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

2024-04-12

非理性(共8篇)

篇1:非理性

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

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非理性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确揭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将有助于认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作 者:刘文洲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学院刊 名:新疆社科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年,卷(期):“”(6)分类号:B0关键词:认识理性 非理性

篇2:非理性

后现代哲学对传统理性概念的批判,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社会基础和科学背景,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揭示.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是:一方面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又渴望确定性;另一方面是人们在获得了一些东西的同时又失去了一些甚为珍贵的东西.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事物的相对性、非确定性、不完全性破坏了人们旧有的.确定性世界观.因此,超越传统理性的概念框架,构建当代的理性形式,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呼唤.理性结构的当代内涵在于:理性是规定与超越、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理性是逻辑与非逻辑(隐喻、直觉)的统一;理性是基础(中心)与非基础(边缘)的统一;理性是认识(真)与价值(善美)的统一.

作 者:袁振辉 辛望旦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063 刊 名: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1(1) 分类号:B089 关键词:理性   非理性   逻辑   隐喻   认知   价值  

篇3:软计算的理性与非理性探析

一软计算中的理性因素

软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方法,理性思维是其计算的基本要素。从哲学层面上讲,理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时所运用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推理、判断等等,同时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标志。如西方哲学第一人泰勒斯在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哲学原理时就充分运用了理性思维。可以说,古希腊哲学家正是运用理性思维开创了系统化的西方哲学体系,之后理性哲学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流哲学思想。理性不仅在哲学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科学的发现、发展以及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人类理性以及通过理性所得出的科学知识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软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正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并运用理性思维不断发展壮大,这表现在:

首先,硬计算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软计算作为硬计算的发展方法也继承了其数学推理、精确计算等理性因素。其中,模糊计算、粗糙集以及遗传算法是软计算中提出较早、发展成熟并极具代表性的算法,同时也是软计算中理性因素的具体表现。

作为软计算成员之一模糊计算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人工系统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其计算特点是用严格的数学计算分析模糊的系统信息,主要运用传统经典定量分析方法,是精确世界和模糊世界的桥梁,体现了软计算的理性特征。例如,扎德提出的关于“年轻”的模糊集的隶属函数: 以年龄为论域,取X = ( 0 - 200) ,则其隶属函数为:

由此可以得出,在软计算的计算过程中理性思维是其主要特征,而数理逻辑运算方法则是其理性思维的重要表现。“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及其秩序和规律,正是我们的心灵进行吸收和整理的产物,正是我们创造了关于宇宙的知识”。[1]科学发现就是理性活动,软计算的提出和应用正是研究者运用理性思维的结果。

遗传算法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现代数学优化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算法主要是对参数的编码进行操作,通过目标函数来设定最优解,因此,对问题本身的依赖性较小,而对数据分析能力则较强。遗传算法中常用的诸如变异、复制等概念均源于生物学遗传特征,由之而来的遗传算子显然具有数理逻辑层面上的理性特征。

再如,粗糙集作为软计算中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工具,其主要原理是基于集合数据间不可分辨性思想,通过已有的数据,经过属性约简和属性值约简等一系列数据操作生成规则,从而得出数据间的联系,识别出新的数据。这一优化过程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对数据的分析完全是理性的。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软计算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具有理性因素,理性思维是软计算提出和不断发展的基础。

其次,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同样是理性思维的重要表现。软计算自提出到现在的不断进步和壮大,以及软计算中每一成员计算方式的不断优化,正是研究者运用理性思维从实用性角度考量的结果。这些研究者放弃之前只追求逻辑严密和精确计算的硬计算,而选择和发展更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软计算。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硬计算到软计算也是人们认识转变的过程,同时软计算的提出也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相对应。因此,只有不断增强科学理论的解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软计算与硬计算相比在实际应用中范围更广,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所以它是一种更加完善的数学优化理论。早在软计算提出之前,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就提出了科学理论理性选择的标准,即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富有成果性,按照库恩的这五个标准,软计算在理性的分析计算方面有着传统计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软计算虽然在计算过程中加入了人的情感、意志和主观想象等非理性因素,但这些因素都是对理性的补充,它们并不能动摇理性思维在软计算中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政治、权利等社会因素在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并不代表科学知识是随意构造的,相反,“它完全是坚硬的,它丝毫都不奉承观察者的心愿或愿望,它完全能够提供决定性的意见来反驳与它行为不符合的假说,人能够影响的不是世界,而只是世界在某些方面的变化。”[2]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纠错的动态的过程,软计算作为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自提出以来便处于一个不断纠错的发展过程之中,不同科学家所提出的不同的计算模型正是通过运用理性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步准确和完善。以模拟退火算法为例,模拟退火算法作为软计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算法,其关键在于对控制参数的终值确定,即对模拟退火停止准则的确定。最初,纳哈尔( Nahar) 等人提出用事先确定好的Markov链的个数或迭代次数作为停止准则,但这一算法最终解的质量与目标函数的相对误差较大。之后,一些研究者把渐进收敛性引入模拟退火算法当中,控制参数的终值随着参数t值的逐渐减小而缓慢进行。这一方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只有当t值足够小时才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最终解。这一弊端使得研究者必须另辟蹊径使得在模拟退火进程中可以得到一些近似解作为控制参数终值的标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以当前解的质量是否得到显著的连续性的提高为终值t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出现兼顾CPU算法和最终解质量的算法。模拟退火发展至今虽然还存在一些弊端但一直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由此可以看出,真理虽然是客观的,但我们并不能获得绝对真理,只能不断逼近真理,科学的目标并不是发现绝对真理。软计算的计算目的并不是得出唯一的、绝对的计算方法,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出最优化方法。

