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2024-04-22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共8篇)

篇1: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教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音乐新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它是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具有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新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充满了生机与新意的音乐课程。

多年以来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一味模仿,循规蹈矩,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遏制,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

一、从“教”与“授”转型为“探”与“究”

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者”的形象,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知识,“教师”、“教书”、“授课”这些词语,一方面显示了长久以来的课堂状态,一方面则又使这种思想得以根深蒂固的延续。其实这种“行为主义”的做法就是把学生当作了灌输的对象。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教师便始终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题,学生便自然形成了“从教师那学音乐”的思想意识。实际上,这

种课堂教学是没有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忽略学习者的音乐潜质和成长的能力。

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确立,音乐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创新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研究现代教学理论,要研究现代教学方法,要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要具备创造性。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活动中去听辨,去体验,去感受,去思维,去理解,去表现,去学习,去创造。以“灌输”型转为“探究”体验型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因素,学生自主的探究探讨音乐,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学生参与创新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巧妙运用旁类学科知识,感知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我们常说:教学有方,但无定方,贵在有效。

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势,对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要明确、借鉴

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与形式,目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其他学科知识,或音乐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由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建立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抓住“关键词”,是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当我们走进课堂,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景,让学生的心态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学生的情感才会和我们一起“动”,这也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曾经有学生透露,越是听到悲伤的音乐,越是想偷着乐。这句内心的表白,表现出学生对音乐作品只是听听、唱唱而已,不知道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是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两阶段中最能深入审美主体心灵的审美过程。在音乐课程改革中,毫无疑问,音乐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还是优秀的音乐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广泛涉猎音乐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音乐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篇2: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一段的教学改革学习与尝试,我感觉收获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高的教学效率,更可贵的是我在自己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心得体会。

一、任何改革尝试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不少教师象我一样感到了严重的不适应,甚至出现不少抱怨。但我想,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学生长期以来,已经适应了那种“饭来张口”的接受方式,多少年的心理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们教师何尝不是觉得以往的模式更加得心应手呢?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要改变的是多年的习惯,这种改变一定程度是说是痛苦的。但我们想,如果仍然停留在按部就班的轻松上,我们会有进步吗?改革如果总是那么轻而易举,恐怕这改革也就没有多大到意义了。

二、“先学后教”的理念是先进的、是科学的,这一点不要怀疑。

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新课改时,我们在操作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问题归咎于这个理念。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学习方式的要求上,都在证明着,学而后教是正确的。我们要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我们更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而不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探究学习,他们永远停留在接受型的模式上,何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呢?对一头牛“不会耕地怎么下田”与“不下田怎么会耕地”的争论恐怕早就有了答案了。

三、任何程式化的东西总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要推行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单有抽象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范和条文,这是能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前提。但是,我们这样去想,有哪一个模式化的条文可以解决所以问题呢?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环境、自身的因素等等问题,产生许多困惑,遇到许多难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成的教学规范不可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完全受制于这样那样的条文,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有着巨大差异性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灵活把握这种模式,甚至制定适合自己的学案设计方式,课堂操作模式,只要体现这种课改的核心理念就可以了。

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是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途径。

作为一次大的教学改革尝试,不要期待一帆风顺。对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矛盾,应该采取点滴积累、分层分步解决的办法,理顺一个关系,再处理下一个关系。我们面对的象一团乱麻一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有什么“快刀”去斩,而应该去用耐心与细心一点一滴地去梳理,最终一定会在循循序渐进中取得新课改的全面胜利。

五、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利大于弊的,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又要发挥好集体意识的正面价值。

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上,我们遇到的问题依然很多,集中体现在效率低下、“合而不作”、“优进差退”等方面。甚至一些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也产生这样那样的反面看法。一方面,我们也是一种尝试,是面对的新事物,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这样的合作是一定有各种阻碍的。但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那种比较迫切的成功渴望依然是我们最好的资源,只要逐步培养并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之后,自觉地为小组而负责,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去年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4.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雅。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5.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学习的点滴体会

