已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均拥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国外市场据Euro monitor统计公布,海尔冰箱、洗衣机分别位居全球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二、第三位。[8]同年创建的新飞,从1986年首条电冰箱生产线正式投产,逐渐发展成为年生产绿色无氟冰箱(柜)210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16%以上的现代化大型家电企业。[9]同处于东方文化体系,而且深受主导文化的长期影响,不同地域的企业往往都遵从该文化体系的核心特征。海尔的总裁张瑞敏与新飞的前董事长刘炳银的个人魅力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就符合东方文化“服从某种意义上的权威”的显著特征;两个公司发展战略的相对稳定性、延续性,也都具有一定的内陆文化特性,也正是两家企业的成功之基。但地域文化的差别,以及企业对属地文化的扬弃,导致企业市场行为的不同文化特质,并导致了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与新飞集中化战略的分化。[10]海尔所处的海洋地域文化,决定了其扩张性、开放性、吸纳性和创新性,新飞所处的内陆文化,决定了保守性、封闭性、稳定性和谨慎性。

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殊的地域环境对处在这一地域企业这个社会群体产生了极强的约束力和价值认同感。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才流动员工流动的速率迅速的加快,再加上受市场一体化的原因影响,地域色彩会逐渐地被冲淡,对于跨国企业和跨地区的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地域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汲取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本土化和跨地区、国际化的关系,按照现代企业的精神和意识,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经营管理规律,推动企业健

------------------

[1]平功沛,地域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中国企业的四大流派,中经网,http://mgrlife.myrice.com/gsgl/gsgl04111.htm,2000-4-11

[3]平功沛,地域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8-16;21-23.[5]徐国华,张德,赵平编.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13-432.[6]黄正彦,企业家十大生存法则,商界领袖,2002年第2期

[7]欧人,岭南文化与广东商人的商业精神,商业经济文萃,2000年第3期

[8]海尔的公司网站:http://www.haier.com/

[9]新飞的公司网站:http://www.xinfei.com/

篇3: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一、提炼地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 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和社会风俗。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地域文化, 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东北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等, 各标风致, 各领风骚。地域文化既有经典精髓, 也有其糟粕腐旧;因此必须发扬“拿来主义”, 去除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落后内容, 善于学习并努力拓展地域文化的丰厚内涵, 在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搭起互动互惠的桥梁。

以徽文化为例, 徽商在数百年的经商中, 讲究“诚信为本, 宁奉法而折阅, 不饰智以求赢, 恪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互惠互利”等基本商业道德, 而且具有开拓进取、矢志不移的经商胆略, 还通过各种义举回报社会, 形成了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底蕴。安徽黄山供电公司将古徽州文化精髓与电网优良传统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提炼出“传承徽州文化, 播撒阳光电力”为品牌的企业文化体系, 将徽商的“诚信”、“双赢”经营思想融入到供电事业中, 打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阳光茶园行”“阳光田间行”“阳光旅游行”“阳光社区行”四个阳光服务品牌。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主要区域, 以孔孟儒家为主要思想代表。山东电力公司就从儒学“仁者爱人”思想出发, 开展“爱心活动”, 弘扬团结互助、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树立供电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淄博供电公司选取三国文化“勿以善小而不为”中的“善小”二字, 作为开展道德建设活动的主题, 倡导员工只要是向善, 哪怕再小的事情都要努力去做。烟台供电公司提出“五爱五重”:爱企业、重忠诚;爱他人、重真诚;爱自己、重责任;爱家庭、重亲情;爱社会、重奉献。这些都是根据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发掘, 使得职工得到深刻的教育, 并化为自身的日常行动。