最后,随着软计算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软计算成员之间依据实际情况的融合运用也是软计算理性特征的表现,体现了理性内部普遍联系和相互融合的特性。正如扎德在创立软计算这一概念时就明确提出: “软计算内部的各种方法之间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是相互协作的……这将最终会形成一种综合的智能系统。”[3]如粗糙集和模糊集之间的取长补短形成了模糊粗糙集以及粗糙模糊集; 粗糙集和证据理论虽然研究方法不同,但证据理论中的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可以与粗糙集理论中的上、下近似集相融合,是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突破。由此得出,软计算中各个成员之间依据实际情况相互融合,正是运用理性思维的结果。

科学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由硬计算到软计算的发展就是科学方法历史的、动态的转变。就软计算而言,它既不是纯粹理性的传统计算,更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计算,而更倾向于理性主义的科学历史主义。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既包括逻辑推理,同样也包括科学家固有的经验事实和产生这种理论的历史背景。同时,科学家在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之后要对原有的信息进行修正,科学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不断进步。软计算的提出和发展也是对原有理论不断修正的过程,是具有理性性质的。

二软计算中的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是与理性相联系、相对应的一组范畴,主要指除理性之外的情感、欲望、意志、信仰等等,人的主观意识、愿望、直觉、灵感从认识论角度来讲也属于非理性范畴。非理性在哲学上主要是指不自觉的、与理性思考相对应的一种心理形式,非理性主义建立在对理性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是对理性的反思。软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计算模型的提出和建立过程中加入人的情感、主观感觉和经验等非理性因素。同时,软计算中本身存在的随机性、不确定性也是非理性的重要表现。所以,非理性同样是软计算重要的哲学特征。

首先,软计算与硬计算的主要区别是,在纯数学推理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主观经验、个人情感等非理性的因素。神经计算、进化计算、粗糙集、情感计算作为软计算成员中极具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都在理性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非理性因素。

以软计算中应用广泛的模糊集理论为例,模糊集主要研究同一类中不同对象间的隶属关系,但是隶属关系的确定需要模型提出者的经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模糊集的隶属函数这一关键步骤则主要利用科学家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来确定,是人脑认知的反映。显然这不是根据逻辑推理所得出的结论,也不能解释得出结论的原因,不同的科学家由于个人因素不同会给出不同的模型,而且不同模型之间往往存在竞争,这也正是模糊计算中非理性因素的主要表现。“作为一种方法论,模糊集理论将非精确性和非理性融合进入了模型构造和问题求解的过程中。”[4]例如,模糊集中决定输出变量的两类方法: 预先设定法和根据输入/输出样本设定法。这两类设定法都融入了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情感因素,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结果会存在一些差异。可以得出,模糊集理论的计算过程体现了软计算中的非理性因素。同样,在神经网络中关于神经元激活函数的选取也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喜好; 在遗传算法中对于编码的选择以及遗传算子的取舍同样取决于科学家自身的教育和经历,是不能通过传统逻辑推理所得出的。证据理论中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提出者的个人经验。所以说,软计算中的非理性因素体现在各个算法之中。

从科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科学家个人的直觉和情感在理论的选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进行理论选择的理由与科学家特有的经历和个性有关,甚至创新者的国籍、他们已有的声望以及他们的导师有时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一种考虑可以使科学家改变原有的理论,其要点是个人的美感或适宜感,新理论比旧理论更精巧或更具美感———非理性的考虑有时却是决定性的”。[5]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科学家所持科学理论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非理性因素在软计算中的作用。所以说,非理性是软计算重要的哲学特征。

其次,软计算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考虑实际因素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是软计算中非理性的主要表现。例如软计算中的情感计算主要是把情感因素融入计算方法中,文化基因计算则是把人类文化作为得出计算结果的因素。而情感和文化本身就是不确定因素,这是软计算中因实际因素融入非理性的重要表现。

