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2024-05-05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共6篇)

篇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定的企业形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本结构的国有化,国企改革在我国已进行20多年,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条规律,即国企改革的成功总是离不开企业本身管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人预言,21世纪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的确,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规范企业行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管理和经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先形成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如果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大笔勾勒出的一幅幅草图,那么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逐渐确立,国有企业的原有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认识,就需要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文化即国有企业文化来更新和替代。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它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的制度文化就是企业的法规、管理制度等,它是企业的法律形态、管理形态的集中体现。企业的行为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群体行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就是在企业的产品、服务、环境、设施等物质形态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四者的关系是:精神文化建设是先导、制度文化建设是支撑、行为文化建设是基础,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其主体内容大致分为:1.劳动文化(主体是劳动者);2.生产文化(主体是管理人员);3.经营文化(主体是决策层)。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二、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企改革与其他国家国企改革中面临背景的最大不同,也是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大的国情,因此,要研究我国国企改革中的企业文化,更应该关注企业文化的来源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热的兴起,源于美日在七八十年代由于产业竞争形成的企业文化的调查研究,而在中国明确提出应该进行企业文化研究的是台湾。台湾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把企业文化研究的宗旨归结为寻求中国式管理模式,认为“即使在现代世界中,中国社会及中国人仍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则是传统旧文化与外来新文化相互调节与整合的结果”,因此,研究的宗旨是“创造与采取崭新的中国式管理”,以便“在崭新的中国社会管理新的中国人”。

熟悉中国企业管理历史的人们都知道,80年代美国管理学者津津乐道的企业文化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当欧美企业大力推行泰罗科学管理制度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就发现了它的神妙功能,并在自己的企业内大力塑造企业精神。

范旭东和侯德榜创办的以六大精盐厂、永利制碱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构成的企业集团,1935年正式公布了它的四项基本信念:

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

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

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莫大光荣;

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而顾全团体。

其他如宋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东亚精神”,刘国钧经营的大成纺织印染公司的“大成精神”,青岛华新纱厂的“华新精神”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留给我们的企业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鞍山钢铁公司培育、倡导了“以厂为家,埋头苦干”的“孟泰精神”。60年代大庆油田培育、倡导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 “铁人精神”。80年代中期,我国企业界掀起了塑造企业精神的热潮。许许多多企业都概括、提炼出自己企业的口号和信条。

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成为国内最早倡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陈清泰厂长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看到“二汽文化”应该成为二汽生产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乃至生活管理工作的惟一标准。他说:“二汽的企业文化,应是我们待人处世所遵循的原则,是二汽家庭中的职工之间、二汽与社会交往的值价观。它代表了我们的信念、精神、行为准则,是我们制订政策的基础。”在整个汽车城,谈论企业文化已成为一种时尚。他们成立了二汽集团企业文化研究会,并创办了《企业文化》杂志。二汽党、政领导密切配合,把企业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和弘扬以“视今天为落后”的二汽哲学为核心,以系统观、发展观、动力观、创造观为基本结构的“二汽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二汽集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

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上海嘉丰棉纺厂,素以严细成风、质量求新闻名,早在1961年该厂产品即已获得出口免检的殊荣。近几年,该厂继承和发扬了“虚心好学,严细成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嘉丰风格”,同时结合企业的转轨变型,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面向市场,不忘国家,赶超世界”。该厂既具有老企业的成熟,又焕发新时代的朝气,经济效益和企业素质同步提高,1989年荣获全国“金马奖”和十佳企业的光荣称号。

些五六十年代以培育“企业精神”闻名全国的企业—大庆油田、鞍钢、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长春百货大楼、上海无线电十八厂等,则趁企业文化的热潮,对本企业的传统进行解剖和升华,在确认本厂优良文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更具时代特点的崭新企业文化,把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构建国有企业文化的理论原则和措施

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渊源。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形成了以儒家文明为主体的多种文化的互相融合统一,形成了现在独特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一些传统观点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东南亚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儒家文化圈。这些地区的许多著名企业,如松下公司、三星集团等,便是以儒家文化作为其企业文化的主体,造就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一种互相信任,互为依托,共同生存的关系,从而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1.儒家文化重视人伦的思想有助于我国企业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中国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历来的统治者都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自己的最高统治思想。而我国兵法里面也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重视人的力量转化到企业里面去就是关心职工的生活,家庭,娱乐等各方面,只有在企业中作到“以人为本”,才有可能凝聚职工工作的热情,发挥其创造力和生产力。

