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2024-04-12

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通用8篇)

篇1: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浅谈我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计算机作为今天生产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概述计算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的同时分析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计算机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态度;日常生活

绪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逐渐由工业型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飞跃。计算机作为今天生产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自它产生以来,没有任何一次计算方法的进步能超越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的产生却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并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众所周知的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但是,计算机却也是一把 “双刃剑”。它在给人类自身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会给社会产造成一系列问题。而我们就要在不断适应当下信息社会社会的过程中找到计算机对世界利与弊的平衡点,以更加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计算机的历史

电子计算机发明于1941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ABC计算机由阿塔诺索夫和他的学生伯瑞研制而成。让我们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史,它的历史虽然短暂,只有短短半个世纪。但是人类产生计算机的过去却十分久远。计算自人类文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伊始的最原始的结绳记事法到后来的算筹计数法的使用,再到算盘的发明,中国古代的计算方法不断进步着,虽然这些计算方法源于生活并贴近于生活,但依旧是农业社会生产经验的再次总结,并没有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计算方式。但在海洋文明发展的西方,农耕并不发达却以贸易著称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发展出了系统化体系化的各种科学。于是才有了后来计算机的发展。在1641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它是第一台能实现加减乘除的机器。1671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制造了一台能实现乘除运算的机械计算器。19世纪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制造了一台可以进行8位数运算的小型计算机,后来他在1834年又发明了现代电子计算机前身的分析机。1946年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了用二进制存贮程序的理论,而且在194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诞生了第一台二进制电子计算机“EDVAC”。冯·诺依曼也因此被誉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世界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已不仅仅拥有计算功能。计算机所构成的网络已将整个社会联系起来,整个社会的效率也因此逐步提高,因此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着。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既享受着信息社会带给我们的便利。又面临着新的环境下的挑战

二、计算机对个人的意义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计算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从一方面来看,我们从计算机所构建的信息流通的网络平台上获取各种信息,这无疑是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一个绝佳渠道。我们可以从各种网站上获取信息。遇到新奇的抑或是陌生的名词就“百度一下”似乎在计算机与网络深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各种新闻资讯全天实时播报,再也不是过去每天早晨报纸上一块小小角落的单一的文字与图片,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视频和全面广泛的相关新闻。各种网络教学资源让我们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知识与教育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资源的大众化,在古代,高雅艺术只是统治阶层和贵族们的特权,而今它们已经走进我们的中间。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上,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沟通讯息的平台也使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沟通与交流信息变得十分便利。现在我们常用的QQ、MSN、微博等更是为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提供了更便捷、更迅速的方式。从QQ的进化上看出,从原来的单一文字到现在的视频语音,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与进步。这就像人们之间的接触从二维发展到三维层面的交流,这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计算机的网络平台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人际圈。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不再是单一平日里可以见到的亲友,一些异地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与我们交流,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结交更多与我们志趣相投的网友,另外,网络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许多人喜欢在网络上看电影、电视剧;一些人喜欢玩网络游戏。在适度的条件下这些是我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丰富课余生活。

计算机的发展中,它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这代表了一种生产速度。计算机的发展会使社会向另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带,领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三、计算机的不良影响

计算机虽然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其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仍有一些计算机发展中产生的弊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冲击着我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在当下,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各种网页之间。信息的多元化在另一角度看来更是良莠不齐。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思想尚未成熟、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少年们,此时若无对其正确加以引导则有可能酿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扭曲等不良的后果。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由此可想而知社会问题就在此埋下了危险的萌芽。更可怕的是信息的流通又是文化侵略的一种隐性的途径,软暴力总是在我们察觉之下改变着我们的观念。

“美国精神病协会(APA)本周正式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在第三章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章’中首次全盘采纳中国医学教授陶然制定的《网络临床诊断标准》。由于国际上对于精神病的认定非常慎重,DSM-5是《精神疾病与诊断手册》近20年的第一次重大更新。对于中国来说,这标志着中国人制定的标准首次在精神疾病诊断领域被国际认可,填补了‘非物质成瘾’领域的空白,确立了一个新病种,更为所有青少年科学治疗网瘾提供了科学依据。”网瘾如今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沉i

