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的点滴体会

2023-05-20

第一篇:走进新课程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教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 音乐新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它是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具有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新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充满了生机与新意的音乐课程。

多年以来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一味模仿,循规蹈矩,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遏制,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

一、从"教"与"授"转型为"探"与"究"

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者"的形象,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知识,"教师"、"教书"、"授课"这些词语,一方面显示了长久以来的课堂状态,一方面则又使这种思想得以根深蒂固的延续。其实这种"行为主义"的做法就是把学生当作了灌输的对象。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教师便始终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题,学生便自然形成了"从教师那学音乐"的思想意识。实际上,这

种课堂教学是没有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忽略学习者的音乐潜质和成长的能力。

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确立,音乐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创新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研究现代教学理论,要研究现代教学方法,要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要具备创造性。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活动中去听辨,去体验,去感受,去思维,去理解,去表现,去学习,去创造。以"灌输"型转为"探究"体验型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因素,学生自主的探究探讨音乐,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学生参与创新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巧妙运用旁类学科知识,感知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我们常说:教学有方,但无定方,贵在有效。

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势,对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要明确、借鉴

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与形式,目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其他学科知识,或音乐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由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建立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抓住"关键词",是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当我们走进课堂,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景,让学生的心态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学生的情感才会和我们一起"动",这也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曾经有学生透露,越是听到悲伤的音乐,越是想偷着乐。这句内心的表白,表现出学生对音乐作品只是听听、唱唱而已,不知道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是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两阶段中最能深入审美主体心灵的审美过程。在音乐课程改革中,毫无疑问,音乐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还是优秀的音乐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广泛涉猎音乐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音乐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第二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贵州省普定县补郎苗族乡等堆中心小学:张习艳

邮箱:yangwena@126.com 联系电话:18985709102

邮编:562107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四、创设宽松、民主、和喈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下 数学教学 体会

自从新课改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以来,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呢?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 因此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教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连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就抱着全班同学的作业本进了教室,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先让作业本得“优”的18名学生到讲台上站成一排,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又让作业本得“良”的20名学生上讲站在第二排,每人发一面小红旗,并让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名同学的作业本没有得“优”和“良”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计算?这个内容实际上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例题,只是我把它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情境,经过学生的交流汇报,他们就能很自然的找到两种解法,可以从总人数里去掉18,再去掉20,也就是连减。也可以先想想两次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站到了讲台上领奖,再从总人数里一起去掉。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释。这样不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牢固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而且表扬了作业优秀的同学,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学数学,主动地运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即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我根据小学语文教材《骆驼和羊》这篇课文设计教学课件,上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课件内容。然后问:“同

2 学们,为什么骆驼努力地往下蹲,也进不去那道门,而小羊很容易就进去了?还有,为什么小羊努力地用脖子往上伸都吃不到树叶,而骆驼一抬头就很轻松地吃到?”学生纷纷发言:因为小羊身体矮小,骆驼身体高大,骆驼的背都撞到树叶了,所以一抬头就吃到树叶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课件,把骆驼和羊拉在一起,再次比高矮,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并让学生知道,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高,谁比较矮,高矮各有所长,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

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体现了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对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教材教”,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让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丰富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分类》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教材中的主题图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水果类的各种水果,蔬菜类的各种蔬菜,家禽类的各种家禽„„,然后又进行归类,图画、音像、动画、静物相结合,整个过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本节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宽松、民主、和喈的师生关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认为某某孩子太差。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要用慈母般的温暖对待学生。经常用亲切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有道理。”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现在我常说的是:“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个问题,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等。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自我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同时,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一起成长。

第三篇: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在我们翘首期盼中,在我们的声声呼唤下,新课改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入了我们的课堂,与我们朝夕相伴了。虽然我和同学们与课改同行的日子并不长,但我们正感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希望,正领略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正品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

回首走过几月的课改之路,也有过困惑,有过焦虑,有过徘徊,在完成新课标提出的重任时,我总是手忙脚乱;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即要体现生活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的目标时,我总是顾此失彼。但我仍要感谢课改给了我一个成长的空间。感谢它使我逐渐懂得自己再也不能居高临下地审视同学,而应蹲下身子和他们交朋友;感谢它使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再也不能满堂灌输,而应引导同学自主探究。感觉它还使我逐渐学会了和同事分享课改的点点滴滴,并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我和同学们共同编织的课堂上,我常常会被他们那一个个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所吸引,被那一串串富有童趣的奇思妙想所陶醉,被那一次次充满自信的展示所感动。而这一切,都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在此,我想代同学们道一声--感谢课改!

感谢课改给同学一个饿展现才艺小舞台。听,百灵唱歌了,娓娓动听;播音员朗诵了,字正腔圆;诗人呤诗了,摇头晃脑;音乐家谱曲了,有模有样的;还有一群评论家们正振振有辞的表述他们看法呢。课堂上多热闹啊,同学们是那么的跃跃欲试,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喜悦!