从哲学层面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个体体验。明斯基( Minsky) 作为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他在《思维的社会》一书中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智能机器是否具有情感而在于没有情感的机器如何称之为智能,明斯基认为智能机器本身就应该包含情感因素。之后皮卡德在《情感计算》一书中首次提出“情感计算”一词,情感计算主要指由情感引发,与情感有关或能够影响情感因素的计算。情感计算的目的在于赋予计算机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把计算延伸至人的内心世界,使得计算结果更全面,应用也更加人性化。

情感计算作为软计算中把实际不确定因素融入逻辑推理的重要表现,就是要使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加入到逻辑计算之中,包括情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并用情感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人工智能解决实际的计算问题。随着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情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没有理性的参与情感也可以触发行为。而同时期的另一项发现表明,如果人脑中的情感通道受损,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不会降低但决策能力却严重受损,所以,在决策中情感因素必不可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理性本身更为重要。可以得出,在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情感、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家正是通过这些灵感对理论进行猜想和反驳,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软计算正是在传统计算的基础上加入非理性因素,不仅解决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更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是计算史上的重大突破。

最后,软计算提出的大背景是人际交往中的自然语言,而人类自然语言的主要特征就是模糊性、不确定性。要想在这一大背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对这些模糊性、不确定性进行考量。软计算之所以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不确定性问题就是考虑到了自然语言中本身存在的一些非理性因素。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语言在传递信息,人的情感、民族文化等因素也传递一些信息。任何微妙的情感变化都可能对科学发现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计算机不应该只是计算客观数据,更应该赋予计算机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把人类感受也计算进去。在理性重构的过程中情感因素、文化因素对科学发现产生重大影响并在科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看出,只有把诸如人类情感之类的非理性因素加入到传统计算之中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计算的真实性、可靠性。虽然软计算中存在许多非理性因素,甚至是在一些关键步骤中融入非理性,但这并不能减弱软计算的实际作用,相反,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加入才使得软计算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解决传统计算所无法解决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也肯定了非理性在科学发现和科学证明中的积极作用。

三软计算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事实上,对理性与非理性区别对待与严格划分只是人的思维中的理想状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是无法完全割裂开的。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同时运用到理性和非理性,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主观世界的全部内容。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发展的基础和根基,而非理性主义则是对理性主义的挑战和补充。从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早期的逻辑经验主义,还是之后的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其发展的客观脉络都是从简单性、纯粹理性到复杂性、理性与非理性融合的过程。而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软计算就是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起来的重要运用。

软计算作为许多方法的集合,其每一部分在传统理性的基础上都融入了非理性因素,软计算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计算机之父图灵在《机器能思维吗》一文中指出,一项没有道德的技术失之粗野,而没有技术支持的道德则只能流于空谈。“粗野”在于只信奉纯粹理性的力量会抑制人的非理性发展,“空谈”则在于脱离社会实际条件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就会陷入封闭与抽象。这并不是单纯的道德呼吁,而是提示着人类理性与非理性的必然联系。在科技与人文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由于脱离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过分强调理性的作用,忽视人的情感、文化、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必然导致荒谬。人的存在、认识及实践活动无不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之中。软计算正是对传统计算的突破,在计算问题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仅仅依靠传统逻辑计算已经不可能,软计算中不仅包含传统计算中的理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许多非理性因素,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也是解决科学技术困境的一种新方法。

一方面,软计算作为许多计算方法的集合,每一个计算方法都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例如,粗糙集的理论基础是从近似空间导出一对近似算子。目前研究者主要用构造化方法和公理化方法来定义这些近似集,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构造化方法探讨的往往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者建立的模型往往注重实用价值而无法深刻体现近似集的代数性质,融入了研究者的个人情感以及价值取向,具有大量的非理性因素。而公理化方法则主要研究近似集的代数性质,是纯理性推理。由此可以得出,粗糙集作为软计算中的典型算法正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同样,文化基因算法是软计算中发展较新的一种算法,是建立在模拟文化进化基础上的一种优化算法。文化基因算法中的初始种群的选择和产生是随机的,研究者往往会利用优化问题的先验知识加入一些自己所认为的优秀个体。一些研究人员同时也会根据实际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出新的优化算子,或者采取不同的结合方式,如与模拟退火、禁忌搜索相结合等等。不同的结合方式同样是研究者个人经验、意志的体现。同时,文化基因算法建立在遗传进化论的基础上,体现了数理逻辑的理性思维方法,所以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有一种“必要的张力”,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科学发明或发现不可能只有纯粹的理性因素,科学家个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往往包含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理论本身就具有价值负载,当人们的科学知识还不能解释所有的科学疑问时便会受到宗教、政治、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信息背景。可以说,科学的绝对理性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臆想。科学既不是完全理性更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而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软计算作为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样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另一方面,软计算作为人思维方式的产物其本身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是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的认识就其本质而言是理性的,但人有社会性,会受到一系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对于人的认识而言非理性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和补充作用,直觉、情感作为非理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理性认识的发展,许多著名的科学发现就是从直觉开始的。例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曾经从各个方面研究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各种联系,但都不得要领,真正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想法在于门捷列夫一次毫不相干的灵感,即原子按原子量系统化的原则排列。正是这一天才的灵感促使了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其实,理性和非理性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实体的全部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从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来看,软计算之所以获得更快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结合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因素。