二、挖掘地域历史人物的内涵, 发扬当代英模的带动作用

历史人物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重要影响、推动历史发展的人物, 他们承载了地域历史的风雨沧桑, 吸收并彰显了地域文化的文化底蕴,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可以说是地域文化的灵魂。湖北宜昌供电公司从屈原、王昭君、杨守敬等历史人物身上挖掘出重义、责任、诚信、厚道、务实、进取的文化精神, 打造了比较完整的宜昌供电“峡江文化”体系, 精心培育了“峡江纤夫”的企业文化标识:用峡江纤夫来表达宜昌供电公司负重前行、迎难而上的企业精神, 表达坚忍不拔的追求精神、严谨求实的执行作风、精诚协力的团队精神及亲和亲善的员工形象。该公司的成功之处是在“峡江文化”的提炼塑造过程中, 重视企业文化的历史传承、地域渊源、形神联系和实践意义, 在具体环节上较好地把握住企业文化的源与流、整体与特色、精神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福建供电公司另辟蹊径, 瞄准公司优秀员工, 打造“劳模文化”, 形成了“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崇尚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气;建立了“管理、技术、技能、劳模”等人才发展四通道, 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注入劳模评选、培养和管理工作当中, 引导劳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注重宣传劳模形象, 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带动作用, 用劳模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和优秀业绩影响和带动全体职工。

三、细微之处见精神, 重视把握小环境日常细节

一枝一叶总关情,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也体现在供电公司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的细节中。如湖北随州供电公司设计出编钟造型的路灯, 不仅表达了该地域战国时代的楚风汉韵, 而且为城市形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名片。江苏扬州供电公司把变电所和变电设备, 掩藏在粉墙黛瓦的园林中, 将配电房建成飞檐翘角的秀美凉亭, 点缀秦淮岸边的江南风景。

办公室、生活小区、家庭是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甚至熟视无睹的地方, 但是福建省电力公司就紧紧抓住职工工作生活这三个空间小环境, 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为抓手, 建立“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体系, 同步推进精神、历史、经营、人本、营销、服务、安全和环境等“十大文化”, 有力地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和职工生活质量的提高。

土生土长、根深叶茂的企业文化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各自的地域文化, 只有将深厚的地域人文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用优秀的文化来挖掘全体职工的潜能, 引导员工提高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才能获得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形象力, 进一步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2]刘光明.企业文化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篇4: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关键词】 企业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本土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顧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浅谈地域文化对山东及江浙闽服装企业文化的影响[J].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3)

[5] 吴朋.  关于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共建的模式探讨[J]. 企业家天地. 2007(06)

篇5: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是中央国企驻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是集勘探、开发、科研一体化的特大型企业。它所管辖的新疆油田是新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新疆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50年的辉煌历程,对新疆油田公司而言,既是实现油田跨越的发展史,也是新疆油田融合于新疆地域特色的文化史。

一、本土文化对企业文

化的作用

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在特定地域的积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外界必然会对企业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

用,反映在诸多方面。

首先,在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新疆油田逐渐培育出对待外部文化的开放式文化心理。一是表现在社会心理空间的拓展上。能使员工摆脱把本土文化看成传统甚至是狭隘的传统心理,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地域的多样性,也发现自身应该补充的地方,因此会产生积极进取的心理。从而使员工不但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各种新知识,而且积极引进、学习本土先进的东西,随之员工的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走向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客观环境。二是表现在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态度上。国有企业常常以一种封闭的文化心理看待本土文化,难以正确鉴别本土文化的优缺点,往往在排斥本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同时,也排斥其的积极因素。尤其是受本土文化中封建迷信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增大了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兼容性。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新疆油

田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逐渐变得明达和辩证,能够相当理智地而不是偏激地看待本土文化,逐渐学会区分本土文化中那些具有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其中的消极面加以区分,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排斥。三是表现在责任意识的形成上。对待本土文化的心理形成,既是多年来新疆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也是本土文化在新疆油田的有效延伸。

其次,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必然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之一是促进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本地化。无论是当地企业的员工,还是驻地中央国企的员工,其生活规律和习惯都必须遵循原生活状态到融合现实生活状态的转变。企业员工首先是以当地人的身份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因而需要员工在企业环境中既要适应内部文化理念的影响,又要适应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企业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做到工作和生活习

惯的有机统一,有助于产生规范性、习惯性的文化管理模式。一些学者在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企业文化与客观环境的本土文化联系密切。本土文化所代表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类型并非所在地域独享或专有,是整个特定区域历史的一个发展阶段。同样,传统意识与民风民俗是本土文化的显著特点,吸纳、借鉴、融合本土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保留传统价值观中积极的因素。因此,在本土化的环境下,新疆油田公司在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必然受到最先孕育于地域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再次,企业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另一重要变化,是文化联系的“近距作用”。企业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文化的发展变动与时代潮流同步。在文化联系所产生的近距作用下,加之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和当地风俗习惯的渗透,新疆油田的企业文化已深深打上了本土文化的烙印,同时出现了在