感谢课改给同学一个发挥想象的五彩池。记得有一次外面正下着小雨,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斜织细雨的静缢,听外面是什么声音?这时一双双小手拉住我的衣服,有的笑咪咪的说:“那是秋姐姐撒花瓣的声音。”有的甜甜地告诉我:‘那是彩虹庆祝丰收的声音’有的欢快的说:“那是天使在唱歌的声音”还有的轻轻的说:“那是蝴蝶跳舞的声音”是怕跑美丽的蝴蝶吧?我告诉同学们我听到的是他们诗一样的声音,同学们可乐坏了。他们正用自己指挥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

课改驱走旧陈俗,教育迎来艳阳春。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们扔象刚走路的同学一样步履蹒跚;或许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亲爱的老师们,请别忘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一份份惊喜与感动吧!他正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它正和我们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它正和我一同谱写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激情、满怀憧憬,将课改进行到底!

第四篇:学习《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2013秋学期学习《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美国教育家玛莉曾在一篇文章中满怀深情地谈到她的老师乔丹对她的一次惩罚。

玛莉上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是个爱说爱笑的孩子。一天,正上英语课,玛莉和同学滔滔不绝地说起话来。严厉的乔丹老师发现后,以严肃的口吻对玛莉说:“下课后来见我。”

玛莉忐忑不安地去乔丹老师那儿,准备接受最为严厉的惩罚。出人意料,乔丹老师的态度却很温和,只是语气非常坚定地说:“我要罚你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讨论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天后,玛莉按时把写好的文章交了上去,乔丹老师仔细看后,把文章退回,要求玛莉重写。如此6次,直到乔丹老师对文章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后来,这篇经过反复改写的文章,被乔丹老师推荐上去,参加了全市的征文比赛。3个月后,乔丹老师高兴地在全班宣布了玛莉征文获奖的消息。这是玛莉生平第一次得奖,也是她平生受益最深的一次惩罚。事实上,玛莉不仅在这次惩罚后,迅速改正了错误,而且由此迷恋上了写作和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每个学生都会跟玛莉一样幸运地遇到像“乔丹老师”?是不是每个老师面对学生的出错都会心平气和,别出心裁的给学生一份意外的“惊喜”?答案是未知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乔丹老师对学生有深深的爱,所以她在孩子们的心中是一位有魅力的教师。我们如果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紧跟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用自己真诚的“情”、真诚的“爱”去献给学生,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学生,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听了《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 它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其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不仅对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国公民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二、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活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知识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更新,使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次性学习满足终身的需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不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本领,是现在学习的主要任务;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生的这种探究性学习正是改变了过去"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动手"和"动脑"等多方面结合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与思考中获得知识,释放了学生的能量,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带着问题学,在实践中学,把被分割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学,结合实际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是我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和要求。

三、 它有利于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强调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整合,从而赋予新课程更多的民主色彩,使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参与、共同经历教学过程,共同承担责任,从而达到一种"快乐教学"的境界。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使自己真正成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立足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理论的高度俯瞰我们的新课改实践。

1、教师观的更新

新课程提倡教师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使者。新课程理念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不仅仅做学生学习上的导游,更要做伴游。要让学生也有尊严,敢于在和教师讲话时昂首挺胸,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才能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才能对症下药,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我将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做学生的导师、楷模、朋友,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用情感感动学生的情感,用心灵呼唤学生的心灵。

2、学生观的树立

新课程理论所提倡的学生观是这样的: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因而,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发展个性和实现价值。

3、具有现实意义的教材观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新课程是体验课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奴仆,照本宣科,编写什么内容就教什么,教科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教,无视学生想不想学,愿不愿学,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对于教材,教师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其知识点有没有应用价值,学生愿不愿意学,切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如果不适合本班的学生,就可以把此教材进行整合与取舍。可从学生生活中提取教学实例,使学生愿学、乐学。

4、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新课程改革并非意味着不要教学质量,相反新课程教学讲究的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反映的是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升,也绝不是我们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依靠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达到。而是要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个性为根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转变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课改实验使课堂真正具有发展人的功能,使课堂更具人文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参加培训活动,更是让我对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将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努力尝试为学生们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1、关注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新教材突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师要用新理念去教学,用爱去拥抱学生,用教育教学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扮演“失败的角色”;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表有个性的见解。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有情感的自由个体,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一句“你进步了!”一声“表现得不错!”都会给学生心中注入融融的春意。以人文精神关注学生,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善待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2、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以个体学生自学为主,群体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作业当堂完成,当堂讲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常给予关心和为其提供发言机会,进行成功教学与赏识教学相结合,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实行延缓评价:一次考试学生没有考好,可以不公开其成绩,不当众批评,允许学生自己提出建议和努力措施,直到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满意了,再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就可以较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学好的,自己是有用之人。

3、发展性评价观的实施

发展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体系,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要求,符合国际评价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的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生硬、粗暴、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更上一层楼。对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教师必须用诚恳、信任的态度帮助他们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只有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才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4、追求和谐的课堂。

现在,课堂滥用、合作学习的,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使课堂流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的、科学的活动应从几个入手: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内容与学生已知识结构和认知同步;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带着的观点去整理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有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筛选,判断。