总之,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是软计算重要的哲学内涵。同时,软计算也正是因为在传统计算的基础上融入了非理性因素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但目前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关于软计算的理论体系,软计算还处于发展时期,其理论主要包括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神经元网络、混沌理论、概率推理等。软计算已经在工程和非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人工智能提供新的发展思路。由于软计算既继承了传统硬计算中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加入了许多非理性因素,可以针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通过不确定性、不精确性以及近似表征等技术,将多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探索软计算的哲学内涵,可以发现软计算正是由于融合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因素才获得迅猛发展,同时这也弥补了软计算研究的一个空白。

参考文献

[1]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继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与变革论文选[M].范岱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ZADEH L A.Fuzzy logic,neural networks,and soft computing[J].Communications of ACM,2994,37(3):77-84

[4]KAHRAMAN C.Fuzzy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M].Berlin:Springer-Verlag,2006:1.

篇4:理性与非理性判断

A.你一定能赚1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15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那么你会选择哪个选项呢?实验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会选择A。但是,在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中,认为人是理性的,在风险决策时,会尽可能多地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来估计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人们会根据各种结果及其概率,计算出加权结果,然后选择其中能够获得最大期望效用的选项。如果按此方法计算一下B选项中的金额:15000×80%+0=12000,是高于选项A中提供的10000元的。也就是说上题中的B选项的期望效用大于A,那么为什么大家没有“理性地”选择B呢?

如果你心存疑惑,那么,请再看下面的选择题:

A.你一定会赔1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赔15000元,20%可能不赔钱。

此时的你,又会做出何种选择呢?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人会选择B。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B选项如果赔钱的话,数额也是大于A选项的。而且两道选择题之间的区别仅在“赚”和“赔”,为什么大家的选择差别这么大呢?

前景理论:人的行为是可预期的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他发现,第一种情景中,人们在面对收益的时候,多是偏好“风险规避”的,会选择能够带来确定收益的选项,以便把能够获得的收益紧紧握住。但是人们在面对损失的时候,也就是第二个选择题中“赔钱”的情景,人们又多是冒险的,愿意为了“能够减少损失”这个可能性,选择勇往直前,挑战一下概率事件,而不是直接承受损失这个结果。

这就是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前景理论”(又称预期理论)的主要思想,即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人们的决策并不是完全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人们在决策时是“有限理性”的,除了金钱数额外,还有更多的“非理性因素”,也就是心理因素在左右着我们的决策。卡尼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主要是因为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

心理账户:你有双重标准吗?

同样是100元,是工资挣来的,还是彩票赢来的,或者路上拣来的,你的态度会有所不同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三者应该是一样的,可是事实却不然。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会更珍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挥霍掉了,也不觉得可惜。

在消费者的眼中,分别为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而且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然,我们可能在理财中会有更多的分类标准,就像那句著名的理财名言一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从而建立更多的心理账户。而这些账户之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比如你建立的日常开支账户、感情经费账户、投资账户和储蓄账户等,但是每个账户都有不同的用途和预算,他们之间不具有等值关系。

这证明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钱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在我们的心中会根据不同的决策任务建立相应的心理账户。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实际上就是对各种选择的损益进行估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是追求理性认知上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上的满意最大化。而且同等数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失去感”远大于同等数量的收获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这也是促使人们在面临损失情景时,选择冒险投资行为以避免潜在损失的原因。那么在得与失之间如何权衡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呢?另外一位研究者,芝加哥大学的萨勒教授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两笔盈利分开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假如送女朋友两件礼物——一盒巧克力和一套衣服,最好分开送;要是公司宣布加薪和休假两个好消息,最好分开宣布,这样带来的满意感远大于同时告知。

第二,两笔损失同时发生应整合。若两笔支出必不可少,那么同时支出带来的“失去感”会小于分开的两笔。如果你有加班和取消休假两个坏消息,就应该同时公布,这样对员工带来的心理冲击会小于分开得知这两个消息。

第三,如果你有一份收入,同时也支出了一部分,二者差距不大,并且可以做一些弥补,那么也应该进行整合。比如加班和给予补助的消息同时通知下去,才不会在员工中带来那么大的反感。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这些非理性的因素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决策,还影响了我们的内心感受。了解这些效应的存在,了解人性中存在的“非理性”力量,将有利于我们做出更优的选择。