工作、生活习惯的融合等多种文化并存的格局。并体现在新疆油田公司的文化理念上,突出表现就是其民族团结理念——谁也离不开谁。基于于所处地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及新疆油田员工民族成分较多的实际所提出的这一理念具体含义是:坚持“三个离不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在油田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共同繁荣。

二、基于本土文化的企业文化最具生命力

本土文化是管理成长与发展的土壤。现代管理史上曾产生过两个著名管理体系,分别成就了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巨头。一个是20世纪初期泰罗的“科学管理”。泰罗建立在工业大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后来居上,超越了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英国。另一个管理理论是20世纪中期日本的“精细管理”,促使日本一批

大企业成功崛起,经济一路领先,确立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国地位。泰罗科学管理与日本精细管理之所以能够推动本国企业和经济发展,正是由于他们抓住了特定时代经济背景下本国所具有的文化本质。文化与管理的关系犹如土壤与庄稼,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已成为决定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理环境,多个民族相互交融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新疆油田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这是新疆油田管理创新的有利条件。

在融合本土文化的过程中,新疆油田分公司结合地域特点,提炼出独树一帜的团队精神,即一心想油、奉献为油、敬岗爱油、力争上游。面对恶劣的荒漠戈壁环境,努力践行“好环境、好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要有机融合

世界上但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在特定地域的积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外界必然会对企业文化

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犹如土壤与庄稼。当企业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并购重组时,如果不熟悉当地文化就会出现水土不服。据统计,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失败,只有30%是由于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70%是由于人员之间的跨文化沟通。可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已成为决定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一、在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企业逐渐培养出对待外部文化的开放式心理。

1、拓展企业员工的社会心里空间

本土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要使企业员工摆脱把本土文化看成传统甚至狭隘的传统心理,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地域的多样性,也发现自身应该补充的地方,因此会产生积极进取的心理。从而使员工不但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各种新知识,而且积极引进、学习

本土先进的东西,使员工的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走进相互联系日趋紧密的客观环境。

2、改变企业员工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态度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常常以一种自闭的文化心理看待本土文化,难以正确鉴别本土文化的优缺点,往往在排斥本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同时,也排斥其的积极因素。但企业要在经历成长发展的历程中,逐渐改变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减少两种文化的不兼容性。比如,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是中央国企驻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是集勘探、开发、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它所管辖的新疆油田是新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新疆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50年的辉煌历程,对新疆油田公司而言,既是实现油田跨越的发展史,也是新疆油田融合于新疆地域特色的文化史,使新疆油田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逐渐变得明达和辩证,能够

理智地而不是偏激地看待本土文化,学会区分本土文化中那些具有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其中的消极面,使新疆油田企业文化有效延伸、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促进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本地化。

无论是当地企业的员工,还是驻地企业的员工,其生活规律和习惯都必须遵循原生活状态到时融合现实生活状态的转变。企业员工首先是以当地人的身份生活在这一地方,因而需要员工在企业环境中既要适应内部文化的影响,又要适应本土文化的影响。在企业创建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做到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有机统一,有助于企业产生规范性、习惯性的文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企业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产生文化联系的“近距离作用”

企业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文化 的发展变动与时代潮流同步。在文化联系所产生的近距离作用下,加上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和当地风俗习惯的渗透,企业文化已深深打上了本土文化的烙印,同时出现了在工作、生活习惯的融合等多种文化并存的格局。在新疆油田公司的文化理念上突出表现的就是“谁也离不开谁”,基于所处地域各民族的特点,油田在发展进程中,一直保持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共同繁荣。

“多一分理解,多一份财富”。企业必须适应客观的外在环境。企业文化不可能离开本土文化而孤立存在,它必须与本土文化的积极因素有机融合,并作为本土文化的衍生而不断发展,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更具生命力。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为适应新的形势,迎接市场挑战,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作为我党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新形势下,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才能体现时代的要求,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与社会进步。