2.儒家文化重视道德传统有助于在企业中形成确立优秀的价值观,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顺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便是说,只是依靠刑罚和制度来约束管理人民,是不能建立起人的羞耻之心,而只有依靠道德的教化,才能让人民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服从于纪律。企业文化的精髓便是要让职工能从思想上接纳其观念,并在实际操作中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我国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宗旨。

3.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汤汤大国,礼仪之帮”,其中有敬老爱幼的礼仪,有尊崇师长的礼仪,更有忠君爱国的礼仪

在企业建设中,礼仪的延续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应该的,比如,对领导的尊敬,对年老职工的照顾,特别是对企业的忠诚,这是任何一个团体任何时刻凝聚力量的来源。

而封建社会的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也会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1.大一统国家崇尚中央权威的思想是对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挑战

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企业遇到困难“不找市场找市长”的反常现象,国有企业本身作为一个企业而存在,要满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话,其改革也是应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指挥企业运行向经济手段、市场手段过渡的改革。

2.“均天下,平富贵”在我国传统民众思想中也是根深蒂固的 孔夫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思想用时髦的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平均主义”,这种思想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制度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却是弊大于利。首先,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崇尚竞争,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生存和发展活力的核心条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平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而平均主义的观念从根本上是反对竞争、反对优胜劣汰的。其次,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是一个不断积累资本的过程,而平均主义则要求对企业利益进行平均分配,这对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会有重要影响。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还应坚持吸收国外著名成功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补充,因企而宜,洋为中用。但是,任何成功的经济模式和管理文化,都不可能靠照抄别人的经验和成果而获得,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文化时,应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的传统思维方式及管理文化现实,在充分了解自己现状的同时,借鉴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并使之与本企业、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企业为目标的原则

任何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没有发展目标的企业,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头来会撞的自身伤痕遍体,甚至死亡。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才能适应这样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的国企改革必然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这是我国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自身竞争力的唯一方向性选择。

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方向

“以人为本”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内外,要充分考虑企业职工各方面的权利、利益,因此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把企业职工的福利及切身利益同改革放到显著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型的国有企业当中,只有真正的照顾到职工的生活和生产各方面利益,我们才可能真正把所有的企业职工团结在一起,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这是企业领导者的一项道德标准,更应该成为企业本身的制度性标准。

3.要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忧患意识

“竞争“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的动力所在,他存在于企业运营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化的新型企业里面,我们要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吃大锅饭”的混天度日的腐朽风气,一个不会竞争的企业,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同样,一个不能适应竞争的员工,也不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员工的竞争力是企业的脉搏,强而有力的脉搏会带动企业无穷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精神上必须重视“榜样”,“模范”的作用,在制度上必须奖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面对外来强大竞争力之时,能够统一步调,应付困难。

4.要创建开放包容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现代化的新型企业,必然是一个与外部联系很紧密的企业,比如和外来企业的竞争,对外部知识和人才的吸纳,对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始终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只有包容,才能够多元,只有多元,才能实现企业对各种信息资料的采集,才能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最优选择”。

正因为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开放性,与社会各方发生广泛联系,各企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就会有相互竟争、相互比较的机会,要想在相互竞争和比较中取胜、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这种创新,是立足于本企业特色和特征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在创新后仍然具有自己企业的风格和特色。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企业内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经久不衰。

5.要培养企业内部“参与”氛围

正如任何一项工程,如果没有民工的参与,可能就只是一张纸上的草图,任何一项企业计划,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那就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构思,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内全体职工对企业目标、企业经济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道德取得确认和认同。要实现这个参与原则,就要尊重企业内全体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企业全体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全体职工的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要求,从而使全体职工能够积极自觉地参与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道德的确立和建设中来。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体现企业全体职工的参与,使企业文化真正植根于全体职工心中。

6.企业领导要率先垂范

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和实践者,企业领导人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教士”,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推进企业文化。其次,要身体力行,成为企业文化的模范实践者。如果企业文化倡导的是创新,领导人就应该带头创新,如果企业文化倡导的是质量第一,就应该真正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服务等方面做到尽善尽美,坚决果断地纠正那些与企业文化相悖的思想和行为,宁愿牺牲短期利益,也要确保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