【责任编辑】张小萌

篇5:非理性妄想诗歌

我们总是在说一些非真心的话,

我们总是在做一些非真意的活,

我们总是在想一些非真实的事,

我们总是在盼一些非真正的情。

我们总是喜欢打一些草稿,

我们总是喜欢练一下彩排,

我们总是喜欢润一下喉嗓,

我们总是喜欢试一下鞋子。

我们总是对不确定的感情充满怀疑,

我们总是对不稳定的`工作充满恐惧,

我们总是对不认真的态度充满后悔,

我们总是对不经意的行为充满惊讶。

事事出人意料,与预计相违,

不断呼喊,不断回首,

不断扪心,不断自责,

不断迷惘,不断失去,

最终在灵魂飘荡之后,伫立自足。

非正式的未知数与明确的概念间,

虽有数厘米的距离,却遥不可及,

试伸手而触及之处,皆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而我们唯有等待时间之流自内而外的冲刷,方可洗尽铅华,重待自身。

有那么一瞬间,乌云里会射出一缕阳光,

有那么一瞬间,枯木中会吐出一颗嫩芽,

有那么一瞬间,嘴角边会漾起一丝微笑。

篇6: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会计2班李杰201120156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储蓄、股票、房贷、基金、债券等金融理财产品,已深入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当今社会几乎人人离不开金融,学金融,懂金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应将金融学作为自己的一项人生必修课。经朋友推荐,我阅读了金融系列图书之一的《非理性繁荣》,对股票投资有了新了认知,颇有收获。

《非理性繁荣》主要关注的是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希勒教授主要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希勒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投机泡沫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在书中作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非常惨淡,甚至十分危险。投机性泡沫让市场呈现了虚假的繁荣,这种繁荣是不持久的。作者总结了这种虚假的繁荣现象,认为非理性繁荣是投机性泡沫的心理基础,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失去理性,从而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髻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那非理性繁荣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诱发因素

股市和房地产的投机性泡沫显然不是单个直接原因导致的。这和买卖其他商品其实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就是所有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买卖行为,最终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而实现其对市场的影响。希勒列出了可能促使(主要是股市)市场泡沫产生的12个因素。当然不能仅限于这些因素,而且它们在影响方面也不同,同一因素在不同国家的影响也不同。这些因素,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背景式的;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非理性的。这些因素如下:

1)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与业主社会;似乎全球都有这个特征。

2)政治和文化的变迁促进了商业的成功;这一点在中国尤其突出。

3)新的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浪潮,对于人类的未来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现有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似乎很难说,可能是双向的:“它的出现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现有企业的利润”。因此,“就股市的繁荣而言,重要的不是互联网革命对于人们现实生活所产生的无法言喻的深远影响,而是这一革命所引起的公众反应”。

4)支持性货币政策与格林斯潘对策;历史数据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是必然支持股市或者楼市泡沫。但是中央银行的姿态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

5)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

6)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股市上升会导致更多的财经媒体出现,导致更多财经报道;同时,强化了的媒体财经报道导致了对股票需求的增长,其作用正如消费品的广告一样。在熊市,那些财经类媒体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也在下降。

7)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

8)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的推广;

9)共同基金的成长

10)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

11)交易额的增加;交易成本下降,换手率上升,成为趋势。网上交易增加了交易量,但并不决定股价涨跌的趋势。价格信息披露频率对于股票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有相反的证据和研究。公众注意力的变化是投资定价的一个关键因素。

12)赌博机会的增加。这专指美国。在中国,国人好赌的特点,显然严重影响股市。具体如何,则没有人实证研究过。我大体觉得,这种好赌特质,其实是一种助推器,涨时助涨,跌时助跌。

反馈和放大机制

希勒认为,市场自身具有反馈和放大机制,经过一定时期,上述因素就通过市场自身的这种机制产生作用,有时市场反馈和放大机制还会使得作用因素的效果变得巨大和至关重要。放大机制是通过一种反馈环工作的,反馈环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庞氏过程”,过去的价格上涨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及期望,这些投资者进一步抬升股价,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种循环不断进行下去,因此造成对原始诱发因素的过激反应。庞氏骗局是价格反馈的一个例证。成功的庞氏骗局往往向投资者编造这些,表明赚大钱的可行性。而这些故事看起来虽然有些

离奇,但也存在一些合理性,从逻辑上将不合理的赚钱模式通过故事转为合理;最初的投资者常常是持怀疑态度的,直到亲眼看见赚钱的事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事实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理性的质疑。庞氏骗局存在自然出现的反馈放大机制,但是在金融市场中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反馈放大过程要复杂得多。在市场繁荣的景象中,往往有精心设计用以骗人的假象、骗局以及操纵市场行为,如安然、帕玛拉特公司以及中国当年的亿安科技、上海梅林、银广夏、琼民源等。每一场牛市过后,总有一些公司的欺诈行为暴露出来。除了故意的欺诈外,还会有大量的有意无意的误导,或者制造概念、题材以及财富神话,如互联网泡沫期间的讲故事。有的时候,即使没有故意的欺诈,仍存在自然发生的反馈,例如关于股市的神话,人们记住正面消息,忽略负面消息,自然事件的发生引发类似庞氏骗局的过程。我感觉,这些欺诈和误导也许是一场泡沫的必要部分,当估值达到一定高度,要使人们相信高估值的合理性,必须有一个看似合理的故事。希勒通过调查,认为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存在交叉反馈。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是市场的一部分,同时传播一部分人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推动一些重大市场事件的发生。新闻媒体的报道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复杂而不可预见的。新闻媒体整体上在吸引公众注意力方面卓有成效,金融及房地产自然是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但是,新闻媒体的讨论类似于“众声喧哗”,什么观点和情况都可能出现,而且很难做充分、深入的讨论,存在迎合公众趣味的倾向;公众也不关心理论和深刻的分析,在新闻媒体提供的泛滥的数据和信息面前,公众往往关注权威或者名人的观点。