迷网络游戏不仅耽误了大好青春年华,而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一些游戏中暴力血腥的人物打斗场面与高度沉浸感的画面让一些青少年迷失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一些青少年的暴力事件有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这个原因。然而这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许多成也有着这样的问题。前几年网络偷菜风靡一时,多少人利用上班时间流连于这些虚拟的菜园之中,而这更是降低了工作效率。网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迷恋于网络,每每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而这就让我们忽略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家中噼啪不停的键盘声代替了往日的欢笑,家庭也不再有往日的温馨。这势必会造成人情的冷漠与缺失。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购物习惯。一是因为网购通过快递送货上门,有着其他购物方式无法与之比较的便利性。二是网购是卖家与客户的直接交易,省去了一些中间方的贸易环节,其商品价格要比正常市场流通价低一些,所以,由于价格优势,许多人选择了网购。但是,网购依然有其自身的弊端。由于网购是顾客对商品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图片、文字以及数据的感知上,所以并没有亲自感

受到商品的质量优劣,而这仅仅依赖于商家的信誉与历史评价。再之,每个人的感知量与物理量相比总有一些差异性,这造成了评价的不确定性。因而一些缺乏诚信的商家趁机推销劣质产品,危害了大众的利益,也增加了人们对网购的不信任度。

我们现在所接收的网络上的信息量已是前人的所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在当下网络信息丰富多样的背景下掩盖的是现代人信息超载的事实。心理学中在1954年就有关于感觉剥夺的实验,被试在感觉剥夺后轻则感到无聊和焦躁,重则生理活动失调甚至产生幻觉。相反的,如果人们信息超载就会对这些爆炸式的信息应接不暇。久而久之,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渐渐减弱,终而疲于思考,逐渐依赖于他人的见解造成思维固化,最后丧失独立思考的精神。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民族不会进步,最终走向的只有灭亡。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活是越来越便利了。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工具到当下信息社会遍布全球的计算机,“就像一切时代的交叉点一样,人类面对着全新的网络时代,旧的价值观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我们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危机。如何为我们的心灵在网络时代找到一个温馨的加这已经是一个现实问题。” ii

小结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计算机也是如此。计算机室把“双刃剑”,它即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它的弊端,但是计算机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虽然在发展中有各种弊端,但是计算机会为人类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i

ii 柯立.网瘾被认定为精神病新病种 长江日报/2013年/5月/23日/第018版王哲 邬焜.网络文化对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I672—B572(2007)02—D010—25

篇2: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理论层面:

在课上老师介绍过——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94年发布的“教育技术”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其涵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二是教育技术不仅仅涉及到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媒体,还涉及到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中所有可操作的要素,比如教学人员、教育设施、教育活动等,同时还涉及到多个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科学成果,以优化教学过程;三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用系统方法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因此对教育技术应作如下理解: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2005年发布的定义是: 教育技术是通过对与指定目标合适一致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创设、利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改善绩效的研究与合乎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我认为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CAW闭路电视教学网络系统、计算机双向传输交互网络系统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2)教育技术又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组织的学习教材,这些学习教材应当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还必须符合认知规律,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这是教育技术的软件组成部分。(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也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层面:

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对于教师来讲就是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来逐步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在现阶段就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很好的结合起来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对于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而且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保留和提高,如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是我们要思考的和研究的。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涌入到教育教学领域,这种信息、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促进了教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

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学过程,针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做成多媒体课件,还必须把握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1)利用多媒体,巧妙引入新课(2)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3)运用多媒体省时、省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教学模式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篇3: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一、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内涵的解读

1.面向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 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各行各业招聘人才时将计算机知识作为一项基本内容列为对人才摇的摇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涵应以面向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主, 教师应立足计算机课程, 摇将摇教学重点从如何学习知识转向如何运用知识, 以此实现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学习仅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经历这一过程的初衷是掌握一技之长, 应对以后的工作, 实现人生价值。 因此, 教师应摒弃传统学科观, 将实施教学的着力点置于学生的未来, 不以学历教育为目的, 注重能力技能培养, 使教学贴合现代企业实际, 打造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2.让教学成为学生应用知识的媒介