五马乡中心学校

白崇奎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新理念,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改变延用了几十年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确实有一定地难度。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改变是不行的。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结合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认识和心得我谈点个人的体会。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每节课都要有数学活动,活动要为探究某个问题而设计,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①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探索规律(尽可能是因为规律是有层次性的)。②怎样把学生探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暴露出来,这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③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学生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直接的关系。④在数学活动中要讲究过程的调控,教师要帮助指导。⑤要把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如数学方法和情感经验)。活动的最后应落实到知识点上。为了使活动能以顺利进行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整个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探究点。②不要过多否定学生的结论,应努力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得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也应予以充分的肯定。新课程不但对老师来说比较陌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新课程新理念,理念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教师教的方式不同了,学生学的方式也应不同。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我们知道,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在新课程中把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又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最高标准,而课程标准则是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最低标准。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显然课程标准更具有合理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最低标准,这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有余力和对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大胆的去探索更深奥的数学知识,而教师不能限制学生学习数学的范围。那么在新课程中也就没有传统教学中所谓的“超纲”之说了。就这一点来说,教师在备课中制定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应该考虑到这节课要求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目标甚至更高目标。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应该留有更多时间让学生思考大胆地去探索。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学中称教科书是教学大纲地具体化,是根据教学大纲阐述学科内容地教学用书,是教师进行教学地依据。教师必须根据教科书上地内容和范围保质保量地进行授课。在新课程中将赋予教师更大地权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地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和教学程序。如:你觉得课本的引入或问题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当地实际,你可以改变问题情境“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你也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总之新课程给予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专家所说:“新课程标准中只规定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至于怎么教,采用怎样的方法教可以由教师自己选择。”当然,你所采取的方法要更有利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地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传统教学让人感觉是在“教教材”,而新课程是让教师“用教材去教数学”。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教师如何组织数学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独立解决问题及教学中注意事项,我的做法是:

一、感“亲”。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境由心造”。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是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他们会感到知识对他们有种亲切感,能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学习的愉快感,知识也自然地能够接受。如对于课本中那些过时的、乏味的例子可以改变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成学生身边的或所熟悉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学”,这样传授知识就会容易的多。

二、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同一问题,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境的产生也就不同。那么就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在“平方根”教学中,引进关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希伯斯发现无理数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方程和函数的应用的时候,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实际例子引入,如“鸡兔同笼”。

三、分步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学习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大问题逼近,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是每位教师课前都应考虑的问题。另外,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兼顾学习好、中、差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堂课中都有所学、有所获。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地调节分步设置的间距,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保持一致。

四、运用变式再置问题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我得到启示:“要他学”远不及“我要学”所达到的效果。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新颖性,是数学教学缺乏生机的一个直接而又重要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去组合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我们应让学生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重复的最好办法是演变和变式。例:对于重要的问题,重点的知识,讲一遍,练一遍是不够的,还要一个巩固练习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新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识别出新情境下的问题模式,识别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注意一种误区即

“题海战术”,用增加练习的次数来代替数学变式的训练。

五、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勇气;敢于改造、敢于发现,不墨守成规,不固守己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例《二次函数》一章中有一题: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且最值为-3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这是一道常见的代数证明题。现改变问题情境:若矩形框中的条件被墨水污染无法辨认,问:(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解析式?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的横线内,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

解:(1)∵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

又∵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2

=2

解方程组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x-4x+1

(2)可供补充的条件有(选其一即可)①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任一点的坐标;②a=1或b=-4或c=1;③顶点坐标为(2,-3);④b-4ac=12;⑤与y轴交点坐标为(0,1);⑥与x轴交点坐标为(2-,0)或(2+,0)等等。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别致新颖,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思维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是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进行教学设计的工作基础是了解学生。在了解学生实际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随着留守学生的增多,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用昨天了解的学生的问题代替对今天新学生的了解。生活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调查研究必须不断进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由他们自己从读书中、从讨论中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解决。教师所要关注的,要重点点拨、讲解或演示、指导是那些带有普遍性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新情境下的问题,对原问题结论的反思性思考是问题解决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回顾,发现在对原问题解决中,自己还有意外的收获,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健全知识结构,完善数学思维。