从历史数据看,重大新闻日与重大股价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多数重大价格变化日没有重大新闻。反映危机的新闻事件可能伴随重大的股市价格变化,但并不显著。希勒通过调查认为,新闻报道不可能是最初股价重大变化的原因,尽管它对市场股价变化十分重要,新闻报道导致了股价的进一步反馈,使反馈效果比其他情况下持续的时间更长。通过几个案例分析,希勒推论,新闻报道起到连锁事件引发者的作用,最终会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市场的看法;新闻报道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产生了累计效应,使投资者更多关注,引起连锁反应。本书对新闻媒体在1929年和1987年崩盘中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这种分析的结论支撑了前一段所述的结论。1987年的情况表明,媒体是投机性价格的主要宣传者,其对价格的报道提高了公众对价格的注意力,导致更强烈的反馈,使过去的价格变化引起进一步的价格变化,并引起其他一连串的事情的发生。

大众心理

所有的外在因素,总是通过对个体的影响来影响股价的。个体对外在因素的判断可能是

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个体的心理,最终影响了股价。

股市的心理定位

希勒认为,大多数人在发生金融波动期间要比通常认为的盲从、恐惧、疯狂等非理性状态更为明智,这一点看上去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常识。然而严谨的心理学研究显示,的确存在一些心理定位模式,说明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这些行为模式并不是人们无知的结果,而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智慧的长处和局限。投资者总是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当他们无法把握自己行为的准确性时,有限的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模式就会决定他们的行为。投资者存在两种心理定位,数量定位和道德定位。根据数量定位,人们判断股票或其他资产定价是否正确,根据道德定位,投资者将投资于股市的情感或直觉力量与他们的财富和当前的消费需求相权衡。

1、数量定位的心理倾向

投资者的数量定位给出投资者认为股市应该达到的水平,人们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股市是定价过高合适过低以及是否应该买进。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们的数量定位有一些心理模式,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幸运轮实验”清晰地证明了这一倾向。

2、道德定位的心理倾向

投资者的道德定位令其在保持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之间做出取舍。只有在人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消费新近获得的财富时,股市才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据希勒说,有大量心理学证据表明,投资者的推理过程大部分不是数量型的,而是以“讲故事”和“找原因”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往往试图寻找一些简单、牢靠的原因来作为决策的理由并因此导致了决策的偏差。

3、过度自信和直觉判断

人们往往具有走向过度自信的强烈趋势。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支持这一观察,但是也存在很多争议,过度自信还没有证明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有时可以通过训练摆脱过度自信状态。也许过度自信作为一种心理趋势是存在的。

对过度自信往往导致投机市场的一种“异想天开”的思维模式,人们往往会感到某些特定的行为会让他们交好运,即使这些行动实际上对运气并无任何帮助。比如直觉、风水或者某件特定的服装的颜色等。人们有时会以一些毫无逻辑的想法为基础,做出一些严肃的决定。过度自信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心理学上的“代表性启发”现象。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讯息的模式来作出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者模式重复的概率。这种现象在许多心理学实验中得到验证。

在书中希勒引用了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将“代表性启发”这种现象发展成为投资者选择性过度自信理论和心理学上的期望反馈理论。研究认为,一旦投资者看到股票朝相同的方向运动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渐渐认定这种趋势代表了他们看到的其他经济数据的发展趋势。根据保守心理原则,人们改变观点通常很慢,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做出这个趋势将继续的结论需要花些时间。偏执性代表和保守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投机反馈前进的速度。希勒认为,过度自信无论是怎么产生的,都是提高投机市场交易额的根本因素。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赌博,或许也跟这种心理倾向有关。