关键词:煤炭;思想政治;企业文化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由于煤炭行业属于能源产业,煤炭 的不可再生性、开采复杂性和高危性,决定了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上,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研究煤矿企业文化的同时,有必要对煤炭行业的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煤炭行业工作对象复杂,行业危险系数大。煤矿工人工作岗位在地下,煤层一般位于地下数百米甚至数千米深处,煤炭的开采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生产条件和地质环境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和了解。而且煤炭生产涉及的专业多、范围宽,环节广,这就造成了煤炭行业复杂、危险、点多面广的特点。因此,要求煤矿生产必须自觉从严,培养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职业意识,严谨求实,尊重科学,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煤炭行业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条件恶劣。煤矿工人在黑暗中开采光明,高温、高湿及煤尘等因素,使煤矿工人长期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煤矿一般远离城市,相对比较封

闭,职工文化业余生活比较单一。这就要求煤矿工人必须具备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

3、煤矿工人作业活动方式相对分散。煤矿的井田分布面积往往在几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工人在井下作业时,往往分散到不同的工作面和掘进头,作业地点分散,班组作战、单兵顶岗。这种分散而独立的职业活动,经常是在没有领导检查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主动自觉地坚守岗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4、煤炭生产具有连续性。煤矿生产连续性很强,从掘进、采煤、运输、提升、洗选到外运,各个工序紧密衔接,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可能使整个生产过程中断,造成不应有的、甚至重大的损失。因此,煤矿各工种和各岗位之间,要求密切配合,职工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协同作战,共同努力,保证生产的连续顺利进行。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优势

鉴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因此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该紧密融合企业文化的特点,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特有优势。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开创了新载体。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富有人情色彩的新型管理理念,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不仅强调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更强调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它把价值观、人性、理想、信念、人的自我实现等精神因素注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之中。奉行“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通过环境熏陶和管理制度、规则等手段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目标形成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

自觉地为企业共同目标而奋斗。

2、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工作手段的创新开辟了新道路。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不仅可以继续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沿着“大政工”模式前进,而且还可以大大加速这一步伐,提升实际效果。这是因为,第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创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该机构一般比较健全,由企业总经理或党委书记挂帅,由党、政、工、青、妇

部门的领导和职工代表组成,负责对企业文化的总体目标进行设计,制定发展规划以及计划的实施和评估考核等。第二,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从“执行任务”式上升到企业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与企业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发展,并有了体制上的保证,它就不

再只是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工作,而成为出自企业自身愿望和实际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形成自我主体角色。

三、加强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机制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应承担起引导企业文化建设方向的任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由此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社会主义方向的。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围绕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把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坚持用实践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职工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

文化方向前进。

2、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建设。

企业精神是指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工作态度、行为取向诸因素的总和,体现一个企业的整体风貌。企业文化管理认识到了精神的巨大力量,把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优秀的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在企业内部生成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环境氛围,并形成企业员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群体模仿,导致多数员工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全体员工的无形的巨大力量。在这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氛围中,平时难以启动的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和任务会因为人心的凝聚作用而变得易于启动,平时不易达标或难见成效的工作也会因为精神的振奋作用而成效加大,从而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3、运用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特定内涵。

企业文化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文体活动,达到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发挥人的潜能,使人获得超越束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自由的发展,即提倡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锻炼人。这种基本原则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原则相一致的。因此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可以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大力营造人本企业文化,对人的理解与尊重,对人的高度关注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

4、借助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导向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步伐的不断前进,受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职工思想日趋复杂,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思想工作,己难于在生产之中得到解决。而且由于

企业的发展壮大,事业部、办事机构分散各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时难以覆盖到,造成空白地带。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困境。而企业文化能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摆脱时间和空间上的难题。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整合和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出员工内在的约束力和自导力,使员工不同的价值观在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下逐渐朝企业共同价值观方向趋同,进而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评论和采取较为一致的集体行为。

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为适应新的形势,迎接市场挑战,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

设,将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作为我党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

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新形势下,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才能体现时代的要求,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与社会进步。

关键词:煤炭;思想政治;企业文化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由于煤炭行业属于能源产业,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开采复杂性和高危性,决定了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上,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研究煤矿企业文化的同时,有必要对煤炭行业的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煤炭行业工作对象复杂,行业危险系数大。煤矿工人工作岗位在地下,煤层一般位于地下数百米甚至数千米深处,煤炭的开采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生产条件和地质环境错综复杂,富于变