篇3:新课程教学点滴体会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 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物理现象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 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 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 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 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 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 是男同学跑得快, 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 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 用时短的快, 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 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 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 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 效果会更佳, 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要舍得花时间, 广泛收集信息, 精心设计, 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 提问要恰当, 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 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 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 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 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 千万不能这样问, 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 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 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学生感觉亲近, 学习热情高, 认知距离大大缩短, 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 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 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既开阔了学生视野, 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 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 有的要求不高, 像我们乡镇中学, 教学设施较差, 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 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 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 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4~6人, 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 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 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 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 但质子 (与中子一起) 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 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 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 《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 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 (P=W/t) , 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 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 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 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 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 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 为了追求其完整性, 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 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 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深化应用变式, 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 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 什么也不理解, 什么也不懂, 与其这样, 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 让学生讨论思考, 自己解决, 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 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 在“功”一节的教学中, 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 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 用试题1来解决。试题1: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 并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L, 试作出F-L图像。在图像中怎么样表示力F所做的功?

作为巩固应用, 可做试题2。试题2: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 现用大小恒为F,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力拉质量为m的小球, 绕圆周运动一周, 求拉力F所做的功。

用试题3来理解力F与位移L的同时性, 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

试题3:人用20N的水平恒力推着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前进了5米, 人放手后, 小车又前进了2米才停下来, 求小车在运动全过程中人对车所做的功。

用试题4来解决功是标量的问题。

试题4:在光滑水平面上, 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恒力作用, 从静止开始运动10米, 求每个力所做的功和合力所做的总功。

显而易见, 总功的计算是标量运算, 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试题5来理解正功和负功。

试题5:将质量为1kg的小球, 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抛, 求上升过程、下落过程及全程重力所做的功。在计算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辨析“正功与负功方向相反”是否正确, 题中正功和负功起什么作用, 加深对“正功和负功仅表示做功的不同效果”的理解。

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有考试就有应试, 就会有试题, 能解决问题就是有能力, 用试题进行教学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

篇4: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初中音乐;新课改;体会

新课改实施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固有的教学行为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被日渐清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所替代,课堂变得丰厚了,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在实施音乐新课改中的点滴体会。

一、关注音乐的本位

音乐本位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应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原来的、主要的、中心的)位置或职能位置。在以往和将来的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的本位的价值和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否则,音乐课会“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就会“忘本”和“越权”。

案例1:本人在第一次进行歌曲《唱脸谱》的教学中,也出现了教学上的偏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课前我请同学分组在网上查找了许多有关京剧及脸谱方面的知识,由歌曲《吼秦腔》的VCD片段导入、引入歌曲《唱脸谱》(聆听),然后引入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接下启发学生模仿京剧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总的来看,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课下,我仔细反思,这节课我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歌曲相关知识的学习,又是展示,又是分组讨论,又是锣鼓经的敲打,又是表演,忙得不也乐乎,活跃的学生依然活跃,不爱说话的同学充当陪衬,却忽略了最本质对歌曲本身的学习。课堂上共聆听三遍,学生既没有把歌曲学会,也没有达到本课所要求的目标。经过反思,我改变了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听、唱”为基础,“讲、思考”为中心,以“表演、看”为铺助手段,具体流程①赏析与导入—看脸谱;②活动与体验—唱脸谱(这环节是重点,也是难点突破之处:解决前半拍休止);③思考与创作—画脸谱;④反馈与小结—演脸谱。紧紧围绕旋律特征、速度、节奏、乐器、唱腔等要素而展开,从感知、深化、升华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再度创作和表演。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关注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运用新课程理念去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谋略,它既包含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理念,又包含解决教学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它介乎基本理念与具体方法之间,既是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又是教学方法的经验提升。由于它直接关系教学的全过程与教育的最终结果,因此是教学实践的中心环节。