以上6条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建立企业文化的一些原则性总结,而具体到不同的行业部门,应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作到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善:企业动力之源-企业文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

[2]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3]赫明道等:中国企业文化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7月

[4]张德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10月

[5]黄厚载: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

[6]张兴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期

[7]李宁:企业文化的价值.山东经济,2005年01期

篇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 人民论坛 》(2012年第27期)

胡忠玲

【摘要】积极发展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全面打造“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推动党员在企业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深刻认识廉洁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国有企业反腐工作惩防体系,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廉洁文化 反腐倡廉

近些年来,在我国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初期,大中型国有企业努力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为己任,为中国经济迈上强国之路作出了巨大贡献。国有企业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其内部管理必须十分严谨、细致,尤其在反腐倡廉方面,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层进行深入的党性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确定廉洁目标,将反腐倡廉作为企业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每一个国有企业中都设有党支部,这些支部中的党员担负着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反腐倡廉等思想教育,促使其在思想上逐步向党组织靠拢,以及提升思想觉悟,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远离腐败等任务。这需要整个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将反腐倡廉工作放到重中之重,在国有企业上下形成统一的廉洁风气。进行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在接受这方面的思想教育时,工作人员需要独自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翻查一些过去的党政建设以及反腐倡廉方面的资料,并且观看一些已经犯下错误的人的忏悔和忠告视频,然后进行讨论,提高其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

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的建设主要依靠管理,而管理工作所依靠的就是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依靠精神文化的力量来教育员工,才能推动工作的有效运行。任何国有企业都需要制定比较严厉的规章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团体都要有内部共同约定遵守的规定,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运行。

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反腐倡廉方面的党政教育小组,由企业领导任小组负责人,同时需以身作则,一方面关注其他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同时,参与小组工作的人员需要在接受思想教育之后,经过反思与查看资料,最后写出包含自己明确观点的廉洁文化教育方面的汇报,有理有据,主张明确,确保其他人观看后也受到影响。

注重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创建企业良好反腐倡廉氛围

第一,创建国有企业良好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方面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目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有企业必须用反腐倡廉精神影响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使得他们达成抵抗腐败的共识,树立起明确的廉洁文化建设目标。

第二,反腐倡廉教育有利于培养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高尚情操。为了加强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国有企业需在多方面加强综合文化建设,其中有两方面最为重要。第一是与制度相关的文化建设,这方面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要严格要求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制定出一系列的与反腐倡廉教育相关规章制度;第二是与人本文化相关的建设,这方面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要以员工为本,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与思想教育,在其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形成自主抵御各种诱惑的“抗体”。

第三,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可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国有企业中的各个党支部,都掌握和肩负着对所有员工进行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权力和责任,因为任何一名党员不能单纯凭借其党员身份而认定其思想觉悟已经达到了标准,从而放弃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因此,在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之前,应先对全体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参与教育活动,还需要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认识,同时通过与他人分享、讨论,在廉洁文化的建设上达成共识。

破旧布新,关注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结果,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的影响力

单纯进行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内容缺乏新鲜感,对参与活动的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吸引力不足,不能引起员工的关注,又怎么可能希望他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因此应充分发挥员工的想象力,寓教于乐,使其顺利掌握反腐倡廉方面的重点。具体而言,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实施:

首先,国有企业各个部门积极举办各种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活动,吸引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进而从中受到教育。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早已不能充分调动起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这样自然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思想教育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教育结果。只有良好的思想教育才能真正地影响员工的意志,使其日后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时仍能够凭借足够坚强的意志坦然面对。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努力开展各项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吸引所有工作人员的参与,进而促进工作人员将反腐倡廉铭记在心,并且是真正的记在心里,而不是单单的流于形式,或者唱高调而已。

其次,拓展廉政教育阵地,丰富廉政教育内涵,倾心培育廉洁文化意识。国有企业应依托公司廉政教育基地、多媒体教室、廉洁文化活动室等建立起廉政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培训班,着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党纪法规教育和廉洁文化意识教育。