化,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和了解。而且煤炭生产涉及的专业多、范围宽,环节广,这就造成了煤炭行业复杂、危险、点多面广的特点。因此,要求煤矿生产必须自觉从严,培养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职业意识,严谨求实,尊重科学,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煤炭行业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条件恶劣。煤矿工人在黑暗中开采光明,高温、高湿及煤尘等因素,使煤矿工人长期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煤矿一般远离城市,相对比较封闭,职工文化业余生活比较单一。这就要求煤矿工人必须具备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

3、煤矿工人作业活动方式相对分散。煤矿的井田分布面积往往在几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工人在井下作业时,往往分散到不同的工作面和掘进头,作业地点分散,班组作战、单兵顶岗。这种分散而独立的职业活动,经常是在没有领导检查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主人翁

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主动自觉地坚守岗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4、煤炭生产具有连续性。煤矿生产连续性很强,从掘进、采煤、运输、提升、洗选到外运,各个工序紧密衔接,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可能使整个生产过程中断,造成不应有的、甚至重大的损失。因此,煤矿各工种和各岗位之间,要求密切配合,职工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协同作战,共同努力,保证生产的连续顺利进行。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优势

鉴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因此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该紧密融合企业文化的特点,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特有优势。

1、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开创了新载体。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富有人情色彩的新型管理理念,直接作用于经济活

动的全过程。它不仅强调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更强调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它把价值观、人性、理想、信念、人的自我实现等精神因素注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之中。奉行“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通过环境熏陶和管理制度、规则等手段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目标形成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地为企业共同目标而奋斗。

2、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工作手段的创新开辟了新道路。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不仅可以继续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沿着“大政工”模式前进,而且还可以大大加速这一步伐,提升实际效果。这是因为,第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创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该机构一般比较健

全,由企业总经理或党委书记挂帅,由党、政、工、青、妇部门的领导和职工代表组成,负责对企业文化的总体目标进行设计,制定发展规划以及计划的实施和评估考核等。第二,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从“执行任务”式上升到企业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与企业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发展,并有了体制上的保证,它就不再只是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工作,而成为出自企业自身愿望和实际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形成自我主体角色。

三、加强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机制

1、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应承担起引导企业文化建设方向的任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由此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社

会主义方向的。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围绕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把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坚持用实践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职工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方向前进。

2、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建设。

企业精神是指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工作态度、行为取向诸因素的总和,体现一个企业的整体风貌。企业文化管理认识到了精神的巨大力量,把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优秀的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在企业内部生成积

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环境氛围,并形成企业员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群体模仿,导致多数员工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全体员工的无形的巨大力量。在这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氛围中,平时难以启动的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和任务会因为人心的凝聚作用而变得易于启动,平时不易达标或难见成效的工作也会因为精神的振奋作用而成效加大,从而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3、运用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特定内涵。

企业文化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文体活动,达到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发挥人的潜能,使人获得超越束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自由的发展,即提倡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锻炼人。这种基本原则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原则相一致的。因此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可以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 26 ~

大力营造人本企业文化,对人的理解与尊重,对人的高度关注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

4、借助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导向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步伐的不断前进,受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职工思想日趋复杂,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思想工作,己难于在生产之中得到解决。而且由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事业部、办事机构分散各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时难以覆盖到,造成空白地带。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困境。而企业文化能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摆脱时间和空间上的难题。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整合和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出员工内在的约束力和自导力,使员工不同的价值观在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下逐渐朝企业共同价值观方向趋同,进而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评论和

~ 27 ~

采取较为一致的集体行为。

关于印发《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

建设纲要》的通知

各党支部、党小组:

现将《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中心“企业文化发展年”活动,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执行,深入推进局、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展扎实学理论活动

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对《纲要》的学习工作,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讨论交流、集体研讨等形式,利用飞鸽、腾讯通等网上平台进行学习辅导、互动交流,使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基本知识,明确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培育和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二、积极宣贯,引导职工理解和认同局、分公司企业文化