某教师在“大自然中的音响”知识点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时间,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满教室闹成一片——口哨声、鸡鸣声、马嘶声,此起彼伏。五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再次讨论:“除了动物的声音,还有什么属于大自然中的音响?”教室中再次响起学生用敲桌子、摇文具盒等方式模仿的雷声、风声、雨声……在这节课中,教师似乎给学生穿上了自主的外衣。全体学生似乎都在高度参与,亲历实践,课堂上也似乎热闹纷纷。殊不知这一简单的音乐知识点需要教师这样大动干戈地组织全体学生多次讨论吗?不难看出,这些简单认为学生“自主探索”、“集体讨论”就是自主学习、高度参与的观点,似乎有些以偏概全。所以在“大自然的音响”这一简单知识点的自主学习中,我们很多时候也可以让学生“静”下来,却能收到更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因此,教学策略的变革有创新,也要继承。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应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方式:其次,作为教师,不仅要吃透教学内容,而且要熟悉不同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不能将同一个过程、教法贯穿所有班级。教师要熟悉班级特征,要熟悉班级中的学生,学生对旋律的反映、感受、理解也不同,在则学生的个性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关注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如何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呢?因为新课程提倡的“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学习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等等。只要教师能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这就是一堂好课。所以我认为可以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在教學中验证反思、教学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是引领教师进步成长的一个环节。

如在设计《民歌》一课的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的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同学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下药”等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值得一提是课后反思有助于进步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水平,为下一步的教学规划提供依据。通过记成功之处,记失败的教训,记教学的应变、记学生的见解、记教案的修正、记课后的随想等课堂教学的记录,可以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料,对这些一手的资料及时地整理、思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地评价学生。

篇5: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满校园。而理论唯有通过实践方能长青。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能否体现新理念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现就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可是一旦为其不可,缺其不行,那也会将其引入一个误区——教学过程自动生成,教师起不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因为没有了教师的.板书示范,学生往往在书写过程中丢三落四,师生间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阻碍学生的思维,使教学的亲和力下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必须合理恰当。要有必要的板书示范,制作课件也切忌哗众取宠。应把解决数学问题放在首位,让数学自身魅力放出光芒。不仅于此,还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动静分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变得敢讲了,能讲了,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课上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忙得不亦乐乎,教师也陶醉于自己创造的活跃的氛围里,却常忽略了对教学本质的追求与探索。诚然,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教师必须把握好一个尺度,要动而不乱,动静分明。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并指正错误之处,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指明纠正错误的方法,在实质上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和无言的感动。动而不乱,动静分明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三)教师要做一名好的导演,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好的导演,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在“导”字上下工夫。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激发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难点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拓展。做到难点突破,就好像一个导演在拍摄现场的解说一样,语言精练,方法巧妙。习题配备典型,解题方法多样,授课形式多变。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要给学生思考空间,要讲求艺术地问,让学生在一问一点拨中豁然开朗,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四)创设情境,在课堂中体味人文精神。“情景教学”是一种十分美丽而又特殊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为之感动,产生共鸣。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尽快进入问题的情境的角色之中,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趣味。同时,“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更是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教师的“崇尚”和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时尚”,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民主协商、教学相长。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拥有心灵的自由。融数学文学、美学、哲学于一体。事实上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影响下,情景教学,人文渗透已经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程序。但,凡事需要把握好度,要自然而享受,并不是每节课都要煞费苦心去创设情境,有些内容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亦会得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样,人文精神的渗透,也应该是自然的流露和水到渠成的展示。过分依赖于此,难免会掩盖数学原本的光彩和生色。

人道是唯有自然的才是永恒的!

孟子曰:教亦多术也!