从众行为

只有当同样的思想进入许多人头脑中时,某种心理定位才会在整体上对股票市场价格产生作用,因此我们要讨论从众行为倾向人们发现,那些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人,他们的想法往往会很相似;同样地,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时代精神,并且它的影响无处不在。处于相同时期的人们会作出相似的判断。投机市场中,很多人会做出相同或者相似的判断,从而导致趋势。发生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在对相同的信息作出反应,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相似性。这一点是如何实现的? 心理学实验证实人们存在从众行为。由于投资者受到其他人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在得知周围人的投资组合之后,参考该组合进行投资,或者发现周围人不再投资时,自己也决定不投资。这都是由从众心理引起的从众现象。从众现象可能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从泡沫的开始来看,初始投资者的购买行为可能仅仅是对一个看上去并不是重大“利好”信息,但在某种情况下,大家开始盲目模仿初始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慢慢地价格与股市的基本面背离,其他的不利因素被暂时遗忘,在随后的价格上涨过程中,市场的乐观情绪以及从众行为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的加入,股票价格就飞度地偏离基本价值。

篇7:《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次拜读这本曾为希勒教授带来无穷声誉的经典著作,尽管在很多地方还是不太能完全把握他的思想(也许也有翻译的问题),但相信他的思路已大抵掌握并认同!

本书重点是分析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这些泡沫的形成原因以及人的心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作为一名行为金融学家,希勒教授指出以下一些重要的思想:

1、人类的行为最终推动着金融市场的运行;

2、泡沫崩溃所蕴含的风险比人们认识到得要大得多;——想想xx年;

3、“投机性泡沫”: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着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一味的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4、当整个时期的房价指数经通货膨胀修正后,我们发现房价上涨并没有那么多;

5、当事件朝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通常是由于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其中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

6、供给与需求才是真正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根本因素。供求双方的行为是市场心理研究的一部分,正是这种行为驱动了股票市场的变化;

7、在股市达到顶峰之前人们的预期往往过于乐观,而此后,人们的预期却又显得过于悲观;

8、投资者选择将其判断的依据建立在多数专家都认可的基本理论上;

9、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有时可能存在着交叉反馈,随着房地产市场中投机活动的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这种反馈可能在未来不断加强;

10、新闻媒体无论是在为股市变化进行铺垫还是在煽动这种变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1、股票市场的价格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来决定;

12、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作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

13、人们总是倾向于过度自信而不是信心不足;

14、人们并不总是像事先想好的那样行事;

15、机构投资者并不一定比个人投资者聪明;

16、远离那些被高估的股票,才是明智的战略;

篇8:“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

关键词:非理性,泡沫,心理因素,行为经济学,经济人

当你看到“有钱人的司机一边开车, 一边收听关于贝斯雷姆钢铁公司动向的新闻;经纪人办公室的窗户清洁工不时停下来看报价牌;酒店的服务生为了看股市的牌价甚至请假”这样的情景时, 你会不会也迫不及待地模仿着投入暴涨的股市?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社会, 处处显示着股市及经济欣欣向荣、一发不可收拾的繁荣景象。在火热的经济炙烤下, 美国耶鲁大学的席勒教授依旧保持着投资冷静。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分析近几个世纪的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数据, 并根据对经纪人的实地询问调查, 得出了当时市场是泡沫经济和非理性繁荣的结论。席勒教授准确地预言了美国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 他针对经济市场中人的心理因素的充分研究, 更是奠定了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乃至整个经济学届的地位。

一、“泡沫”形成

在第一部分中, 席勒教授对影响泡沫市场的14个催化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在收益稳定增长时期到来的互联网;胜利主义和外国经济对手的衰落;赞美经营成功或其形象的文化变革;共和党控制国会及资本收益税的削减;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规定缴费养老金方案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发展;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折扣经纪人, 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博机会的增加等等。

在影响因素之下, 席勒教授重点对股市的放大机制进行了分析:自发形成的庞氏骗局;投资者的高度信心;对投资者信心的反思;高市值情况下预期不减的例证;对投资者期望和情绪的反思;公众对市场的关注;投机性泡沫的反馈理论;作为反馈模式和泡沫的理解;作为反馈模式和投资机泡沫的庞氏骗局;自发庞氏骗局引起的投机性泡沫;当今的非理性繁荣和反馈环等。接下来席勒教授从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方面对“泡沫”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这也正是席勒教授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所在。席勒教授认为“理性经济人”会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等影响而产生非理性行为, “泡沫”市场的形成正是“疯狂”的投资者们心理因素的现实作用。席勒教授的研究全面而科学, 用大量的股市数据以及身体力行地调查走访, 充分说明了泡沫的实际存在以及预测了如此华丽的“泡沫”迟早会破灭的那天。

二、理性的尝试

在这一部分中, 席勒教授为非理性繁荣中的“非理性人”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即理性市场的尝试。席勒教授从理性市场的理论基础以及实际行动两个方面证明了尝试的可能性:多元化投资、社会保障制度、温和的货币政策以及增加储蓄等都是消除泡沫、恢复市场秩序的有效措施。罗伯特·希勒教授在“预言了市场衰落的同时, 更重要的, 对于解读投机性泡沫的产生和持续进行了严谨而有益的尝试” (John Cassidy, New Yorker) 。在股市和房地产等各个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 希望席勒教授的研究和理论可以渐渐减少市场上的“泡沫”, 消除“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