以 “职业本位”为核心, 应让教学成为学生应用知识的媒介。 实践中, 教师要分清教学主次, 对于中职生比较熟悉的内容, 如 《办公自动化 》中的 “汉字输入法”、“设置标题文本”等, 因很多学生已通过上机练习掌握相关内容, 所以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可以一笔带过。 教学内容应简而精, 以实用为度, 着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内容为主, 对理论知识在现实岗位中的应用范围等知识进行重点介绍, 对学生将来就业形成参考。 例如, 与“OSI参考模型”相比较, 应将重点内容放在 “IP地址计算”上;适当更新或者增加一些实用价值更明显的内容, 如 “VLAN的应用”、“家庭上网拓扑结构”等;而在讲网站服务时, 内容则要更细, 从域名申请到网站管理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讲解, 便于学生就业后立刻上手。

二、中职计算机教师课程观的树立

1.优化课程设计

目前, 有些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教材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缺乏就业导向功能, 缺乏职业能力培养环节。 针对这种状况, 中职计算机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优化课程设计, 构建以“应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中, 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划分成数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指向一种特定的职业能力, 学生学习了一个模块, 即掌握了一种技能。 模块划分可参照表1和表2。

划分不同模块的同时, 教师还需要为每个模块设置能力目标、评价标准和就业指导, 使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接受科学的学习评价, 在具有支持性因素的环境下, 看到某个学习任务的价值, 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 从而呈现出激励性的学习动机, 提升就业能力。

2.整合课程资源

严格来说, 每一门课程都是多种学科的集合体, 带着这样的课程观, 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整合课程资源,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 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将多种资源整合在一起, 然后以多媒体为载体将这些资源的价值得以最大延伸, 为学生展现一个与传统有别的全新学习天地。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早就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 而应该合理调动、科学组织多种资源, 以多媒体为媒介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 通过教学成本的降低, 学生的时间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实践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媒体设备关注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如手机、电视、报刊、杂志等。 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与此相关的课外作业, 将作业设计成为探究任务, 将多媒体技术设计成任务中必须利用的媒介, 让学生单独或与同学联合完成任务。 如此则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 使学生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传递学习信息, 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综合性学习, 提升学习效率。

目前, 就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签”。 因此, 中职计算机教师对教学内涵应有清醒认识, 同时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立足当下, 着眼学生的未来,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发挥特长, 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宛刚.中职计算机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J].东方青年·教师, 2012 (9) .

篇4: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现状;反思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把信息技术手段完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有三种形态:①多媒体信息组合演示为主;②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③基于互联网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不管采用哪一种整合的教学形态,都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目的而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评价一节整合课是否优秀,应主要考虑是否体现实效,是否改善教与学的方式,甚至是否以成本最低的整合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度”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假如利用网络环境和图形的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信息技术,但我们不可过度依赖,要想达到“实用性强,效果好的课件、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握好多媒体运用的“度”,及介入教学过程中的最佳时机。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并能点燃学生学习思维的火花。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维受阻,排忧解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思维受阻,此时,教师若及时运用多媒体进行点拨、启示、引导将会使学生的思维从“泥潭”走向“光明大道”。

3.揭示概念,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的言词都非常精确严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加之纯理论性的术语,学生有时难以理解,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适时运用多媒体可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从而达到准确理解概念的目的。

4.化静为动,突破重点,分化难点

中学生的思维正在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时间受限时,可适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将重点、难点分解后予以突破,达到其高效性的作用。

5.系统复习,及时小结或练习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复习或练习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多媒体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切入点,及时合理的运用以取得较高效益。但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都应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使用的“度”,注重实际效果与质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反思

1.学科整合使课堂更开放

在课堂中设计适当的数学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假如数学实验的方案由学生设计好,并制作成课件,那么研究就会更具有开放性,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使探索过程更接近于数学家们研究数学的过程。当然,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2.学科整合使难点的突破更有方向性

在探索过程中逐渐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逐渐增加探索的难度,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终于完成了探索,使得探索更具有方向性。当然个环节这还有待于我们在探索和实践中改进。

3.信息技术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操作”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主要是呈现以前无法呈现的数学内容,老师实现了基本“无纸化”的教学,这样造成学生的个别数学技能的缺失。因此不能盲目彻底地进行“无纸化”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用笔和纸进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

以上仅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才能避免盲目性,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認识与思考.数学教育学报.