2007年初,某公司在廉洁文化建设上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对公司全体员工的电脑屏幕保护进行了统一的设置。电脑闲置期间,一幅幅清新优美的廉洁教育宣传画就会在电脑屏幕上滚动播放,不时向大家传递着“干事干净、廉洁从业”的廉洁理念,起到了良好的提醒和警示作用。这项举措用员工的话说就是“廉洁屏保保廉洁”。最后,在整个国有企业内部,利用传媒进行全面深入的反腐倡廉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任何一个国有企业都不可能离开网络,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全体员工进行不间断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可以将一些反腐倡廉的典型案例写入企业内部的报纸或者论坛上,以达到使更多的员工受到思想教育的目标。

国有企业进行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如同栽种树苗,树苗既需要栽种在肥瘦适当的土壤上,又需要认真细心的呵护,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参天大树。为了更好的推进反腐倡廉的文化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全面、有效地配置资源。反腐倡廉的宣传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国有企业各个方面的努力,积极调动起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便形成更加和谐的氛围,凝聚成更大的促进反腐倡廉文化宣传的动力。

第二点,根据员工水平不同,因材施教,是促进反腐倡廉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同一个企业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工作人员本身具有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如果面对这些自身素质水平各不相同的员工进“一刀切”式的思想教育,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因此在进行反腐倡廉文化教育时需要将员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进行分类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全体员工思想境界的共同提升。

第三点,明确纪律,落实规范是衡量廉洁文化建设有无取得实效的重要尺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也是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工作的衡量标准。反腐倡廉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自身意志力的控制,还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从外力上约束人们的行为,或者说使员工明白企业的准则和原则是什么,进而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第四点,一切问题从实际出发,是发展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针。如果所有的反腐倡廉文化建设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创新点的话,任何员工都不会想接受二次思想教育,因此应从现实情况出发,扬长避短,争取获得更多的创新点,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篇3: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探析

一、国有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廉洁文化是廉政文化在国有企业的延伸, 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建设, 体现了国有企业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要求。大力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廉洁文化的功能, 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 这对于提升企业形象, 最终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廉洁精神, 包括广大员工共同遵守的廉洁理念、道德观念、价值标准, 及其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二是制度体系, 建立对员工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企业制度, 使廉洁精神体现并成为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三是文化属性, 主要指广大员工对廉洁精神、企业制度的认知和实践, 以文化为本质联系和表现形式, 进行传播、交流和不断深化;四是企业特征, 主要体现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的管理与运行方式, 以及所担负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

二、国有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和途径

1、工作原则

(1)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确定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布局, 在企业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 在抓融入、抓结合、抓服务、抓落实上下功夫, 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融合, 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2) 坚持以人为本, 全员参与。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领导者的主导作用与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 群策群力, 全员共建, 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 坚持整体规划, 统筹协调。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多个方面, 要把其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形成整个企业抓廉洁文化的合力,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协调发展。

(4) 坚持求真务实, 循序渐进。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阶段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征, 要从企业的日常工作抓起, 从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抓起, 既要体现文化的先进性, 又要立足企业实际, 力求使制定的措施和规划项目做得到、行得通、办得成, 使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5) 坚持继承创新, 深度融合。廉洁文化建设既要深入挖掘整理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 又要把握时代需求,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 赋予廉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升华, 将先进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员工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

2、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途径

(1)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领导重视是关键。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应首先认识到, 抓好廉洁文化建设绝不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的部署和任务, 更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与品位,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更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只有领导重视并率先垂范, 才能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从而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廉洁理念是廉洁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围绕廉洁、诚信、依法经营等主题, 积极培育和提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生产发展相配套、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从业理念, 制定员工廉洁从业守则。通过导入理念, 规范行为, 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廉洁教育“是员工的最大福利, 是对员工家庭的最大关爱”, 使广大员工在从业的实践中自觉践行廉洁从业理念,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 健全廉洁从业制度。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 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要针对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社会陋习等“潜规则”, 把廉洁从业的要求融入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之中, 进一步修订、规范、完善廉洁从业制度, 增强对企业经营权和管理权的约束和规范, 达到提高企业领导人员执行各项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 使“制度防腐”收到实效。

(4) 强化廉洁从业监督。在廉洁文化建设中, 要培养企业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 要依据有关法规、企业制度,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监督, 切实建立起“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违纪受追究”的自我约束机制。