三、借大师之视野看中国

读过罗伯特·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荣》后, 对于经济大师的研究方式与独特的学术思维赞叹不已。任何的理论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罗伯特·希勒教授之所以能得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 正是基于他同他的工作小组对于多年实际数据的孜孜不倦地、严谨地研究, 并且身体力行的进入到股市, 进入到房地产市场, 进入到华尔街的各个角落去调查经纪人, 调查每个股民的想法与感受。

透过罗伯特·希勒教授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及“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 不禁联想到了中国的“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 “泡沫”的形成以及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成为了发展的必然。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假设之一, 是伴随着经济学家对人性的本质特征不断抽象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利的行为动机。新古典学派认为, 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 只有那些善于自我保护, 能够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物种才能够生存下来, 而基于这种特性, “理性经济”人总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尤其是物质利益, 并形成以个人为本位的关爱自己超越关爱别人的思维定势。因此, 人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就是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理性的行为目标。理性即可推理性, 逻辑的非矛盾性。因此, “理性经济人”在进行行为决策时总是会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可供选择方案进行利弊权衡, 以从中选择成本风险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的方案, 而且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所做的抉择是一样的。三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理性经济人”假说承认个人利己心理的合理性, 并将其理解为整个人类的全部行为准则。基于这个准则, 人类通过社会分工交易提高社会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强调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财富的增加就是社会财富的增加, 如果每个人都能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那么社会总财富也就达到帕累托最优。今天的中国市场, 存在着很多“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 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的。

四、非理性的实物市场

随着2010年夏天的“白酒热”和“红木热”, 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炒实物热”, 市场上盛行着这样一句口号:炒楼炒股不如炒白酒, 炒楼炒股不如炒红木。一个夏天, 红木的价格至少上涨了30%, 白酒的价格也不断上涨, 尤其五粮液的价格, 甚至上涨了80%。这样回报丰厚的投机热点, 怎能不引来无数非理性人士?就如罗伯特·希勒教授书中所写的那样, 投机机会促使投机者涌入, 而反馈环的作用又促使价格上涨, 又更加吸引投机者。2010年的夏天, 火热的让人难以抵挡的不是炎炎夏日, 而是白酒和红木市场。但是, 这样的非理性行为突然就如“美丽”的“泡沫”一样顷刻间破灭, 红木的价格一落千丈, 当时卖到几百万的家具, 现在几万元便可以入手。保值相对较好的白酒, 其价格增长趋势也明显减缓。一位炒红木的人说:“不是不知道红木市场的价格泡沫, 只是期望自己遇到的不是跌价, 而是借着涨价赚钱。”市场中“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可见一斑, 强大的侥幸心理使很多投机者被牢牢地套在了这“泡沫”市场之中。

五、非理性的楼市

2008年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不仅没有使中国本就火热的楼市冷静, 反而有点“火上浇油”的意味。2008年后, 中国楼市不降反升, 在2009年中国GDP“保八”战役中楼市的主要贡献, 使我们不得不为对这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的“泡沫”性担忧。

中国楼市的高居不下, 是多方面非理性行为的综合效应。地方政府缺乏资金, 趁机炒地敛财;百姓坚信楼市的保值性, 而高涨的楼市价格又造成百姓恐慌性买房;房地产中介群体的层层作假, 假按揭, 假偷税增大了楼市风险;国有大型企业的加入囤积, 造成地皮价格的日日飞涨。这些种种的“泡沫”因素, 使我们不得不担心是否中国的楼市会步日本、香港、迪拜的楼市衰落之后尘, 中国楼市的非理性行为“泡沫”是否也会有幻灭的一天。

六、非理性的股市

当你看到已年过花甲的老人在费力地看着证券交易所的牌价时, 你看到的就是中国股市的现状。一路热涨的股市让许多“理性经济人”投身股市大潮。但是火热的背后, 是否有骗人的“泡沫”。

中国股市如此的大起大落, 到如今的直冲3100点大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市的市盈率。

中国股市的泡沫, 在1999年和2007年较为严重, 尤其在后一个阶段。极高的换手率成为中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正是中国股民的情感非理性因素过多, 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导致中国股市的换手率偏高。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 是经济学的出发点。但是实际中很多“理性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造成了许多非理性繁荣, 产生了许多美丽而幻灭的市场泡沫。希望国家这个“经济人”可以加强制度完善以及宏观监管, 减少非理性行为, 使市场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希勒:非理性繁荣 (第二版) [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阳立高、廖进中:理性经济人批判与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7) .

[3]姚树洁、罗丹、西安:中国股市泡沫是偶然还是必然[J].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4]孟庆斌、周爱民、张雁茹:基于理性预期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4) .

[5]李杰、朱文俊:关于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 2010 (1) .

上一篇:佳句名人名言下一篇:她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