[3]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4]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贺 峰: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 杜晓红: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

篇5:我对通用技术的理解和看法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的技术课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先生认为:“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促进学生手脑结合,全面发展。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用技术学科是新课改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赋予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当代新人,传统意识上的文盲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获得了各种自己学习的机会和工具,学习手段多样化了,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上,而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还有不少人忽视技术的学习和使用,“自命不凡”的人们也会做出“低技术”或“无技术”的动作和行为,也不能适应进入社会的需要,包括在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严重阻碍事业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通用性学科,它有别于专业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它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劳技课,劳技课是专门教给学生一些技术技能和操作技巧的课,是把前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课,而通用技术是《技术与设计》系列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某些简单生产的能力。通用技术课程避免了单一的、机械的技能训练,强调学习中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清楚技术的价值和性质,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遵循的设计原则,学会如何对技术进行评价。在初步掌握了一个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了解了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限制,掌握、学会与设计有关的各种途径、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一些专题性设计,深入领会一些重要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传统的劳动技术类课程侧重技能学习,通用技术课程注重技术素养的培养;后者是对前者的超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手段;后者具有丰富内涵,前者相对具体、单一。

由于传统的劳动技术类课程注重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因此,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操作学习,既运用一定的工具对特定的实物对象进行操持和运作的一种学习形式,关注的重点是工具的使用和技术操作行为的准确和规范、技术结果的完善和精美。这样就使得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学时的安排上,操作学习要占据决大部分时间。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立足实践,注重创新的课程,以提高技术素养为主旨。技术素养涵盖四个方面:理解技术、选择技术、管理技术、应用技术,而这四个方面均渗透着设计的思想和因素,这就决定了设计学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

《技术与设计》里面会讲到一些知识,比如技术试验,稳定性,流程的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但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这是其他科目无法替代的。有人认为,高中生能设计出什么名堂来?设计应该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将来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策划某项活动的时候,我们不是也在“设计”吗?将来我们要“设计”活动,将来我们还要“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实,不是工程师、设计师的我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类“设计”,比如,我们早晨要考虑一天应做的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实际上是流程的设计;班主任选班委,分组,安排值日,把班级工作做好,这实际上是系统设计。当然,通用技术课程里的设计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设计。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技术这个层面上,我们需要把它扩展到各个方面和领域。

篇6: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的理解

摘要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大的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良性变革,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高文明发展。但是,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明显的带来了一些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等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引导其发挥积极功能,控制和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正向和反向两个价值层面就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展开探讨。

关键词:科学技术;价值;

1.科学技术的正向价值 1.1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在这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来,并向着越来越高的水平进化发展,表明科学和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正不断的卓有成效地推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工创造的、对实物以及其它类型的材料、能量和信息进行改造的手段。劳动者正式掌握了科学技术,才成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通过掌握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发明,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管理成为生产力的一种新要素,现代科学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也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劳动者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就连一般的自然灾害也不能预测和防备。致使经常遭受台风、旱涝、地震、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既影响生产的发展,又会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受到外来势力侵略和掠夺,造成生产停滞不前,国弱民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批批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脱颖而出,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新兴科学技术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未来科学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将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1.2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这样说到:“标志着现代经济的时代创新特征,是科学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经济生产的难题。”这种情况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这一方面源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企业界和政府的支持。长期以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在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看来,这是明摆的事实,觉得好象没有必要去论证。问题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粗放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低水平技术的重复生产,而集约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亦即只有科技进步才有可能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历史来看,科技作为人类器官的延长,它不但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很显然,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出现;只有在几次技术革命发生之后,现代工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发展才成为现实。

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全都是凭票供应,作为大多数人来讲,能住上普通的房子、粮食够吃,家里能买得起收音机、电视机几乎是奢望。现在住楼房,水、电、气、暖,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的成果,更要学习掌握科学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3科学技术提高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质量的功能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且推动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也增进了人类的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的事例越来越多。今天从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电视、MP3、笔记本电脑等日用家电产品,到看病时用的B超、X光、CT和PET照相等,无不深深的植根于科技的发展之中。不论是缓解交通紧张,还是解决能源短缺;不论是保证食品安全,还是增进心理健康;不论是治理环境污染,还是规避气候灾害;不论是解决两地通讯,还是解决跨海交通,我们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科学饮食、科学养生、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等科学技术问题也都更深入地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进入各领域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可以预见,在未来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科学技术成果将会使人类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1.4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