三.积极主动参与课改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国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各种有用的知识资源调动起来,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去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力求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吸收、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而不懈努力。

2013年11月

第五篇:学习海关查验课程的点滴体会与课程改进建议

一、 学到了什么

1、海关查验的定义更加明确

海关查验是指实际核对和检查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重)量、价值和原产 地等是否与申报内容相符,实际检查进出境工具是否有改装、夹藏,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等情况。从广义上讲,海关查验可分为进出口货物的查验,行邮物品的查验、快件的查验和运输工具的查验;但狭义上讲,海关查验仅指进出境货物的查验。

2、认识到海关查验的意义重大

查验是通关的重要环节。进出口货物在通过申报环节后,即进入查验环节。对进出口货物或者物品以及进出境运输工具的实际检查,有助于核实单货是否相符,单证是否一致,可以及时查出潜在的走私行为与犯罪,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对于保障国民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另外,查验所获数据,经过归类与分析可为今后的征税、统计和后续管理提供可靠的监管依据。

3、掌握了海关查验的具体查验知识

(1)、海关查验可具体分为进出口货物、行邮物品、进出境快件、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查验。其中进出口货物的查验是重点。同时,行邮物品所适用的查验管理办法与货物的不同,需要区别对待,特别关注货物与物品进出境税率的差别。重点掌握了各类查验的具体流程与实际查验办法,比如进出口货物查验的主要流程为:选择查验→下达查验指令→自动/人工选箱→通知查验→自动派单→实施查验→结果登记→复核复验→案件移送反馈或放行结案。整个流程是紧密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每个部分对于查验来说都十分重要。而其中选择查验与实施查验是两个关键环节。选择查验作为查验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现场海关选择查验岗位关员汇总通道前各环节布控指令,根据选择查验系统分析功能的运算结果提示,进行人工风险分析。选查关员根据前道各环节的布控指令以及选查信息有选择的决定是否对该票货物下达查验指令。这一过程中渗透着风险管理的理念,是通过对数据的科学与风险分析,对高风险货物进行彻底查验或机器查验,而风险植较低的货物则进行随机抽查甚至直接放行,这有利于整合海关查验资源,提高查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通关效率。实施查验阶段是海关关员根据下达的查验指令要求对货物进行查验,主要依据的是“海关查验记录单”。这环节的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决定

1了查验是否有效,是否能保证单货相符,单证相符,起到打击走私犯罪的作用。另外,这一环节必须依法行政,必须保证有两名以上关员共同在场,杜绝腐败的产生。

(2)、查验手段分为人工查验与机器查验

通过老师的课堂演示,我明白了人工查验在现有的查验水平之下,是主要的查验手段,它的优点是能直接与货物见面,查验的准确性高,缺点是比较耗费人力。机器查验是比较先进的查验手段,对于机器的工作原理,老师给出了详尽的展示,它的优点是能发现夹藏物品,检测辐射,并且对于大量的散伙查验效率可以提高,缺点是成本高,推广普及率低,查验的效果不够直观。

(3)查验的风险分析与布控

是在查验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是顺应通关作业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切实加强实货监管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海关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使我初步了解了各种风险数据分析的基本办法及其原理,虽然还不能熟练掌握各类方法,但给以后工作与学习打下了基础。

(4)查验实务

这一部分的学习十分有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部分老师主要是根据货物分类来讲的,着重分析了各类物质的化学以及物理性质,并拿出实物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比对,最有意思的是老师还拿出各类查验的工具,让人大开眼界。这都让我真实感受到了查验的生动具体。另外,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商品归类的相关知识结合了起来,归类的知识与查验息息相关,因为这是查验的依据。只有对所查货物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准确地对货物进行有效的查验。本人的归类其实学得不好,一直以为归类就是在货物进出申报当中才能发挥作用,现在觉得归类确实应该下大力气学好,用好。

二、 相关建议

1、老师授课方式的建议

总体来说,老师的授课方式很不错。既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可以作到寓教于乐。但是,我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借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首先,增加互动。我觉得老师可以增加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印象更加深刻。我的方案是可以把学生根据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四到五人,一人负责。老师可以将下次课所要讲的内容事先分成若干话题,话题是相互联系的。将话题下发到各小组,小组针对话题,经过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做成PPT展示。在展示过程结束后由其他小组就展示进行提问,展示小组成员进

行答辩。老师根据展示的具体情况以及答辩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打分。每次展示结束评出优、良、优秀三个等级。每次活动积分保留,活动积分累加。期末依据积分高低决定名次,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

另外,丰富教学形式。建议老师联系就近的海关,组织学生进行查验岗位的实际调研,了解一线查验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2、课程内容的建议

课程内容方面的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介绍国外查验的相关先进做法,同时与国内现有的查验进行比对分析。这样,有比较,学生才会变得视野开阔。增加和其他业务知识的结合串讲。查验与其他的业务知识联系十分紧密,老师可以围绕查验,在讲到相关交叉知识的时候,顺带地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附加查验的发展历史与趋势串讲。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海关查验的历史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老师平时也可以把查验前沿研究与学生分享,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上一篇:中纪委十八届二次会议下一篇:镇计生办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