篇6: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陶官小学 周欣 莎士比亚所曾经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应该说,没有不爱音乐的学生,但却有一些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的学生。显然,音乐课并不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欢,相反的是受到了排斥和厌倦,这不能不说是音乐课堂的悲哀。在我执教的多个班级音乐课中,学生也表现出了对音乐课堂的不同态度与热情。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也不尽相同,但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在音乐课上拖延而来,或在音乐课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消极慵懒心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学生连进音乐课堂都显得心不甘情不愿的话,那又何谈音乐教学的功能,又如何有效实施音乐课的教学呢?音乐课虽非主课,但被学生如此“打入冷宫”,遭受排斥,我的心头不免有些惆怅。面对现状,我们除了一味地在学生身上找问题,也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探求缘由,对症下药,主动营造快乐生动的音乐课堂,使学生找回对音乐课堂失落的爱,这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但在教学过程中光靠艺术本身的魅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沉浸在艺术的想象、体验、探究、审美、理解、创作和表现等情境中。如果教师每一节课都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创造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那音乐教学这个大舞台便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流连忘返,获得音乐学习的无限乐趣,使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有趣的导入,引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不管课堂教学内容多精彩,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始终不好,甚至会出现正常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新课标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于是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酝酿合适的导入方法,由于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例如在《雪绒花》这一课中学生进教室时给他们放录音《哆唻咪》,用音像图画式和提问描述式引导学生: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想看这部电影吗?随即给学生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学生聚精会神的观看后,不仅对此歌曲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片中的音乐也逐渐熟悉了,因此,再学习这首二部合唱歌曲就比较容易,同学们学的也很投入。因为在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时,已经三次出现了所要学的《雪绒花》的旋律部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记住了主题旋律,都听会了,那教师只要在解决第二声部的难点部分和歌曲处理上进行启发和引导就可以了。

又如在欣赏《忆秦娥●娄山关》这一课时,以往的教学当中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导入——作品简介——作品欣赏——谈体会或唱奏主题音乐,这种教模方式只重教师讲授,忽视了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感到茫然,久而久之就对欣赏课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上欣赏课。于是我根据新授的内容认真研究,精心构思,采用提问和吸引学生最好方法之一的讲故事法逐渐导入:谁知道毛泽东诗词?基本上每个班都有几个同学知道其中几首,然后请朗诵好的同学用动听的声音给大家朗诵,接着放录音欣赏并向学生展示毛泽东诗词,既有视觉欣赏效果又有配乐朗诵效果。先让学生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间的联系,又为下面的学习做个铺垫,然后给学生讲述娄山关战役的故事以及这首诗词的来历。然后再提问:想听听这首诗词和音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吗?通过这种互相联通、互相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

导入的目的是让教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去,所以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备课时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课题内容,然后再去酝酿合适的导入内容,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起着诱导、铺垫和衔接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归纳,定会总结出更加完善的设计,为每一节音乐课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导入。

2、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将新的精神和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方式。一定不要再一成不变的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学生厌学,使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这对中学生来说较为恰当。

在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欣赏京剧时,我拿出一些脸谱和服饰,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们分小组选讨论交流,看到这些东西同学们你都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完全释放了出来,京剧的角色、服饰、唱腔、历史等等,都在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听到我想让学生所知道的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这样对音乐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产生了。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较容易进入状态,也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将学生的内心情感转换到外在情感,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情感进一步陶冶与升华。再次是气氛渲染,让会唱京剧的学生演唱熟悉曲目,虽然水平不高,可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从而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这就激发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及热爱。这节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学生演唱激起了其他学生的演唱欲望,激发了学生热爱京剧并将我国国粹发扬光大的热情。又如在欣赏《忆秦娥●娄山关》时我采用对比形式请同学们聆听全山石《娄山关》的独唱与合唱《忆秦娥●娄山关》,让他们体验用不同形式演唱毛主席诗词有什麽不同的艺术效果?并且感受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悲状美)音乐中心意境是什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学生轻松体验音乐情感的一种快乐体验。我认为音乐其实就是一种体验,音乐欣赏就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音乐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并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样既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意识,又为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灵活、多变是解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法宝。(1)如何避免器乐教学枯燥的问题。

在器乐教学的基本练习中,反复的音阶练习学生掌握得很快,但是显得很枯燥,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和声形式及不同节奏训练例如:

ⅹ 0 ⅹ ⅹ ⅹ Ⅰ ⅹⅹ ⅹ ⅹ — Ⅱ 我 们 爱 你 美 丽 校 园。

0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Ⅰ0ⅹ ⅹⅹ ⅹ— Ⅱ 校 园是 我 们的 家 我 们爱 它。这样不仅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我自始至终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力为最终目的。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它将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2)调整唱歌教学的发声练习。