科学技术对的社会的推动作用,除了直接创造物质文明外,就是创造了新的更多的精神文明。科学技术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为多种文化生活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对道德和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对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仰有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推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战胜迷信和愚昧以及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直接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还被越来越广泛的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中去,有力的推进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科学的普及和发展把人们从传统的观念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如电子计算机、电视、电子出版物、信息互联网等等,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骑到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多媒体的技术运用将微观、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以二位、三维数字模拟技术通过图像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接触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质量。以互联网技术为例:网络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发展迅速,中国的网民1997年只有62万,到2001年达到2650万,在2005年突破1亿,且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率增长,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了科技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特别是技术交流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实现个体与他人、本土与国际自由的互动,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事也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条件。

1.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制生产关系终于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它不仅推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也推动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会影响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进步。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是社会外部因素与科学技术自身进步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一系列崭新的科学、技术的诞生为标志,促进生产力的变化,同时对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并逐步引发人们在世界观、方法论、思想等领域的变革。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不同领域,系统思维、科学模糊思维和战略思维都正在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

对于我国来说,新一轮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不仅是挑战,更是契机,是有

利于中国的历史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的希望寄托在新科技革命上,希望能够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并进行相应的规划与部署。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能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道路,从而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2.科学技术的负向价值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但也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2.1科技进步带来物理威害

科学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的影响,在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巨大的危害性: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伟大发现,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可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使得生态问题日益尖锐,非再生资源的枯竭使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等等。

2.2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带有阶级性和主管倾向性

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但是,我们知道,核能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该将之运用于战争;石油勘探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对立的利益团体或阶级之间的争斗,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去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对抗对方;生物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它挑战了人类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现代工业发展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牺牲了过多的资源代价......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而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是的,问题只在于科技代表了谁的意愿,只在于科技被谁掌握为谁服务,只在于人类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恶意利用科技的负面力量去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既可能带来繁荣与进步,也可能带来隐患与灾难的未来,人类,尤其是掌控着科技的那少部分人,将如何规范自己,将怎样利用科技,让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非相反。

2.3科学技术反作用于人类

有人说,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甚至某些问题的日益严峻,已经或者即将引发的全球性的重大灾难性后果,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所能够解决的范围。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多么可怕!

当然,这种说法未免危言耸听了。是的,对于未能预料却降临而来的灾难,正如佛教所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只能说人类发现的脚步甚至还落后于未知的世界给人类带来的压力。但科技的负面影响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同时也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是由于人类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在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对科技负面影响的来不及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才形成灾难的发端。

3.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它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同时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当然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还需要依靠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的理论依据。

篇7: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上打开一个缺口,让更新鲜的雨露来滋润学生那颗对知识急切渴望的心灵。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与生俱来会排斥新事物,拒绝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没人不希望自己是才高八斗的,但一直以来为什么会很多孩子对学习感到排斥,究其原因,没有兴趣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为什么会没有兴趣,这就与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关了,这包括自主学习的方式以及教师的授课方式。

然而,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了一起,我的们期待便有了曙光。

在课堂上,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把原本枯燥的书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视听内容,不局限于呆板的概念,而将其扩张为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或是在学科前沿的动向,我想,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后的了解,记忆,更能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切也为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除了传统的去图书馆翻阅那些陈旧的典籍外,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学生也就有了一条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疑问的途径,而在这个方面,我们显的更主动一点,结果自然就更令人欣喜了。其次,当我们再交流时,我们会相互借鉴,谁的方法更简便,谁获得的收获更多,久而久之,我们会寻求最高的效率。

篇8: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

当前,不管哪一类的中职计算机专业都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社会上对计算机从业人员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就业率低,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低,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入校,毕业时进电子厂或其它与计算机相关性很低的岗位,垂头丧气地“被就业”。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现在有一种激进的“工具说”,认为中职无法搞好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只是一种为其它专业使用的工具。更多的一种论调是调和的“工具说”,主要针对计算机动漫专业,认为计算机可以作为美术工作者的工具,应将计算机动漫课程完全纳入美术专业的范畴。这些论调在公开和正式的文献、场合中可能出现得不多,但是在教师和一些学者当中还是有一定市场的。笔者认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寻找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能把问题一推了之。