(5) 开展企业廉洁文化活动。营造和完善廉洁文化“大宣教”格局, 发挥党、政、工、团等部门的整体合力, 探索符合企业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新途径, 激发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 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增强活动效果。

摘要: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与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密切关联, 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 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本文在分析廉洁文化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和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有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和途径, 以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障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篇4: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先形成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如果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大笔勾勒出的一幅幅草图,那么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逐渐确立,国有企业的原有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认识,就需要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文化即国有企业文化来更新和替代。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它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的制度文化就是企业的法规、管理制度等,它是企业的法律形态、管理形态的集中体现。企业的行为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群体行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就是在企业的产品、服务、环境、设施等物质形态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四者的关系是:精神文化建设是先导、制度文化建设是支撑、行为文化建设是基础,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其主体内容大致分为:①劳动文化(主体是劳动者);②生产文化(主體是管理人员);③经营文化(主体是决策层)。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二、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企改革与其他国家国企改革中面临背景的最大不同,也是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大的国情,因此,要研究我国国企改革中的企业文化,更应该关注企业文化的来源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热的兴起,源于美日在七八十年代由于产业竞争形成的企业文化的调查研究,而在中国明确提出应该进行企业文化研究的是台湾。台湾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把企业文化研究的宗旨归结为寻求中国式管理模式,认为“即使在现代世界中,中国社会及中国人仍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则是传统旧文化与外来新文化相互调节与整合的结果”,因此,研究的宗旨是“创造与采取崭新的中国式管理”,以便“在崭新的中国社会管理新的中国人”。

熟悉中国企业管理历史的人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者津津乐道的企业文化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当欧美企业大力推行泰罗科学管理制度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就发现了它的神妙功能。

范旭东和侯德榜创办的以六大精盐厂、永利制碱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构成的企业集团,1935年正式公布了它的四项基本信念:

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

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

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莫大光荣;

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而顾全团体。

其他如宋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东亚精神”,刘国钧经营的大成纺织印染公司的“大成精神”,青岛华新纱厂的“华新精神”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留给我们的企业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鞍山钢铁公司培育、倡导了“以厂为家,埋头苦干”的“孟泰精神”。60年代大庆油田培育、倡导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铁人精神”。80年代中期,我国企业界掀起了塑造企业精神的热潮。许许多多企业都概括、提炼出自己企业的口号和信条。

一些五六十年代以培育“企业精神”闻名全国的企业—大庆油田、鞍钢、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长春百货大楼、上海无线电十八厂等,则趁企业文化的热潮,对本企业的传统进行解剖和升华,在确认本厂优良文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更具时代特点的崭新企业文化,把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构建国有企业文化的理论原则和措施

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渊源。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形成了以儒家文明为主体的多种文化的互相融合统一,形成了现在独特灿烂的中华文明。

首先,儒家文化重视人伦的思想有助于我国企业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中国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历来的统治者都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自己的最高统治思想。而我国兵法里面也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重视人的力量转化到企业里面去就是关心职工的生活,家庭,娱乐等各方面,只有在企业中作到“以人为本”,才有可能凝聚职工工作的热情,发挥其创造力和生产力。

其次,儒家文化重视道德传统有助于在企业中形成确立优秀的价值观,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顺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便是说,只是依靠刑罚和制度来约束管理人民,是不能建立起人的羞耻之心,而只有依靠道德的教化,才能让人民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服从于纪律。企业文化的精髓便是要让职工能从思想上接纳其观念,并在实际操作中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我国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宗旨。

再次,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汤汤大国,礼仪之帮”,其中有敬老爱幼的礼仪,有尊崇师长的礼仪,更有忠君爱国的礼仪。在企业建设中,礼仪的延续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应该的,而封建社会的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也会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大一统国家崇尚中央权威的思想是对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挑战。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企业遇到困难“不找市场找市长”的反常现象,国有企业本身作为一个企业而存在,要满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话,其改革也是应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指挥企业运行向经济手段、市场手段过渡的改革。

第二,“均天下,平富贵”在我国传统民众思想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孔夫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思想用时髦的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平均主义”,这种思想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制度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却是弊大于利。首先,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崇尚竞争,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生存和发展活力的核心条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平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而平均主义的观念从根本上是反对竞争、反对优胜劣汰的。其次,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是一个不断积累资本的过程,而平均主义则要求对企业利益进行平均分配,这对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会有重要影响。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文化时,应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在充分了解自己现状的同时,借鉴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并使之与本企业、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企业为目标的原则