~ 28 ~

各党支部要利用橱窗、板报等分期宣传《纲要》的重点内容,并采用悬挂标语、口号等形式将局、分公司企业文化渗透到工作生活中,力求所有干部职工均能熟记《纲要》中的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精神等核心价值理念,并自觉践行。

三、规范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职工形象

各党支部要坚持把企业精神作为凝聚人心、激发斗志、提升形象的重要支撑,引导干部职工在竞争中进取、在进取中追求效率,形成高昂、奋进、充满活力的精神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将教育引导与规章制度相结合,规范干部职工行为,提升职工形象。

宣贯执行《纲要》要坚持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原则,依靠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实践、塑造和传播,共同推进局、分公司和中心企业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 29 ~

附:《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二○一二年二月九日

篇6: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结合论文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相关性

1.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共同为企业提供思想保障。从本质上来看,企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人具备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心理更具有基层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对员工行为的规范,管理的是外在的行为,而真正要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则是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能营造一个非常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共同奋斗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员工忠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加强企业中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党建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在内容上也不可能代替企业内部管理。但党建工作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企业通过党员活动,如党员先锋号、党员无投诉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形式,通过党员的表率和带动作用,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共同为企业提供了思想保障。

2.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员工素质的提升。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素质的提升,一个管理高效、发展快速的企业一定拥有一群技术素质过硬、思想作风顽强的员工。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要求员工不断适应知识经济的新要求,不断学习提升技能素质,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文化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学习型文化,通过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文化氛围,通过培训强化和提升劳动技能。同样,学习和提升也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学习使党员认识、思想和作风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使企业中的优秀分子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桥梁和带头作用,在企业中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一个有理想、有知识、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队伍与雄厚的经营资本相比,前者更体现企业实力,更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

3.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抓好党建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在企业中,如果宣传和创建一种纯粹为老板服务、为少数人谋利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全体职员的热情和干劲,这种文化就不能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实际上也不可能上升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具备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企业不仅要实现自身利润增长,更要为员工、社区和社会服务,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企业文化,能正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市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保持一致,使企业的发展不偏离社会的期望,更好地为员工、社会服务。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为企业党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意识形态工程,企业文化建设能取得一定成果,则员工的工作作风、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企业内也会形成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健康向上的风气,为开展党建创造了良好的思想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党的组织,培养吸纳新党员,预备优良的人才资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的经营宗旨、发展方向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使企业由简单的创造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上升为造福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成员,使党的主张在企业里更易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更容易得到贯彻执行。企业文化当中最重要的是信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更是道德经济。讲究信誉,遵守诺言,实践成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办事的基本规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和个人依法依约办事,形成良好的经营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与党章规定的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对党忠诚老实、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等党员义务,在价值取向方面是大体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整肃党纪党风,为企业党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近年来,民航企业不断推进战略转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彻底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有模式,如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寻求方式方法上的突破,是一个值得努力探索的课题。

1.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抓好党务干部的配备,进一步落实党务工作人员的有关待遇,提高他们做好党务工作的积极性。其次,要确立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定期研究党建工作,使其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励。再次,要认真开展党的活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会议,听取党建工作的汇报,每半年对下属企业党支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要认真开展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活动,强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实行党政交叉任职的领导模式,党委成员兼任行政职务,使党的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党委成员既负责经营管理,又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渗透功能得以较好地发挥,有效地实现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使党的领导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创新方式方法,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国有企业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投资项目多,涉及金额高,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因此,既要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更要加强企业员工的品德教育,增强自律意识。要把“以德治企”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与活动,丰富党建的形式与内容。升华“以德治企的文化理念”,并使之落到实处,使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达到以德育人、以德引导人,以德凝聚人,以德规范人的目标。要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将“以德治企”的理念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中,强化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意识。要坚持以“以德治企”理念为主线,以品德教育为主要工作,以改善员工精神风貌为目标,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的思想教育。

3.加强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抓好学习教育,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党校、党员活动室,采取上党课、看录相、搞演讲、写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企业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增强教育效果,可以在生产一线的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手中无次品、党员身边无假冒活动;在后勤党员中开展“客户就是上帝”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应注重给党员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让党员在改革和生产实践中当先锋、打头阵。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

上一篇:高温汛期安全工作方案下一篇:团队名称及口号励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