中职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问题,不是计算机专业本身的罪过,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做好“应用”的工作。

一、“工具说”归因以及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内涵

持“工具说”的主要依据,一是认为计算机仅仅是一种其它行业使用的“工具”,不是一种供研究学习的东西;二是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无法学好跨学科的知识。事实上,许多“工具”是没有专业之分的。例如,乒乓球拍可以是专业运动员的工具,也可以是普通健身者的工具。同样,计算机可以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工具,更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工具,计算机专业比其它任何专业都需要这个工具。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不能把计算机专业的工具夺去。

就中等专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而言,计算机必然是供研究学习的东西,但是我们较少研究学习理论性强的、科学性强的内容,而是侧重研究学习工程性强的或技术性强的内容,研究学习计算机工具如何应用的问题。对于中专层次的教学对象来说,正因为计算机的确是一种工具,所以我们无法要求我们的学生去搞“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中职计算机教学有一个基本的定位,那就是做好“应用”。我们要求中专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做好一个技术化工人,而不是学问化学者。

涉及到应用,就不得不与其它学科有所结合并且是内化的结合,正因为涉及到其它学科,才更加体现出“应用”的本质内涵。例如:计算机和美术、摄影的结合,形成多媒体与动漫专业;计算机与制图、广告、制造技术的结合,形成计算机图形专业……哪怕是程序设计这样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方向,它也涉及到外专业的问题,例如开发一个财务软件,就涉及财会类专业性的问题,开发一个物流软件,就涉及到物流类专业性的问题。

从市场上看,社会需要大量计算机中、高级应用人才。为了顺应这种需求,教育部2010年3月发布《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中职的“计算机”专业归属“信息技术类”,它又可以分为很多专业。包括三个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以及新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速录”、“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这些专业特别是新增加专业都在体现“应用”。

从受教者看,虽然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不理想,但是每年仍然有大批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他们有这种需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我们是来学技术的”。这也在促使我们要做好计算机“应用”工作。

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不能跨学科学习呢?持否定态度的人有一个潜在思想,就是我们无法为学生打下“跨学科”的基础,例如,无法为动漫专业学生打下美术基础。实际上,笔者并不赞成这种“跨学科”的说法。还是以动漫(笔者倾向于改为动画)专业为例,首先,美术是这个专业的天然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应该内化在动漫专业内部。而不是说,因为我学了动漫专业,就要跨越计算机的领域再去学美术知识。其次,“学科”的说法,仍是受传统的学科体系影响,按学科体系来思考问题。传统的学科观认为,要先学好基础知识,再学习其应用。而我们现在职教改革正是要打破传统的“基础观”,打破理论是为实践做储备、实践是理论的应用的观点。按照传统的“基础观”,中职学生应该什么也学不好,因为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普遍较低,而文化素质基础在这种观点中是学习一切的基础。那么为什么不必先为实践储备足够的知识?这是由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讲的是猴子学摄影。猴子急于拍照,但是老师不让拍,总是讲许多摄影知识,例如光圈、景深、构图之类,最后猴子失去兴趣。中职的学生,大多数是像这只猴子一样,“静止”地学知识是难以学成的,而在工作过程中“动态”地学知识是符合实际认知规律的。

我们要彻底放下传统的“基础”这个沉重包袱,从机械论的基础观转向生物学的基础观,用“生长”的观点来看待“基础”和能力发展,轻装上阵进行课程改革。对于动漫专业而言,将美术能力作为一个基础模块,但不作过高要求,就像是培育一颗种子,不要求种子长出,然后这颗种子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项目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扎根,并促使上层枝叶生长茂盛。

某动漫培训机构在广告中称:“……三维动画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对色彩搭配、画面布局等内容,老师会进行详细的讲解,所以没有美术基础也可以学习我们的课程。此外美术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慢慢体会。”他们的这种说法,正是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的体现,说明不需要刻意储备过多的基础知识。

如果非要按传统学科观,把某些基础划出计算机专业来谈“跨学科”的问题,笔者仍然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可以既学好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又能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得比较好的。仍以动漫为例,社会上很多非学历培训机构,他们培训大量没有美术基础的人学习动漫,取得了成功。有培训机构在广告上称:“我们不以学历教育为目的,注重能力技能培养,贴合企业实际,打造实用人才。众所周知,动漫专业的学历教育更注重艺术的整体熏陶,而不以学历为目的的动画培训,则主要是为动画公司直接培养上岗人员。”这同时也从侧面说明目前职业学校的问题。