任何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没有发展目标的企业,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头来会撞的自身伤痕遍体,甚至死亡。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才能适应这样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的国企改革必然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这是我国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自身竞争力的唯一方向性选择。

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方向

“以人为本”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内外,要充分考虑企业职工各方面的权利、利益,因此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把企业职工的福利及切身利益同改革放到显著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型的国有企业当中,只有真正的照顾到职工的生活和生产各方面利益,我们才可能真正把所有的企业职工团结在一起,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这是企业领导者的一项道德标准,更应该成为企业本身的制度性标准。

3.要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忧患意识

“竞争“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的动力所在,他存在于企业运营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化的新型企业里面,我们要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吃大锅饭”的混天度日的腐朽风气,一个不会竞争的企业,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同样,一个不能适应竞争的员工,也不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员工的竞争力是企业的脉搏,强而有力的脉搏会带动企业无穷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精神上必须重视“榜样”,“模范”的作用,在制度上必须奖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面对外来强大竞争力之时,能够统一步调,应付困难。

4.要创建开放包容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现代化的新型企业,必然是一个与外部联系很紧密的企业,比如和外来企业的竞争,对外部知识和人才的吸纳,对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始终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只有包容,才能够多元,只有多元,才能实现企业对各种信息资料的采集,才能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最优选择”。

5.要培养企业内部“参与”氛围

任何一项企业计划,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那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构思,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内全体职工对企业目标、企业经济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道德取得确认和认同。要实现这个参与原则,就要尊重企业内全体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全体职工的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要求。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体现企业全体职工的参与,使企业文化真正植根于全体职工心中。

6.企业领导要率先垂范。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和实践者,企业领导人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教士”,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推进企业文化。其次,要身体力行,成为企业文化的模范实践者。

以上6条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建立企业文化的一些原则性总结,而具体到不同的行业部门,应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作到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善:《企业动力之源-企业文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

[2]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

[3]赫明道等:《中国企业文化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7月

[4]张德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10月

[5]黄厚载:《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

[6]张兴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期

[7]李寧:《企业文化的价值》,《山东经济》,2005年01期

[8]姚美琴:《浅谈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篇5:国有企业文化变革通道探析

一、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困惑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任务日益迫切和艰巨,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国企改革,但纵观几年来国企改革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国企改革遇到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已经严重影响到国企改革的进程,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某些国有企业在推进组织变革和文化变革进程中的失衡也是造成改革困难的重要原因。

国企变革必须从文化变革开始,构建变革的文化,是国企冲破机制体制阻力确保改革成功的必然选择,许多企业家已认识到这一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某国有企业,为了转变人们心目中国有企业的形象,转变员工观念,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推进企业改革,引进了专业咨询公司进行企业文化策划、建设,他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成立了有老总牵头,各部门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他们举行多次讲座,举办各种活动,努力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宣贯给每一名职工,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但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一年后,企业老总却发现,好像员工没有什么变化,工作还是老样子,观念依旧落后,企业的价值观、行为理念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企业却为此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上案例在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失败后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为什么组织的价值观根植员工内心深处如此之难?为什么专业策划公司的策划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总是事与愿违?难道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次概念的游戏?不少人将此归结为,国有企业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机制僵化,体制落后,组织思维模式老化,员工观念落后,小富即安,害怕并拒绝变革,对企业的发展漠不关心。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二、困惑后的冷思考

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三个大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大多数国有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于提升企业形象,转变员工观念,这样的定位是片面的,这样的定位往往造成组织文化变革的虚化和泛化,将文化建设看作一种简单投资和短期的活动,而企业亦无法及时准确测量组织的文化变革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是组织的心态。企业领导者相信文化变革能解决一切问题,未能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适应自己的组织、文化变革战略,而是将许多芜杂的现代管理手段不加甄别的与文化变革糅合,以求在短时间内构建新的组织文化,并大幅提升企业绩效。

企业员工是文化变革的被动参与者,他们对文化变革的理解经常与领导者产生错位,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文化变革是领导和管理者的事情。