过去唱歌教学程序中首先是发声练习:mimimimamama„„有的学生不是笑就是做鬼脸,虽然有几分钟的发声练习,可到了演唱歌曲时声音质量却没有提高,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唱歌教学前的发声练习还有必要吗?这些音乐教学标准对于学生来讲是不是太“专业”?怎样解决发声练习与演唱歌曲相结合的问题?于是我思索并大胆在唱歌教学过程中不再单一的做发声练习,而是在演唱过程中随时随地的引导学生。例如学唱《十送红军》时用lu母音随琴演唱歌曲旋律,提醒学生的坐姿、背挺直、鼻腔打开,嘴撅起来,体会歌曲意境,以情带声,并随时给学生做歌曲演唱示范,加上灵活多变的伴奏,整个教学过程把演唱方法融入其中。学生演唱声音经过调整后非常好,效果是单一的发声练习所不可比拟的。经过大量实践,事实证明音乐的基本技能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强调的“关注音乐——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技能技巧”的内涵。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上音乐课的目的是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让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音乐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识谱教学还要不要教、如何教?

咨询好多同行众说纷纭。我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体会到有的学生基础差,根本对识谱没有兴趣。不教识谱吧,的确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唱会歌曲也一样能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教识谱吧,学生兴趣不大也很枯燥。可是我觉得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是音乐学习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有了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后,学生才有可能对音乐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例如在中小学的竖笛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识谱简直就无法吹奏,反过来也因为有了器乐教学才能加快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样在歌曲教学中,识谱也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那麽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识谱枯燥的问题呢?一般我会采用分段练唱降低难度以及抢答比赛的游戏形式,这样不仅降低了识谱的难度,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识谱不再枯燥乏味,还能使会识谱的同学带动不会识谱的同学,并激发学生学习歌谱的积极性。就这样,仅经过一年的时间在我的学生就基本消灭了不会识谱的现象。

篇7: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标准有以下优点。

1.突破了传统音乐学习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参与为中心转变,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一;

2.突破了旧的学科中心模式,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水推向追求人的知识全面发展转变。

3.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及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突出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将其放在了首位,从强化竞争的教育到以合作为基础转变,从教育和社会脱节向紧密联系生活、社会生产实际转变。

5. 拓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文化的学习领域,从过多的统一要求向追求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教材是音乐课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根据《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上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认为在内容的设置上较合理,容量适中。

新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本,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通过各单元由浅入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另外。还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母谱。在识谱的要求上,降低过难的识谱要求及过高技能技巧,不提独立识谱的过高要求,还有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像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每册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板面设计图文并茂,多风格,多形式,使教材更生动活泼。

我认为新教材稍有欠缺的是;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难度大了些,《在动物园里》音准较难解决。

篇8: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 为了适应新课标, 我不断学习, 不断摸索, 以下几点认识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商榷: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转变角色

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 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 也执行不了。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强调要转变观念, 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 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 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动力。转变教学观念, 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冲破传统的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的樊篱, 彻底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占有者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的地位, 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 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大地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如在上《春》一文时, 课前先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或先根据自己的见闻总结对春天的感受。上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美景, 教师再适时引导, 导入过程由此而展开。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 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 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 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 只改课程不改观念, 也不能全盘否定, 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 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二、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中何时让学生自主、何时让他们合作、探究, 用怎样的形式来实现, 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切不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机械地选择教学形式, 买椟还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理论, 都以学生活动为主轴, 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 较好地适应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其亲自体验, 获取切身的感知, 最后达到“怦然心动, 浮想联翩, 百感交集, 妙不可言”的境界。

三、对课程评价的认识

长期以来, 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 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 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 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 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 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 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 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 社会上的人会评价“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 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 一篇好文章, 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除了这两点, 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 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 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 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总之, 一切的革新, 必须在实践中提高, 在探索中前进, 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一路走好。

上一篇:冰雪奇缘2大学生观后感下一篇:逃家小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