对于“跨学科”知识,我们不要求学生学得非常深入。例如,在多媒体与动漫专业中,我们不要求学生对美术和摄影专业有多么高深的造诣,因为现实工作不要求工人有多么高的设计产品能力,而更需要的是工人有较强的制作产品能力,有比较熟练的使用工具的本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对于三维动画更是如此。在三维动画项目实际工作中,分工可以有几十种,在项目制作的时候,是由一个团队分工协作来完成的。整个项目中,分镜故事版才需要手绘的美术基础,而这一部分都是由项目总监安排二维设定组的二维原画师来完成。电脑制作三维画面,更侧重的是三维动画软件技术本身,比如像参数化的电脑建模过程。

国家级计算机技能大赛和江苏省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参加计算机动画和影视后期比赛的几乎全部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赛中学生的表现也证明了学生可以学好相关技术。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观念下的课程观

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观念下的课程观,从宏观看,即课程设置层面的职业能力模块;从微观看,即教学实施层面的模块化项目课程。

(一)职业能力模块

在课程设置层面,应以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为依据设计模块,我们称之为能力模块。学生掌握了一个模块(非基础模块),即获得了一种职业能力。

能力模块分为公共模块(见表1)、基础模块(见表2)和职业能力模块(见表3)。

为了适应应用工作的需要,必需有这些基础模块,但是不作过高要求,正如上文所述,更多的“基础能力”可以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中发展。

在一些学校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向不明确,学生职业能力不显著。在上表中,我们在子模块中去掉计算机原理一类的理论性极强的模块,把计算机基础原理性知识纳入公共模块的“信息技术基础”中,强化文字录入能力和对办公材料处理的高级能力,并在项目课程中不断强化会计实务基础和统计学基础,以此适应应用工作的需要。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评价考核标准以及就业指向。模块可以适应校本教学的需要,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能够适应学分制的学制,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服务观念。

职业能力模块直接和就业能力挂钩,可以直接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教学上针对社会用工的需要对不同模块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强化教学。学生可以学到较新的、实用的技能,毕业后基本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构建了学校—社会就业直通车。

在实施上,从二年级开始,向学生发放“选课指南”,科学客观地介绍各个模块,并且测试学生的心理和气质因素,评价学生的能力倾向性,最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相应的模块。

事实上,整个职业教育就是跨越学校和企业的,职业教育研究就要跨越学习规律和工作规律,这种跨越,就要求我们以职业能力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更新课程观及教学理念。

(二)模块化项目课程

职业能力需要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中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把计算机工具和相关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也应该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体系的项目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这种观念,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单纯是说实践课时要比理论课时多,而是要改变过去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的学习。

在项目课程中,师生共同实施完整的真实环境下的项目工作。它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实践及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

项目的实施,由于学生的实际条件所限,不可能象企业一样,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一气呵成,必须将项目分模块实施,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系统。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分析、分解为一些规格大体相当的学习单元,这就是模块化项目课程。模块化项目课程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认为实践只有指向获得产品或服务才具有意义。这样才真正体现出“应用”的本质内涵。

有人认为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创新底蕴的培养与项目课程是矛盾的,其实这是对项目课程的误解。一个设计完整的项目课程不仅强调项目任务的完成,而且强调知识的学习。在项目课程中,学科知识并没有消失,只是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中,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序化的一种新的参照系。项目课程更加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最后我们以三维动画Maya的项目课程为例(见表4),简要地、实际地分析、分解项目模块,希望能给中职计算机教育者一定的启示。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中存在不利于教学的“工具说”和“跨学科”思想,这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者更新基础观,做好计算机“应用”工作。另外,从课程观角度看,课程设置层面的职业能力模块以及教学实施层面的模块化项目课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计算机“应用”问题。这对于扫清教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困惑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姜大源.漫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

[4]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

[5]徐国庆.技术的本质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6]刘重庆,徐国庆.关于模块课程的误解与澄清[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2).

上一篇:雪优秀教案下一篇:某卷烟品牌目标消费群研究及消费培育方式、方法分析报告