三是文化变革的手段方法。一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文化建设往往流于形式,同

时因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无法及时跟踪评估测量,造成文化建设效果和目标往往事与愿违。二是未能将文化变革放到整个组织变革的系统环境下来考虑,组织变革与文化创新未能有效协同,人为将组织变革与文化变革割裂开来。三是缺乏一套适应国情的国有企业文化变革的理论工具,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从而无法构建适应组织变革的先进组织文化。

三、国有企业文化变革的有效通道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在文化变革进程中,企业价值理念和行为哲学经常会随着领导者的更迭而改变,这是一般国企文化变革存在的突出问题,企业因此很难构建持续创新的变革文化,因为员工始终无法预测下一位领导者会倡导什么样的组织文化,而在新旧文化之间组织经常处于两难和彷徨的境地。

文化变革是组织灵魂的变革,是个长期艰难复杂的过程,任何希望一蹴而就的想法都不现实。国有企业在实施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国企文化变革的定位、组织的心态,建立组织变革和文化变革流程,方能构建国企文化变革的成功通道。

首先,将文化变革定位于打造组织共同的思考模式。这一定位有别于传统文化变革的定位,体现了文化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组织共同的思考模式的前提下,将浅表内化上升到潜心内化形成组织共同的价值理念及行为哲学就变的十分容易。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组织共同的思考模式一旦建立并运行,大大减弱了体制、机制障碍对组织变革的影响,而领导者的更迭对组织发展已不再重要,因为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良性循环系统,自我吐故纳新。

其次,要下大力气抓好国有企业的文化经营。要像经营组织业绩一样经营组织文化,唯一不同的是经营文化不会像经营业绩一样效果显而易见,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遵循文化变革规律,将文化变革纳入企业变革,针对企业变革发展目标,将先进管理方法与文化管理科学融合。

管理学家指出,人们不是拒绝变革而是拒绝被变革。意思是说,如果变革针对你,你会拒绝。如果变革是由你发起,你不会拒绝它。因此,要拓展变革的领导内涵,使每一名员工都可以成为变革的领导者,文化变革不再只是少数人的追求,而成为整个组织的共同目标,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赢。

第三,建立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变革流程。要突破国有企业体制僵化的障碍,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变革有机融合,以构建扁平化有弹性的行动团队解决传统国企体制机制僵化的问题,确保文化变革目标为组织认同。

四、国有企业变革的重点

目前国有企业变革由于受文化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仍然墨守成规,缺乏变革的新观念,虽然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深层次文化变革的跟进与配合是国有企业变革的保证。国有企业变革往往以正确的战略为前提,企业必须进一步确定有效的结构变革已确保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这一切变化又需要相应的文化变革和人力资源系统的积极配合与跟进,否则,组织文化的惰性,人力资源系统的惰性,组织官僚化的积习就会对变革产生抵制,甚至加以破坏,最终使变革失败。如果不能塑造出与新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其他变革就难以充分持久的发挥作用。

模式本土化是变革的关键。由于缺乏系统思考,采取陈旧的变革模式,往往一味模仿成功企业组织变革的经验与做法,常常是一个模子。现在企业管理理论层出不穷,企业竞相效法,但在这场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的奔跑中,究竟有多少国有企业从中获益?企业管理需要结合实际真抓实干,不能盲目赶时髦,有些企业为引进某些先进管理模式而东施效颦,亦步亦趋,不仅不能领会先进模式的精髓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水土不付或误入歧途。成功企业的变革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决不能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因为每个企业组织的资源、变革能力、阻碍因子、变革战略等等都存在很多差异性,不加吸收的抄袭、模仿,迟早会自食其果,禁锢组织活力而衰败下去。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国有企业变革必须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解,国有企业的文化变革必须要解决好以下4个问题,从而成功构建企业文化的变革通道。

篇6: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杜邦公司,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优秀的安全文化,把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每位员工不仅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要对同事的安全负责[1].这种对个人和集体都要负责的理念,使企业有能力实现零伤害、零疾病、零事故的安全目标.同时,为杜邦在工业安全方面奠定了领先地位,并享誉全球.

作 者:李欣 Jack.Shen 辛平Li Xin Jack.Shen Xi Ping 作者单位:李欣,辛平,Li Xin,Xi Ping(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Jack.Shen,Jack.Shen(英国BG集团中国总部HSSE部,广东深圳,518067)

上一篇:寻找克服困难得勇气作文下一篇:聘用借调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